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朝阳区高三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2011~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1
第一部分(27分)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
1.D(A美轮美奂、绯fēi,B抱不平、模mú,C披沙拣金、胞bāo)
2.C(A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B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C风靡一时:形容一个事物在一个时期非常盛行;D甘之如饴:比喻心甘情愿地从事某种辛苦工作或虽处危困境地也能安然忍受)
3.B(A“防止校车安全事故不再发生”不合逻辑;C“使人”与“导致……疾病”杂糅;D“做到了”与“信念”不搭配)
4.A(《楚辞》以屈原作品为主,还包括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
5.C
二、(共12分,每小题3分)
6.C(让:谦让)
7.D(A介词,从;介词,给。B连词,表示假设的结果;连词,表转折关系。C助词,表语气;指示代词兼句末语气词,于此。D形容词后缀,……的样子)
8.B(“不要再从诸侯那里赎人了”应为“没有人会再从诸侯那里赎人回来了”)
9.A(“违反了鲁国法律”于文无据)
第二部分(123分)
三、(共31分)
10.(10分)略
11.(5分)
山水/大物也/人之看者∥须远而观之/方见得一障山川之形势气象/若士女人物/小小之笔/即掌中几上/一展便见/一览便尽/此皆画之法也
【评分参考】⑴“∥”处为可断可不断处,此处断句不得分,亦不减分。
⑵答对2处得1分,必断的9处都答对即可得满分。
⑶答错2处扣1分。
12.(8分)
①言笑晏晏 不思其反
②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③悟已往之不谏 觉今是而昨非
④天涯若比邻 儿女共沾巾
⑤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者
⑥梧桐更兼细雨 怎一个愁字了得
【评分参考】⑴每句1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
⑵回答超出4小题者,只判前4小题。
13.(8分)
①(3分)
C(“表现了摆脱公务烦扰之后的闲适惬意”与词意不符)
②(5分)
含义:a.这两句诗是说作者春天到袁州就任,刚到秋天就被免职,“春风”“秋风”点出上任和罢官的时间,(1分)与上一句“下车上马太匆匆”照应,表明任职时间的短暂。(1分)
b.“来是春风”表现了词人上任时的春风得意,“去是秋风”表现了词人离职时的失意落寞,(1分)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仕途的沉浮无常。(1分)
c.“春风”“秋风”也喻指词人两袖清风、正直廉洁。(2分)
【评分参考】⑴以上3点,每点2分,答出其中的2点即可得满分。
⑵意思对即可。
情感:表达了词人在官场遭遇不公正的弹劾时的愤激和失意之情。(1分)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四、(共7分)
14.(3分)
B(“陶渊明隐藏自己深厚社会背景”有误)
15.(4分)
①《桃花源记》中的“渔人”具有审美情怀,普通渔夫忙于生计很难有欣赏美景的情调。
②《桃花源记》中的“渔人”能与郡中最高行政长官密切交往,普通渔夫不可能做到。
③《桃花源记》中的“渔人”是我国古典文学传统中具有诗人情志的“渔人”形象之一。
【评分参考】⑴答对3点得4分,答对2点得2分,答对1点得2分。
⑵意思对即可。
⑶不分条概括减3分。
五、(共25分)
16.(4分)
B、D(A“寓情于景”应为“托物言志”,本文主旨也并非“深沉浓重的乡思”;C“能果断机敏地履行愈合伤痕、治疗创伤的天职”的不是榕树,而是榕树枝伤口喷涌出的“雪白的乳汁”;E“希望一切正直的人都能记住故乡的榕树”不符合文意,文章结尾的意思是希望榕树的精神能在故乡长存,祝愿一切正直的人都有榕树那样的顽强坚韧、百折不挠的精神)
【评分参考】⑴答对1项得2分。
⑵答案超过2项本题不得分。
17.(6分)
“榕树的碧叶”的含义是“榕树的精神品格”。(1分)
具体体现:①在艰苦的环境中,从不放弃希望,无畏、顽强、坚韧,不断突破,奋发进取,战胜困难。
②受到伤害时,果断、机敏地自我保护和自我修复。
③面对极其恶劣的环境,能够从容不迫,坚守自我;遭遇摧折时,能够顽强坚持,百折不挠。
④即便遭到再重大的挫折,仍然保持顽强的精神,永不言败,传承信念。
【评分参考】⑴以上①~④点,每点只要答出其中的主要意思即可。
⑵意思对即可。
