Ⅰ 求 初中语文试卷 人教版
http://www.yuwenfu.cn/DatumList
(26).aspx初中语文人教版试题汇总,免费版下载。权
Ⅱ 初二人教版语文期末试卷
一、 看拼音写汉字。(10分)
xuà rǎn suō yī jǔ jué wán bì ɡuī zhào
( ) ( ) ( ) ( )
huò huàn chí yán wǔ rǔ fànɡ dàn wú lǐ
( ) ( ) ( ) ( )
二、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气氛(fēn fèn) 胆怯(què qiè) 应接不暇(yīng yìng)
诸位(zhù zhū) 憧憬(chóng chōng) 莞儿一笑(wǎn wán)
三、 形近字组词。(8分)
拔( ) 驰( ) 陪( ) 梁( )
拨( ) 弛( ) 赔( ) 梁( )
四、把成语补充完整。(6分)
含辛( )( ) 扶( )济( ) 神( )奕奕
绞( )( )汁 ( )中送( ) ( )( )请罪
五、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1、“小嘎子”是作家 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中的主人公。
A、林海音 B、徐光耀 C、老舍
2、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 )中的一个人物,作者( )
A、《儒林外史》 B、《西游记》 C、吴承恩 D、吴敬梓
3、( )来了,( )多住几天。
A、与其……不如…… B、只要……就…… C、既然……就……
六、 修改病句。(4分)
1、《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刚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一位近视眼睛的同学。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你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回答道:“我不能呼吸,请帮助我!”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老板一下子钻进那一堆被顾客拒绝接受的衣服里。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按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大儿_________________,中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选自_____代诗人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
2、路曼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求索。
3、上联: ,
下联: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4、_____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
八、 阅读感悟。(14分)
今天在座的同学中,有教授、法官、军人、经济师,有本市颇有名气的大厨师、电脑公司的总经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您的谆谆教诲一直激励着我们。您可记得?有一次放学,您要求全班同学留下,说:“早上,我们班的一个同学为了帮助邻居老人看病迟到了,我错怪了他,非常抱歉。希望这位于学能够原谅我。”您的坦诚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位同学。过了许多日子,大家谈起这件事,心里仍是热乎乎的。
1、 写出上列词语的近义词。
颇( ) 帮助( ) 教诲( ) 激励( )
2、 照样子写词语。
热乎乎:
谆谆教诲: 动听 不舍 __________
3、这段话主要是“我们”回忆一件什么事?
4、听了老师的话,大家的心里为什么“热乎乎”的?请在回答时用上“因为……所以……”
5、文中有两句话直接表达了“我们”对老师的敬仰和爱戴之情,是哪两句?请抄在下面。
(1)
(2)
九、 作文:(30分)
选一件令你感动的事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题目自己定。
回答者:
Ⅲ 初二上学期语文试卷单元测试卷(人教版附答案){6个单元全要}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5分)
1.你能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吗?(0.5×8=4分)
峨冠( ) 多髯( ) 黄发垂髫( ) 矜( )寡孤独
岱( )宗 决眦( ) 蕃( ) 鲜( )有闻
2.作家作品,文学常识。(0.5×10=5分)
①陶渊明是 朝诗人,又名 ,字元亮。
②《礼记》是儒家经典,它与《 》、《 》、《周易》《 》合称为“五经”。
③《望岳》是唐朝诗人 所著,他被后人尊为“ ”。
④《核舟记》出自清朝 (人名)所编的《 》,作者 ,明末嘉善人。
3.理解填空。(1×7=7分)
①《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有“ ”。②《爱莲说》中写莲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
③《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
④写出《陋室铭》中描写陋室清新幽雅环境的句子“ ”。
⑤《大道之行也》一文中对“大同”社会纲领性说明的话是“ ”。
⑥孔子曾云:“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与杜甫诗中的“ ,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⑦《核舟记》中引用了苏轼《后赤壁赋》中的句子是“ ”。
4.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4分)
①盖简桃核修狭者 通 ②左手倚一衡木 通
③诎右臂支船 通 ④荡胸生曾云 通
5.解释下列古今异义司的古义和今义。(3分)
①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②率妻子邑人 古义: 今义:
③老翁逾墙走 古义: 今义:
6.完成下面的对偶句的创作。(2分)
上句:阳春故燕归
下句:
二、课内阅读 (23分)
(一)(13分)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护,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戍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7.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2分,3处)
虞 山 王 毅 叔 远 甫 刻。
8.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高可二黍许: ②雕栏相望:
③两膝相比: ④矫首昂视:
9.本文按 顺序来介绍核舟,可从 等词语中可以看出。(2分)
10.翻译下面句子。(2×2=4分)
①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②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1.选文中哪些说明可看出雕刻家技艺精巧?请任选一例作简要分析。(3分)
(二)石壕吏(10分)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恕!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饮。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它的意思。(4分)
①老翁逾墙走( ) ②三男邺城戍( )
③老妪力虽衰( ) ④如闻泣幽咽( )
13.《石壕吏》与《 》、《 》合称《三吏》。(2分)
14.《石壕吏》中确能证明老妪被抓走的句子是哪一句?(1分)
15.作者对老妪的感情如何?《石壕吏》反映了怎样的主题?(3分)
三、拓展阅读(22分)
(三)良桐(13分)
《郁离子》
工之侨得良桐焉①,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②。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③,作古窾焉④,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注释】
①桐:桐木,制古琴的材料。
②太常:太常寺,掌管祭祀礼乐的官署。
③篆(zhuàn)工:刻字工匠。
④古窾(kuǎn):古代的款识。窾,通“款”。
16.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斫而为琴 ②弦而鼓之
③匣而埋诸土 ④抱以适市
17.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
②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18.工之侨“自以(琴)为天下之美”的根据是什么?最后,百官又是根据什么说(琴)“希世之珍也”?
19.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四)过零丁洋 (9分)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在诗中找出对偶、比喻、借代的诗句。(3分)
写在下面:
①对偶句:
②比喻句:
③借代句:
21.请找出诗中的千古名句,试翻译。(3分)
2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读后有何感想?(3分)
四、写作(30分)
现在正值金秋十月。秋天是最能引发文人墨客情思的季节,他们或抒离情别绪,如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或写豪情壮志,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你在这样的季节里会有什么样的感想?
