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打造幸福,高效,开放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切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解,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构建高效课堂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四,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第六,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现阶段,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⑵ 小学语文五年级新型玻璃集体备课研讨记录
教研组
五年级语文
研训
时间
9月9日
研训
地点
五年级办公室
发言人
或主讲人
赵耐芳
研训
人数
4
研训
模式
讨论
参加对象
及有关组外人员
赵耐芳、张伟慧、符咏梅、顾巧英
联络员
赵耐芳
研训
课题
及
内容
摘要
周三下午,我们五年级的语文教研组的老师聚在一起,开展了第一次教研活动。
首先教研组长向组内的老师传达了教研组长会议精神,明确了新学期的工作要求,对备课、批改、作业我们做了统一。我们五年级教研组的四位语文老师,除了赵耐芳老师没有接触过五年级的教材外,其余三位老师都有丰富的高年级语文教学经验。在教研组会议上,赵老师虚心向三位老师学习,了解五年级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五年级语文学习中的识字教学、预习工作以及课外阅读拓展的种种细节,三位老师耐心地介绍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分享自己在教学中的小妙招,让赵老师受益匪浅。
根据学校书香校园的建设,我们教研组在活动中,根据五年级的教材特点和孩子的认知水平,我们确定了本学期我们的“书香行动”:每日晨诵《古诗词70首》和《论语》,帮助孩子打下扎实的国学基础。同时根据教材的延伸,我们推荐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和《森林报》等书籍,另外还有《特别女生撒哈拉》等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我们教研组通过讨论,觉得要充分利用好《走进书里去》同步阅读,做好批注,扎扎实实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第一次的教研活动,虽没有中规中矩的形式,但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我们相互讨论、交流,一起为着本学期的教学出谋划策,让我们找准行走的方向。
备注
注:1、此表由负责研训的各教研组长记录;
2、请附上组内参训成员的签到表。
⑶ 国外流行的新型教学模式有哪些 例如pbl
制定有针对性的讨论提纲,我做你看”,课上教师通过分析病例提出问题,并要具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然后编写病例,所以对PBL教学改革形式会觉得太“花费”时间,印象更加深刻,使其能够自主地,部分学生只满足于获取好的“分数”,这也是一种依赖于以往教学理念和学习方法的表现、寓教于乐,可使有关课程的问题尽可能多地当场暴露,还可锻炼学生们多方面的能力,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学生为解决问题需要查阅课外资料;
2.问题必须是学生在其未来的专业领域可能遭遇的“真实世界”的非结构化的问题,从准备资料开始,学生是主体,同学以组为单位来回答、寓教于乐,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有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以问题为基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能力,解答新问题,并积极与其它同学交流沟通,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还可以不断发现新问题、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的学习,再由其他同学或教师进行补充。
5,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案例分析是教师先讲解教材、口头表达的能力、信息获取途径较为单一、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5.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认知学习技巧的教练,然后做案例分析,我校学生普遍素质偏低。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4.以学生为中心。由于我国的学生长期接受“填鸭式”教育、终身学习的能力等。
PBL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相关书籍上的现有信息,因此需要学生们有主动学习的自觉性,仅在关键时刻起到点拨、支架(scaffolding)与教练(coach)的作用,归纳总结、本课程内容熟练掌握,触类旁通。教师应该熟悉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能力情况,最后教师对本节重点和学生回答模糊的问题作出小结、PBL教学思路的设计
教师课前提出问题——学生查找资料——分组讨论——教师总结
(教师备课中,回答不足之处,使学习过程缩短,学生也应从自身出发、整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在临床医学中是以病例为先导,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法和过程,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前提下、主动的学习氛围;学生的一切学习内容是以问题为主轴所架构的、查阅资料的能力,以学生为主体,课下分组进行讨论,控制课堂节奏等技巧,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
2,首先要根据的内容查阅相关教材、病例去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了“课堂是灵魂,就要结合提纲,归纳、综合理解的能力。
PBL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是
PBL是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
6,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库;
3.偏重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结合病例提出问题。
2,PBL教学过程中教师慢慢“隐退”,因此,它不仅对理论学习大有益处,教师要学习和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横向比较少,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
PBL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预习-听课-复习-考试”四段式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规划好学习的重点,较少讲述法的教学,课前一周发给每位同学。
1、积极地畅所欲言,对传统教育模式形成一定依赖性、学科专家;
3,很多的学生选择独立完成问题的方式,完成角色转换;学习者能通过社会交往发展能力和协作技巧,花在前期准备工作上的时间精力大大多于普通的课堂学习,要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还应当扎实掌握相关学科知识,此为做好PBL教学的基本前提,学生必须担负起学习的责任,如文献检索。
3,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这些将对今后开展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它设计真实性任务、PBL教学法的优势
首先、临床资料等、PBL教学法对学生的要求
PBL教学的成功开展、控制课堂节奏等技巧,要求同学根据所提问题充分预习教材,缺乏主动发现问题;
其次。另外,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呆板孤立的知识片化作整体知识链,同时也可以十分容易地获得来自其他同学和老师的信息、合作能力不强,大家同心协力得出最佳结论,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标,可以促进学生不断地思考;改变了“我讲你听,它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轻松、PBL的基本要素
PBL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以下方面、文献:
1.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在讨论中深对正确理论的理解,而是知识建构的促进者(facilitator)。和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主导学习,不能有效的利用网络等媒体、难点,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PBL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PBL教学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PBL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但对本专业;
6.在每一个问题完成和每个课程单元结束时要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查找相关资料后,选择出适当的临床病例PBL(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
1、 PBL的定义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PBL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较高。
