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2011年3月厦门市高三质检语文答案

2011年3月厦门市高三质检语文答案

发布时间:2021-02-25 19:56:12

Ⅰ 2012届厦门市高三上期末质量检查 答案

厦门市2012届高三(上)期末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6分)
1.(1)芳与泽其杂糅兮(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3)几处早莺争暖树
(4)只是当时已惘然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6)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2.(3分)
C(谢:辞谢,推辞)
3.(3分)
B(①得到帮助的是重耳的弟弟夷吾;④谈论的是报答的话题;⑤说的是楚成王对重耳及其大臣的评价。)
4.(3分)
C(“楚成王非常失望”有误,原文是楚成王理解重耳的处境和心境。)
5.(6分)
(1)您是一国的公子,走投无路才来到这里,您的这些随从把您当作他们的命根子。
(判断句、“穷”、“以”各 1分;译文不通顺的酌情扣分。)
(2)君王对待晋公子太好了,如今重耳出言不逊,请杀了他。
( “遇”“至厚”“孙”各 1分;译文不通顺的酌情扣分。)
[参考译文]
晋文公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献公二十二年(前655),献公派宦官履鞮追杀重耳。重耳爬墙逃跑,宦官追赶,砍掉重耳的袖子。重耳就逃到狄国。重耳在狄国住了五年,晋献公逝世了。后来,晋国迎接(重耳的弟弟)夷吾并拥立了他当国君,这就是惠公。惠公七年(前644),惠公因害怕重耳,又派宦官履鞮带着勇士去谋杀重耳。重耳听说这个消息,就与赵衰等人商量说:“我当初逃到狄国,不是因为它可以给我帮助,而是因为路途近容易达到,所以暂且在此歇脚。歇脚久了,就希望迁到大国去。齐桓公喜好善行,有志称霸,体恤诸侯。如今听说管仲、隰朋去世,齐桓公也想寻找贤能的人辅佐,为什么不前往呢?”于是,重耳就踏上了去齐国的路途。
重耳经过五鹿,挨饿而向乡野平民乞讨食物。重耳到了齐国,齐桓公厚礼招待他,并把同家族的一个少女嫁给重耳,陪送十二辆马车,重耳对此感到很满足。重耳在齐国住了两年,齐桓公去世,恰巧竖刁等人发起内乱,齐孝公即位,诸侯的军队多次侵犯齐国。重耳在齐国总共住了五年。重耳爱恋在齐国娶的妻子,没有离开齐国的意思。赵衰、咎犯就在一棵桑树下商量离开齐国之事。重耳妻子的侍女在桑树上听到他们的密谈,侍女把它告诉了主人。主人竟把侍女杀死,劝说重耳赶快走。重耳说:“人生来就是寻求安逸享乐的,哪里管其他事!我一定死在齐国,我不能离开。”妻子说:“您是一国的公子,走投无路才来到这里,您的这些随从把您当作他们的命根子。您不赶快回国,报答劳苦的臣子,却贪恋女色,我私下为你感到羞耻。况且现在你不去追求,什么时候才能成功呢?”她就和赵衰等人谋划,灌醉了重耳,用车载着他离开了齐国。重耳经过郑国,郑文公不以礼相待。
重耳离开郑国到了楚国,楚成王用对待诸侯的礼节招待他,重耳辞谢不敢接受。赵衰说:“您在外逃亡已达十余年之久,小国都轻视您,何况大国呢?如今楚是大国却坚持厚待你,希望您不要辞让,这是上天在让您兴起。”重耳于是按诸侯的礼节会见了楚成王。成王热情地接待了重耳,重耳十分谦恭。成王说:“您将来回国后,用什么来报答我?”重耳说:“珍禽异兽、珠玉绸绢,您富富有余,我不知道用什么礼物报答。”成王说:“虽然如此,到底应该用些什么来报答我呢?”重耳说:“假使不得已,我在平原、湖沼地带与您兵戎相遇,请让我为您退避三舍。”楚国大将子玉生气地说:“君王对待晋公子太好了,如今重耳出言不逊,请杀了他。”成王说:“晋公子品行高尚,但在外遭遇坎坷很久了,他的随从都是国家的贤才,这是上天安排的,怎么可以杀了他呢?况且他的话又该换成什么说法呢?”
重耳到了秦国,秦缪公十分高兴,亲自与重耳宴饮。这时是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在九月死去。十二月,晋国大夫栾枝、郤谷等人听说重耳在秦国,都暗中来劝说重耳、赵衰等人返回晋国,想做内应的人很多。于是秦缪公就派军队护送重耳返回晋国。重耳在外逃亡共十九年才得以返回晋国,重耳这时已六十二岁了,晋国百姓大多归附他。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6分)
(1)答题要点:本诗以时间为线索展开景物描写。(1分)首联“朝径”“夜烟”点明晨景,颔联柳花如雪、雨水涨溪写的是白天景象;颈联古刹钟声、破月高悬写的是傍晚景物,石火照鱼写的是夜景(2分)。
(2)答题要点:“古刹疏钟度”的“疏”意思是古刹的钟声间隔较久,“遥岚破月悬”的“破”字意指“不圆满”。(1分)“景语皆情语”,“疏”字暗指自己归隐的疏懒心态,“破”字在这里暗示自己对现实的不满,(1分)表现了作者在仕途失意后归隐田园孤寂落寞的心情。(1分)
(意思对即可)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5分)
B、E (B.这是鸣凤投湖自杀后,觉慧在湖畔对觉民说的话。E.①伽西莫多没有递小铁哨,而是把它放在地上便走了开去;②爱斯梅拉达没有把小铁哨拾起来,更没有“珍藏这只铁哨”。)
8.(5分)
(1)答案要点:①曹操采用谋士荀彧“二虎竞食”之计,②奏请诏命实授刘备为徐州牧,并附密信让刘备杀吕布。③刘备不忍杀吕布,此计失败。④曹操接着采用“驱虎吞狼”之计,向袁术通报说刘备欲吞其州县,又明诏刘备讨袁术。⑤导致刘、袁两方交战。(各1分)
(2)答案要点:①涅赫柳多夫请了一个律师,为马斯洛娃写了上诉状。②他亲自到彼得堡,把上诉状递交到枢密院。③尽管他托人帮忙,但上诉仍被驳回。④涅赫柳多夫再次请律师写了上诉状,递交到最高当局。⑤最后御状获准,马斯洛娃被改判为流刑。(各1分)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6分)
