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南京市高三期初测试语文试卷答案

南京市高三期初测试语文试卷答案

发布时间:2021-02-28 15:18:18

① 南京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答案

1.B(biè/é xuàn/xuán hèng /héng ;A项bèn/bēn mēng /méng chuāng ; C项ān/àn zhěn /chēn páo ;D项xuàn/xuǎn chù jí/jī)
2.D (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A.指夫妻互相尊敬、爱护、很客气,像对待客人一样。B.指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 C.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不可用于形容江河枯水)
3.为应对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而开展的科普教育和演习等活动。(4分)
4.示例:(1)婉言:嗨,打理肠胃之前何妨先打理一下您的仪表呢?(3分) (2)直言:我的作品很普通,不值得这样劳师动众地来研讨。(2分)
5.C (期待,期望)
6.A (分别排除B②、C①和D①)
7.D(“孤峻”意为性情“孤高严正”,并非贬意,不是待人“傲慢苛刻”。裴韦二人,俱为清正自持之人)
8.(1)我和王仲舒这些人呆在一起一整天,都不知道与他们说些什么。(3分) (2)假使国君不以珠玉为贵,只是致力于农耕蚕桑,百姓丰足了之后,国君怎能不富足?(4分) (3)纵然认为不可,也应该另外写奏章,怎么能用笔涂改诏书呢?(分)
9.(1)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手法,赞扬了友人淡泊、坚贞的品格。
(2)营造了在夜间为友人送行时凄清幽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
(3) ①是豪放达观,意在劝慰他人。诗人认为人生如行旅,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自当随遇而安。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恬淡自安的洒脱情怀。
②是失意惆怅。意在感伤自身。诗人认为自己和友人一样不幸。表达了诗人对仕宦浮沉的惆怅,对身世飘零的慨叹。
③如说既有豪放达观,又有失意惆怅,心境复杂,言之成理亦可。
10.(1) 静言思之 (2) 己所不欲 (3) 曾益其所不能 (4)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5) 万里悲秋常作客 (6)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7) 不尽长江滚滚流 (8) 身世浮沉雨打萍
11.①听落雪的碎玉之声;②多次爬出被窝看雪;③梦中的雪景。
12.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由近及远描写雪中的景物,突出雪后的洁净、辽阔和宁静。
13.内容上:表达了盼望之强和失望之深。形式上:①照应题目;②承上启下,从上文的雪景描写、雪天盼望引起下文对“江南无雪”的思考和忧虑
14.①以昔日大雪反衬今日无雪,表现对环境恶化的忧虑和希望环境早日改善的愿望。②以我童年赏雪和儿子童年无雪可赏对照,希望孩子有快乐丰富的童年,能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生。③以现实的无雪和想象中的夜饮赏雪映衬,表达对人生美好情趣的渴望。

甲、论述类文本
15.C
16.这句话隐含的一个观点是:康德对孔子了解得并不多。(2分)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是:康德足不出乡里,对中国的了解不会超过传教士的水准;对孔子康德只说过一句话。(4分)
17.不必当真,更不必引以为骄傲。(2分)说这些话的外国人并不真正了解中国;他们那样说或是出于对中国的好感或好奇;他们根本不懂得孔子。 (4分)

乙、实用类文本
15.C(A项引述“名字的来历”,并非用作证据。C项是“参与”而非“负责”。D项不是欧阳自远一人发表多篇论文)
16.他较早意识到人类的“太空时代”即将来临,决心开拓这块处女地;他认识到月球将是又一个争夺热点,想抓住机遇,发展我国的探月计划。
17.学科交叉,基础厚实;意识敏锐,抢抓机遇;勇于实践,不懈探索;执着敬业,无私奉献。