请以“感受秋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600字左右,体裁不限。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测试试卷
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5分)
1. (0.5×8=4分)guān rán tiáo guān dài zì fán xiăn
2. (0.5×10=5分)①东晋,陶潜;②诗经,尚书,春秋;③杜甫,诗圣;④张潮,虞初新志,魏学伊。
3. (1×7=7分)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②出淤泥而不染。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④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⑤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⑦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4.(4分)①简通拣,②衡通横,③诎通屈,④曾通层。
5.(3分)①交错相通,交通运输;②妻子儿女,成年男子的配偶;③逃走,慢步行走。
6.(2分)如:腊冬老友返。
二、课内阅读 (23分)
(一)(13分)
7. (2分) 虞 山/ 王 毅 /叔 远 甫/ 刻。
8. (2分)①大约,②对,③靠近, ④抬,举。
9. (2分)空间,船头、舟尾、船背。
10. (2×2=4分)①佛印和尚极像弥勒佛,敞开衣裳露出前胸,抬起头仰望上空。
②那个人眼睛平视,神情平静,似乎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11. (3分)如“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等,分析略。
(二) (10分)
12. (4分)①yú,越过;②shù,防守;③yù,老年妇女;④yè,低声抽嗒地哭。
13. (2分)新安吏,潼关吏。
14. (1分)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5. (3分)既赞美又同情,本诗的主题反映了作者在思想上的矛盾性,他既同情老妇一家,为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而悲愤;又支持唐王朝的反叛战争,希望战争能获胜。
三、拓展阅读(22分)
(三)(13分)
16. (4分)①砍削,②装上弦,名词活用作动词,③用盒子装,状语,④到,往。
17.(4分)①他认为这是天下最美妙珍贵的乐器,就把它献给主管礼乐的太常官。
②一个有权势的人经过集市看到这把琴,用一百金买下了它,并把它献给朝廷。
18.材料是“良桐”,且制成琴后“金声而玉应”,所以工之侨“自以为天下之美”。百官是根据琴上有“断纹”和“古窾”而说琴是“希世之珍”。
19.看待事物不能只注重外表、形式,不注重实质、内在。
(四)(9分)
20. (3分)①“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或“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②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或“干戈寥落四周星。”
21. (3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自古以来,人生谁无一死,应该要留下一颗赤诚的心光照史册。
22. (3分)爱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四、写作(30分)略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部分
1、请给下面加点多音多义字注音。
①翘首( ) 翘起( ) ②观测( ) 玄妙观( )
③落叶( ) 丢三落四( ) ④差异( ) 参差( )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激动不已 相安无事
悲喜交集 率先
3、在下面句子的方框中,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4、仿照下面加点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
。
5、判断:
①写说明文的目的是为了解说事物或阐释事理,因而不允许运用记叙和描写等表达方式。( )
②“她性格和蔼”与“她的性格和蔼”两句话结构相同。 ( )
③说明文按语言特色可分为平实的说明和生动的说明。《大自然的语言》采用的是平实的说明语言,《奇妙的克隆》采用的是生动的说明语言。 ( )
阅读答题
(一)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随着时节推移的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6、第1自然段中杏花、桃花、布谷鸟分别用了“传语”、“暗示”、“唱歌”三个词,作者这样写在修辞手法和内容上与__________保持了一致。
7、根据所供材料,请你给物候学下个定义(所填不超过15字)。
物候学就是 的科学。
8、文中划“ ”的句子分别采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9、第3自然段的内容是写 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超过12个字)。
10、第一自然段中所选的三个例子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至少说出两个理由。
11、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的生存要适应大自然的规律。但近年不断传出某地杏花、桃花在年前就开放,某种鸟改变了迁徙、栖息习性的消息,这都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学了《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联系其它有关文章,你认为在维护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方面,我们应怎样努力?
(二)
莺
布封
①阴霾弥漫的冬天是毫无生气的季节,是自然界的休眠和沉睡时期:昆虫停止了生命,游蛇停止了运动,植物终止了生长,失去了绿色,所有的空中居民都被抛弃流放,水族生命被关在冰冻的牢狱中,大部分陆地动物被囚禁在山洞、岩洞、地洞内,这一切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幅萧条冷漠的景象。鸟类的回归带来了初春第一个信息,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唤醒了沉睡的大自然,焕发了新的活力与生命,树木吐出了新芽,小树林披上了新装,引来了新主人在此嬉笑打闹,唱歌传情,到处生机勃勃。
②在森林的主人当中,莺科小鸟最多,也最惹人喜爱:它们活跃、灵巧、轻盈、好动,所有的动作看上去都富有感情,叫声中透出喜悦,玩耍中隐藏爱情。树木长叶开花时,这些小鸟来到了我们身边:有些住进我们的花园,有些更喜欢林阴大道和树丛,不少钻进了大森林,另有一些藏进了芦苇荡。莺雀布满大地各个角落,到处能听见它们欢畅的歌声,看到它们飞来飞去的欢快身影。
③我们不仅喜欢它们无忧无虑,还希望它们漂亮美丽;但大自然似乎只赋予了它们可爱的性情,却忽视了装扮它们。莺雀的羽毛暗淡而缺少光彩:除两三种身上稍有斑点能点缀,其余的浑身都是暗淡的灰白色或褐色。
④它们居住在花园里,树丛中,或是种植蚕豆青豆等的菜田里,一般在蔬菜架子上栖息;它们在这里玩耍、搭窝,不停地出入,直到收获季节。这时,它们迁徙的日期临近,该离开这块乐土,离开爱的家园了。观看它们叽叽喳喳相互追逐好似看一场节目,它们的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结果总是以几支歌结束。莺是轻浮爱情的象征,如同斑鸠是忠贞爱情的象征一样。莺总是快乐无忧,充满活力,它们实际上并非缺乏爱情,也不缺少对爱情的忠诚。雌莺孵卵时,雄莺在旁边千呵万护,与它共同迎接小生命的降生,直至长大后也不分离。
⑤莺生性胆小,在与它同样弱小的鸟类面前都常常躲避,尤其害怕遇到最危险的敌人——伯劳。然而危险一旦过去,一切便抛至脑后,用不了一会儿,它又变得欢乐愉快,又唱又跳。它只在树林中最茂密处唱歌,这时总把自己隐藏起来,尤其是在炎热的中午,只偶尔才在树丛边上露面,但很快便又回到密林中去。早晨可以看见它采集露水,在夏季短暂的雨后,它常来到湿润的树叶上,摇晃树枝洗淋浴。
⑥在莺类中,黑头莺叫得最好听,声音最流畅,有些像夜莺。我们可以长时间地享受它美妙的歌声,甚至在春天的唱诗班销声匿迹之后,仍可以听到树林里黑头莺的歌声。它们的歌喉轻快纯洁,尽管音域不太宽广,但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12. 本文向我们介绍了莺的哪些特点?
