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备课组长教学问题剖析

备课组长教学问题剖析

发布时间:2021-03-02 22:39:59

A. 如何加强备课教学教研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教研组是学校基层的管理实体,是教学研究的组织形式,在学校教学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所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教研组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教研组不仅是教学常规的落实者,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是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阵地,是教学创新的“孵化器”。因此抓好教研组建设是提升教师业务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无论实施素质教育、还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学校教研组建设都不能局限于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层面上;都不能局限于听课、说课、评课、观摩等教研活动的层次上;都不能局限于少数“精英”作秀、多数人捧场的活动形式上;都不能局限于为单纯教学质量而教研的目标上。教研组应该是校本研究的推进者、实施者,是学校教学创新的“孵化器”,因此抓好教研组建设必须以校本教研为支点,落实到教师研究并进行实践的层面。
一、当前教研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管理层面:
1.分年级管理模式决定了一些学校比较重视年级组的管理,而相对轻视了教研组和备课组的管理,因此,有些学校只满足于设有教研组、备课组,能象征性地开展一些活动,并未使教研组的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教研组在现有形势和条件下尚未成为教师继续学习和进行科研的重要基地。
2.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学校领导偏重于教师个体的培养与指导,对教研组集体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必要的方法指导。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不是民主选举产生,而是主观任命,有些组长根本无法体现“长”的作用,一些教研活动当然也就无法展开。
3.学校教研活动未形成制度化,学校领导未能深入课改一线,有的领导从根本上放弃了教学。课改问题尽管在有关会议上大讲特讲,但只是纸上谈兵。因此,制定的制度不能从实际需要出发,无法抓准科教研一体化的结合点,所谓的以科研促教学,促课堂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仅仅局限于口号,在具体操作和实施方面还是一个薄弱环节。
(二)教研组内部:
1、教研组工作因循守旧。从教研组工作方式来看,部分教研组长在学科教研活动中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他们满足于旧有的教研模式,不思进取,缺乏创新意识和变革能力。日常教研活动主要以集体备课和理论学习为主,没有具体的教研目标和详实的教研措施,缺乏可操作性的教研策略,教研组在学科教研和师资队伍建设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
2、教研组活动浮光掠影。纵观整个教研活动全过程,一些教研组不能根据自身学科特点主动有效地开展工作,在教研活动中缺乏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明确的教研主题,教研活动更多地成为一些教育法规政策、教育教学理论等内容的空洞说教活动。整个教研活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缺乏有效的专业引领和细致的统筹安排。其次从教研效果来看,教研组活动过于简单,流于形式,不能有的放矢地就教学方面出现的问题集中教研组的力量展开深入研究,教师之间缺乏深层次的探讨与交流。
3、教研组评价走马观花。对学科教研组工作的评价,一直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难点。一方面多数学校没有及时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和相应的规章制度,没有明确教研组长基本职能和教研活动基本规范,对教研活动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教研活动随意性比较大,教研管理松懈;另一方面学校在评价教研组工作中也单纯以教研活动的次数和活动材料来衡量教研组工作的实效,缺乏对教研活动的深入了解和分析。这些简单的评价方式挫伤了教研组长的工作热情,制约了教研组工作开展的成效。
(三)教师自身:
1.学校管理教研组的活动并未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从实际需要出发,并非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有些教师认为,教研活动是一种负担,没有什么实质性收获,这就导致不少教师参与教研组活动的热情不高,比如,我们常听到一些教师这样说:“教研,哪有时间,我的新课都教不完呢!”
2.有些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上课、备课、辅导、改作业、考试等,学校、教育局、家长最需要的是考试成绩,而搞教学研究,有时事倍功半,且有的不可操作,结果得不偿失,研究欲望不强。
3.学校研究氛围缺乏,一些教师没有问题意识,遇到教学问题,往往意识不到其研究价值,比如,一些教师课堂效率低,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就拼命要求增加课时,很少有意识地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很少考虑到把自己的教学与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4.当今教育评价体制下,评价的主要内容是教学成绩,评价者看重的是教师个体,这就导致了有些教师只关注自我成长,很难与他人真诚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参与交流,分析研讨只是表面现象,不愿作深入研究。
二、关于教研组的建设
(一)加强教研组的组织建设
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和调整学科教研组
教研组设置以有利于教学和开展教学研究为原则。一般以学科为单位,设立一个教研组。规模较小的,以相关学科合并设立教研组。跨学科教师编入其主要任课的学科教研组,同

