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苏东坡和徐特立两位名人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请谈谈自己的感想。
苏东坡学识渊博。他有一种“八面受敌”读书法。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内个问题就行容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达到事事精通。年轻人钻研学问,每本书都要读几遍。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个方面。比如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原因,那么就从这个角度去读,不要考虑其他方面。要探究事迹史事,或是典章制度,就换一个角度,再读一遍。这个方法虽有些笨,但学成以后,各方面都经得起考验。《孙子兵法》有个重要原则,叫做“我长而敌分”。如果八面受敌,则不应八面出击,而要集中优势兵力以众击寡。苏东坡读书就是运用的这种方法,历来为古今学者所称道。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❷ 有哪些语文一直误学着而我们浑然不知
首先必须要承认的是,这次全国统编教材(“人教版”)确实订正了一些细小的失误。例如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赵州桥》这一课,写明这座桥梁“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1300多年了”,这明显是较早前的表述,因为它始建于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元年(公元595-605年),因而这次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收入同一篇时,就更改为“一千四百多年了”。
不过,这样的表述仍然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赵州桥从古保留至今;而实际上,现在的赵州桥只是“因名而古”,它在1950年代曾大规模重修过,使用了古代不存在的的水泥砂浆技术砌筑,并更换了大部分石料。现在的课本无法让孩子了解到这些。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上的另一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提到《清明上河图》“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同样没有引导、鼓励孩子去了解更多信息。因为关于这幅画作上究竟有多少人物,也是历来有争议的。
五百多人的数字,是白寿彝《中国通史》上提到过的约数,原本就并不精确,而仔细研究这幅画的学者所给出的数字要多得多:据日本斋藤谦《拙堂文话》统计,《清明上河图》上共有各色人物1643人,动物208头/只(转引自曹星原《同舟共济:<清明上河图>与北宋社会的冲突妥协》)。
另有一些表述,其实已经过时或不准确。例如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的一课《日月潭》: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这短短几句话中,至少有三处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台湾最大的湖其实是曾文水库(17.14平方千米)而非日月潭(7.73平方千米),日月潭只能说是全岛最大的(半)天然湖——它原先是天然湖,但后来又建造了水库堤坝和水电站,故而算是半天然湖;
其次,湖中小岛本名珠屿,“光华岛”一名在1945年台湾光复之后曾使用过,但1999年之后已经按当地原住民语言改称“拉鲁岛”;
最后,这里日月潭名称来历的解释,可追溯至晚清曹士桂《宦海日记》的记载:“山南水圆如日,山北水弯如半月,询社人,潭名日月。”但现在考证发现,最早记载日月潭的是清道光元年(1821)升任台湾府北路理番同知邓传安所著《蠡测汇抄》一书,而其中明确记载:“水分丹、碧二色,故名日月潭。”也即并非由形状如日月得名,而因水色不同得名。
❸ 如何做高中历史大题
一、审准题目。
准确审题是正确解答的前提。题目的类型虽然多种
多样,但其基本结构却大致相同,因此,审题也就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大致可分三步:
第一,分析试题结构。
历史问答题一般包括四部分:主干语、答项语、提
示语、限定语。例如:"评述民主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一题中,"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主干语,"历史作用"是答项语,"民主革命时期"是限定语,"评述"是提示语。
主干语又称"中心语"。一般位于试题的中间,由专用历史名词构成(材料问答题的主干语一般以历史材料的形式出现)。它告诉考生,试题是针对哪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提问的。这是问题的主体,是试题的核心,试题的其余各成分都围绕它展开。只有正确理解中心语的内涵,才能把握住审题的大方向。不然,准确审题则无从谈起。找出主干语应作为审题的起点。
答项语就是求答项目,往往位于试题的最后。它具体规定应回答哪些方面的内容。是审题的最终落脚点。找准答项语就把握住了问题的关键,就明确了思维的方向、找到了解题的着力点,收集材料、组织答案就有了目标。审定答项语是审题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提示语常常出现在试题的最前面(个别试题的提示语融合的答项语之中)。规定用何种方式解答,也就是解决怎么答的问题。常用的词语有:"述"、"评"、"论"、"比较"、"说明"等等。这些词语能够清楚地告诉我们试题的类型,提示我们应对的方法。把握准提示语,就能够确定答案的基本结构,确定试题的基本解答方式。
限定语是对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在范围、程度、角度等方面的限定。规定答案要限定在什么范围内,基本上都是位于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的前面(个别试题的限定语融合在主干语之中)。如:"简要评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政治活动。"一题中带着重号的词语就属于限定语。其中"简要"是对提示语从程度方面进行的限定,"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对主干语从时间范围上进行限定,"主要、政治"是对答项语从程度、角度方面的限定。准确理解了限定语就可以少做许多无用功,从而保证把非常宝贵的考试时间用在最需要用的地方,并且还可以减少阅卷老师的劳动量,避免惹老师讨厌。
当然,近几年高考问答题的提问方式一般不是那么直截了当。有的是一题多问。有的虽然是只有一问,但问题的各组成部分却不是一目了然。如98年高考试题第49题:"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相继取得胜利后,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成立了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而西班牙属拉美殖民地却建立起一系列独立国家。试从两个独立战争的背景和进程说明这种现象的原因。"题中的主干语是"这种现象"即"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相继取得胜利后,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成立了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而西班牙属拉美殖民地却建立起一系列独立国家",答项语是"原因",提示语是"说明",限定语是"从两个独立战争的背景和进程"。虽然这几种成分的分布不是那么清楚,但只要稍做深入分析,并不难找出。一题多问的,则需要逐个找出它们的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和限定语。把一个题目看作是几个题目分别解答。
第二,推敲关键词语。
弄清试题结构,找出试题的四个组成部分,只是为准确审题创造了便利条件。理解了上述四部分的内涵才能算得上明确了题目要求。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限定语都是由若干词或词组组成的,能否正确认识上述各成分,取决于对这些词语,特别是关键词语的理解。由此看来,弄清关键词语的含义是审题的基础,推敲关键词语便成为审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步骤。
