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二上册期中语文试卷和答案
初二语文人教实验版期中复习试题
(答题时间:90分钟)
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
A. 震悚(shǒng) 荒谬(miào) 溃退(guì) 锐不可当(dǎng)
B. 要塞(sāi) 瞥见(piē) 惊骇 (gài) 歼灭(qiān)
C. 俨然(yān) 幽咽(yàn) 诘问(jí) 差使(chà)
D. 阡陌(qiān) 举箸(zhù) 寒噤(jìn) 仄歪(zè)
2.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阻遏 创疤 鸿蠕 穷愁撩倒 B. 烦躁 狼籍 蹒栅 缭绕不绝
C. 琐屑 皇急 杀戮 臭名昭著 D. 簌簌 颓唐 案牍 黄发垂髫
3. 下列的字或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 业已:已经 震悚 :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B. 阡陌:田间小路。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C. 丝竹:丝线和竹子。 烽火:柴火
D. 逾:越过。 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 同学们以敬佩的眼光倾听着这位老红军作的报告。
B. 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取决于平时是否努力。
C. 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 我们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
5. 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A ①对偶 ②排比 ③ 拟人 B ①排比 ②夸张 ③拟人
C ①排比 ②对偶 ③ 比喻 D ①夸张 ②对偶 ③反问
6. 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B. 《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
C. 《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喻人。
D. 《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7. 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2分)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_________________;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 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B. 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C. 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 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8. 默写填空:(8分)
(1)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1分)
(2)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这句话出自_____________的课文《老王》,“他”是指___________。(1分)
(4)《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的美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5)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感人至深,“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_____地走到铁道边,慢慢______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_____着上面,两脚再向上_____;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2分)
(6)杜甫《春望》一诗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 _________ 。(1分)
9. 《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0. 巧填春字诗,将括号里含春的词分别填入诗中空格处。(共2分)
(春意、春色、春风、春江)
(1)_______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2)满园_______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3)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_______闹。 ——宋祁《玉楼春》
11. 展开联想,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2分)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________________ 。
12. 仿照例句,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2分)
例: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
__________ 把夏天的门推开了。___________ 把秋天的门推开了。
二. 阅读理解(24分 )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3—18题(12分)
借你一个微笑
(1)李俊是个性格内向的学生,阅完的试卷一发下,我发现他眉头又锁到一起了,他只得了58分。
(2)一个从来不及格的学生,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说了。
(3)我合上教案面无表情地走出了教室,李俊跟了上来,他喉头动了一下,然后眼泪就要掉下来了。我站住,等他说话。同学们也围了上来,他的脸涨得通红。我静静地站着,希望他能开口,但他的嘴唇好像紧紧锁住了似的。
(4)他递过一张纸条:老师,我的物理太差,您能不能每天放学后为我补一个小时的课?
(5)我可以马上答应他,但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我决定“迂回”一下。我牵着他的手到僻静处说:“老师答应你的要求,可这两天我太忙,你等等好不好?”他有些失望,但还是点点头。我知道他中计了,接着说,你必须先借一样东西给我!他着急起来,可还是说不出一句话。
(6)“你每天借给我一个微笑,好不好?”