(1)答题要点:①严以律己,宽以待人;②不计较过去的仇怨。(2分)
(2)答题要点:“反求诸己”,就是自我反省的意思。(1分)孔子强调自我反省,他认为多责备自己就可以大大减少别人对自己的怨恨。(1分)孟子也强调自我反省,他认为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从自身找原因。(2分)
[参考译文]①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可以远离怨恨了!”②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计较过去的仇怨,(人们对他)怨恨因此就少了。”③孟子说:“爱别人,别人不来亲近,就要反问自己仁的程度;治理别人却治理不好,就要反问自己智的程度;礼貌待人,别人却不理睬,就要反问自己恭敬的程度。行为有得不到预期效果的,都要反过来求问自己。”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0.(3分)
B(原文7自然段,作者指出调查表明美国的学生做义工自私的动机是很多的。)
11.(3分)
在一个远离基层、以高尔夫运动为门槛的属于特权阶级的交际圈子里,建立起所谓的精英之间的社会关系。(能解读“排他性”是远离基层,1分;“高层次”是特权阶级,1分;“近亲繁殖的方式培养封闭性的社会网络”是“所谓的精英之间的社会关系”,1分。表达不通顺酌情扣分。)
12.(3分)
不重视培养大学生与下层社会建立关系的能力;(1分)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工作经验;(1分)不重视培养大学生现实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13.(5分)
B、D(B.非正面描写,而是通过张丙的叙述,侧面描写了二人的冲突;D.“是由于张丙打抱不平的行为深深感动了我”有误,应是为国人的不争而伤心,为他们所受的屈辱而难过。)
14.(4分)
写他的瘦小是为了反衬他打抱不平的行为,突显他的正义和勇敢;(2分)写他的眼睛会发光,表现他对国人国事并未完全失去热情;(1分)颤动的嘴唇则表现人物内心的痛苦。(1分)
15.(6分)
示例一:我认为是彻底的绝望,不是觉醒。因为即便是国耻日,即便街上到处贴满了“打倒帝国主义”的条幅,然而还是有人恃强凌弱,依仗身体气力的优势欺负同胞;在洋人孩子面前却甘当奴才,仗势欺人;而自己竟也无能为力,沦为那无望的中国人中的一个。
(观点1分,理由一点3分,两点5分。言之有据,即可酌情给分。)
示例二:我认为是觉醒。(1分)因为主人公的遭遇使他深刻领会了洋人带来的屈辱和同胞的不争气,进而激发了内心对国耻日的深刻感受;又受到街上到处张贴的“打倒帝国主义”条幅的触动;便不再说“中国人无望”的话,不再空发议论,毅然走了出去。
(观点1分,理由一点3分,两点5分。言之有据,即可酌情给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13.(5分)
B、D(B.“所以了无遗憾”有误,杨绛举重若轻是她坚强柔韧的性格使然;D.“夫唱妇随”有误,杨绛因为“照顾人,男不如女”,所以才希望“夫在前,妻在后”,体现了妻子对丈夫深沉的爱。)
14.(4分)
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式,更真实地表现了杨绛独特的人格魅力,突显了杨绛在钱锺书心目中独一无二的地位。
(侧面描写1分,增强传记的真实性1分,人格和地位各1分)
15.(6分)
示例一:赞成,因为没有杨绛在背后的支撑就没有钱锺书的学术成就。(1分)①她在生活上给予了钱无微不至的照顾;②甘心牺牲自己的才学、时间、精力,成就钱的治学和创作;③钱锺书去世之后,她又担当起整理其学术遗物的工作。杨绛先生不失为钱先生背后的伟大女性。
(观点1分,理由一点3分,两点5分。言之有据,即可酌情给分。)
示例二:不赞成,因为杨绛先生坚强自立,拥有着独立而丰富的人格内涵。(1分)①她有着独当一面的生活能力;②她自己也翻译和写作并有突出成就;③亲人的相继离去,都不曾把她压垮,依旧平静生活。所以把杨绛说成钱锺书背后的女人是有失公允的。
(观点1分,理由一点3分,两点5分。言之有据,即可酌情给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3分)
(1)遐迩(1分)
(2)第④处,“令对手自惭形秽”改为“令对手自愧不如”
第⑥处,改为:“如果贵校能录取我,那将是我终身的荣幸”。
(指出并修改正确一处得1分,共2分。)
17.(10分)
(1)(3分)
清华教学楼冠企业品牌名引发热议(各方对清华大学“真维斯楼”的命名看法不一)
(“冠名”1分,“热议”或“争议”1分,句子通顺大意正确1分。)
(2)(7分)
示例一:此举有损清华声誉。其一,清华“真维斯楼”商业味太浓,等于变相做广告,大学不能做商业的奴婢;其二,这样做风险太大,一旦企业出现“假冒伪劣”之事,会伤害清华作为中国教育标杆的声誉;其三,冠名一事暴露出清华功利化倾向,大学冠名要把握分寸,体现尊严,大学是社会良心的最后堡垒,应该多点学术的氛围。
示例二:清华大学此举无可厚非。首先,此举是国内外学校筹集资金的通行做法,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香港,这种行为都被认可;其次,此举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规定,清华大学也设有这样的捐赠项目;再次,真维斯大楼是对社会资源的利用,也是企业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冠名并未影响大学的尊严,高校应该以开放的胸怀来接纳企业冠名资助。
(观点2分;一条理由2分,两条理由4分,语言表达1分。其他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赞同4| 评论

