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以初中化学教学为主题的研究课题题目有哪些
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化学教学应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化学的重要性,提高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验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学时效的内涵及衡量标准也由过去注重知识传授倾向的时效观逐渐向“生命课堂”的时效观转变。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支撑和归结。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县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课堂教学形式上比以前活泼了,学生参与教学比以前积极了。但当前我县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还普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不彻底,部分化学教师课堂教学仍然以“师授”—“生受”为主,学生参与度不够;课堂导入无激情;课堂教学实效性不强;部分教师为单纯提高纸笔测试成绩搞题海战术,学生的课业负担重,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教学效率不高,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我县整体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即能够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践证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受方方面面、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问题。聚焦课堂、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近年来,国内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的课题也比较多,为切实提高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我县目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我认为其改革应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方面下功夫。因此我选择本课题,旨在通过以初中化学课堂作为研究对象,从课堂教学行为(导入、活动、作业设计环节)入手,探索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从而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研究的意义:
通过开展“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研究,对我县初中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帮助化学教师走出误区,使我县初中化学教师更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及理念,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进行系统地梳理与提升,明确其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及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在教学实践中边教边研,努力实现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有较大的转变,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创造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有序的新型课堂,使学生乐于学习,全面发展,促进我县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课题的概念界定及研究目标。
(一)概念界定
1.初中化学:贺兰县中学九年级化学学科。
2.课堂教学:是指学生在校学习时的第一课堂,即以教室、实验室为教学场所,以班集体为教学单位的,以40分钟为一个教学时段的课堂教学。
3.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进步、有提高。具体而言是指使学生在认知上,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使学生在情感上,由不喜欢到喜欢,由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学习态度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即关注学生在三维目标领域上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
4、策略:方法或手段。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理论学习和总结反思,寻求符合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支撑。
2、调研当前我县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 改变教师偏重于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努力实践“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基本理念,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操作策略。
4、创设教学情景,优化课堂教学,通过开展真实有效的互动教学,让课堂充满活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情感。改变学生偏重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形成。
5、引领教师在“教中研”,在“研中教”,促使教师走专业发展之路,提高我县初中化学教师整体教研水平。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和遵循的原则
(一)理论依据:
1、辨证唯物主义关于矛盾的理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教学工作中无论教师讲的再多,也只能是学生知识、能力形成的外因,是第二位因素:而学生自身的认识、实践、反思才是内因,是第一位的因素。
2、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知识。因此,必须营造一个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来与学生共同建构知识。
3、互动教育理论:教育活动是师生间生命与生命的沟通;教学过程则是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活动。这个过程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产生教学共振。
4、课改理念: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二)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转变教师自身理念,充分认识“以学促教,以教促学”的意义,认识学生学习的“主体”。
2、科学性原则。以我县各校学生实际开展研究,始终遵循课题科学化管理,课题组成员精诚团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担子课题研究。
3、实践操作原则。各校教研组积极开展“同课异教”“一课多讲”等各种类型的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进行有效教学实践研究,并及时总结,不断改进。
4、适时性原则。各校课题负责人及时向课题总负责人反映课题研究情况,每月组织召开一次课题组成员会,总结阶段成果。
5、广泛性原则。该课题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改变教师被动教和学生被动学的现状,以成就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我县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经实践证明后,可将好的经验向全市范围内中学推广。
6、评价激励原则。在课题阶段研究中,定期开展优秀教学设计、优质课评比并给予表彰奖励,并将选出的优秀课例、论文等向市、区教研部们推荐,力争高质量的完成该课题研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内容:
(1)调查问卷
①了解新课程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
通过问卷形式了解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讲授、师生互动、自学为主、练习为主)作业布置等方面。
②了解目前我县各中学学生对于现有化学作业的认识。
(2)课堂教学有效性因素研究。
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支撑,对现行的课堂教学从教育的高度和学校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全面深入的微观分析,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观察、听课、跟踪研究;对课堂教学环节要进行分析研究;对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对课堂教学的时间和效益进行分析研究;对筛选、提炼的有效教学策略加以验证分析;探究课堂教学过程优化的方法。
(3)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在课题研究中,突出探索当前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实际如何有机融合,让课堂“活”起来;将重点探究:情境创设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师生活动、生生活动方案,实现有效“互动”?如何优化作业设计,切实提高课堂效率,让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提升。