(7)这个要求太出乎他的意料,他很困惑地看着我。我耐心地等待着,他终于眼噙泪花艰难地咧开嘴笑了,尽管有些情不由衷。
(8)第二天上课,我注意到李俊抬头注视我,我微笑着,但他把脸避开了,显然他还不习惯对我回应。我让全班一起朗读例题,然后再让他重读一遍。他没有感觉我为难他,大大方方地站起来读了。也许想起了昨天对我的承诺,读完后,很困难地对我笑了笑。见他这样,我心生一计,又给他设置了一道障碍。我说,你复述一下题目的要求,这回他为难得快要哭了。不少同学对他的无能表现得很不耐烦,七嘴八舌地争着说起来,我制止住了大家。他终于张口了,语无伦次。我笑着让他坐下。
(9)他开始和同学来往了,一起上厕所,回教室……这样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提为他补习的事。一天下课李俊又拦住我,我知道他要干什么,很幽默地向他摊开手。他一愣,老师您要什么?我说,你写给我的条子呀。他笑了:我不写条子了,您给我补补课吧。我面带笑容:“功课你不必着急,到时我会主动找你的,但我向你借的你还没给够我。”
(10)“好的,我一定给足您。”等他高高兴兴又蹦又跳地走出好一段路后,我才像想起来什么似的把他叫回来,递给他一张纸条,那里有我为他准备的一道题。我告诉他,一天之内把它做出来,可以和同学讨论也可以独立完成。我知道,他宁可“独吞”,也决不会和同学讨论的。这正是性格内向学生的最大弱点。下午他说还没做出来,我有点不高兴,说晚自习你还没做好,我可要收回承诺了。自习时我见他站在一个男生边上,忸忸怩怩很不自然的样子,我得意地笑了。就这样我先后为他写了4张纸条,题目一次比一次难。后来,纸条一到手他就迫不及待地和同学们争论开来。
(11)期末考试李俊成绩尚可,科科及格——看来我为他补的都差不多了。新学期刚开学,李俊休学了,因为他爸遇车祸瘫痪了,而他自小就被妈妈遗弃了——这也是他忧郁的一个原因。我有些担心,一个连话都不大愿说的少年,能担负起养护父亲的责任吗?
(12)星期天,我和几位朋友到茶室聊天。刚坐下就被一群小孩子围上了,硬要为我们擦皮鞋。只有一个小孩没冲进来,在外面吆喝着:擦皮鞋!擦皮鞋!……离开茶室,我从那个小孩子面前走过时,发现那孩子竟是李俊!
(13)“老师,让我为您擦一次皮鞋吧。”他说,脸上没有腼腆也没有沮丧。我答应了,伸过鞋子让他很用心地擦着。他一边擦一边说,他虽然不缠人,生意也不错。顾客告诉他,他的笑容很好看。
(14)我说是吗?他又笑着告诉我,不久他还会复学的。他学会了笑,他的笑,让他挣半天钱也能养活他和爸爸了。
(15)我也高兴起来,我说我一定等你回来。可转过身,我的泪水就出来了。李俊大声地在后面喊,老师您要笑呀,您不要哭!我点点头,反而呜咽有声了。
(16)我终于没有给他补课,是他为我补了一堂人生课。
13. 通读这篇小说,简述题目“借你一个微笑”的深层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这篇小说的神态描绘逼真传神,第③自然段中画线语句写出了李俊什么样的心理?请简要回答。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第⑦自然段写李俊听说“我”要向他每天借一个微笑后,始而“很困惑地看着我”,终而“眼噙泪花艰难地咧开嘴笑了,尽管有些情不由衷”。由于受叙事方式的限制,作者没有写李俊复杂的心理活动,假如你是当时的李俊,请将你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80字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这篇小说中,为了让李俊每天能够借给“我”一个微笑,作为老师的“我”具体做了哪几件事?请概括作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作者在第11自然段写道:“期末考试李俊成绩尚可,科科及格——看来我为他补的都差不多了”,而在小说结尾却又说“我终于没有给他补课”,这是否矛盾?为什么?请简要作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小说结尾,作者饱含深情地写道:“是他(李俊)为我补了一堂人生课”,请简要说说李俊为“我”补的这堂人生课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1)玩的时候倒是没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2)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对她说了。
(3)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4)“哥儿,有画儿的‘山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5)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6)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7)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8)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9)此后我就更其收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书》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外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10)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11)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9. 选文内容来看,“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阿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文中有一个短语表达了“我”对《山海经》的企盼和渴慕,这个短语是 ______ ;当阿长给“我”买来了《山海经》时,文中有一个句子生动的表达了“我”的反应,这个句子是_____。(2分)
