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单元教学设计它与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区别和联系
在教学内容上: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针对适合在一个课时内实施的学习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而单元教学设计主要是对教材中的一章或一个单元等知识结构相对完整和综合的学习内容进行设计在课时安排上: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指利用一个课时就能完成的,而单元教学设计一般需要多课时完成在教学形式上:一节课教学设计一般只有一种,而单元教学设计则根据单元或章节中不同知识点的需要,一般包括多种教学形式
Ⅱ 什么是单元备课
一个单元有几课,通过这几课共有的教学任务来达到这单元教学目的。
Ⅲ 什么是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复学设计就是设计者制从一章或是一个单元的角度出发,根据章节或单元中不同的知识点的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通过一个阶段(而不是一个课时)的学习让学习者完成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 在教学内容上,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针对适合在一个课时内实施的学习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而单元教学设计主要是对教材中的一章或一个‘单元等知识结构相对完整和综合的学习内容进行设计;在课时安排量上.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指利用一个课时就能完成的,而单元教学设计一般需要多课时完成;在教学形式上,一节课教学设计一般只有一种,而单元教学设计则根据单元或是章节中不同知识点的需要,一般会包括有种多教学形式。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单元教学设计的优势在于打破了个别知识点之间的壁垒,不但关注如何让学习者_掌握个别的知识点,同时也重视让学习者理解一章或是一个单元中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部联系_,这种系统教学设计的方法,既帮助了教师整体把握章和单元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也更方便学习者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成体系更加完整、结构更加坚固的知识结构。
Ⅳ 如何进行英语单元整体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第1-3单元所学的有关打招呼、问候、介绍、道别、建议等会话.
2、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Hello. Good morning. Nice to meet you. This is ... What’s your name? How are you? 等用语.
3、进一步培养学生大胆开口,勇于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教材分析:
在本课时的 Let’s act 部分呈现了一个幽默的故事,Mike, John 带着 Zoom 和 Zip 的面具假扮Zoom 和 Zip, 碰到 Sarah 和Bai Ling, 没想到这时真的 Zoom 和Zip 出现了, Mike, John 就溜之大吉,Zoom 和 Zip 不明白为什么Sarah 和Bai Ling 看到他们就去追赶Mike 和 John ,所以,故事的最后Zip十分不解的看着 Zoom .本部分也是对第1-3单元所学的会话的复习,包括 Hello. Good morning. Nice to meet you. What’s your name? This is ... How are you? 等用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设计说明:
本课时完整的呈现了一个故事---- 一个幽默故事,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故事的含义和幽默所在.教师可通过播放本部分的教学课件,让学生了解人物关系和故事的大概含义;通过“说我猜你”的游戏,让学生巩固重点句型;通过表演故事,让学生进一步操练、运用所学对话.
教学重点:学习Let’s act 部分的故事和复习有关打招呼、问候、介绍、道别、建议等会话.
教学难点:Let’s act 部分的故事情节的理解.
教具准备:
1 教师准备故事内容的教学课件.
2 教师准备 Sarah, Bai Ling, Zoom, Zip 的头饰.
3 教师准备表示问候、打招呼、介绍等情景图.
4 教师准备故事内容的配套挂图.
教学过程:
热身、复习 (Warm-up/Revision)
(1)教师播放英文歌曲 “Who is wearing yellow today?” “Hello” ,师生共唱.
(2)教师主动向某个学生打招呼、问好.
Hello. Hello.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3)教师让学生做问候接力.方法同上的师生问候,但告诉学生问候的句子尽量不同.
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1)教师根据问候接力,总结所学问候语等.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来.
A、当我们想同对方打招呼或问候时,(为学生出示此情景图)我们可以说:
Hello./ Hi. [什么时间都可以]
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 [不同时间,不同选择]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Very well, thanks. [用于熟人之间有一段时间未见面,或是对方身体欠佳,或是较正式的向别人打招呼等场合.]
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 too.[表示很高兴见到你]
B、当我们想了解对方姓名或介绍自己时,(为学生出示此情景图)我们可以说:
What’s your name? Your name, please? My name is…/I’m …
C、当我们为别人介绍伙伴时,(为学生出示此情景图)可以说:
This is …
D、当我们建议别人做某事时,(为学生出示此情景图)可以说:
Let’s sing/ play/ go to school….
(2)游戏:你是谁
面朝黑板的学生:Who are you?
