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06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基础题)、第Ⅱ (综合题)和第Ⅲ卷(作文题)三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第Ⅲ卷,第9页至第12页。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 (基础题 共1大题 共2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蓝、黑色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填
在“答题卡”上;考试科目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在指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第Ⅰ卷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应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本大题共11小题,1-8小题每题2分,9-11小题每题3分,共2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涂到答题卡上。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陡峭(qiao) 匀称(chen) 纯朴(pu)
B.开拓(tuo) 忧郁(yu) 充沛(pei)
C.参天(chan) 坚韧(ren) 游弋(ge)
D.追溯(su) 眺望(tiao) 弥漫(man)
2.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震耳欲聋 姿态万千 变幻莫测
B.问心无愧 挥洒自如 可歌可泣
C.一尘不染 埋头苦干 平淡无奇
D.眼花潦乱 赫赫有名 申张正义
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与“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中的“自然”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对孩子来说,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
B. 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C. 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D. 死海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人一到海里就会自然漂起来。
4.依次填人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建筑是艺术,是_________的音乐,又是简洁的哲理诗。任何建筑,不管设计者与建造者是否_________,其实都在表达一种思想。
A.凝固 自觉 B.凝练 自觉
C.凝练 自愿 D.凝固 自愿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赤潮已成为世界性的一种公害,很多地区和国家发生都很频繁。
B.中国读者通过《时间简史》这本书了解了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
C.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
D.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6.下面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方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那一片莽莽苍苍、高耸人云的峰峦,就像一条巨大的苍龙,腾空飞舞!
B.江南的雨是有灵性的,落在瓦砾上,像丝竹奏出的乐曲,幽怨急缓。
C.东方渐明,天空出现万道霞光,犹如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
D.夜空中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的光点。
7.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电磁波辐射的最大危害在于这种时时刻刻围绕我们的杀手是无形的。__________。大量存在的是,日常工作、生活中普通电器带来的低强度电磁波辐射,这种辐射污染不像农药中毒、噪音污染那样立竿见影,而是在不知不觉中缓慢地损害着人体。
A.一般说来,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多
B. 既然如此,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多
C. 一般说来,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少
D. 既然如此,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少
8.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减克家《有的人》)
诗人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了世界上截然相反的两类人。一类人,虽生犹死;一类人,虽死犹生。这体现了作者爱憎分明的态度。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诗的前两句运用“兴”的手法,写了秋天水边的景色,营造出充满朦胧之美的艺术境界。
C.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
词的开篇用笔新巧,以燕子、梨花带出“新社”和“清明”,为后面描写人物风情做了铺垫。
D.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的特色就是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来抒发诗人的情感。
阅读《看云识天气》一文中的节选文字,回答9-11题。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出现在卷层云上,当卷层云后面有一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时,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睛,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红在西方,将会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出现朝霞,表明阴雨天气就要到来;出现晚霞,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睛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9.下面关于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介绍云上的光彩。 B.根据云上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
