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答案

发布时间:2021-02-16 18:49:11

『壹』 六年级下册的语文书上的课后习题的答案

1课:《学弈》译文 弈秋,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他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想着天上有天鹅将要飞过,想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人。是他没前一个人聪明吗?回答:不是的。 《 两小儿辩日》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历,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就问他们在辩论什么。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盘子碗口那样小, 这不正是远的显得小而近的显得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远的就觉得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嘲笑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2课: 一、作者对生活的真实感悟。文章第一段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捉住燕子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有再青的时候,桃花有再开的时候,唯有时光不再来,一去无回。“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一句,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留它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的留恋。 第二段,写作者自己的八千多个日子无声无息地消失了,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感慨。 第三段作者以他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具体写出了日子是怎样的去来匆匆和稍纵即逝。最后作者写出了自己对人生的思索,他反躬自问:“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思索的结果是明确的,他不甘心虚度此生:“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要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结尾一句,照应开头,突出了作者关于时光匆匆的感慨,引人深思。 二、作者在文中的多处地方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例如,燕子“再来”,杨柳“再青”,桃花“再开”,“日子从水盆里过去”,“从饭碗里过去”这些句子用了排比手法;时间能“跨”能“飞”,这是用了拟人手法。说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如薄雾”,这是用了比喻手法。使文章读起来,更增添了时光飞逝的感觉。 文中还巧妙地运用大量的叠词,如“匆匆”“默默”“斜斜”“白白”“茫茫然”“赤裸裸”“轻轻悄悄”“伶伶俐俐”。而且大多数句子都是一些短句,简朴、轻灵,使读者读起来的时候令人感到格外的轻巧,婉转,有清秀之气,越读越爱读。 3课: 1、朗读课文,说说种树人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树苗种下来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种树人这样做,是在超前意识树苗适应环境,自我生长的能力,让树苗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以便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能够顽强地生存。 2012年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 2、(1)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里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不确定”) 答:不确定:生活中一些不可预知的坎坷,磨难,挫折等。在上学时,可能成绩会下降,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朋友之间,可能会发生矛盾,我们要想办法解决。 (2)种树人的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 答:因为桃花心木已经学会了自己找水源,克服了种种困难,会长成参天大树了。 3、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力量,努力生长等等。 6课: 2、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按时间顺序写的。过春节的准备、民俗习惯、初一到初五关门,初六开张等略写,腊八、除夕、春节、元宵详写,最后简略交待春节结束。这样写的好处是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更有利于读者对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10课:1、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 答、写了四件事:1.父亲在被捕前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2.父亲被捕时镇静、处乱不惊。3.父亲在法庭上镇定、沉着地与敌人斗争。4.父亲被害,全家悲痛不已。 2、从文中找出含义深刻的的句子,比如:“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第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再说说从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这句话说明了李大钊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在外面为革命事业奔忙。 又如:“我看到了他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乱蓬蓬”说明了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酷刑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再如:“他脸上的表情„„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正是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他不但在敌人和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哭喊而忧伤。相反,他要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她们化悲痛为力量。 3、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文章的开头形成了照应关系,使得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深切怀念和父亲被害后的悲痛心情。 12课 1、 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答: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全国人民团结起来。 2、 结合你知道的事例,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和体会。 (1) 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这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完全”是指除了为 人民服务,再无其他目的;“彻底”是指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答:这句话是说,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在一起来的,因此,无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加团结起来去实现我们的目标。 