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师怎么备课
备课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也是教师驾驭课堂的前提。因此,做好充分合理的备课是一名内合格教师的技能。容
首先,明确授课内容,梳理知识点,思考如何将每个知识点自然地衔接起来,做到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明确教学重难点,重点思考如何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其次,要明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前做好学情分析,适当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和补充知识点,根据学生的情况充分考虑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
最后,撰写一份详细的教案,尤其对于新手教师来说,教案对教师掌控课堂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将一些创新的导入和一些启发性的教学方法融入到教案中,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好课前准备,努力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设计教案的经验与技巧,坚持创新,在提高自我专业素养的道路上,不断拓宽知识,终身学习,努力成为一名反思型、专家型教师。
② 大学教师如何备课
努力上好课是每一位刚刚走上大学讲台的年轻教师的心愿。新教师们都知道,上课的质量多是由备课的质量决定的。但如何备好课却不太清楚,怎么才能让新教师少走一些弯路,使教学获得更佳效果,我这里总结了以下几点,希望能对新教师们有所帮助。
一、心中要有学生。为了使教学切合实际,有的放矢;为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时代特点;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等。
在了解的基础上,还要有研究。在研究后,要做出比较准确的预见。要预见到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有哪些困难,预见到他们对自己所开课程的态度、结合教学的内容帮助他们解决那些思想问题等。注意准备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考虑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人。
二、一定要吃透教材。教材包括教学大纲、教科书和一切教学必需的材料。作为教师要努力做到对所教教材达到“懂、透、化”的程度。意思是对教材所涉及到的内容首先自己要“懂”,弄清楚每个概念和每条基本理论以及他们的来龙去脉。其次是要懂得“透彻”。做老师和做学生不同,我们要在“懂”的基础上弄清楚哪些是教材的重点、
③ 教师应如何备课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备课分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两种.备的内容有教材,学生,自身经验等方面.
目录
定义内涵
备课意义
备课分类
备课要求专研教材
了解学生
设计教法
备课方法
集体备课运作方法
必须坚持的“三性”原则
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定义内涵
备课意义
备课分类
备课要求 专研教材
了解学生
设计教法
备课方法
集体备课 运作方法
必须坚持的“三性”原则
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展开 编辑本段定义内涵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 备课
,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备课分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两种。个人备课是教师自己专研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活动。集体备课是由相同学科和相同年级的教师共同专研教材,解决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等问题的活动。
编辑本段备课意义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编辑本段备课分类
① 教研室集体备课
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在学期(或学年)开始以前制订。它的作用在于明确整个学期 (或学年)教学工作的任务和范围,并作出通盘的安排。它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总的说明,包括教材、学生基本情况的分析,教学目的、教学总时数,预定复习、考试和考查时间等;二是教学进度计划表。 ②单元(或课题)计划。在一个单元(或课题)的教学开始以前制订。它的作用在于对一个单元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包括单元(或课题)名称、教学目的、课时分配、课的类型、教学方法、电化教学手段和教具的利用等项目。 ③课时计划(教案)。上每节课之前制订。它对每一节课进行缜密的设计,是教师讲课的依据,直接关系到课的质量。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项目:班级、学科、课题、教学目的、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有的还列有教具、板书设计和课后自我分析等项目。上课进程中,对原定课时计划,有时根据具体情况可做适当调整。
编辑本段备课要求
专研教材
专研教材包括专研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相关参考书。首先,专研学科 备课
课程标准是指教师要清楚本学科的教学目的、教材体系、结构、基本内容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其次,专研教科书是指教师要熟练掌握教科书的内容,包括教科书的编写意图、组织结构、重点章节等;再次,教师应在专研教科书的基础上广泛阅读有关参考书,精选材料来充实教学内容。
了解学生
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熟悉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其次,要了解班级情况,如班风等;再次,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