子课题:
1、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情境创设策略研究
2、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师生活动设计策略研究
3、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二)方法
1、文献资料法。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及有关本课题的已有研究成果。
2、调查法。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了解我县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教师作业布置情况,制定研究计划。
3、行动研究法。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不同的课型有效情境创设的方法;有效的师生、生生活动的方案;如何优化作业设计。
4、经验总结法。收集整理相关典型案例,在全县范围内交流、研讨。及时整理阶段研究成果,并上传。
五、已经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成果:
论文《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宁夏化学学会开展的2009年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
论文《提高初中化学试卷讲评课效率之我见》在宁夏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宁夏教育学会开展的优秀教学论文网上评选中获一等奖。
参考文献:
1、《化学课程标准》
2、《走进新课程》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成果》
4、《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
5、《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6、其他相关课题研究成果。
六、研究步骤及分工:
1、研究准备和启动阶段(2010.9~2011.2)
成立课题组;学习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课题组成员培训、交流,收集资料;研究文献综述;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制定总的课题研究方案,开题报告。
负责人:邢菊荣 岳淑萍
2、实施研究阶段(2011.3.~2013.7)
第一阶段:(2011.3~2011.7)
(1)、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2)、调查了解当前我县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具体负责人:郎海燕 蒙建甲 刘丽荣 牛春林 负责设计调查问卷,在师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汇总统计,撰写调查报告。
(3)、开展复习课“课堂观察”活动。
负责人:郎海燕 蒙建甲 刘丽荣
第二阶段:(2011.7~2012.7)
根据研究方案,开展好各子课题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施,并由每组负责人中的第一个老师撰写子课题研究计划、实施方案并撰写子课题结题报告。
子课题1、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情境创设策略研究 (负责人:岳淑萍 郎海燕 王峰)
子课题2、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师生活动设计策略研究 (负责人:邬瑞 岳淑萍 马凯)
子课题3、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负责人:蒙建甲 刘丽荣 牛春林)
(1)制定子课题研究方案,请专家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辅导。
(2)以学校教研组或备课组教研活动为依托,开展 “如何有效导入——即情境创设”、“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如何优化作业设计” 集体备课研究、课堂教学观摩研讨;
(3) 借助各种类型的公开课,进行有效教学实践研究,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4)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
第三阶段:(2012.8~2013.7)
(1)组织全县范围内观摩课、示范课教学研讨活动,开展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案例、优质课评比活动,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并请专家指导。
(2)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根据研究进度,及时调整实施方案。
(3)整理材料,撰写教学案例、论文、阶段小结。
负责人:邢菊荣 郎海燕 邬瑞 蒙建甲
3、研究总结阶段(2013.7~2013.12)
(1)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梳理并展示研究成果,组织现场展示活动。
(2)申请结题验收,出成果集,含论文、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课例光盘等。
负责人:邢菊荣 岳淑萍 郎海燕
七、课题研究组织管理:
课题顾问:马桂萍(宁夏教育厅教研室化学教研员)
安长忠(银川市教科所副所长 宁夏化学学会理事)
李青萍(银川市教科所化学教研员)
张学信(贺兰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
徐国福(贺兰县教育体育局教学研究室主任)
课题组组长:邢菊荣(贺兰县教育体育局教学研究室化学教研员)
课题组副组长:岳淑萍(贺兰一中教研室副主任)
课题组成员:
郎海燕(贺兰一中初中化学备课组长)
邬 瑞(贺兰一中化学教师)
王 峰(贺兰一中化学教师)
马 凯(贺兰一中化学教师)
蒙建甲(贺兰二中理化生教研组长)
刘丽荣(贺兰三中化学教师)
牛春林(银川二十六中教师)
八、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我县已进行六年,教师教学理念已基本更新,教学方法在逐渐转变,能够积极配合此课题的实验。
2、贺兰县委、政府、教育部门对此课题研究十分重视,给以大力支持。
3、本课题组成员爱学习,勤钻研、善反思、具备课题研究的基本素质,有开展课题研究的经验和能力。
九、研究成果形式
1、各种实践活动的记录资料、文字材料。
2、调查报告。
3、教学论文、教学案例集,优秀课堂教学实录。
4、完成《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
Ⅱ 高中化学教研组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教学重难点突破啊。教学内容的设计啊。以及高中实验的改进啊等等
Ⅲ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有效地展开教研活动
学校教研组原本以研究教材教法、改进学科教学为目的,在提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中小学教研组活动忽视学科教学的基本性质与任务,仅仅停留在自主、合作、探究等通识理念的讲解上,中小学教科研活动越来越强调以课题为核心,按专门化的科研之路展开,在课题设计、开题论证、中期检查与结题鉴定上耗费了不少时间、精力,而对教师的日常备课、上课、作业设计、个别辅导中的创造性劳动很少关注,考试命题被视为“应试教育”的代名词,很少纳入正规的教科研活动的视野;等等。
学校教研组聚焦于学科教学知识,开展备课研讨活动,应当关注哪些问题?
1.深入研究课程标准与教科书。教师要认真学习并深入理解课标理念与学科教学要点,更要进一步关注教科书是如何呈现课程标准的,包括具体的呈现内容与方式,要进行不同教科书呈现内容与方式的比较研究。在教学中,既要走进文本,走进教材,又要超越已有的教材,开发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课程,这应当是学科教研组进行备课研讨活动的重要话题。
2.教学内容的深度阐释。对教材的钻研绝不能止于把握它与课标的关联,还要进一步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诠释蕴含在文字、符号、图表中的意义。衡量教师对特定教学内容的钻研是否达到一定的深度,有几个重要指标:一是能否把握特定教学内容在横向与纵向上的结构关联,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及其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二是能否举出日常生活中的恰当的事例对概念、原理、定律的实质作说明。
3.分析教学任务。侧重从学生学习的角度,陈述学生应当学什么,做什么,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结果,并揭示教学目标规定的学生要形成的能力或倾向的构成成分及层次关系。反复提问并回答这样的问题:学生要达到这一目标,完成这一学习任务,需要预先获得哪些必备的知识、技能与经验?必须经历哪几个阶段?关键环节是什么?可能出现哪些问题?会引起怎样的误解?
4.学习内容的呈现。主要有3类:一是讲授教学。教师将现成的知识、经验、结论直接呈现给学生,并作必要的举例、阐释、板书,学生主要通过聆听、观察、记录进行接受式学习,整个交往过程主要是由教师直接控制的。二是对话教学。问题引导,双向互动,和而不同,师生在教学交往中平等参与,共同活动。在对话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相当重要,而教师在对话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同样是不可缺少的。三是活动教学。将学生的学习视为一定情境下的任务驱动、全身心参与的自主性活动过程。教师作为辅助者,提供必要的咨询、帮助;学生成了互动的主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教学交往的内容、进程与方式。
5.课堂教学的组织。包括为学生主动参与和深度参与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合作,关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关注学生的差异,作分层教学与个别辅导;对学生独特感悟与个性化理解的尊重;建立学生导向的课堂教学秩序;等等。
6.学生的练习、测验与评价。这涉及对课标中关于不同学习要求的准确理解把握,围绕不同层级的学习要求设计相应的练习与测验题目,对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进行准确的观察、记录与诊断分析,并据此设计后续的教学活动.