⑶4个要点答全得5分,少1个减2分,少2个减3分,少3个减4分。
18.(5分)
本文将榕树比作旋律雄劲刚健、节奏坚定有力的生命进行曲,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榕树顽强、旺盛的生命力(1分,要点:概括榕树特点),寄托了作者坚韧顽强、百折不挠的人生信念(1分,要点:揭示文章主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1分,要点:艺术效果)。以这个比喻作为文章的题目,形象鲜明,引起阅读兴趣(1分,要点:作为题目的作用)。这个比喻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1分,要点:结构作用)。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19.(10分)
作者感悟:真正伟大的生命无论遭遇多大的磨难,都会保持顽强的精神(2分),能够继续生存、繁衍和传承(2分)。
六、(共60分)
20.(60分)略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善,有真的有假的,有对的有不对的,有大的有小的,有难的有容易的,都应当仔细分辨。行善而不推究(其中的)道理,却自认为积累了功德,哪里知道(这是)造孽,白费了苦心,没有一点好处。
鲁国的法律(规定),鲁国人(如果)有人从(其他)诸侯那里赎回(做)奴隶(的本国人),(就)都(可以)从国库领取金钱(补偿)。子贡赎回了人而不去领取金钱。孔子听说后批评他说:“赐你错了。圣贤做事,可以用(自己的行动)改变风俗,教授的道理可以在百姓身上实现(施加给百姓),(而)不是单单让自己称心的做法。现在鲁国富人少穷人多,(如果)接受赏金就算是贪财,(那)用什么去赎(人)呢?从今以后,不再(有人)从诸侯那里赎人回来了。”子路救了溺水的人,那个人用(一头)牛答谢他,子路收下牛。孔子高兴地说:“从此鲁国救溺水者(的人一定会)增多了。”用世俗的眼光看这两件事,子贡不领赏金是好的,子路接受赠牛是不好的,孔子却肯定子路反对子贡。人行善(这件事),不要看现时的行动而要看(是否有)流传下去的弊端,不要看一时而要看长远,不要看个人(的得失)而要看(对)天下(的影响)。现时的行动虽然是善举,(但如果)它的流传影响足以对人有害,那么(这种行为)貌似是善,其实不是;现时的行动虽然不是善举,(但如果)它的流传影响足以帮助他人,那么(这种行为)貌似不是善举,其实是。
不可根据表面的行为,而要考究会否产生;不可只看现在,而要看长远的对错;不能只论个人的得失,需论对大众的影响。现在所为,虽然是善,但是如果流传下去对人有害,那就;现在所行,虽然不是善,但是如果流传下去能够帮助人,那就虽然像不善,实在倒是善!
什么叫与人为善?当初舜在雷泽,看到(强壮的)渔人都占取水深鱼多的地方(捕鱼),老弱(的渔人)却(只能)在急流浅滩中捕鱼,(舜)非常同情他们。(舜就)去那里捕鱼,看见争抢(好地方)的人,(就)把他们的过错都隐瞒不提,看见有谦让的人,就极口称扬并(号召大家)学习他们。一年以后,(渔人们)都互相谦让水深鱼多的地方了。凭舜的明智通达,难道不能讲点道理来教导大家?(但舜)不用语言教导而用自己(的行动影响)转化百姓,这是圣人的良苦用心啊。我们处世,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压别人,不要用自己的善为别人做榜样,不要用自己擅长的为难别人。(要)收敛起(自己的)才干聪明,(要把自己的才干看作)如同没有、虚空一样。看到别人的过失,姑且包容掩盖它。看到别人有微小的长处可以学的,小的善行可以记录的,(都应该)立刻彻底舍弃自己(的成见)而学习他,并且为他赞美、广为传扬。这就是圣贤之人以天下为公的气度。
山水,是阔大的事物。观看的人要从远处观看它,才能看到全部山川的形态走势气象。(这里的意思是说,画山水要取远景、全景。)像士女人物,(就是用)细小的笔画(绘制了),在手掌中、几案上,一展开就能看到,一看就能看尽。这些都是绘画的技法。
2. 求2011年高三丰台区期末 语文 历史试卷and答案 2011年高三朝阳区期末 语文 历史试卷and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 201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
1.B(A川流不息、蓦mò,C雷阵雨、着zhuó,D相形见绌、栖qī)
2.D(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3.C(A逻辑混乱,概念并列不当,“服装”不属于“农副产品”;搭配不当,“价格”与“提价”搭配不当。B成分残缺,“推移”后应加“的过程”。D逻辑混乱,“近5000多”矛盾)
4.D(“莫泊桑”应为“巴尔扎克”)
