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语文阅读备课

语文阅读备课

发布时间:2020-12-11 21:52:30

❶ 谁有初中语文阅读技巧方面的资料、备课教案

阅读技巧
1.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2. 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
3. 说明方法: 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⑩引用: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4.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ü 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5.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6.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7. 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其他文体文章也如此。ü 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8. 说明语言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对策: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常见考点:
1. 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 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 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 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 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 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7. 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1. 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 ⑴明确: 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⑵方法 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 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湖,归结出中心论点; 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2. 论据(用什么证明) ⑴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 论证(怎样证明)
⑴论证方法 (须为四个字) ①举例论证(例证法) 事实论据记叙 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 议论
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④比喻论证比喻 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⑵分析论证过程: ① 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4. 议论文的结构 ⑴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
⑵类型: ①并列式 ②总分总式 ③总分式 ④分总式 ⑤递进式。
5. 议论文的语言 ⑴严密(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的运用); ⑵生动(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⑶词序(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 ⑷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递进关系)。
6. 驳论文的阅读
⑴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⑵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那些道理和论据; ⑶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

常见考点
1. 议论文的论点考点:第一,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第二,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1)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2)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第三、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第四、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第五、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 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
2. 议论文的论据考点: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全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1、用事实作论据。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议论文中,对所举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明确论据时,不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实论据,还要会概括事实论据。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2、用作论据的言论,应有一定的权威性,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以真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愿意。
3. 议论文的结构、层次考点: 结构有: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总分式结构。此考点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答题思路是: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从而证明了……观点。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
4.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考点 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中考要求掌握的有以下四种:1)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2)道理论证: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当,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分析引证法的作用,应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引证法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3)比喻论证: 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4)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分析对比论证方法作用,两个方面XX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答题思路:(1)道理论据,增加论据的权威性。(2)事实论据,从哪个角度来证明论点。(3比喻论证,或生动形象证明了……,或深入浅出证明了……(要根据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来确定)。(4)对比论证,两个方面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5. 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考点: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①、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②、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③、要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下面从不同角度解释一下:
A、语言准确表现为:① 概念使用准确,② 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B、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C、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D、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议论文中事实叙述不细致,较笼统。用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详细叙事。否则会喧宾夺主。这一点一般的议论文都有体现,就不再举例说明了。答题思路:如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思路:(1)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2)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又如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答题思路:(1)解释词语的含义;(2)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
6. 议论文中代词的指代对象考点 :这种考题在各种文体的阅读中都较为常见。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
7. 开放性、拓展题考点
这种题一般都是,考查学生阅读文章后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或理性思考。解题时需结合文章发挥个人从阅读中获得的感悟。答题方式:相当于写一篇小的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注意必须引用名言或名人轶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认识。

❷ 语文备课都包括哪些内容

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是教学的源泉。有效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收获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这里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仅仅指教师的教,还包括学生的学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可以说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核心阵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核心在课堂。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那么,我们如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认真地备好每一节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首要条件。 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说,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其实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如果备课无效,教学就必然无效。我们花气力研究备课实际上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我认为备课的研究应比教学其他环节的研究更为重要,要大力提倡和实施有效备课。教师应该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备课。这堂课会有哪几项活动,怎样安排,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在活动中怎样进行评估和调控等等,应该是教师着重考虑的问题。而且不仅需要事先备课,还要学会事后备课,就是进行教学反思。通过阅读一些教学著作,发现很多特级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反思。怎样把课前备课和课后反思相结合,是我们要进行研究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创新。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关注学生的发展。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体现。但有很多课仍然是先教师讲,然后要求学生配合教师。例如,我在教学《苏州园林》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自己体会作者描写的园林美图,学生很快找出了一些美丽的景物,然后我便按自己备课的教学思路,来概括园林独具特色的特点,却忽略了学生自己对于途中风光的体会。那么,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这是一个基本的问题,是我们应该一起认真研究的问题。只有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其创新思维的发展才能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同时,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思考的多样性,尊重学生思维绽放的火花,要始终把学生放在心里,也就是说备课一定要备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效使用教材,加大学生的发展力度,增强教育的责任心,增强教育的服务意识。教师一方面要尽可能的丰富教材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材料;另一方面要能够为学生提供主体教材资源,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活教材,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使自身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真正起到身教胜于言教的作用。 二、加强学生课堂上的学习体验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条件。 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体验,一般来源于强烈的认知冲突,并在亲历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获得体验。例如,我在教学《尊严》一文时,先让学生感知杰克逊大叔和年轻人的情感变化,感受年轻人既虚弱又坚定的语气是因为什么,年轻人为什么不肯吃东西,然后再让学生带着自己对文中人物的理解,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学生在读后,基本上都能体会出文中人物的情感脉络。所以,不断的强化和拓展学习活动体验,有利于为后续学习积累新的经验。同时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疏通必要的信息通道,使教学更加开放和对话,让课堂成为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生动的信息背景下进行思维的加工,形成新的思维成果。如学生在写作时,都想到了可以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但很多学生的比喻都天马行空,不贴切实际,于是,我便悄悄地引导学生去联系生活,用生活中较常见的物体作为比喻、拟人的对象,这样就使文章显得更为生动、形象,可读性、精彩性也增强了不少。当然,在课堂中,我们还应该强化学生的个性化的体验。引导学生去努力质疑,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民主的对话,在沙龙式的课堂思辨中不断擦出创新的火花,在有价值的课堂论辩中使学生成为有自己思想的学生。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目前新课程倡导的新教学理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三种基本的学习方式。