C.介绍晕、华、虹、霞的特征。 D.说明谚语识天气的作用。
10.下面关于这段文字运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下定义 D.作比较
11.下面关于这段文字的内容或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分别介绍了四种云上的光彩产生分布情况、色彩和天气征兆。
B.月晕常出现在卷层云上,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
C.晕、华、虹、霞这四种云上的光彩,其形状都是弧形。
D.文中引用谚语,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趣味性
第Ⅱ卷(综合题 共3大题 共4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I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和试卷第5页左上角的“座位号”填写清楚。
2.第II卷共4页,用蓝、黑色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二、(本大题共10小题,共22分)
将诗词补充完整,或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句子。(10分)
1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李白《月下独酌》) (2分)
13.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__________悠悠。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2分)
14.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汉江临眺》) (2分)
15.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2分)
is.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一文中称赞孟子的文章是“宽厚宏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回答17-21题。(12分)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乙】班超字仲升,扶风①平陵②人,徐③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辫,而涉猎书传。永平④五年,兄固⑤被召诣校书郎⑥,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扰当效傅介子⑦、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1”
注释:①扶风:汉朝郡名。②平陵:汉朝县名。③徐:徐县.汉朝县名。④永平:汉明帝年号。⑤固:班超的哥哥班固,《汉书》的作者。⑥校书郎:官名.⑦傅介子:西汉冒险家,以计斩楼兰王闻名于世。
1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具体含义。(2分)
①由是先主遂诣亮( ) ②不耻劳辱( )
18.乙文中有一个句子与甲文中的“时人莫之许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找出这个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19.将乙文中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2分)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20.下面的句子中有一个通假字,试推测是哪一个字并写出本字。(2分)
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通假字是_________,本字是___________。
21.刻画人物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比较两文在这方面有何异同,试结合原文加以分析。 (4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
阅读《家书》一文,回答22-26题。
家书
胡凯
延叔喝完第一杯酒,雪花就柳絮般飘落下来。菊麻雀似的蹦进门,喊道:“哥来信了。”延叔接过信又递给菊:“快拆开念念。”菊娘一脸惊喜地从灶间跑出,坐到靠墙的矮凳上,认真地仰起头。菊小心地拆开信,抽出薄薄的一张纸。
“我一切都好,只是钱不够用。春节咯上挤,不回家过年了。”菊一字一顿地念出,脸上的喜悦一点点地消失。
延叔有些不高兴,完了?菊淡淡道,完了。
延叔长长地“嗯”了一声,倒满一盅酒,咕咚喝下。菊娘一看延叔脸色不对劲儿,忙打起圆场:“收到信就好。伢子在大学念书很忙,没工夫写许多话。”
菊问:“回不回信?”菊娘斜瞟一眼:“当然回。把家里事告诉哥,让他安心念书。”
菊趴到桌子上,从书包里翻出两张草稿纸,红通通的小手一把撰住笔杆裂开的圆珠笔。延叔叹了一口气说:“告诉你哥,信已收到,钱过几天凑好寄去。叫他放心。”说完回过头去,“我没什么说了。”菊娘心领神会,双手拢到围裙下,脸上漾出笑容:
“我说两句。对哥说家里的事都好。秋后老母猪生下9只崽。今年价好,涨到7块,有卖头儿。卖猪崽的钱还清了去年的债。
上个月,那只黑老毋鸡被隔壁伢子打断了腿,我心疼了好几天,找到村上张兽医,他说不碍事。现在果真好了,只是有点跛。”
延叔腮帮子一鼓:“说这些干啥?菊,天冷了,叫你哥要当心自己,免得你娘挂念。告诉他家里人身体都好。”菊娘赶紧插上:“我就是晚上困不着,胃老是痛。叫你哥在学校吃饱吃好,想吃啥就吃啥。不要让人笑话咱。”菊烦透了:“哥是大学生,这点事都不懂?’’
延叔把酒沥下,不够一盅,只好慢慢喝,边咂嘴边说:“菊,把你的学习情况给你哥说说。”
菊咬起下唇,写道:“上次期中考试我第一名,得了一张奖状和一枝钢笔。娘还蒸了鸡蛋给我吃。那枝笔很漂亮,我舍不得用,收在枕头底下……大学里也发奖状吗?你也要好好学习,争取得到奖状,让全家都高兴高兴。”
菊写好抬起头。延叔收回盯着菊飞快移动的小手的目光,倒放起酒盅。菊娘就站起去灶间盛饭。延叔又想起来什么,叫菊接着写:
“前两天,上面分来救灾衣服。队长说你有出息,特地分给我家一件半新的呢子大衣,让你回家过年穿。腊狗说样式还挺流行,城里都作兴。你不回家我就托人寄去。”
菊娘端出饭,也突然想起什么,叫菊再加上几句:“娘初一到后山庙里替你求了签,签上说你有小灾损,要切切注意。”
菊嚷嚷起来:“没纸写了。”延叔见写了密密麻麻的三大张,说:“就不写了。”菊娘便说:“对。你哥不信这些。再说,写多了他没时间看,他的信就那么短。”