如何有效地开展教研组的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如何开展——本组的做法
我们认为教研活动的开展要体现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采取的方法是:在一学期或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有明确的研究课题主导整个教研组活动。即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围绕课题开展教研组的各项学习活动和实践研讨活动等,实现教研和科研的紧密结合,提高教研活动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促进教师业务和教科研水平以及学科质量的全面提高。
本学期的重心是围绕本组研究课题“创设探究性学习情境的研究”来开展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有理论学习、课题研讨、集体备课、组内研讨课等。虽然我们与大家开展的活动形式差不多,但我们是围绕研究课题,围绕本组的重心开展活动的。
我们进行理论学习时,选择的文章必须与研究课题有关,组长提前通知组员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定好时间、定好内容,再进行交流,这样也保证了全员参与。在收集资料时,侧重解决这段时间所遇到的困惑,能给大家有所启示的文章。这学期主要学习了“如何在多样化的自然情境中建构新知”、“如何创设一个好的数学情境”、“探究式学习中学生知识自主建构的情境脉络”、“学生知识构建中的探究式学习”等等。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不能盲目地为创设情境而情境,要有一定地目的性,要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教学内容来选择合理化的情境。
“课题研讨”主要是总结前期成果,交流各自的做法,根据困惑提出下期研究的方向及任务。比如:我组在开学第一个星期就重温了本组研究课题的目的意义、内容等,并对上学期的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出:
1、通过介绍数学文化,创设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等,培养学生探究兴趣。
2、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3、创设矛盾冲突,诱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4、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学会探究的方法。
老师们在交流中谈到:主题图的情境要合理运用,有些约定俗成的,不需探究的就不要创设情境探究,我们不能只关注开课情境,其实它是贯穿整节课中,问题、生活中的实物、学具、班上的环境等都可以作为情境……
在交流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自己的困惑,结合组员自身的特点,布置了这学期的研究任务,对每个组员合理了地进行分工,有的是进行小组合作研究、有的是对“概念课中何种情境有利于学生体验”的研究、有的专门进行主题图的研究等等。
“集体备课”是我组最大的特色,我组每次集体备课在“备”上下足了工夫,总是提前定好时间、内容、主讲人,其他人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备课还要与组内课题相结合,能具体解决某一个问题;备得要全面,备重点、难点、疑点(易混淆、易错误)、交点(前后知识的联系),备教材、设计、学情、学法、课件、练习等等,特别是集体备课后还要跟踪听课,再反思我们集体备课中对学生估计的情况是否准确,采取的手段是否合理等等,再寻找问题再研讨。
比如,本学期对“平均数”进行了集体备课,我们的主题是“创设何种情境更有利于探究平均数的意义”,由于我组三年级和四年级都有这一课,当时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考虑了两种方案,一种是以拍球比赛的情境,人数不同的情况下,如何分出胜负,感觉这种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是难度太大;另一种是书上的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境,用统计图直观的表现出来,非常直观,但是不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各自都有利弊,我们就想综合起来,当时还争执不下,部分老师认为按第一方案学生有没有这个能力。于是我们在集体备课后跟踪听课,得出:四年级适合采取矛盾冲突情境,三年级适合直观操作情境。并且拍球活动特别好,是学生亲眼看到的,很容易理解平均数是虚拟的,不是每个人实际拍的。这次听课,我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理解平均数在最高与最低之间时,教师不知如何提问,于是我们又在“如何精心设问”上作思考,建议看条形统计图,估一估他们的平均数,交流:平均数有可能高于最大的数吗?有可能低于最小的数吗?采取这种提问,学生真正地走进了平均数,深刻地体验了平均数的含义。我们在备“24时计时法”时,提出的主题是“创设何种情境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24时计时法”,通过研讨得出:创设“小明的一天”生活情境非常合理必要,并且要借助课件让学生去体验,还要加强拨钟的操作情境,更有利于学生感悟24时计时法。
我们“组内研讨课”,既有集体备课后的跟踪听课(如“平均数”),也有专门的研讨课(如“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这节课,打破了传统的做法——从算式的表象上去观察,从形式上发现规律。而是采用的从另一角度去突破,即从乘法意义入手,结合大量的生活实例,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这里既有教师提供的实例,也有学生自己举的例子,既有直观的,也有抽象的,在众多的例子中,学生不断地感悟,体会乘法分配律的实质,从而抽象出数学模型,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真正从实质上掌握该定律。生活情境的有效运用是这节课的助动器。
总而言之,我们开展每一个活动都是围绕本组的研究课题来开展的。在活动提升自己的认识,学会深入地分析教学现象,学会反思与总结。
Ⅳ 如何开展高一化学实验教学集体备课记录
教学集体备课记录
课前精心备课,选择合适的教学过程。一堂课成功与否,与课版前准备工作的好与坏权有直接关系。教师应做好充分准备。如查阅各类信息资料、储备丰富的相关知识,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准备合适的教学手段和用具,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应变能力,积累处理学生生成问题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掌握一定的地理技能等。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教师主动参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设计,创造性地整合、加工、运用教材,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教学学生学习、发展情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Ⅳ 如何开展一次高三化学组备课活动
化学备课组活动计划范文
一、 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围绕教导处工作要点,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的课程标准,积极投身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提升。关注本备课组教师素质的提高,努力做好教学工作。
二.具体措施:
1.教研活动做到主题明确、注重过程、人人参与、研讨、反思、总结。强化教师个人的自我实践,自我反思。
2.备课组按“四定”开展活动(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教师)。学期开始认真组织好开展一轮以整体梳理教材为主的集体备课活动,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3.要求备课组成员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方法灵活多变,重难点突出,努力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留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知识。
4.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开展集体备课,互帮互学,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培养教师的教学反思习惯,让教学反思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研究能力的有效手段.根据学校工作重点,全组人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和各项教研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5.关心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设备,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实验探究内容,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历届中考的题型及方向.
6.通过单元考,摸拟考,进行分析,分析本届初三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要求.
