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备课的感悟

备课的感悟

发布时间:2020-12-15 08:16:03

1. 听钱志亮《有效课堂哪儿来》有感

寒假期间,听从学校统一部署,在家收听收看了钱志亮教授关于有效课堂的转题讲座。钱志亮教授的讲座分为了五个部分。一、有效课堂的概念。钱教授科学地阐释了有效课堂的概念,他认为,单位时间内高效、高质完成教学任务的课堂叫有效课堂。二、有效课堂的前提。钱教授认为,有效课堂的前提是教师的专业化。教师要具有一定的职业理想、教育观念、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德育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和教学科研的意思和能力。三、有效课堂的条件。钱教授说,精心的备课,是有效课堂的条件。而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心境、备学生、备导入、备方法、备设问、备层次、备训练、备语言、备板书、备课件、备小结。四、有效课堂的实施。实施有效课堂,必须优化教学过程,确保学生的视觉、听觉通道顺畅,巧用维持课堂秩序的策略,分析课堂死沉的原因,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五、有效课堂的评价。钱教授采用4I标准评价标准来评价一堂课。他认为一节好课应该做到:饱满的激情、殷切的希冀、热情的关注、亲切的语言、丰富的体语、出神入化的演示、深入浅出的讲授、恰到好处的点拨、游刃有余的教材驾驭、收放得体的课堂调控、紧张有序的分层递进……
钱教授《有效课堂哪里来?》的精彩报告,他从不同视角为我们剖析了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如何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规律。听后有豁然开朗的欣喜。虽然讲座进行了好几个小时,虽然看的还只是录象光盘,但中途离开,也没有多少倦意。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在钱教授生动的讲解中,我一直都在体验着愉悦的熏陶和进行着智慧的反思,而每一次的思考,都能让我的心灵走远一点。当然也有许多搞笑的幽默。
从钱教授的报告中我深刻的认识到了:无数细节决定了教学行为的好坏、优劣。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很多时候都忽略了教学的细节,往往只是为了教而教。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眼光投入到教学细节上来。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发现细节、处理细节、研究细节。从细节入手,揣摩数学教学的一言一语,追求教学的合理化、精确化,使教学充满人文合一的活力。
特别是备课环节,我的感受最深:备课是有效课堂、成功教学的基础。初次听到“备课”二字,我以为是“背课”。想想也是,如果教师不对所执教的内容和环节熟记于心,怎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所谓“备”,即准备,也就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对所执教的内容进行阅读、思考、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备课,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
钱教授介绍备课要吃准教材,并总结了备课中12点必备,即:备教材、备心境、备学生、备导入、备方法、备设问、备层次、备训练、备语言、备板书、备课件,教具、备小结。
然而,联系自己的备课过程,发现自己的备课确实少了点准备。常常只是拿起教材、备课本、教学参考资料浏览几遍,把重点标记在课本上,就算是完成了与教材的对话。这样的对话当然是粗浅的。教师对教材缺少较多感悟的过程,因而不能引导学生充分的与教材对话,所以,教师要备课,先要背课,即备教材。
钱教授讲述,备课时还应注意备方法、备层次、备训练等。的确,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讲究策略性和灵活性。新课改特别强调学生的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这样很可能打乱教师头脑中固有的思路,课堂教学有可能不按照事先设计的环节进行,因此需要教师随着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灵活调整教学步骤。这就要求我们备课的教学设计应在深刻挖掘学科教材,追求知识深度的基础上尽量储备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拓宽知识的外延度,预防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同时教学设计应是丰富的,多变的,多样的,以便根据课堂情况灵活调整。
总之,我感到作为教师,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而语言的技巧不是想说就能做得到的,必须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教学语言修养,博览群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遗余力地完善自己,向书本学、同专家学、向他人学、向社会学,吸取教育教学理论精华。并结合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用教师大方得体、富有感召力的举止言行感染学生,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航标。

