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初一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②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③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④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份增补出来。
(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准确率较高
B. 语文初中常考的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201/10/1713807_73955317.shtml
楼主去里面看看吧,你要的都有,阅读理解啊、答案什么的,挺全的。。
希望你回满意答。
O(∩_∩)O~
C. 《初中语文扩展阅读文言文》62篇“唇亡齿寒”阅读及答案。
唇亡齿寒
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官之奇存焉。”对曰:“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昵之,虽谏,将不听。”
乃使荀息假道于虞,曰:“冀为不道,入自颠转,伐鄍三门。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今虢为不道,保于逆旅,以侵敝邑之南鄙。敢请假道以请罪于虢。”虞公许之,且请先伐虢。宫之奇谏,不听,遂起师。夏,晋里克、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灭下阳。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公曰:“吾享犯丰絮,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紧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节选自《左传·僖公五年》,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府:古时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
B.晋不可启,寇不可玩——玩:把玩
C.今虢为不道,保于逆旅——保:通“堡”,作动词用,据守
D.师还,馆于虞——馆:作动词用,住宿用膳,此处指驻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晋萄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太医以王命聚之
B.宫之奇谏,不听,遂起师/桓侯遂死
C.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D.乃使苟息假道于虞/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虞公不听劝阻,一意孤行的一组是( )
①虞公许之,且请先伐虢
②官之奇谏,不听,遂起师
③君昵之,虽谏,将不听
④晋,吾宗也,岂害我哉
⑤弗听。许晋使
⑥虞不腊矣
A.①③⑤⑥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
4.下列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概括和推论,其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写晋国两次假道于虞,前略后详,十分得当。
B.晋国的大夫苟息请求用屈地出产的骏马和垂棘出产的宝玉作礼物,向虞国借路来进攻虢国,虞公欣然接受,爽快答应,可见自占以来,华夏民族就“礼尚往来”。
C.虞公利令智昏,不听劝谏,一意孤行,引狼入室,导致国灭身辱,真是咎由自取。他是一个既贪且愚、可鄙可笑的国君。
D.晋献公虚伪狡诈,以宝物为诱饵,引诱虞公上当,对外扩张,灭掉虢、虞,是一个贪得无厌值得抨击的国君。
E.宫之奇以“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精心设譬,巧妙劝谏,但虞公始终不听。尽管无力回天,但他仍然不失为一位善于料事、见识高超的忠诚能干之臣。
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呢之,虽谏,将不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A
3.D
4.BD
5.(1)官之奇这个人,性格懦弱,不能坚决进谏劝阻,而且从小就和虞君在宫里一起长大,虞君只是对他亲昵,即使进谏,虞君也不会听从的。
(2)虢国是虞国的邻国,虢国灭亡,虞国必定跟着灭亡。晋国的贪婪的野心不能让他打开,外敌入侵不能忽视。干一次错事已经够了,难道还可以来第二次吗?俗话所说的“牙床和颊骨相互依存,嘴唇缺了,牙齿就会寒冷”,说的就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
D.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提高
挑选自己喜欢看的文言文名著阅读,保证你的文言文成绩提高,我就是这么干的。我看了两遍史记,文言文基本不丢分了。
E. 初中语文的阅读理解和课外文言文该怎样答题
阅读理解:1找到问题中出现的句子,再在文中找该句,看上下文,有点联系的便版写上去,再自己说几权句有内涵的话(不说也行)
2明确中心(不明确就都写上去)
3问你表达效果:修饰+生动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思想感情(大部分只要表层,有的联系中心)
课外文言文:1把自己知道的都写出来,再猜主要表达了什么
2实词。虚词 看书,一般都是书上有的,总结
3翻译句子:逐字翻译
(4人物赏析:一品一事)
F. 求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附答案,越多越好!!!
(二)我画鸡斗架
受爸爸的影响,我从小就喜欢画国画,还是校美术组的组长呢!