7.继续开展教学研究,进一步加强听课、评课活动,要求听课有记载,有点评。
8.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及教学论文,互相学习、互相交流。
三、工作目标:
以“提高化学科中考成绩”为目标,正确科学地引导和教育学生,增强学生的紧迫感和压力感,在保证教学效率的前提下,开学初尽快结束功课,争取第六周进入全面复习。力争2012年中考化学科取得好成绩。
四、时间安排:(略)
Ⅵ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有效的展开教研活动
首先,我们要明确教研活动的特点和目的。教研活动最主要的特点和目的,就是要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也就是说,教研活动的课题不在大而在小,不在深而在实,应想教育教学之所想,急教育教学之所急。否则,教研活动就是瞎研究、空研究。
其次,要做教研活动的有心人。学校丰富的研究机会、独特的研究情景、鲜活的研究问题、最佳的研究位置,为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提供了优越的研究条件。这就要求我们要时时留心周围的一切,要自觉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本着“教什么、研究什么”的原则,紧密结合本职教学工作去开展教研活动,使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能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教研相长”的效果。
再次,要找准教研活动的“突破口”。 当前,在中学中有一种见怪不怪的普遍现象,即大家都嚷着搞教研,大家也好像都在搞教研(如听课),但实际上相当一部分的教师不知道怎样去搞教研,特别是对一些教改实验、专题研究更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找准教研活动的“突破口”就显得至关重要。教研活动的“突破口”,就是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作为课题开展研究。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起“问题就是课题”的意识,善于把一个又一个教育教学中有意义的实际问题,经过“设计”转化为一个又一个富有个性特色的教研活动课题,再通过攻克一个又一个研究课题,来解决一个又一个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这种研究,最易达到同步推进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稳步提高教育教学教研质量的目的。
第二,要使教研活动为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服务。首先,我们要正视教研活动对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意义。如今已不是一个只要有知识或文凭就能当教师,靠经验和“汗水”就能当好教师的时代,而是一个要求教师必须尽快从“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的时代。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无可选择地要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这种能力,除了终身学习的能力、教书育人的能力,还有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教育科研的能力,也就是教研活动的能力。一个教师如果缺乏教研活动能力,那就意味着缺少创新精神和工作潜能,就意味着很难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其次,我们要懂得一些进行教研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有些教师片面地把教研活动理解为听课、评课和写文章,这是一种很狭义的看法。教研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反思是教研活动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形式。教师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就应学会如何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进行自我反思。又比如,教研活动很强调集体研究,教师就要学会如何参加集体研究,如何在集体研究的氛围中学会将大家的智慧集于自己一身。再比如,要进行课题研究,教师就必须学会如何选题、如何控制实验过程、如何结题等等。一句话,就是教师绝不能只凭个人意志、只凭自我感觉、只凭工作习惯或只凭几分热情去搞教研活动,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搞教研活动。
再次,我们要学会通过教研活动来提升自己的工作品位和职业形象。由于教研活动是在本校展开的,是针对本校甚至是本人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的,这种实用性的研究,很容易显性形成教师实用性的教学教研素质和后发优势,以帮助教师实现可持续发展。很多名师就是通过教研活动造就出来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教师必须要学会通过教研活动来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教师完全可以通过教研活动来重塑自己的职业形象,教师有机会通过教研活动来形成一种新的工作与生活方式,教师应善于在和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中完善自我、成就事业。
第三,要上好每节课,着眼小问题。教学实践是开展教学研究的平台和土壤。许多科研课题往往来自教学中的一得,许多卓有科研成效的老师也多得益于教学实际的锻炼。事实上,对于一个普通老师来说,上好一节课,就是一次教研。通过教学积累经验是最好的教研途径。同时,教师在选择课题上,宜着眼小问题。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很多,有大有小,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恰当选择。在选题上应该着眼于小问题。以小见大,钻深研透,而不要大题小做,泛泛而谈、浮光掠影。要选择实实在在的具体问题,如如何导入新课?学生与自己对着干怎么办?怎样让不交作业的学生交作业?不要选择抽象空泛的问题,要随着课改的发展灵活选题。要知道,能服务教学的研究,是最有现实意义的研究。
第四,要勤学教学理论,博览课外书,注重平时的反思和积累。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虽然都学过不少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但那往往是为了应付考试。课程一结业,这些书籍就被束之高阁,再也未曾翻阅,突击抢记的一点“理论”早已成了尘封的记忆。工作后,遇到太多太多的问题,即使有所感悟,也往往只是“经验式总结”,这种建构往往是片面的、局部的。而且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内容也越来越开放,需要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博览课外书籍,广泛吸收养分,补充最新知识,是教师增加和更新知识积累,提高教研水平不可或缺的途径。“腹中有书气自华”,教师博学多才,学生耳濡目染,也为学生刻苦攻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平时多积累,反思促提高。做个有心人,广泛收集资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研写作需要教师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因而应注意平时资料的收集。报刊、杂志、电视等是很好的资料来源,看到有用的报道应马上收集起来,剪下来。同时,坚持写好教学后记,也有利于积累教学经验和教研素材,为科研提供有力的例证。教师在积累的同时,还要多反思自己。教师每天都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新鲜感和好奇心可能会逐渐消退,难以怦然心动。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反思,去开辟新的思维空间,去探索新的奥妙。我们不妨想一想,在那些熟视无睹、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现象背后,是不是潜存着某种契机和可利用的资源,或者潜藏着某种危机与误区?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反思。天天反思,天天会有新视角,天天会有新收获。创新的思维、创新的作为常常源于反思之中。
