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请问姜堰小学英语教师编制面试有哪些内容,要注意什么,请有经验人士提点提点啊,谢谢
一般,应试者是按照面试顺序采用临时抽签的方法确定。然后应试者编写专教案,教案编写完毕后,要属进行授课及答辩,应试者进行无学生授课及答辩。小学英语岗位面试内容为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材内容。
具体的评分方法:考官组根据应试者教案、讲课和答辩的情况按照规范的评分标准进行综合打分。每组设5个评委,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取平均值,面试成绩保留2位小数,由主考官当场向应试者公布。
我觉得面试准备必须要看一些必要的辅导书,比如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面试高分宝典》就把教师招聘的面试内容和程序说得比较清晰,包括教案编写、答辩、试讲、说课等内容。看完之后,你可能就知道面试了,心里也就有把握了。
最后祝你面试成功!
❷ 有没有泰州姜堰区的朋友考教师资格证的啊,下个月要面试了,我不是师范专业的,没学过备课什么的,能提供
多复习下啊,这个有的哦
❸ 姜堰市实验小学的名师简介
做一名思想着的行动者
——记姜堰市实验小学祝中录校长
祝中录,男,1960年出生,小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历任姜堰市娄庄中学教师,洪林小学教导处副主任、主任、副校长,行知实验小学校长,姜堰实验小学校长、总支书记。从教二十多年来,先后荣获江苏省先进教育工作者,江苏省特级教师,泰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泰州市数学学科带头人,泰州市“311工程”培养对象,姜堰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中科院心理所《现代小学数学》实验研究先进个人等诸多项光荣称号。在这些“光环”的背后,闪烁着是他那凝聚人生智慧光芒的三句话:
“当校长,不‘做’不行”
祝中录校长认为,学校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校长不能没有精神,不能没有“想法”,校长不光是领导者,更应成为思想者,开拓者。但这一切都应基于一个“做”字,不做不行,只有在做中才能有所思考得到收获。集科研型、学者型、专家型于一身的祝中录校长在主持行知实小全面工作期间,殚精竭虑,一直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潜心钻研教育教学思想,以全新的理念,切实的行动,带领行知实小全体师生行走在教改之路上,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小学发展的课改之路。在他任职行知实小校长期间,确立“着手六年,着眼六十年”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素质教教育办学宗旨;以陶行知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出“培养五小儿童,树立十自精神,养成十二种良好习惯”的素质教育目标;走“四名”、“四特”学校发展新路(四名:树名教师、育名学生、创名学校、成名校长;四特: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管理有特效、学校有特色)。行知实小从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心小学蜕变成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推进素质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江苏省实验小学……
2006年8月,祝中录同志执掌实验小学帅印以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个中心,双轨运行”的办学模式,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并提出了“五大摇篮”工程(“十一五”期间,学校力争成为教育思想的摇篮、名师专家的摇篮、管理干部的摇篮、教师发展的摇篮、优秀学生的摇篮)。半学期来,学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各科教学质量,特别是部分薄弱学科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打造节约型学校”、“引领家长健康成长”等多项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全校步入高速、高效、健康运行的轨道。
“搞科研,没有‘行动’不行”
在干好学校行政工作的同时,祝中录同志努力思考教育教学中的新矛盾、新问题,把上课、听课和实践研究密切结合在一起,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论文一百四十多余篇,涉及了省级以上近五十种报纸、杂志,30多篇文章在省级以上论文竞赛中获等级奖。不断有同行(包括编辑部老师)与其交流,赞同或评价他的观点。
“做智者,慎思才能敏行”
“做智者,慎思才能敏行”这是祝中录同志常说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同时他也要求自己的弟子们“慎思”,做一名智者。几年来,他培养了十多名得意弟子。其中六名在姜堰市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成为市级及以上教学骨干。培养校级干部一名,中层干部三名,他们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方面都有优秀的业绩。
研究是他的爱好,学习是他的生存方式。这二者使他拥有了职业生活中立足成长的精神源泉,使之形成了从精神品位到为人风格,从知识修养到价值智慧的日臻完善、日渐强大的支持系统。在这样的系统支持下,祝中录同志将带有特有的农村泥土的芬芳气息一路前行。
他用坚实的脚步丈量平凡的人生
――记姜堰市实验小学韩银喜副校长
韩银喜,男,1957年出生,1975年高中毕业,1976年在泰县苏陈公社查庄小学任民办教师,1978年11月考入泰兴师范,1980年师范毕业后分配到泰县实验小学一直至今。其中,1989年扬州教育学院数学大专毕业,1992年至1993年泰县教育局教研室借用一年,1995年至1996年被姜堰市教育局选派到白马中心小学任校长助理。在三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他认真工作,善于思考,靠着不懈的努力、奋斗,走出了自己坚实的人生之路。
(一)
韩银喜同志热爱教育事业,常常忘我工作。1984年春,他患肛漏,因当时担任毕业班数学教学工作,手术时间一推再推,直到同年十一月份才进行手术,对此家长和学生极为感动。
1995年秋季,他克服了爱人身患肺结核病、孩子上学路远等种种困难,主动要求下乡支教,这一举动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
2000年8月底,他被姜堰市人民医院检查出患了膀胱肿瘤,后经上海医院确诊,需进行手术治疗。由于当时开学在即,分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他忙于招生工作、教师课务安排等开学准备工作,他还是推迟了手术的时间,直到10月份才到上海动了手术。从上海回来,每周要进行一次化疗。每次化疗后的剧烈反应都要持续三、四天。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坚持工作。不能骑自行车,就每天搭三轮车到校。
(二)
三十年来,韩银喜同志始终坚持认真学习,拓宽眼界,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他系统学习了赞可夫、奥苏泊尔、加涅、布卢姆、桑代克、布鲁纳等人的教育教学理论,密切关注我国报刊上的数学教学理论动态,读书笔记写了三十多本。在对这些教育思想的兼收并蓄中,韩银喜同志以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思想和邱学华的尝试成功理论为数学教学指导思想,进行合乎逻辑的整合,设计了“铺垫―引导―尝试―发现―成功”的全新教学新知流程,以适应学生认知规律。经过长期的努力,他所教班级的学生发现能力强,创造能力强,解题能力强,实践能力强,思维速度快。他辅导的学生中有五十多人在国家、省级数学竞赛中获一二等奖。
在三十年的学习工作中,韩银喜同志养成了勤于读书、勤于动笔的习惯。通过学习和积累,他撰写了六十多篇文章和学习心得,经整理公开发表在省级刊物上的有三十余篇。其中有获得《上海教育》征文评比二等奖的《“相遇问题”练习设计》,有获得江苏省新世纪园丁论文大赛二等奖的《引导发现,激励创新》,有刊登在《小学数学教育》上的《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有刊登在《小学生数学报》上的《优化课堂教学的探索》、《既要勤动脑,又要多动手》、《抓住倍数关系解题》、《牛吃草问题与泄洪排涝》等等。
近几年来,他主编或参加编写了《小学数学课外活动乐园》、《最新小学数学同步训练精编》、《小学数学精要三十课》、《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详解》、《小学数学备课大全》第十册、第十一册等,共承担了二十多万字的编写任务。
1996年以来,先后参与、指导了多项实验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国家级课题《“电化教育优化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实验研究》、《师生共同成长,营造书香校园》,省级实验课题《小学生“学会学习”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建构具有姜堰特色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已先后通过结题验收。
(三)
1998年8月起,韩银喜同志担任姜堰市实验小学副校长。从1998年8月到2003年8月,在分管教育教学工作期间,他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教育教学质量一直稳居全市前列,学校以“优质轻负”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誉。他分管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一年一个跨越,2003年、2004年,学校田径代表队连续两年在泰州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中名列总分第一,学生王鹏荣获中国象棋少儿组全国冠军,学校被评为“江苏省贯彻两个条例先进集体”。
2003下半年起主持西校区日常工作,他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工作中坚持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相结合,积极为教职工营造和谐的工作、学习氛围,促进教职工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
2006年恰逢姜堰市实验小学西校区拆除重建,近2000名师生分布在4个教学点上课,韩银喜同志每天既要检查了解各教学点的日常工作,又要时时关注新校区建设,每天起早贪黑,常常放弃节假日休息,但他从不叫一声累,各项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
(四)
韩银喜同志在个人成长的经历中,充分认识到培养人的重要性。他长期坚持为姜堰市实验小学教师发展学校、泰州师范专科学校数理系、泰州市小学数学研讨会、姜堰市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数学高层次研究班作专题报告及义务讲座,使广大教师能够热爱教育事业,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他走遍了姜堰市各乡镇中心小学,指导课堂教学,作业务讲座,对全市小学数学的教学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他指导青年教师丁粉红、朱月萍、谷红、游卫芳、林秀莲等上的课在江苏省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一二等奖,指导市内外几十名教师在各级各类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了一二等奖,十多人成长为数学学科带头人。
由于在教书育人、教育教学、教学研究、竞赛辅导、培养青年教师等工作中做出了显著成绩,先后被聘为中科院心理所《现代小学数学》教研员,泰州市小学数学教研员,被确定为泰州市“311工程”培养对象,泰州市中学高级教师评委,1998年被评为泰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00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特级教师”光荣称号,2001年被江苏省教育厅表彰为“江苏省优秀指导老师”,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几份耕耘,几多收获。回望三十年教育教学之路,留下了一串串脚印。展望教育的明天,满头银丝的韩银喜老师脚步还是那样从容,步履还是那样矫健,他用坚实的脚步继续丈量着自己平凡的人生。
当人民满意代表 做人民满意教师
——记全国人大代表、姜堰市实验小学副校长楼文英同志