❸ 如何上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

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语文科开辟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透过丰富多彩的读物内容,学生将吸收精神养料,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学生还能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读写能力,对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有重大的意义。为了使课外阅读能扎实、深入地开展起来,我们应当帮助学生明确为什么读,读什么和怎样读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培养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不稳定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家庭对他们的引导和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要立足课内,带动课外。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小学语文教材为指导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种有利的因素。首先,启发学生爱书,与书交朋友。小学生入学初识字不久,第一册语文教材就安排了有关读句子的练习,这也是小学阶段第一次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会读书,并且,使小学生在看图学词学句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有关太阳、地球、月亮的知识,开阔了眼界,激发其热爱科学。其它各册教材也同样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内容,以培养学生读书兴趣,使书逐步成为小学生的亲密伙伴。其次,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课本从第一册开始就安排了阅读课文,为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做过渡准备。各册的“基础训练”都适当安排了句子、一段话、短文等阅读练习,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不要包办代替。再次,课内与课外阅读活动应有计划地全面安排。如从第二册开始,“基础训练”都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参加朗读比赛或故事会,教师应认真组织这些活动,用课内训练促进课外阅读。 二、推荐读物 小学生求知欲旺盛,但缺乏辨别能力。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理解水平。小学生过早地阅读内容繁杂、语言艰深的书籍,不仅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有损健康,而且因为无法理解,会养成看书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坏习惯。因此,教师在向学生推荐读物时,要注意适合学生实际水平。 2.推荐的书籍思想内容要正确健康,符合教育方针和时代的需要。小学生识别能力差,我们一定要让他们阅读思想正确、健康的作品。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清是非的能力,让学生从思想上、感情上对一些低级庸俗的黄色书刊产生反感,坚决抛弃。另外,过多地揭露社会阴暗面的作品也不宜给小学生阅读。 3.推荐的书籍语言要生活活泼、规范。读物的语言文字应明白流畅、生动活泼,要规范,使小学生从小学会用普通话,减少方言、土语和不规范语言的影响。 4.题材要广泛,体裁要多样。小学生一般最喜爱阅读故事性强的战斗故事书,教师除了帮助学生选择这类书外,还应介绍和鼓励学生读历史、地理故事、游记和各种科普读物、科学文艺读物,从小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5.选择读物要配合小学语文教材和小学各科教学。对小学生来说,最好结合教材,指导课外阅读。比如结合记叙刘胡兰、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的课文,阅读有关革命回忆录、故事和小说;结合《将相和》、《火烧赤壁》等课文阅读有关的历史故事书;结合常识性课文和自然教材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等。 此外,学生的课外阅读条件不同,教师要配合学生家长尽可能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成立班级图书角、图书箱,把学生个人零散的图书集中起来,供班级集体轮流阅读;还可以剪辑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报刊文章,解决书籍不足的困难。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图书的作用,又培养了学生关心集体的品德。 三、指导课外阅读,开展有关辅导性活动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不能只停留在书目的选择上,我们还要开展辅导性活动,进一步帮助他们解决怎样读的问题。通常可开展以下几种辅导性活动。 1.朗读比赛、故事会。在广泛开展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开展朗读比赛或故事会,是常用的辅导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可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机会;以班级为单位,应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参加的机会。 2.作文、出墙报。这种作文命题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评述自己所阅读的书籍,如《我喜欢的一本书》等;一种是介绍一本书的部分内容,如《介绍“蜥蜴捕食”》等。教师选择写得比较好的作文出墙报,交流阅读成果。 3.开展读报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报刊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因为报刊等于网络全书,各种知识无所不包,人们从报刊上得到的知识,比在学校里学到的多得多;二是因为报刊主要反映当前的情报和信息,能让读者了解到最新的社会动态。因此,我们应使读报刊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内容。 同时,还可以结合教材开展其它活动,如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幻灯,收听广播,根据读物内容排练文艺节目等。 开展以上各项辅导性活动,必须体现这样的精神:既不放任自流,又不包办代替;既要指导帮助,又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因为指导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增长知识,而且还要通过阅读书报来发展智力。同时,还要避免把课外阅读局限在课堂上。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好习惯。每读一本书,一定要认真读完,不要只翻阅主要情节,不能只问谁是好人或坏人。对高年级学生还要提倡动笔,随时摘录,做好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 2.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反复观察的好习惯。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留心生活中各种事物,做有心人。通过反复细致的观察,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特点,在头脑中形成生动、具体的形象。 3.要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指导学生读书要边读边思考,指导学生观察事物要注意分析。 4.要培养学生爱护书报,注意用眼卫生。对公共的或别人的书报,更要注意做到不撕页、不卷角、不涂抹、不乱折乱卷。要注意阅读姿势,不要躺着或歪着头读书;不要在吃饭、走路、乘车、光线太强或太暗时看书。 最后,应当指出,为了提高课外阅读指导的质量,首先,教师要多读,只有自己是儿童读物的读者,才能成为指导者;其次,要加强计划性,明确各个时期的指导重点,鼓励学生在节日假期多读一点课外书,丰富课余生活。