设计教法
教师在专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考虑用什么方法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以促进他们能力、品德等方面的发展,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特点等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
编辑本段备课方法
实行师生合作形式集体备课制,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就集体备课而言,进行三种层次的集体备课。 一是教材集体备课.就是使用新教材前针对整本教材应教哪些知识、培养哪些能力等集体研究一次。 二是单元集体备课。即在每单元教学前,针对单元教学目标、训练重点等集体研究一次。 三是课文集体备课。第一次讨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训练的重点内容,使用的教学方法、手段,大致的教案、学案等。第二次讨论教案、学案的设计是否合适、恰当等,并提出修改意见。 从备课开始,就让学生帮助老师搜集资料,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行同年级老师集体备课基础上的主备老师分工负责备课制,集中了老师们的智慧,丰富了教学内容,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果。还减少了老师的单打独奏式备课麻烦和抄袭教案的低效甚至无效劳动时间,腾出时间来加强自身学习,更新知识,增强教师应有的人格魅力。真是一举多得,一改多赢。
编辑本段集体备课
运作方法
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其具体运作方式如下: 1、组织管理: 集体备课由教学处(或教科研室)实施管理。一般由教研组长具体主持集体备课活动;公共科和规模较大、门类较多的专业教研组可分成若干备课组,由备课组长负责具体实施,教研组长指导并参加各小组的备课活动。 2、活动过程: (1)活动准备——“二研”、“三定” 组长提前通知全组成员在集体活动前认真研读教材、大纲,通知中明确集体活动的“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 (2)集中研讨——“四备” 集中研讨即组长在集体备课时间里召集本组教师提出备课要求,听取中心发言人的发言,讨论备课提纲。讨论中心发言人提出备课提纲时,应包括备重点、备难点、备教法、备作业(还应包含单元检测)。讨论时要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允许不同意见的争鸣。 (3)修改提纲——“五统一” 根据集体讨论的内容,中心发言人修改备课提纲,要充分体现“五统一”:统一教学思想,,统一“双基”、“双力”(智力、能力)和“双育”的内容与要求,统一课时安排,统一达标题目,统一考核要求。同时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 (4)撰写教案 各任课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备课提纲和各班的学情,撰写教案。此时,在不离开“五统一”的前提下,发挥各人特长。 (5)信息反馈 下一次集中时,把根据备课提纲实施时反映出来的重点问题提出来,供以后借鉴。 3、时间安排:学校可根据各学科的特点,每学期规定几次,或每周一次。视各校各组教师组成情况而定。如果将每周集体备课的时间排进课表,那就更加制度化、规范化了。
必须坚持的“三性”原则
1、统一性原则。 集体备课的实质是同步教学,具体实施中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作业训练、资料使用、检测评估等必须统一。特别是教学进度和目标检测,一旦失去了统一,就不能在集体讨论中获得正确的信息,及时矫正教学实践。 2、超前性原则 分配撰写备课提纲的任务和提供备课提纲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任课教师的提纲准备任务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时一并分配,便于教师早作准备,收集资料,钻研大纲和教材。备课提纲的讨论一般要超前一周。 3、完整性原则 划定备课任务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保持其内容的完整性。一般依据教材的单元或章节来划分比较合适,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
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个人钻研与集体讨论的关系。 集体备课,不仅仅是集中讨论,一般采取集中讨论与个人钻研相结合的形式。如果仅仅依靠听中心发言人的说课,讨论是不能成功的。要发动全组成员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讨论的时候才可能各抒己见,百花齐放。所以,个人钻研是前提。这大概就是“功夫在诗外”。集中讨论时,组长要善于引导,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还要善于总结,概括大家的长处,指导中心发言人整理备课提纲。 2、正确处理好备课与试讲的关系。 备课是讲课的基础,讲课以备课提纲为指导。集体备课之后,由一人或几人进行试教,每次教后及时组织评课。执教者发挥自己的特长,上出自己的风格。备的内容统一,教的风格可以百花齐放,方法可以各有不同。概括地说,备课要统一,上课在不离开备课提纲的情况下,可以百花齐放。千万不能出现“千人一面”的局面。 3、正确处理好骨干领路与培养新教师的关系。 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一般挑选本组骨干。一来有把握,二来组长也省心。备课是贯穿于每学期的全过程,从培养新教师的角度出发,也应给新同志压压担子,让新同志来当“中心发言人”,同时采取“青蓝结对”的方法,然后逐步放手。这样可以一举数得
④ 新教师怎样备课写教案1
[新教师怎样备课写教案1]
第一节 备课的步骤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认真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新教师怎样备课写教案1。备好课,就能争取工作中的主动权。这种准备工作愈充分.主动性就愈大,教学效果就愈高。 可是有的教师对认真备课认识不足,往往对于教材-知半解,因而在课堂上只能照本宣科,不能讲清道理。有的教师备课不深不透,因而课堂上只能平铺直叙,不能重点突出。所以,教学工作的首要条件是做好课前准备,老师讲课首先要过好备课这一关。
