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扬帆文化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智能优选卷
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总体看经过上学期的管理,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课后访谈。让所有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是否乐于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创设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行”自勉表,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这部分知识的学习、继续练习基本功,也是难点;空间与图形(观察物体和平行与相交);家具中的学问——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美育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应注意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逐步养成实事求是。 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中、分析及推理的能力,用两位数除多位数,进行反思。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学科语言,这一册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初步形成观察,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摆放物体,进行电教教具的制作,进一步发展数感,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泰山黄金周——计算器的简单使用,能比较小数大小: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共同发展,帮助辅导差生。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进行教研活动和教研总结,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有些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丰富自己,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和难点、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月,积极创新。在数与计算方面一、作业分析等方法以分析与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我想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日,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了解十进制计数法,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学生的数学学习重点在于经历有关的数学活动。根据本年级学生的特点,做到“我会学”、在现实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上课基本能认真听讲,提高授课水平,学生纪律普遍好些.注意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时、提出问题,鼓励每个学生动手: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走进天文馆——年,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首先应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例如,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也可以通过建立档案袋的形式记录学生的学习历程、描述、月,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2。 2.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理,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2).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教师可以利用平时课堂考察。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改革评价模式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我能行”的观念意识。 3、每单元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良好习惯,每单元有抽测、分析及推理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年。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点训练学生的口算速度,并获得对有关知识的体验;另一方面、大胆改革、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及有关的教育理论,注意考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搜集资料,内容比较简单、线段和射线,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农田里的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教学教研活动、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克服困难的精神、整理。根据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认识时间单位年,激发学习兴趣。在量的计量方面、日及24时计时法、教材内容和进度做适当的调整: 1。 6;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相对来说优等生偏少,重情感与态度的培养与评价,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动口,积极参与讨论,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坚持多听课,知道两点间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六、解决问题的过程、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生动: 1、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空间与图形包括六——观察物体和八——平行与相交、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在空间与图形方面,但也有少部分不能积极动脑思考、整理。四、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写小数,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5、发展,配合学校的教研计划推进教学评价改革、日,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教学措施、月,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发言不积极,反应迟钝学习不用功的约占20%有余,使学生;了解平面上两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位置关系,有错不能主动改,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猜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月、智育、教学重点,会过一点作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7。 4.结合生活经验,各学所有、精练、有趣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注重培养学的实践操作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使教师心中有底,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2)使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做到教学相长,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自信心,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养成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日。在统计知识方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采取自评、具体情境,发言争抢,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实验,得到最大的发展,查漏补缺。 3,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加大后进生的辅导力度,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组合物体的形状;用数学解决问题。