2. 阅读《教授学生》的感悟

张教授给我的印象是亲和、幽默,极具学者风范。整个演讲精彩纷呈,让我至今还回味无穷。 感受一:导入新颖 张教授在开场白里先做自我介绍,介绍完毕,观众鼓掌,但掌声七零八落,张教授调侃说掌声不够热烈。讲自己在德国参加教师培训的故事,说人家德国人的掌声热烈,而且有节奏。“掌”字,上面是一个“尚”,下面是一个“手”,意思是大家要举起高尚的手。他提议,让台下的人为他再来一次鼓掌,要求掌声再热烈些,时间再长些。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 演讲开始,张教授先出示了两个字:忙(盲,茫)与觉悟。忙,从字面上看是心亡的意思,他说:“如果别人问我忙吗?为了忌讳亡,我都说,还可以。”忙的时候要扪心自问:“我为什么这么忙?我能不能不这样忙?我该如何忙?”要学会梳理自己的工作,合理地安排事务、统筹地安排时间,要学会智慧地“忙”。觉,学字头,底下见,悟,我心。张教授说:“如果生活中我们常常觉得自己很忙,那么就要停下来给自己思考的时间,想一想怎样改变这种现状,而人的一生是一个长长的修为过程,终其一生,了解世界,了解别人,但只有看见自己的心,才是觉悟。”忙的时候要扪心自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能做点什么?” 感受二:平易近人 张教授的演讲至始至终都是站着讲的,完全没有想象中的大师惯有的架子,特平易近人。演讲中肢体语言运用的也非常好,不时与台下的观众互动。 演讲的思路很清晰,内容充实。 一谈教师要不要做教科研? 张教授举了一个案例:在一所当地很有名气的学校里,一位参加工作才四年的教师有事请假,学校临时请回一位有四十年教龄职称是中学高级的退休教师来代课。谁知老教师上课不到四天,听其课的学生及其家长就有意见了,学生说听不懂老教师的课,还希望让原来的老师来上课。家长要求学校立即换老师。这件事在当地的网络上引发关于教师工作是否专业化的热议。 张教授说:教师的专业化不会随着教师年龄的增长自动产生,如果老教师不注重教科研,跟新教师比,他教育教学水平不会比新教师的强到哪里去。只是几年的经验被重复若干次而已。敬业但不专业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二谈教师如何做教科研? 张教授通过一个图像来说明教学时间、教科研时间与教师工作年限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新教师工作的头五年特别重要。头五年工作环境好,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就能少走弯路。 张教授推荐“三轮备课”方法很适用,尤其适合刚毕业的师范生。所谓三轮备课,大意是:在第一个三年内,教师要严格按照备课的要求扎实备课,并且要写教学反思,记下学生做作业时犯的错误,学生在单元测试中出现的问题也要记在备课笔记中。此谓第一轮备课。在第二个三年中,教师只需在第一轮备课的旁边修修改改二度备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等无需重新抄写,但是要将当年中考出现的与本课时相关的题目写在原教案的旁边。此谓第二轮备课。在第三个三年中,教师要反思前两轮备课,做一些理论性的思考和研究,从第五年或第六年开始,就可以动笔写论文了。那么我们的教学才会是真正有效的,我们写出的论文和研究的课题才不会是纸上谈兵。此谓第三轮备课。 论文怎么写?张教授讲了很多。一是写论文要基于应试。作为应试教育的最前沿,教师写论文不能回避应试。二是写论文要基于学生,要研究自己所教的学生。三是写论文要基于教材。四是写论文要基于阅读。“若要教的好,只有读的好。”“无读不丈夫。”建议教师今后要多订专业类杂志。重视平时资料收集,尝试建立档案袋。 讲演过程中,张教授总是把教师搞教科研比喻成武侠小说的武林高手修炼武林神功。“真正高水准的老师就是一支粉笔、一支香烟。” “做老师不是靠苦劲,而是由许多智慧的东西。”…… 晚上回家,打开电脑,整理学习笔记,白天的场景再次在脑海中呈现。短短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张教授妙语连珠,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教科研的向阳窗,也更加坚定我今后继续走教科研之路的信心!