13. 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哪些地方能看到莺的身影呢?
14.把第③段最后一句改为“莺雀的羽毛暗淡而缺少光彩,它们浑身都是暗淡的灰白色或褐色”行吗?为什么?
15.读了第④段和第⑤段文章,你觉得莺的哪些地方显得可爱呢?
16.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莺,第①段却没有写莺,是否离题?为什么?
写作实践
17.题目:有趣的
要求:1可以介绍一种物品、一种生物,还可以介绍一种自然现象。
2语言要生动。 3600字左右。
【语文活动】
生活中很多现象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即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网络在向人类传播文明的时候,也将灵魂的渣滓抛给了人们。上网是利大于弊呢,还是弊大于利?再如克隆技术,它既可以造福人类,帮助人类逢凶化吉,又可能招致人类对自我的遗弃,对人类生命伦理、尊严的践踏,它是一把双刃剑。事物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
搜集资料,活跃思维,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不同意见的撞击中,闪烁出你的智慧火花。
辩题推荐:
网络使人与人的关系更亲切/更疏远;电脑必将/不会取代书本;
钱是/不是万恶之源;人类将毁于/不会毁于科技
辩论建议:
全班分两个或四个小组,每两组确定一个辩论题目,分正、反方辩论。
【学习盘点】
学完了这个单元,你一定会被科学家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所感动,在阅读中,你的说明文阅读能力一定得到了提升,静下心来盘点一下,把你的主要收获或启示写下来。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
1、①qiáo qiào ②ɡuān guan ③luò là ④chā cī
2. 停止;相处没有冲突;悲伤和喜悦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带头,首先。
3、; 。 :“ 。”
4、青松不惧风雪,是在告诉我们做人要坚毅刚强。(只要先写出一种自然现象,感悟合情合理,语言优美、工整即可。)
5、①× ②× ③×
6.“大自然的语言”或“语言”。
7.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
8、举例子 作比较
9、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10.不能。A、紧扣“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这句B、前两种是植物后一个是动物C、按季节顺序举例
11.略
12.围绕“活泼好动,生性胆小,喜欢唱歌”作答。
13.“花园、林阴大道、树丛、大森林、芦苇荡、菜田里”等。
14.不行。这样一改,就把所有的莺说成是一样的,其中还有两三种是特例,改后不符合客观事实,原文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5.叽叽喳喳相互追逐,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快乐无忧,充满活力,不缺少对爱情的忠诚;危险一旦过去,它又变得欢乐愉快,又唱又跳。
16.第①段写季节的变化,春天的回归,虽没写莺,但是为莺的出现造声势,使文章有波澜,富有文学性
只有这些了,你还可以到http://www.pep.com.cn/上找
Ⅳ 初二下学期语文试卷(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总分:150分包括卷面分5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读下列这段话,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 )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肌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bàn( )梅花,深黄的qìng( )口的蜡( )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2分)
_______,飘逸着沁脾的清香;__________,散发着浓烈的祝福;________,只有细细品尝,才能体味着这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真谛。
①生命是酒 ②生命是咖啡 ③生命是茶
A、 ②③① B、 ①②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3、参照加点的文字,将画线部分加以调整,使整段话更整齐、和谐。(2分)
正当平缓似锦绣的黄河得意之时。她突然以数里之阔的水面。跌入百尺宽的峡谷。发出的声响如虎啸震川,浊流如奔涌如腾飞的巨龙,悬垂的水流如张挂的天幕,激起的水珠如四溅的钢花,使每一位风尘仆仆走近她的游客都受到强烈的震撼。
画线部分应该改为:
4、班里要开展《感受母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语文老师要求每一位学生完成以下活动:(8分)
(1)写一句与母亲有关的俗语或格言。(1分)
(2)仿写句子。(2分)
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它像
, 。
(3)为了教育孟子。其母三易其居,古今中外象这样的事例不少,母亲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请你写出一个著名的事例或能给人启发意义的故事。(不少于50字)(3分)
(4)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请设计一句手机短信,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不少于15字)(2分)
5、古诗文名句默写填空(10分,前4小题每题1分,后3小题每题2分)
(1)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_____。(2) ,儿女共沾巾。
(3)念天地之悠悠, (4) ,坐看云起时。
(5)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巧借两个含情感色彩的地名与他的心情暗合,表现他的凄苦处境的诗句是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常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春天是一个洋溢着诗情画意的季节,我国古代诗人留下了不少描画春天的名句,请你写出最喜欢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填空(4分)
(1)《名人传》主要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 和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其作者是法国的
(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小说主要讲述了 号潜艇的故事。作者凡尔纳被公认为是“ ”
二、阅读训练与提高:(60分)
(一)鼾声 (21分)
因公因私,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乡村老屋里的父亲。
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是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①我的泪水滚了出来,连忙推去所有的事务,一刻不敢停留地往故乡赶。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地笑着。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唠过一阵子家常,窗外夜色已深。
我打了个哈欠说:“爸,咱睡吧。”
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他说:“嗯,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门外走,“我爱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
我拦住他笑说:“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
月亮在窗外移,树梢摇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亲切的鼾声。
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
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上仍然没有那亲切的鼾声。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时,在田头地尾累了一天的父亲头沾枕头就睡过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眠,就恼怒异常地用脚踹醒他,叫他熬着等我睡去后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于是,就装作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
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
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暖的手在我脸上滑过时,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鼻子一酸,②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我哽咽着答道:“睡吧。”
7、这篇文章以_ 顺序展开情节,请找出相应的标志性词语,写在横线上: 。(4分)
8、文中加横线句“父亲…………石头”表现父亲 (3分)
9、文中加点的四个“轻轻的”表现了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10、简析这篇小说写“我”两次流泪的原因。(4分)
第一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第二次是因为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1、文中画波浪线处是_________叙,其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分)
12、本文通过写“鼾声”表现了 (3分)
(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23分)
[美]海伦•凯勒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能更显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么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瞎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去利用他们的这些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一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最近一位朋友来看我,他刚从林中散步回来。我问他看到些什么,他说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要不是我早习惯了这样的回答,我真会大吃一惊,我终于领会了这样一个道理,明眼人往往熟视无睹。