Ⅶ 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教研活动记录
[基本概念
化学方程式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生成什么物质;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也可以表示反应中气体的体积之比。
[编辑本段]表示要点
①反应物化学式写在左边,生成物化学式写在右边,中间用“=”相连接。其中上海版的新教材中方程式中间用箭头“→”连接,在箭头上方注明反应条件。在无机化学的方程式中箭头与等号表示同样的意义。注意:有机反应因为容易发生副反应,所以方程式中间必须用箭头“→”连接。此外,有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和生产物之间则要用可逆符号——双向箭头表示。
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即在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前边配上必要的系数使反应物与生成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③要注明反应所需要条件,如需要加热,使用催化剂等均需在等号上边写出。如需要两个以上条件时,一般把加热条件写在等号下边(或用Δ表示)
④注明生成物状态,用“↑”表示有气体生成(反应物中不含气体),“↓”表示有难溶物产生或有固体生成(反应物中不含固体)。
⑤在复分解反应中,必须生成水、气体、沉淀中的一种或几种,否则反应无法发生。
[编辑本段]▊配平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A、找出原子个数较多,且在反应式两边是一单一双的原子,求它的最小公倍数。
B、推出各分子的系数。
例如:
硫酸铜+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硫酸钠
(CuSO_4) (NaOH) [Cu(OH)_2] (Na_2SO_4)
_数字 为原子数 数字在字母右下角
2、观察法
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算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该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直至配平。
例如: 第一步 H20(g)+Fe—— Fe3O4+H2
第二步 4H20(g)+3Fe—— Fe3O4+H2
第三步 4H20(g)+3Fe= Fe3O4+4H2 (反应条件为高温)
3、奇偶配平法
看哪种元素在反应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最多;从该元素个数为奇数的化学式入手,将其配成偶数(即化学计量数为2);由它求得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使两边原子个数相等。
例如:
第一步 C2H2+O2——CO2+H2O
第二步 C2H2+O2——CO2+2H2O
第三步 2C2H2+O2——4CO2+2H2O
第四步 2C2H2+5O2——4CO2+2H2O (反应条件为点燃)
4、待定化学计量数法
以不同的未知数代表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不变、各原子的数目相等,列出数学方程组;解方程组,并令其中任一未知数为1,求出其他未知数的值;最后将未知数的数值代入原化学方程式。
例如:NH3+Cl2——NH4Cl+N2
设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依次为a、b、c、d。
aNH3+bCl2——cNH4Cl+dN2
列方程组 a=c+2d (满足氮原子数相等)
3a=4c (满足氢原子数相等)
2b=c (满足氯原子数相等)
令b=1,解得:a=8/3,c=2,d=1/3
8NH3+3Cl2=6NH4Cl+N2
5 、化合价法
1、把不知道的化合物(如FeC3)的元素看成0价,再根据以上的方法配平
2、先标出个元素的化合价,然后找到升降化合价的元素,然后找升高化合价的总数和降低化合将的总数,求出最小公倍数,进行配平。
[编辑本段]规律总结
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1.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氧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氧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2Al2O3
5.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2P2O5
7.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2CO
10.汞(水银)在氧气中燃烧:2Hg+O2=点燃=2Hg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1.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2CO2
12.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CO2 + 2H2O
13.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14.乙炔在氧气中燃烧:2C2H2+5O2=点燃=4CO2+2H2O (氧炔焰)
2.几个分解反应:
15. 过氧化氢催化制氧气:2H2O2=(MnO2催化)=2H2O+O2 ↑
16.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2H2↑+ O2 ↑
17.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8.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加热=:2KClO3=2KCl + 3O2 ↑
19.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K2MnO4 + MnO2 + O2↑
20.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21.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CaO + CO2↑
3.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22.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加热=Cu + H2O
23.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高温=2Cu + CO2↑
24.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高温=4Fe + 3CO2↑
25.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高温=3Fe + 2CO2↑
2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加热=Cu + CO2
27.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高温=2Fe + 3CO2
28.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高温=3Fe + 4CO2
4.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9.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30.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31.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32.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3.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4.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5.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6.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补充其他一些物质与稀盐酸的反应:
碳酸钙和稀盐酸Caco3+2HCI=Cacl2+H2O+CO2↑
氧化铜和稀盐酸CuO+HCI=Cucl2+H2O
硝酸银和稀盐酸AgNO3+HCI=AgCI↓+HNO3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7.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8.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9.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40.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 + 2AgNO3 = Cu(NO3)2 + 2Ag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41.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42.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Fe2(SO4)3 + 3H2O
43.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4.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5.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6.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 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7.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7.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9.氢氧化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50.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51.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52.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53.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4.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5.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6.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7.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8.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9.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60.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61.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62.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63.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4.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5.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6.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7.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8.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69.硫酸和硝酸钡溶液反应:H2SO4 + Ba(NO3)2=== BaSO4 ↓+ 2HNO3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0.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71.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72.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73.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74.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5.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6.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5.其它反应:
77.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78.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9.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80.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81.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加热 CuSO4 + 5H2O
82.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6.化学黄金三角:(可以互相转化)
1.碳三角:C CO CO2 方程式:C + O2 =点燃=CO2 ;2C + O2 =高温=2CO ;2CO + O2=点燃=2CO2
2 氧三角
3.钙三角:CaCO3,CaO,Ca(OH)2
CaCO3=高温=CaO+CO2↑ 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1、非金属单质(F2 ,Cl2 , O2 , S, N2 , P , C , Si)
1, 氧化性:
F2 + H2 === 2HF
F2 +Xe(过量)===XeF2 (室温、紫外线照射)
2F2(过量)+Xe===XeF4 (400℃)
3F2+Xe=高压=XeF6
nF2 +2M===2MFn (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 +2H2O===4HF+O2
2F2 +2NaOH===2NaF+OF2 +H2O
F2 +2NaCl===2NaF+Cl2
F2 +2NaBr===2NaF+Br2
F2+2NaI ===2NaF+I2
F2 +Cl2 (等体积)===2ClF
3F2 (过量)+Cl2===2ClF3
7F2(过量)+I2 ===2IF7
Cl2 +H2 ===2HCl (点燃)
3Cl2 +2P===2PCl3
Cl2 +PCl3 ===PCl5
Cl2 +2Na===2NaCl
3Cl2 +2Fe===2FeCl3
Cl2 +2FeCl2 ===2FeCl3
Cl2+Cu===CuCl2
2Cl2+2NaBr===2NaCl+Br2
Cl2 +2NaI ===2NaCl+I2
5Cl2+I2+6H2O===2HIO3+10HCl
Cl2 +Na2S===2NaCl+S
Cl2 +H2S===2HCl+S
Cl2+SO2 +2H2O===H2SO4 +2HCl
Cl2 +H2O2 ===2HCl+O2
2O2 +3Fe===Fe3O4
O2+K===KO2
O2+2K=K2O2(燃烧)
S+H2===H2S (加热)
2S+C===CS2 (加热)
S+Fe===FeS (加热)
S+2Cu===Cu2S (加热)
3S+2Al===Al2S3