备课一般分为五个步骤,即:
(一)学期(或学年)备课;
(二)单元备课,
(三)课时备课,
(四)课前备课,
(五)课后备课。
现分别叙述如下:
学 期 备 课
在学期(或学年)开始前,要在钻研教学大纲和通览教材的基础上订出全学期(或全学年)的教学计划。其主要内容是:
(一)确定全学期的教学目的、要求和重点;
(二)安排一个学期的教学进度;
(三)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和时间
(四)考虑教学方法
(五)做好教学(包括教具)准备。
学期授课计划,可以写成文字,也可以列成表格,视需要而定。
学期备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览教材。在假期里,教师就应该钻研全册教材,领会编辑意图,熟悉知识范围;明确各个单元的目的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掌握重点,分清主次,作出课时划分。 通览教材的作用是:
(一)可以明确教材的逻辑系统。知道它是在什么基础上被提出来的,它又能为后面的哪些教材作好准备。如果备一节,讲一节,不仅不能全面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更不能贯穿教材的内在联系。因此。通览教材是掌握知识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二)有助于教师讲课时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比如要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四则运算,那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与分数乘法两个单元就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在前一个单元里,要给学生建立分数最基本的概念;在后一个单元要建立的乘法概念及其法则是教好分数除法以至分数四则运算的关键。所以重点教好这两个单元,就为教好全册教材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通览教材,就可以综览全局;居高临下,给制订学期授课计划提供依据;通览教材,才能通盘安排教学进度,不致于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
(四)通览教材,就能了解教这册教材有什么困难,及早进行准备;通览教材,有利于有计划的安排学习及参考书籍;同时把需用的教具都事先准备齐全。
通览教材、应防止两种情况:
一种是走马观花,一味浏览,结果印象不深,所获无儿;
一种是细嚼慢咽,玩味不已,结果时间精力有限,往往只能备出几篇。这样做的结果,前者是有名无实,后者是得不偿失。都不能达到通览教材的目的。因此,通览教材认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时间和精力,明确通览的目的,确定通览的重点。
单 元 备 课
在一个单元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之前,还应进行单元(或课题)备课,拟出一个单元(或课题)的教学计划。单元备课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一)进一步熟悉与掌握教材内容,领会本单元编排的目的与意图,确定单元(或课题)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二)妥善地处理教材,配备习题,安排授课时数及教学步骤;
(三)根据教材重点、难点、关键,确定主次、先后、详略;
(四)以单元为单位,把讲、读、写、练、实验和实践恰当地结合起来,通盘考虑学生能力的培养。
单元备课的好处是:
(一)便于全面分析一个单元的教材,从整体出发,通盘考虑这一单元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二)能有较充分的时间来钻研课本中的疑难问题,事先加以解决;
(三)能把备课和业务学习更好地结合起来,不致于临渴掘井、临阵磨枪,并起相互促进的作用。
⑤ 一个教师应该如何备课
二、好的备课标准是什么
要讲一门课,首先必须对这门课的全部内容非常熟悉,绝不是现买现卖。有的老师不是对这门课的全部内容都吃透后上讲台的,而是明天要讲什么内容他就去熟悉什么内容,准备多少就讲多少。不知道这节课在整个课程中占什么地位,会对以后的课程起到什么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这样的讲课,非但达不到前后贯通的效果,就连老师自己也可能讲到后面忘了前面。
因此,老师在上讲台之前必须对这本教材的全部内容融会贯通,最好还要搞清楚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的相互关系。老师准备的内容就好比是一桶水,而一堂课教给学生的只有一杯水,这样的备课才是充分的。
(一桶水与一杯水的比喻,老师充分准备的重要性)
新教师在熟悉全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还必须认真阅读
1.有关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这样才可以确定每个章节的学时数。一堂课该讲多少内容是有科学依据的,决不是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想怎么讲就怎么讲。在熟悉教材全部内容并按教学大纲确定了章节学时后,便可以开始准备每堂课的教学内容。)
三.
新教师如何备课
显然,备课就是去熟悉准备讲的内容,但是只熟悉内容不够,还必须明确这堂课的内容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什么是概念,什么是必须掌握的,什么是一般理解的……这一系列问题,在备课时就必须很清醒,并且要有意识地根据这些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去领会它。对于重点、难点或比较抽象的概念,备课时就要想办法在课堂上如何用显见、易懂的事例或简明的语言,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怎样才能引起学生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重视呢?在备课时要提醒自己在讲这些问题时,除了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外,还可利用板书引起学生对重点、难点的重视。如果在引出这些重点、难点问题时,能有意识地带启发性地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更能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去理解难点和重点了。
四.