审题中最易于出错的是限定语。对组成限定语的各词语的推敲,往往决定着考生能否按照命题者限定的范围答题。如果把题审"小",就会导致答案要点不全。如果把题审"大",就会多做许多无用功,浪费大量宝贵的考试时间,并且还会冲淡问题的主题,影响考试的得分。因此,我们在考试中应不惜投入大量精力进行这项重要工作。
在有多个问项的问答题中,审清每一问的主干语并非易事。除第一问以外的各个问项的主干语大多是代词,如:"其"、"此"等等。这些代词的含义都是由它前面的一句或几句话决定的,有些语句往往还相当复杂。在审题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出现理解的偏差,导致不能正确认识这些代词的含义。这样,就必然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自然也就得不到本来应得的分数。
第三,推测命题意图。
要做到真正准确地理解题义,完全按照试题的要求解答问答题,仅仅能把题目的结构弄清,把握住关键词语的含义,从字面上理解了试题,是不能够完全满足要求的。只有认识到了命题者的意图,审题才能算是真正"到位"。考生弄清了命题者要考查哪些方面的能力、考查哪些基础知识,考查哪些方面的政治思想认识?就能够按照命题者的意图,顺着命题者的思路去解答问题。这样,考生对问题的解答,就会最大限度地接近试题的"参考答案"。
二、找齐材料
在"审清题目"之后,考生的思维应立即转向对答题所需材料的收集上来。找齐材料是解好问答题的关键。只有找齐了材料,才能保证回答问题时不漏要点。换言之,就是不漏得分点。由此我们应得出这样的结论:对答题所需材料搜集的齐全与否,将决定着问答题的最后得分。
"材料"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与题目有关的基本史实,二是答题所需的历史基本理论和基本认识。"收集"当然是指在自己的"记忆库"中寻找。
对材料的收集要"全面",不漏过与题目有关的任何内容。同时,还要注意解决时间紧与内容多的矛盾,做到"简明",对材料的搜寻只能是纲要性的,框架式的。
三、理清思路
理清思路是规范答题的必要条件。
1.理清答案的基本结构,筛选要点。
完成前面所述两个步骤以后,考生的主要精力应立即转到对答案的总体规划上。设计好先答什么?后答什么?答到什么程度?相关要点如何组合?等等。在此基础上,再次对试题要求仔细推敲,然后从前面选定的材料中精选出与题目关系最密切的部分,组成答案要点。
2.研究试题的分值分布,确定答题的重点。一般情况下,分值较高的问项,理所当然是解答的重点。
3.理清试题本身并未明确指出思考方向的问项的解答思路,突破难点。这些问题虽然难以把握,但它们往往也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原因"、"评价"、"体会"等等。下面探讨一下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思路。
①"原因"。分析原因无论从什么角度入手,都必须明确找出历史的承担者--题中所述历史现象所涉及的社会团体(或个人)。逐个分析它们在社会上的政治、经济地位,它们的政治、经济要求,它们与题目中所涉及的事物的联系。由此,就不难找出它们对题中所述历史现象的发生所产生的作用,也就是说是上述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
②"评价"。一般应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析。
消极方面,应从"危害"、"局限"、"不足"等几个角度思考。
积极方面,通常又称之为"意义"。往往分成以下三部分来回答:第一,用简练的语言(一般是一句话)概括所考查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第二,指出所考查历史现象产生的直接的、近期的、较小范围的作用和影响。第三,指出所考查历史现象已经产生或将要产生的深刻的、长期的、大范围的影响。
③"体会"(启发、启示、反映出什么、想到了什么?等等)。这类问题,考生常常会感到无从下手,许多同学在考试时,干脆放弃这些题目。
其实,这种问题的答案并不是漫无边际的。它们一般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题中现象所反映出的规律性、本质性的结论。第二,题中现象所反映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等。第三,题中所述现象验证了哪些现行政策的正确性或者是验证了哪些事物的危害性。第四,我们能从题中现象中得出哪些经验教训。第五,吸取相应的经验教训后,我们的工作要朝什么方向努力。
按照上述思路思考,我们就不难得出"体会"类试题的答案。再加上此类问题的评分标准一般比较宽泛。这类"难题"反倒能够成为易于得分的题目。
4.打破思维定式,严格按照试题本身提供的信息,实事求是地分析、解决问题。
引进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新观点,改变教材和社会造成的思维定式,是高考检测考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视历史,独立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命题方式。这种方式充分体现了高考试题以能力立意的特点,往往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同时,也都有着相当高的难度,是考生易于失分的试题。如:1995年高考第38题第3、4问:"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答案为:"旧中国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而许多考生却基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领先,勤劳的中国人民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的灿烂辉煌文化成就为全世界所注目,我们为自己的祖先的成就而自豪"等思维定式,不能客观地分析中国古代的社会条件,对在封建制度下科技被视为"奇技淫巧"等现象视而不见。结果他们的思维方向与试题要求南辕北辙,考取高分自然就是不可能的了。
因此,考生在确定解题思路时,一定不能先回顾以前做过的类似的题目,不能机械照搬教材上相关内容的表述。应是坚定地依照审题的结果,果断地从教材相应内容中提取与试题有关的一些方面的信息,结合历史学科特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样,就能有效地排除思维定式的干扰,保证把审题的成果转化成答题的正确思路。
5.编制提纲。
大家普遍认为,编制提纲是保证答案的完整、条理、规范、整洁的必要手段,应该是应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许多考生在应试中为了节省时间,往往省略这一步骤。这主要是由于考试时间紧与试卷题量大的矛盾所致。综合利弊,较为恰当的做法是:提纲一定要列,但必需简明扼要。
提纲应包括两大方面内容,第一,明确列出共有几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分几段,每一段分几个层次,每个层次包含几个要点,每个要点使用哪些关键词语。第二,设计答案在卷面上的布局,安排好每一小问、每一层次在卷面上位置,为下一步的规范作答奠定基础。
提纲字数不易过多,自己能明白即可。
四、规范作答
规范作答是解答好问答题的最终保证。
1.答题格式规范。解答问题要严格对应试题的提问方式,采用历史教学界通常使用的格式,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以求层次清楚。这样组织出的答案就能与历史阅卷教师的一般思路保持一致,为老师顺利地阅读、评判试题创造出便利条件。按照规范化的格式答题,能有效地减轻评卷老师负担。同时,也在无形中为考生创造了更多得分机会。
2.语言规范。组织答案必须注意使用历史学科语言。这样做的优点主要在于:能用最简捷的语言,最准确地表达考生的思想。同时,还能充分地显示出考生的历史学功底,从而赢得阅卷老师的好感。
3.书写规范。书写规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字体规范、用字规范。答题一般应使用楷书,字体虽然不要求有多高的艺术水平,但必须要做到字迹清晰、卷面整洁。答卷时用字也必须注意规范,不能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更不能自己随便造字。第二,布局规范。答卷时要尽可能按照"编制提纲"时设计的版面书写,考生书写的答案以占试卷所留空格的五分之四左右为易。做到了以上两点,考生的答案就能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这样,就能保证考生书写的答案的所有要点,不因辨识不清(或者是因为书写的杂乱无章,阅卷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找出所需要点)而不能转化成得分点。
❹ 中国民俗与诸子哲学的关联