下面的学生:My name is…/I’m ….可说假名也可说真名,又发问者自己判断yes和no.
(3)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展示Let’s act 部分,并让学生了解人物关系和故事的大概含义.
(5)听录音,跟读故事.
趣味操练 (Practice)
(1)教师再次展示配套课件,并根据故事向学生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了解情况.
如:Is it in the morning or in the afternoon?
Is this Zoom?
Who is this?
(2)教师找五名学生,一起戴上头饰和面具,按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对话表演.为全体学生的小组练习做准备.(Mike, John 带着 Zoom 和 Zip 的面具,表演前先要求各角色做自我介绍)
(3)小组练习,角色扮演.
将学生按6人一小组,按人物进行练习.
(4)将头饰和面具发给表演的小组,让表演的小组到讲台前展示.
课堂评价 (Assessment)
让学生听录音做练习.做活动手册本单元第1 部分的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表示身体各部位、颜色和文具的单词,能听懂会说本单元所学的文 具、颜色、身体部位的单词.
2、在学生复习所学知识的同时,初步学习两首歌谣.
3、通过说唱歌谣,进一步了解英语的语音语调知识.
教材分析:
本课时主要是复习身体部位、文具和颜色的单词,分 Chant and find 和 Chant and colour 两部分.Chant and find 部分是通过藏宝图的形式来复习文具,同时文字部分也是一首歌谣. Chant and colour 部分是通过歌谣的形式来复习颜色和身体各部位.】
教学难点:
歌谣中的内容也是复习所学知识,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歌谣意思,试说歌谣,通过说唱歌谣了解英语的语音语调知识.
设计说明:
复习单元都是学生学习过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将复习的知识融入于活动、游戏之中,使学生复习过程不枯燥.在复习颜色和文具的单词时,教师可采用"猜一猜"的游戏,在复习身体部位时可采取 Point it please 的游戏.学生在复习的同时又学习了新歌谣,由此形成玩中练、练中学、学中复习的一个系列的、完整的过程.学习歌谣时,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语音语调,并非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准确阅读.教学重点:复习本单元所学表示身体部位、颜色和文具的单词.
教具准备:
1 教师和学生都准备各种颜色的蜡笔.
2 教师准备本单元所学文具的实物和一个书包.
3 教师准备Chant and find 和 Chant and colour 两部分的挂图和投影片.
4 教师准备本单元所学文具的图片及一个能装这些图片的大信封.
5 教师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幅同书上一样的小丑图.
教学过程:
1 热身、复习 (Warm-up/Revision)
(1)游戏:开火车
教师建议: T: Let’s do a game, OK? S: Great.
六至七人一组,做开火车的游戏.从第一个学生开始 Hi/Hello/Good morning, A . How are you? 第二个学生回答I’m fine./Fine, thank you. 并提问 How are you? 以此类推.(A代表学生姓名,内容以所学问候语为主)
(2)教师播放录音,师生共同拍手试唱歌曲 “Colour Song” .
(3)游戏:猜颜色
让一个学生手中藏一种颜色的蜡笔,上前主持游戏,请其他同学猜颜色.学生们众说纷纭,将颜色词练习.猜对的学生给与奖励并由他负责主持下一轮游戏.
Ⅳ 如何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学设计的成功与否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否,也对后续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做好单元教学设计,可以从整体上把握这一单元的知识,使教师对整个单元或整章知识的结构都有着很清楚的认识,会让你知道在什么时候讲到什么程度,会让你更好的把握教材,解读教材,进一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会让学生对一个模块或一个单元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让学生能够知道本单元在高中数学中的地位以及与前边学过的章节和后续章节的联系,就会有目的、理解性的去学习了。 目前新课程对数学教学设计有如下要求:
1.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2.教学设计要突出对数学思考、情感态度的设计。为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让学生参与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3.教学设计要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数学方法的应用,数学思想的吸收和数学情感的投入。提高学生的素养,就必须化知识为智慧,积文化为品质。
4.教学素材要来源于现实。来源于现实生活,来源于学生的数学现实。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发生在身边的数学,就会产生亲和力。
5.教学设计要体现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要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
6.教学内容呈现的形式要丰富多彩,要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如故事、场景、动画、游戏、实验等。
7.教学内容设计要有弹性,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8.教学媒体设计要有针对性,要为我所用,提高效率,要在激发兴趣、突破难点上做文章,要避免形式主义。
所以说单元教学设计不仅对教师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基础知识也是大有益处的。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都应提倡单元教学设计。
那么单元教学设计究竟需要设计什么?