楼文英,女,1950年2月出生, 市实验小学副校长、语文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泰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优秀班主任。
作为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她能深入基层听民声、解民意、察民意,把最基层的声音送给中央政府,向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近年来,她走访群众100多次,2千余人,领衔及参与附议的议案、建议1000件,有效地推进了政府的民主化、科学化。
作为教师,作为市实验小学副校长,在教学实践中,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的三维教育体系。她主持的“新母亲教育”论坛,在广大家长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主持市实验小学“小班化教育实验”,成为全市教育改革的亮点。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她赢得了桃李满园,也赢得了市教育先进工作者、江苏省优秀班主任、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并被国家教育部、劳动部授予人民教师金质奖章。
❹ 在城里实习发现老师不好好教想回村里但是心态无法调整怎么办
我觉得首先你要想想未来,如果有机会留在城市里,那酒就努力留下,回农村除了种田,没有其他出路的,要微自己都将来打算。
❺ 目前初级中学老师一般如何备课,备课方式是什么
如今,学校进入又一个五年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必将是学校实现内涵式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最佳机遇期。面对教育发展日新月异的形势,必须用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思路来引领学校事业的发展,实现新的跨越,特制定学校“十二五”(2010-2015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全国、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为指南,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办一所真正读书的学校,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走“教育管理人本化、队伍建设专业化、教育手段现代化、育人质量素质化”的发展道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努力提升学校品位,更加彰显办学特色。
二、总体目标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发展”为育人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善于合作,敢于竞争,身心健康,意志品质坚强,审美情趣高尚的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坚持人本理念,倡导文化管理,打造书香校园,提升科研品位,创造学校特色,实现跨越发展,将学校办成校风端正、设施一流、理念先进、质量优良的学习型、科研型、现代化、特色化的农村优质高中,力争成功创建省四星级高中。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 推进以学会做人为核心的育人工程。
以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为核心,关注学生优秀品质的养成、行为能力的发展和现代意识(公民意识、主人意识、创业意识)的培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特点,完善德育工作机制,讲究德育工作实效,真正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理念先进、专业过硬、责任感强、年富力强的优秀班主任队伍。完善德育考评机制,提高班主任工作实效。要进一步开展学校德育的课题研究,积极探索科学、合理、富有学校特色的育人模式,形成德育活动、德育管理和德育评价的科学体系。
2.明确德育工作主题。遵循德育工作规律,搭建主题教育平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按照学段特点确定德育主题有序推进实施,努力形成德育工作系列化、课程化、特色化。
3.拓宽德育实施渠道。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课程建设,办好家长学校,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建立“家庭—社会—学校”立体德育网络,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4.形成德育长效机制。积极围绕新课程方案的实施,狠抓学风、班风、校风建设,狠抓传统美德教育。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以简便易行为准则,寻找突破口,常抓不懈。经常性地开展德育案例和青少年成长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使广大教师认识到德育工作的艰巨性和价值所在。
5.打造学校德育品牌。深入实施自主德育,切实改革评价体系,真正确立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信任、尊重、理解的原则,充分实现学生的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我调控、主动发展。办好学生业余党校,做好班干部、团干部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学生会在自主德育中的作用。
6.推行德育导师制度。按照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思想,按照教师和学生100%参与的原则,根据班级内教师数和学生数确定教师与学生的结对比例,通过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确定师生结对对象。教师负责在课外详细了解结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学生思想困惑时及时提供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制定个人成长计划,通过家访或网上交流的形式与学生家长建立共同教育的机制,对贫困生或其他特殊学生提供救助渠道,了解学生的状况,学业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全面关心学生成长。
(二)构建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和教学体系。
课程改革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改革,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更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制高点。今后5年学校坚持依法治校、科研强校方针,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构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适应学生全面发展和特长发展的课程体系。包括课程开发和课程评价制度,选修课学生管理和成绩评价制度,教师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绩效考核制度,校本教研和教师继续教育制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制度等。
1.加大学科建设力度。打造优势学科,提升发展弱势学科,扶持薄弱学科,坚持稳步推进、适度超前的原则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进一步增加选修课在学校课程中的比例,努力推出精品课程,出版校本教材,形成学校课程特色,在全市产生较大的影响。
2.创新课堂教学策略。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促使教师从知识传授者的单一角色转向知识学习的引导者、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人生发展的同行者。重视课堂模式的研究、实践与推广,努力形成校本特色,大力倡导以“学生主体参与,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建立校本课程管理与研究机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规划,分阶段、分学科、分专题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实行教师申报、学校立项、专家评审、学生试用的办法。今后5年,开发5门左右校本课程,初步建立起学生选修课程体系。
4.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不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必然导致不同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了解学生的参与、体验与感悟,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5.加强学生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研究性学习。学生导师不低于教师总数的1/4,兼顾学生个人兴趣、学校办学特色和学校特殊地位等特点,结合新课程改革需要,开发学生研究性课题;结合各类竞赛,确立重点研究选题。学校保障课题研究经费,并实行分类管理。
6.促进学生特长发展。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科技教育工作,倡导和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为国家输送更多的艺体、科技及实用性人才。加强音乐、美术的课堂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绘画、书法、音乐、诗歌等高雅艺术,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并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三)打造专业化、研究型师资队伍。
教师是课程开发的研究者、开发者与实施者。新课程实施要求教师学科知识能力专业化、教育理论素质专业化、教学实践专业化以及教学品质专业化。新课程强调教师不局限于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带动学生共同参与知识的建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点,应放在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上,应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不断地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专业化素质,成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新型教师。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引导教师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学校培养培训体系,做好教师培训规划,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建立各层次优秀教师预备培养制度,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科带头人,努力造就一批在姜堰、泰州有影响的教学名师。
3.大力实施“青蓝工程”。成立青年教师培养领导小组,为每一位青年教师配备好教学和德育指导老师,协调各部门力量做好青年教师工作,制定好青年教师培养提高计划,将那些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及时放到教学、管理岗位上锻炼,充实教学、科研、管理骨干力量,促进他们健康快速成长。
4.积极推进“名师工程”。全面实施“1133”计划,举办骨干教师研修班,对教师专业发展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统筹安排,系统管理。加大名优教师培养力度,明确培养目标,延长培养时间,加强考核管理。通过3~5年努力,教师中达研究生水平10人,姜堰市学科带头人、名教师10名,泰州市学科带头人、名教师3名,校内名师30名。