S+Zn===ZnS (点燃)
N2+3H2===2NH3
N2+3Mg===Mg3N2 (点燃)
N2+3Ca===Ca3N2
N2+3Ba===Ba3N2
N2+6Na===2Na3N
N2+6K===2K3N
N2+6Rb===2Rb3N
P2+6H2===4PH3
P+3Na===Na3P
2P+3Zn===Zn3P2
2.还原性
S+O2===SO2 (点燃)
S+6HNO3(浓)===H2SO4+6NO2+2H2O
3S+4 HNO3(稀)===3SO2+4NO+2H2O
N2+O2===2NO
4P+5O2===P4O10(常写成P2O5)
2P+3X2===2PX3 (X表示F2,Cl2,Br2)
PX3+X2===PX5
P4+20HNO3(浓)===4H3PO4+20NO2+4H2O
C+2F2===CF4
C+2Cl2===CCl4
2C+O2(少量)===2CO
C+O2(足量)===CO2
C+CO2===2CO
C+H2O===CO+H2(生成水煤气)
2C+SiO2===Si+2CO(制得粗硅)
Si(粗)+2Cl===SiCl4
(SiCl4+2H2===Si(纯)+4HCl)
Si(粉)+O2===SiO2
Si+C===SiC(金刚砂)
Si+2NaOH+H2O===Na2SiO3+2H2
3,(碱中)歧化
Cl2+H2O===HCl+HClO
(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
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Cl2+6KOH(热,浓)===5KCl+KClO3+3H2O
3S+6NaOH===2Na2S+Na2SO3+3H2O
4P+3KOH(浓)+3H2O===PH3+3KH2PO2
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3C+CaO===CaC2+CO
3C+SiO2===SiC+2CO
2、金属单质(Na,Mg,Al,Fe)的还原性
2Na+H2===2NaH
4Na+O2===2Na2O
2Na2O+O2===2Na2O2
2Na+O2===Na2O2
2Na+S===Na2S(爆炸)
2Na+2H2O===2NaOH+H2
2Na+2NH3===2NaNH2+H2
4Na+TiCl4(熔融)===4NaCl+Ti
Mg+Cl2===MgCl2
Mg+Br2===MgBr2
2Mg+O2===2MgO
Mg+S===MgS
Mg+2H2O===Mg(OH)2+H2
2Mg+TiCl4(熔融)===Ti+2MgCl2
Mg+2RbCl===MgCl2+2Rb
2Mg+CO2===2MgO+C
2Mg+SiO2===2MgO+Si
Mg+H2S===MgS+H2
Mg+H2SO4===MgSO4+H2
2Al+3Cl2===2AlCl3
4Al+3O2===2Al2O3(钝化)
4Al(Hg)+3O2+2xH2O===2(Al2O3.xH2O)+4Hg
4Al+3MnO2===2Al2O3+3Mn
2Al+Cr2O3===Al2O3+2Cr
2Al+Fe2O3===Al2O3+2Fe
2Al+3FeO===Al2O3+3Fe
8Al+3Fe3O4===4Al2O3+9Fe
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2Al+6H2SO4(浓)===Al2(SO4)3+3SO2+6H2O
(Al,Fe在冷,浓的H2SO4,HNO3中钝化)
Al+4HNO(稀)===Al(NO3)3+NO+2H2O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Fe+3Br2===2FeBr3
Fe+I2===FeI2
Fe+S===FeS
3Fe+4H2O(g)===Fe3O4+4H2
Fe+2HCl===FeCl2+H2
Fe+CuCl2===FeCl2+Cu
Fe+SnCl4===FeCl2+SnCl2
(铁在酸性环境下,不能把四氯化锡完全
还原为单质锡 Fe+SnCl2==FeCl2+Sn)
3、 非金属氢化物(HF,HCl,H2O,H2S,NH3)
1,还原性:
4HCl(浓)+MnO2===MnCl2+Cl2+2H2O
4HCl(g)+O2===2Cl2+2H2O
16HCl+2KMnO4===2KCl+2MnCl2+5Cl2+8H2O
14HCl+K2Cr2O7===2KCl+2CrCl3+3Cl2+7H2O
2H2O+2F2===4HF+O2
2H2S+3O2(足量)===2SO2+2H2O
2H2S+O2(少量)===2S+2H2O
2H2S+SO2===3S+2H2O
H2S+H2SO4(浓)===S+SO2+2H2O
3H2S+2HNO(稀)===3S+2NO+4H2O
5H2S+2KMnO4+3H2SO4===2MnSO4+K2SO4+5S+8H2O
3H2S+K2Cr2O7+4H2SO4===Cr2(SO4)3+K2SO4+3S+7H2O
2 高中化学方程式小结(仅供参考)
H2S+4Na2O2+2H2O===Na2SO4+6NaOH
2NH3+3CuO===3Cu+N2+3H2O
2NH3+3Cl2===N2+6HCl
8NH3+3Cl2===N2+6NH4Cl
4NH3+3O2(纯氧)===2N2+6H2O
4NH3+5O2===4NO+6H2O
4NH3+6NO===5N2+6HO(用氨清除NO)
NaH+H2O===NaOH+H2
4NaH+TiCl4===Ti+4NaCl+2H2
CaH2+2H2O===Ca(OH)2+2H2
2,酸性:
4HF+SiO2===SiF4+2H2O
(此反应广泛应用于测定矿样或钢样中SiO2的含量)
2HF+CaCl2===CaF2+2HCl
H2S+Fe===FeS+H2
H2S+CuCl2===CuS+2HCl
H2S+2AgNO3===Ag2S+2HNO3
H2S+HgCl2===HgS+2HCl
H2S+Pb(NO3)2===PbS+2HNO3
H2S+FeCl2=== FeS+2HCl↑
2NH3+2Na==2NaNH2+H2
(NaNH2+H2O===NaOH+NH3)
3,碱性:
NH3+HCl===NH4Cl
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
NH3+NaCl+H2O+CO2===NaHCO3↓+NH4Cl
(此反应用于工业制备小苏打,苏打)
4,不稳定性:
2HF===H2+F2
2HCl===H2+Cl2
2H2O===2H2+O2
2H2O2===2H2O+O2
H2S===H2+S
2NH3===N2+3H2
4、非金属氧化物
1,低价态的还原性:
2SO2+O2===2SO3
2SO2+O2+2H2O===2H2SO4
(这是SO2在大气中缓慢发生的环境化学反应)
SO2+Cl2+2H2O===H2SO4+2HCl
SO2+Br2+2H2O===H2SO4+2HBr
SO2+I2+2H2O===H2SO4+2HI
SO2+NO2===SO3+NO
2NO+O2===2NO2
NO+NO2+2NaOH===2NaNO2
(用于制硝酸工业中吸收尾气中的NO和NO2)
2CO+O2===2CO2
CO+CuO===Cu+CO2
3CO+Fe2O3===2Fe+3CO2
CO+H2O===CO2+H2
2,氧化性:
SO2+2H2S===3S+2H2O
SO3+2KI===K2SO3+I2
NO2+2KI+H2O===NO+I2+2KOH
(不能用淀粉KI溶液鉴别溴蒸气和NO2)
4NO2+H2S===4NO+SO3+H2O
2NO2+Cu===4CuO+N2
CO2+2Mg===2MgO+C
(CO2不能用于扑灭由Mg,Ca,Ba,Na,K等燃烧的火灾)
SiO2+2H2===Si+2H2O
SiO2+2Mg===2MgO+Si
3,与水的作用:
SO2+H2O===H2SO3
SO3+H2O===H2SO4
3NO2+H2O===2HNO3+NO ↑
N2O5+H2O===2HNO3
P2O5+H2O===2HPO3
P2O5+3H2O===2H3PO4
(P2O5极易吸水,可作气体干燥剂)
P2O5+3H2SO4(浓)===2H3PO4+3SO3
CO2+H2O===H2CO3
4,与碱性物质的作用:
SO2+2NH3+H2O===(NH4)2SO3
SO2+(NH4)2SO3+H2O===2NH4HSO3
(这是硫酸厂回收SO2的反应.先用氨水吸收SO2,
再用H2SO4处理: 2NH4HSO3+H2SO4===(NH4)2SO4+2H2O+2SO2
生成的硫酸铵作化肥,SO2循环作原料气)
SO2+Ca(OH)2===CaSO3+H2O
(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可用品红鉴别)
SO3+MgO===MgSO4
SO3+Ca(OH)2===CaSO4+H2O
CO2+2NaOH(过量)===Na2CO3+H2O
CO2(过量)+NaOH===NaHCO3
CO2+Ca(OH)2(过量)===CaCO3+H2O
2CO2(过量)+Ca(OH)2===Ca(HCO3)2
CO2+2NaAlO2+3H2O===2Al(OH)3+Na2CO3
CO2+C6H5ONa+H2O===C6H5OH+NaHCO3
SiO2+CaO===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常温下强碱缓慢腐蚀玻璃)
