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语文故都的秋的导学案答案

语文故都的秋的导学案答案

发布时间:2021-03-01 08:05:38

A. 求~~高1语文~~《故都的秋》课后习题1和2的答案。

一、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作者写故都之秋选择的平常景物: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的“驯鸽”,槐树叶底“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早晨铺得满地的槐树“落蕊”,被称作“北国的特产”的衰弱的“秋蝉”,又奇又有味的“北方的秋雨”以及雨后话秋凉的“都市闲人”,北国的“枣子树”和其他鲜果,等等。
融入的思想和生活情趣: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的民宅内外、胡同两旁、槐树前后,就在天上、枝头、嘴边……从这些存在于天空地面、千家万户的秋姿秋态秋声秋实秋意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地方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对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恋,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的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泊、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也可以看出作者流露的深沉的忧思与落寞之情。
体会作者融入的思想和情趣,应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文中表现力极强的语句,特别是主观感情色彩极浓的语句。
二、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写景抒情的妙处。学生作答只要涉及听觉、视觉和触觉,并抓住一些关键词语就可以,不必求得一致见解。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参见“课文鉴赏说明”。[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起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写触觉感受。写触觉,更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教参原文有些答案言之不详,须对照“鉴赏要点”或者“整体感知”的讲解做答。以下是经整理的内容。
-
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这里的写景不拖泥带水,一句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景。云的景象、雨的阵势,写得活灵活现,说明作者观景非常细致,也表明作者在谈到寻常百姓生活时心情非常愉快。]

B. 故都的秋阅读答案选文写了哪些景物

1、北国的秋特点是清、静、悲凉。南国的秋特点是来得慢、润、清淡。(这是文章专原句的概括)对属比,将南国秋与北国秋做对比,突出和反衬北国之秋,突出对北国之秋的眷恋、热爱。 2、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作者运用这五幅画面表现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抒发对故都之秋的眷恋和热爱之情,以及表现出自身内心的孤独、落寞、无奈(结合写作背景可分析情感),而之所以选取这些景物和作者的审美情趣有关。 3、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即文章最后一句,直抒胸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与热爱,也可理解做像生命一样热爱故都之秋)

C. 关于高中语文课文——《故都的秋》、《胡同文化》的几个疑问。。。求解。。。

首先不得不佩服“Mr_Mr_real ”童鞋思考得好深入,对历史也有了解。
1、《故都的秋》的写作背景: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直至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为止的这段时间被称为白色恐怖时期)郁达夫为躲避国民党的恐怖威胁,1933年4月,他由上海迁居到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该文。
《故都的秋》全文描写北国之秋的"清" "静"和"悲凉",也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
1930年开始,“青天白日满地红”就已经成为中华民国国旗歌。
分析:1927年发生四·一二政变 ,而《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7月,并且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这个团体的在当时影响极大,但却在1929年2月,被国民党政府封闭)考虑国民党的疯狂行为和郁达夫在文章中所透露出的“悲凉之情”,但郁达夫又不能直接抒发自己的不满,所以《故都的秋》有极大可能暗示了作者对于国民党的不满。

2、日本于1945年8月15日投降和郁达夫在9月17日被杀其中应该没有太大关联。(郁达夫是在苏门答腊失踪,推测是为日本宪兵所杀害,但并不确定)
分析:日本主张霸道主义,投降也只是迫于形势,虽然中国抗日胜利,但付出的代价也很大,一切都亟待发展,中国主张和平,坚持不杀害投降的日本军人,而日本宪兵对投降感到耻辱和愤怒,杀害郁达夫也不足为奇,但应该不是一场人为的阴谋,从已知的历史材料中只能说是有极大概率为日本宪兵所杀害。

3、《胡同文化》中作者提及他的小说时上下衔接段落如下:

①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②我的小说《八月骄阳》里写到"文化大革命",有这样一段对话:
("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面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③我们楼里有个小伙子,为一点事,打了开电梯的小姑娘一个嘴巴。我们都很生气,怎么可以打一个女孩子呢!我跟两个上了岁数的老北京(他们是"搬迁户",原来是住在胡同里的)说,大家应该主持正义,让小伙子当众向小姑娘认错,这二位同志说:"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备注:作者是江苏高邮人,但他长期生活在北京,对北京的掌故,对北京人的思想行为了如指掌,这三段都既是在写北京人隐忍的性格,也是作者性格的体现(文段最后可以知道作者对这种性格是赞赏的)

解析:作者汪曾祺生平遇到诸多大事(例如启蒙救亡、夺取政权、反右斗争、"文革"、改革开放等)经历了无数苦难和挫折,受过各种不公正待遇,他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晚年写《胡同文化》是他对传统文化深厚的感情的体现,也是他隐忍性格的体现。(保持平静旷达的心态)
小说中提及“文化大革命”,正是截取了作者在诸多大事中的一个缩影,提及他的小说,表面上是为了写“北京人的隐忍”提供材料,实际上也是作者对这种性格是赞赏和对自身隐忍的坚持肯定。

4、“豆腐”方正的形状是北京的外型特性,而豆腐易碎,也暗指胡同文化日趋没落的结果。
文章结尾如下: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

5、《胡同文化》中作者之所以要列举那么多胡同的名字,一方面是让读者了解“什么是胡同”,借此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胡同的文化(同时也让读者了解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喜爱和因胡同文化没落的无奈);另一方面也是作者对胡同文化不舍和依恋的体现。

D. 故都的秋 阅读答案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

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E.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课 《 故都的秋》课后习题2

1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内日光”“像喇叭似容的牵牛花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体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2.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感受。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写触觉,给读者以逼真的感觉。这是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阅读全文

与语文故都的秋的导学案答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