5.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强化教育科研提高教师整体素质,采取有力措施,促使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人人参与重点课题研究(每位教师每年至少参加1—2个课题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将教学人员参与课题研究情况,纳入个人业务考核范畴,并作为评优、奖励、晋级的依据之一。
(四)完善科学化、动态性管理机制。
创新和进一步优化各项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努力实现管理目标明确化、管理工作责任化、管理过程精细化、考核评价科学化,保证学校在依法治校、民主开放、科学发展的轨道上运行。
1.建立质量管理制度。成立校级、年级两级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学校质量管理的目标与责任;围绕学校教学中心优化岗位设置,形成职责明确、协调顺畅的岗位体系;形成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工作流程;建立科学、明确的工作责任标准,把学校质量落实到每个岗位、落实到每个人员、落实到日常工作每个环节。
2.创新分配制度。完善评聘分开、以岗定酬、绩效挂钩、多劳多酬、优教优酬、优劳优酬、优管优酬机制,全员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自主创新能力。
3.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建立部门、年级组管理目标责任制,进一步理顺部门与年级的关系,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强化目标管理与考核,关注细节,注重过程,突出绩效,让学校各职能部门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
4.实行动态人事管理模式。根据奖先促后、追求适合的原则,依据学校有关考核的综合情况,实施各层次人才合理流动,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保持学校人力资源的调配最优化。
5.构建“文化管理”格局,激发共同遵从的校园价值取向,形成“发展学校、成就未来”的清晰办学理念,优化自然环境,和谐人际环境。充分发挥教代会职能,坚持民主管理,科学决策,努力实施和谐、透明,充满文化底蕴、饱含人文关怀的智慧管理。
(五)建设交互性、数字化网络平台。
1.按照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要求,做好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让所有教师都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化环境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2.加强信息化硬软件建设,实现校园数字化升级。重视硬、软件建设与改造,逐年加大信息化投入,加强网络资源建设,整合学校网络中心、电教中心和图书信息中心,建设数字化校园,实现全面的网络互动化、教学多媒体化、管理数字化;完成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实验室建设工程,建成校本资源库及课件研发制作室,使学校的信息化水平保持全市的领先水平。
3. 加强学校网站建设,不断完善校园网络平台,包括智能办公系统、教学及管理系统、家校互联系统、家长信息自动传发系统等,探究远程教育模式,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装备效能。
(六)开展全员性、草根式教育科研。
以“科研兴校”、“科研强师”为方向,规范教科研管理,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以实施教师成长三年规划、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为载体,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促进学校教科研工作进入全市先进行列。 1. 克服“功利主义”干扰,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制定学校教育科研发展规划,完善教科研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积极推动教科研向应用和为学校发展服务的方向转变,建立学科交*、队伍整合、资源共享的教科研体制,完善教研与教学相互融合的工作机制,创新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参与热情,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设立教育科研专项基金,制定和完善“教科研立项制度”、“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制度”、“优秀教育教学论文奖励制度”等,鼓励教师承担或参与国家级、省市级等教科研课题研究,要求教师人人参与校本课题研究。
2. 坚持“草根研究”法宝,构建开放的教科研网络。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开放式的学校教科研网络,为教师获得经常性的教学经验交流、教学协作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各类公开课、论文评比、课题研究、学科基本功大赛、专题论坛等教科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教学方法,了解教改信息,增强教师教科研意识,鼓励教师积极自觉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唤醒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和科学研究意识,形成浓郁的教科研氛围,探索教师专业发展道路,建设一支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
3. 紧扣“课堂教学”改革,回归务实的教科研本源。搭建学习平台、实践平台和反思交流平台,围绕“教学有效”“课堂高效” 开展广泛的校本专题研究。切实加强集体备课,高度重视教学反思,每个教研组结合学科的特点,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教科室要及时展示优秀的专题研讨案例,并做好论证推广工作。各年级要大胆设立 “教改试验班”,深入进行教学改革,争取在“有效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中出成果、创特色。将教科研能力作为教师综合考评的考核内容之一,对教育教学研究成绩优异者实行重奖,从而大力推进学校教科研工作。
(七) 锤炼高品位、特色化校园文化。
文化性是学校的重要特性,是学校生命力的重要根源。一流学校必然有一流的校园文化。学校必须立足本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学习先进文化,成为文化圣地。今后几年,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生态化、人文化的学校
1.大力发展学生社团。根据学生发展兴趣、特点,鼓励、支持学生组织各类社团,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使学生社团成为发展学生个人兴趣和特长的强大动力源、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成为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渠道。
2.培育高端精品文化。学校制定经典阅读计划,推荐必读、选读书目,开展经常性的读书活动。通过举办经典著作读书报告会、讨论会、读书沙龙等活动,引导学生尊重经典、亲近经典、理解经典,要求每个学生高中三年在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人文学科范围内系统、深入地阅读3~5本经典著作,并撰写读书报告。
3.优化校园文化设计。注重学校形象设计,以更生动的时代形式反映学校精神。重视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凸现学校人文特色,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将校园变成一本鲜活教材,激励师生斗志,不断地追求卓越。重视校园自然景观建设,烘托学校人文特色,将校园变成一座生态化的公园,陶冶师生性情,净化师生心灵。营造一个宏伟典雅、充满传统人文精神和现代文明气息的花园式学校,真正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4.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发挥示范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让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满足学生、家长、社会的需求。规范宣传制度,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
5.关注师生校园生活质量。构建新型的合作式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办好“职工之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全面展示教职工的才艺,充分愉悦教职工的身心。
6.办好 60周年校庆活动,弘扬学校优良传统。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建立较完备的毕业生信息库,大力宣传学校优秀毕业生。
(八)提供高质量、人性化后勤服务。
探索学校后勤社会化工作经验,加快学校后勤保障建设。多方筹集建设资金,迅速启动学生食堂新建工程和运动场升级工程,一年内建好学生食堂和运动场。
1.推进学校后勤服务改革。建立一支综合素质好、工作效率高的后勤保障队伍,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2.强化安全责任意识,营造平安和谐校园。继续完善安全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实行分级管理,明确岗位责任,加强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3.强化成本意识,注重精细管理,创建节约型校园。充分整合并有效利用教育教学资源,堵塞浪费漏洞,加强环节监管,做到物尽其用。
4.巩固绿色学校创建成果,争创国家级“生态校园”。重视环境育人功能,精心打造一流育人环境,努力实现绿色满校园、处处闻鸟语、四季有花香的绿化美化效果。将绿色理念拓展到教育、教学、管理各个领域,实施绿色管理、绿色德育、绿色课程和绿色后勤,构建和谐校园,实现学校和全体师生的可持续发展,真正把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
四、保障监督机制
制定和实施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为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制定过程须广泛征求意见,经专家论证,教代会通过,最终形成共识。为此设立以下保障条款:
(一)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组织、指导、协调和服务功能。规划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解决重大问题,检查规划实施的进展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积极寻求政府、上级教育部门、社会和家长的外部支持。
(二)机制保障
加大学校十二五规划的学习和宣传力度,使全体教职工了解规划,提升学校的凝聚力和发展力,增强执行实施规划的权威性、自觉性。各部门要通力合作,保证学校各项工作围绕此规划高效开展。充分发挥群团组织、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方面的职能,促进校务公开。
(三)物质保障
以学校发展规划为依据,以教育教学工作为重点,科学合理的编制每年预算。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产,努力提高资产使用率。学校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课程开发、实施和管理,用于师资培训、继续教育、设施配置、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与对外交流等。开源节流,勤俭节约,充分利用有限资金创造最大效益。
❻ 你参加过姜堰小学数学教师面试大概是哪几个年级段的呀答辩有哪些问题谢谢
我参加过面试新教师,其实面试的问题都是事先定好的,参加面试的人都人手一份,看似随机提问,其实是在10类问题上有目的提问的。参加面试人员大都以为面试的内容多与教学知识有关,其实不然,因为一个好的教师,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他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我们这里面试主要内容大概有以下几点:
1、你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例如,你把教师职业看着是一个谋生职业,还是当作终身的事业?