21. 第(6)段划线句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它表明了作者 ________的感情。(2分)
22. 这四本小小的书之所以成为“我”“最心爱的宝书”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2分)
23. 第(9)段内容与长妈妈给我买绘图的《山海经》这件事有什么内在联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文中一再提到“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按你的理解,“我”为什么对这类书感兴趣?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请说一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6分)
(一)(8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5. 能体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6. 下面的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2分)
A.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B. 调素琴,阅金经。
C. 孔子云:何陋之有? D.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7. 把下列一句译成现代汉语。(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文中的“诸葛”是指___________。“子云”是指西汉文学家_______________。(1分)
29. 文章结尾说“何陋之有”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8分)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①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②。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训学斋规》
注:①漫浪:随随便便。 ②急:要紧。
30. 解释词语。(2分)
(1)可以有得。 得:__________________
(2)其义自见。 见:__________________
31. 读书要分哪两步进行?怎样才算达到了要求呢?(请用文章原句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_________的重要,这是因为 _______。(用原文短句正面回答)(2分)
33. 作者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15字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写作(50分)
请选择其中一个题作文。(做在作文纸上)
1. 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识、拥有青春、拥有激情,然而有时我们又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许多许多值得我们珍惜的……
请以“珍惜所拥有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和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题目的横线上可以选填“青春、健康、亲情、幸福、荣誉”等词语。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3)不少于600字。
2. 爱是非常珍贵而又常被忽略的东西。你领略过被爱的那份喜悦吗?你体验过付出爱的快乐吗?请你以“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试题答案】
一. 基础知识积累:
1. D 2. D 3. C 4. B 5. A 6. B 7. B 8. 略
9.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 (1)春风(2)春色(3)春江(4)春意
11、12. 略
二. 现代文阅读:
(一)
13. “借你一个微笑”,就是作为老师的“我”,想方设法通过多种途径让李俊能够逐步学会微笑,向“我”微笑,以便培养他的自信心,使他的性格由内向忧郁变得乐观开朗,由自卑变得自信,进而培育他健全的心理和人格。(意思对即可。)
14. 李俊很想得到老师的帮助,但又不敢出声的那种期待、难过、窘迫、紧张的心理。(“期待、难过、窘迫、紧张”,每答出其中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
15. 老师向我借微笑?微笑也能借吗?是不是老师不喜欢我平时愁眉苦脸的样子,要我笑?是老师不愿意为我这差生补课而找借口?还是……不过,只要老师愿意为我补习物理,那我就笑笑吧。(心理内容符合情境的给1分;语言通畅给1分。)
16. 做了两件事: ①课堂上“我”想方设法让李俊开口说话;(答“课堂上‘我’有意让李俊朗读例题和复述题目要求”也算对):②“我”“别有用心”地递题目纸条给李俊,“迫使”他和同学进行讨论。(答“我特意递题目纸条给李俊,促使他和同学讨论完成”也算对。)(每答对一点给1分,答“课堂上,我向注视着我的李俊微笑”也给1分。语言不够简洁的酌情扣分。)
17. 不矛盾 ①“我为他补的都差不多了”是指“我”为他弥补了性格上的缺陷。②“我终于没给他补课”是指“我”没有给他补物理知识的课。(能说出①②两点各给1分。)