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拿起那薄薄的一张纸,延叔瞪着眼前没了热气的几碟菜,硬邦郑地甩出一句:“重写一封。”正在有滋有味嚼饭锅巴的菊 愕然睁大眼睛,随即就按延叔的话庄重地写好第二封信:
信收到。钱就寄。
22.从经济状况来看,你觉得延叔家是一个怎样的家庭,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4分)
23.菊的哥哥是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你能依据文本分析他表现出的性格特点吗?(3分)
24.“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哽在他心里的是什么东西?(2分)
25.最初的家书密密麻麻写了三大张,说了许多事,这反映了延叔一家三口怎样的情感?最后延叔又让菊将家书改成短短的六个字,这又是为什么?试做分析。(4分)
26.你觉得这篇小小说有哪些突出的写作特点?试从两个方面结合文本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4分)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
27.参照加点的文字,改写画线部分,使这段话形成句式整齐的排比句。(3分)
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需要我去播种的种子;理想不是绘就的画卷,而是一张白纸,需要我去描画;理想不是葱笼的绿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我去开垦。
28.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昆曲形成的过程。(标点符号占格,含标点不超过50字)(3分)
昆曲又称昆剧,该剧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昆曲形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元朝末年流行于昆山地区的南曲,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元朝末年,顾坚等人对南曲的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这是昆曲的雏形。明代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音律和唱法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吸取了海盐、弋阳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萧、笙、琵琶等乐器伴奏,造就了一种细腻优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通称昆曲。
第Ⅲ卷(作文题 共1大题 共50 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Ⅲ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和第9页左上角的座位号填写清楚。
2.第Ⅲ卷共4页,用蓝、黑色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五、(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9.作文(50分)
题目:生日
提示:同学们,一年的365天里,藏着许许多多的“生日”。有自己的生日、父母的生日、兄弟姐妹的生日、亲朋好友的生日、老师同学的生日,还有党的生日、人民军队的生日、人民共和国的生日、革命领袖的生日……对这些日子,你怀有怎样的情感?你又是怎样度过的?它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回忆和思考?当你坐在考场而对“生日”这样一个题目时,你又涌出了哪些想法?有哪些话要说?请敞开心扉,把你最想述说的人和事,最想抒发的情和意,最想表达的观点和认识写出来,让大家与你分享。
要求:①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②可自拟副标题;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④请不要出现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06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共25分)
一、(25分)
第1至8题,每题2分。
1.C 2. D 3. B 4. A
5. B 6. C 7.A 8. D
第9至11题,每题3分。
9. B 10. D 11.C
第Ⅱ卷(共45分)
二、(22分)
12.(2分)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每句1分,有错漏不给分)
13. (2分)千古兴亡多少事 不尽长江滚滚流(每句1分,有错漏不给分)
14. (2分)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每句I分,有错漏不给分)
15.(2分)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每句1分,有错漏不给分)
16. (2分)充乎天地之间 称其气之小大(每句1分,有错漏不给分)
17.(2分)①去拜访 ②以……为耻辱(认为……是耻辱)(每词1分)
18.(2分)左右皆笑之。(多写不给分)
19. (2分)家中贫寒,常作为受官府雇佣的抄书人来谋生(供养家庭)。
或:家中贫寒,常被官府雇佣抄书来谋生(供养家庭)
20.(2分)通假字:研 本字:砚(各占1分)
21. (4分)相同之处:两文都有对人物的正而描写和侧面描写,如甲文开头的话和乙文的大部分文字都属正面描写。甲文除开头的正面描写外,均为侧面描写;乙文的“左右皆笑之”,也是侧而描写。不同之处是,甲文以侧面描写为主;乙文以正面描写为主。
或:甲文的正面描写有对行为的描写和对外貌的描写;乙文的正面描写既有对行为的描写又有对语言的描写,但无对外貌的描写。甲文的侧面描写既有对行为的描写又有对语言的描写;乙文的侧面描写只有对行为的描写。(从两种不同的角度分析均可,异同各占2分,不结合文本扣一半分。)
三、(17分)
22.(4分)这是一个比较贫苦的家庭。从以下的叙述描写可以看出:菊写信是从书包里翻出两张草稿纸,用的是笔杆裂开的圆珠笔;菊的哥哥要的钱需要凑好才能寄去;去年的债刚刚还清;学校奖给菊那枝笔,她舍不得用;家里分了救灾衣服;信写了三张就没有纸了(家庭贫苦占1分;例子占3分,写出两个方面给1分.写出三个方面给2分.写出四个方面给3分。)
23. (3分)菊的哥哥的来信很短,他只表示自己需要钱,不回家过年,对家里的事和父母、妹妹的情况一概不问。从中可以看出他亲情淡薄,对家人和家庭情况漠不关心(分析1分,结论2分)
24. (2分)儿子对家庭的冷漠使他无法接受的不快。(大意对即可)
25. (4分)这反映了他们有浓浓的亲情,希望菊的哥哥分享他们的快乐,安心读书。延叔以这种方式对儿子的冷漠态度表示不满。(每问2分,大意对即可)