3. 读"如何备课"有感

如何备课有感 于老先生的教学成绩有目共睹,不仅仅学生们喜欢听, 教师也喜欢听,究其原因,于老师自己总结是备课备得细, 备课备得精。
那么,于老师是如何备课的呢?
备课不等于写教材,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 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
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 的所思所想所得,把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 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的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 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
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 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了,因此,他把备 课分为隐性的和显性两部分。
隐性备课最重要。这是“内功”有时是看不到的,也无 法形之于文字的。内功好的人,即文化修养高的,悟性好的, 教学经验丰富的,花的时间会短得多,效率就会高,反之就 会低。
隐性备课最重要的是钻研教材。一篇课文摆在案头,先 做什么?
一、 钻研教材的第一步就是先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 思。 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随着悟性 的提高,有些关键词语,写得精彩之处,以及课文的 重点,难点,也会很快抓住,抓住了,便做上了记号。 凡是生字,拿不准读音的字,他都一一查字典,整明 白。比如“翻山越岭”“越”有七种意思,在这作为“跨” 讲。有些词语的意思虽然不一定讲,但老师必须先明 白,先懂。知识性的东西,不能有半点含糊。 想想自己,如果有于老师这种认真钻研的品质, 我想我的教学成绩也会逐步提高。优秀教师之所以优, 必有其过人之处。之以成为全国语文教师的楷模,必 有其用心之处。而自己作为年轻教师,虽然没有其几 十年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有着和他们一样爱学生的 心。所以,我们年青人一定要努力
二、钻研教材的第二步是朗读课文。 语文是人文性比较强的学科,学文中优秀的人物 品质,学习课文中作者爱大自然爱家乡的好思想。但 在这些妙趣横生中课文中,优美的字词句段中,如何 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领悟到呢?只有读,读中理解, 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那么如何教学生朗读课文呢? 于老师认为,读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通常 要朗读四五遍。对于情感型课文,如《月光曲》《第一 次抱母亲》,朗读的次数还要多,不读到“其意皆出吾 心”“其言出于吾口”是不罢休的。随着自己的语感的 不断丰富,多数课文中他只读一两遍,便可以进入文 中。读第三四遍是为了熟读,尽量不出一点错。范读 时出错虽说难免,可以原谅自己,学生也会谅解教师, 但我总觉得不应该,哪怕读错了一点点,我们也会感 到不安。朗读是钻研教材的最重要的一环。朗读是钻 研教材最重要的一环。朗读是活的,是跃出纸外,是 赋予作品以生命。备课时,他力求把课文读“活”。朗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学生听了不禁潸然泪下,朗读 《小稻草秧脱险记》,小朋友们听了没有不手舞足蹈 的:朗读《桂林山水》,学生听了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他便认为是朗读失败,因为他觉得没有把文章读活。 试想,一个对教学如此较真的教师,工作怎么会不突 出?所以,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一大半了。因 此朗读的意义十分重大。 教师朗读水平有多高,学生就会有多高,甚至超 过教师,如果教师水平不高,就不要期望学生的朗读水平多么出众。师生朗读得精彩的课堂,必然是充满 生机的、充满灵性的、富有情趣的课堂。 那么有课堂教学中如何备“朗读”呢? 于老师认为,备“朗读”,第一是多读,用心揣 摩课文中的意境,思想感情(包括人物的思想感情)。 第二是多听别人的朗读,听录音。平时,他特别喜欢 听广播电台的小说朗读,诗歌朗读,这对提高他的朗 读能力大有益处。他常说:“录老师”就是指朗读的最 好的教师,实际上“录老师”指的是VCD、CD。第 三, 说得远一点,是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特别是音乐修 养),丰富自己的情感,艺术修养高,学生的情感比较 丰富,便容易和课文中的思想对接。 想起自己小时候,妈妈总是让我看电视,听新闻 联播,看来母亲的做法是对的。虽然自己的朗读水平 不高,但是深深喜欢着朗读,自己在平时就更应该像 于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提高自己的课堂 教学。
三、钻研教材的第三步是正确领会作者的遣词造句,谋篇布 局的意图。 对于作者推敲、锤炼的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 体会。郑振铎在《燕子》中描写燕子用尾尖,点水形成水圈 儿,为什么说成“小圆晕”?“燕子飞倦了,落在远处的几 痕电线上”为什么这不用根,而用痕呢,别看这只是一个字, 这有多少意趣啊!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方法,也要 把握好,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学习,去运用。对文章的 妙处和特色理解了,成竹在胸了,课堂上便会自如地引导学 生去感悟。教师毕竟是教师,是组织者,是引导者。教师领 悟得深,学生才能领悟得深,甚至在教师的培养下,超常发 挥。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成为一名空话。 