❹ 如何做语文课外阅读

做课外阅读文是要用心去体会的,而且你在课内文上能的很多分是因为老师都帮你讲解过,老师使你了解了这篇课文。如果要做好课外文,首先你可以在上体会老师是怎么讲解的,然后你跟着老师的思路、老师方法,来解决课外文。你课内文能的很多分,我想你的成绩应该不错,按着方法来,我想你能解决课外文。
如果你要做一篇课外文 你可以试着这样:
第一步:将短文细细读一遍,就当看一篇故事。但是如果你看不进去的话,那么你就需要在平时多加把劲,不过要求也不高,就是多读一些书和故事,培养一下,如果可以,你可以在心里'xie'读后感,这样有利于你的课外文。 当然,你没这兴趣,那也没办法了,你必须让自己喜欢上读书和写读后感。
第二步:体会下作者写作时的心情,融入这篇短文。
第三步:接着就是你课内的收获了,你可以将老师分析一篇文章的方法用上来去解题(这很有效,不过得靠你平时的观察了~)
第四步:根据题意,来找答案。若是题为分析人物的心情,那你就找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再从中分析,你可以换位思考。 最重要的是答案是在文章中的多,还有就是分析了,至于怎么分析,就是上课时老师的分析方法。(不然老师教你课文就没什么用了~)
最后就是答题的时候,不要怕这个答案是不是对的,只要你有一丁点把握,你就可以写上去,老师们阅题是找分数点的。