一、首先是单元教学内容的分析,就是确定要教什么。把单元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单元内的知识点、各知识点之间的结构、体现的思想方法,以及完成学习任务需要的从属知识技能、与本单元相关的知识和思想方法等进行分析。这其中包括:1.单元主要内容及课时分配;2.单元教材编写意图(含课标要求理解分析):教材中的单元知识走向和逻辑链,特别是每一节课内容在单元中的地位,教材编写的意图等方面;3.单元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教学内容分析应该建立在教师良好的数学素养之上。可以在教学组内或学区中心集体研讨,或专家的指导下完成。
二、其次是学生情况的分析,教师要了解学生学习心理,认知水平,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学习起点的能力与学习特点等。包括:1.学习该单元学生已有知识背景(包括知识技能和方法);2.学习该单元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3.学生学习该单元内容可能的困难;4.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学习习惯和学法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分析应该有“前测”作为科学依据,不能仅凭经验判断。学生分析是个性化的工作,不能由他人的结果简单代替自己的学生分析。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的“前测”往往可以通过访谈实现,可以是抽样,也可以是有针对性的,如对于学困生做特别的访谈,可能会发现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学习要素。学生分析应体现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上。
三、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包括: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是为学生的“学”所设计,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的。教学目标是个性化的,又是尊重数学学科发展需要和学生未来学习需要的。同时,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但具体形式不一定逐条对应。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是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和前提。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教学目标在学生分析之前和之后往往存在差异。如果对教材分析的要求越透彻,对学生分析的要求越科学和规范,教学目标的设计就越不是一件简单而迅速的工作。教学目标应该在后期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实在的落实,不能只写不做,特别是设计意图中应该逐步阐释活动是如何通过组织与实施在为达成目标服务的。
四、单元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学活动就是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所设计的活动。包括:1.活动内容;2.活动的组织与实施;3.活动的设计意图;4.活动的时间分配预设。除了以上几点外还应注意教法与学法的设计。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是指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形式,包括学生学习方式—独立学习,还是合作学习,还是建立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合作学习,还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独立学习等方式。教师活动的开展—提问或提出任务,组织合作学习,组织交流,讲授等方式。活动材料的准备,如学具(写明具体材料、数量等)、教具、课件等。而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教学活动和活动的组织实施进行辩护,辩护的出发点是分析它们是否促成了学生教学目标的达成。不能简单地主观臆断是为目标服务,应该有一定的理由—数学的、教学的。更不应该写成一些没有针对性,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口号式的“普遍真理”。
五、教学评价设计。
主要是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它包括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检测不同层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课堂教学形成性测试和总结性测试的设计。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前者重在得出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后者重在分析影响学生学习进步的原因。过去评价主要是在教学过程结束后进行,而实际上,要想学生在最后的总结性评价中获得好的成绩,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形成性评价,也就是要将总结性评价转化为形成性评价,其标志就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基于评价设计教学目标。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颇有感触,以前写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要学哪了才写哪,最多就是超前几小节再写写教案,可是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每小节的内容以及题型都是和前后几小节内容和题型相互联系着演变,内容联系还容易理解和掌握,但题型之间联系和演变确实只有通过整章或者整个单元的连贯掌握,才会真实体会它们之间内容以及题型演变的过程。在进行了单元教学设计后,教师对整个单元或整章知识的结构有了很清楚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就自然的使学生明白了本单元的知识结构以及发展过程。单元教学设计就是将教师工作重心前移,也就是要将主要精力从做题复习移到教学设计上,新的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各种精心准备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促进思维的发展,实现课程的新理念。
Ⅵ 如何进行单元的整体备课
教学设计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学设计的成功与否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否,也对后续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做好单元教学设计,可以从整体上把握这一单元的知识,使教师对整个单元或整章知识的结构都有着很清楚的认识,会让你知道在什么时候讲到什么程度,会让你更好的把握教材,解读教材,进一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会让学生对一个模块或一个单元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让学生能够知道本单元在高中数学中的地位以及与前边学过的章节和后续章节的联系,就会有目的、理解性的去学习了。 目前新课程对数学教学设计有如下要求:
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2.教学设计要突出对数学思考、情感态度的设计。为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让学生参与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3.教学设计要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数学方法的应用,数学思想的吸收和数学情感的投入。提高学生的素养,就必须化知识为智慧,积文化为品质。
4.教学素材要来源于现实。来源于现实生活,来源于学生的数学现实。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发生在身边的数学,就会产生亲和力。
5.教学设计要体现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要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
6.教学内容呈现的形式要丰富多彩,要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如故事、场景、动画、游戏、实验等。
7.教学内容设计要有弹性,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8.教学媒体设计要有针对性,要为我所用,提高效率,要在激发兴趣、突破难点上做文章,要避免形式主义。
所以说单元教学设计不仅对教师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基础知识也是大有益处的。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都应提倡单元教学设计。
那么单元教学设计究竟需要设计什么?