Ⅱ 2017厦门市高三3月质检考切多少分

现在学校数量越来越多,学校都在竞相更名扩大规模增加专业数量,筹建这个学院回那个学院,只能年年答大扩招来满足招生需求,生源数量在减少,举个例子,由于计划生育的成果,以前福建生源大约三十万递减至现在的10万,竞争对手整整少了20万,再这样下去怕以后招不到学生,就算招到也是生源质量差的,就像去年理科本科线只剩350,今年省质检理科那么简单,本科切线只有310,这不是随便考嘛

Ⅲ 2008年厦门高三毕业班质检卷<卷子和答案>

一、试题分析
今年我省的高考语文试卷严格遵循《考试说明》,试题平实,总体难度的布控合理,顺应高招的形势和我省近年来的命题趋势,发挥高考命题对中学语文教学积极的导向作用,命题体现“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考试环境”。比如,不在第Ⅰ卷设置过大的区分度,现代文阅读的语言材料浅易,试题要求指向明确;文言文阅读的文章,在高考的命题中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体现了与教材的难度相一致的要求,文言实词是常见的,文言虚词是《高考大纲》要求的范围;第Ⅱ卷诗歌鉴赏也只涉及到“借景抒情”这个层面,文学作品阅读的文章适合高中毕业生阅读,试题也还能符合《高考大纲》的命题要求;几道语言应用试题用的是老题型,但能有效地落实检测考生语言技能的要求。
当然,试卷也存在一些“瑕疵”。比如,文学作品阅读所选用的是当代作家朱成玉《落叶是疲倦的蝴蝶》已被多份模拟卷使用,再如,有的试题不符合《高考大纲》的要求,甚至答案不严密,与题目的要求有出入。试卷的第12题:请指出“我看到了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严格地说,这里的“指出……修辞手法”这种辨析性的问题是不符合高考要求的,高考要求的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当然,“分析其表达效果”属于鉴赏评价,当属考试范围。文学名著的考查是今年我省高考的一个焦点和亮点,“旨在促进教师坚持开展有益的课外阅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怎么命题,《考试说明》和我省的质检卷都提供了例题。考虑到《考试说明》的出台离高考只有三个月的时间,遵循不与考生为难的原则,例题的要求只涉及主要的故事情节,且只要求“简述”。但在高考试卷中出现了答案不严密的情况。其中的第(1)题要求简述书中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对可答案却用了很多的人物语言,故事的结果(如借共读,宝黛二人传达了爱意)被剪掉了。这既不符合“简述”“故事”的要求,也不符合今年要求考生对长篇小说类文学作品的掌握程度的要求。好在后来的评卷,人物语言的引用作了淡化的处理,而且补充的答案更贴近多数考生的实际情况。
相对于04年与06年的作文题,今年的作文试题“季节”显然没什么出彩可言,但我以为,试题只要满足学生有话可说,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不易套题这三个条件就可以了。以此来衡量今年的试题,我个人以为,今年的试题是基本达到要求的。如果考多一点虑,试题能有一个提示,起到激发考生的表达欲望的作用,则显得更人文一些。
二、新一届高三语文复习的建议
1.在2008年我省的《高考说明》还没有出台以前,各校还应根据2007年《高考说明》的精神进行复习,并作为复习的指南与材料选用的依据。
2.各校语文备课组应当认真研究2007年我省的高考语文卷。鉴于我省的命题近年来开始有意识的接近新课程命题的情况,对2007年的实验区四省区三份高考语文卷也应该加以重视。
3.目前我市高三年语文学科的教学进度快慢不一,但不管如何应当根据各校的实际,扎扎实实抓好第一轮的复习,过好基础关,不盲目赶进度。
4.注意选好教辅材料、用好教辅材料,不要被教辅材料牵着鼻子走。备课组老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高考,眼中有学生,手中有自己的材料。也就是根据我省高考的实际选材料,根据学生的实际有效地使用材料。
以上所谈,仅供参考。

2007年高考政治科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
2007年全国文科综合I卷政治学科试题和去年相比难度略有提升,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试题具有贴近社会生活实际,体现时代主题,注重能力考查等特点,对推进素质教育发挥了正确的导向作用。
(一)试卷分析
1、试卷结构稳中有变,凸显学科特点。
2007年全国文科综合I卷在结构上和去年相比基本稳定,但也呈现出了细微的变化。最后一道大题以两段史料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运用政史地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将三学科有机地综合到了一起,是对往年“拼盘”式的一种超越。这一变化既避开了部分人用热点去猜题押题的弊端又体现了文科综合的学科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把握学科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紧贴社会生活实际,在注重考查双基和学科主干知识的同时着重对基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进行了考查。
3、社会热点显性介入和隐性介入相结合,强调考查社会热点与书本知识的有机结合;注重考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体现了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
今年对社会热点的考查采取了显性介入和隐性介入相结合的方式。显性介入:26题以大家关注的消费税的调整来考查消费税的作用;33题以众所周知的“熊猫烧香”病毒案为切入点来考查公民的权利与义务;34题以十一五规划的审议通过来考查相关学科知识。隐性介入:29,30,32都以微观化隐性化的方式介入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民生”问题。
今年文综试卷充分体现了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例:26题消费税的调整体现了合理消费科学发展的时代主题;29,30,32,33分别以医疗,社会保障,民主法治等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39题通过我国采取的改善对外贸易结构的措施体现了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时代主题。
学科内综合题(39题)避开了大家共同瞩目的热点问题。
39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的外贸进出口结构问题,要求考生指出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第三问要求"运用政治常识有关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在采取材料三中列举的措施后,既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又避免了贸易摩擦的升级。
这道题出乎了大家的意料,避开了和谐社会、民生问题、现代农业、节能降耗减排、长征精神等社会非常热的点。不过也是考查的我们经常运用的理论知识点,主要有: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我国的外交政策等。
最后的三科大综合主观题,突出了灵活性,突出能力立意。
最后40题此题也避开了社会热点,选取了一段古文"金迁都燕京"把三学科综合到了一起。此题突出了人文性,考查考生的文学功底和文化底蕴。表面上看虽然选取的原理较为宽泛"辩证唯物主义",但是考生也应该根据材料中的主张来选取相关哲理分析,不可泛泛地随意选取知识点来分析。