B. 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的教学观念问题。目前的课堂改革还有待进一步深化,部分教师仍然把教学工作重心放在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上,对学生“学”的问题重视不够。
2.导学案的编制问题。教师们的集体备课还不够落实,有的只是把书本知识以问题形式搬到导学案上,没有对知识形成过程的诱导、没有对学习知识过程的方法指导、没有对学习活动的安排指令。
3.预习过程中的预测问题。教师对学生的预习重视不够,没有深入细致的研究,没有认真的组织安排,学生之间的对学、群学过程没有落实。教师对哪些问题是学生能解决的,哪些问题是学生解决不了的,还没有做到心中有数。
4.展示过程中的表面问题。现在的展示活动只是过去教师讲解的一种替代,失去了展示的本来意义。并且这种替代式的展示,让教学活动变得肤浅和直接,课堂上看起来热闹了许多,但热闹背后学生能力培养成了大问题。同时,由于学生的程度不同、参与度不同,很多学生还不能真正地动起来。
5.学习小组的建设问题。从学生的活动情况来看,学习小组还是一个松散的组织,没有形成合力,小组长的职责还不明确,组内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检查还不落实,导致少数基础差的学生还不能认真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落实情况也不太清楚,组间安排有的没有做到同质。
6.反馈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反馈不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它应该伴随着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而教师这方面的意识还不强,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随机处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导致整个教学过程不能达到“以学定教”的要求,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比较低下。
7.学习评价中的激励问题。教师们仍然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没有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劳动付出纳入学习评价中来,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学生之间的点评还不能形成争论的话题,不能真正发挥学习评价的激励、导向、纠偏、深化等方面的作用。
8.课堂教学的监控问题。没有对教师教学工作细节上的明确要求,对课堂管理还比较宏观,教师的教学设计还比较粗糙;备课组不能及时地针对课堂上的问题进行集体研讨,教师们对问题的研究和思考不够深入,缺少有效的尝试。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教师观念要彻底转变。课堂教学改革首先是对教师们的教育观念进行革命,没有教师们的“知识本位”的教学观向“学生为本”育人观的转变,就没有真实意义上的改革。教师们在以“知识为本”的传统教学思想指导下,习惯了直接把知识讲授给学生,替代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所需要的做的事情就是接受和记忆。而以“学生为本”就要求教师们要把学习知识的任务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的任务就是组织调动、指导服务。传统教学就好比是教师把做好的馒头直接交给学生;现在要求教师们只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让学生自己来做馒头。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比较低,只要自己会“做馒头”就行,而高效课堂对教师提出了很高要求,教师不但自己是“做馒头”的内行,还必须具有组织调动、指导服务、协调沟通等方面的“领导人”的能力。“高效”的本质意义不在于单位时间内多完成了几道习题,它的核心价值在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自信心是否得到增强、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意志品质是否得到锻炼、行为习惯是否得到养成”,学生能自己学会的知识占多大比例。高效课堂更看重的是学生“投入学习的状态”——是否有趣、是否深入、是否专注、是否愉快等。