18. ①李俊因为父亲的瘫痪面临生活的困境而休学,但他凭着“我”帮助他树立起来的自信和乐观,勇敢坚强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对人生充满希望。②这让我领悟到,一个人只要有了自信和乐观,就能克服生活的种种困难,就能经受住人生的任何考验。(答对第①点给1分;答对第②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
(二)
19. “我”是一个对新奇事物有强烈好奇心、爱憎分明的孩子
阿长是一个真诚、热情、纯朴、善良、关心帮助孩子的劳动妇女
20. 念念不忘;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21. 议论;对阿长的感激和尊敬
22. 这四本小小的书是“我”久已渴慕的,更重要的是想不到是阿长买来的,在这四本小书上寄予了阿长对我的关心与爱意,倍感珍惜。
23. 长妈妈给“我”买《山海经》,增加了“我”对绘图的书的兴趣,此后“我”就更加努力的去搜集这类书了。
24. 因为孩子对新奇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谈体验言之成理即可。
三. 文言文阅读:
(一)
25.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6. C
27.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28. 诸葛亮 扬雄 29. 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二)30. (1)得:收获。 (2)见:同“现”,显露。
31. 先须熟读,继以精思。 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32. 心到。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33. 介绍读书的步骤,并要专心致志。(不超字数,意思正确即可)
四. 作文略
⑵ 语文导航答案
清扬(qīng yáng ):形容眉目之美。
咿哑(yī yā ):象声词。
静穆(jìng mù ):安静肃穆。
端凝(ān níng ):庄重;端庄;凝重。
颦蹙(pín cù):皱眉蹙额。形容忧愁不乐。
粲然(càn rán ):笑容灿烂的样子。
嗔视(chēn shì ):怒目而视。
变幻多姿(biàn huàn ō zī ):形容姿态变幻多样! 在不断的变化中展现各种各样的姿势。
本色当行(běn sè dāng háng ):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离合悲欢(lí hé bēi huān):泛指离别聚会悲伤快乐等各种情景。
低回婉转(dī huí wǎn zhuǎn ):指曲子轻柔悦耳曲调多变。
叱咤风云(chì zhà fēng yún ):形容威力极大。
浑身解数(hún shēn xiè shù ):浑身:全身,指所有的;解数:那套数,指武艺。所有的本领,全部的权术手腕。
高视阔步(gāo shì kuò bù ):眼睛看得高,步子迈得大,形容态度傲慢或气概不凡。
尽态极妍(jìn tài jí yán ):容貌姿态美丽娇艳到极点。 多形容浓装艳抹的漂亮女人
息息相通(xī xī xiāng tōng ):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地健儿,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文彩,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相奋力逆流迎潮而上,(他们的身影)在万仞高的惊涛骇浪中出没,翻腾着身子变换着各种姿态,但是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2.1.既望:农历十六。
2.方:当……时。
3.倏而:突然;略:一点点。
4.逝:去,往。
5.文:画着文采。
6.溯迎:逆流迎着潮水;出没:健儿在水中忽隐忽现。
三、把下面这首宋词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酒泉子》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又是一年观潮的时候,犹记得当年,也是在这个时候,我只身来到杭州,和成千上万的人们一起,那拥挤的人潮,一浪高过一浪,我们都在等待那江潮的勃涌。这里有难得一见的壮奇画面江边,过了一会儿,一排巨浪轰隆隆的从远处涌来,那卷起的浪潮,高过天际,与那皑皑白云连成一线,仿佛整个天地海成为一体,分不清哪片是天,哪片是海!裹带着雷轰鼓鸣般的巨响,潮水奔腾而至,沧海似乎要把它的水全部倾倒在这里,.巨大的浪潮震动着,摇撼着,激荡飞射,似乎要把天给吞下去,给太阳洗个澡.气势极其雄壮.
而更为神奇的是,勇敢的弄潮儿也来伴舞,只见他们一个个扎起头发,身着汉巾麻布衣,手里拿着母亲亲手缝制的象征吉祥如意的大红旗,逆着这汹涌翻腾的潮水,在万丈巨浪前挥舞着,舞动着,红旗被风吹出各种姿势,而英勇的弄潮儿们也腾跃着身子,变化着种种姿态,仿佛是在向人们和凶猛的潮水展示着自己卓越的技巧和毫不畏惧的勇敢!瞧那片片红旗,竟然丝毫未湿,被潮水引来的风,也仿佛在奏乐般为他们骄傲的呼啸!
常常想起以前观潮的时候,全城的人都抢着去看江上的景色。现在再想起来,总怀疑那都是虚幻的。我就好象身处在一万面鼓敲打出来的嘈杂声响中,弄潮儿面向潮水的峰头站立,手上举着的红旗都没有被潮水弄湿。突然一个巨浪向我袭来,我一声呼喊,睁开眼睛,看看周围,原来是一场梦!汗水浸湿了我的衣裳,那轰隆的潮水仿佛耳鸣般犹响于耳!那盖过天际的浪潮,现在还在我的眼前出现这样的情形也只有在梦中反复回想,到现在从梦中醒来还觉得心里凄寒。
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技艺高超)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此后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后,是一身的惊怕,满心的凄凉,使人心惊胆战的感觉更是比观潮的景象更无法让我释怀与忘却. 可是我却永远回不到那个时候了,过去的生活多么令人回味,令人怀念,令人追忆阿!如今的凄凉又怎能知晓呢?我愿永远在梦中不愿醒来.....