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我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这一切却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平庸。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却一味追求。在明眼人的世上,视力这种天赋不过增添一点方便罢了,并没有赋予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意义。
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13、第一段中“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一句话重复吗?为什么?(3分)
14、第二段中为什么说“这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3分)
15、第二段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3分)
16、如何理解“有了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这句话?(3分)
17、从文中你可以看出作者具有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对比作者的态度,谈谈你的生活态度。(4分)
18、写出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或诗句。(3分)
19、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4分)
(三)(15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0、本文的作者是 ,他是 朝文学家。(2分)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⑴俟其欣悦 ( ) ⑵媵人持汤沃灌 ( )
⑶同舍生皆被绮绣 ( ) ⑷腰白玉之环 ( )
22、翻译下列句子。(2分)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23、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3分)
24、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4分)
三、作文(50分)
25、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作文。
1、一花不成春,独木不成林。2、如果你想走得远,请和大家一起走。
3、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3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松松进洞里。
要求:1根据材料寓意作文,题目自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rùn 瓣 磬 là
2、B
3、发出的声音如震川的虎啸,奔涌的浊流如腾飞的巨龙。
4、略
5、(1)(2)(3)(4)略(5)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略、
6.略
二、阅读训练与提高:(60分)
(一)(21分)7、时间 “夜色已深”、“月亮在窗外移”、“月亮从窗口消失”、“随后”、“最后”。
8、对儿子坚定的盼望与思念。 9、对儿子细心、周到的关爱。10、父爱如磐石,我感动又内疚;父爱如母,我被深深地感动。 11、插 表现“我”当年的无知,为下文写“我”装作打鼾作铺垫。 12、父子之间深沉感人的爱。
(二)(22分)
13、不重复。起到了强调的作用,突出健康的人们不珍惜自己的优越条件,不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为下文阐述做了铺垫。
14、因为只有人们意识到将要离开世界时,才会感到生命的压力,感到时间的宝贵,才会珍惜生命,努力呈现出渴求生命而奋斗的真实一面。
15、对比,突出了健康人与盲人对待生命的截然不同的消极与积极的态度,告诉人们"应该珍惜现在"的道理。
16、这不仅是作者对生活发出的感慨,也是她人生哲理的总结,告诉人们:每个人都应当珍惜现在的生活。
17、乐观、坚强,勇敢面对生活中的一切灾难。
18、例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9、略
(三)
20略
21、⑴等待 ⑵热水 ⑶通“披”,穿 ⑷腰佩(用作动词)(4分)
22、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2分)
23、幼年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意同即可,3分)
24、例: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赞同与否,言之成理即可,2分)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六单元试卷(附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轩邈(miǎo) 衔觞(shān) 食(sì)马者 负箧(qiè)
B、清冽(niè) 谪(zhé)守 属(zhǔ)予 靧(huì)面
C、堕(huī)事 觥(gōng)筹 晦(huì)明 卷(juǎn)石
D、折戟(jǐ) 媵(yìng)人 外见(xiàn) 鸢(yuān)飞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互相轩邈(高) 造饮辄尽(往、到)
B、不以千里称也(出名) 緼袍敝衣(旧絮)
C、照汗青(指竹片水分蒸发如汗)千里共婵娟(指月亮)
D、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杂然而前陈者(摆开)
3、找出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或置酒而招之 B、黔娄之妻有言
C、无怀氏之民欤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5、连线题。(2分)
《山坡羊 潼关怀古》 龚自珍 元朝
《水调歌头》 张养浩 清朝
《己亥杂诗》 苏轼 唐朝
《行路难》 李白 宋朝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B、《马说》一文通过写千里马的遭遇,暗示在封建社会统治者既不识别人才,又不重视人才,致使大批人才终身被埋没。
C、《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清新隽永的写景美文,着力刻画了富春江的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积极乐观的处世情怀。
D、《醉翁亭记》一文骈散结合,写景和抒情相结合。
7、填空。(12分)
1)、文学常识填空:
①、《满井游记》选自《 》,作者 (朝代)文学家 。
因为是公安人,所以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被世人称为 。
②、《与朱元思书》选自 ,作者 , 文学家。
2)、古诗文填空:
①、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伤心秦汉经行处, 。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 。
④、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杜甫身处漏屋,还存忧国忧民的情思的诗句是 , 。
⑤、《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
。
⑥、 , 。是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
⑦、《送元二使安西》中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的诗句是 ,
。
⑧、《赤壁》一诗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诗句是 , 。
8、写出两句含山水的诗句。
①
②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20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这篇短文选自 ,作者 。(2分)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造饮辄( )尽 或( )置酒而招之
不戚戚( )于贫贱 衔觞( )赋诗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嗜( )酒 汲汲( )衔觞( ) 黔( )娄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5、阅读回答:(10分)
1)、“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2分)
2)、 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什么?并说明各自刻画了五柳先生怎样的形象?(3分)
3)、 说说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2分)
4)、 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课外阅读所知,说说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二)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回答问题。(27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暗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表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难若此。
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弗( )之怠 走( )送之
又患( )无硕师 持汤( )沃灌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皲( )裂 容臭( ) 以衾( ) 俟( )其欣悦
3、写出文段中的两个通假字:(2分)
通 解释
通 解释
4、下面“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2分)
例:俯身倾耳以请
A.无从致书以观 B、计日以还
C.人多以书假余 D、以衾拥覆
5、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6、作者求学的艰苦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分)
7、文中的一个比喻句是 (2分)
8、作者写富家子弟衣饰华美,自己缊袍敝衣,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2分)
9、文中极叙作者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和刻苦,用意何在?(2分)
10、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2分)
11、结合课文,说说现代中学生应有怎样的苦乐观?(4分)
(三)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9分)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词语(3分)