所以,构建高效课堂必须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对“人”的研究和调动上,教师必须从改变自己做起,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志同道合式的朋友关系,不断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2.导学要坚持四个“必须”。一是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必须体现备课组教师的集体智慧,杜绝只有分工没有合作的现象;二是问题的设计必须体现“诱导、指导”过程,并充分尊重学生的学情、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铺垫性、诱发性、过度性问题;三是引导过程必须体现学法指导,导学案的语言表达要能够引导学生去观察、收集、联想、记忆、思维、交流、合作、探究、自测等;四是必须体现教学目标的分步达成、学习过程的分层要求、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并在每个环节上都有时间上的要求。提供给学生的导学案主要内容是为学生自学设计的铺垫性和引导性问题以及学习过程安排,需要补充的学习资源和习题,可利用多媒体、学习卡片等方式进行呈现。
3. “四学”要注重落实。建议对学生预习水平的要求逐步提高,特别是开始阶段和新知识的学习阶段,并建议按这样的程序进行:教师导学。主要任务是组织教学、情境创设、激发兴趣、设置悬念、激活思维、明确目标、提出要求等。学生自学。通读教材,整体感知;按照导学案钻研教材,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一是要保证安静的学习状态,二是教师要善于观察,并及时了解学生学的情况。学生互学。按照导学案的要求,相互检查自学情况,并相互帮助,尽量解决不懂的问题和探究问题。互学的小组学生相对固定,并提出帮扶目标。组内群学。组内群学的主要方式是展示。首先要求组长对组内学生学习情况有充分了解,然后确定组内展示的内容,安排小组展示活动,重点解决还太明白的问题,这个过程要鼓励人人参与。同时,组长要及时把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反馈给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部分小组的活动中来。
4. “主导”作用要在展示中发挥。一般来讲,全班的展示是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深挖教材,培养能力,所以,对都会了的和都不会的问题不展示。需要展示的内容主要是:一是反映重点内容的核心知识和典型问题,二是在“预习”环节中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三是具有一定探究意义的、容易产生歧义的挑战性问题,四是学生在预习环节自主解决不了但经过全员合作学习能够解决的问题,五是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善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表达的条理性;善于鼓励学生质疑、发现新问题,能非常机智地引导学生发表意见,形成思维碰撞,这是最能体现“展示意义”的事情,每当形成这样一种局面时,教师要不惜时间,让学生在充分的争论中激发兴趣,锻炼思维。在新授课上,教者要在“新观点、新发现”上做文章,而不是知识的难度,要重视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资源,而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同时,展示活动占用的时间不能太多,要防止只有表面的热闹,内容选择要精准,展示过程要精彩。
5. “小组”建设要切实重视。要想办法让学生喜欢你这位老师,喜欢学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需要重视这三项工作:首先是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情况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改革是否能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教师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加强小组长培训与指导,提高小组长的组织、协调、指挥能力,各小组自主确定奋斗目标和学习常规,明确小组长的检查、督促、安排等工作职责,适当组织才艺类的小组展示竞赛活动。