2、你的领班能力。例如,你接手一个知识基础比较差的班级,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有效提高班级的成绩?反之你接手一个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好的班级,你用什么方法让你的班更上一层楼?
3、你的是非分别能力。例如,一个一向表现好的学生和一个一向比较差的学生,他俩犯了同样的错误,你是同样对待、处理,还是分别对待、处理?
4、你的团队合作精神。例如,你班的学生与邻班学生发生矛盾,邻班老师责罚你班,甚至埋怨你不管好你的学生,你会怎样处理?
5、你对数学科的知识结构理解与瞻前顾后的能力。例如,你教学生学习质数,学生要有哪些相关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质数概念?质数对进一步的学习有哪些联系?
6、你与家长的沟通能力。例如,两个孩子打架,甲家长护着孩子;乙家长打骂孩子,你怎么做这两位家长的思想工作?
还有教师的言行举止、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成绩考核等等……
一共10条吧,我都记不清了。
我不知道姜堰小学怎样面试新教师的。我只是提醒面试者,不要只考虑面试你的数学知识。想想在你心目中好的老师平时是怎么做的还比较好。
❼ 《以师德学风建设为着力点 不断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为题写篇论文,要求4000字.
姜堰市梁徐中学 汤洋林 秦常胜
梁徐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学校刚刚经历了布局调整,大多年轻教师随高中部撤离,老龄化严重,招生重灾区生源素质、生源质量低到极点,面对困境,学校不等不靠,全校师生积极投身到党建示范校的创建中,创先争优有序、有效深入开展,找准着力点:师德、师风、学风建设常抓不懈,且具有学校特色,效果明显,学校争创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双丰收、双促进。获得2010年教育局综合考核进位奖。
师德建设方面: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学校努力在现有条件下整合教师资源,提升教师素质,抓师德促师能。
抓学习。继续坚持每周政治学习,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学习国家评选出的壹百名英雄模范事迹,夯实校本培训,师德、师风建设常抓不懈。注重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选取典型材料、案例,如《职业道德规范》、《五严规定》、《十不准》、《师德处罚条例》、《文明办公制度》、《国家中长期发展纲要》,王敏勤教授《关于打造高效课堂的建议》、魏书生教授《给青年教师的建议》,树立爱岗敬业、甘于清贫、乐于奉献意识。
强化制度建设,靠制度管人。成立师德考核领导小组,以“师德考核细则”为抓手,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把相关规定细化为制度,增强制度执行的公正性、透明度,确保学校层面有制度,教师心中有准绳,反复强化校训“爱与责任”的深刻内涵,爱是责任的源泉,责任是爱的显现,广大教职工的岗位意识、忧患意识、奉献意识已经内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违规从教、违德从教现象已失去滋生的土壤。
努力增强岗位意识。大力弘扬“三爱”师风:爱校、爱岗、爱生。实施“五心”换“一心”工程:教师要用爱心、诚心、关心、耐心、宽容之心换取学生的上进之心。践行“三教”策略:依法施教、耐心施教、有效施教。强化教师岗位管理,探索和推行“能者上,庸者下,能者为先,庸者让位,多劳多得,绩优多得”的岗位管理模式,加强对教师自由支配时间的组织安排,把周六上午定为集体备课时间,力促教师潜心备课,潜心钻研,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注重人文关怀,强化精神引领。第一点启动、实施青蓝工程。老带新,新促老,结对共进,积极发现、引导、培养积极分子,加快年轻同志的成长,大胆大胆启用新人挑大梁;第二点,鼓励和要求教师参加函授、进修,外出学习,利用电子平台备课、交流,撰写教科研论文,学校实行双稿酬制度,充分借助跟四中结上对攀上亲的优势,教师直接参与四中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整体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部分教师已脱颖而出,一名教师获得姜堰市物理说课二等奖,一名教师获得语文阅读欣赏课一等奖,多名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征文活动中获奖,20多名教师在“师陶杯”征文活动中获奖,达到学校与教师的双赢,第三点强化精神引领,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每学期分期中、期末评选出师德标兵、 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先进工作者,予以表彰。每次政治学习分轮次安排教师代表发表教学或人生感言,起到很好的示范和榜样引领作用,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乐于奉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步形成良性竞争态势,郑支书讲,教师的敬业精神已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
全体教师立足校情、学情,不回避矛盾,狠抓学生的“成人”教育。学校处于发展低谷,学生不上进,厌学情绪浓,家长没盼头,说气话,常把对子女教育的怨气一股脑儿抛给学校。面对这种尴尬,我们坚持忍辱负重埋头苦干,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动摇,把成才先成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是学困生还是问题生,我们从不放弃、从不抛弃,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学风建设方面:
弘扬学校历史传承,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实施常规养成教育从“大课间”抓起的口号。学生跑步出操口号洪亮,动作整齐,师生舞姿优雅,这一健康教育已转化为学校特色,学生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给学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尽管学生基础差,但我们坚信操做得好,就能把学习搞好,有了精、气、神,学风就会形成。
学校充分发挥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育人功能。组织学生走进双登集团,学习“团结奋进,不断创新”的双登精神,培养学生立足岗位、吃苦耐劳的意识,树立起班衰我耻、班兴我荣的集体观,荣辱观,树立爱学习意识。
学校根据校情、学情,实施小班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关注和培养,同时采取先学后教,分层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教学上采用低起点小坡度,努力让每位学生学起来、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的有效、高效落到实处。每学期我们都请部分家长进入课堂听课、评课。这些措施已显成效,教师逐渐找到了教学的切入点,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浓厚,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对孩子的信心指数明显增强。
走科研兴校之路,提升教科研水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学校教科研的重要性,根据教学任务序时进度,不失时机地开展相关的教科研活动,特别是学校围绕“减负、增质、提效”,对“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通过泰州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立项,各项子课题的研究已逐步展开,并准备三年内结题,给学校内涵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内推力,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逐渐形成。
学校创造条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成立了多个兴趣小组,旨在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每月一次的家长会,主题鲜明,形式丰富,学生通过自编自演的文艺表演、体育比赛、演讲比赛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家长汇报自己的成长与成功。
开展“每周一星”和“文明班级评比活动”,利用晨会、橱窗、画廊宣传新进事迹,彰显正气,校风、班风、学风大有好转。
城乡均衡发展战略给学校发展带来了机遇,学校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充分发掘人的潜能和智慧,师德师能得以提升,班风、学风根本好转,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学校党建示范校的创建,步子更坚定,我们对学校2至3年后能跨入农村中学第一方阵,办人民满意的高质量学校充满信心。
❽ 姜堰市二附中的学校
一路风雨一路歌
——江苏省姜堰市二附中创建江苏省“最具影响力初中”巡礼
刁 平
该校创建于1942年抗日烽火之中,距今已有70年的历史。更是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学校从一所濒临撤并的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占地100多亩,欧式建筑3万多M,集标准田径场、大型报告厅、学生公寓、图书馆、实验室、微机房、多媒体教室、校园广播电视台、教学网络等现代化设施于一体的新型的现代化学校。现有师生员工3000多人。(校园环境,不要出现诚笃石碑)