一、首先是单元教学内容的分析,就是确定要教什么。把单元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单元内的知识点、各知识点之间的结构、体现的思想方法,以及完成学习任务需要的从属知识技能、与本单元相关的知识和思想方法等进行分析。这其中包括:1.单元主要内容及课时分配;2.单元教材编写意图(含课标要求理解分析):教材中的单元知识走向和逻辑链,特别是每一节课内容在单元中的地位,教材编写的意图等方面;3.单元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教学内容分析应该建立在教师良好的数学素养之上。可以在教学组内或学区中心集体研讨,或专家的指导下完成。
二、其次是学生情况的分析,教师要了解学生学习心理,认知水平,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学习起点的能力与学习特点等。包括:1.学习该单元学生已有知识背景(包括知识技能和方法);2.学习该单元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3.学生学习该单元内容可能的困难;4.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学习习惯和学法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分析应该有“前测”作为科学依据,不能仅凭经验判断。学生分析是个性化的工作,不能由他人的结果简单代替自己的学生分析。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的“前测”往往可以通过访谈实现,可以是抽样,也可以是有针对性的,如对于学困生做特别的访谈,可能会发现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学习要素。学生分析应体现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上。
三、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包括: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是为学生的“学”所设计,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的。教学目标是个性化的,又是尊重数学学科发展需要和学生未来学习需要的。同时,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但具体形式不一定逐条对应。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是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和前提。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教学目标在学生分析之前和之后往往存在差异。如果对教材分析的要求越透彻,对学生分析的要求越科学和规范,教学目标的设计就越不是一件简单而迅速的工作。教学目标应该在后期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实在的落实,不能只写不做,特别是设计意图中应该逐步阐释活动是如何通过组织与实施在为达成目标服务的。
四、单元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学活动就是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所设计的活动。包括:1.活动内容;2.活动的组织与实施;3.活动的设计意图;4.活动的时间分配预设。除了以上几点外还应注意教法与学法的设计。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是指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形式,包括学生学习方式—独立学习,还是合作学习,还是建立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合作学习,还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独立学习等方式。教师活动的开展—提问或提出任务,组织合作学习,组织交流,讲授等方式。活动材料的准备,如学具(写明具体材料、数量等)、教具、课件等。而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教学活动和活动的组织实施进行辩护,辩护的出发点是分析它们是否促成了学生教学目标的达成。不能简单地主观臆断是为目标服务,应该有一定的理由—数学的、教学的。更不应该写成一些没有针对性,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口号式的“普遍真理”。
五、教学评价设计。
主要是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它包括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检测不同层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课堂教学形成性测试和总结性测试的设计。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前者重在得出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后者重在分析影响学生学习进步的原因。过去评价主要是在教学过程结束后进行,而实际上,要想学生在最后的总结性评价中获得好的成绩,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形成性评价,也就是要将总结性评价转化为形成性评价,其标志就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基于评价设计教学目标。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颇有感触,以前写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要学哪了才写哪,最多就是超前几小节再写写教案,可是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每小节的内容以及题型都是和前后几小节内容和题型相互联系着演变,内容联系还容易理解和掌握,但题型之间联系和演变确实只有通过整章或者整个单元的连贯掌握,才会真实体会它们之间内容以及题型演变的过程。在进行了单元教学设计后,教师对整个单元或整章知识的结构有了很清楚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就自然的使学生明白了本单元的知识结构以及发展过程。单元教学设计就是将教师工作重心前移,也就是要将主要精力从做题复习移到教学设计上,新的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各种精心准备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促进思维的发展,实现课程的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