2008—2009学年南京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附加题参考答案

一、
19.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20.柳永 苏轼
21.词别是一家
二、
22.B、D(B.应是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D.祥林嫂为《祝福》中人物,出自小说集《旁徨》)
23.(1) ①宝玉 ②夏瑜 ③阿Q ④侍萍 ⑤葛朗台
(2) ①保护自我,避免受到迫害;②迷惑对方,寻找复仇时机;③借疯言疯语,发泄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三、
24.仿制对象鉴缶为酒器而不是乐器;古代缶只是偶尔作乐器;缶为土一类而非革一类乐器。
25.对古代文化的误读有时反能推陈出新。将现代文化融入传统文化,才能实现文化的演化和突变。实现文化创新,要摆脱知识、文献、权威的束缚。

② 2009南京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答案

——10题,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B C D A A A D
一、
1.C(shān qiè zhuó A.kàn lǒng ní/nì B.zhēng/zhènq suì yìng D.dī pín/bīn méng) .
2.D(A.“气宇轩昂”多形容人的外表、风度。B.“铩羽而归”比喻遭受失败或不得志、沮丧失意地回来.C.“忍俊不禁”与“笑了出来”重复)
3. B(A陈述对象不—致,应将“在”放存句首。C.”问题成为领域”主谓搭配当.D.不合逻辑,海
啸,火山爆发和地霞不属于极端天气状况)
二、(12分;每小题3分)
4:B(A项只谈日本来中国购书,C项只谈“佚书回归”中国,D项认为书籍之路只存在于隋唐时期,皆有片面性)
5.C(“书籍之路”从根本上影响的只是日本文明进程,对中国的文明进程并无根本影响)
6.D(本项内容谈的只是遣唐使携归书籍在日本的影响,应视为“珍藏唐代典籍颇富”的结果)
7,A(据文章,“丝绸之路四通八达,无处不至”是好事者添枝加叶的结果)
三、(9分,每小均3分)
8.A(治理、管理。“摄治”意思是代为治理)
9.A(介词,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B。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介词,表示方式,可译为“通过”.C.第三人称代词,作小主语,译为“他”;副词,表示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D。介词,相当于“跟”,“同”;连词,表示并列,可译为“和”“跟”“同”)
10.D(结合语境中的“匹马入蜀”“为政简易”,可推知“以一琴一鹤自随”意思是指行装简单,所以与隐者之风无关。“一琴一鹤”后成为成语,喻为官清廉)