多年来,该校秉承传统,以“诚笃”为校训,以“师生共进”作为基本办学理念,以“成就教师今日,造就学生明天”为办学目标,追求建设“诚信为人,认真做事,快乐生活”的师生共同体,努力将学校打造成为具有“特色明显有文化魅力的现代化学校”。
“诚笃”之“诚”就是诚信,做人之根本。“笃”就是笃实。旨在教育师生认认真真做学问,踏踏实实做事情,堂堂正正做真人。
“师生共进”就是要师生共同发展。一般观念而言,学校是以教育培养学生为职能的场所,学校必须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对学生负责。于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的口号,就自然被认为是十分到位、全面的办学理念。但是在我看来,学校是一个以教师(泛指教职员工)和学生为主体、以开展教育和学习活动为基本生活方式的特定社会共同体,教师和学生都是发展中的人,在这里得到教育培养、发展的不光是学生,也包括、而且一定包括教师。因此,当我们以“师生共同体”的视角来观照学校生命意义时,必然会强烈地意识到,学校应当是一个成就教师今日、造就学生未来,即师生共同发展的生命家园。
“诚信为人,认真做事,快乐生活”。诚信为人,指的是做人的准则,认真做事是要求二附中的全体师生不管能力如何,工作、学习都要认真,只有认真才有可能把事做好。“快乐生活”是我们的追求目标,要让我们的教师在这里享受到家的温暖,体验到工作的快乐;要让我们的学生享受到校园生活的美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特色明显有文化魅力的现代化学校”。特色明显,指的就是该校关注学生的文化成绩,但更关注取得文化成绩的背后(也就是取分数的过程),更关注除了文化成绩而外的其他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我们的科技教育、体育、艺术等等都已成为我们的特色。
文化魅力,就是指我们所有的教育者都已形成教育的自觉,教师、学生在这里都能主动要求发展。
现代化,不仅指教育装备的现代化,更指我们办学思想、行为的现代化,让我们的办学和师生成长,来得更加自如、潇洒、酣畅、大气。
(诚笃石,诚信为人的金字,让认真成为习惯横幅,师生共进的横幅)
在获得江苏省示范初中,江苏省园林式单位、中央教科所德育实验基地,泰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姜堰市教科研基地、教师培训基地,新教育实验学校,泰州市文明单位等荣誉或称号后,2008年以来,学校又先后获得省文明单位、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省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省健康促进学校、省平安校园、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学校,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单位,省“巾帼示范岗”学校,省“工人先锋岗”学校,省物理教材建设基地,省物理教学实验基地等荣誉或称号。(各种荣誉)
我们在办理想学校的道路上,主要抓三个关键点:
一、坚持 “知行合一”,德育重在收获“成人、养成、内化”实效。
围绕“立远志、求进取;树典范、扬正气;重感悟、强自律”工作原则,追求德育活动收到“重成人、重养成、重内化”的实效。
1.围绕“八好”常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结合学生学习、生活,提出了“写好字、走好路、上好课、做好操、唱好歌、读好书、行好礼、扫好地”等“八好”日常规范要求,并努力养成习惯。通过务实各种细节管理和活动,引导学生“成人”、“养成”,做文明人,形成好习惯。新生进校,即拿到一本学校自编的日常行为道德规范的《学生手册》供学习对照。利用班会课和结合“文明班级体”、“文明学生”评比,检验、推动文明生活、学习环境形成。定期举行班主任例会,交流常规管理经验,分析共性与个性问题,相机开展引导。
例如,扫地该怎么做?俗话说“扫地不到边,一天扫一千(遍)”。我们让学生从培养耐心、方法上做起,学会扫好地。新生进校常常由班主任带头做,在落叶满地时,懂得从上风往下风扫,垃圾多分小堆,合理分工,提高效率。又如写字方面,在教师悉心指导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按照自行选择的范本书写,通过现场学生写字方法分析、书法展览、手抄报展示,激发写好字的积极性培养好的书写习惯。
2.突出“感恩”教育,开展主体德育实践
常年以“感恩”教育为主线,融入其它德育实践,引导学生带着感恩之心去尽好自己的义务,主动为父母、老师、同学乃至国家和社会着想,在积极主动回馈他人的现实生活中,绽放出灿烂的人性文化光辉。
学校2011年在“感恩”活动中先后组织了“爱心无限,感恩永恒”主题演讲比赛,“爱心伴我成长,感恩回报社会”手抄报比赛,母亲节、父亲节期间学生给父母写感恩卡片,“手拉手,关爱留守儿童”结对仪式,少先队员带着礼物零食等到市特殊教育学校向残疾儿童传递快乐、共庆“六一”,参与“红十字博爱万人捐”献爱心捐款活动,组织学生志愿者为社区居民、孤寡老人做家务、送上了器乐演奏、快板、舞蹈等精彩的节目,参与远离网吧、拒绝毒品教育签名仪式。在教师节前举行“我心中永远的红烛”手抄报比赛表达对老师的感谢之情。最让学生受到心灵震撼的是5月5日下午,师生及家长5000余人聆听全国感恩教育心灵成长教育专家孙云老师的现场演讲,让不少学生做人的良知、责任和感恩意识似喷泉流涌,在台下真情互动时,很多孩子在父母、老师怀里泪水涟涟,甚至出现多处母子、母女抱头痛哭的场景,三个小时的活动高潮迭起,扣人心弦,在场的每一位家长和师生感动不已。
3.丰富社会实践,追求情感“内化”成效
德育工作特别强调通过各种社会生活实践,让学生面临真正的而不是虚拟的道德冲突,帮助学生将道德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情感体验,内化为自觉行为。先后组织开展的“让爱心撑起一片蓝天”、“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参观著名企业和“全球生态五百佳”河横村及溱湖湿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以及清除城市“牛皮癣”、学做家务事、向灾区儿童献爱心等活动,都强调将道德活动内化为学生自愿自觉的行动作为最高追求。同时在“成人”、“内化”的引导上,还不断强化榜样的示范作用增强学生自我成长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打开《姜堰教育网》属于二附中学校的《文集》,每年以全校学生或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开展的规模性德育活动,记载都在20次以上,并且注重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水平和行为能力,各年级开展的活动具有层次性。
二、立足“智慧课堂”,在实践反思和研究互助、互动中提高专业化素养。
聚焦以“高度思维、高度注意、高度情感”为特征的“智慧课堂”建设和校本研究,大力推进此策略指导下的各学科“引导生成式”教学,让教师在教学互助互动中,思想和专业能力得到快速、健康成长。
1.课堂引领教学实践和反思
强化教师集体备课环节。在关注书本知识时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可持续发展;使教材整合符合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要求,让教材成为开放的资源,成为备课设计的基点,同时又是生长点。
强化课堂教学环节。引领学生与教材文本交流,并从中获得生命成长所需要的精神营养;注重教材整合,让教师所执行的课程成为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让学生在学习生成中得到主动发展。
强化教学反思和教学督导。突出做好对教师的“一听、一评、一查”的工作,教学管理人员听课后立即评课,查看被听课的教师日常文案工作,选择典型课例或专题“解剖麻雀”。围绕“高效学习”,引导教师对自己课前把握目标、处理教材和课堂方法展开研讨。
在有效作业设计研究中,注意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教师加强学习效果的检查反馈,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定期举行“三高课堂论坛”,积极推进“大集体公开评课”的校本研究与培训模式,加强学术交流,不局限于把“高效”仅仅认为是学生会做题目、会应试,引导学生会思考、想象、提问、创造。
2.教学互助促进专业共同成长
教研组集体备课和承担教研任务,都成为教学沙龙会谈形式的活动,人人畅谈感想和困惑,分享他人的收获、体会和经验,而不是来几句“你好,我好,他也好”走过场。不少学科组集体备课时“吵吵嚷嚷”,争论不休,甚至为一个问题争执得面红耳赤,共同研究、参与意识以及集体智慧发挥到了极致。
一个教师上校内、外公开课和赛课,学科组全体教师参与“磨课”,达到一人上课,众人光荣,提高一片的效果。教师中有上百人次承担市(县)、地级市和省级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的教学任务,各类课堂教学评比中收获省级奖的有28人次、地市级奖的有31人次,县市级奖的有81人次,在一次次成功中,每个人都不是“独来独往”,而是有一群人为他们出谋划策、鼓劲加油,不辞辛劳、不求回报。该校年级学科组无论有多少教师,都团结得象一个人一样,这种教学文化影响力成了质量不断攀升的根本动因。
正是基于以教学为核心的“亲师爱生、敬业乐群、合作竞争、和谐发展”的校园人文精神形成,使该校所有学科组,都基本建设成为泰州市优秀学科组。学校每年多次承办泰州、姜堰教学研究活动,还先后承办了省初中物理名师大赛、省化学课例展评、省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省初中物理考试评价、省写作年会等活动。由该校物理组开发出的物理校本实验教材,成为江苏省初中物理实验教材。
3.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自觉
在收获教育教学成功的过程中,该校始终把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提高放在学校发展的突出位置。定期组织校内各学科“春蕾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组织“青年教师成长论坛”和“人生因事业而精彩”的演讲,每年让名师、优秀教师话成长经历,引导青年教师提高专业、道德素养。可以说,这么多年以来,所有青年教师进入该校都能得到迅速成长,在刚刚结束的青年数学教师解题、说题比赛中,泰州市前10名中该校有3人,分别获得第一、第二和第四名的成绩,显示了较强的专业实力。