若夫( ) 春和景( )明 连月不开 ( )
尝求( ) 居( )庙堂 微( )斯人
2、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翻译下列句子。(3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上文第一段极力渲染 的气氛,第二段极力渲染 的气氛。(2分)
5、对文中照应手法的理解:“进”和“退”分别照应“ ”和“
”。“二者之为”照应 。“斯人”照应 。(2分)
6、前两段文字写“迁客搔人”在岳阳楼上“览物之情”因景而异的原因是什么?(2分)
7、概括第③段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文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3分)
8、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原文的话回答)(2分)
三、作文。(30分)
1、话题作文:
书,各种各样的书。书,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书,蕴着人类丰富的感悟。提起书,会有说不完的话语……请以“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2、半命题作文。
将《我迷上了 》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字数在600字左右。
3、以上2题作文任选一题。
参考答案:
一、1、D 2、C 3、D 4、A 5略 6、C 7 1)、①袁中郎集笺校 明
袁宏道 公安三袁 ②《艺文类聚》 吴均 南朝梁 2)、略 8、略
二、1、《五柳先生》 陶渊明 2、就 有时 忧愁的样子 酒杯 3、shì
jí shāng qián 4、(1)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地连饭也忘了吃。(2)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5、(1)因其宅边有五棵柳树,而人们又不知道他是什么地方人,姓什么,因此称其为五柳先生。(2)1、好读书,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2、性嗜酒,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3、著文章,展示了一个自得其乐的五柳先生。(3)、和“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其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4)是一个不拘小节,性情豪爽,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
(二)1、不 跑 忧虑 热水2、jūn xiù qīn sì 3、“支”通“肢”肢体 “被”通“披”穿着 4、A 5、①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多说一句话。 ②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人。6、三个方面:得书难,从师难,求学难 7、烨然若神人8、对比的写法,突出自己求学生活的艰苦9、勉励马生不要辜负良好的学习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10、运用对比手法。①以自己年幼得书,从师,求学之难和同舍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作对比②以自己年幼时奔走之辛劳,生活之清苦和同舍生优越的生活条件作对比。 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11、言之有理即可
(三)1、像那 日光 放晴 探求 处在 没有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3、(1)、不因为外界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2)、在天下人忧愁之前而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4、悲凉 喜悦 5、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上文迁客骚人的悲喜 古仁人 6、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7、写作者的胸襟抱负,并与友人共勉。主要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Ⅳ 初二语文期末试卷 人教版 越多越好 谢谢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4分)
1.将下面短语中的错别字改正在田字格里。(2分)
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 惟命是从 运筹帷屋 头昏目眩 严阵以待
触目伤怀 大庭广众 连声喏喏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不加思索
2.打电话正成为人们交往的重要方式。当你给朋友家里拨通电话后,听到的是一个陌生的声音,这时,你该怎样说才算最合适?( )(1分)
A.喂!你是谁?我找张小红。 B.喂!我要找张小红。
C.您好!请找张小红接电话。 D.您好!我是林坚,请找张小红接电话。
3.中国河南境内有一条高速公路旁有这样两则标语:“抢劫警车是违法的”、“光纤没铜,偷也没用”。试分析一下这两条标语各有什么问题?(2分)
答:
4.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 ,弃之可惜”;下联是:“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请你将中小学生都很熟悉的一首古诗中的有关语句填入上联,使之完整。(2分)
5.王维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名句是“ , 。”其中“ ”、“ ”两字用得逼真传神,《红楼梦》里香菱评论说“再找不出两个字来”替换。(2分)
6.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 , 。”这两句诗形象地表达了杜甫的这种独特感悟。(2分)
7.“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古典名著《 》开篇词。 (1分)
8.观察下图,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你所得到的启示。(2分)
人 从 众
利用 利用 利用
森 林 木
答:
二、阅读理解(52分)
(一)(13分)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9.“我”没有对阿长说起《山海经》的事的原因是什么?试用原文回答。(1分)
答:
10.当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我时,“高兴地说”的原因是 。(2分)
11.为什么“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2分)
答:
12.“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神力”指什么?(2分)
答:
13.从阿长给“我”买《山海经》这件事上,你看出了她什么性格特征?(2分)
答:
14.选文部分“我”的心理活动是发展变化的,试写出其变化轨迹。(2分)
答:
15.请说一说画“ ”线句子的含义。(2分)
答:
(二) (17分)
①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②她从巴颜喀拉山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山东、河南等九省区,注入hàohàn的大海。③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土地上。
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fányǎn较快,政治文化也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了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生长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hòuyì,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之为“中华”。现在,“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黄河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创立基业的地方)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渑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出的古代文化遗址中,可以见到大约5000年前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居住的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以及许多图案精荚的彩色陶器。这些地下出土的资料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A被人们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B
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C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身旁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16.根据拼音填写词语,依次为 、 、 。(3分)
17.文中横线上的九个省区,是黄河流经的地方,其中两省位置顺序有误,请改正为: (2分)
18.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黄河为什么能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2分)
答:(1)
(2)
19.将“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一句,还原于“A、B、C”三处中最恰当的一处,这处是 处。(2分)
20.文中加点的词“相传”和“之一”用语准确有分寸,请简要说明。(2分)
答:
21.给文章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2分)
答:
22.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站在黄河岸边,面对浊浪滚滚的河水,沉思良久,说: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如何治理好母亲河,简要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
(三)认识父亲(12分)
①我们对父亲是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陌生,陌生得许多做儿女的全然不理解父亲那颗炽热的心。我常听人说,父母对儿女们的感情是百分之百,而儿女对父母却总要打些折扣。我不知这话准确到何种程度,但我却亲眼目睹,多少可怜的父亲为儿女吃尽了天下苦,受尽了世界罪,有的为了儿女更好的活着,他们宁愿献出属于自己仅一次的生命。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加崇高和伟大?