C. 教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学校的不同教师承担相同或不同的课程,甚至同一教师在不同班级教同样课程,也可以说在教学的小环境有所不同,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的确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这不能成为否定学生对所授课程及其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科学性的借口。其实,任课教师在同一所学校对学生实施教学工作,可以说其教学的大环境基木相同,对于那此教学质量过低而得不到所教学生的认可或接受的原因,主要应该归因于任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不良表现所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的教师教育观念滞后。有的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极深,教育观念陈旧落后,思想认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对新时期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缺乏足够了解,平时忽视学习,未能及时更新观念。比如有的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不懂尊重老师,甚至向学校要求选好的学生和班级授课他们往往把教学质量问题归咎于他人,要么认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不善或招生政策失误;没能像以前那样招来“听话”的基础素质较高的学生,认为当今的学生很“另类”,唯我独尊,个性太强,自由散漫,素质不齐,只好在哀叹声或埋怨声中被动地进行教学活动,把向学生授课当成一种巨大的心理负担,用一张刻板的面孔或干巴巴的语言“例行公事”,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师生关系紧张,影响教学效果。

(二)有的教师教学责任心不强。有的教师没有真正把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苦心经营,而是把教学工作当作临时谋生的手段。这些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精力投人很少,教学态度不端正,还时而钻学校管理的漏洞,对教学工作敷衍了事,对学生学习情况不关心,人在课堂,心想别处.没有尽到责任,教学质量差,引起学生的不满。

(三)有的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有的教师教学方法不恰当,既对传统教学方法不掌握,更谈不上对现代职业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没有根据职校生的素质基础、接受能力和学习需求等实际情况实施教学活动,在上课时照本宜科,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加上自身职业技能不过硬,过分强调理论教学,忽略对职校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使职校生既学不好基本理论知识,也学不到职业技能感到上课没劲,学习积极性低落。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质量自然低下,从而引起学生的不满。

(四)有的教师教学能力不强。有的教师教学实施能力薄弱,虽然阴差阳错地拿到了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但并没有真正具备相当的教学能力。比如课程相关知识匾乏、语言表达能力很差和教学组织能力太弱等,无法有效承担课程教学任务。这些教师在给学生授课的过程中,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教学效果差,也激发学生的不满情绪。

(五)有的教师教学经验不多。教师教学经验缺乏,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学内容不丰富,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管理不规范,师生关系不融洽,教学效果不能得到保证。尽管如此,还要承担繁重的教学工作,并兼任班主任工作。因此,他们往往陷人“什么都抓,什么都抓不到”的困境,天天忙于应付教学质量低下,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或接受,同样引发学生的不满

二、对策与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学校应着眼大局稳定,进行科学管理,遵循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形成学校督导与教师自育的合力,帮助后进教师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指明整改方向,制定‘赶超’,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

(一)教学观念要更渐。由于职业教育教学有其特点和规律,教师须加强学习与思考,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主动适应社会、经济、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人才观、以德育为先的育人观、以技能为重点的素质观,才能在教学工作中体现时代性、突出职业性、把握规律性、增强实效性。

(二)师德水平要提高。当前我们处在国际人才大竞争、世界经济大开放、高新技术大发展、知识经济大崛起以及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开放的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对教师素质和师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一些任课教师对教学工作不负责任。教学态度较差,以及歧视贬低职校生等不道德言行,学校必须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师德宣传与教育,加强制度建设与考核管理,以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促进教师师德水平的提高。

(三)学生情况摸清。当今职校生的情况更趋向复杂化和多样化,他们对教育教学服务的方方面面都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学校必须要求教师热爱学生,积极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和身心健康等各方面状况,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倾听学生的呼声,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就业成才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四)教学方法要得当。学校必须对新课程任课教师采取“跟班学习——试岗合格——正式任教”的管理模式,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再提高”制度,鼓励教师努力学习,积极主动参加听课评课和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在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把与时俱进与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备课不忘备“学生”,课程设计要合理,教学内容要适度,教学方法符合实际,使教学之间和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真正“动”起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五)师生关系要密切。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条件。当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采取主动。要想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必须处处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议权。在尊重与理解学生的基础上,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师生之间就会增进了解,累积友谊,进而建立互尊、互谅、互助、互信的师生关系。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就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习知识与技能,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实施教学工作中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使得教学活动得心应手,达成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D. 论述教师如何备好课,并结合自己备课的经历,在分析自己备课的优点和不足的同时,谈