在不断丰富的教学实践研究中,不少教师早就看到自己在新课程实施面前存在的“本领危机”,主动参与各种学历层次提高进修学习。教师本科率达99%以上;4人参加研究生班学习已毕业,13人参加在职学习,又有10多人参加了考试等待研究生班入学。该校的“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特级教师”的教师专业成长梯队已经形成。
三、解放教育思想,让学生在多种能力培养和自我展示中持续发展。
我们不断丰富素质教育内涵,涵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追求让每个学生在校都至少形成除学习水平之外的一个特长,让学生带着对学校教育的满足感和自豪感,走向高一级学校,健康、充满活力地走向社会。
1.课堂强化素质教育
基础年级坚持语文、英语课前三分钟演讲,各年级一学期三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报告会。在组织学生读书时,让学生轮流领读、自主读,边读边做摘抄笔记、写感悟随笔。持续开展故事会、演讲比赛、手抄报展评、读书笔记展览、经典阅读作文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读书的情境中展示自我,克服对老师的依赖性。
音乐、美术、体育课程以及理化生实验、科学活动课,成为二附中学生最喜爱的课程,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外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空间,在这里学艺、学技,陶冶情操,增强体质,培养自我发展综合素养。年级集体舞曾多次受到来校检查、视察工作的上级领导的赞扬。学生男、女篮球队多年蝉联泰州市联赛第一,多年连获姜堰市田径运动会总分第一。
2.社团发展自主能力
根据学生特长、爱好,成立了书法、绘画、舞蹈、篮球、乒乓球、车模、围棋等15个学生社团组织,拓展学生成长的广阔天地。小记者站、广播站、校园电视台的活动基本由学生组织,适时播出校园新事和科技、生活常识。“鸣柳文学社”是最大的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在这里自主快乐地阅读、思考、写作、展示。学生每年参加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竞争都能获得奖项,在泰州市初中学校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由文学社学生习作为主体编写的《聆听花开的声音》、《总道花开是平常》两本书,成为该校和兄弟学校的校本作文教材。
3.“舞台”展示成长自信
结合诵读活动开展的“卓越口才”培养研究,以能说、会说、善说为评价标准,让学生学会自我展示,大气地面对他人,充分、大方表达,将读、思、说有机统一。以办好间年举行的“艺术节”“英语节”提供实践表演的舞台,每个学生都至少曾经有过一次登上校际舞台展示的机会,学生在泰州市中学生才艺展示中每年都收获较高层次奖项。
利用各种校园文化载体彰显学生精神风貌。学生在各种竞赛和社会公益活动中取得成绩时,通过校园简报或展板及时予以祝贺表扬。校内展板、墙报、黑板报、校园电视台成为学生展示成长成果的基本平台。学校创办的《鸣柳》成为全国“百佳” 学生刊物,不断激励学生向更高目标攀登。
国家级示范高中、省四星级高中姜堰中学和姜堰二中的校长们认为,进入他们学校的二附中学生各方面能力较强。省姜堰中学毕业生中有7名学生党员,4名来自该校;学校获得的全省文、理科第二名学生都是该校毕业的;在25名400分以上的学生中,13人来自该校;在各种竞赛中获奖人数,毕业于该校的学生的比例和层次都是最高的。他们将之称为“二附现象”,正在准备做研究。
该校的办学成效曾经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扬子晚报》先后在显要位置,分别刊载了该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和谐学校、质量立校品位办学方面的专题报道;《江苏科技报》《中国教师报》以整版刊登了来自该校的德育、教学方面的报道;《初中教学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江苏教育》等杂志对该校的发展进行了长篇文字、图片专题报道,《人民教育》则对该校进行了《长风催云帆破浪正有时》的长篇报道。
近几年来,先后有湖南省韶山市3位校长、陕西省宁强县2位校长来该校挂职锻炼,泰州市内知名学校常来该校参观、交流;上海宝山区、湖南省韶山市党政、教育代表团在考察后,对该校发展也表示了高度赞赏。
“有志者,事竟成”。该校将以创建“省最具影响力初中”为新的起点,矢志不渝地追求办出更加理想的学校。
❾ 姜堰市三水学校的三水学校简介
三水学校位于姜堰市三水大道与淮海西路交汇处,东邻锦都国际花园,西接马厂万人居民住宅区,南依328国道,北通火车站,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
学校占地面积100亩,现有教学班级52个,学生近3000人,在职教职工258人,其中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的教师28人,中级职称的121人,有国家级骨干教师1名,泰州市学科带头人1名,泰州市教学能手2名,泰州市教坛新秀1名,姜堰市名教师1名,姜堰市首批学科带头人6名,姜堰市学科中心组成员5名,教研组长以上的骨干教师60多名,先后有20多名教师在省、市级教育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一、二等奖。 学校规划设计具有前瞻性,体现了校园环境与文化特色的有机融合,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学校建有符合《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二类标准的实验室6个,分别是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和小学科学实验室;建有10兆校园网、4个标准的学生微机教室、6个教师电子备课室,每个年级配建了符合标准多媒体教室。图书馆有藏书6.4万册,其中电子图书1.7万册,班班建有图书角。学校配有音乐、美术、阅览室、多功能教室等专用教室和能容纳400多人的多媒体学术报告厅。
学校运动场占地5000平方米,建有标准的300米环形橡胶跑道,篮球场、乒乓球台和联合器械等相应的运动设施一应俱全。学校拥有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和安全监控系统,已投入使用的生活区又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三水学校坚持“以德立校,以法治校,以质兴校”的办学理念,树立“一切为了师生的共同发展,共建师生的精神家园”的总体办学目标,在“远志博容”校训的引领下,秉承“三水精神”,强化“敬业爱生、乐于奉献、廉洁从教、勇于争先、敢于创新”的主题教育,认真落实师德规范,全面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❿ 教师的备课怎样和课件合理结合
如今,学校进入又一个五年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必将是学校实现内涵式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最佳机遇期。面对教育发展日新月异的形势,必须用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思路来引领学校事业的发展,实现新的跨越,特制定学校“十二五”(2010-2015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全国、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为指南,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办一所真正读书的学校,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走“教育管理人本化、队伍建设专业化、教育手段现代化、育人质量素质化”的发展道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努力提升学校品位,更加彰显办学特色。
二、总体目标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发展”为育人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善于合作,敢于竞争,身心健康,意志品质坚强,审美情趣高尚的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坚持人本理念,倡导文化管理,打造书香校园,提升科研品位,创造学校特色,实现跨越发展,将学校办成校风端正、设施一流、理念先进、质量优良的学习型、科研型、现代化、特色化的农村优质高中,力争成功创建省四星级高中。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 推进以学会做人为核心的育人工程。
以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为核心,关注学生优秀品质的养成、行为能力的发展和现代意识(公民意识、主人意识、创业意识)的培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特点,完善德育工作机制,讲究德育工作实效,真正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理念先进、专业过硬、责任感强、年富力强的优秀班主任队伍。完善德育考评机制,提高班主任工作实效。要进一步开展学校德育的课题研究,积极探索科学、合理、富有学校特色的育人模式,形成德育活动、德育管理和德育评价的科学体系。
2.明确德育工作主题。遵循德育工作规律,搭建主题教育平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按照学段特点确定德育主题有序推进实施,努力形成德育工作系列化、课程化、特色化。
3.拓宽德育实施渠道。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课程建设,办好家长学校,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建立“家庭—社会—学校”立体德育网络,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4.形成德育长效机制。积极围绕新课程方案的实施,狠抓学风、班风、校风建设,狠抓传统美德教育。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以简便易行为准则,寻找突破口,常抓不懈。经常性地开展德育案例和青少年成长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使广大教师认识到德育工作的艰巨性和价值所在。