28. (4分) (1)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例如,冷漠的短信与充满亲情的长信的对比;拆信前的兴奋与拆信后的失望的对比。
(2)通过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的情感。例如,菊麻雀似的蹦进门,喊道:“哥来信了。”延叔接过信又递给菊:“快拆开念念”菊娘心领神会,双手拢到围裙下,脸上漾出笑容。
(3)通过细节描写表情达意。例如,“菊小心地拆开信,抽出薄薄的一张纸。”“小心地”说明菊把信看得很重;“薄薄的一张纸”,说明信的内容很少。又如,“红通通的小手一把攥住笔杆裂开的圆珠笔”“笔杆裂开”说明家庭不富裕,非常节俭。
(4)语言含蓄,耐人寻味。通篇没有一句话明确表明作者的观点,但对菊的哥哥的批评态度却包含在字里行间。开头和结尾都强调了“薄薄的一张纸”,暗示着菊的哥哥亲情淡薄。第二封信改为六个字,更是耐人寻味,延叔的不满之情蕴含其中。(从任意两个方面作出分析均可,每个方面2分,不做具体分析的,只能得1分)
四、(6分)
27. (3分)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种子,需要我去播种。(加字、减字不给分。)
28. (3分)昆曲是南曲经元末顾坚等人的整理和改进,又经明代魏良辅改革和创新而形成的。(答出“南曲"1分,“元末顾坚等人的整理和改进"1分,“明代魏良辅改革和创新"1分。)
或:昆曲起源于南曲,南曲在元末被改进为“昆山腔”,“昆山腔”在明代又被改革为“水磨调”,形成昆曲。(答出“南曲"1分,“元末被改进为‘昆山腔"1分,“明代被改革为‘水磨调"I分。)
第Ⅲ卷(共50分)
五、(50分)
29. (50分)
按照下面标准评分:
说明:
1.漏写题目扣1分。
2.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现不计,最多扣2分。
3.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的酌情扣1-3分。
4.字数不足550字,每少50字扣1分;不足400字,降一等。
5.凡认为内容有严重错误的答卷,应提请评卷领导小组研究处理。
㈡ 急求08年天津市中考试卷!(共五科)
化学我没有,其它四颗就有,你家我939645222,我发word给你!
2008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语 文(满分120,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注:该试卷是我千辛万苦整理出来的,实在不容易,希望给你的学习或工作带来方便。
一、课内文章阅读(本大题共12小题,4、8、12小题,每小题3分;其余每小题2分。共27分)
阅读《看云识天气》片段,回答1~4题
当那连绵的雨雪要来临的时候,卷云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要转阴。接着,云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珑不清。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新的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开始下降。
1. 下面词语中得“薄”,与选文中“一层薄云”中得“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 薄板
B. 淡薄
C. 薄弱
D. 薄暮
2.选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这个错别字所在的一项是
A.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
B.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
C.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珑不清
D.雨雪也就降临了
3.选文中写云层由“卷层云”到“高层云”再到“雨层云”,其变化的特点是
A.越来越低,越来越薄
B.越来越高,越来越厚
C.越来越低,越来越厚
D.越来越高,越来越薄
4.对下面句中加点的“往往”一词表达作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强调一定要下雨或下雨。
B.意在说明大多数情况下会下雨或下雪
C.意在说明以往是一定会下雨或下雪的。
D.强调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下雨或下雪。
阅读《敬畏自然》片段,回答5~8题。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出了这样丰富多采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替换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象。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每个事物以及我们身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要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5.选文中直接表达了对大自然褒扬的一组词语是
A.相形见绌 高深莫测
B.精巧绝伦 深邃高超
C.不值一提 相互协调
D.不可思议 不能胜任
6.选文中的第二话,连续用了“无论是……,还是……”这样的句式,要强调的是
A.大自然丰富多彩
B.大自然中的物质差别极大
C.生命有美丑之分,物质有大小之别
D.一切都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7.选文要表达的意思是
A.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B.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
C.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D.大自然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各种物质以至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
8.选文在论证的时候,用了对比的方法,构成对比的双方是
A.苍蝇蚊子鲜花绿草
B.“死”的物质和丰富多彩的生命
C.人体细胞和人的大脑
D.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片段,回答9~12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下面对选文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之妻私臣 私:偏爱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指责
