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就是对一个教学过程中一个实际事件或情境的描述再加上作者的看法。
一般由案例背专景、案例描属述、案例分析三个部分组成。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典型的教学事例的处理过程、以及对该案例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因此,教学案例就是对课堂教学中真实发生的某种具体教学情景的记叙,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叙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思想、思路、对策等。教学案例不是课堂实录,也不是教师教案、教师个案。如果对教学事件做静态的,缺少过程性的描述,没有以客观真实为基础,缺乏典型意义的教学事件,都不能称为教学案例。
⑵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起源于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最早产生于医学领域,后来哈佛商学院将案例研究引入教学领域来培养和教育学生,每年每位哈佛商学院的学生都要研究300多个案例,因此而获得巨大成功,并为其它领域所借鉴。中小学教育教学借鉴案例的模式而形成今天的“课例研究”。“课例研究”以教师为导向的教学循环,是提升教师教学专业水平的重要方式。 一、什么是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属于案例研究的一种。一个教育(教学)案例就是对包含有某些疑难问题或某些决策的教育(教学)实际情景的描述。一堂课当然是一个具体的案例,所以课例研究就是案例研究。 课例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课例研究是指研究者通过对实际发生的一堂课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教学活动的研究。 进行课例研究是个群体行为,研究人员至少两人。因为自己上课自己评,往往“自我感觉良好”,很多问题根本发现不了,反思也较为肤浅。所以,进行课例研究首先应建立研究小组,这是有效研究的必备条件。 二、课例研究的一般过程 课例研究一般有以下五个基本的过程: (1)制定课例研究计划 课例计划是课例研究的纲领性材料,它不但支撑着课例研究的过程,而且是进行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作为教学工具,它为课例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剧本”;作为交流工具,它向其他研究人员传递着主讲教师的课堂构想和教学过程;作为观察工具,它为研究人员观课提供了方向和指南,为观察者记录和分享提供场所;作为研究工具,它为研究人员指明了研究方向,制订了研究步骤,提供了研究材料。课例计划的制定应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选取研究对象,找到研究的方向和突破口。 (2)上课、听课 研究者带着问题认真备课,精心设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其余的研究人员参加听课,形成过程性材料。 这和一般的上课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最大的区别是带着问题,带着研究意识进行的。 (3)说课、评课 上课者向其他研究人员说明该课的重难点、希望解决的问题、期望达到的目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策略等。参与听课的研究人员根据执教者上课和说课的情况,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对教学的相关环节、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价,也可以对执教者进行询问和质疑,还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 (4)反思教学过程,修改教学设计 执教者深入分析自己的教学过程,写出教学反思。并根据研究小组中其他成员的意见和建议,优化教学设计。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课例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从而把课上好,因此反思和改进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可以采取“同课多轮”的研究方式,即在修改教学设计之后,让另一名教师(或原执教者)在另外的课堂教授“研究课”,其他研究人员进行观课活动,然后再进行评课。比如宁波市蔚斗小学,就采用过“一人同课多轮”的课例研究模式。第一轮课不受任何干扰,由教师独立式设计教学案例,代表了教师的原行为阶段,充分体现出教师本人的教学经验与风格;第二轮课前,教研组成员积极介入教学设计,教师通过再设计、实施、课后讨论与反思,达到新行为阶段;第三轮课更多地关注如何通过对前两轮课的改善,缩短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关系,实现理念与经验的整合。这样一人同课多轮进行课例研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撰写课例研究报告 三、如何撰写课例研究报告 课例研究报告的结构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1、背景介绍 课例研究首先要向读者交代课例的相关情况,对课例的背景、研究意图、思路等进行说明。比如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学生;授课教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是精心准备的研究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这个课例研究想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等等。 2、课例叙述 即真实地记录与阐释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从而将这堂课实际上是怎样上的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师生间的互动等。不过,课例研究报告不是课堂实录,不必事无巨细和盘托出,而要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功能,对原始课堂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 3、反思与评析 这是撰写课例研究报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内容涉及课后的反思及研究、与他人的商榷和争鸣、课例的意义与价值、新的改进方案、根据第二次方案实施的行动跟进、第二次课后的反思、研究、提升等。对于课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和结果,以及利弊得失,作者必须发表看法或进行分析。 当然,这只是课例研究报告的基本形式,根据研究的对象、过程和方法的不同,还可以适当调整。只要你有实践的基础,不断积累经验,具备一定的写作技能,并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和思考,就一定会写出好的课例研究报告。 来源: 作者:关占国
⑶ 什么是课例研修