②有些儿女有意或无意地将生命交给死神,这却把父亲推进了无边的苦海。
③我的一位同事是颇有影响的钢琴家,他的妻子早已离去。他和儿子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将一身艺术细胞传给了儿子,把他拉扯成人,送进了剧院。儿子也挺争气,很快适应了紧张的剧院生活。不料在一次装台的义务劳动中从顶棚跌下,当场停止了呼吸。剧院院长把儿子的父亲接了去,问他有什么要求,那位几次从昏迷中醒来的父亲把头摇摇,说想到儿子出事的地点看看。
④那是一个寂静的冬夜,院长叫人把剧场大门打开,领着他走到台前。父亲实在憋不住,一下子扑倒在儿子摔下来的地方,再也无力站起。
⑤整个剧场空空荡荡,无声无息,一只只椅背像大海的波涛,在这苦难的父亲的胸中掀起了滔天的巨澜。至今,在那个家中,儿子住过的房间还完整地保留着。每天上班,父亲总得在门口轻轻说声:“儿子,再见!”回来时又说一声:“爸爸回来了,儿子!”吃饭时,儿子坐过的桌边依然放着一双筷子,它无声地向父亲诉说着他在另一个世界的一切。
⑥我一直不敢从离我住处不远的那条街上走,不为别的,只怕看到一位伫立在街头的老人。他几乎每天都在人们下班的时间站在那里,面对着澎湃的自行车流和人流,眺望着,等待着,寻觅着他那早已离开人间的儿子。
⑦父亲是伟大的,是坚强的。严酷的现实常常扭曲了父亲的情感,沉重的负担常常压得父亲喘不过气来,天灾人祸,狂风暴雨都被父亲征服了。是他用点点血汗,以透支的生命为儿女们开出一条成功之路,也给自己带来无尽的欢乐。
⑧但也有一些不谙世事的儿女们被花花世界所迷惑,有的甚至被投入了牢房,让青春定格在冰凉的小屋里。对此,他自己倒不感到什么,总是以为以后的路还长,可他们没想到,这给父亲带来了多么大的不幸与悲哀。有个中学生囚犯盗窃罪而被捕,他的父亲与我是老相识,但碍于面子,一直瞒着我,他想儿子想得几乎发疯,实在迫不得已才来求我,想托我找找人,让他去狱中看看儿子。
⑨我去了,看守所所长答应他们父子在二号房会面。
⑩那是一间长方形的小屋,两头都有铁网,即使见面,也只能相隔十米,望儿兴叹。
○11儿子见到父亲,大声呼唤,诉说自己的不幸,一声声像利刃剜着我的心。但父亲却神色木然,不住地点头,摇头。儿子哪里想到,当父亲第一次得知儿子被捕的消息时,仿佛感到有一千面锣在耳边轰响,两只耳朵顿时发麻,接着便什么也听不见了——他聋了!
○12聋子怎么能听见儿子的说话声呢?他只是不停地重复着:“好好的,儿子,你好好的,呵——”
○13泪水爬满了他那苍老的面颊,流进那不停蠕动的嘴唇。
○14我告诉那少年,你父亲聋了,是为了你才聋的。少年一下子蹲倒在地上,一只手死死地抓住铁丝网,胳膊被划出了一道血口子,鲜血把袖子染得通红,看得出,他的心在流血。
○15那少年被遣送到长江边的一个农场服刑,他的父亲每个月都要到千里之外看儿子。农场离车站还有十里,得走一个多小时。一次回来的路上,不知是碰上了风雨,还是因耳聋听不见汽车的鸣笛,父亲被一辆大卡车撞死在路旁。也不清楚那个不争气的儿子知道不知道。
○16父亲是一部大书,年轻的儿女们常常读不懂父亲,直到他们真正长大之后,站在理想与现实、历史与今天的交汇点上重新打开这部大书的时候,才能读懂父亲那颗真诚的心。
○17歌德说:“能将生命的终点与起点连接到一起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我想说,你那生命的起点是父母亲用血肉铸成的,它不仅属于你,也属于你的父母,属于整个人类。能把自己的生命和父母的生命,以及全社会连在一起的人才是伟大的人。
23.第①段文中画线句的含义是:(2分)
答:
24.为什么说世界上父爱更崇高更伟大?(摘引原文语句回答)(2分)
答:
25.在儿子死后,钢琴家寄托哀思的方法:(4分)
① ②
③ ④
26.“读不懂父亲”指的是:
“认识父亲”指的是: (2分)
2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2分)
答:
(四) (10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8.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念: ②但:
29.“于”字的意思和用法与“相与步于中庭”一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其一犬坐于前 B.贫者语于富者曰
C.又留蚊于素帐中 D.生于淮北则为枳
30.找出文中的一处比喻,这处比喻的本体是 ,喻体是 ,相似点是 。(3分)
31.《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结合这一背景,体会结尾一句的丰富内涵,试回答:
①“闲人”之“少”实为 的人少,作者的叹息表达了对 之人的不满。(2分)
②两问一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情? (2分)
答:
答 案
1. 挡一当 屋一幄 喏—诺 加—假
2. D
3. “难道抢劫其他车就合法吗?”此标语语言不严密,给犯罪分子空子钻。
让人理解为值钱的东西可大胆去偷,没有制止违法犯罪的威慑力。
4. 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直 圆
6.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7. 三国演义
8.略(提示:只要扣住随着人口不断增长、自然资源逐渐减少二者之间的关系回答,语言简洁明了即可。)
9. 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
10.能满足“我”渴望已久的愿望
11.“我”被她的热忱深深地打动了。
12.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13.对“我”极其疼爱,表明她善良朴实。
14.不抱任何希望——惊讶和震撼——心生敬意
15.这是议论句,表达了“我”对长妈妈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16.浩瀚 繁衍 后裔
17.“山东”与“河南”位置对调。
18.(1)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2)黄河流域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于人类生存。
19.C
20.“相传”表明材料来源于传说,并不可靠。 “之一”表示并非惟一,还有其他地方。
21.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22.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与此意思相近即可)。
23.儿女不能全部回报父母的恩情,或父母给予的多、儿女回报的少。
24.为儿女吃尽了天下苦,受尽了世界罪,宁愿献出仅有一次的生命。
25.①完整地保留着儿子的房间;②保留着打招呼的习惯;③保留着吃饭时的位置;④伫立在街头等待儿子。
26.不理解父亲或不体谅父亲。 理解父亲或体谅父亲。
27.①赞美父爱。 ②唤起儿女们的责任感。
28.①想到,考虑 ②只,只是
29.B
30.院中月光 积水 空明(澄澈清明)
31.①淡泊名利、流连自然。 忙于投机钻营的“不闲”
②不得不做“闲人”的无奈和不甘心做“闲人”的积极进取之间的矛盾心情 (意近即可)
32.略
附加题
一.1.(1)得:收获。 (2)见:同“现”,显露。
2.先须熟读,继以精思。 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3.心到。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4.介绍读书的步骤,并要专心致志。(不超字数,意思正确即可)
二.我为现场观众的热情而倾倒。(意思能避免尴尬,显出急智即可)
Ⅵ 初二语文月考试卷 人教版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5分)
1.你能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吗?(0.5×8=4分)
峨冠( ) 多髯( ) 黄发垂髫( ) 矜( )寡孤独
岱( )宗 决眦( ) 蕃( ) 鲜( )有闻
2.作家作品,文学常识。(0.5×10=5分)
①陶渊明是 朝诗人,又名 ,字元亮。
②《礼记》是儒家经典,它与《 》、《 》、《周易》《 》合称为“五经”。
③《望岳》是唐朝诗人 所著,他被后人尊为“ ”。
④《核舟记》出自清朝 (人名)所编的《 》,作者 ,明末嘉善人。
3.理解填空。(1×7=7分)
①《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有“ ”。②《爱莲说》中写莲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
③《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
④写出《陋室铭》中描写陋室清新幽雅环境的句子“ ”。
⑤《大道之行也》一文中对“大同”社会纲领性说明的话是“ ”。
⑥孔子曾云:“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与杜甫诗中的“ ,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⑦《核舟记》中引用了苏轼《后赤壁赋》中的句子是“ ”。
4.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4分)
①盖简桃核修狭者 通 ②左手倚一衡木 通
③诎右臂支船 通 ④荡胸生曾云 通
5.解释下列古今异义司的古义和今义。(3分)
①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②率妻子邑人 古义: 今义:
③老翁逾墙走 古义: 今义:
6.完成下面的对偶句的创作。(2分)
上句:阳春故燕归
下句:
二、课内阅读 (23分)
(一)(13分)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护,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戍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7.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2分,3处)