5.打造学校德育品牌。深入实施自主德育,切实改革评价体系,真正确立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信任、尊重、理解的原则,充分实现学生的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我调控、主动发展。办好学生业余党校,做好班干部、团干部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学生会在自主德育中的作用。
6.推行德育导师制度。按照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思想,按照教师和学生100%参与的原则,根据班级内教师数和学生数确定教师与学生的结对比例,通过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确定师生结对对象。教师负责在课外详细了解结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学生思想困惑时及时提供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制定个人成长计划,通过家访或网上交流的形式与学生家长建立共同教育的机制,对贫困生或其他特殊学生提供救助渠道,了解学生的状况,学业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全面关心学生成长。
(二)构建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和教学体系。
课程改革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改革,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更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制高点。今后5年学校坚持依法治校、科研强校方针,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构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适应学生全面发展和特长发展的课程体系。包括课程开发和课程评价制度,选修课学生管理和成绩评价制度,教师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绩效考核制度,校本教研和教师继续教育制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制度等。
1.加大学科建设力度。打造优势学科,提升发展弱势学科,扶持薄弱学科,坚持稳步推进、适度超前的原则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进一步增加选修课在学校课程中的比例,努力推出精品课程,出版校本教材,形成学校课程特色,在全市产生较大的影响。
2.创新课堂教学策略。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促使教师从知识传授者的单一角色转向知识学习的引导者、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人生发展的同行者。重视课堂模式的研究、实践与推广,努力形成校本特色,大力倡导以“学生主体参与,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建立校本课程管理与研究机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规划,分阶段、分学科、分专题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实行教师申报、学校立项、专家评审、学生试用的办法。今后5年,开发5门左右校本课程,初步建立起学生选修课程体系。
4.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不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必然导致不同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了解学生的参与、体验与感悟,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5.加强学生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研究性学习。学生导师不低于教师总数的1/4,兼顾学生个人兴趣、学校办学特色和学校特殊地位等特点,结合新课程改革需要,开发学生研究性课题;结合各类竞赛,确立重点研究选题。学校保障课题研究经费,并实行分类管理。
6.促进学生特长发展。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科技教育工作,倡导和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为国家输送更多的艺体、科技及实用性人才。加强音乐、美术的课堂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绘画、书法、音乐、诗歌等高雅艺术,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并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三)打造专业化、研究型师资队伍。
教师是课程开发的研究者、开发者与实施者。新课程实施要求教师学科知识能力专业化、教育理论素质专业化、教学实践专业化以及教学品质专业化。新课程强调教师不局限于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带动学生共同参与知识的建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点,应放在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上,应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不断地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专业化素质,成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新型教师。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引导教师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学校培养培训体系,做好教师培训规划,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建立各层次优秀教师预备培养制度,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科带头人,努力造就一批在姜堰、泰州有影响的教学名师。
3.大力实施“青蓝工程”。成立青年教师培养领导小组,为每一位青年教师配备好教学和德育指导老师,协调各部门力量做好青年教师工作,制定好青年教师培养提高计划,将那些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及时放到教学、管理岗位上锻炼,充实教学、科研、管理骨干力量,促进他们健康快速成长。
4.积极推进“名师工程”。全面实施“1133”计划,举办骨干教师研修班,对教师专业发展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统筹安排,系统管理。加大名优教师培养力度,明确培养目标,延长培养时间,加强考核管理。通过3~5年努力,教师中达研究生水平10人,姜堰市学科带头人、名教师10名,泰州市学科带头人、名教师3名,校内名师30名。
5.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强化教育科研提高教师整体素质,采取有力措施,促使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人人参与重点课题研究(每位教师每年至少参加1—2个课题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将教学人员参与课题研究情况,纳入个人业务考核范畴,并作为评优、奖励、晋级的依据之一。
(四)完善科学化、动态性管理机制。
创新和进一步优化各项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努力实现管理目标明确化、管理工作责任化、管理过程精细化、考核评价科学化,保证学校在依法治校、民主开放、科学发展的轨道上运行。
1.建立质量管理制度。成立校级、年级两级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学校质量管理的目标与责任;围绕学校教学中心优化岗位设置,形成职责明确、协调顺畅的岗位体系;形成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工作流程;建立科学、明确的工作责任标准,把学校质量落实到每个岗位、落实到每个人员、落实到日常工作每个环节。
2.创新分配制度。完善评聘分开、以岗定酬、绩效挂钩、多劳多酬、优教优酬、优劳优酬、优管优酬机制,全员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自主创新能力。
3.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建立部门、年级组管理目标责任制,进一步理顺部门与年级的关系,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强化目标管理与考核,关注细节,注重过程,突出绩效,让学校各职能部门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
4.实行动态人事管理模式。根据奖先促后、追求适合的原则,依据学校有关考核的综合情况,实施各层次人才合理流动,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保持学校人力资源的调配最优化。
5.构建“文化管理”格局,激发共同遵从的校园价值取向,形成“发展学校、成就未来”的清晰办学理念,优化自然环境,和谐人际环境。充分发挥教代会职能,坚持民主管理,科学决策,努力实施和谐、透明,充满文化底蕴、饱含人文关怀的智慧管理。