SiO2+Na2CO3===Na2SiO3+CO2 ↑
SiO2+CaCO3===CaSiO3+CO2 ↑
5、金属氧化物
1,低价态的还原性:
6FeO+O2===2Fe3O4
FeO+4HNO3===Fe(NO3)3+NO2↑+2H2O
2,氧化性:
Na2O2+2Na===2Na2O
(此反应用于制备Na2O)
MgO,Al2O3几乎没有氧化性,很难被还原为Mg,Al.
一般通过电解制Mg和Al.
Fe2O3+3H2===2Fe+3H2O (制还原铁粉)
Fe3O4+4H2===3Fe+4H2O
3,与水的作用: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
(此反应分两步:Na2O2+2H2O===2NaOH+H2O2 ;
2H2O2===2H2O+O2↑. H2O2的制备可利用类似的反应:
BaO2+H2SO4(稀)===BaSO4+H2O2)
MgO+H2O===Mg(OH)2 (缓慢反应)
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Na2O+SO3===Na2SO4
Na2O+CO2===Na2CO3
Na2O+2HCl===2NaCl+H2O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H2SO4(冷,稀)===Na2SO4+H2O2
MgO+SO3===MgSO4
MgO+H2SO4===MgSO4+H2O
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是两性氧化物:
Al2O3+2NaOH===2NaAlO2+H2O)
FeO+2HCl===FeCl2+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g)===Fe2S3+3H2O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6、含氧酸
3 高中化学方程式小结(仅供参考)
1,氧化性:
4HClO3+3H2S===3H2SO4+4HCl ↑
HClO3+HI===HIO3+HCl ↑
3HClO+HI===HIO3+3HCl ↑
HClO+H2SO3===H2SO4+HCl ↑
HClO+H2O2===HCl+H2O+O2 ↑
(氧化性:HClO>HClO2>HClO3>HClO4,
但浓,热的HClO4氧化性很强)
2H2SO4(浓)+C===CO2↑+2SO2↑+2H2O
2H2SO4(浓)+S===3SO2↑+2H2O
H2SO4+Fe(Al) 室温下钝化
6H2SO4(浓)+2Fe===Fe2(SO4)3+3SO2↑+6H2O
2H2SO4(浓)+Cu===CuSO4+SO2↑+2H2O
H2SO4(浓)+2HBr===SO2↑+Br2+2H2O
H2SO4(浓)+2HI===SO2↑+I2+2H2O
H2SO4(稀)+Fe===FeSO4+H2 ↑
2H2SO3+2H2S===3S+2H2O
4HNO3(浓)+C===CO2+4NO2↑+2H2O
6HNO3(浓)+S===H2SO4+6NO2↑+2H2O
5HNO3(浓)+P===H3PO4+5NO2↑+H2O
6HNO3+Fe===Fe(NO3)3+3NO2↑+3H2O
4HNO3+Fe===Fe(NO3)3+NO↑+2H2O
30HNO3+8Fe===8Fe(NO3)3+3N2O+15H2O
36HNO3+10Fe===10Fe(NO3)3+3N2↑+18H2O
30HNO3+8Fe===8Fe(NO3)3+3NH4NO3+9H2O
2,还原性:
H2SO3+X2+H2O===H2SO4+2HX
(X表示Cl2,Br2,I2)
2H2SO3+O2===2H2SO4
H2SO3+H2O2===H2SO4+H2O
5H2SO3+2KMnO4===2MnSO4+K2SO4+2H2SO4+3H2O
H2SO3+2FeCl3+H2O===H2SO4+2FeCl2+2HCl ↑
3,酸性:
H2SO4(浓) +CaF2===CaSO4+2HF ↑
H2SO4(浓)+NaCl===NaHSO4+HCl ↑
H2SO4(浓) +2NaCl===Na2SO4+2HCl ↑
H2SO4(浓)+NaNO3===NaHSO4+HNO3
3H2SO4(浓)+Ca3(PO4)2===3CaSO4+2H3PO4
2H2SO4(浓)+Ca3(PO4)2===2CaSO4+Ca(H2PO4)2
3HNO3+Ag3PO4===H3PO4+3AgNO3
2HNO3+CaCO3===Ca(NO3)2+H2O+CO2 ↑
(用HNO3和浓H2SO4不能制备H2S,HI,HBr,(SO2)
等还原性气体)
4H3PO4+Ca3(PO4)2===3Ca(H2PO4)2(重钙)
H3PO4(浓)+NaBr===NaH2PO4+HBr
H3PO4(浓)+NaI===NaH2PO4+HI
4,不稳定性:
2HClO===2HCl+O2 ↑
4HNO3===4NO2↑+O2↑+2H2O
H2SO3===H2O+SO2 ↑
H2CO3===H2O+CO2 ↑
H4SiO4===H2SiO3+H2O
7、碱
1,低价态的还原性:
4Fe(OH)2+O2+2H2O===4Fe(OH)3
2NaOH+SO2(少量)===Na2SO3+H2O
NaOH+SO2(足量)===NaHSO3
1,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2NaOH+SiO2===NaSiO3+H2O
2NaOH+Al2O3===2NaAlO2+H2O
2NaOH+Cl2===NaCl+NaClO+H2O
NaOH+HCl===NaCl+H2O
NaOH+H2S(足量)===NaHS+H2O
2NaOH+H2S(少量)===Na2S+2H2O
3NaOH+AlCl3===Al(OH)3+3NaCl
NaOH+Al(OH)3===NaAlO2+2H2O
(AlCl3和Al(OH)3哪个酸性强?)
NaOH+NH4Cl===NaCl+NH3+H2O
Mg(OH)2+2NH4Cl===MgCl2+2NH3.H2O
Al(OH)3+NH4Cl 不溶解
3,不稳定性:
Mg(OH)2===MgO+H2O
2Al(OH)3===Al2O3+3H2O
2Fe(OH)3===Fe2O3+3H2O
Cu(OH)2===CuO+H2O
8、盐
1,氧化性:
2FeCl3+Fe===3FeCl2
2FeCl3+Cu===2FeCl2+CuCl2
(用于雕刻铜线路版)
2FeCl3+Zn===2FeCl2+ZnCl2
FeCl3+Ag===FeCl2+AgCl
Fe2(SO4)3+2Ag===FeSO4+Ag2SO4(较难反应)
Fe(NO3)3+Ag 不反应
2FeCl3+H2S===2FeCl2+2HCl↑+S ↓
2FeCl3+2KI===2FeCl2+2KCl+I2
FeCl2+Mg===Fe+MgCl2
2,还原性:
2FeCl2+Cl2===2FeCl3
3Na2S+8HNO3(稀)===6NaNO3+2NO↑+3S↓ +4H2O
3Na2SO3+2HNO3(稀)===3Na2SO4+2NO↑+H2O
2Na2SO3+O2===2Na2SO4
3,与碱性物质的作用:
MgCl2+2NH3.H2O===Mg(OH)2↓ +NH4Cl
AlCl3+3NH3.H2O===Al(OH)3↓ +3NH4Cl
FeCl3+3NH3.H2O===Fe(OH)3↓ +3NH4Cl
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Na3PO4+HCl===Na2HPO4+NaCl
Na2HPO4+HCl===NaH2PO4+NaCl
NaH2PO4+HCl===H3PO4+NaCl
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HCl===NaCl+H2O+CO2 ↑
3Na2CO3+2AlCl3+3H2O===2Al(OH)3↓ +3CO2↑+6NaCl
3Na2CO3+2FeCl3+3H2O===2Fe(OH)3↓ +3CO2↑+6NaCl
3NaHCO3+AlCl3===Al(OH)3↓ +3CO2 ↑
3NaHCO3+FeCl3===Fe(OH)3↓ +3CO2 ↑
3Na2S+Al2(SO4)3+6H2O===2Al(OH)3↓ +3H2S ↑
3NaAlO2+AlCl3+6H2O===4Al(OH)3 ↓
5,不稳定性:
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NH4HCO3===NH3+H2O+CO2 ↑
2KNO3===2KNO2+O2 ↑
2Cu(NO3)3===2CuO+4NO2+O2 ↑
2KMnO4===K2MnO4+MnO2+O2↑
2KClO3===2KCl+3O2 ↑
2NaHCO3===Na2CO3+H2O+CO2 ↑
Ca(HCO3)2===CaCO3+H2O+CO2 ↑
CaCO3===CaO+CO2 ↑
MgCO3===MgO+CO2↑
H2SO3===H2O+SO2↑
Ⅷ 广州中学化学教研网站首页
我也打不开,大概网页出问题了吧。过两天再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