虞 山 王 毅 叔 远 甫 刻。
8.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高可二黍许: ②雕栏相望:
③两膝相比: ④矫首昂视:
9.本文按 顺序来介绍核舟,可从 等词语中可以看出。(2分)
10.翻译下面句子。(2×2=4分)
①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②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1.选文中哪些说明可看出雕刻家技艺精巧?请任选一例作简要分析。(3分)
(二)石壕吏(10分)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恕!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饮。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它的意思。(4分)
①老翁逾墙走( ) ②三男邺城戍( )
③老妪力虽衰( ) ④如闻泣幽咽( )
13.《石壕吏》与《 》、《 》合称《三吏》。(2分)
14.《石壕吏》中确能证明老妪被抓走的句子是哪一句?(1分)
15.作者对老妪的感情如何?《石壕吏》反映了怎样的主题?(3分)
三、拓展阅读(22分)
(三)良桐(13分)
《郁离子》
工之侨得良桐焉①,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②。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③,作古窾焉④,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注释】
①桐:桐木,制古琴的材料。
②太常:太常寺,掌管祭祀礼乐的官署。
③篆(zhuàn)工:刻字工匠。
④古窾(kuǎn):古代的款识。窾,通“款”。
16.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斫而为琴 ②弦而鼓之
③匣而埋诸土 ④抱以适市
17.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
②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18.工之侨“自以(琴)为天下之美”的根据是什么?最后,百官又是根据什么说(琴)“希世之珍也”?
19.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四)过零丁洋 (9分)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在诗中找出对偶、比喻、借代的诗句。(3分)
写在下面:
①对偶句:
②比喻句:
③借代句:
21.请找出诗中的千古名句,试翻译。(3分)
2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读后有何感想?(3分)
四、写作(30分)
现在正值金秋十月。秋天是最能引发文人墨客情思的季节,他们或抒离情别绪,如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或写豪情壮志,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你在这样的季节里会有什么样的感想?
请以“感受秋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600字左右,体裁不限。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测试试卷
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5分)
1. (0.5×8=4分)guān rán tiáo guān dài zì fán xiăn
2. (0.5×10=5分)①东晋,陶潜;②诗经,尚书,春秋;③杜甫,诗圣;④张潮,虞初新志,魏学伊。
3. (1×7=7分)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②出淤泥而不染。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④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⑤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⑦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4.(4分)①简通拣,②衡通横,③诎通屈,④曾通层。
5.(3分)①交错相通,交通运输;②妻子儿女,成年男子的配偶;③逃走,慢步行走。
6.(2分)如:腊冬老友返。
二、课内阅读 (23分)
(一)(13分)
7. (2分) 虞 山/ 王 毅 /叔 远 甫/ 刻。
8. (2分)①大约,②对,③靠近, ④抬,举。
9. (2分)空间,船头、舟尾、船背。
10. (2×2=4分)①佛印和尚极像弥勒佛,敞开衣裳露出前胸,抬起头仰望上空。
②那个人眼睛平视,神情平静,似乎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11. (3分)如“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等,分析略。
(二) (10分)
12. (4分)①yú,越过;②shù,防守;③yù,老年妇女;④yè,低声抽嗒地哭。
13. (2分)新安吏,潼关吏。
14. (1分)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5. (3分)既赞美又同情,本诗的主题反映了作者在思想上的矛盾性,他既同情老妇一家,为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而悲愤;又支持唐王朝的反叛战争,希望战争能获胜。
三、拓展阅读(22分)
(三)(13分)
16. (4分)①砍削,②装上弦,名词活用作动词,③用盒子装,状语,④到,往。
17.(4分)①他认为这是天下最美妙珍贵的乐器,就把它献给主管礼乐的太常官。
②一个有权势的人经过集市看到这把琴,用一百金买下了它,并把它献给朝廷。
18.材料是“良桐”,且制成琴后“金声而玉应”,所以工之侨“自以为天下之美”。百官是根据琴上有“断纹”和“古窾”而说琴是“希世之珍”。
19.看待事物不能只注重外表、形式,不注重实质、内在。
(四)(9分)
20. (3分)①“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或“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②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或“干戈寥落四周星。”
21. (3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自古以来,人生谁无一死,应该要留下一颗赤诚的心光照史册。
22. (3分)爱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四、写作(30分)略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部分
1、请给下面加点多音多义字注音。
①翘首( ) 翘起( ) ②观测( ) 玄妙观( )
③落叶( ) 丢三落四( ) ④差异( ) 参差( )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激动不已 相安无事
悲喜交集 率先
3、在下面句子的方框中,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4、仿照下面加点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
。
5、判断:
①写说明文的目的是为了解说事物或阐释事理,因而不允许运用记叙和描写等表达方式。( )
②“她性格和蔼”与“她的性格和蔼”两句话结构相同。 ( )
③说明文按语言特色可分为平实的说明和生动的说明。《大自然的语言》采用的是平实的说明语言,《奇妙的克隆》采用的是生动的说明语言。 ( )
阅读答题
(一)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随着时节推移的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6、第1自然段中杏花、桃花、布谷鸟分别用了“传语”、“暗示”、“唱歌”三个词,作者这样写在修辞手法和内容上与__________保持了一致。
7、根据所供材料,请你给物候学下个定义(所填不超过15字)。
物候学就是 的科学。
8、文中划“ ”的句子分别采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9、第3自然段的内容是写 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超过12个字)。
10、第一自然段中所选的三个例子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至少说出两个理由。
11、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的生存要适应大自然的规律。但近年不断传出某地杏花、桃花在年前就开放,某种鸟改变了迁徙、栖息习性的消息,这都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学了《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联系其它有关文章,你认为在维护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方面,我们应怎样努力?