C.闻寡人之耳者 闻:使……听到
D.时时而间进 间:间接
10.下面句子中的“于”字解释为“在”的一项是
A. 皆以美于徐公
B.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C. 能谤讥于市朝
D. 皆朝于齐
11.下面这个句子朗读时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12.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节文字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弊纳谏。
B.第二节文字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和措施,以及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
C.“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指齐王接受“私王”“畏王”“有求于王”者的蒙蔽。
D.邹忌敢于直言进谏,这是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根本原因。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3分)
二、古诗文默写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13.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诗文上下句。(5分)
⑴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其五)》)
⑵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⑶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⑷忽如一夜春风来,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⑸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孟子《鱼我所欲也》)
14.根据提示,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诗词语句。(3分)
“饮酒”常见于古代诗词,无论是苏轼的“ 。鬓微霜,又何妨”,还是范仲淹的“ ,燕然未勒归无计”,抑或是辛弃疾的“ ,梦回吹角连营”,诗人都借助“酒”抒发了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
阅读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节选,回答15~16题。(4分)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15.诗中的“那里”具体指的是哪里?(2分)
16.诗中把“那里”比作“太阳”和“春”,说明“那里”具有怎样的特点?
2008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数 学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2页,第Ⅱ卷第3页至第10页.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蓝、黑色墨水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填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考试科目对应的信息点涂黑;在指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的值等于( )
A. B. C. D.1
2.对称现象无处不在,请你观察下面的四个图形,它们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其中,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边长为 的正六边形的面积等于( )
A. B. C. D.
4.纳米是非常小的长度单位,已知1纳米= 毫米,某种病毒的直径为100纳米,若将这种病毒排成1毫米长,则病毒的个数是( )
A. 个 B. 个 C. 个 D. 个
5.把抛物线 向上平移5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A. B. C. D.
6.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则两枚硬币全部正面朝上的概率等于( )
A.1 B. C. D.0
7.下面的三视图所对应的物体是( )
A. B. C. D.
8.若 ,则估计 的值所在的范围是( )
A. B. C. D.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2),B( ,0),C(0, ),D( ,0),则以这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 是( )
A.矩形 B.菱形 C.正方形 D.梯形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 ,0),B(2,0),若点C在一次函数 的图象上,且△ABC为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008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英 语
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页)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8页,第Ⅱ卷第9至12页。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答题顺利!
第Ⅰ卷 (选择题 共75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Ⅰ卷前务必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用蓝黑色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填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考试科目对应信息点涂黑。在指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 答案在试卷上无效。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修改,务必用橡皮先将原答案擦干净,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一、听力理解(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计30分)