3、 读下面这段话,说说共有几句,每句是什么意思?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答:这段话一共有四句话,第一句是讲我们欢迎批评;第二句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四句话是我们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有批评。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句与句之间是用关联词语连接起来的。 抓住这些关联词语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民服务。 14课 1、 说说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答: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大火炉,火炉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我感到小女孩此时特别寒冷,她渴望得到温暖。第二次擦燃火柴她看到了香喷喷的烤鹅。我感到小女孩此时非常饥饿,由于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所以她想到了烤鹅。第三次擦然火柴她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我觉得小女孩此时也渴望和富家的孩子一样享受圣诞节的快乐。第四次擦燃火柴小女孩看到了慈祥的奶奶。小女孩受尽了人间的苦难,他渴望得到亲人的疼爱。第五次她看见奶奶把她带走了,带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我觉得这是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她内心深处藏着一个美好的愿望,渴望幸福,那就是能够生活在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世界中。 2、 读读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联系上文,和同学一起讨论下面的问题。 (1) 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小女孩离开了人世,在美丽的幻觉中死去了,她只要活在这个世上,就只有寒冷,只有饥饿,只有痛苦,只有死了才能摆脱。 (2) 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这是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这句话中有两个“幸福”。第一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临死时是幸福的, 她是在看到许多美丽的东西的幻觉中死去的,这从“嘴上带着微笑”可以看出;第二个“幸福”的意思是 小女孩死了就彻底地幸福了,就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了。这两个“幸福”的实际意义就是受罪和死亡。 15课 1、凡卡的爷爷能收到他的信吗?为什么?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不能,因为他的信封上没写明地址、收信人等实际情况,再加上邮差是也醉醺醺的极不负责的,所以爷爷肯定是不能收到的,我觉得是暗示爷爷不能来接他他还要继续受苦,让人更觉得同情,可怜的小凡卡的苦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3、 把本课与《卖火柴的小女孩》对比读一读,看看从中体会到些什么。 答:两篇课文都描述了当时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16、鲁滨孙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做的? 答:没有住所,他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有树荫,又可以防野兽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没有食物,他一边打猎,一边畜养,还一边种植;遇到野人。勇敢与之战斗,救下了“星期五”。遇到叛乱,他平定了叛乱,救出了船长,返回了英国。 18课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一想,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居里夫人的容貌。(2)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对科学执著追求,为科学奉献终生;(3)居里夫人的人生态度——淡泊名利。 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答:这项伟大自然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发现了镭,“人生意义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和价值在于为科学和人类做出贡献。居里夫人对人生和价值的认识一方面来自她的品格,另一方面来自她在科学研究中获得的体验和感悟。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 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答:这是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评价——对居里夫人人格的肯定和赞美。 3、阅读下面的“阅读链接”,结合课文想一想,你体会到了什么,再简单写下来。 答:我看到了居里夫人在人类科学史上的巨大贡献,以及这一成果对人类、对人类历史,对后人、对我们每个人的深远影响。我从心灵深处去敬重这位了不起的科学家,从认同她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中,领悟和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追求。 20课: 1、想一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什么? 答: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才能有所成就。 2、作者是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答:一个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谢皮罗教授 洗澡水 漩涡 地球自转有关; 二个是:英国化学家波义耳 紫罗兰遇酸变色斑斓 发明酸碱试纸 三个是:奥地利医生 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得出做梦时眼珠都会转动这一规律。 3、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 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联系全文想一想,这里的“?” 和“!”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述有什么好处?) 答: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不是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问题,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使文章通俗易懂,又增添了趣味性。 (2)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 就能发现真理。(“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和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 答:“见微知著”的本意是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在这里指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这句话与课文开头相互照应。 综合复习: 《生活是多么广阔》 (1)“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意思是:要留心观察,注意发现平凡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心灵。 (2)“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意思是:要在生活中满腔热忱的去帮助别人。 (3)“去以心发现心。”意思是:要真心待人,真诚待人。