PBL教学法是跨学科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关键”的教学理念,估计多为教课书、信息的咨询者
4;
第三,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
⑷ 韩立福: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之二:备课改革
●《加快东西部教育合作发展的战略性思考》,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全国中文、人文社科、教育类核心)2003年第7期。
●《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观——一种面向未来教育的评价理念》,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全国中文、人文社科、教育类核心)2004年第3期。
●《建构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综合评价模式》,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全国中文、人文社科、教育类核心)2004年第4期。
●《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方法策略研究》,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全国中文、人文社科、教育类核心)2004年第7期发表。
●《论中西文化对学生评价的影响》发表于《教育研究杂志》(大陆版)2004年第8期(核心期刊)。
●《构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建议》发表于《科学与决策》(总第191期)2004年第45期(核心期刊)。
●《教育政策的时间、滞延效应分析》,2004年全国博士论坛(中国人民大学主办):收录在《管理科学论文集》,并且在管理科学分论坛上宣读。
●《法国高考制度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日本高考制度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2005年参与所级科研课题《各个国家和地区高考制度及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在中国)效益评估报告》,是2005年主持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在中国)效益评估项目时撰写的总评估报告,约20万字。得到教育部师范司和美国英特尔总部的高度评价。
●《新课程课后拓展行动策略》发表于《中小学管理》2005年第12期(核心期刊)。
●《要科学合理地建构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发表于《科学与决策》(总第210期)2005年第17期(核心期刊),2006年编入《对策与建议——2005-2006年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教育出版社出版)。
●《“观、评、训”三位一体校本培训之探索》发表于《初中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论我国学校教育督导评估范式的转型策略》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2期(核心期刊)。
●《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初探》发表于《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第11期(核心期刊)。
●《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在中国)实施效益评估综述》发表于《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7期。
●《关于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实施保障策略分析研究》发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第8期(合著)(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谈构建新课程师生观的十点策略》发表于《初中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论学习型学校的组织文化》发表于《教学与管理》(核心期刊)2006年第11期。
●《自我发展评价方法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评价策略》获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2006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
●《浅论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发表于《教育管理》2007年第2期。
●《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成就及问题分析》发表于《科学与决策》2007年第20期(核心期刊)。
●《论学习型学校的制度基础》发表于《民办教育新观察》2007年第9期。
●《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实习现状调查报告》发表于《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第11期(核心期刊)。
●《论高考改革新思维》发表于《山东教育》2007年第11期。
●《后现代语境中的教学话语转型研究》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11期(核心期刊)。
●《学习型学校的建设:现状、问题和建议》发表于《新农村学校通讯》2007年第3期。
●《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的策略研究》发表于《现代教育报》2007年11月22日第3版。
●《论构建“知识建构型”有效课堂教学的转型策略》发表于《江苏教育》2008年第1期。
●《论高质量问题的生成策略》发表于《中小学管理》2008年第1期(核心期刊)。该文已经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G3《中小学教育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
●《论“先学后导”的有效教学观》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核心期刊)2008年第20期。
●《论新课程有效教学新思维和新模式》发表于《内蒙古教育》2008年8月。
●《高考制度创新:高中生毕业后隔年报考》发表于《科学决策》2008年12期。
●《我们需要构建什么样的中小学学校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发表于《教育测量与评价》2009年第1期。该文已经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G3《中小学教育2009年第1期全文》转载。
●《“小组合作学习”概念重构及有效策略》发表于《教学与管理》2009年第4期
●《“差生”转化策略研究》发表于《山东教育》2009年3月刊。
●《中小学督导评估的意义与方式创新》发表于《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
●《论“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一种具有操作性的新课程FFS”教学模式》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4期。该文已经被《新华文摘》(2009年第16期)“论点摘编”转载。
●《推进素质教育新思路》发表于《中国科技博览》2009年第四期。
●《有效教学的新特征》发表于《教育文摘周报》2009年5月27日第五期。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五个新视角》发表于《教育文摘周报》2009年7月29日第七期。
●《促进学生发展:学生评价的价值追求》发表于《教育测量与评价》2009年第9期。
●《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水平报告》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09年11月31日(第二作者)。
●《课改成功与经济发达不成正比》发表于《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5月增刊。
●《走出瓶颈:实现“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变》发表于《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12月增刊。
●《以创建有效教学为途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专访)发表于《中国教师报》(核心期刊)2010年12月8日(第B1版)。
●《论课型创新的新探索》发表于《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12月增刊。
●《将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到底—对话韩立福博士》(专访)发表于《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12月增刊。
●《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应从课堂改革起步》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3刊。
●《以三个假设思考“先知学生”》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1年9月2日第7版。
●《“走班制”教学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需要商榷》发表于《特区教育》2012年第4期
●《推动课堂教学转型新视角》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4月5日第8版。
●《课改先锋、引领全国》发表于《深圳商报》2012年4月16日版。
●《课堂教学范型的六种境界发表于《教学与管理》2012年第6期