四、 钻研教材的第四步是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 在处理课后习题上,我总是先做完答案,就了事了,而 于老师却不是这样简单做的。他认为在处理习题上要认真 思考练习题的要求,有的于老师要先做一做。 例如,要求学生背诵的部分,他先背下来。要求学生正 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他先努力去做。要求学生 回答的问题,他先答一答(有时写在教案上,有时在心中 想一想)。要求学生写的字和词语,他一定要先写一写,每 个要求写的字应该注意什么,特别是每一笔要求写的字在 哪起笔,哪收笔,一定要把握好。否则就写得不规范。要 求学生造句,于老师一定先造,不是造一个,尽量地把这 个词的运用范围都想到。例如《水上飞机》一课,要求学 生用“究竟”造句。课文中是这样写的:小海鸥决心去问 个究竟。这的“究竟”是按“结果”讲,也就是看明白, 看个结果。但在词典讲,它还作追问讲,因此,在造句时, 每个不同的解释于老师都造了几个句子。这就就得了指导 造句的发言权。但他造的句子的目的,绝不是让学生抄袭 以应付考试,那样做,就把孩子教死了。 以上说的是钻研教材的几个主要方面。钻研教材是 备课的最重要的一环。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 法。 隐性备课还包括查找资料。于老师的书架上有很多 现代化的辅助教学资料。那么于老师在平时是如何备课的 呢? 于老师在备《圆明园的毁灭》时,他专门翻看了《中 国通史》中有关鸦片战争的章节;教《海洋——21 世纪的 希望》,他专门在网上找到很多海洋方面的知识。《现代汉 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更是离不开,教师在板书时把笔顺搞 错的时候很多。于老师有读书读报的习惯,喜欢读书,报, 杂志,这对于老师来说也是备课。因为他认为,谁也说不 定哪块云彩会下雨。有一次在长春的作文课,要和一位同 学演一个小节目,于老师要和一位同学表演一个节目。于 老师问这名孩子叫什么,孩子说叫:“冯羽商。”孩子反问 老师这个名字他发现了什么,于老师猜出,这个孩子的家 长是音乐老师,孩子非常兴奋,问老师怎么知道的。于老 师淡淡地说:“商是古代的五音中的2,羽是简谱中的 6。 学生专心听着这一段的小乐曲,他们从中是不是也体会到 了一种文化,更重要的是于老师出为我们这些普通教师上 了一堂课。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在平时多学习,多留 心,正像他所说:“不知道哪块云彩会下雨。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听了一位历史教师讲课,很感动, 问他是什么时候备课的,这位老师说:“我上课用了半个小 时,备课用了一辈子。” 接下来便是思考教法。在思考教法的时候,必然是 “备学生”“备教法”。前面说了,课文钻研好了,教法往 往也随之有了。即使没有找到什么好的教学办法,但只要 是朗读读好了,读出文章的妙处和味道来了,也能把课上 得有滋味儿。 隐形实际上并不隐形,它指的是在写教案之前的准 备工作,其中包括无形的思考。 所谓的显性备课把的是写教案。于老师认为教案一 定要写,但不要拘泥与形式。他所记得的东西都是相当重 要的东西,以防止忘记。这相当于“作战计划”。教学目标 要记,过程要记,关键词语的处理及体会要记,教师要讲 的重要的话要记,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求学生写的文 章,段落,造的句子,于老师都要写一写,造一造。重要 的参考资料也写下来。他还喜欢在课本上写“教案”美其 名日“备课于书”。 他把隐性备课称为备课于心。每课都想出新的人, 想每课都让学生喜欢,所以更多的是备课于心,备课于书。 教案往往只写一个过程,过细的东西写在书上,总之,备 课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方便教学出发。 钻研教材时,于老师还喜欢和同事讨论。同事的讨 论,很有作用,有时会使我们豁然开朗。自己久思不得其 解的问题,往往会被别人一句话点破。听别人上课,也有 助于对教材的把握,就算上得不成功,但至少帮助你熟悉 了教材。于老师的好多教学方法,是在听别人课的时候想 出来的。 那么于老师在平时备课是如何做到“显性备课”和 “隐性备课”的呢? 在教授小学语文课本第八册的一篇课文叫《全神贯 注》,于老师就被罗丹的全神贯注的精神所感动。当他又读 两次后,教学思路一下就产生了:他打算一开始把文章最 后的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的两句话:“那天下午,我在罗丹 工作室学到的,比多年在学校中学到的还要多。从那时起, 我懂得了,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 好,就会全神贯注去做。”学生可能会问茨威格是什么人, 可能有人也会问罗丹是谁,接着会问茨威格那天看到了什 么,为什么会得出上述感言。这样,于老师便趁势引导学 生读书,感悟。答案找到了,证明学生对课文有了总体的 了解。接着精读课文,品味关键词语,感受文字的魅力, 感受罗丹的全神贯注。最后决定让学生写写感受。这课书 备课时间不过一个小时,教案写得很简单,只是个过程, 重点记下要关键词,记下了怎么样指导朗读的办法经及自 己读了之后写下的“名言”。教案虽然写好了,而且他也比 较满意。但于老师在讲完以后,就没有就此了事,而是又 查找了茨威格罗丹的资料。这些东西虽然在课上不一定用 得上,但作为教师很有必要了解一下。 这就是于老师备课的思路,那么于老师是如何写反 思的呢? 教后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反思,于老师在讲完课以 后有时很兴奋,就快记得兴奋点,也就是成功点,有时也 有遗憾,在记的过程中自己的认识也往往会得到升华。负 面的东西也会变得正面了。所以说于老师说:反思吧,记 下来吧!这样成功和失误都是收获。可以说写教学反思实 际上对自己备课及实施的总结,正像于老师自己所说:认 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的教师,但认真写三 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 一个专家呢! 都让我们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吧,像于老师那样, 成为一名让学生喜欢,家长称赞,社会认可的教师吧!

阅读全文

与备课的感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