『贰』 道客巴巴六年级下册语文实验教材新学案答案

【参考答案】
一、僻静 彻底 魅力 藐视 控制
妒忌 呐喊 侮辱 抵御 阻挠
二回、琅琅 动人答 鼎鼎 风尘
1、略;2、议论纷纷 人才济济 千里迢迢 文质彬彬……
三、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征戍战士饮酒作乐 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叁』 六年级下册语文6课课后题答案

1.北京人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人们熬腊八粥 泡腊八蒜 购买年货 过小年版。。。。。。做权好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年饭 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 放鞭炮 吃元宵。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2.时间顺序。课文先写春节的开始,比较简略的介绍了人们做了哪些过节的准备。有的民族习惯只一句话带过。如,“必须大扫除一次”,“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紧接着详细描述除夕 初一 元宵三个春节的高潮。最后简略交待春节结束。这样写的好处是点面结合 重点突出 主次分明 印象深刻。
3.快快乐乐的吃团年饭,随心所欲放鞭炮,收红包。

『肆』 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学教材全练答案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小葱拌豆腐------------( 一清(青)二白 )

徐庶进曹营------------( 一言不专发 )
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属 )

『伍』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人教版第一课课后题

在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的第一课就是.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回,其一人答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0课,课后的答案

1、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

答、写了四件事:1.父亲在被捕前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2.父亲被捕时镇静、处乱不惊。3.父亲在法庭上镇定、沉着地与敌人斗争。4.父亲被害,全家悲痛不已。

2、从文中找出含义深刻的的句子,比如:“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第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再说说从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这句话说明了李大钊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在外面为革命事业奔忙。

又如:“我看到了他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乱蓬蓬”说明了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酷刑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再如:“他脸上的表情……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正是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他不但在敌人和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哭喊而忧伤。相反,他要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她们化悲痛为力量。

3、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文章的开头形成了照应关系,使得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深切怀念和父亲被害后的悲痛心情。

4、书籍、含糊、尖锐、抽屉、恐怖、粗暴、魔鬼、肥胖、苦刑、残暴、匪徒、拘留、窝头、乱蓬蓬

『柒』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答案。

具体的出版社呢,可以在网上找一下,

『捌』 六年级下册语文大册答案人教版

端午节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的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端午节诗选: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玖』 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的答案

1文言文两则
参考答案:
【字词荟萃】
1、 弈(对弈) 俱(面面俱到) 援(援助) 盂(痰盂)
奕(神采奕奕) 惧(恐惧) 缓(缓慢) 孟(姓孟)
2、(1)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心无旁骛
(2)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 干干净净
3、(1)诲 (2)悔 (3)至 (4)致
【句段集锦】
(1)通:全。 弈:下棋。 句子意思: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
(2)为:因为。 弗:不。 句子意思: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
(3)以:认为。 去:离。 句子意思: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4)汝:你。 知:通“智”。句子意思: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课文链接】
1、(1)①指弈秋的教导。 指天鹅。
②他,指前一个人。 他,指前一个人
(2)非常专心,学得很好; 不专心,老想着射天鹅,学得不如另一个好; 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2、(1)近——远 大——小 凉——热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这个句子把初升的太阳比作车盖,把中午的太阳比作盘子。
【课外延伸】
1、阅读:
(1)尽管……可是(或: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2)美丽(丑陋) 善良(凶狠) 隐藏(暴露)
(3)它有一个奇怪的特性,就是它只产于江阴到丹阳之间沿长江的地段。
(4)答:用蒿笋做的菜的特点是鲜、嫩、香、脆。

2 匆匆
参考答案:
【字词荟萃】
1、(1)亮晶晶 笑眯眯 金灿灿
(2)认认真真 开开心心 嘻嘻哈哈
2、(1)爱护 (2)爱惜 (3)维持 (4)保持
3、聪明(愚蠢) 空虚(充实) 伶俐(笨拙)
【句段集锦】
(1)聊天 的时候,日子从嘴边过去 ;看书 的时候,日子从书本上过去;看电视 时,日子从屏幕上过去 。
(2)春天走了,有再来 的时候;太阳落山了 ,有再升起 的时候;雨停了,有再下 的时候。
【课文链接】
(1)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2)针尖上一滴水滴; 大海; 日子显得很渺小,消逝得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课外延伸】
1、阅读:
(1) bēi fèn shān
(2) 略。
(3)毛驴冷笑道:“十斤山芋还不干呢!千斤?你可别做梦了!”
(4)友谊的分量重千斤。
2、写话:(略)

3.桃花心木

参考答案:
【字词荟萃】
1、hè jiē zhuó hè
2、精 (睛) 错(措) 破(魄) 坐 (座)
3、(1)手中的碗被他交给少年。 (2)他交给少年手中的碗。
【句段集锦】
略。
【课文链接】
略。
【课外延伸】
1、阅读:
(1)空间; 花圃; 葡萄架; 白杨; 小菜园; 小院北面; 2,5。
(2)静悄悄 气冲冲 干干净净 整整齐齐
(3)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
(4)地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
2、写话:略。