4、以能力立意为主旨在全面考查四种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考查描述阐释和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
能力考核的目标要求层次和水平的总体提高是今年政治高考试题的一大特点。首先,在四个考核目标中后两个目标“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所涉及的题目数量较多,几乎包括了所有非选择题;其次,对每一考核目标的要求也达到了比较高的层次,如24、30以及39题第⑵、⑶问,尤其是40题的第⑹问达到了“论证和探讨问题”目标的最高层次要求。
5、进一步加大了对组合选择题的考查。
组合选择题是近年高考选择题的主体,今年全卷十二道政治学科选择题其中组合选择题达到了创纪录的九道。其中"四选二"的题型占了7个,分别是25、26、28、29、30、33、34题,"四选三"的题型占了两个,分别是32、35题。这一方面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试卷力求扩大知识覆盖面的特点。对此类题只要坚持先排误,再选对,后比较的三部曲做法很快就会得出正确答案。
6、注重上一年的热点问题、考纲变动的知识点
如:第一,消费税改革问题,06年文综上海卷、政治广东卷、政治江苏卷都考查了这一问题,但07年26题仍然考查。
第二,企业的兼并与破产是去年大纲新增的知识点,去年全国卷没有考查,但政治江苏卷、政治广东卷都考查了这个知识点,今年在全国卷1(25题)里又考查了这一问题。
(二)试卷不足:
1、开放性不足。试题答案设计单一,没有反映多元化趋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答案设计取消了加分点,不利于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2、人文性减弱,美感下降。试卷缺乏生机与活力,和往年相比用诗化的语言组织的题干和选项减少。06年出现的反响较好的表格类选择题没有坚持下来,没有出现漫画题也是一大缺憾。
二、今后教学建议:
1、要树立“全市一盘棋”的大局观念。高考是全省范围内的竞争,要使我市的整体成绩有较大的提升,就要打破“地方保护”,改变“各自为政”的局面,校与校、县(市、区)之间要合作交流,变“恶性竞争”为“良性竞争”,实现资源共享。
2、发挥集体智慧。今年我市高考文综成绩相对较好,个人认为,主要得益于强化集体教研,发挥集体智慧。成功的做法有:一是重大考试成立命题组集体命制试卷;二是成立高三毕业班学科中心组,及时提出学科复习指导意见;三是充分利用每一次统考、统改和召开学科会的有利时机,及时对近阶段的复习迎考工作进行“会诊”,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此外,校内本学科集体备课、综合科(文综、理综)集体备考、校际教研、区域教研(联考)均发挥重大作用。
3、要用好网络资源。充分利用网络传输便捷、直观、能双向互动等优点,真正做到信息共享,共建共享,共同提高、进步。
4、真抓实干,很抓各项复习措施(经过几年高考检验、成功的做法)的落实。如:
(1)以本为本,夯实基础,把握主干知识,记死学活,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从今年的试卷来看图表题和组合选择题这两种基本类型题占的分值达到了4×9+18=54分之多,占到了本学科全卷分值的多一半。这就启示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扎实掌握基本类型题的解法。
(2)全面培养能力。加强学法指导,培养答题技巧。
考查能力是高考命题的主旋律,我们必须提高理解分析综合运用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运用所学知识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角度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 以人为本,启发人文思考。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国际国内,开拓视野,启迪思维能力。
现在的高考命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素材这就启示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4)注意学习新课标,尤其是关注新旧课程不同的地方。

2007年高考历史科试卷分析及应对策略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科试题包括Ⅰ卷的12-23和Ⅱ卷38题和40题①②两问为历史科试题,共100分(其中第Ⅰ卷48分,第Ⅱ卷52分)。试题覆盖了所学五本教材三大部分内容,分值分配比较合理。
一、试题特点评析
与往年相比,今年文综试卷历史试题有些出人意料,总体试卷难度较大,特别是选择题难度明显提高,非选择题则相对平实些。对其评价更多褒贬不一、莫衷一是,值得肯定的是:
1、体现课改精神,试题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新课程要求高中历史教学除了培养学生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识记以外,主要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和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以及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今年的试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命题者都注意到对这方面能力的考察。如选择题的12、15、18、19、21、23等题,教材中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但相当部分内容应属于基本的历史常识;非选择题38题和40题①②两问均以提供材料要求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提取有效信息作答,试题的开放性特点更为明显。这种设计更能体现课改以后中学历史教学应以课标为本而不以教材为本的思路,有利于学生把历史读活。
2、试题着重考查学科能力,试题设计更加灵活。
今年的试题与以往相比更突出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特别是对材料的分析处理能力的考查。能较好地体现考试大纲的四项“考试目标与要求”。一方面,从新角度、新情境深化拓展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注重考查历史问题的认识过程,要求把历史事件、事物 、人物等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认识,很多问题不能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上找到原封不动的答案,而要通过内化的历史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如第13、19、22题、第38题第(1)到第(4)小题、第40题第(2)小题等。凸显了历史课改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实用能力的理念。另方面,注重考查多层次的能力。如:第20题、第38题第(4)小题、第40题第(1)小题等突出考查了考生的历史图文转换能力;第15、18、23题、第38题、第40题第(1)、(2)小题等突出考查了考生的甄别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第38题突出考查了多种材料的比较分析和综合概括能力等。
3、在学科内综合的基础上,历史知识与政治、地理知识交融、渗透性更好,较好的体现文科综合的特色。
以学科内的综合为主,是近几年来文科综合考试命题的基本原则。但适当的学科间综合和各学科知识的渗透也是必要的,以往文科综合试卷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科间的综合与渗透不够,这个现象在今年的试卷里有了较大的变化,其中以选择题的21、22、23题和非选择题的40学科渗透最为明显。21、22、23题设计的“1956-1965我国粮食状况”“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工业革命影响社会生活”就很难区分是政治题还是历史题,实现了政治与历史学科的融合。40题使用的三个材料基本是历史资料,但是命题者用独到的视角,从历史资料中引申出政治与地理问题,实现了政史地完美的结合。
另外,对今年文综历史试题,一线老师反映的问题也比较多,题量大、稍难且有些偏,脱离了中学的教学实际。本人认为以下几点是值得商榷的:
1、试卷命题于中学历史教材和考试标准脱节太大,导致中学历史教师指导复习试操作的困难。
选择题涉及阅读教材和小字的内容太多,冷、偏、细,大多考的是一些边缘性的知识,个别题目有“超纲”之嫌。如第20题考查蒋介石掌握国民党最高军事权的事件,是教材的小字部分,相对较冷僻;第21考1956—1965年我国粮食、钢铁、煤炭、石油的产量,内容过细,对学生要求过高;最典型是19题,考查的赫德属于课本阅读部分,不做考试要求,明显“超纲”。
2、试题题量、特别是阅读量过大,导致考生难以在规定的考试时间里对所给材料进行详细阅读难以准确提取有效信息。
Ⅱ卷试题阅读量大幅增加,非选择题增至5题,除了大量的文字材料,还有3幅示意图和地图,4个表格,大大增加了学生答题的难度。历史第38题设置了3则材料约有800字之多,还有两个表格;第40题材料二不但长,而且还有较大的文言文阅读障碍。在这么紧张的情况下,在这么短的时间,要把这么大的文字量里边的有效信息稳、准、狠地抓出来,对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学生这种分析概括能力,要求明显过高。