随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教育格局的不断调整,青年教师在学校的比例增大,课堂教学改革已从“单兵”作业发展到集体合作,于是“集体备课”被提上议事日程,成为教学前沿的一个时尚用语。许多学校把“集体备课”写进文件,作出具体要求,有计划、有过程、有检查,应该说集体备课是落实的、有效的,对教师的成长和个人资源的整合有着前所未有的促进,这样的备课形式,锻炼了一大批年轻教师,集体备课给了他们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中老年教师也在集体合作中吸纳新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把生动的传统教学经历补充到了备课集体之中。
但是,我们也看到,一部分学校的集体备课只是徒具了一个形式,追逐了一时的热闹,同以前的单独备课相比,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一、集体备课的现状
时下,有些学校的集体备课流于形式,不仅抹煞了教师的教学个性,浪费了人力资源,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阻碍了师生的共同发展。
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
一是一人担纲,众人偷闲。学期初备课组将所任教的任务分成若干段落,或分配或抽签,责任上肩,任务到人,从形式上看是不错的,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人照搬了教案,有人下载网上教案,很少有个人独立的思考与创意,仅仅只是当了一回“搬运工”,东挪西移,完成任务了差事,教师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
二是缺少环节,随声附和。教案拟定后,应该说,备课组有一个讨论会,征求意见,修改完善,组内成员针对教案提出个人的独特见解,帮助拟定者精益求精,从而形成集体的智慧。但是,这个关键环节要么忽略过去,要么无关痛痒,没有从实质上整合集体的力量。使初步方案一跃而为既定方案,其结果是,教学课堂中,虽然班情各不相同,需要及时针对性地调整,但仍然千篇一律,缺乏创造性地运用。
三是反思乏力,停留于口述心记。授课结束,教师几乎无一例外地有各种心得体会,一道例题,学生提出了创见性的解法,一次实验,师生有了新的发现。本可以在教学方案中预见的,却因讨论草率而未涉及。教后备课组又没及时组织总结,形成记录,即使当时感慨万端,也因停留于口述心记而作用不大,时间一长,便模糊不清,更不说下一次吸取教训了。
二、集体备课的内涵
集体备课是指在课程改革的前提下,新的理念下,面对新的内容,新的资讯和新的教育对象而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的集思广益的一种群体性智慧整合与发挥的教学研究活动。它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既要秉承传统的优秀成果,保持先进的适合校情班情的做法,又要向课程改革,力争与发达国家的教育接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增进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团结与合作,有利于形成强有力的战斗集体,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力,把个人的教育实践智慧和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合于集体合作之中。
首先,集体备课应有一个总体计划。一般地说,集体备课在备课组内先由组长执笔,拟定学期总备课计划,然后交由小组全体成员讨论,集中大家的意见,修订完善。计划核心要素当是各校学生的认知结构程度、心理年龄特征、区域信息常量、社会文化底蕴以及学校的层次定位等等。有了这样周详的考虑,其备课组的总计划才是可能的,也才具有一致的明确方向。
其次,集体备课要分步组织实施。备课组长根椐总规划,将各单元、各章节教学任务分配到人,组长要指导教师精心研读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洞察教改前沿动态,借鉴他人的典型课例和优质课教学经验,从而形成富有创见而符合学情的教学设计。设计要紧紧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把“人”的因素放在显著位置,彻底摒弃过去“目中无人”,只有教材教参的传统观念。方案初定后,应交由小组全体成员充分讨论,吸纳他人的正确意见,形成集体结晶。
最后,集体备课要注重反馈,深入反思。我们常常在教完一个章节、一篇课文后,总有新的发现,或是对教材的新领悟,或是师生在课堂上的新解法,有时甚至是教材不足、教参讹误,这些都是十分难得的体会,而且一节课的内容,教师与教师收集的体会又各有不同,这就需要有一个交流平台,形成共识。备课组长遇到这种情况,要打破常规的备课组会议,趁热打铁,及时组织教师进行总结,形成文字。个人的感情可以在集体中得到肯定或是否定,解题的妙招可以推荐给他人,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引起预见性的关注。备课组长还可指导相关教师把有价值的问题写成教学案例甚至学术论文。
总之,集体备课应做到:“计划周详 ----环节落实----反思及时”。唯其如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备课。
三、集体备课的作用
1、集体备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一个教师的成长成熟,总是与集体的关怀培养分不开的。过去,我们也生活在集体中,但却是一种自发行为,缺少归宿感,享受不到集体备课的成就感。即便有些教师出类拔萃,也几乎是全靠个人的艰难进取,这样的经历至少延缓了教师的成熟期。