第Ⅱ卷
四、(23分)
1l.(9分)
(1) 赵忭察清并无其他原田,说:“这只是钦酒过度罢了”(3分,其中“无他”1分,“特”1分;
“酒食过耳”1分,“酒食”不译为偏义复词亦可)
(2)白天所做的事情,到了夜里他一定穿戴好衣冠把它向上天禀告,如果不可明告,就不敢去做.(3分)其中”日所为事”1分;“衣冠”1分,应译为动词,“不可告,则不敢为也”1分。意 思对即可)
(3)他处理政务,善于依据当地民风民俗来处置,严厉和宽容各不相同.这尤其被当时的人所称赞(3分.其中“因俗施设”1分,“俗”也可译为“当地情况”,“猛宽”1分,”循”不可译为“凶猛”之类的贬义词;“为……所称道“1分)
12。(8分)
(1)答案要点:1.身在病中。2.思念故乡。3.感慨时世,(或感时伤世、忧时、忧国忧民)4.漂泊天涯。(或独宿驿馆)5.秋景凄凉.答出其中四点即可.每点1分)
(2)答案要点:1.直接抒情.二,三两联直接抒发夜宿所感,2.借景抒情,首联描写葛溪驿的环境,营造氛围,尾联以黄叶鸣蝉衬托自己的心境(答出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
13.(6分,每空1分,错l字则该句不得分)
(1)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2)无边落木萧萧下(3)只是当时已惘然 (4)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6)穷则独善其身
14。(1)“樱桃园”喻不断消失的、具有精神家园意味的那些事物(2分,“消失”“精神家园”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心境”是伤感(答成“惘惘地”“惆怅、眷念、依依不舍”亦可2分)
15.说明樱桃园女主人的心境是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心态、共同面对的困惑(如答“罗斯困惑灵魂的呼唤在各种肤色的人中引起了共鸣,也包括我们中国人”亦可)(2分)手法是前详后略。前者具体描写了凌叔华重游银阁寺的心境,后者只是概括提及(2分,说详略得当1分)
16.
(1)忧的是“砍伐树木的斧声”中樱桃园被砍掉了。(2分)喜的是斧声又代表了“时代的脚步声”(2分,意思对即可)
(2)强化了作者甜蜜与苦涩并存的复杂感受(2分),警醒读者正视樱桃园消失的困惑(2分,意思对即可)
17.主旨:现代人在社会进步中要懂得珍惜精神家园.(2分,“社会进步”1分,“珍惜”1分,意思对即可)文章首先由介绍《樱桃园》的剧情入手,引出“人类的困惑”这个话题;然后以凌叔华和梁思成为例,揭示这种困惑的普遍性;接着揭示“樱桃园”情绪的时代意义;最后呼应标题。升华主题。(4分,每层一分)
18.“熊猫烧香”病毒危害巨大,制作者李俊归案后为表示悔过,编制了杀毒程序。(5分,其中“熊猫烧香”1分,“危害巨大”1分,“制作者李俊归案”1分,“悔过”1分,“编制了杀毒程序”1分。)
19.②句不得体,“聆听”多用于自谦。可改为“请家长于11:00到学校阶梯教室听校长做报告”
④句不得体,“碰碰头”是口语与语境不合。可改为“并与科任老师交流”
⑤句不得体,“莅临指导”多用于对贵宾的敬语。可改为“请您届时光临”或“请您准时与会”。(4分,改正一句得1分,改正两句得3分,改正三句得4分)
20.示例:紫金山松柏苍翠.玄武湖波光荡漾。东吴大帝指点江山.中山国父经纬天地。诗人曾感慨:“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评分标准;两处对偶,—处引用,每处2分,每一处又分为内容和形式,各1分。内容要切合自然风光及人文特点,形式应符合对偶和引用的要求)