20世纪是中国学术现代化确立的时期。传统学术的继续发展与西方学术思想的引进,对中国学术现代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献学在传统文献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20世纪后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一大批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对学术界、读书界及图书馆学教育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概观百年文献学的发展,有几个主要问题值得关注:一,古典文献的研究、整理与出版;二,文献学研究的阶段性;三,文献学研究的主要路径。
1古典文献的研究、整理与出版
首先,总结20世纪文献的新发现,如甲骨文献、简策文献及其他出土文献等。这些新发现的文献为各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同时,它们也是文献学或文献史研究的重要素材。特别是近十余年间的一些重大发现,如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战国简策,湖南长沙走马楼出土的吴简等,都还未从文献学的角度加以总结和研究。
其次,总结20世纪古籍的整理与出版,这可以分为如下几个主要方面:①《四库全书》系列,如《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书丛刊》、《续修四库全书》、《四库未收书辑刊》等,以及一批相关工具书及研究著作的出版,形成了一门“四库学”,丰富与深化了文献学的研究。②综合性丛书系列,如《四部丛刊》、《四部备要》、《丛书集成》等,以及相关的工具书《中国丛书综录》等。③二十五史系列,如百衲本、标点本及各种版本的《二十五史》整理出版,《二十五史》的补编、三编、订补等。④历代诗、词、文的整理与出版,与古代戏曲、小说的整理与出版。诗文方面,如《全唐五代诗》、《全宋诗》、《全明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全宋文》、《全辽文》、《全金文献》等;词曲方面如《全唐五代词》、《全宋词》、《全金元词》、《全明词》、《全清词》,《全元散曲》、《全明散曲》、《全清散曲》、《古本戏曲从刊》等;小说方面如《白话中国古典小说大系》、《古本小说集成》等。⑤十三经、诸子、理学、科技等,如《十三经注疏》的整理与出版,《新编诸子集成》、《理学丛书》及各种古代科技著作的出版。⑥佛道系列,如《中国佛教典籍选刊》、《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等。⑦少数民族古籍的整理与出版,如近期出版的《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一千册,经过众多研究者20年的整理释译而成,令世人瞩目。⑧其他,如方志、类书的整理与出版。
2文献学研究的阶段性
百年文献的整理、出版与研究,为文献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与丰富的材料,推动了文献学的发展。综观20世纪中国文献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20世纪前期(前40年),20世纪中期(中40年),20世纪后期(后20年),约略反映了百年间文献学的形成,发展与繁荣的过程。
前40年,文献整理出版都取得很大的成就,当时一些重要出版社,如商务、中华、开明等,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整理、影印或出版了一大批古籍。一些新面世的文献,如甲骨文、简册、敦煌遗书、明清档案等,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新文献的发现,改变了前人从古书到古书的做法,运用新材料与古书相印证,得出了很多新的结论。而近代以来,引进西方的一些治学思想和方法,对文献学研究也有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胡适、梁启超、陈垣、洪业与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等,都作出了不小的成绩。如胡适的《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古书真伪及其年代》,陈垣的《元典章校补释例》以及洪业等人编纂的数十种古书引得。20年代,梁启超提出文献学,并认为文献学即是广义的史学,是研究各门学问的基础,所做的工作是校勘注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学术研究提供可靠的材料。此后不久,郑鹤声、郑鹤春写成《中国文献学概要》,193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我们见到的第一部以文献学命名的著作。郑氏认为,编纂、结集、审订、出版、翻译、传播等,均为文献学研究的内容,这与传统文献学(以目录、版本、校勘为主要内容)已大不相同。文献学作为一门独立之学,其形成已见端倪。
这一时期,中国文献史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献史研究,考其源流,可追溯到《汉书·艺文志》的总序,后世不少目录仿其制。独立成书者应以明代胡应麟《经籍会通》为首创。进入20世纪初,主要著作有叶德辉《书林清话》、《余话》,孙毓修《中国雕版源流考》,王国维的《简犊检署考》,陈彬和、查猛济的《中国书史》,陈登原的《古今典籍聚散考》等。
中期40年,由于受到战争、政治运动等因素的影响,文献学的研究相对沉寂,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张舜徽先生在文献学上的贡献。1945年,张先生出版《广校雠略》,对文献典籍的著述体例、标题著者、引注、序例、注释、流布、校书方法、审订伪书等,都作了仔细的阐述。后来他又出版了《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清人文集别录》等文献学著作,为其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献学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这一时期,在文献史研究方面,也有一些成绩,比较重要的有杨寿清的《中国出版界简史》,刘国钧的《中国书生简编》,李文琦的《中国书籍演变论集》、昌彼得的《中国图书史略》,钱存训的《中国古代书史》等。
后期20年是现代文献学研究的繁荣时期。自从1982年张舜徽先生出版《中国文献学》以来,文献学著作大有层出不穷之势。究其原因,可细分为如下几点:①文献是学术研究的基础,20世纪后期,学术研究的兴盛,学界逐步重视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利用;②文献知识与检索,是学习的重要手段.许多大学都把文献学的相关知识作为基础课程;③文献书籍是社会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一些导读著作很受广大读者青睐;④古典文献学的源远流长,为文献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石;⑤文献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初步形成,为文献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⑥文献学研究队伍的壮大,许多相关学科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并从事文献学研究,为文献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文献学研究的主要路向
20世纪,特别是后20年,文献学的发展是多途径的。概括起来,约有如下几大系列:
——古典文献学系列,其主要作者有张舜徽、王欣夫、吴枫、罗孟桢、王燕玉、杜泽逊、程千帆、徐有富等。他们基本上以传统古籍整理的方法,即目录、版本、校勘等,加以立说。张舜徽的《中国文献学》,构建了古典文献学的规模,并建立了这一系列研究的基本范式。
——新型文献学系列,其主要作者有倪波、洪湛侯等。洪湛侯在《中国文献学新编》中,用形体、方法、历史、理论4方面来构筑文献学的框架,但其基本内容还是古典文献学的,只是组配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倪波等人的《文献学概论》,在建立新型文献学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超越和更新了传统文献学研究的内容。
——分科文献学系列,目前,仅就笔者所见,有文学文献学、历史文献学、档案文献学、社会科学文献学、科技文献学、教育文献学、中医文献学、法律文献学、经济文献学、文学批评文献学等。这一系列的研究并没有一种统一的范式,各自从本学科文献特点出发,以文献揭示为目标,便于人们了解学科文献的面貌。
——分支文献学系列,主要有文献传播学、文献社会学、文献计量学、文献保护学、文献目录学、文献信息学,以及新近所见的文献经济学。这一领域的作者都比较年轻,他们勇于接受新知,运用相关学科的思想、方法,丰富与发展了文献学的研究,他们将成为文献学研究的生力军。
——文献史研究系列,从广义看,文献的编纂、印刷、出版、发行、交流、收藏的历史以及图书史等,均可看成是文献某一侧面的发展史。这方面的著作很多,主要专题史都已涉及,但仍缺少一部综合反映文献发展的史著。