❺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语言文字的积累,其途径是听和读;语言文字的表达,其形式是说和写。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观,去引导学生在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博览群书,吸收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开展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而且也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方法。
一、激发兴趣
为了贯彻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我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外阅读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等尽可能满足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我根据小学生爱看电视的特点,鼓励他们看动画故事、儿童节目,并利用早读、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还经常让学生上台讲故事。那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声情并茂的诵读都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我告诉学生,这些故事书里都有,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的故事无穷无尽。学生便开始自觉地阅读一本本课外读物,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同的阅读方式也是使学生对阅读感兴趣的关键之一。在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时,我不仅采用了指名读、互读、分角色读等多种读的形式,还采用了游戏、表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从而增强阅读的兴趣。
二、推荐材料
1、学生合适的课外书。
当学生读自己喜欢读的书时,他会读得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和书里的人物同喜同悲。当学生读自己不喜欢读的书时,会感到枯燥无味,不知所云。因此,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起来后,就要适时地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书,让学生有好书可读。推荐时课外书要考虑以下几点:
(1)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比如《金色童年》、《校园趣事》、《假日行动》等,这些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文章的语言很容易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建立联系。学生读这类文章,感到十分亲切。因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起来也没有困难。更重要的是,已有的经验积累能帮助学生找到更准确的表达语言,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如果当一篇文章能使阅读者全身投入其中的话,文章对人的影响将会是持久而深远的,不仅内容可能终身难忘,而且有关语言也可能永远难忘。
(2)要与学生的心灵世界息息相通。小孩子天生爱幻想,这就决定了他们爱读带有幻想的故事。童话故事具有幻想性,故事里面的人物是虚构的,环境是假设的,情节、事件也不是生活中实有的,但幻想中却往往寄托了孩子们的希望和理想,折射出他们内心的精神追求,因此,对于孩子们来说具有很大的魅力。科幻小说不仅具有幻想性,而且还带有一定的科学性,是人们美好愿望的一种体现,和童话比起来,更具有现实意义。人们想战胜死亡,渴望生存,古往今来的童话里便出现了不老的仙人、不灭的生灵;而科幻小说里则出现了神奇的新药,发明了新的医疗器械。这一切都是孩子们所希望的,所以他们喜欢读科幻故事。好奇是孩子们的又一天性。孩子们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总想问个“为什么”。他们喜欢读一些探险和科幻的书籍,就是因为好奇心的驱使。所以像《太空历险记》、《阿童木》、《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鲁滨逊漂流记》等作品都能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值得推荐。
2、结合语文课本开展拓展阅读。
学写人的文章,可以选择与这个人相关的其他文章来读,从而对这个人有更深更广的了解。也可以选择与这个人物相似的其他写人的文章来读,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获得更多的语言,获得对人物更深更广的认识。如: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课前,我组织学生查阅和鲁迅生平相关的文章。在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前,发动学生广泛阅读《西游记》中的故事。这些拓展性阅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心灵空间,为学生理解课文的语句,领悟内容提供了经验支撑。
学写景的文章,可以选择其他写景的文章来读。如:学习《桂林山水》时,可以选择朱自清在我们温州写的《梅雨潭》来读,也可以选择我们当地写景的文章来读。同时,这样的阅读,由课文这个“点”扩散成一个较大的“面”,学生的语言积累不断增加,领悟力也不断提高。
3、拓展课外阅读的渠道。
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信息时代,应让学生明白要通过各种媒介接受大量信息,我们的课外阅读也不能限于书本。除了班级图书角里的书籍和学生订阅的杂志以外,还可以学会用各种途径进行广泛阅读。虽然没有上网阅读的条件,电视中一些优秀的栏目等也是获取知识的好渠道。
三、指导课外阅读方法
学生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离不开科学的阅读方法。因此,我们要利用课堂,把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教学之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如:精读法、略读法、浏览

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备课和教学设计应该注意哪些内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回本之间的多重答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也可以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即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作为阅读手段的师生对话正是通过问答形式得以进行的。“提问设计”是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进行的一种思维训练。它使学生个体围绕教师设计的阅读问题,利用师生语言交流而形成的良好氛围,不断地纠正、丰富、完善自己对问题的判断、推理、分析。因而,阅读教学提问设计的研究必须分析学生的认知结构,研究能够影响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过程的问题情境等诸多因素;还应着力探索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激励学生独立探索,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促进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开辟有效的途径。

❼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怎样备课又快又好

在课前的预设备课只是准备上课,是预备性行为;到了课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表现,师生、生生交往,教学过程定有变化,教案理应改变,变是必然的,局部改变的情况是正常现象。备课是动态的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是不断修改的过程。这种课上的现场设计与修改,就称为“现设备课”,是全程备课的变奏曲。预设备课到了课堂出现的意料之外,正是现设备课的关注点、着眼点。对于这意料之外,应看成是可贵的资源,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盼望出现的生成资源。到了课堂上,教师胸中有教案,目中有学生,应全神贯注地观察学生的表现,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应及时掌握。针对发现的情况,迅速、准确究其原因,分析是教案不足的原因,或是学生理解的原因,还是学生创新的火花,思考解决办法。思考后,应立即作出反映,调节教学,做出应变。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应变不是让学生回到教师的预案上来,而是顺学而导,修改预案,师生互动,课堂生成,促进学生发展。
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创生是行为的规定。课前是教研行为,是教师的研究行为,这时是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创生的通常的状态;授课过程中既是的教师的教学行为行为又是学生学习行为,教师要根据学情的需要要及时调整,这时是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创生的富于变化的状态。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创生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备课、授课、教学评价,是每个教学环节中都面临的问题。笔者本文着重探讨教师在备课中如何对语文阅读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与创生。