初一·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之《狼》
山中杂诗 竹里馆 古诗《竹里馆》
峨眉山月歌 春夜洛城闻笛
逢入京使 滁州西涧
江南逢李龟年 送灵澈上人
约客
打开看见
《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7-09-27 浏览:643 收藏到QQ书签 添加到网络搜藏
设计(二)
“生物入侵者”是什么?大家对此可能会感到陌生。要知道,这正是人类自己挑起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警觉,今天,我们将走进战场,对这场“战争”做一番考察。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设计问题指导学生自读
多媒体显示: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劫掠 栖息 藩篱 归咎
2.判断下列词语运用的正与误。
A.听说小林被录取了,她的心理失衡了,往事再一次浮上心头。
B.这件事来得太突然,她显得束手无策。
C.如果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一切生命将在劫难逃。
D.尽管老师反复劝解,她心里仍无动于衷。
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本文所介绍的有关生物入侵者的知识。(不少于5个要点)
4.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5.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教师选五个小组的组长进行全班交流,每组负责一小题。
明确:lüè qī fān jiù
2.A.√ B.√ C.√ D.×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与前面的“心里”表意重复。
3.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是巨大的,它们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对被入侵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种性构成极大的威胁。那么这些生物入侵者是通过什么途径入侵的呢?为什么会增多呢?由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偷渡”入境;此外,跨国宠物贸易也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目前,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有不同态度:一部分人认为,经过“物竞天择”,可以制约“生物入侵者”的危害,达到新的生态平衡;另一部分人认为听任“生物入侵者”自由发展会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造成严重危害。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
4.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事理的。文章从解释“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入手,接着摆出现象,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再探究原因,最后讨论对策。基本上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的。
5.列数字。例如:“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这个数字的变化清楚地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危害。再如:“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这个数字表明“生物入侵者”对人类危害之大。
举例子。举例子是为了支撑观点,使之更具有说服力。例如:举出蒲公英和山间溪水中的鱼虾的繁殖时间和空间跨度非常有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这种说法;举出欧洲斑贝、亚洲天牛和南美洲的红蚂蚁对北美洲的入侵,有力地说明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举出棕树蛇几乎灭绝关岛鸟类的例子,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举出新鲜水果和蔬菜、跨国宠物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生物入侵者”的人为的原因;举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强对可能夹带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门监控议案的例子,说明目前世界各国对待“生物入侵者”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打比方。例如:“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义,它告诉人们这一类“入侵者”的行为,会给人类与自然带来危害;把登陆北美的欧洲斑贝比成“偷渡者”,它们在不知不觉中登上北美大陆,并悄悄给人类造成危害;把害虫随贸易途径传遍全世界比喻为“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这些比喻使说明更形象、更生动、更能吸引读者。
第二课时
三、学生自由质疑,由学生共同讨论解答,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并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1.各小组轮流提问题,在小组内共同讨论解决。不能得到圆满答复的,向老师提问。
2.教师分类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然后板示,全班同学共同讨论解决。
学生难以解答的问题可能有:
(1)如何理解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
(2)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
(3)你知道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过生物入侵的现象吗?