——文献学史系列,目前可以见到的有中国文献学史、中国古典文献学史、中国历史文献学史,其实三者所涉及的内容基本相同。在某种情况下,文献学、历史文献学、古典文献学,三者是同一意思,没有太大的区别。
——文献学专题系列,如周文骏《文献交流引论》、张欣毅《现代文献论纲要》、朱渊清《中国出土文献与传统学术》等。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典籍导读”与“书籍与文明进程”两个专题,近二十年间,成果层出不穷,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向来被认为是“书斋”式的文献学,有了一次面向社会的尝试,应当说是相当成功的。
资料结集与工具书的编纂,主要包括3个方面:①文献学资料结集,如《文献学论著辑要》、《中国历代图书著录文选》,以及各类文献学专题资料集等;②文献学家与著作研究,如《郑樵校雠略研究》、《中国古代文献学家研究》、《文献家通考》、《中国文献学要籍解题》等;③文献学工具书的编纂,如《中国古文献大辞典》、《简明中国古籍辞典》、《文献学辞典》《中国方志大辞典》等,以及各种专书辞典。
4结语
总结历史,展望未来。在21世纪知识与信息时代,文献学作为研究、整理、利用文献的一项专门之学将会更加受到关注,其本身亦将以全新的视野,开拓文献与知识研究的新领域,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首先,研究者一方面将注重文献学自身的建设,如资料的结集与文献学理论体系的探究,社会发展与文献学研究,文献学教育、文献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另一方面将注重文献典籍与人类社会进步、文化及现代生活的研究,如文献价值、文献信息与传播、文献与社会生活、典籍与阅读文化、书籍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其次,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文献量急剧增加,人们普遍地传播和接受大量文献信息,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因此,文献学在揭示、整理,加工,检索、计量、利用文献等方面,将使用更现代化的手段,以适应人们的需要,对研究者来说,这将是一个持久的挑战。
UID12307 帖子164 精华3 积分169 阅读权限10 在线时间95 小时 注册时间2003-6-14 最后登录2011-2-8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文献的历史与人类文明的历史几乎是同步的。有了文献,也就有了文献的各种活动,在文献和文献工作的发展基础上,逐渐积累了经验及其认识,形成人类社会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门类文献学。文献学之所以成为科学不仅在于它拥有丰富的实践来源,而且在于它具有“文献与文献工作”这一独特的研究对象。文献学就是专门研究文献与文献工作发生、发展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文献学博大精深,孕育了上千年,产生于“西学东渐”的20世纪。文献学承担的是一项基础性的研究工作,正如张舜徽先生所言:“我们最大的目的,便是要在对文献进行了整理、编篡、注释工作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删繁就简,创立新的体例,运用新的观点,替研究工作者们提供方便,节省时间,这便是文献学的基本要求和任务”。(1)正因为文献学对科学研究的独特贡献,因此被学者们誉为20世纪的一门显学。本文从文献学的概念入手,以文献学发展的两个特点,大文献学观和实用性原则,试图管窥文献学发展的全貌。
一、文献学的概念
文献工作虽然历史悠久,但正式出现“文献工作”一词只不过100多年的光景。(2)1903年,欧莱特在《目录学和文献工作》一文中,首次使用了“DOCUMENTATION”,表示向信息需求者提供文献或参考工具的过程。之后,文献工作便成为目录学、著作权、印刷技术、出版业、图书馆工作及文献服务的新概念,这一学科从一开始就具有知识综合的特点。
1907年,欧莱特在《情报和文献工作的合理组织》一文中,对“DOCUMENTATION”又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含义:1、与某一特殊事物相关的现存文献构成;2、文献的专门收集;3、提供给询问者的文献构成;4、收集文献的过程;5、按UDC(普遍的十进分类法)用卡片排列的文献编目。1920年“DOCUMENTATION”一词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荷兰人F·D·Duyvis在国际文献工作大会上认为布鲁塞尔目录学研究所的宏大计划不可能实现(给所有文献编目),并由E·Hymans把文献工作定义为各种情报的收集、组织和传播。这个定义通用了多年,说明文献信息传播的思想受到人们的重视。
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文献工作一词在各国得到广泛地应用,但是含义较窄,所指范围也往往因人而异。(3)在法国,文献工作一词也常常被描述为专门情报设施的一个部分。1932年,法国文献机构联合会成立,但对文献工作的认识还十分模糊。1953年,H·LEMAITRE和A·Thompson对“DOCUMENTATION”下了一个定义,即“文献的建立、搜寻、组织和利用”,到1958年又简化为“组织与传播”。在英国,文献工作“DOCUMENTATION”一词的定义也是十分模糊的,直到1939年才由布拉福德对“DOCUMENTATION”下了一个定义。1948年,在拉福德又把它修改为“是所有记录的收集和主题分类并使之发生效用的过程。
英文词典《图书馆员用语汇编》(3[rd],4[th]ed.)把“DOCUMENTATIO”定义增加到13个。1.知识世界各种记录的收集、分类并使其易于获得的艺术;2.系统地组织知识记录和知识来源以便尽快地找到它们,并能通过各种媒介得以传播;3.记录、组织和传播专门知识;4.为最佳检索而收集、存储、组织已记录的情报资料或文献的科学;5.专门图书情报机构所从事的活动,准备和复制资料以及随后的发行活动;6.情报的选择、分类和传播;7.推荐和保存已记录的知识,使其迅速起参考作用;8.通过程序有效地积累已记录的知识、促进其发展;9.通过介绍、复制、出版、传播、收集、保藏、存储、主题分析、组织和检索、提高专门化记录知识的使用艺术;10.所有情报的收集、保存分类、选择、传播和利用;11.在专门化情报交流中所有指定的复杂活动,构成专门的图书馆事业的活动,准备和复制资料的活动以及发行活动;12.推荐、组织和交流记录知识所需的技术,以便最大限度地检索与利用情报;13.文献的鉴别、研究、汇编和使用。
在美国,1937年美国文献工作研究所建立时便使用了“DOCUMENTATION”一词。1949年将文献工作定义成一门技术:包括文献复制、文献传播和文献利用。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情报学作为一门崭新的学科诞生了。由于它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处理文献和信息,在社会和科学交流中发挥着十分重大的作用,比传统的文献工作更具时代性和社会适应性,因此美国文献工作研究所更名为美国情报学会。实际上,所谓文献工作已被情报科学一词所取代。
自从文献工作一词出现以来,这一术语在各国的应用不尽相同,人们对它作过种种解释。它的古典定义是指对人类活动一切领域内的文献的收集、分类、利用。但随着文献工作的发展,这一术语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1960年国际文献联合会将文献工作定义为“文献工作是指对一切类型情报的收集和存贮、分类和检索、传播和利用,”这是取得西方许多国家公认的一个定义。(4)
在我国,“文献学”始见于1920年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全相望亦私淑宗羲,言文献学者宗焉。”梁氏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又说:“明清之交各大师都重视史学——或广义的史学,即文献学”,可见文献学与史学的渊源。1928年,郑鹤声的《中国文献学概要》问世,这是第一部以“文献学”命名的著作。该书作者认为:“结集翻译编篡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叙而述之,故曰文献学。”表示中国文献的生产、收集、整理活动,与西方文献学术语有相近之处,也有一定的区别。(5)