(1);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了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所有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并留好笔记,发展学生的数感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课时安排,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有坡度,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科学合理地设计练习、日 5课时 第三单元 家具中的学问——小数的初步认识 5课时 第四单元 泰山黄金周——计算器的简单使用 2课时 第五单元 扬帆奥运——三位数乘两位数 12课时 综合应用 荡秋千 1课时 第六单元 走进商场——观察物体 3课时 第七单元 农田里的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2课时 综合应用 纸与我们的生活 1课时 第八单元 我跟爸爸学设计——平行与相交 4课时 第九单元 长大我也去航天——统计 3课时 回顾整理 总复习 5课时左右 五,遵守规矩,即使批改订正。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三位数乘两位数;农田里的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三位数乘两位数。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为学生提供切实的帮助、写万以上的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结合生活经验、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各方面有最大的提高;和八——平行与相交、除三位数的口算,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订阅报刊,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做到有层次: 1。教学目标,从而有的放矢,科学合理地运用“做做看,作业不认真;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一班共有学生37,会读,积极参加各种培训: 1,一定要做到每节有检查、。(3)采用各种电教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万以上数的认识,网络下载及运用,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的形状和平行与相交两个单元,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其中中游学生约占60%、日,每次测验完;知道24时计时法、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渗透课改精神,会进行一位数乘。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各个阶段、教师评的形式,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德育目标,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在教学中;长大我也去航天——统计(简单的数据搜集,掌握最基本的数学学习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发展。这部分乘。应注意的问题,并能对较大的数进行估计,使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读: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及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区分支线,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面向全体学生,年;简单的数据搜集、整理,要特别注意对评价结果的定性描述,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将德育,提高教学能力、心理特点提供具体,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2;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4、小组评;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使掌握学习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二,学生心中有数、教师教学中注意使用学科语言、分析和平均数);简单的数据搜集,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使每个学生都能各尽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收集,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第一单元 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 8课时 第二单元 走进天文馆——年、月、过程评价,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的教学措施或教改思路以及应注意的问题。三,探索并体会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减轻学生的负担,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取长补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难点。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11.在他人的指导下;能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会用万,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配合学校的评价改革方案,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6。 5;扬帆奥运——三位数乘两位数、动脑,要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教学、除两位数和简单的两位数乘。 4.结合学生的发展差异进行教学由于学生本身存在着差异,能认、整理,做到巧练,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描述、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鉴于这批学生的实际情况,感受用数学的愉悦、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会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月、敢于提问,树立“我要学”的思想、描述,不断提高自己,掌握熟练运用电化教学手段,重阶段
②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有效地展开教研活动
学校教研组原本以研究教材教法、改进学科教学为目的,在提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中小学教研组活动忽视学科教学的基本性质与任务,仅仅停留在自主、合作、探究等通识理念的讲解上,中小学教科研活动越来越强调以课题为核心,按专门化的科研之路展开,在课题设计、开题论证、中期检查与结题鉴定上耗费了不少时间、精力,而对教师的日常备课、上课、作业设计、个别辅导中的创造性劳动很少关注,考试命题被视为“应试教育”的代名词,很少纳入正规的教科研活动的视野;等等。
学校教研组聚焦于学科教学知识,开展备课研讨活动,应当关注哪些问题?
1.深入研究课程标准与教科书。教师要认真学习并深入理解课标理念与学科教学要点,更要进一步关注教科书是如何呈现课程标准的,包括具体的呈现内容与方式,要进行不同教科书呈现内容与方式的比较研究。在教学中,既要走进文本,走进教材,又要超越已有的教材,开发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课程,这应当是学科教研组进行备课研讨活动的重要话题。
2.教学内容的深度阐释。对教材的钻研绝不能止于把握它与课标的关联,还要进一步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诠释蕴含在文字、符号、图表中的意义。衡量教师对特定教学内容的钻研是否达到一定的深度,有几个重要指标:一是能否把握特定教学内容在横向与纵向上的结构关联,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及其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二是能否举出日常生活中的恰当的事例对概念、原理、定律的实质作说明。
3.分析教学任务。侧重从学生学习的角度,陈述学生应当学什么,做什么,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结果,并揭示教学目标规定的学生要形成的能力或倾向的构成成分及层次关系。反复提问并回答这样的问题:学生要达到这一目标,完成这一学习任务,需要预先获得哪些必备的知识、技能与经验?必须经历哪几个阶段?关键环节是什么?可能出现哪些问题?会引起怎样的误解?
4.学习内容的呈现。主要有3类:一是讲授教学。教师将现成的知识、经验、结论直接呈现给学生,并作必要的举例、阐释、板书,学生主要通过聆听、观察、记录进行接受式学习,整个交往过程主要是由教师直接控制的。二是对话教学。问题引导,双向互动,和而不同,师生在教学交往中平等参与,共同活动。在对话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相当重要,而教师在对话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同样是不可缺少的。三是活动教学。将学生的学习视为一定情境下的任务驱动、全身心参与的自主性活动过程。教师作为辅助者,提供必要的咨询、帮助;学生成了互动的主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教学交往的内容、进程与方式。
5.课堂教学的组织。包括为学生主动参与和深度参与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合作,关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关注学生的差异,作分层教学与个别辅导;对学生独特感悟与个性化理解的尊重;建立学生导向的课堂教学秩序;等等。
6.学生的练习、测验与评价。这涉及对课标中关于不同学习要求的准确理解把握,围绕不同层级的学习要求设计相应的练习与测验题目,对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进行准确的观察、记录与诊断分析,并据此设计后续的教学活动.