板书问题
板书,无非包括文字、图表、公式、数字等,但千万不可小看它的作用,因为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直接交流的时间很少。授教主要依靠板书和语言来表达,语言有时比较快,学生一听就过去了,而板书却可以以停留一段时间让学生边看边思考。
作为老师,对板书应该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决不要乱划乱写,也不要什么都不写。应该写什么,什么时候写,写在什么地方,怎么突出重点、要点,这些都要考虑。甚至什么时候擦黑板,擦哪部分,保留哪部分,都应在备课时设计好。对于第一次上讲台的老师,备课教案里除了有文字外,还应该有板书设计。如果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切忌不要成为教材的电子版再现。课件的制作要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问题,要用干练的文字和简明的图表,必要时可用动画显示视图中动态的信息流动过程,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的理解。
备课备得越充分,上讲台讲课的底气就越足。特别是第一次上讲台的老师,最好能作一二次课前自我或集体的试讲,看看自己在一堂
课内的讲授和备课是否合拍,看看一堂课的时间掌握得怎么样,以备在正式的讲课中获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参考网址:http://wenku..com/link?url=_q
⑥ 教师如何做好备课工作
(1)熟悉大纲和教材,掌握教学内容
①教师要把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精神财富就必须在教学大纲精神的指导下,感知教材,理解教材,进而牢固地掌握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
②教学大纲规定了本学科总的目的要求和总的原则,并规定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和范围。因此,教师必须熟知教学大纲,并在教学大纲精神的指导下熟悉教材。
③熟悉意味着对大纲和教材要多次地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多次地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前后联系起来思考研究。对教材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要弄清它的内涵、外延,对一些规律性的基本知识(定理、定律、法则、公式、原理等),要弄清是如何论证或推导出来的,以及其运用范围等。熟悉教材的过程,是一个反复研究,逐步深入地掌握教材内容的过程。
(2)钻研大纲和教材,掌握教学目的要求和重点
①教师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是为了自己个人增长知识。教师在备课中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是为了教;掌握知识,是为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育人才,这就需要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掌握大纲和教材所要求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②明确在教学中使学生学习什么和解决什么。这里包括:弄懂什么——理论、原理、定理、法则、公式、规律等;学会什么——技能、技巧;发展什么——智力、能力,培养什么——道德品质、习惯;形成什么——思想观和世界观。
③在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过程中,掌握各部分知识与完成上述教育目的的内在联系,尤其应注意切实掌握对完成教学任务具有重要意义的教学重点。通过这一系列的备课活动,为驾驭教材而创造条件。
(3)研究和掌握教学方法
①备课中,教师在掌握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要求之后,还必须进而解决如何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学生的智力才能,以及思想观点等问题,即解决教学方法的问题。
②备课中,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准备,必须首先在掌握本单元教学目的的基础上,研究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找到学生的知与不知的矛盾焦点,知学生之所不知、及向知的方面转化的条件。要着重抓学生认识上的难点、重点和疑点,以及””难””和””疑””之所在——为什么难,为什么会有疑难问题。特别要着重于重点问题上的难点与疑点的研究和解决。
③在抓住矛盾问题之所在后,就要研究如何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条件,促使学生的知与不知的矛盾获得转化。
④为使学生接受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应从多方面考虑。
⑤备课中,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遵循教学规律,贯彻教学原则,充分考虑此时此刻这一单元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可接受情况。每次教学,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是发展变化的,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应是发展变化的,切勿墨守成规,千篇一律。
(4)编写教案,熟悉教案和教具
①教案又称课时计划,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编写教案,可以使教师在备课中所考虑的多种教学活动设想,经过进一步的推敲,使之条理化、科学化,明确地体现于教案文字之中。这是使教师的备课更加系统、准确和深刻的重要一步。写成教案,又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备忘材料。
②教案一般要反映出教学的目的要求,教学的重点及实施的步骤与方法。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和工作特点,教案应有详有略,不宜过于繁琐,应系统、鲜明、实用。
③写出教案后,还要熟悉教案,使教案中的内容,融化在自己的脑子里,做到讲课不离教案,但基本上不看教案。否则课堂教学活动,手不离课本,目不离教案,总是照本宣科,学生听起来一定会枯燥无味。熟悉教案,除要熟悉教案所写的内容以外,还应使教案所反映的内容在自己的脑子里过过””电影””。
④对课内所需要的各种教具,要做好准备。要熟悉教具的性能、特点及演示方法,做好功能检查和试验性演示。遇有故障和难题,要在课前及时解决,保证课堂演示能够顺利进行。教师经过编写教案,熟悉教案和教具,使自己形成现实的教学能力,最后完成本单元的教学准备工作。
⑦ 教师如何备课
给你一个实际的案例吧!《备课直播网》 记录灵感 分享思路 有更多例子,也许你会需要他人的灵感!