A)在下列每小题内,你将听到一个或两个句子并看到供选择的A、B、C三幅图画。找出与你所听到句子相匹配的图画。
B)在下列每小题内,你将听到一个问句并看到供选择的A、B、C三个答语。找出能正确回答你所听到那个问句的答案。
5. A. It is six o’clock. B. It’s October 10th. C. It’s a public holiday.
6. A. Fourteen. B. Sixteen. C. Fifteen.
7. A. Not at all. B. That’s all right. C. Certainly. Here you are.
8. A. Either is OK. B. Thank you. C. This way, please.
9. A. It is wet. B. It was sunny. C. It is cloudy.
10. A. Yes, I think so. B. I’ll do it. C. Yes, it’s difficult.
11. A. No, I can’t. B. Yes, I can. C. Of course, go ahead.
12. Three years ago. B. In three years. C. For three years.
13. A. It’s from China. B. He likes it very much. C. He thinks it’s 10 yuan.
14. A. I hate you. B. I don’t want to stay here.
㈢ 2008高考语文天津卷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D 2.A 3.C 4.A
二、(18分,每小题3分)
5.C 6.D 7.C 8.B 9.D 10.C
三、(12分,每小题3分)
11.B 12.A 13.B 14.C
四、(18分)
15.(8分)
⑴等到一年,朝廷的臣子饿的面有黑黄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子能这样做。
⑵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跟这做有利于他的事;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憎恶他。
⑶这有什么困难呢,只不过是君王不用这样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这样的方法行事的缘故。
16.(5分)
⑴"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⑵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闲适的心情。
17.(5分)
⑴①多于在庚之粟粒子 多于周身之帛缕 ②蜀道难 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⑵①谗陷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 ②雨霖铃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五、(18分)
18.(4分) 绕楼穿窗而过的飞天 迈着舞步的马 美丽的菩萨 童子媳戏图
一笔一画抄出的经书 顶天立地的佛像
19.(4分)用实物来记录历史,再现了千年前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20.(6分)采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将静态画面赋予动态美,表现了对生命的张扬和自由的渴望。
21.(4分) B D
六、(12分)
22.(3分) " " 、 -- 《 》" " 。
23.(4分)⑴功亏一篑 ⑵越俎代庖 ⑶蔚然成风 ⑷淋漓尽致
24.(5)表意完整 修辞手法 某种感悟 文采
七、(60分)
25.(60分)略
㈣ 2008年语文试题
2008年黑龙江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6小题,共25分)
1.请将下面的一句话用楷体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
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搭载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细雨后的天穹腾空而起。中国人进发星空的维幕正式拉开。11月5日,它成功飞入月球怀抱,与蔚蓝色的地球完整而不可分割地形成了一个整体,在指控大厅的屏幕上构成了一幅“星月交会”的状观景象。
(1)给加点字注音。
搭载( ) 天穹( )
(2)找出并改正这段文字中的两个错别字。
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改为_______
(3)这段文字中的画线句子的内容,可用成语_________代替。
3.仿写句子。(2分)
一棵小草以它卑微的绿色,丰富着季节的内涵;________,_________;一块岩石以它孤独的肩膀,支撑着倾斜的山体。
4、观察下面图表,将提取的信息写在图表右面。(2分)
5.古代诗文默写。(9分)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知任蜀州》)
(2)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无私奉献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5)诗以言志,杜甫在《望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就表达了诗人勇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壮志。
(6)陈毅的《梅岭三章》中“取义成仁今日事”一句是化用了《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写了诗人为正义事业甘愿牺牲生命的高尚情操。
6.文学名著知识填空。(4分)
某校园文学社在自己的网页上,开展了“走近名著”活动。注册时需要用名著中的人物作为用户名,你最想以名著《_________》中的人物_______作为自己的用户名。你为该人物设计的形象宣传语______________。
示例:《水浒传》;武松;嫉恶如仇,荡尽天下不平事。(提示:示例只供参考,答题不可使用。)
二、口语交际及互动(第7小题,共5分)
7.根据下面的文字材料中的情境,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自全国全面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程后,许多学校积极响应并认真落实。但面对升学的压力,一些学生因忙于学业,疏于体育锻炼;同时仍有些学校的体育课存在缩水现象,特别是对于毕业班的学生来说,体育课往往只是一种回忆……
(1)体育课上,你是怎样邀请不爱运动的小强同学参加体育活动?
(2)假如有机会代表同学与校长面对面提出两点建议,你会怎样说?
三、综合学习及探究(第8—11小题,共10分)
“5·12”汶川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为表达对灾区师生的支持与关爱,初三某班将举行一次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完成下列活动内容。
8.请根据活动内容,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2分)
9.本次活动的“爱心捐款”环节由你来主持,你将怎样向同学们发出呼吁?(2分)
10.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假如让你电话连线黄玉老师,你想说些什么?(3分)
5月12日下午,平武县南坝小学班主任黄玉在看到楼房坍塌后,不顾一切地爬上废墟,边流泪边喊着学生和同在楼内上课的七岁女儿的名字。当她用木棍撬着石板扒着废墟救出学生赵雪梅后,再救女儿已来不及了,她连女儿的最后一面也没见上。
11.请你在班会活动即将结束之际,用一个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战胜困难或不幸的事例,与灾区学子共勉。(50字左右)(3分)
四、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2—28小题,共35分)
(一)阅读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片段,回答第12-15小题。(计8分)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语。(2分)
汤: 被: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4.在文中找出表现作者求学时的饮食和穿着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15.结合下面的图片《大山里的孩子》以及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2分)
(二)阅读《看科技的奥运》,回答第16-19小题。(计8分)
看科技的奥运
①今天,奥运竞技场已经成了现代尖端技术的展示舞台。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我们将能够看到些什么?