如何有效地开展教研组的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如何开展——本组的做法
我们认为教研活动的开展要体现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采取的方法是:在一学期或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有明确的研究课题主导整个教研组活动。即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围绕课题开展教研组的各项学习活动和实践研讨活动等,实现教研和科研的紧密结合,提高教研活动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促进教师业务和教科研水平以及学科质量的全面提高。
本学期的重心是围绕本组研究课题“创设探究性学习情境的研究”来开展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有理论学习、课题研讨、集体备课、组内研讨课等。虽然我们与大家开展的活动形式差不多,但我们是围绕研究课题,围绕本组的重心开展活动的。
我们进行理论学习时,选择的文章必须与研究课题有关,组长提前通知组员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定好时间、定好内容,再进行交流,这样也保证了全员参与。在收集资料时,侧重解决这段时间所遇到的困惑,能给大家有所启示的文章。这学期主要学习了“如何在多样化的自然情境中建构新知”、“如何创设一个好的数学情境”、“探究式学习中学生知识自主建构的情境脉络”、“学生知识构建中的探究式学习”等等。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不能盲目地为创设情境而情境,要有一定地目的性,要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教学内容来选择合理化的情境。
“课题研讨”主要是总结前期成果,交流各自的做法,根据困惑提出下期研究的方向及任务。比如:我组在开学第一个星期就重温了本组研究课题的目的意义、内容等,并对上学期的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出:
1、通过介绍数学文化,创设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等,培养学生探究兴趣。
2、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3、创设矛盾冲突,诱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4、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学会探究的方法。
老师们在交流中谈到:主题图的情境要合理运用,有些约定俗成的,不需探究的就不要创设情境探究,我们不能只关注开课情境,其实它是贯穿整节课中,问题、生活中的实物、学具、班上的环境等都可以作为情境……
在交流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自己的困惑,结合组员自身的特点,布置了这学期的研究任务,对每个组员合理了地进行分工,有的是进行小组合作研究、有的是对“概念课中何种情境有利于学生体验”的研究、有的专门进行主题图的研究等等。
“集体备课”是我组最大的特色,我组每次集体备课在“备”上下足了工夫,总是提前定好时间、内容、主讲人,其他人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备课还要与组内课题相结合,能具体解决某一个问题;备得要全面,备重点、难点、疑点(易混淆、易错误)、交点(前后知识的联系),备教材、设计、学情、学法、课件、练习等等,特别是集体备课后还要跟踪听课,再反思我们集体备课中对学生估计的情况是否准确,采取的手段是否合理等等,再寻找问题再研讨。
比如,本学期对“平均数”进行了集体备课,我们的主题是“创设何种情境更有利于探究平均数的意义”,由于我组三年级和四年级都有这一课,当时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考虑了两种方案,一种是以拍球比赛的情境,人数不同的情况下,如何分出胜负,感觉这种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是难度太大;另一种是书上的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境,用统计图直观的表现出来,非常直观,但是不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各自都有利弊,我们就想综合起来,当时还争执不下,部分老师认为按第一方案学生有没有这个能力。于是我们在集体备课后跟踪听课,得出:四年级适合采取矛盾冲突情境,三年级适合直观操作情境。并且拍球活动特别好,是学生亲眼看到的,很容易理解平均数是虚拟的,不是每个人实际拍的。这次听课,我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理解平均数在最高与最低之间时,教师不知如何提问,于是我们又在“如何精心设问”上作思考,建议看条形统计图,估一估他们的平均数,交流:平均数有可能高于最大的数吗?有可能低于最小的数吗?采取这种提问,学生真正地走进了平均数,深刻地体验了平均数的含义。我们在备“24时计时法”时,提出的主题是“创设何种情境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24时计时法”,通过研讨得出:创设“小明的一天”生活情境非常合理必要,并且要借助课件让学生去体验,还要加强拨钟的操作情境,更有利于学生感悟24时计时法。
我们“组内研讨课”,既有集体备课后的跟踪听课(如“平均数”),也有专门的研讨课(如“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这节课,打破了传统的做法——从算式的表象上去观察,从形式上发现规律。而是采用的从另一角度去突破,即从乘法意义入手,结合大量的生活实例,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这里既有教师提供的实例,也有学生自己举的例子,既有直观的,也有抽象的,在众多的例子中,学生不断地感悟,体会乘法分配律的实质,从而抽象出数学模型,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真正从实质上掌握该定律。生活情境的有效运用是这节课的助动器。
总而言之,我们开展每一个活动都是围绕本组的研究课题来开展的。在活动提升自己的认识,学会深入地分析教学现象,学会反思与总结。
③ 小学数学一三年级s板教学工作计划2015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一班共有学生37。其中中游学生约占60%,相对来说优等生偏少,反应迟钝学习不用功的约占20%有余。总体看经过上学期的管理,学生纪律普遍好些,上课基本能认真听讲,发言争抢,遵守规矩,但也有少部分不能积极动脑思考,发言不积极,作业不认真,有些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错不能主动改。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走进天文馆——年、月、日;家具中的学问——小数的初步认识;泰山黄金周——计算器的简单使用;扬帆奥运——三位数乘两位数;农田里的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空间与图形包括六——观察物体和八——平行与相交;长大我也去航天——统计(简单的数据搜集、整理、描述、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上数的认识,年、月、日,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空间与图形(观察物体和平行与相交);简单的数据搜集、整理、描述、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的形状和平行与相交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了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德育目标: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养成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数学学习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具体情境,能认、读、写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对较大的数进行估计。
2、在现实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进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和简单的两位数乘、除三位数的口算: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及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会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式题;能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能比较小数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