课例研修指的是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的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教学研修版活动。在权教师教研和培训中,提出一种以课例为教师学习和反思的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教学研究和培训提高活动,我们把它叫做“课例研修”。
课例研修也是一种行动研究,其基本框架应包括:一、研修背景:学校、执教教师及备课组、研究学科与课题、研究主要问题。二、研究过程:主要研究过程及方法;“试教学设计”与“改进教学设计”的主要变化及差异: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程序、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关键和教学效果。三、问题讨论:在课例研修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的讨论及分析;发现捕捉的关键教学事件的讨论及分析。四、研修结果:课例研修的主要结论和评论;课例研修中的主要体会和感悟。五、鸣谢与文献:鸣谢研修过程中的所有参与者、指导者;注明参考文献:作者、题目、出处、时间。
⑷ 如何进行课例分析
1、课例研究的操作模式
基本操作模式:问题——设计——实践——反思——总结。
问题。课例研究的问题产生于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任务的落实、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指导与点评等等产生的困惑与疑问。问题通常就是进行课例研究的主题。
课例必须把问题作为深入思考的对象,重点关注学生真实的课堂生活:
学生在学习什么;
学生是如何学习的;
学生学得怎么样;
我们能够为学生提供什么;
“课”怎样教才能更好地适合学生的需要,等等。
设计。简单而言就是备课、写教案,即根据已有的实践经验和学习掌握的新教学理念,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出具体详细的上课教学方案。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首先由一位教师进行设计,然后在小组会上介绍教学设想与意图,大家讨论研究,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完善教学设计;二是先进行小组集体讨论(集体备课),确定教学方案的框架结构和具体的教学处理细节,然后由上课教师写出教学实施方案。
实践。上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其它教师听课、观察、记录。
反思。召开反馈会议,对上课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设计方案与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差距,提出修改的方案和细节,形成第二次上课的教案。
对一个问题的研究、解决通常需要多次“设计——实践——反思”的循环往复。
总结。对研究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及其过程进行全面反思,并撰写出课例研究报告。
2、常用操作模式
实际操作中的活动形式通常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一位教师围绕主题,就同一教学课题连续上多次研究课。适宜学科有:中学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小学英语、社会、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
第二种,几位教师围绕同一主题,就同一教学课题先后顺次上多次研究课。适宜学科有: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小学语文、数学等学科。
第三种,几位教师围绕同一主题,就不同教学课题先后顺次上多轮研究课。主要适宜于同年级教学班少的学科或者进行专题式研究,如:小学教学点,辅助线作法、古诗文教学、阅读课教学、片段写作、试卷讲评方法、基本概念的复习教学等等。
第四种,一个教师围绕主题,就不同教学课题连续上多次研究课。
⑸ 教师怎样做课例研究
一、课例研究的含义“课例研究”通常意义上是关于一节课的研究,即以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作为案例进行解剖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说是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例如:如何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方案才体现新课标教学理念?课堂探究活动如何组织才有效?各种类型的课如何上效果最佳?不同类型特征的教学班课堂教学如何组织?二、课例研究的操作模式1、基本操作模式:问题——设计——实践——反思——总结。问题。课例研究的问题产生于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任务的落实、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指导与点评等等产生的困惑与疑问。问题通常就是进行课例研究的主题。A设计。简单而言就是备课、写教案,即根据已有的实践经验和学习掌握的新教学理念,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出具体详细的上课教学方案。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首先由一位教师进行设计,然后在小组会上介绍教学设想与意图,大家讨论研究,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完善教学设计;二是先进行小组集体讨论(集体备课),确定教学方案的框架结构和具体的教学处理细节,然后由上课教师写出教学实施方案。B实践。上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其它教师听课、观察、记录。C反思。召开反馈会议,对上课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设计方案与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差距,提出修改的方案和细节,形成第二次上课的教案。对一个问题的研究、解决通常需要多次“设计——实践——反思”的循环往复。D总结。对研究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及其过程进行全面反思,并撰写出课例研究报告。课例研究不仅着眼于简单的改进某一节课的活动,而且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循环,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方式。2、常用操作模式上述是课例研究的基本程序,实际操作中的活动形式通常有以下四种:1)、一位教师围绕主题,就同一教学课题连续上多次研究课。2)、几位教师围绕同一主题,就同一教学课题先后顺次上多次研究课。3)、几位教师围绕同一主题,就不同教学课题先后顺次上多轮研究课。4)、一个教师围绕主题,就不同教学课题连续上多次研究课。课例研究就是教师在同事或研究人员的支持下,运用观察、记录、分析、反思等手段,通过选题、选课、设计、实施与记录、课后讨论、撰写课例研究报告的过程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的活动。3、课例研究与通常教学研究活动(公开课)的区别课例研究教学研究(公开课)有研究的主题严格意义上的选课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着眼于研究的探讨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反思强调行为跟进主题不明确;或泛化选课随意,或从评课出发选课写教案着眼于评课的讨论缺少显性化的实践反思往往是低水平重复课例研究的优势在于:①克服了以往教研课的盲目性。以主题为中心,围绕课题进行研讨。②课例研究为教研活动提供了一个展示研讨过程的平台,教师共同探讨,交流分享,得到大量的信息,共同感受成功与困惑,整个过程就是教师积极参与的一种互助互学过程。