③ 天利38套2008年南京市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答案

南京市08二模语文试卷答案及评分细则 1.D(A应届yīng ,B折腾zhē 折本shé,C差劲chā 鬼使神差chāi 参差不齐cī)2.A(B项对象不当,C项感情色彩不当,D项不合语境)3.B(A项语序不当,“活跃在各类媒体上”,应与“进入了教科书”互换位置;C项成分赘余,“目的”、“为了”;D项缺宾语,“解决”缺宾语“问题”)4.示例:仰视苍穹,灿烂星空将提升你的境界;当你感觉到冬天第一片雪花的融化,岁月的雨露便浸润你生命的旅途。 (第一句2分;第二句3分,比喻1分,句式、内容各1分)5.示例:(1学者)个性化(或“通俗化”)的解读经典值得肯定。(2)受众要理智宽容。(3)媒体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时候要注意社会责任。(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6.A(整顿)7.C8.B(“士气低落,被自己的军威所震慑的有利时机”有误,叛军并未士气低落,文中“兵士摧败之余,气势伤沮”“卑弱之势”是指唐军,且叛军“以愬名位非所畏惮者”)9.(1)召他来审问他,(丁士良)言辞和精神都不屈服,李愬认为他与众不同,就解开了他的绑缚。 (2)攻下它(叛贼)就会集合兵力来固守他们的巢穴,不如留下它用来分散他们的兵力。 (3)李愬在空闲时常召见李祐,摒退别人和他交谈,有时直至夜半10.(1)左诗“记”了早年与朋友竹斋同宿听雨忘眠的情景;陆诗回忆当年锦城军旅豪放生活。(每点2分)(2)同:都使用了虚写(联想)手法,写了回忆中的夜雨(1分,要点“虚写”或“回忆”)。异:左诗纯虚写回忆中听雨的清幽、温馨,以表现友谊(1分,要点是“回忆”);陆诗由眼前的雨写起,先实后虚,兼用比喻、夸张。(2分,要点是“先实后虚”或“由眼前的雨写起”、“比喻、夸张”) 11.(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4)术业有专攻 (5)青山遮不住 (6)下自成蹊 12.①突出(渲染)大厅内肃静、庄重、虔诚的气氛;②表现人们对宗教的虔诚态度;③由这个生活场景引出下文作者的思考。(①②点各1分,③点2分) 13.①在法国历史上被否定的宗教,至今还有人相信;②在科学发达的现代,不少法国人仍然相信宗教;③沉浸在世俗生活中,但不少法国人仍然严肃认真地相信宗教。(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4.①花市鸟市和广告牌象征了繁华、喧嚣、混乱的世俗生活,从侧面说明了法国人热衷宗教的原因:找到精神慰藉,使他们从生存竞争和灯红酒绿的社会中摆脱出来;②把视角拉回到现实,与前面作者在巴黎圣母院的所见所闻形成对比,引人思考;③为结尾段作者的感悟做了铺垫。(①“象征”1分,②“对比”2分,③“铺垫”1分。意思对即可)15.语句理解有:(1)人们到圣母院可以获得心灵片刻的洗涤和安宁,但人们更多的时候沉溺于世俗的花花世界中无法自拔,这种精神净化方式自我完善如“一缕轻烟”,并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从上文广告牌一段可以看出。 (2)虽然这种精神净化自我完善的方式毫无力量,但是它可以让人知道敬畏,在抚慰竞争压力下疲惫不堪的灵魂,对抗世俗社会的污浊,去思考善的、美的、有意义的人生,使人生得到升华。从上文与老人对话一可以看出段。(理解语句4分,联系作品2分。理解语句应注意句中“比起广告”、“灵性”、“轻烟”。第一种理解重在“轻烟”,强调否定;第二种理解重在“灵性”,重在肯定。意思对即可) 16.C17.D 18.(1)荀子是第一个以赋命篇的人,《赋篇》是他最早的以“赋”命名的著作。 (2)荀子在内容、形式、句式和手法上创制了赋作的范式。或“他是体物赋的创始者”。 (3)他在弹唱文学方面有重大创新,创作了极有弹弦节奏特点的韵文作品《成相篇》。(每点2分) 19.(1)①荀子的文学创新源于肥沃的齐楚文学的土壤;②源于齐楚两国的隐语风习。(每点2分)(2)①文学源于生活,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催生新的文学成果;②文学在继承中求得创新和发展。(每点1分) 20.B(唐师曾反复提到卡帕,并非为了表达“终身从事新闻摄影事业的愿望”) 21.A(B.引发的并非“唐师曾的激情与创造欲望”,C. “委婉含蓄”应为“干脆明确”,D.没有时效性。) 22.(1)自然第一,发现并记录“至美”,一针见血地发现问题。(3分,每点1分) (2)贴近被拍摄的对象(或“走进困难危险的地方”),镜头简单平视(或“如实、客观地记录事件”),坚定而不惜生命。(3分,每点1分) 23.(1)热爱(或喜欢)这个职业。(2)能经历许多大事件。(3)能培养许多技能。(4)职业的历练能培养独立思考的品格。(每点2分,答出3点得满分)