教师点拨:(1)生物种类的自然繁衍和迁移,是非常缓慢的,并受空间跨度的限制。但是如果这种迁移是由于人类的跨地域活动造成的,那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时,应充分考虑“人为干预”。
(2)生物的自然存在和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那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某一地区的物种都是当地生物链的一环,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一种平衡状态。如果由于人为的干预打破了这种平衡,等于破坏了生物链的平衡状态,就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种是经过一个较长时期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另一种就是产生“生物入侵者”,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危害。
(3)教师可利用手头资料介绍一些生物入侵的例子:
①在我国,一种南美水生植物——水葫芦极大地减少了昆明滇池的水面积,当地气候明显干燥,湖中的68种鱼已有38种不复存在。
②在西欧,一种北美虾病正在侵袭当地虾,造成当地虾在许多河流中消失。
③在地中海和亚得里亚海,一种太平洋海藻覆盖了3000公顷的海底。
④从东部非洲到印度太平洋地区,一种来源于南亚的ALANG草侵入了数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严重影响了当地树木的自然更新。
⑤澳大利亚的一种可能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致病真菌自1920年侵入以来,导致数千公顷的森林被毁。这种真菌对四分之三的植物有害,包括高大的树种和矮小的灌木。
⑥在新西兰,一种来源于澳大利亚的夜间活动的袋鼠,估计每晚可吃掉21吨当地的森林。
⑦来源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棕色树蛇,使太平洋关岛上11种鸟和一些蜥蜴、蝙蝠在野外绝迹。
⑧2002年2月21日《每日新报》报道: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日前联合发布公告,宣布暂停从菲律宾进口凤梨、香蕉种苗等香蕉穿孔线虫寄生植物,一经发现,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⑶ 初二期中考试及答案
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在实数0.3、0、 、 中无理数的个数有 ()
A、1 B、2 C、3 D、4
2、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如下,其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1、2、 B、1、2、2 C、2 、 、2 D、1、1、1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1)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2)无理数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3)带有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4)﹣2是4的一个平方根
A、(1)(3) B、(1)(2)(3) C、(3)(4) D、(2)(4)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理数都是实数 B、实数都是无理数
C、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D、带有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5、(2008•包头)和数轴上的点成一一对应关系的数是 ()
A、自然数 B、有理数 C、无理数 D、实数
6、在下列现象中,其中是平移的是 ()
(1)水管里水的流动(2)打针时针管的移动
(3)射出的子弹(4)火车在笔直的铁轨上行使
A、(1)(2) B、(1)(3) C、(2)(3) D、(2)(4)
7、a的立方根是4,则a平方根是 ()
A、±2 B、2 C、±8 D、﹣2
8、下列条件中,能确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一组对边相等 B、一组对角相等 C、两条对角线相等 D、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9、如图,已知点O是等边△ABC三条高的交点,现将△AOB绕点O至少要旋转几度后与△BOC重合 ()A、60° B、120° C、240° D、360°
10、菱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角线互相平分 B、邻角互补 C、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D、对角相等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
11、_________ 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12、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是3和4,则斜边是_________
13、化简:(1) =____ _;(2) =__ ____;(3) =_________.
14、5的平方根是_________,32=_________
15、﹣8的立方根是_________,︳2﹣ |=_________
16、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69cm2,则它的边长为_________cm.
17、在四边形ABCD中,AB=CD,要使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则应添加的条件是(添加一个条件即可)_________ .
18、一个三角形长度为15、20、25,则最长边上的高为_________
19、若 与|b+2|是互为相反数,则a=_________,b=_________
20、如图,甲图怎样变成乙图:_________ .
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40分)
21、计算题(每题2.5分,共10分)
(1) ﹣ + (2)( + )( ﹣ )﹣
(3)3 (4)
22、作图题(每题4分,共8分)
(1)经过平移后,梯形ABCD的顶点A移动到点A′,如图,作出平移后的梯形A′B′C′D′.(不要求写画法)
(2)已知三角形ABC,求作三角形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90°的三角形.(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3、求未知数X.(每题3分,共6分)
(1)x2﹣81=0 (2)x3+125=0
2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O是两对角线的交点,AB=5,AO=4,求对角线AC、BD的长.( 8分)
25、在▱ABCD中,点E、F分别在AB,CD上DF=BE,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吗?说说你的理由.(8分)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B.2、A.3、D.4、A.5、D.6、D.7、C.8、D.9、B.10、C.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
11、对角线互相垂直或有一组邻边相等12、5 13、(1)6 ;(2) ;(3)﹣1
14、± ,9 15、﹣2, 1613.17、AB∥CD(答案不唯一).
18、12 19、a=﹣1,b=﹣2
20、先将甲逆时针旋转30度,再向左平移5cm,就能与乙图重合.
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40分)
21、计算题
解答:解:(1) ﹣ + =3 =2 ;
(2)( + )( ﹣ )﹣ =7﹣3﹣4=0;
(3)3 =6 =﹣3 ;
(4) = = .