⑹ 教学案例与教案有什么区别呢
教学案例主要是课堂的详细实录,记录了教师的每个问题,和部分学生的回答,其实就是文字回版的课堂录像答。而教案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对这堂课的一个设计和设想。教学重点是什么?教学难点是什么?设计哪个环节,达到什么目的,这是在教案中要有所体现的。
⑺ 结合课例谈谈如何设计课堂教学中的各环节
作者: 李林(初中英语 林州市初中英语二班 )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和课堂教学活动程序的设计如何设计课堂教学中的各环节?请结合课例做具体说明。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怎样搞好课堂教学,上一堂节奏快,密度大,效果好的课是老师们反复思考努力追寻的目标之一。了解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做好课堂教学活动程序的设计是必要的。下面就这两点分别谈一下笔者的看法和做法。一、课前准备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课前准备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呢? 传统观点把课前准备叫做“备课”,“已经被一个新的概念所代替,它就是“教学设计”。 一提起教学设计,自然就要想到教案。所以,教案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 1、对老师来说,教案的内容是有用的,切忌走形式。 2、体现不同的教学内容的特点、自己的风格 3、教案中体现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积极互动的。 4、在重视“预设”的同时重视“呈现”。要适当设计“留白”,给学生自由发展让出空间。 二、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新课的开端, 一般来说,导入新课,设计导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导入,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不要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2、符合教学内容。3、从学生是实际出发。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来体现。因而导语的设计要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4、从课型的需要入手。导语的设计要因课型的不同而不同。 1)新授课要注意温故而知新,架桥铺路; 2)讲授课要注意前后照应,承上启下; 3)复习课要注意分析比较,归纳总结。 5、导语要短小精悍。时间过长容易喧宾夺主。 6、形式要多种多样。 下面是我常用的导入的方法。 1)、由问题导入 2)、由故事导入 3)由诗句、谚语、俗语导入 4) 由学生身边实例导入 5) 由社会热点导入 6)由多媒体演示导入三、主题探究 课堂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是主题探究。“主题”指课堂教学的主题,“探究”指师生对本课主题的学习和研究。传统的教学把这个环节称作“讲授新课”。 “主题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这一环节实施得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如何进行这个环节的教学?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存在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四、强化巩固 强化巩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巩固一般发生在主题探究之后。课有课的巩固,单元有单元的巩固。巩固的目的就是强化。但是强化不只发生在巩固阶段,强化往往与主题探究交替进行。那么如何搞好这个环节呢? 1、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提倡积极的强化巩固 五、总结拓展老师们认为什么样的课堂总结是好的呢?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不能过于关注学生的认知,不能忽视学生情感,如果过于关注学生的达成,将会忽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堂应该是让学生带着问号来,带着问号走。好的课堂总结,既能使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得到升华和总结,也能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拓展新的道路。 (一)、课堂总结的意义 1)对所讲授的知识加以总结、整理 2)深化概念、规律、反馈信息 3)设下伏笔,活跃思维,为后续教学服务 (二)、总结拓展的方法 1、画龙点睛法 老师在结束时,把精彩的片段或关键问题,或重要的方法加以精辟的概述,或设计成能发人深思的问题,能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升华。 2、置疑法 老在学生顺着自己思维走,准备结束新课的学习时,突然设置疑问,使趋于平静的课堂再起波澜。这种置疑也可以延伸到课外。 3、求异法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前后联系,将一些有共同特点的内容的相异点列出来,进行分析对照。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加深认识。 4、衔接法为了下节课的顺利进行,老师通常在结束一堂课时,向学生提出预习新课的要求。 5、启迪法 老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可以是思想上的,也可以是艺术上的综上所述,了解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做好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根据实际情况及教学原则而设计的,只要这种活动的设计能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是好的活动,,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把握好这五个要素,通过对课堂主阵地的掌控,有效提高效率!附一节教学设计:Unit2 What's this in English? 教学设计方案 一、 教学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日常交际用语,养成主动用英语交流的习惯,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二、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核心教学内容是“认物”,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在实际生活中,周围事物的名称,会如何确认事物,使学生熟练掌握“认物”的表达法,在知识远近上会区分this 和that,学习特殊文具及其答语、一般疑问句的肯定与否定答语;不定冠词a 和an的用法。