5.A(敏感:生理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很快;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⑴句意为人的视接受神经系统对黑白反应快,应选“敏感”。“即使”领起的⑵句是假设在无法辨别色彩的黑夜,视杆细胞依然能感知黑白,所以选“在感觉不到色彩的深夜”。感知: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受: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⑶句应选“感知”。观众的视觉对黑白敏感,所以⑷句选“黑白有优先唤起观众视觉的能力”。
二、(共12分,每小题3分)
6.C(病:不愉快)
7.B(A代词,没有谁。B助词,宾语前置标志;助词,的。C代词,怎么。D副词,就)
8.A(“甘受齐王的奴役”应为“甘心为齐王服务”)
9.D(“却仍愿意到回乡下做官”与文意不符)
三、(共30分)
10.(5分)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评分参考】①答对2处得1分。②答错2处扣1分。③“‖”为可断可不断处,此处断句不得分,亦不减分。
11.(8分)
①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②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仙之人兮列如麻 ③择师而教之 则耻师焉 ④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 ⑤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⑥梧桐更兼细雨 点点滴滴 【评分参考】①每句1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②回答超出4小题者,只判前4小题。
12.(7分)①(3分)A(“目空一切”有误,“空”在此处意为“白白地”)
②(4分)诗中刻画了鹊、燕等众鸟来去纷扰,衔木筑巢,甘于平庸,只为私利的形象,(1分)与不畏艰难,立志填海的精卫 形象(1分)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反衬出(1分,“对比”“反衬”“衬托”皆可)精卫的伟大,表达了作者意志坚决,坚毅不拔,为理想勇于献身的追求。(1分)
【评分参考】①鹊燕形象解说1分。②精卫形象解说1分。③艺术手法1分。④分析主旨1分。⑤意思对即可。
13.(10分)【评分参考】①寓意解说3分。意思对即可。
②围绕这种寓意,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进行阐发5分。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分析中肯,即可得满分。③语言表达2分。语言顺畅,表达清晰,即可得满分。④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四、(共7分)
14.(3分)D(A“认为凡尔纳 是宇宙航行真正的先驱”的不是弗兰克,而是齐奥尔科夫斯基;B“完全相似或共通”有误,应该是“在某种程度上相似或共通”;C“幻想和描述创造了今天的世界和科学史”有误,应该是“幻想与劳动共同创造了今天的世界和科学史”)
15.(4分)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激发了科幻小说 对未来的幻想和展望;(2分,要点“激发”和“幻想”或“展望”)科幻小说对未来的幻想和展望启迪了科学技术的探索,往往是科技进步的先导。(2分,要点“启迪”或“先导”)【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五、(共26分)
16.(4分)A、D(A“他也因此遭到当时人们的唾弃”于文无据,D“窄门”并非“死地”,“隐含着作者对托尔斯泰 自身思想行为局限的批判否定”与文意不符)
【评分参考】①答对一项得2分。②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
17.(7分)①(4分)说托尔斯泰的“思想太复杂”是因为他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1分,要点“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面对丑恶的现实、痛苦的人生,(1分,要点“现实的艰难”)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和严格自律的精神与行动,苦苦地追求不死的精神和绝对的自由意志 ,(1分,要点“精神上的执着追求”)甚至不惜放弃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1分,要点“行动上的执着追求”)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②(3分)“良心”是一种自律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在这里是一种比喻的说法,(1分,要点“比喻”)是指托尔斯泰用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来进行自我完善并劝人为善,(1分,要点“自我完善并劝人为善”)成为人类社会、现实、历史发展中的精神楷模。