Ⅳ 2014厦门市高三一月质检 理科各科答案

把疼爱都给你,把疼痛都给我

Ⅳ 2012厦门高三市质检答案

厦门市2012届高三(上)期末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6分)
1.(1)芳与泽其杂糅兮(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3)几处早莺争暖树
(4)只是当时已惘然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6)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2.(3分)
C(谢:辞谢,推辞)
3.(3分)
B(①得到帮助的是重耳的弟弟夷吾;④谈论的是报答的话题;⑤说的是楚成王对重耳及其大臣的评价。)
4.(3分)
C(“楚成王非常失望”有误,原文是楚成王理解重耳的处境和心境。)
5.(6分)
(1)您是一国的公子,走投无路才来到这里,您的这些随从把您当作他们的命根子。
(判断句、“穷”、“以”各 1分;译文不通顺的酌情扣分。)
(2)君王对待晋公子太好了,如今重耳出言不逊,请杀了他。
( “遇”“至厚”“孙”各 1分;译文不通顺的酌情扣分。)
[参考译文]
晋文公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献公二十二年(前655),献公派宦官履鞮追杀重耳。重耳爬墙逃跑,宦官追赶,砍掉重耳的袖子。重耳就逃到狄国。重耳在狄国住了五年,晋献公逝世了。后来,晋国迎接(重耳的弟弟)夷吾并拥立了他当国君,这就是惠公。惠公七年(前644),惠公因害怕重耳,又派宦官履鞮带着勇士去谋杀重耳。重耳听说这个消息,就与赵衰等人商量说:“我当初逃到狄国,不是因为它可以给我帮助,而是因为路途近容易达到,所以暂且在此歇脚。歇脚久了,就希望迁到大国去。齐桓公喜好善行,有志称霸,体恤诸侯。如今听说管仲、隰朋去世,齐桓公也想寻找贤能的人辅佐,为什么不前往呢?”于是,重耳就踏上了去齐国的路途。
重耳经过五鹿,挨饿而向乡野平民乞讨食物。重耳到了齐国,齐桓公厚礼招待他,并把同家族的一个少女嫁给重耳,陪送十二辆马车,重耳对此感到很满足。重耳在齐国住了两年,齐桓公去世,恰巧竖刁等人发起内乱,齐孝公即位,诸侯的军队多次侵犯齐国。重耳在齐国总共住了五年。重耳爱恋在齐国娶的妻子,没有离开齐国的意思。赵衰、咎犯就在一棵桑树下商量离开齐国之事。重耳妻子的侍女在桑树上听到他们的密谈,侍女把它告诉了主人。主人竟把侍女杀死,劝说重耳赶快走。重耳说:“人生来就是寻求安逸享乐的,哪里管其他事!我一定死在齐国,我不能离开。”妻子说:“您是一国的公子,走投无路才来到这里,您的这些随从把您当作他们的命根子。您不赶快回国,报答劳苦的臣子,却贪恋女色,我私下为你感到羞耻。况且现在你不去追求,什么时候才能成功呢?”她就和赵衰等人谋划,灌醉了重耳,用车载着他离开了齐国。重耳经过郑国,郑文公不以礼相待。
重耳离开郑国到了楚国,楚成王用对待诸侯的礼节招待他,重耳辞谢不敢接受。赵衰说:“您在外逃亡已达十余年之久,小国都轻视您,何况大国呢?如今楚是大国却坚持厚待你,希望您不要辞让,这是上天在让您兴起。”重耳于是按诸侯的礼节会见了楚成王。成王热情地接待了重耳,重耳十分谦恭。成王说:“您将来回国后,用什么来报答我?”重耳说:“珍禽异兽、珠玉绸绢,您富富有余,我不知道用什么礼物报答。”成王说:“虽然如此,到底应该用些什么来报答我呢?”重耳说:“假使不得已,我在平原、湖沼地带与您兵戎相遇,请让我为您退避三舍。”楚国大将子玉生气地说:“君王对待晋公子太好了,如今重耳出言不逊,请杀了他。”成王说:“晋公子品行高尚,但在外遭遇坎坷很久了,他的随从都是国家的贤才,这是上天安排的,怎么可以杀了他呢?况且他的话又该换成什么说法呢?”
重耳到了秦国,秦缪公十分高兴,亲自与重耳宴饮。这时是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在九月死去。十二月,晋国大夫栾枝、郤谷等人听说重耳在秦国,都暗中来劝说重耳、赵衰等人返回晋国,想做内应的人很多。于是秦缪公就派军队护送重耳返回晋国。重耳在外逃亡共十九年才得以返回晋国,重耳这时已六十二岁了,晋国百姓大多归附他。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6分)