❽ 语文的课外阅读怎么做

多看名著,带着问题去思考。最好有一点逻辑思维来理解各个段落篇章,这样一篇文章的脉络结构清晰明了。

❾ 如何对语文阅读教学内容进行选择

具体来讲:纳入语文教材的文章大多数不是专门为教材写的,即便是名家名篇,原本不是为学生写的,而是选来借来一用的,用来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认真地凭借它,才能很好地借用它。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语文教材犹如“煤块”,可以再利用,可变成“煤球、蜂窝煤、煤气……”,它是资源,具有弹性,旨在善于开发,综合利用。应该在深刻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开发、驾驭教材。教材中的篇篇课文,本身都有背景、有中心、有内容、有情感,读了它必须读懂,理所应当。但从培养学生角度看,要不仅仅为懂,要着眼于过程与方法,变学会为会学,能独立读懂文本,举一反三,形成阅读能力及习惯。课文提供了语言环境,是活的语言,是生活的语言。在语境中学母语是必由之路。在语境中学语文,就不能离开语境孤立地学词法、句法、章法,要联系生活,要联系上下文。 在备课过程中,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实际上变作品为教材。作品变为教材,性质发生了变化,理解、表达是作者、编者与教者、学者共创的过程。俗话说,一个作者写出一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可以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这里既有共识,也会有求异;既有同感,也会有独特感受,甚至对教材扩展延伸,在形成共识的前提下,应鼓励学生共创。 在课前的预设备课只是准备上课,是预备性行为;到了课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表现,师生、生生交往,教学过程定有变化,教案理应改变,变是必然的,局部改变的情况是正常现象。备课是动态的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是不断修改的过程。这种课上的现场设计与修改,就称为“现设备课”,是全程备课的变奏曲。预设备课到了课堂出现的意料之外,正是现设备课的关注点、着眼点。对于这意料之外,应看成是可贵的资源,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盼望出现的生成资源。到了课堂上,教师胸中有教案,目中有学生,应全神贯注地观察学生的表现,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应及时掌握。针对发现的情况,迅速、准确究其原因,分析是教案不足的原因,或是学生理解的原因,还是学生创新的火花,思考解决办法。思考后,应立即作出反映,调节教学,做出应变。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应变不是让学生回到教师的预案上来,而是顺学而导,修改预案,师生互动,课堂生成,促进学生发展。 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创生是行为的规定。课前是教研行为,是教师的研究行为,这时是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创生的通常的状态;授课过程中既是的教师的教学行为行为又是学生学习行为,教师要根据学情的需要要及时调整,这时是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创生的富于变化的状态。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创生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备课、授课、教学评价,是每个教学环节中都面临的问题。笔者本文着重探讨教师在备课中与创生。一、深入钻研文本,要做“首席读者” 相对于学生而言,教师要做课文的“首席读者”。教师只有认真地钻研文本,并获得自己的切身体验,课堂上才会与学生有共同的认知基础,相同的情感体验和共同的话语前提。若把课堂教学比作是一次探险行动,教师就应当是侦察员、先行者,因为只有教师预先知道哪里道路坎坷,哪里荆棘丛生,哪里有明堡暗道,关隘林立,才能告诉学生如何披荆斩棘,闯关斩将,如何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教师在备课中要首先深入独立地钻研文本,才能选择适宜的阅读教学内容,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语文教师的文本阅读,黄厚江老师在《谈谈对于文本解读的认识》中认为必须经历这样三个阶段:[1][1] 第一阶段:陌生阅读——在全新的阅读中感受文本,形成新鲜的阅读体验,获得对文本的直接认识,积累阅读教学的本我资源。 第二阶段:立体阅读——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观照文本,获得对文本的全息解读,处理好文本阅读中多重意义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三:智慧阅读——借助个性化的解读方式,获得对文本新颖、独特的理解,为高品位、高质量的阅读教学提供可能。所谓智慧阅读,是指在阅读中不简单地接受他人的解读结论,不停留于自己以前的解读,不依循通常的解读途径,而能够从新的角度、新的途径、个性化地解读文本。 很多精彩的课堂都是智慧阅读的典型案例。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先生教学《皇帝的新装》,其主要教学过程是这样的:(1)学生阅读全文,用一个动词概括故事情节;(2)展开讨论,从同学们归纳的动词中找出最恰当的一个(骗);(3)讨论故事中人物被骗的原因。