(1分,要点“精神楷模”或“道德标尺”“榜样”“垂范”等等)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18.(5分)这句话的含义是:人们对世间的贫穷、饥饿、痛苦、黑暗、不公等丑恶现象已经麻木不仁、视而不见了,(1分,要点“麻木不仁”)心安理得地过着自己的日子,不去思考,也不努力改变。(1分,要点“不思考”或“不努力改变”)文章以此来反衬出(1分,要点“反衬”或“烘托”“衬托”“对比”等)托尔斯泰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反躬自省的自我完善(1分,要点“悲天悯人和自我完善”),表达了对托尔斯泰的景仰。(1分,要点“景仰”或“赞美”“歌颂”等)【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19.(10分)【评分参考】①句子补充完整、符合文意2分。②阐释补充理由2分。③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4分。言之成理,观点鲜明,分析深刻,即可得满分。④语言表达2分。语言顺畅,表达清晰,即可得满分。⑤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六、(共60分)20.(60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齐宣王 召见颜斶,说:“颜斶上前来!”颜斶也说:“大王上前来!”宣王很不高兴。左右近臣说:“大王是人君,颜斶(你)是人臣。大王说‘颜斶上前来’,(你)也说‘大王上前来’,(这样)可以吗?”颜斶回答说:“我上前是趋炎附势,大王上前是礼贤下士。与其让我趋炎附势,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宣王生气地变了脸色说:“王尊贵,还是士尊贵?”(颜斶)回答说:“士尊贵,王不尊贵。”宣王不说话,很不高兴。
左右近臣说:“大王拥有千乘大国的土地,天下的士人,仁义者都来到齐国,甘心为大王服务,四方诸侯没有谁敢不服从(大王)。现在士人中那些高尚的人,也就被称作匹夫,(以)平民(身份)居住在乡间(而已)。士人这样下贱呀,也真是够可以了。”
颜斶回答说:“不对。我听说上古大禹之时,诸侯国有上万个。什么原因呢?(他们治国)贤能的原因,是得力于重用士人。到了商汤 时代,诸侯(尚存)三千。到了现在,面向南方称王的,才二十四位(诸侯)。由此看来,(难道)不是(由于)政策的得失(造成的)吗?因此《易传》不是说吗:‘在统治地位,(却)没有那种实际的(才德),喜欢(追求)那种虚名的(人),必然用傲慢奢侈(的举动)行事。傲慢奢侈,那么灾祸就会随之而来。因此君主不以多次向别人请教为羞耻,不以向地位低微的人学习为愧疚。以此成就他的道德,在后世扬名立功的,尧、舜、禹、汤、周文王(都)是这样的人。(若能)向上看清事物的本源,向下通晓事物的流变,至圣者懂得(该)学些什么,(那还会)有什么不吉祥的事情呢?老子说:‘虽然贵,一定以贱为根本;虽然高,一定以下为基础。因此诸侯君主自称为孤、寡,这大概是(因为他们懂得)贱一定是(贵的)根本(的道理)吧。’(他们)并不是那种孤寡的人,(孤寡是指)生活困窘、地位卑微,诸侯君主(却)用(这些称呼)自称,难道不是(谦居于)别人之下,把士人看得很尊贵(的做法)吗?尧传位给舜,舜传位给禹,周成王任用周公旦 ,世世代代称(他们是)贤明的君主,这是因为(他们)明白士人是可贵的。”
宣王说:“唉呀!君子怎么能侮慢呢,我是自找不痛快呀!到现在(我才)听到了君子的高论。希望您收下(我)做学生。”颜斶辞谢,(要)离开,说:“玉生在山中,(一经)雕琢就破坏(本色)了,不是(经过雕琢就)不宝贵了,但是那璞玉(就)不(再有本真的)完美了。士人生在偏僻乡野,(一经)推举选拔就享有禄位了,不是(享有禄位就)不尊贵显达了,但是(他的)身体和精神(就)不(再)完整独立。发号施令的是大王,竭尽忠心直言进谏的是颜斶。(我)阐述主要的意见已经很详尽了,希望您能允许我回去。”于是(颜斶)行再拜礼辞谢离去。
人不用学习而有的能力,是本能;不用思考而知道的事情,是自身的意识。小孩子没有不知道爱自己的父母的,等到他长大,没有不知道尊敬自己的兄长的。爱父母,是仁;尊敬兄长,是义。(有了仁义,)无需别的,也能通达天下的道理。