下面是齐梦龙先生谋划“高一集合”这一节课,现在是谋划的过程的记录,不一定是很成熟,但愿这一个分解动作的备课例子对一些上课还不到十年的教师有所帮助。如果你感觉这一个网站有帮助,请你向你的一个好朋友推荐这一个博客。是一个公益的博客!
一 、弄清来龙去脉。
了解去脉很容易,你可以看到高中的作何一节课都要用到集合。特别是高考要考的分类讨论就是最典型有考点。
理解去脉就不能那么容易了!也就是说,学习集合,学到什么程度才能够算达到高中最高的水平呢?二阶分类。
来龙,就是我们学生最早学习的时候,什么时候学习过集合,从那一个时间起,到初三学习了什么与集合相关的内容。
二、寻找切入点
也就是怎么开始讲集合呢?我认为从数可以引入。学生最早接触的东西就是数。
三、定入切入点后,要将切入点的蛋糕做大。
四、将这一些数多角度分。形成不同的组合。
五、设计游戏,让学生认识集合。可以让学生抽签,抽中奇数的,要讲一句好话,而盒子中全是奇数。
六、设计比赛。田忌赛马的故事,看谁会设计。评出班上的数学谋士!
七、回扣课本。
八、列出教学节点
九、归纳本节,为下了节铺垫。
十、最后设计一个抽奖游戏开始这一个题目,用0到9中的数做为样本,让学生抽,但样本中,可以全是奇,全是偶,让学生体会集体的作用,为教子集打下基础,为学习集合变抽象为形象打了局面!
⑧ 作为一名老师应该怎么样备课
老师教书备课始。为啥高校老师都不坐班呢?那不是放假,是提供足够的时间备课;为啥中小学老师都坐班呢?学生管理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基础知识的教学比较固定,不用总从头备课?老师应该怎么备课呢?讲的头头是道的教育学论著有都是,可总觉得冠冕堂皇的内容多,真管用的东西少。什么叫“真管用”呢?那就是备课之后不仅能把课讲下来,还得讲的精彩,按书上的要求备课,肯定能把课讲下来,可要想讲的精彩,就得听一听老“教书匠”的经验之谈,例如我告诉你的备课方法。首先你得明确一个观念:备而非“背”,备课不是一个背讲稿的过程,有些重要而精彩的内容当然要背下来,但要想把整个讲稿都背下来,一来讲一次课就得背三、四万字,几乎不可能,二来都指着“背”课,一旦忘词儿,这课就讲砸了。我所看到的讲砸了的课,几乎都和“背讲稿”有关。我告诉你的备课方法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当然是要写讲稿。不过,去除了要背讲稿的负担,尽可以放开思路地去写,不用担心写多了背不下来。讲稿的内容可以按照教材的脉络和框架,但绝不能抄书。教课书的内容往往教条多,都是抽象的东西谁愿意听呀!讲稿应该写的具体、鲜活,有尽可能多的信息量,为了达此标准,打破些条条框框也在所不惜。第二步是广泛涉猎相关内容。一般来说,开一门新课都会给一个学期,也就是半年的备课时间,可用三个月的时间写完讲稿。之后便放到一边,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广泛涉猎与这门课有关的内容。你可到图书馆去查资料,你可到网上浏览最新的观点,要了解大量的事例,还要思考前沿性的问题。这种广泛阅读和查找的涉猎,当然可以进一步充实讲稿,但更重要的,是在营造一种“熏陶”,实现一种“潜移默化”,新课的内容会因此而在头脑中积淀成一种“知性”系统:既基于理性的根基,又可以自如地感性表达。第三步是规整教案。认真走完前两步,你已经成了所讲课程的知识富有者,你的头脑很丰富,但有些庞杂,有些零乱,这时就需要教案来规整。教案就不能啥都写了,要强调的是结构框架和逻辑脉络,要符合的要求是清晰、明确。哪个观点在什么地方表述,哪个事例在多大程度上展开,都清清楚楚的,无论哪一级的教学督察都找不出毛病。上课的时间到了。你把备课的讲稿、教案和相关的资料都摆在讲台上,便会觉得分外有底气。经过了上述三个步骤,未曾开言,头脑中就已经有了一幅要讲内容的清晰图画,而一旦开言,就会有一种奇妙的感觉:要说的每一句话,都会有好几句话在你等着,你可以选择最精彩的;要举个事例,也立刻会有典故浮现,你可以信手拈来;甚至你话都说一半儿了,还未启动大脑呢,但是没事,句句都靠谱。作为一名老师应该怎么样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