(4)讨论孩子没有被骗的原因。全文的教学紧紧围绕一个“骗”字,放得开,收得拢,进得去,出得来,既研读文本,又训练思维,学生主动,教师引导,堪称阅读教学的经典。可这一切的前提,是教师自己的阅读发现。如果宁老师没有发现一个“骗”字在这篇童话中的独特地位,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教学创意的。 当然,强调教师独立钻研教材,并不是要排斥教学参考用书的作用,而是要用之得当。教学参考用书之所以称之为“教参”,就在于它往往只是给教师提供一些关于课文的背景资料,或者推荐几种有代表性的参考意见,当然也包含着编写者自己的见解。由于考虑到每个人的社会阅历、认知结构、阅读经验存在着差异,所以聪明的编者往往给执教者留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和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教师只有通过原汁原味地阅读课文,并首先确立自己独立的见解,才有可能借鉴“教参”所提供的他人经验,用以验证自己的见解是否正确,补充与丰富自己的阅读经验;也才有可能凭借这一切,将课文内容编制成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程序。 《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课堂教学的进程总是随着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的持续展开而不断深入的,教学的效果主要从“对话”的质量上反映出来,即取决于对话是否有效而不断地得以由浅入深地延续。而保证对话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引领、点拨,指导必须得法而到位。而要能正确地引领,得法地指导,恰到好处地点拨,全仗着教师对课文内容有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理解,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疑难和困惑早有充分的预见并有周密的对策。如果教师预先没有独立地钻研文本,没有认真“倾听作者”的切身体验,没有对作品内容的深刻理解,没有对思想感情的独特感受,那又何谈课堂教学中正确的引领,得法的指导,恰到好处的点拨呢?二、根据学生的需要确立重点难点 任务分析理论通过对学生起点能力、教学目标按学习结果分类以及条件分析等重要环节,由此确定了教学设计中“实际上需要教什么”和“实际上最好用什么去教”的教学内容。引入任务分析理论,为处在语文课程与教材建设不完善状况下的语文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在确定语文教学内容时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思路。 无论课程、教材处于何种情形,了解学生是确定语文教学内容不可缺少的环节,依任务分析理论来看即为学生起点能力分析。它影响到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以及决定进行何种任务的后续学习,当然对教师确定教学内容至关重要。语文教学中的起点能力分析即分析学习者在学习语文时需要的内在条件,实质上类似传统说法的“备学生”。而实际上“备学生”与“备课程、教材”是统一的,正是在“备学生”的过程中完成了“备课程、教材”,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将课程内容“教什么”以及教材内容“用什么去教”转化为“实际上需要教什么”。因为关注与学生的契合,这就是语文教学内容本来含义。例如,教师在进行《苏州园林》一文教学设计时,分析出学生已具有相关说明文文体的内容知识,具有阅读文本和凭借工具书查阅字词含义的基本技能以及能在提示下寻找段落中的关键句、中心句的认知策略。这样也就明确了说明文应该教说明方法、结构和说明文语言特点等“教什么”的课程内容,以及应该用文本中关键句、中心句、助读与练习等“用什么教”的教材内容,并由此确定了让学生理解说明文文体知识、掌握生字词等基本技能和“抓住”总分式说明结构,说出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平实、准确的说明语言等语文高级技能教学内容。通过对学生起点能力分析后,就知道了“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借此也就知道了“学生还需要什么”,便可知道“实际上需要教什么”的教学内容。 学生的需要就是阅读教学的重点难点。以本人上学期所上的公开课《丑石》为例:本课要讲的东西很多,字词理解、作者资料、作者的感情变化、文章的表现手法、文章的主旨、课后练习题等等。本人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认真读课文,了解作者有关的材料,找出生字词,自己概括文章内容,分段写段意,做课后练习题。学生充分地理解了课文,并且在处理比较简单的问题如字词等的基础上,发现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的含义,丑石伟大在哪等。有了这样的基础,课的设计也就和传统意义上的从字词到课后练习题不一样,而是以学生感到最难理解的问题“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以及“丑石的伟大”作为这节课的重点,做预习和课后练习题时续写结尾问题最大。我就把它作为这节课的难点。上课时让学生动笔续写结尾。

阅读全文

与语文阅读备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