3. 2016朝阳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中国体育界曾出现过不少巨星,但让观众始终关注、热议不断的似乎只有刘翔一人: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打破了欧美选手垄断了一个世纪世界纪录,成为中国人的骄傲。有人视他为神,将“翔”解释为“飞翔”。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刘翔因伤退赛,虽不乏理解的声音,但也有不少人骂他是“刘降”。直到刘翔手术后,“诈伤说”依然存在,“劝退论”也很流行。2009年东亚运动会上,刘翔复出夺冠,再次掀起了“粉丝”们崇拜的热潮,媒体上“王者归来”的赞誉铺天盖地。 刘翔曾说:“人不可能一直站在高峰,没有低谷。想通了就没什么,就等自己再变得好起来的那一天呗。在被批评的环境当中历练,人能成长很多。” 以上材料不免触发我们许多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一、分析材料中国体育界曾出现过不少巨星,但让观众始终关注、热议不断的似乎只有刘翔一人: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打破了欧美选手垄断了一个世纪世界纪录,成为中国人的骄傲。有人视他为神,将“翔”解释为“飞翔”。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刘翔因伤退赛,虽不乏理解的声音,但也有不少人骂他是“刘降”。直到刘翔手术后,“诈伤说”依然存在,“劝退论”也很流行。2009年东亚运动会上,刘翔复出夺冠,再次掀起了“粉丝”们崇拜的热潮,媒体上“王者归来”的赞誉铺天盖地。 刘翔曾说:“人不可能一直站在高峰,没有低谷。想通了就没什么,就等自己再变得好起来的那一天呗。在被批评的环境当中历练,人能成长很多。”可能的立意触发点刘翔的人生有高峰必然有低谷,有成功就有失败刘翔有得到肯定的时候,也有被批评的时候刘翔不是总能被别人理解即挫折、失败、困境、逆境……能够促进人的成长,是人生的历练,是成功的必经之路……二、构思选材结构:议论文结构? 开头一段出论点(表意准确、凝练的肯定句。一般可以用“我想、我觉得、我认为”来开头,也可以用“只有才、只要就、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等关联词来构句,但要注意关联词的内在逻辑关系) 第二段开始,选择能够证明论点的材料,先简单叙述材料,再进行分析论证(分析论证时常用的语言形式是“某人某事正是因为……才……”或从反面分析“试想,如果某人/某事不……怎么能够……呢?”) 联系现实生活,可以是具体的人或事,也可以是道理方法 结尾总结前文的观点,争取使文章结论比论点更深刻更具有现实价值。给材料作文必须从材料入手,不能把材料撇开不理。题目:《逆境与成功》第一段:逆境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但它能够促进人的成长。第二段:司马迁、勾践、辛弃疾等等经历逆境,但他们都没有沉沦,而是自强不息,终于有所成就。第三段:我们高三学生都会有考试失败的逆境,我们也不能放弃,要努力。因为逆境能够助人成功。温馨提示: 论点必须从材料中得出,也就是说,要在开头第一段就对材料作出分析,整体感知材料——三个时间段内容的归纳提炼:人们对刘翔的不同反映:04年被奉为“神”(飞翔)08年被称为“刘降”(诈伤说,劝退论)09年被赞誉为“王者归来”这一段材料看,刘翔是被动的:材料想暗示我们什么?想启发我们从什么角度去分析这则材料?刘翔成绩的变化,引起了中国社会舆论的巨大变化评: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你所持的观点)?论:这种现象说明什么(你领悟的道理)?选出其中自己准备“作文章”的某一点,定下立意的角度。我们中国人常说“不以成败论“英雄”,“胜败乃兵家常事”,然而不得不承认我们最喜欢以成败论英雄,而且我们也是一个最好面子的民族。以“成败论英雄”折射出:扭曲的心态、价值观民众的不成熟民众的冷漠舆论的跟风倒多些期待,少些指责被舆论充斥的时代(材料中第一段从刘翔的角度说走自己的路正确面对批评真正的对手是自己只求尽力,不求完美拼搏是你的精神品质辉煌的不全是成绩走好人生路你的曾经是所有人的财富人生之常便是无常 宠辱不惊,与己为伴感谢批评内容)其他值得关注的细节:“人不可能一直站在高峰,没有低谷”客观地说出了一个真理; 作为观众的我们为什么不晓得这个道理?刘翔所说的“高峰” “低谷”指成绩的高与低,随之而来的则是评价的好与坏“想通了就没什么”把什么想通了?想通前与想通后有什么区别?“就等自己再变得好起来的那一天呗”。这是怎样的语气?体现什么样的心态呢?蓄势待发;坚强乐观;坚忍不拔有没有“熬过、挺过”的意思呢?
4.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四)语文
想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