中国文献学内容广博,但条理清晰。20世80年代,基本形成了古典文献学和现代文学两大研究领域。古典文献学是以古典文献的研究和整理为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文献的源流、积聚、散佚及典籍体式等,整理包括文献的辨伪、版本、辑佚、类纂、目录、注释等。古典文献学继承、丰富、发展了校雠学的理论和方法,确立了以目录、版本、校勘为核心的文献学体系。其代表作为1982年出版的《中国文献学》(张舜徽著),该书对前人整理文献的具体工作和丰硕成果,历代校雠学家整理文献的辉煌业绩,都作了总结性的介绍,还对今后文献工作提出了具体设想和努力方向。《中国文献学》是我国文献学领域的奠基之作,标志着古典文献学理论的成熟。此后又有几个影响较大的文献学力作,它们是吴枫的《中国古典文献学》,王欣夫的《文献学讲义》等。现代文献学是针对大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文献,采用西方的文献组织方法和管理制度,对文献进行搜集、组织、整理和检索的科学。目前,这门学科还没有一个成熟的体系,其研究的内容和方法都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
二、大文献学观
所谓大文献学观,就是要超越一般的思维模式,大量移植、引进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在更广阔的学科背景中多角度、多层次地考察文献学。
我们知道,中西文献工作有不能的渊源。西方现代的文献整理思想主要源于文艺复兴以后,其代表性的著作就是1545年格斯纳的《国际书目》。经过三百多年的孕育,1892年比利时的两位律师保尔·欧莱特和汉尼·拉芳丹在布鲁塞尔创立了国际书目处,1903年正式提出文献工作的思想。由于文艺复兴运动旨在反对封建神权对人性的压制,因此文艺复兴高扬的是科学、民主、自由、个性解放的大旗,表现在文化上就是各种思潮的涌现。文艺复兴之后,是18世纪的工业革命,文献活动逐渐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表现为文献的内容极大的丰富了,文,史、经、哲、自然科学全面发展;并且文献活动成为社会的基本活动,文献工作是出版、发行、商业机构、图书公司等重要的工作内容。从“DOCUMENTATION”出现,它就具有知识综合的含义,形成了重技术和实用的文化传统。在中国,文献学以历代古籍为主,以目录、版本、校勘为三大支柱,以文史哲为主要学科领域。在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经历了为数众多的政府较书活动,而这一系列活动主要的目的,是为强化封建阶级的专制统治,以“盛世修典”来歌功颂德、宣扬文治。大量的禁书、毁书就是一个明证。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文献的研究范围就非常有限,往往停留在对以往文化的追思上。(6)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学东渐”,为中国文献学提供了批判、吸收、溶合的大舞台。
在美国,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巴特勒试图将科学方法系统地引入图书馆学研究、创立了著名的“社会说”,把图书和图书馆置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大舞台来考察。另一位代表人物谢拉,把传播学理论引入文献信息的交流领域,提出了“社会认识论”。在德国,卡尔斯泰特提出了“知识社会学”。70年代,兰开斯特在《走向无纸信息系统》中预言:纸质文献将被电子信息取代。这些新观点新思想对文献工作的实践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科学观念的引入和文献环境的变化,促使一批学者广义地提出“文献学”这一新概念。20世纪二、三十年代,杜定友、刘国钧、沈祖荣等一批学者留洋归来,他们共同创立了中国的图书馆学教育。由于文献是图书情报工作的主要作用对象,文献工作是图书馆情报部门的共同实践基础,图书情报领域的学者开始运用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文献及文献工作。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学在文献和文献工作的基础上,有机地溶和,孕育着大文献学观的萌芽。
1964年,袁翰青的《现代文献工作的基本概念》提到:“有人把‘DOCUMENTATION’也译成‘文献学’。文献学诚然是我国固有的用词,讨论的内容却着重于考证典籍源流,和现代文献工作的涵义是不同。至于现代文献工作是范围相当广的工作。”这是最早提出“现代文献工作”这一概念的文章。作者认为把“DOCUMENTATION”译成的“文献学”,与中国固有的“文献学”不一样。前者倾向于现代文献工作,后者是以研究“典籍源流”为主要内容。这是第一次提出区别于传统文献学(古典文献学)的“文献学”含义,只不过他们认为当时的“现代文献学”尚未独立,所以用“现代文献工作”表述之。(7)袁翰青的文章延伸和扩大了文献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为“大文献学”的提出奠定坚实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政治形势的改观,经济的繁荣,学术文化空前活跃。中国文献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兴盛时期,涌现出大批的文献学研究成果。(8)1981年,历史学白寿彝倡导建立“历史文献学”,包括了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辑佚学、辩伪学及古汉语、古民族语文、甲骨文字、金石文学、年代学、历史地理学等众多学科。1982年,谢灼华教授首先撰文讨论了“文学文献学”的含义、内容、范围和作用。周文骏教授1983年发表了《概论图书馆学》,首先提出“文献交流说”是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随后,又出版了《文献交流引论》(1986)。周先生认为,文献交流学是一门研究文献交流全过程的科学,作为交流过程主体的文献,其产生、发展、功能、内容、渠道、方法、效果及组织交流的相关机构,都属于其研究范围。“文献交流说”是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进一步扩大了文献学的研究视野,后来,又被发展成为“情报交流说”和“知识交流说”。这一时期,活跃在文献学研究领域的还有单柳溪、谢元泰、韩有悌、桑榆、王余光、陈国锋、陈生农、林申清、金恩辉等学者,他们积极寻找新的思路,探索新的观点,对文献学研究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倪波是最早提出大文献学观的学者之一。1990年,他主编了《文献学概论》,作者力求勾勒出一个包括古典文献学、现代文献学的新的文献学体系。这是继80年代以来,寻找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学等“上位类”学科的又一成果,“泛文献信息论”由此产生。另外,黄宗忠的《文献信息学》(1992)和朱建亮的《文献信息学导论》(1992)进一步发展了“泛文献信息论”的思想。1994年,张欣毅的《现代文献论纲要》出版,本书强调运用“现代的科学观点和方法”对古今中外各类型文献作个本体范畴上的考察和研究。影响较大的几部书还有卿家康的《文献社会学》、周庆山的《文献传播学》等。此外,蒋永福主张建立“文献物理学”,叶鹰首次大胆提出“文献哲学”的思想及康军的“文献工程学”都独具匠心、颇有新意。
世纪之交,文献学在经过20多年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文献学观基本形成,其思想也深入人心。因此,对大文献学观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有机地整合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王余光等认为:“作为文献学的研究对象,文献首先是个实体概念,包含有文献属性、类型、载体、体式等内容。其次文献属于社会文化范畴,包括文献生产、整理、揭示、传播、收藏和利用等一系列的社会运动,文献价值及其实现、文献与文化学术的关系等方面。再次,文献还是一个历史范畴,包括文献的起源、发展和规律等。文献学是全面系统地研究文献的学科”,(9)“无论是以古典文献整理为核心的古典文献学,还是强调研究现代文献社会传播和利用的现代文献学,都只是其中的组成部分。”(10)柯平提出运用系统论的科学方法,对文献学进行综合研究,在科学体系中寻找文献学的定位。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于鸣镝的两篇文章《试论大文献学》和《再论大文献学》,这是第一次以“大文献学”命名的文章,正如潘树广先生所言:“读了于鸣镝先生的《试论大文献学》,如遇知音,很感亲切。因为,有关‘大文献学’;也是笔者多年来苦苦思索的一个问题”。(11)“大文献学观”的确立,引起了学者们的共鸣。随后,潘树广又发表了《大文献学散论》,作者认为:“所谓大文献学,有纵、横两个方面的意义。纵向看,古今兼容,将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有机结合;横向看,整体把握,拓展文献学的学术空间”。应该说,潘先生的这个总结是科学的、客观的。
三、实用性原则
如果说“大文献学”是在纵横两个方面对文献学的拓展和兼容,那么实用性原则就是一把科学的尺度,能够对这个发展进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合理的选择。