(1)答题要点:本诗以时间为线索展开景物描写。(1分)首联“朝径”“夜烟”点明晨景,颔联柳花如雪、雨水涨溪写的是白天景象;颈联古刹钟声、破月高悬写的是傍晚景物,石火照鱼写的是夜景(2分)。
(2)答题要点:“古刹疏钟度”的“疏”意思是古刹的钟声间隔较久,“遥岚破月悬”的“破”字意指“不圆满”。(1分)“景语皆情语”,“疏”字暗指自己归隐的疏懒心态,“破”字在这里暗示自己对现实的不满,(1分)表现了作者在仕途失意后归隐田园孤寂落寞的心情。(1分)
(意思对即可)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5分)
B、E (B.这是鸣凤投湖自杀后,觉慧在湖畔对觉民说的话。E.①伽西莫多没有递小铁哨,而是把它放在地上便走了开去;②爱斯梅拉达没有把小铁哨拾起来,更没有“珍藏这只铁哨”。)
8.(5分)
(1)答案要点:①曹操采用谋士荀彧“二虎竞食”之计,②奏请诏命实授刘备为徐州牧,并附密信让刘备杀吕布。③刘备不忍杀吕布,此计失败。④曹操接着采用“驱虎吞狼”之计,向袁术通报说刘备欲吞其州县,又明诏刘备讨袁术。⑤导致刘、袁两方交战。(各1分)
(2)答案要点:①涅赫柳多夫请了一个律师,为马斯洛娃写了上诉状。②他亲自到彼得堡,把上诉状递交到枢密院。③尽管他托人帮忙,但上诉仍被驳回。④涅赫柳多夫再次请律师写了上诉状,递交到最高当局。⑤最后御状获准,马斯洛娃被改判为流刑。(各1分)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6分)
(1)答题要点:①严以律己,宽以待人;②不计较过去的仇怨。(2分)
(2)答题要点:“反求诸己”,就是自我反省的意思。(1分)孔子强调自我反省,他认为多责备自己就可以大大减少别人对自己的怨恨。(1分)孟子也强调自我反省,他认为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从自身找原因。(2分)
[参考译文]①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可以远离怨恨了!”②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计较过去的仇怨,(人们对他)怨恨因此就少了。”③孟子说:“爱别人,别人不来亲近,就要反问自己仁的程度;治理别人却治理不好,就要反问自己智的程度;礼貌待人,别人却不理睬,就要反问自己恭敬的程度。行为有得不到预期效果的,都要反过来求问自己。”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0.(3分)
B(原文7自然段,作者指出调查表明美国的学生做义工自私的动机是很多的。)
11.(3分)
在一个远离基层、以高尔夫运动为门槛的属于特权阶级的交际圈子里,建立起所谓的精英之间的社会关系。(能解读“排他性”是远离基层,1分;“高层次”是特权阶级,1分;“近亲繁殖的方式培养封闭性的社会网络”是“所谓的精英之间的社会关系”,1分。表达不通顺酌情扣分。)
12.(3分)
不重视培养大学生与下层社会建立关系的能力;(1分)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工作经验;(1分)不重视培养大学生现实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13.(5分)
B、D(B.非正面描写,而是通过张丙的叙述,侧面描写了二人的冲突;D.“是由于张丙打抱不平的行为深深感动了我”有误,应是为国人的不争而伤心,为他们所受的屈辱而难过。)
14.(4分)
写他的瘦小是为了反衬他打抱不平的行为,突显他的正义和勇敢;(2分)写他的眼睛会发光,表现他对国人国事并未完全失去热情;(1分)颤动的嘴唇则表现人物内心的痛苦。(1分)
15.(6分)