4.结合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5、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区分支线、线段和射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及点到直线的距离;了解平面上两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位置关系,会过一点作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6、结合生活经验,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组合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摆放物体。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学重点、难点:
万以上数的认识,年、月、日,三位数乘两位数;农田里的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八——平行与相交;简单的数据搜集、整理、描述、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也是难点。
四、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
8课时
第二单元
走进天文馆——年、月、日
5课时
第三单元
家具中的学问——小数的初步认识
5课时
第四单元
泰山黄金周——计算器的简单使用
2课时
第五单元
扬帆奥运——三位数乘两位数
12课时
综合应用
荡秋千
1课时
第六单元
走进商场——观察物体
3课时
第七单元
农田里的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2课时
综合应用
纸与我们的生活
1课时
第八单元
我跟爸爸学设计——平行与相交
4课时
第九单元
长大我也去航天——统计
3课时
回顾整理
总复习
5课时左右
五、主要的教学措施或教改思路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良好习惯,渗透课改精神。
鉴于这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应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要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
(2)使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中,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应注意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学生的数学学习重点在于经历有关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并获得对有关知识的体验。(3)采用各种电教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让所有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掌握学习方法,树立“我要学”的思想,做到“我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2.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提供具体、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发展学生的数感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重点训练学生的口算速度、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的实践操作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科学合理地设计练习,做到巧练、精练,减轻学生的负担,让所有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发展。根据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做到有层次、有坡度。
4.结合学生的发展差异进行教学
由于学生本身存在着差异,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和进度做适当的调整,创设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加大后进生的辅导力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各尽所能,各学所有,得到最大的发展,在各方面有最大的提高。
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进行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做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6、教师教学中注意使用学科语言,培养学生的学科语言。
7、改革评价模式
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我能行”的观念意识,配合学校的评价改革方案,科学合理地运用“做做看,我能行”自勉表,采取自评、小组评、教师评的形式,重阶段、过程评价,重情感与态度的培养与评价,将德育、智育、美育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1).注意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学时,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意考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于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克服困难的精神,使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2).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教师可以利用平时课堂考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等方法以分析与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通过建立档案袋的形式记录学生的学习历程,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本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要特别注意对评价结果的定性描述,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为学生提供切实的帮助。
应注意的问题: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到每节有检查,每单元有抽测,每次测验完,即使批改订正,这样才能使教师心中有底,学生心中有数,从而有的放矢,查漏补缺,帮助辅导差生,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
六、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及有关的教育理论,订阅报刊,搜集资料,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并留好笔记。
2、大胆改革,积极创新,配合学校的教研计划推进教学评价改革。
3、每单元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坚持多听课,积极参与讨论,取长补短,丰富自己,提高授课水平。
4、继续练习基本功,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掌握熟练运用电化教学手段,进行电教教具的制作,网络下载及运用,提高教学能力。
5、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教学教研活动。进行教研活动和教研总结,不断提高自己。
④ 如何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一、在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使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课本中的每一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在阅读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各种鸟的语言进行反复诵读,以悟出它们内心的想法和学艺的态度。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自编自演了课本剧,他们那逼真的形象、丰富生动的话语、独特的表演手法,体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得到升华。
三、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热爱学生,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如果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