满意请采纳

④ 求一张南京市高三语文试卷答案

选我吧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B(biè/é xuàn/xuán hèng /héng ;A项chuāng bèn/bēn mēng /méng ; C项ān/àn zhěn /chēn páo ;D项xuàn/xuǎn chù jí/jī)
2.D (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A.指夫妻互相尊敬、爱护、很客气,像对待客人一样。B.指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 C.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不可用于形容江河枯水)
3.为应对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而开展的科普教育和演习等活动。(4分)
4.示例:(1)婉言:嗨,打理肠胃之前何妨先打理一下您的仪表呢?(3分) (2)直言:我的作品很普通,不值得这样劳师动众地来研讨。(2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C (期待,期望)
6.A (分别排除B②、C①和D①)
7.D(“孤峻”意为性情“孤高严正”,并非贬意,不是待人“傲慢苛刻”。裴韦二人,俱为清正自持之人)
8.(1)我和王仲舒这些人呆在一起一整天,都不知道与他们说些什么。(3分)
(2)假使国君不以珠玉为贵,只是致力于农耕蚕桑,百姓丰足了之后,国君怎能不富足?(4分)
(3)纵然认为不可,也应该另外写奏章,怎么能用笔涂改诏书呢?(分)
附参考译文:
李藩,字叔翰,赵郡人。李藩四十多岁时还没有出去做官,在扬州读书,用度困难,妻子儿女都责怪他,他却泰然自若。杜亚任东都留守,任用他为从事。洛中发生了盗窃案件,有人诬告是牙将令狐运所为,杜亚相信了,拷打后给他定了罪。李藩知道令狐运是冤屈的,为他争辩但杜亚不听从,于是辞职离开了。后来捕获了真正的盗贼,李藩因此更加有名望。
王绍掌权,邀请李藩见一面就重用他,但李藩最终没有去。王仲舒、韦成季等人担任郎官,结为私党地位显赫,每日聚会饮酒作乐,他们仰慕李藩的名望,强邀他去同聚,李藩不得已去了一次。王仲舒等人喜欢传播谣言,表演杂戏作乐,后来又邀请李藩,他坚决不去,说:“我和王仲舒这些人呆在一起一整天,不知道与他们说些什么。”后来王仲舒等人果然失势了。
裴垍告诉皇上,认为李藩有宰相的器度,就任命李藩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李藩秉性忠诚,遇事知无不言,皇上很器重他,认为他言事从无隐瞒掩饰。元和四年冬天,皇上询问大臣说:“前代帝王治理天下,有的能使百姓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有的却导致国贫民困,这是什么缘故呢?”李藩回答说:“古人说:‘节俭能使用度丰足。’所以财物丰足取决于节俭。假使国君不以珠玉为贵,只是致力于农耕蚕桑,那么百姓丰足了之后,国君怎能不富足?自然国库充实,五谷丰登。如果国君耗尽民力,爱好奇珍异宝,上行下效,风俗日渐奢侈,舍弃农耕,从事工商,衣食日益缺乏,那么百姓就不会富足,国君又怎能富足?自然是国贫家困,盗贼就乘机而起了!我希望陛下能把宫室车马,衣服玩物,务求减省再减省,向人们显示要改变旧俗,那么天下百姓就幸运之极了。”皇帝说:“节俭的事,发自我的诚意;贫富的缘由,正如爱卿所说。只求上下互相勉励,来保持这一风尚,如果我有越制奢滥的情形,这就确实深切期望你们能直言劝谏了。”李藩等人拜贺退下。
当时河东节度使王锷花费数千万钱贿赂权贵宠臣,请求兼任宰相。李藩与权德舆都在中书省任职,有密旨说:“王锷可以兼任宰相,应该立即草拟诏书报来。”李藩于是用笔涂掉了“兼任宰相”等字,上奏说:“不可。”权德舆大惊失色说:“纵然认为不可,也应该另外写奏章,怎能用笔涂改诏书呢?”李藩说:“形势紧急了!过了今日,就无法制止了。天又晚了,哪有时间另写奏章!”此事果然被搁置了。元和六年李藩去世,时年五十八岁,追赠户部尚书。李藩任宰相才能不如裴垍,孤高严正又不及韦贯之,然而人品清正自持,和他们也属于一类人物。