一天早上,我正坐在阳台上吃早饭。突然,一声声沉闷的“咯咯”声从下面传来。我低头一看,哟,原来是两只大公鸡在斗架:一只红公鸡伸着胀得通红的头冲着对方,颈上一圈勃发的羽毛竖起,两只翅膀由于使足了劲微微地(晃动 抖动)着,鸡冠像小山一样耸立着,双腿微微向后弓着,随时(准备 打算)向对面那只芦花鸡扑去。对面那只芦花公鸡也毫不示弱,张开的翅膀使劲拍动着,红里透绿的眼睛一动也不动地瞪着红公鸡,似乎在寻找机会袭击对方。相持片刻,终于相搏了。两只公鸡随着两脚一进一退,整个身子也是一扑一闪,(疯狂地 发疯地)“咕咕”叫着。双方慢慢在地上转着圈子。或攻或守,斗一阵,歇一阵,我默默地凝视着相斗的公鸡。突然心头一闪,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画面吗?我马上拿来铅笔和画板,(飞快地 迅速地)勾画着这个决斗场面。
晚上,我铺开宣纸和早上画的草图,回忆着平时看到的斗鸡场面,并把回忆起来的场面与图上画的场面融合起来。渐渐地,一幅公鸡相斗的画便清晰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挥动毛笔急促地画着,雪白的宣纸上出现了两只神气十足的大公鸡:大的一只微微蹲着,稍小的一只则是拍着翅膀正伺机待扑。两鸡争强斗胜,互不相让。这不是奋发竞争,敢于拼搏精神的体现吗?这幅取名为《相持不下》的国画,在市里举办的“六一”儿童画比赛中,得到一等奖。
1.将括号中不合适的词语用“\”划去。
2.结合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毫不示弱——_ _
袭击——_ _
伺机——_ _
3.找出短文中的反问句,抄写一句,并将它改写成陈述句。
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给三个自然段拟出小标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他教我怎样做人
我七岁的时候,才回到父母身边。在这以前,我一直住在慈爱的姥爷家里。因为我是他唯一的孙女,他将他那全部的爱和关怀都给了我。最让我由衷感激的是他教给了我怎样做人的道理。
姥爷虽然是退休工人,但是他的身上无不渗透着标准式农民那种辛勤劳动和艰苦朴素的作风。他虽已年过七旬,但仍然在自家后院开辟的园地里种菜。我经常跟着他去拔草啦,浇水啦,治虫子啦。等我再大一点的时候,姥爷就教我扎棵了。记得有一次,我干活累了,就停下了手,抬头看着姥爷,见他也在淌汗,喘气,就小声问:“姥爷,你不是累了吗?歇会儿吧。”“姥爷不歇,干活都得流汗哪!”“姥爷,咱们家的菜不够吃吗?”“够吃,你妈和舅舅都寄钱。我是不想闲着呀。”“我长大了也要种菜,流好多汗吗?”“当然,人都要用劲干活,要不怎么会有舒坦日子过?”
这一段话,还有姥爷说话时那滴下的颗颗汗珠,那坚定而和蔼的面容,现在还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每当我在工作和劳动中拈轻怕重的时候,姥爷的话就会给我以启发。“人都要用劲干活,要不怎么会有舒坦日子过?”这可是做人的起码道理呀。
姥爷不仅爱劳动,他还注意节约,凡是他的家什,都有八成破旧,照小舅的话说,是“古董店里的新货。”他的拖鞋已经看不出原来的“庐山面目”,上面全是胶皮;他的小马扎用旧布缠了一层又一层;他的茶缸也被逝去的年月卷去了白瓷漆……
我不用再问他老人家这是为什么,他那多年不改的倔劲,我就知道了,这也是做人的道理呀。
现在,我长大了,姥爷却永远去了。但是,姥爷的古铜色的面容和谆谆和教诲,连同他劳动时佝偻的背,破旧的茶缸,都一并会重现在我心头。
因为,姥爷教给了我做人的道理。
1.用“‖”给课文分四段,写出段意。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姥爷教给我哪些做人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人都要用劲干活,要不怎么会有舒坦日子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