示例一:我认为是彻底的绝望,不是觉醒。因为即便是国耻日,即便街上到处贴满了“打倒帝国主义”的条幅,然而还是有人恃强凌弱,依仗身体气力的优势欺负同胞;在洋人孩子面前却甘当奴才,仗势欺人;而自己竟也无能为力,沦为那无望的中国人中的一个。
(观点1分,理由一点3分,两点5分。言之有据,即可酌情给分。)
示例二:我认为是觉醒。(1分)因为主人公的遭遇使他深刻领会了洋人带来的屈辱和同胞的不争气,进而激发了内心对国耻日的深刻感受;又受到街上到处张贴的“打倒帝国主义”条幅的触动;便不再说“中国人无望”的话,不再空发议论,毅然走了出去。
(观点1分,理由一点3分,两点5分。言之有据,即可酌情给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13.(5分)
B、D(B.“所以了无遗憾”有误,杨绛举重若轻是她坚强柔韧的性格使然;D.“夫唱妇随”有误,杨绛因为“照顾人,男不如女”,所以才希望“夫在前,妻在后”,体现了妻子对丈夫深沉的爱。)
14.(4分)
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式,更真实地表现了杨绛独特的人格魅力,突显了杨绛在钱锺书心目中独一无二的地位。
(侧面描写1分,增强传记的真实性1分,人格和地位各1分)
15.(6分)
示例一:赞成,因为没有杨绛在背后的支撑就没有钱锺书的学术成就。(1分)①她在生活上给予了钱无微不至的照顾;②甘心牺牲自己的才学、时间、精力,成就钱的治学和创作;③钱锺书去世之后,她又担当起整理其学术遗物的工作。杨绛先生不失为钱先生背后的伟大女性。
(观点1分,理由一点3分,两点5分。言之有据,即可酌情给分。)
示例二:不赞成,因为杨绛先生坚强自立,拥有着独立而丰富的人格内涵。(1分)①她有着独当一面的生活能力;②她自己也翻译和写作并有突出成就;③亲人的相继离去,都不曾把她压垮,依旧平静生活。所以把杨绛说成钱锺书背后的女人是有失公允的。
(观点1分,理由一点3分,两点5分。言之有据,即可酌情给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3分)
(1)遐迩(1分)
(2)第④处,“令对手自惭形秽”改为“令对手自愧不如”
第⑥处,改为:“如果贵校能录取我,那将是我终身的荣幸”。
(指出并修改正确一处得1分,共2分。)
17.(10分)
(1)(3分)
清华教学楼冠企业品牌名引发热议(各方对清华大学“真维斯楼”的命名看法不一)
(“冠名”1分,“热议”或“争议”1分,句子通顺大意正确1分。)
(2)(7分)
示例一:此举有损清华声誉。其一,清华“真维斯楼”商业味太浓,等于变相做广告,大学不能做商业的奴婢;其二,这样做风险太大,一旦企业出现“假冒伪劣”之事,会伤害清华作为中国教育标杆的声誉;其三,冠名一事暴露出清华功利化倾向,大学冠名要把握分寸,体现尊严,大学是社会良心的最后堡垒,应该多点学术的氛围。
示例二:清华大学此举无可厚非。首先,此举是国内外学校筹集资金的通行做法,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香港,这种行为都被认可;其次,此举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规定,清华大学也设有这样的捐赠项目;再次,真维斯大楼是对社会资源的利用,也是企业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冠名并未影响大学的尊严,高校应该以开放的胸怀来接纳企业冠名资助。
(观点2分;一条理由2分,两条理由4分,语言表达1分。其他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Ⅵ 急求!!2010厦门市高三5月文科质检卷(语文、数学、英语和文综的答案)

我是数学的,数学可以到福建高中新课程网站去下载,还有其他地方的5月试题。

Ⅶ 厦门市质检所有科目的试题及答案

不可能有的,我也需要,但查了很久都没有
找你们老师要吧

阅读全文

与2011年3月厦门市高三质检语文答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