三、古诗鉴赏(10分)
9.(1)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手法,赞扬了友人淡泊、坚贞的品格。(4分。“手法”2分,“品格”2分)
(2)营造了在夜间为友人送行时凄清幽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2分。“氛围”1分,“心情”1分)
(3) ①是豪放达观,意在劝慰他人。诗人认为人生如行旅,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自当随遇而安。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恬淡自安的洒脱情怀。
②是失意惆怅。意在感伤自身。诗人认为自己和友人一样不幸。表达了诗人对仕宦浮沉的惆怅,对身世飘零的慨叹。
③如说既有豪放达观,又有失意惆怅,心境复杂,言之成理亦可。
(4分。其中看法1分,联系作品分析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1) 静言思之 (2) 己所不欲 (3) 曾益其所不能 (4)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5) 万里悲秋常作客 (6)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7) 不尽长江滚滚流 (8) 身世浮沉雨打萍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分)
11.①听落雪的碎玉之声;②多次爬出被窝看雪;③梦中的雪景。(本题5分,答出1点1分,2点3分,3点5分)
12.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由近及远描写雪中的景物,突出雪后的洁净、辽阔和宁静。(“特色”3分,其中“手法”2分,答出两种即可;“由近及远”1分。“特征”3分,“洁净”“辽阔”“宁静”各1分)
13.内容上:表达了盼望之强和失望之深。形式上:①照应题目;②承上启下,从上文的雪景描写、雪天盼望引起下文对“江南无雪”的思考和忧虑。(“内容”2分,“盼望”与“失望”各1分;“形式”4分,每条2分)
14.①以昔日大雪反衬今日无雪,表现对环境恶化的忧虑和希望环境早日改善的愿望。②以我童年赏雪和儿子童年无雪可赏对照,希望孩子有快乐丰富的童年,能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生。③以现实的无雪和想象中的夜饮赏雪映衬,表达对人生美好情趣的渴望。(要求答出两点,一点3分。意思对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15分)
甲、论述类文本
15.C(A.误在趣味性、长见识。B.不是说康德无法同孔子相比。D.康德并没有对中国抱有偏见)
16.这句话隐含的一个观点是:康德对孔子了解得并不多。(2分)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是:康德足不出乡里,对中国的了解不会超过传教士的水准;对孔子康德只说过一句话。(4分)
17.不必当真,更不必引以为骄傲。(2分)说这些话的外国人并不真正了解中国;他们那样说或是出于对中国的好感或好奇;他们根本不懂得孔子。 (4分)
乙、实用类文本
15.C(A项引述“名字的来历”,并非用作证据。C项是“参与”而非“负责”。D项不是欧阳自远一人发表多篇论文)
16.他较早意识到人类的“太空时代”即将来临,决心开拓这块处女地;他认识到月球将是又一个争夺热点,想抓住机遇,发展我国的探月计划。(6分)
17.学科交叉,基础厚实;意识敏锐,抢抓机遇;勇于实践,不懈探索;执着敬业,无私奉献。(6分)
七、作文(70分)
18.见“等级评分标准”