(五)建设交互性、数字化网络平台。
1.按照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要求,做好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让所有教师都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化环境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2.加强信息化硬软件建设,实现校园数字化升级。重视硬、软件建设与改造,逐年加大信息化投入,加强网络资源建设,整合学校网络中心、电教中心和图书信息中心,建设数字化校园,实现全面的网络互动化、教学多媒体化、管理数字化;完成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实验室建设工程,建成校本资源库及课件研发制作室,使学校的信息化水平保持全市的领先水平。
3. 加强学校网站建设,不断完善校园网络平台,包括智能办公系统、教学及管理系统、家校互联系统、家长信息自动传发系统等,探究远程教育模式,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装备效能。
(六)开展全员性、草根式教育科研。
以“科研兴校”、“科研强师”为方向,规范教科研管理,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以实施教师成长三年规划、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为载体,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促进学校教科研工作进入全市先进行列。 1. 克服“功利主义”干扰,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制定学校教育科研发展规划,完善教科研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积极推动教科研向应用和为学校发展服务的方向转变,建立学科交*、队伍整合、资源共享的教科研体制,完善教研与教学相互融合的工作机制,创新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参与热情,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设立教育科研专项基金,制定和完善“教科研立项制度”、“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制度”、“优秀教育教学论文奖励制度”等,鼓励教师承担或参与国家级、省市级等教科研课题研究,要求教师人人参与校本课题研究。
2. 坚持“草根研究”法宝,构建开放的教科研网络。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开放式的学校教科研网络,为教师获得经常性的教学经验交流、教学协作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各类公开课、论文评比、课题研究、学科基本功大赛、专题论坛等教科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教学方法,了解教改信息,增强教师教科研意识,鼓励教师积极自觉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唤醒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和科学研究意识,形成浓郁的教科研氛围,探索教师专业发展道路,建设一支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
3. 紧扣“课堂教学”改革,回归务实的教科研本源。搭建学习平台、实践平台和反思交流平台,围绕“教学有效”“课堂高效” 开展广泛的校本专题研究。切实加强集体备课,高度重视教学反思,每个教研组结合学科的特点,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教科室要及时展示优秀的专题研讨案例,并做好论证推广工作。各年级要大胆设立 “教改试验班”,深入进行教学改革,争取在“有效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中出成果、创特色。将教科研能力作为教师综合考评的考核内容之一,对教育教学研究成绩优异者实行重奖,从而大力推进学校教科研工作。
(七) 锤炼高品位、特色化校园文化。
文化性是学校的重要特性,是学校生命力的重要根源。一流学校必然有一流的校园文化。学校必须立足本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学习先进文化,成为文化圣地。今后几年,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生态化、人文化的学校
1.大力发展学生社团。根据学生发展兴趣、特点,鼓励、支持学生组织各类社团,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使学生社团成为发展学生个人兴趣和特长的强大动力源、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成为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渠道。
2.培育高端精品文化。学校制定经典阅读计划,推荐必读、选读书目,开展经常性的读书活动。通过举办经典著作读书报告会、讨论会、读书沙龙等活动,引导学生尊重经典、亲近经典、理解经典,要求每个学生高中三年在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人文学科范围内系统、深入地阅读3~5本经典著作,并撰写读书报告。
3.优化校园文化设计。注重学校形象设计,以更生动的时代形式反映学校精神。重视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凸现学校人文特色,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将校园变成一本鲜活教材,激励师生斗志,不断地追求卓越。重视校园自然景观建设,烘托学校人文特色,将校园变成一座生态化的公园,陶冶师生性情,净化师生心灵。营造一个宏伟典雅、充满传统人文精神和现代文明气息的花园式学校,真正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4.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发挥示范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让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满足学生、家长、社会的需求。规范宣传制度,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
5.关注师生校园生活质量。构建新型的合作式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办好“职工之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全面展示教职工的才艺,充分愉悦教职工的身心。
6.办好 60周年校庆活动,弘扬学校优良传统。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建立较完备的毕业生信息库,大力宣传学校优秀毕业生。
(八)提供高质量、人性化后勤服务。
探索学校后勤社会化工作经验,加快学校后勤保障建设。多方筹集建设资金,迅速启动学生食堂新建工程和运动场升级工程,一年内建好学生食堂和运动场。
1.推进学校后勤服务改革。建立一支综合素质好、工作效率高的后勤保障队伍,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2.强化安全责任意识,营造平安和谐校园。继续完善安全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实行分级管理,明确岗位责任,加强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3.强化成本意识,注重精细管理,创建节约型校园。充分整合并有效利用教育教学资源,堵塞浪费漏洞,加强环节监管,做到物尽其用。
4.巩固绿色学校创建成果,争创国家级“生态校园”。重视环境育人功能,精心打造一流育人环境,努力实现绿色满校园、处处闻鸟语、四季有花香的绿化美化效果。将绿色理念拓展到教育、教学、管理各个领域,实施绿色管理、绿色德育、绿色课程和绿色后勤,构建和谐校园,实现学校和全体师生的可持续发展,真正把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
四、保障监督机制
制定和实施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为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制定过程须广泛征求意见,经专家论证,教代会通过,最终形成共识。为此设立以下保障条款:
(一)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组织、指导、协调和服务功能。规划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解决重大问题,检查规划实施的进展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积极寻求政府、上级教育部门、社会和家长的外部支持。
(二)机制保障
加大学校十二五规划的学习和宣传力度,使全体教职工了解规划,提升学校的凝聚力和发展力,增强执行实施规划的权威性、自觉性。各部门要通力合作,保证学校各项工作围绕此规划高效开展。充分发挥群团组织、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方面的职能,促进校务公开。
(三)物质保障
以学校发展规划为依据,以教育教学工作为重点,科学合理的编制每年预算。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产,努力提高资产使用率。学校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课程开发、实施和管理,用于师资培训、继续教育、设施配置、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与对外交流等。开源节流,勤俭节约,充分利用有限资金创造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