②通过采用集中与分散结合的污水处理方式,奥运场馆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率将达到100%。奥运工程积极采用雨洪利用、中水回用、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等技术,将实现多年平均雨水综合利用率超过80%。此外,奥运村再生水热能综合利用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将随着奥运村建设的推进,逐渐得到应用。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以节约电能60%。
③奥运村将全面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太阳能光热技术,为运动员洗浴提供热水。此外,奥运村内的路灯照明也将由太阳能供电。国家体育馆100kw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于2007年8月完成电站安装调试,9月进行试运行与课题验收。按照“好运北京”系列赛事的计划,国家体育馆分别于2007年11月和2008年1月举行了体操、蹦床、轮椅篮球等一系列赛事。太阳能将成为这一系列比赛的主要能源。
④北京市有关部门正运用科技手段改变一些名花的花期,目的是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让世界各国友人看到最美丽的鲜花。目前,北海公园正在对桂花等花卉的花期进行调整。通过杂交培育、筛选引进等技术手段,颐和园大约70%的桂花可在奥运会期间开放。
⑤在北京环保监测中心的总机房,电子显示屏上不时闪现“好运北京”比赛场馆周边监测站的情况。与此同时,通过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自动无人看管监测站收集来的数据,也正通过计算机传输到总机房。该监测站的数据,代表着周边9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空气质量状况。除了采用地面观测这种常规手段以外,空气监测还采用了多种非常规的手段来采取空气样本,这主要包括铁塔观测、飞机观测和卫星遥感监测等方法。
16.本文是从哪四个方面说明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科技的奥运的?(2分)
17.本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2分)
18.阅读全文,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说明的。
B.第③段告诉我们,为奥运村运动员洗浴所提供的热水来源于太阳能光热技术。
C.本文运用了总分总结构,说明了北京奥运会也是展示现代尖端技术的舞台。
D.第④段中,加点的“大约”一词不能去掉,因为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9.在各学科的学习和积累中,你还知道北京奥运会哪些设计体现了它是“科技的奥运” 的?(2分)
(三)阅读《小议传统读书教育》,回答第20-23小题。(计8分)
小议传统读书教育
①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童年之时饱学于身者,数不胜数。从近、现代之交的学者身上,就能看到这一点。
②陈寅恪先生,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童年饱学者。陈家一直重视对子孙的教育,不但开设家塾,而且还办学堂。倡导新文化运动的鲁迅和胡适,亦受惠于传统的读书教育,孩童之年在学识上就已有了很好的积累。鲁迅七岁入私塾读书,《百家姓》、《神童诗》等书即此时期读的。胡适四岁入私塾,期间读完了四书五经、《孝经》、《资治通鉴》等。
③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习惯、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孩童时期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引导情趣、培养习惯和技能的最佳年龄段,若能在这一年龄段培养出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嗜好,锻炼出一定的读书技能,这将会影响其终生。传统教育的成功,就在于此。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一生“暇则读书,虽寝食不辍”。钱基博先生读书之勤奋,与其孩童之时所受的传统读书教育有直接关系。
④古代读书,重记诵。孩童时期读书,以记诵为主,待成人后,读书也特别强调记诵。只有记诵精熟,才能融会贯通,章学诚先生深知记诵之重要,把记诵比作“学问之舟车”。
⑤古代读书,还重朗读。朱光潜先生曾说“朗读是学文言文的长久传统,过去是行之有效的”。“五四”后,朗读渐不为读书者所重。
⑥古代读书,更重学养。读书以养心缮性,为古代读书人之共识。钱基博先生继承了古代的读书精神。陈寅恪先生也特别重视学养,曾言:“学德不如人,此实吾之大耻。”
⑦记诵乃积累之功,朗读乃反复之功,学养乃学识修为之功。取传统阅读之长,我们的读书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20.阅读全文,把表明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21.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2分)
22.第③段中,加点的“这”字指代什么内容?(2分)
23.请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就文章内容的某一方面谈谈你的理解。(2分)
(四)阅读《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回答第24-28小题。(计11分)
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
①小时候临睡前,父母每每要到我床边帮我掩了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我喜欢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被合起,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咬住了锁舌。
②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息也听不到那一瞬间的声响。