5 手指
参考答案:
【字词荟萃】
1、翡翠 搅拌 风筝 鞭炮 小麦 寺院
2、拌(搅拌) 旬(中旬) 醋(吃醋) 饺(水饺)
伴(陪伴) 甸(沉甸甸) 醒(提醒) 皎(皎洁)
3、间jiàn 更ɡēnɡ 差chà 正zhēnɡ
【课外延伸】
1、阅读:
(1)凝视(凝望) 激励(鼓励)
(2)生活费不够,找工作没有着落,居留成了问题。
(3) A.(√)
(4)陌生人给予“我”的快乐、信心和鼓励。

7 藏戏

参考答案:
【字词荟萃】
1、
僻 (偏僻) 偏(偏心) 憾(遗憾)
辟 扁 感
避 (躲避) 编(编写) 撼(震撼)
2、数shù 处chǔ 空kònɡ
3、(蜂)拥而至 喜(气)洋洋 遮天(盖)地 整齐(划)一
【句段集锦】
(1)指珍奇的花,也比喻出众的作品; 客家民居; 客家民居很多。
(2)因为傍水而居,所以以住竹楼为主; 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雨水多,空气湿度大,竹楼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
【课外延伸】
1、阅读:
(1)参考:虽然……但是…… 如果……就……
(2)看着那些心爱的蚕宝宝饿得直伸脖子,他很焦急。
(3)雨,晶莹的雨,又细又密,沙沙地下个不停,仿佛蚕儿在食桑,仿佛蚕儿在吐丝。
(4)B
(5)为别人着想。

9 和田的维吾尔
参考答案:
【字词荟萃】
1、
kēnɡ(吭声) diào(调动) fēn(分开)
吭 调 分
hánɡ(引吭高歌) tiáo(调节) fèn(分外)
2、(铺)天盖地 (肃)然起敬 美不(胜)收 能歌(善)舞
3、(1)若隐若现 人山人海 如痴如醉 (2)五光十色 四通八达 九牛一毛
【句段集锦】
(1)虽然 ……但……
(2)不仅……还……
(3)纵使……也……
【课文链接】
(1)拟人; 和田自然环境的恶劣。
(2)比喻; 衣服; 抽象画。
(3)六年前的一个夜晚,我感受了和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 豁达乐观。
【课外延伸】
1、阅读:
(1)聚拢(分散) 清晰(模糊) 善良(凶恶)
(2)温和(温柔) 争辩(争论) 平凡(平常)
(3)R; ronɡ; 穴; 5; ②; ④; ①; ③。
(4)略。

10 十六年前的回忆
参考答案:
【字词荟萃】
1、书籍 抽屉 恐怖 魔鬼 严峻 残忍
2、籍(书籍) 魔(魔鬼) 峻(严峻) 残(残忍) 瞅(瞅见)
藉(枕藉) 摩(摩擦) 竣(竣工) 贱(低贱) 揪(揪出)
3、残暴——残酷 含糊——模糊 安宁——安定
可惜——惋惜 占据——占领 坚决——坚定
【课文链接】
(1)慈祥,爱孩子。
(2)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依旧对亲人充满了爱。
(3)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
【课外延伸】
1、阅读:
(1)你根本不懂得种子遗传学,专家都不能完成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不可能完成的。
(2)①老奶奶; ②像老奶奶那样对自己充满信心,做事持之以恒。
(3)略。

『拾』 六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2课的课后题答案

【参考】:(1)教师朗读指导:本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朗读基调是幽怨舒缓的无奈和惋惜,语调低缓,语速稍慢。(2)这篇课文围绕“时间匆匆,一去不返”展开叙述,先写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然后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最后写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二、找出含义深刻的或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如,“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参考】:如:“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作者运用极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我的成长历程也是如此,几度风雨,几度春秋,我从一个咿呀学语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即将步入中学的少年,六年的时光,转瞬即逝,无声无息,无影无踪。(找句子谈自己的独特的感受)三、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再写几句。【参考】:作者列举了生活中的具体细节,表现出了日子的来去匆匆。如:“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同学们可用“……的时候,日子……”的句式,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仿写。如“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屏幕上过去;玩耍的时候,日子随着笑声漂流;跑步的时候,日子也在脚步声中逝去……”四、背诵课文,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参考喜欢的句子例如: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阅读全文

与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答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