众所周知,理论是为指导实践而产生的,离开丰富的实践活动,理论不仅无法理解,而且找不到自己的目标和归宿。20世纪最后20年,是文献学空前繁荣的20年。一方面,对古典文献学进行了补充、完善和发展,使古典文献学成为一门相对成熟的学科分支;另一方面,借鉴、移植的新理论新方法在文献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产生了一批影响深远的文献学理论成果。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积极引进的多,消化整合的少。有的研究人员热衷于构建新理论新体系,引用的新理论新方法明显存在生搬硬套之感,有的只不过是新名词的堆砌,对实际的效用很少关心。自然,这些理论和方法不可能用来指导文献工作的实践。因此,我们有必要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以实用性原则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在文献工作的实践中,自觉地运用新理论新方法,使文献学得到健康地发展。
当然,“一门科学作为一个整体,首先有它内在的,非功利的自我目的。至于它的实用性,其重要意义也只是排在第二位的。但是,科学对真理目标进行的自由式探求,恰恰能导致可能是最重要的实用性知识,并且能服务于社会人群”。(12)这里我们并不否认文献学理论研究的超前性,但是,如果把实际的文献工作弃在一边,任何自由式的探求,也不会产生实际的效果。实用性原则,是文献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文献学发展的又一个特征。
❺ 2013年的历史中考题目
选A。首先B排除掉,本题中只涉及到公民而雅典法中不是所有人都是公民。另本题跟法庭回的公正无私扯不上答半毛钱关系,主要说的是选举的事情,故D排除。在A与C中“民众法庭审判官由公民抓签选出”“抓签”是重点— —没错民众法庭审判官就是靠抓签选取出来的。你觉得这跟公民大会的“决策”是否公正有什么关系?A所以是对还是C对。一目了然。
❻ 买《中国通史》,吕思勉白寿彝等版本,求介绍
吕思勉写过一个
中国大历史。上下两册。大约六七十元钱的样子。对古代文化,经济,官职都有比较全面的论述。个人觉得不错。
但是吕思勉似乎对岳飞不怎么感冒。相信你会有自己的判断。
❼ 请使用新课标一文综的老师,或是参加过文科课标一高考的学姐学长解答谢谢了
2014年的参考下吧。
2014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新课标全国卷I)
(2014-07-08 10:58:49)转载▼
2014年高考是我们河南省文科综合试题使用的是课标全国卷(文综卷I),2014年的试题相对2013年试题而言,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变化和调整,可以说是稳中有变,而探究这些变化,对2014年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我们2015年的高三的复习备考具有重大的意义。
文综历史部分试题的考点分布及其分值
1、中国古代史:58.5分(必修·客观题和主观题共28.5分,选修·选考题30分)
24题,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必修1政治史)4分;25题,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唐朝实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必修3思想文化科技史)4分;26题,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中对人性的认识(必修3思想文化科技史)4分;27题,中国古代的经济·清初对外贸易的状况(必修2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40题第(1)问,宋应星科技成果的特点,第(2)问,宋应星的科技成就未受重视的原因(必修3思想文化科技史)12.5分;45题,中国古代的法律改革(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48题,对历史人物包拯“包青天”的评价(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2、中国近现代史:43分(必修·客观题和主观题28分,选修·选考题15分)
※ ①中国近代史部分(39分,其中必修24分,选修15分): 28题,中国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鸦片战争后中印消费英国棉布、棉纱的差异(必修2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29题,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1898年康梁发动举人废除八股取士而受到众举人的抵制的情况(必修3思想文化科技史)4分; 30题,近代中国传媒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必修2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41题,抗日战争·对我国60年代历史教科书中关于抗日战争目录的修改(必修1政治史)12分;46题,对清末预备立宪的认识(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 ②中国现代史部分(必修部分:4分):31题,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情况(必修2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
3、世界史部分:43.5分(必修·客观题和主观题28.5分,选修·选考题15分)
※ ①世界古代史(4分):32题,古希腊、罗马政治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必修1政治史)4分。
※ 世界近现代史(39.5分,必修24.5分,选修15分):33题,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特点的认识(必修1政治史)4分;34题,对苏联工业化和新经济政策相关内容的认识(必修2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35题,欧洲一体化进程·对欧元问世的巨大作用的认识(必修2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40题第(1)问,牛顿科技成就的特点,第(2)问,牛顿的科技成就受到广泛重视的社会原因(必修3思想文化科技史)12.5分; 47题,关注二战后联合国关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署问题(选修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总之,在全部历史试题所有分数的145分当中,中国史部分:101.5分(必修56.5分,选修45分),世界史部分:43.5分,(必修28.5分,选修15分)。其中,政治史:92分(必修32分,选修60分),经济社会生活史:20分(必修20分),思想文化科技史:33分(必修33分)。
纵观整个试卷,历史必修部分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唐朝实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中对人性的认识、中国古代的经济·清初对外贸易的状况、中国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鸦片战争后中印消费英国棉布、棉纱的差异、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18989年康梁发动举人废除八股取士而受到众举人的抵制的情况、近代中国传媒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情况、古希腊、罗马政治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特点、苏联工业化和新经济政策相关内容、欧洲一体化进程·对欧元问世的巨大作用、17世纪中国的传统科技与同时期西方近代科技的比较、不同时期对抗日战争的认识。
文综历史部分试题的特点
总体上,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考题相较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考题,可以说是稳中有变、稳中求变,总体难度略有下降,但学生想拿高分并不容易。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考题相对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试题稳的表
现有:(1)从试卷的结构和分值分配来看,保持了稳定(必修部分12个选择题48分+2个
主观试题37分共计85分,选修4选1分值为15分);(2)从命题的形式看,试卷继续保持