③还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卧房取一本书,出来时小手攥紧了门把手,希望也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轻轻含住锁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谁料,关门瞬间的声音还是异常响。
④此后,我便开始琢磨关门时的左右手的配合。这渐渐成了一种习惯、癖好,以至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那一刻发出的声响。我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若有所失。
⑤渐渐地,我学会在那一声响中读人。
⑥有些人,离开时从不关门,像特意为留在屋内的人准备一颗隐性炸弹,就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于是,就知道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体贴。还有些人,不愿默默离开,悄悄不是他们别离的声息,他们决意要离开得轰动些,于是,他们的背影便伴随一声“砰”的巨响,久久回荡在一双双备受惊吓的眼神中。
⑦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开则如露滴竹叶,那清响着实令人回味。那轻轻的一合,就像为一首短诗画下了一个清脆的句点,言尽而意无穷。于是我暗自揣度,这样的人该有怎样一颗细密而饱满的心啊。
⑧记得读大学时的一天,我闭门在寝室里自习。有人在门外轻叩两声,停约几秒,再推门而入。现在想来,那两声提醒的轻叩真是妙不可言,因为那小心的提醒给出了一段时间,让门里门外的两个人避免了一场措手不及的尴尬。还有一次,忙碌了一天的我躺在床上刚想入睡,耳边传来了一息低微的叩门声,我一度怀疑这是幻觉,但那声细弱蚊蝇的声音再次响起,“睡了吗?”,于是我起身下床。想想是怕惊扰我,才这样小心翼翼吧。
⑨其实,生活中的许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在于如此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了。那一声清响,传递了一份心灵的默契,就像是一首婉约的小夜曲,涓涓细流般流淌进人的心田。而这份默契与婉约,竟也在不经意中震撼了彼此的心灵。
⑩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坐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地关上门,毫无声响。那感觉,就像是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
24.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内容是什么?(2分)
25.结合全文语境,说说第③段中的加点词语“蹑手蹑脚”的表达效果。(2分)
26.第⑤段中写到“渐渐地,我学会在那一声响中读人”,结合⑥⑦两段,说说作者“读”出了什么?(2分)
27.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文章结尾段的作用。(2分)
28.在生活中,你一定会有被理解、关爱或理解、关爱他人的经历,请就其中一方面举例,谈谈你的感受。(3分)
五、写作构思及评价(第29-31小题,共45分)
29.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写一个50字左右的作文构思。(3分)
文题一:
请将题目“珍爱________________”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
在人生旅途上,无数个明天在等待着我们。对自己,对亲人,对朋友,对家乡, 对祖国,乃至对生存的环境,我们都会有无尽的期待与畅想,或许是困惑与担忧……
请以“明天”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构思要求:从立意、选材和结构三个方面写出自己的作文构思。
30.根据自己选定的文题和拟出的构思,按下面的作文要求写一篇作文。(40分)
作文要求:
(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地名、校名、人名;
(4)字数在600字左右。
31.作文完成以后,请从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写一个30字左右的自我评价。(2分)
二○○八年黑龙江省初中毕业学业联合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6小题,共25分)
1.评分标准:(2分)用楷体准确1分,书写规范1分。
2.(1)zài (2)qióng
评分标准:(2分)每个注音正确得1分。
(2)“维”改为“帷”,“状”改为“壮”
评分标准:(2分)每一组为1分,只找出未改正不得分。
(3)浑然一体
评分标准:(2分)有错字不得分。
3
㈤ 2008年天津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我得意的票.....天津人UP,答案我没有...
㈥ 2008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整体把握
这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专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属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文章先说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第1段是概述,语言很有特点。先总说一句:“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接下来,作者运用比喻和排比把云的万千姿态描绘得非常生动形象,能够激发读者的想像。学习这段语言,教师要让学生熟读,细细体味语言的美妙,尽情想像蓝天白云的奇妙变化,甚至可以让学生模仿写作。
接下来的4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和天气的关系。第2段是后面三段的“纲”: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低而厚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教师提示学生思考:此处为什么用“往往”“常常”作限制词,不用行不行?)后面三段就是遵循这个“纲”展开的。这就是文章的思路。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这个思路理清。理清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