语文附加题参考答案
一、(10分)
19.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20.柳永 苏轼
21.词别是一家
二、(15分)
22.B、D(B.应是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D.祥林嫂为《祝福》中人物,出自小说集《旁徨》)
23.(1) ①宝玉 ②夏瑜 ③阿Q ④侍萍 ⑤葛朗台 (5分)
(2) ①保护自我,避免受到迫害;②迷惑对方,寻找复仇时机;③借疯言疯语,发泄对黑暗现实的不满。(5分)
三、(15分)
24.仿制对象鉴缶为酒器而不是乐器;古代缶只是偶尔作乐器;缶为土一类而非革一类乐器。(本题9分。每点3分)
25.对古代文化的误读有时反能推陈出新。将现代文化融入传统文化,才能实现文化的演化和突变。实现文化创新,要摆脱知识、文献、权威的束缚。(本题6分。每点2分费

⑤ 江苏省南京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选我吧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B(biè/bié xuàn/xuán hèng /héng ;A项chuāng bèn/bēn mēng /méng ; C项ān/àn zhěn /chēn páo ;D项xuàn/xuǎn chù jí/jī)
2.D (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A.指夫妻互相尊敬、爱护、很客气,像对待客人一样。B.指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 C.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不可用于形容江河枯水)
3.为应对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而开展的科普教育和演习等活动。(4分)
4.示例:(1)婉言:嗨,打理肠胃之前何妨先打理一下您的仪表呢?(3分) (2)直言:我的作品很普通,不值得这样劳师动众地来研讨。(2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C (期待,期望)
6.A (分别排除B②、C①和D①)
7.D(“孤峻”意为性情“孤高严正”,并非贬意,不是待人“傲慢苛刻”。裴韦二人,俱为清正自持之人)
8.(1)我和王仲舒这些人呆在一起一整天,都不知道与他们说些什么。(3分)
(2)假使国君不以珠玉为贵,只是致力于农耕蚕桑,百姓丰足了之后,国君怎能不富足?(4分)
(3)纵然认为不可,也应该另外写奏章,怎么能用笔涂改诏书呢?(分)
附参考译文:
李藩,字叔翰,赵郡人。李藩四十多岁时还没有出去做官,在扬州读书,用度困难,妻子儿女都责怪他,他却泰然自若。杜亚任东都留守,任用他为从事。洛中发生了盗窃案件,有人诬告是牙将令狐运所为,杜亚相信了,拷打后给他定了罪。李藩知道令狐运是冤屈的,为他争辩但杜亚不听从,于是辞职离开了。后来捕获了真正的盗贼,李藩因此更加有名望。
王绍掌权,邀请李藩见一面就重用他,但李藩最终没有去。王仲舒、韦成季等人担任郎官,结为私党地位显赫,每日聚会饮酒作乐,他们仰慕李藩的名望,强邀他去同聚,李藩不得已去了一次。王仲舒等人喜欢传播谣言,表演杂戏作乐,后来又邀请李藩,他坚决不去,说:“我和王仲舒这些人呆在一起一整天,不知道与他们说些什么。”后来王仲舒等人果然失势了。
裴垍告诉皇上,认为李藩有宰相的器度,就任命李藩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李藩秉性忠诚,遇事知无不言,皇上很器重他,认为他言事从无隐瞒掩饰。元和四年冬天,皇上询问大臣说:“前代帝王治理天下,有的能使百姓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有的却导致国贫民困,这是什么缘故呢?”李藩回答说:“古人说:‘节俭能使用度丰足。’所以财物丰足取决于节俭。假使国君不以珠玉为贵,只是致力于农耕蚕桑,那么百姓丰足了之后,国君怎能不富足?自然国库充实,五谷丰登。如果国君耗尽民力,爱好奇珍异宝,上行下效,风俗日渐奢侈,舍弃农耕,从事工商,衣食日益缺乏,那么百姓就不会富足,国君又怎能富足?自然是国贫家困,盗贼就乘机而起了!我希望陛下能把宫室车马,衣服玩物,务求减省再减省,向人们显示要改变旧俗,那么天下百姓就幸运之极了。”皇帝说:“节俭的事,发自我的诚意;贫富的缘由,正如爱卿所说。只求上下互相勉励,来保持这一风尚,如果我有越制奢滥的情形,这就确实深切期望你们能直言劝谏了。”李藩等人拜贺退下。
当时河东节度使王锷花费数千万钱贿赂权贵宠臣,请求兼任宰相。李藩与权德舆都在中书省任职,有密旨说:“王锷可以兼任宰相,应该立即草拟诏书报来。”李藩于是用笔涂掉了“兼任宰相”等字,上奏说:“不可。”权德舆大惊失色说:“纵然认为不可,也应该另外写奏章,怎能用笔涂改诏书呢?”李藩说:“形势紧急了!过了今日,就无法制止了。天又晚了,哪有时间另写奏章!”此事果然被搁置了。元和六年李藩去世,时年五十八岁,追赠户部尚书。李藩任宰相才能不如裴垍,孤高严正又不及韦贯之,然而人品清正自持,和他们也属于一类人物。