集体备课只是学校集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却是教师参与最多、熏陶最多,也是直接关系到教师业务能力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集体备课无论是对中老年教师,还是青年教师,都是迅速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有效形式之一。
一个备课组,总是千姿万态的。有的人才情横溢,有的人活力四射,有的人待人宽厚,有的人思想敏锐。人格魅力强的,教学业务精的,业余爱好广的,齐聚一堂,置身其中,他人的优点长处,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人、熏陶着人、教育着人。同事间的交流坦诚真挚,教学上的研究各抒已见,互相关心,互为补充,个人的素养从思想政治、心理成长到业务能力都在短时期内得到大幅提升。
2、集体备课有利于备课组的成熟
备课组作为学校教研活动开展的基本单位,也有一个成长成熟的过程。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尤其应关注备课组自身的建设。由于备课组具有临时性特点,组内成员素质参差不齐,活动开展既要整齐一致,也要因人而异。
备课组的建设首先要立足于对每一个成员的培养,把锻炼机会呈现在教师面前,让教师通过听课、上课、评课、说课、看课 (包括光碟)、读课(杂志上的课堂实录)等一系列活动,逐渐成长为行家里手,甚至成为校内专家或是在市县具有一定影响的人。备课组的责任就在培养教师,促进其专业发展的同时建设自己。
其次,一个好的备课组,要有一两个灵魂人物。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使全组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集体至上,团结至上的建组理念。
3、集体备课有利于科研兴校
综观科研成就显著,教学质量名列前茅的学校,几乎一致认为集体备课功不可没,即使是有特级教师的学校,他也是工作在集体备课中而又带动着集体备课的蓬勃发展。
对一所学校而言,集体备课是集团作战,整合了各方面资源,加强了学校领导的力度,好的集体备课组织,学校的教师一定是空前团结的。
集体备课可以较好地促进课题研究。我校“校园虚拟网的开发与应用”就是这样一个课题,不仅解决了管理、教学及后勤保障信息的畅通。也从理论上进行了一些尝试,学校在这方面就全市而言,有了一席之地。
然而,集体备课与备课集体是有区别的一对范畴,前述的现象分析及内涵与作用,已较充分地阐明了什么是集体备课,而备课集体则是高度和谐的集体备课形式,它是建立在集体备课基础之上的,有着自觉意识和行为的研究共同体,献计献策,共同发展成为备课组成员的一致追求。
同时,备课集体的外延相对集体备课要宽泛的多,它不仅是指同学科年级内备课组的活动,也可跨越年级界限,有着较强的凝聚力。下面就备课集体的形成、发展和影响作一个简要的论述。
一、备课集体的形成
备课集体是在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过程中,通过备课组的一系列教研活动的锻炼后,形成的一个由小到大,由核心成员到大众趋向的一个团队。
一般来说,备课集体是一种自觉行为,以备课组长或是某一核心人物为中轴的改变教育观念,乐于集体奉献,敢于发表创见的一群人,备课集体与集体备课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后者是基于学校行政的需要而构建的一级业务组织,而前者则是一群志同道合又善于研究,敢于研究的群体。后者有一定的约束及指导关系,而前者则是以志趣、理想为凝聚点的。后者着眼点在于更现实、更直接地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前者则更多地关注教育动态,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力图构建理想的教育人生,备课不仅仅是适用于课堂,更主要的是带着研究的眼光看教育。
比较之下,备课集体既密切相关集体备课,又跳出集体备课之外。我们知道,当一个教师的职业追求一旦走向专业化的发展之路时,甚至可以跨越学校进行研究,可以文理兼容,这就是教育的境界。
如果一所学校,有那么一个研究群体存在,那么,它一定不仅是实现了集体备课,更主要的是崇尚着、融合到备课集体中。
二、备课集体的发展
备课集体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所学校的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文化的积累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随着学校历史的增长,文化积淀自然增厚,但是,时间不等人,时代呼唤名师,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这就需要学校出台相应鼓励措施,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在政策上、经费上保证备课集体的发展之需。
一方面加快备课组的建设,使其更多的人才迅速成长,另一方面扩大教研组的视野,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借他山之石,促进教师个人专业素养的提高。
三、备课集体的深远影响
备课集体一旦在一所学校形成,这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定是突飞猛进,因为备课组聚集了一批教学能手,教改精英,甚至课程改革的专家型人物。
这样的师资队伍,学生是信服的,社会是认可的,家长是放心的。备课集体代表着一所学校的教学水平、教育能力乃至学术水平,不论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学生中的影响,还是教师在教学中达成的艺术,都会得到社会的好评。