词汇:what,is,this,in,English,an,a,it,map,orange,jacket,key,pen,ruler,spell,please。日常交际用语:What's this in English?It's a/an…Spell it, please.重点句型:What's this in English? It's a/an…语法: what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及其回答。三、教学方法及教学思路利用课件,实物等,并创建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由此来引导学生对反复操练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型。本课的设计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Step l:IntroctionStep 2:Lead—inStep 3: PairworkStep 4:Listen and readStep5: Games timeStep6: Homework.四、 教学过程Step l:Introction Review greetings. Review the letters learn in the last unit.Play the tape, Have the students listen carefully and read after it.Step 2:Lead—in Have ready a quilt,a map,a jacket,a key,a ruler,a pen,an orange.Hold the key up and say What’s this in English? It’s a key.Students watch and think about these different quilts and try to tell what they can say them in English. They can answer like this: It is a/an… Repeat and then get students to repeat.Do the same with a key,a pen,a ruler.(让学生思考身边的一些物品,特别是他们熟悉的日常生活用品用英语怎么说。让学生在使用英语时,不自觉地学会并掌握英语单词。)Step 3: Pairwork Do the contents list on the book.Then play a guess game.The teacher should get ready a soft bag,and some objects such as a ruler,a pen,a key,an orange and so on.First show all the things to students,then hide all of them in the teacher’s desk,put one into the bag,try not to let students see it.At last get students to guess what’s in your bag.The teacher can ask the student: T:What’s this in English? A:Is it a book? T:N0,it isn’t. A:Is it a pen? T:Yes,it is. If the student Succeed.congratulate to him or her.Then do the same to another one. This game can also be played in small groups if you have enough materials.( 在以上活动基础上,让学生更加熟悉英语句型。让学生在学习的成功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Step 4:Listen and read Have the student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Get the students to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ask students to listen to the tape and circle the words they heard. 学生通过听力练习学会句型:What is this in English? It is a /an…( 熟悉英语听力和发音, 为以后英语学习打好基础。)Step5: Games timeDivide students into several groups. Tell the rules of this game to students. Two students play this game and others watch it carefully and think about the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Discuss about it in groups and one student from each group comes to the front and acts the dialogue. (通过此项活动,激发学生自己探究性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会用英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养成用英语的习惯)Step6: Homework.1. Teacher shows the pictures to practice the dialogue in this unit. “What’s this in English? It is a /an… Spell it, please.” After ing the dialogue in their exercise book, let the students finish their self-check. (通过家庭作业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单元的重要句型,对相对更为复杂的物品进行确认。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帮他们增长见识,拓宽知识。)2. Copy the new words and Finish off the workbook.
⑻ 教学设计和备课的区别
一、方法不同
1、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版有序安排,确定合权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2、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二、特征不同
1、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2、备课:备课分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两种。个人备课是教师自己专研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活动。集体备课是由相同学科和相同年级的教师共同专研教材,解决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等问题的活动。
三、意义不同
1、教学设计: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2、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