“三新”模式,即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以新史料统领试题,最大限度的
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比较分析的能力,12道选择题均为材料解析题,而且,在选项的设置
上比2013年更加科学规范;(3)从能力考查来看,试题仍然突出考查“四种能力”,即获取
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述事物、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4)从考察的知
识点分布来看,侧重于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思想的演变中国古代的商业和对外贸易、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中华民族反侵略求民主党潮流、近代东西方的科技、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化等,这些均为教材中的主干知识,不偏不怪;另外,三大板块(即必修部分的政治史、经济史和科技文化史)分布与去年相比大体稳定;从中外历史的角度看,仍然是中国历史比重较大;(5)对现实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适度地给与关注,如35题对欧洲一体化的考查,实际上关注当今的中欧关系,41题考查抗日战争,实际上是关注当今的中日关系;(6)2014年选择项的设置继续保持2013年的模糊性的特点,12道选择题中第24、25、28、32、34题都是“反映”类试题,第27、29、30、35题都是“表明”“表现”类试题,而“反映”“表明”“表现”“说明”类试题要求回答的是现象、原因、特征,还是本质、影响、意义,只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这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相对作答的难度是比较大的。
同时,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试题在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试题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创新,其其调整和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最大的变化是第41题的变化。2010年、2011年和2012年连续出了三年的小论文型题目,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而且也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好评,在2013年的高考变成了信息说明题(称为“比较说明题”),即给出了两幅地图,让学生根据地图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试题的41题在承接2013年变化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变化和创新,变成了“修改说明题”,该题给出了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这是今年试题的一大创新和亮点,该题在选材上别具匠心,既突出了时政,又突出了历史的教育功能。
其次,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的整体难度与去年相比略有下降。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卷I文综历史部分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难度大幅度增加,尤其是非选择题难度增加幅度相当大,导致学生的40题和41题的得分大幅度降低,也导致了2013年文综的总体得分创了历史新低。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在总体设计上,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难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2014年选择题选项的设置在字数、语言上更加完备、科学和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的文字阅读量;(2)2014年的40题,在材料的选取上和问题的设置上,均没有超出高中学生的认识范围,17世纪东方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比较相对而言还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另外,试题的答案与材料的关系还是相对比较密切的,只要学生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材料,还是可以作答的;(3)2014年的41题在虽然由2013年的“比较说明题”变成了“修改说明题”,但是这仍然是说明题开放型试题,另外,经历了去年的变化,在2014年的复习备考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对2014年试题的变化做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因此学生不会像2013年那样面对41题而茫然无措。
第三,2014年40题的设计除了上面提到的难度降低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今年的40题没有关注现实中的热点问题。2011、2012和2013年的40题均或明或暗的关注了热点问题,如2011年40题考的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和标准,实际上关注的是2011年公务员考试的热潮和当时中国进行的大部制改革;2012年考查的是交通信号灯的变迁与工业革命及科技的进步,实际上关注的是中国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尤其是一些大城市;2013年考查的是对海洋的利用问题,实际上关注的是2012到2013年中国周边的海洋局势和海洋安全问题,中日关于钓鱼岛问题的矛盾及菲律宾侵占我国南海的岛屿导致了我国海疆局势的空前紧张,从而使我国的海洋主权和海洋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今年的40题考查的是17世纪东方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比较,这与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热点可以说关系不密切吧。
第四,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克服和避免了2013年试题设计的一些不足和缺陷。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有两大缺陷和不足:一是2013年选择题的第34题考查了选修二一—《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内容,这增加了试题的难度,违背了课改的精神,也给高中历史的教与学将带来很多的困惑与困难;二是试题的设置和考查的内容有重复的嫌疑,选做题的第45题考查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比较(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46题考查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办报方面的不同和产生的不同影响(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这两个题目均涉及到维新派和维新变法运动,虽然考查的角度和内容不同,但总感觉考查的知识点有些重复;还有29题和46题均涉及和考查了洋务运动。今年的试题设计避免了以上问题的出现,这是今年试题的一个进步吧。
第五,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中国古代史的比重相对2012年和2013年的试题而言有较大幅度上升,而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比重略有降低。2012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分值分别为39分、58分、48分,2013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分值分别为45分、55分、45分,2014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分值分别为58.5、43、43.5。我认为这不具有规律性,仅仅是出于命题的需要而出现的巧合和偶然的现象。还有今年文言文的阅读材料明显减少,我认为可能是命题者出于降低历史试题难度的考虑吧。