22、作图题
解答:解:所作图形如下所示:
(2)所作图形如下所示:
23、求未知数X.
解答:解:(1)x2=81=(±9)2,
∴x=±9.
(2)x3=﹣125=(﹣5)3,
∴x=﹣5
2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O是两对角线的交点,AB=5,AO=4,求对角线AC、BD的长.
解答:解:∵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
∴△OAB为直角三角形
在Rt△AOB中,AB=5,AO=4,
则BO= =3,
∵菱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BD=2BO=6,AC=2AO=8,
答:菱形的对角线长为6、8.
25、在▱ABCD中,点E、F分别在AB,CD上DF=BE,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吗?说说你的理由.
解答:解:是.
理由: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则AB∥CD,且AB=CD,
又DF=BE,
∴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
⑷ 初二语文导航答案
1.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地健儿,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文彩,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相奋力逆流迎潮而上,(他们的身影)在万仞高的惊涛骇浪中出没,翻腾着身子变换着各种姿态,但是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2.1.既望:农历十六。
2.方:当……时。
3.倏而:突然;略:一点点。
4.逝:去,往。
5.文:画着文采。
6.溯迎:逆流迎着潮水;出没:健儿在水中忽隐忽现。
三、把下面这首宋词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酒泉子》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又是一年观潮的时候,犹记得当年,也是在这个时候,我只身来到杭州,和成千上万的人们一起,那拥挤的人潮,一浪高过一浪,我们都在等待那江潮的勃涌。这里有难得一见的壮奇画面江边,过了一会儿,一排巨浪轰隆隆的从远处涌来,那卷起的浪潮,高过天际,与那皑皑白云连成一线,仿佛整个天地海成为一体,分不清哪片是天,哪片是海!裹带着雷轰鼓鸣般的巨响,潮水奔腾而至,沧海似乎要把它的水全部倾倒在这里,.巨大的浪潮震动着,摇撼着,激荡飞射,似乎要把天给吞下去,给太阳洗个澡.气势极其雄壮.
而更为神奇的是,勇敢的弄潮儿也来伴舞,只见他们一个个扎起头发,身着汉巾麻布衣,手里拿着母亲亲手缝制的象征吉祥如意的大红旗,逆着这汹涌翻腾的潮水,在万丈巨浪前挥舞着,舞动着,红旗被风吹出各种姿势,而英勇的弄潮儿们也腾跃着身子,变化着种种姿态,仿佛是在向人们和凶猛的潮水展示着自己卓越的技巧和毫不畏惧的勇敢!瞧那片片红旗,竟然丝毫未湿,被潮水引来的风,也仿佛在奏乐般为他们骄傲的呼啸!
常常想起以前观潮的时候,全城的人都抢着去看江上的景色。现在再想起来,总怀疑那都是虚幻的。我就好象身处在一万面鼓敲打出来的嘈杂声响中,弄潮儿面向潮水的峰头站立,手上举着的红旗都没有被潮水弄湿。突然一个巨浪向我袭来,我一声呼喊,睁开眼睛,看看周围,原来是一场梦!汗水浸湿了我的衣裳,那轰隆的潮水仿佛耳鸣般犹响于耳!那盖过天际的浪潮,现在还在我的眼前出现这样的情形也只有在梦中反复回想,到现在从梦中醒来还觉得心里凄寒。
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技艺高超)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此后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后,是一身的惊怕,满心的凄凉,使人心惊胆战的感觉更是比观潮的景象更无法让我释怀与忘却. 可是我却永远回不到那个时候了,过去的生活多么令人回味,令人怀念,令人追忆阿!如今的凄凉又怎能知晓呢?我愿永远在梦中不愿醒来.....