(二)
莺
布封
①阴霾弥漫的冬天是毫无生气的季节,是自然界的休眠和沉睡时期:昆虫停止了生命,游蛇停止了运动,植物终止了生长,失去了绿色,所有的空中居民都被抛弃流放,水族生命被关在冰冻的牢狱中,大部分陆地动物被囚禁在山洞、岩洞、地洞内,这一切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幅萧条冷漠的景象。鸟类的回归带来了初春第一个信息,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唤醒了沉睡的大自然,焕发了新的活力与生命,树木吐出了新芽,小树林披上了新装,引来了新主人在此嬉笑打闹,唱歌传情,到处生机勃勃。
②在森林的主人当中,莺科小鸟最多,也最惹人喜爱:它们活跃、灵巧、轻盈、好动,所有的动作看上去都富有感情,叫声中透出喜悦,玩耍中隐藏爱情。树木长叶开花时,这些小鸟来到了我们身边:有些住进我们的花园,有些更喜欢林阴大道和树丛,不少钻进了大森林,另有一些藏进了芦苇荡。莺雀布满大地各个角落,到处能听见它们欢畅的歌声,看到它们飞来飞去的欢快身影。
③我们不仅喜欢它们无忧无虑,还希望它们漂亮美丽;但大自然似乎只赋予了它们可爱的性情,却忽视了装扮它们。莺雀的羽毛暗淡而缺少光彩:除两三种身上稍有斑点能点缀,其余的浑身都是暗淡的灰白色或褐色。
④它们居住在花园里,树丛中,或是种植蚕豆青豆等的菜田里,一般在蔬菜架子上栖息;它们在这里玩耍、搭窝,不停地出入,直到收获季节。这时,它们迁徙的日期临近,该离开这块乐土,离开爱的家园了。观看它们叽叽喳喳相互追逐好似看一场节目,它们的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结果总是以几支歌结束。莺是轻浮爱情的象征,如同斑鸠是忠贞爱情的象征一样。莺总是快乐无忧,充满活力,它们实际上并非缺乏爱情,也不缺少对爱情的忠诚。雌莺孵卵时,雄莺在旁边千呵万护,与它共同迎接小生命的降生,直至长大后也不分离。
⑤莺生性胆小,在与它同样弱小的鸟类面前都常常躲避,尤其害怕遇到最危险的敌人——伯劳。然而危险一旦过去,一切便抛至脑后,用不了一会儿,它又变得欢乐愉快,又唱又跳。它只在树林中最茂密处唱歌,这时总把自己隐藏起来,尤其是在炎热的中午,只偶尔才在树丛边上露面,但很快便又回到密林中去。早晨可以看见它采集露水,在夏季短暂的雨后,它常来到湿润的树叶上,摇晃树枝洗淋浴。
⑥在莺类中,黑头莺叫得最好听,声音最流畅,有些像夜莺。我们可以长时间地享受它美妙的歌声,甚至在春天的唱诗班销声匿迹之后,仍可以听到树林里黑头莺的歌声。它们的歌喉轻快纯洁,尽管音域不太宽广,但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12. 本文向我们介绍了莺的哪些特点?
13. 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哪些地方能看到莺的身影呢?
14.把第③段最后一句改为“莺雀的羽毛暗淡而缺少光彩,它们浑身都是暗淡的灰白色或褐色”行吗?为什么?
15.读了第④段和第⑤段文章,你觉得莺的哪些地方显得可爱呢?
16.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莺,第①段却没有写莺,是否离题?为什么?
写作实践
17.题目:有趣的
要求:1可以介绍一种物品、一种生物,还可以介绍一种自然现象。
2语言要生动。 3600字左右。
【语文活动】
生活中很多现象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即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网络在向人类传播文明的时候,也将灵魂的渣滓抛给了人们。上网是利大于弊呢,还是弊大于利?再如克隆技术,它既可以造福人类,帮助人类逢凶化吉,又可能招致人类对自我的遗弃,对人类生命伦理、尊严的践踏,它是一把双刃剑。事物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
搜集资料,活跃思维,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不同意见的撞击中,闪烁出你的智慧火花。
辩题推荐:
网络使人与人的关系更亲切/更疏远;电脑必将/不会取代书本;
钱是/不是万恶之源;人类将毁于/不会毁于科技
辩论建议:
全班分两个或四个小组,每两组确定一个辩论题目,分正、反方辩论。
【学习盘点】
学完了这个单元,你一定会被科学家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所感动,在阅读中,你的说明文阅读能力一定得到了提升,静下心来盘点一下,把你的主要收获或启示写下来。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
1、①qiáo qiào ②ɡuān guan ③luò là ④chā cī
2. 停止;相处没有冲突;悲伤和喜悦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带头,首先。
3、; 。 :“ 。”
4、青松不惧风雪,是在告诉我们做人要坚毅刚强。(只要先写出一种自然现象,感悟合情合理,语言优美、工整即可。)
5、①× ②× ③×
6.“大自然的语言”或“语言”。
7.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
8、举例子 作比较
9、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10.不能。A、紧扣“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这句B、前两种是植物后一个是动物C、按季节顺序举例
11.略
12.围绕“活泼好动,生性胆小,喜欢唱歌”作答。
13.“花园、林阴大道、树丛、大森林、芦苇荡、菜田里”等。
14.不行。这样一改,就把所有的莺说成是一样的,其中还有两三种是特例,改后不符合客观事实,原文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5.叽叽喳喳相互追逐,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快乐无忧,充满活力,不缺少对爱情的忠诚;危险一旦过去,它又变得欢乐愉快,又唱又跳。
16.第①段写季节的变化,春天的回归,虽没写莺,但是为莺的出现造声势,使文章有波澜,富有文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