三、古诗鉴赏(10分)
9.(1)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手法,赞扬了友人淡泊、坚贞的品格。(4分。“手法”2分,“品格”2分)
(2)营造了在夜间为友人送行时凄清幽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2分。“氛围”1分,“心情”1分)
(3) ①是豪放达观,意在劝慰他人。诗人认为人生如行旅,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自当随遇而安。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恬淡自安的洒脱情怀。
②是失意惆怅。意在感伤自身。诗人认为自己和友人一样不幸。表达了诗人对仕宦浮沉的惆怅,对身世飘零的慨叹。
③如说既有豪放达观,又有失意惆怅,心境复杂,言之成理亦可。
(4分。其中看法1分,联系作品分析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1) 静言思之 (2) 己所不欲 (3) 曾益其所不能 (4)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5) 万里悲秋常作客 (6)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7) 不尽长江滚滚流 (8) 身世浮沉雨打萍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分)
11.①听落雪的碎玉之声;②多次爬出被窝看雪;③梦中的雪景。(本题5分,答出1点1分,2点3分,3点5分)
12.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由近及远描写雪中的景物,突出雪后的洁净、辽阔和宁静。(“特色”3分,其中“手法”2分,答出两种即可;“由近及远”1分。“特征”3分,“洁净”“辽阔”“宁静”各1分)
13.内容上:表达了盼望之强和失望之深。形式上:①照应题目;②承上启下,从上文的雪景描写、雪天盼望引起下文对“江南无雪”的思考和忧虑。(“内容”2分,“盼望”与“失望”各1分;“形式”4分,每条2分)
14.①以昔日大雪反衬今日无雪,表现对环境恶化的忧虑和希望环境早日改善的愿望。②以我童年赏雪和儿子童年无雪可赏对照,希望孩子有快乐丰富的童年,能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生。③以现实的无雪和想象中的夜饮赏雪映衬,表达对人生美好情趣的渴望。(要求答出两点,一点3分。意思对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15分)
甲、论述类文本
15.C(A.误在趣味性、长见识。B.不是说康德无法同孔子相比。D.康德并没有对中国抱有偏见)
16.这句话隐含的一个观点是:康德对孔子了解得并不多。(2分)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是:康德足不出乡里,对中国的了解不会超过传教士的水准;对孔子康德只说过一句话。(4分)
17.不必当真,更不必引以为骄傲。(2分)说这些话的外国人并不真正了解中国;他们那样说或是出于对中国的好感或好奇;他们根本不懂得孔子。 (4分)
乙、实用类文本
15.C(A项引述“名字的来历”,并非用作证据。C项是“参与”而非“负责”。D项不是欧阳自远一人发表多篇论文)
16.他较早意识到人类的“太空时代”即将来临,决心开拓这块处女地;他认识到月球将是又一个争夺热点,想抓住机遇,发展我国的探月计划。(6分)
17.学科交叉,基础厚实;意识敏锐,抢抓机遇;勇于实践,不懈探索;执着敬业,无私奉献。(6分)
七、作文(70分)
18.见“等级评分标准”

语文附加题参考答案
一、(10分)
19.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20.柳永 苏轼
21.词别是一家
二、(15分)
22.B、D(B.应是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D.祥林嫂为《祝福》中人物,出自小说集《旁徨》)
23.(1) ①宝玉 ②夏瑜 ③阿Q ④侍萍 ⑤葛朗台 (5分)
(2) ①保护自我,避免受到迫害;②迷惑对方,寻找复仇时机;③借疯言疯语,发泄对黑暗现实的不满。(5分)
三、(15分)
24.仿制对象鉴缶为酒器而不是乐器;古代缶只是偶尔作乐器;缶为土一类而非革一类乐器。(本题9分。每点3分)
25.对古代文化的误读有时反能推陈出新。将现代文化融入传统文化,才能实现文化的演化和突变。实现文化创新,要摆脱知识、文献、权威的束缚。(本题6分。每点2分费

⑥ 南京出版社高三语文复习同步检测卷答案

在网络文库上面输入高三各个板块,里面有很多资料。

阅读全文

与南京市高三期初测试语文试卷答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