⑸ 初二上语文导航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7-09-27 浏览:643 收藏到QQ书签 添加到网络搜藏
设计(二)
“生物入侵者”是什么?大家对此可能会感到陌生。要知道,这正是人类自己挑起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警觉,今天,我们将走进战场,对这场“战争”做一番考察。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设计问题指导学生自读
多媒体显示: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劫掠 栖息 藩篱 归咎
2.判断下列词语运用的正与误。
A.听说小林被录取了,她的心理失衡了,往事再一次浮上心头。
B.这件事来得太突然,她显得束手无策。
C.如果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一切生命将在劫难逃。
D.尽管老师反复劝解,她心里仍无动于衷。
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本文所介绍的有关生物入侵者的知识。(不少于5个要点)
4.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5.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教师选五个小组的组长进行全班交流,每组负责一小题。
明确:lüè qī fān jiù
2.A.√ B.√ C.√ D.×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与前面的“心里”表意重复。
3.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是巨大的,它们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对被入侵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种性构成极大的威胁。那么这些生物入侵者是通过什么途径入侵的呢?为什么会增多呢?由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偷渡”入境;此外,跨国宠物贸易也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目前,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有不同态度:一部分人认为,经过“物竞天择”,可以制约“生物入侵者”的危害,达到新的生态平衡;另一部分人认为听任“生物入侵者”自由发展会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造成严重危害。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
4.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事理的。文章从解释“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入手,接着摆出现象,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再探究原因,最后讨论对策。基本上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的。
5.列数字。例如:“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这个数字的变化清楚地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危害。再如:“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这个数字表明“生物入侵者”对人类危害之大。
举例子。举例子是为了支撑观点,使之更具有说服力。例如:举出蒲公英和山间溪水中的鱼虾的繁殖时间和空间跨度非常有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这种说法;举出欧洲斑贝、亚洲天牛和南美洲的红蚂蚁对北美洲的入侵,有力地说明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举出棕树蛇几乎灭绝关岛鸟类的例子,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举出新鲜水果和蔬菜、跨国宠物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生物入侵者”的人为的原因;举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强对可能夹带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门监控议案的例子,说明目前世界各国对待“生物入侵者”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打比方。例如:“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义,它告诉人们这一类“入侵者”的行为,会给人类与自然带来危害;把登陆北美的欧洲斑贝比成“偷渡者”,它们在不知不觉中登上北美大陆,并悄悄给人类造成危害;把害虫随贸易途径传遍全世界比喻为“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这些比喻使说明更形象、更生动、更能吸引读者。
第二课时
三、学生自由质疑,由学生共同讨论解答,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并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1.各小组轮流提问题,在小组内共同讨论解决。不能得到圆满答复的,向老师提问。
2.教师分类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然后板示,全班同学共同讨论解决。
学生难以解答的问题可能有:
(1)如何理解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
(2)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
(3)你知道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过生物入侵的现象吗?
教师点拨:(1)生物种类的自然繁衍和迁移,是非常缓慢的,并受空间跨度的限制。但是如果这种迁移是由于人类的跨地域活动造成的,那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时,应充分考虑“人为干预”。
(2)生物的自然存在和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那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某一地区的物种都是当地生物链的一环,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一种平衡状态。如果由于人为的干预打破了这种平衡,等于破坏了生物链的平衡状态,就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种是经过一个较长时期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另一种就是产生“生物入侵者”,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危害。
(3)教师可利用手头资料介绍一些生物入侵的例子:
①在我国,一种南美水生植物——水葫芦极大地减少了昆明滇池的水面积,当地气候明显干燥,湖中的68种鱼已有38种不复存在。
②在西欧,一种北美虾病正在侵袭当地虾,造成当地虾在许多河流中消失。
③在地中海和亚得里亚海,一种太平洋海藻覆盖了3000公顷的海底。
④从东部非洲到印度太平洋地区,一种来源于南亚的ALANG草侵入了数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严重影响了当地树木的自然更新。
⑤澳大利亚的一种可能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致病真菌自1920年侵入以来,导致数千公顷的森林被毁。这种真菌对四分之三的植物有害,包括高大的树种和矮小的灌木。
⑥在新西兰,一种来源于澳大利亚的夜间活动的袋鼠,估计每晚可吃掉21吨当地的森林。
⑦来源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棕色树蛇,使太平洋关岛上11种鸟和一些蜥蜴、蝙蝠在野外绝迹。
⑧2002年2月21日《每日新报》报道: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日前联合发布公告,宣布暂停从菲律宾进口凤梨、香蕉种苗等香蕉穿孔线虫寄生植物,一经发现,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