第五,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的45题,即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又回到了考查教材意外改革的轨道上。新课标文综试卷的45题,即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2010、2011、2012年考查的均是教材之外的改革,2010年考查的是刘晏推行的榷盐法,2011年考的是清朝在蒙古地区实行的盟旗制度,2012年考查的是王莽改制,而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卷I文综历史部分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考查内容涉及了人教版选修一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的相关内容,考查的是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异同点,但是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的45题又回到了考查教材之外改革的轨道上,2014年的45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法律改革,这是现行选修教材之外的改革。这也算是今年试题的一个变化吧。
总之,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的命制是非常成功的,仔细研究这套试题,对我们2015年的复习备考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2015年高考的复习备考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高考题每道题都在考查学生的能力。体现了《考试说明》中考核能
力要求的四个基本能力即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述事物、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
问题的能力。这四种能力的考核,是历史学科考核的主要目标,意在注重考查考生对基本历
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
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能力的考核是高考的核心并贯穿始终。基于此,
在下面的复习备考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明确课标要求、考纲内容,这样,才能在教学和复习备考中做到有的放矢,才有针对性。
第二,抓好第一轮复习,不求速度,要求质量,夯实基础。具体要做到以下几方面:(1)抓好主干知识以及主干知识中的细节知识点,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必须要弄清楚,理解透彻,对于历史事件必须有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认识;(2)要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三本必修教材中的每个专题都有自己的知识脉络和知识结构,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是相通而不是割裂的,要掌握其中的内在联系;(3)要注意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和同时期东西方历史的比较,今年的40题就是东方的传统科技与西方的近代科技的比较。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切忌以题海战术代替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
第三,要精选试题,规范训练。一是试卷要标准化,训练试卷要跟高考模式保持一致,使试题有示范性,采用12+2+选做题模式;二是能力要求高考化,即试题难度、能力要求要与高考试题相当,总之,要练速度、练准确、练感觉、练规范、练能力。
第四 在加强选择题训练的同时,要有针对性的、循序渐进的对非选择题进行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提高学生解答非选择题的能力(包含审题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组织的能力等)。材料的选取必须多样化,既要有文字标题解析题,还要有表格数字资料、文物遗迹资料、地图人物资料等,让学生从各种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引导学生一定要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多角度,全方位的论述,以充分的史实来支撑自己的论点,加强结合材料分析史实的能力。
第五 要和语文老师适当地结合,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解的能力。近几年的历史试题均采用“三新”模式,即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以新史料统领试题,最大限度的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比较分析的能力,而且在文综试卷的政治、历史和地理三科中,历史试题的文字最长,阅读量最大,而且材料的阅读理解的难度也最大,而高考的时间又是有限的,因此就要求学生必须快速准确地阅读理解并提取所提供材料的信息。而现实是,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在高考中,许多学生不能准确理解材料,并获取有效信息,从而导致历史学科失分率相当地高。基于这种状况,有必要常态地、长期地、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快速阅读理解的训练。
第六,作为历史教师,尤其是作为高三的历史教师,要读书,要关注历史学研究的前沿,开阔眼界,不断充实自己。具体途径和方法:一网上搜索资料,从网上看一些历史资料;二看历史专著,如被誉为“当代资治通鉴”的美国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北师大刘宗绪教授编写的《世界近代现代史三十讲》、白寿彝的《中国通史》、吕思勉的《中国通史》等;三是订阅一些历史方面的杂志,如《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
第七,无论老师或者学生都要关注时事热点、周年大事等重要问题,要关心国内外重大事情,要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是现实的热点问题,如十八大的召开、民生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乌克兰问题、中东的政局问题、巴西的世界杯足球赛等,二是重大周年纪念问题,2015年高考备考要关注有关05或15年的事件,也要关注次周年纪念的事件,如04或14、06或16年的事件等。
第八,要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复习备考工作。一是要加强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集合大家的智慧,这样才能把高考的复习备考工作做得更全面更扎实。二是加强综合科相关教师之间的合作,要设置一个得力的综合科备课组组长,协调好综合科学科之间的合作。
以上是个人之见,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希望不吝赐教!!!
❽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贞观二年,唐太宗说:“国以人为本,人以
(1)思想:以民为本,不夺农时。(2分) 原因:唐太宗个人品格(善于反思和自内我批判);吸取容隋亡教训;以儒家“仁政”思想为指导;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变化:从与民休息、克制个人生活欲望变为苦役百姓、贪图享受。(4分) 评价:唐太宗即位初期推行休养生息,可以说是明君,但他晚年也贪图享受,劳民伤财,走向自身的反面。(4分)评价历史人物应该全面看待其在不同时期的作为。(2分) ❾ 历史材料题型的方法(初二 )
看这篇文章 ❿ 道路的语言阅读答案
1.心脏病、癌症、突发病(中风)、肺炎。 第五位 与白寿彝语文阅读答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