学校拥有了这样的教师队伍,自然地声誉遐迩,而学校与名师也是相辅相成的,互为表里的。名师越多、备课集体影响越大、学校形象越好,反之,学校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也带动着名师的深造发展,使备课集体的内涵更加丰富。
总之,集体备课与备课集体有着质的区别,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我们崇尚备课集体的形成并迅速成长,同时,也希望集体备课更加完善,更能培养人,特别是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E.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一、备课不充分
我觉得自己对备课没有足够的重视,课堂上学生身上表现出的很多问题,直接诱因就是备课不到位。即使认真备了,但研究的深度不够,投入的精力不足。往往重视了大框的设计,对细节的关注不够;往往沿着一条路走下去,不能多个角度来设计;往往重视了探究内容,却忽略了方式、方法„„
二、教师过多干预
课堂上教师习惯于以往的教学流程,虽说一开始给学生时间去自主探究,但由于学生在汇报时不能按教师预想的结果汇报,会出现原有的自主探究、学生汇报演变为教师的横加干预,教师讲解。
三、学生小组合作成效不高
大多数小组合作时,学生仍处于各自发表各自的意见的状态,原本能在小组解决掉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组员之间的配合度不够。
改进措施: 一、加强备课。
在生命课堂教学中,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如: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学习;探究内容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等。要给学生创设适切的学习情境,便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质疑释惑,提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有效性,达到好学、乐学,释放生命本能,发掘生命潜能的目的。
1、备教材
要注意的是教材中有哪些基础知识点,所备课的知识有什么特点,它在整侧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如何,通过备课,这些都要明确。
2、备设计
精心设计探究内容和探究要求,做到名明确具体,易操作。依据是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适合学生的基础能力。
3、备学生
教师应该对本班学生的基础情况了如指掌,包括学生的分布情况,习惯养成,各种能力的发展水平,基础学力,兴趣,爱好,个性差异等。以此为依据来确定教学的重难点,设计探究的内容和程序,预设教学情境(学生的困惑、生成的话题、教师参与的策略等)和教学效果。备学生是生命课堂备课的基点,因为适合学生的设计,才是最好的设计。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一,分组,分组是个难题。一般来讲,教师往往都是把附近的几个学生分为一组,其结果就是优等生与优等生一组,后进生与后进生一组,组与组之间没有可比性,课堂还是那些优等生的舞台,所谓的合作学习也就有其名而无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教师应把握“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来对学生进行分组,使组与组之间有可比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根据各自的特长学习新知,这样既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有利于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又便于开展组间竞争,发挥小组群体智慧,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时期的学习策略,适用于任何学习任务和内容。但要想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还要依据课堂标准选择适合合作的学习内容。内容不能过于简单,这样合作学习就没起到应有的作用,可也不能太难,学生通过合作,得不出答案,会降低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
第三,培养合作技巧。在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后,最关键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技巧,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善于合作

F. 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们,我们一起思考几个问题

教案编写应明确的几个概念 1、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根据培养计划,以系统和专连贯的形式,按章、节提纲挈属领地叙述有关教学内容的纲领性文件。 2、授课计划 授课计划是集体研究的结果,由所有任课教师,有关人员集体研讨确定

阅读全文

与备课组长教学问题剖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