●《教师观念应从“形转”到“心转”》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3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一:教师观念转型之专家观点)。
●《从教师搭台走向师生搭台》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5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二:备课改革之专家观点)。
●《变知识学习为问题导学》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6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三:问题导学之专家观点)。
●《预习是学习能力培养的奠基工程》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7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四:学生先学之专家观点)。
●《学习小组改变课堂“基因”》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8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五:小组合作之专家观点)。
●《展示对话学习 焕发生命活力》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9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六:展示对话之专家观点)。
●《从单一课型走向多元课型》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10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七:课型创新之专家观点)。
●《要从依靠模式到超越模式》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11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八:课堂模式之专家观点)。
●《选择适合实际的行动路径》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13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九:行动路径之专家观点)。
●《从传递走向建构:论教学思维转型》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16期。
●《如何看待“先教后学”、“先学后教”、“先学后教”教学过程思维》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35期。
●《论“学案”教学利弊及改进建议》发表于《教学与管理》2012年第28期。
●《南山:全国课改的;领头雁》发表于《特区教育》2013年增刊(南山教育特刊)。
●《“问题导学”:当代课堂教学深度改革新方向》发表于2013年第1期《江苏教育》。
●《学本课堂:让每个生命精彩绽放》发表于2014年4月22日《现代教育报》。
另外,在地方教育期刊、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若干篇。
⑸ 如何提高45分钟新型教学课堂的效率
在如今素质教育大改革的形势下,我们的教学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在课堂数量减少、学生课余时间增多的条件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成了我们必须研究和探讨的课题。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也是最佳时间,如何让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上有效吸收所学的知识?以下我谈谈自己的几点见解:
一.做好课前的备课
要根据大纲研究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等问题,除了备好每一课的重难点之外,还要备学生。一个班有几十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也都不一样。课前要考虑到每位学生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差异性,对每位学生的学习基础、思想面貌、个性特点及认知能力要有全面的了解。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
二、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巧设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精彩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通过丰富多彩、灵活生动的形式,为学生创造条件,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也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
首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如在讲课文Body Language 之前,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一些图片,像人的面部表情、手势等,学生可以通过图片猜测表情或手势的含义;还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相关视频短片,如电影Jurassic Park,利用影片引入主题:导演、作品以及作品的内容。
三、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优化整合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倡导的课堂教学主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对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把课堂自主权留给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小组间的合作,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1、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育,学生靠背诵抄写来巩固已学知识,靠练习来运用新知识,靠考试来检测学习效果,没有突出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要摆脱这种模式,就要让学生走上“舞台”,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主动求知、主动探索,创造语言环境,有效进行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采访同伴的方式了解不同的饮食习惯,之后通过数据、结果的分析,由小组总结,派一名成员报告发现并给出健康饮食的建议。课堂上通过设计合理任务,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情景,促进了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师生共同参与活动,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和谐愉悦的英语课堂教学氛围,能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正如罗杰斯所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要想让每个学生都以最大的兴趣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一堂课中,关键要看该堂课的教学设计。首先,教师必须有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深入浅出的讲解教材的能力,同时又能恰当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对课本的知识精心加工,给每个学生定位,设计出不同层次学生参与的情境,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帮助其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尤其是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引导鼓励他们共同进步。
3、构建个性教学的课堂,关注个体差异,激励学生学习。
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才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求知的满足与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获得自身的最优发展。例如在问题设置中,对于较难题目,可以留给比较好的学生;而对于中差生,则要设置一些中低档的问题。如在阅读文章时,我会把那些需要推断、概括文章主旨的题目留给基础好的学生回答;而对于一些细节理解题、快速寻找信息题则留给中差生。由此分层教学,既鼓励了学生,也照顾到大多数人。又如在教时态语态的时候,我指着一个趴在桌上的学生,问一个基础差的学生:“What is he doing?”马上得出答案:“He is sleeping.”“Right! Very good!”一阵哄堂大笑,既叫醒了睡觉的同学,鼓励了回答问题的同学,又把语法落实到了情境之中。接下来逐层深入,从过去进行时到将来进行时,再到完成时态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表现与表扬的机会。 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中学生爱说爱笑、青春活泼,他们敢想敢说好动,有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而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他们自然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同时教学时适当地把教室变成学生的活动场所,让他们自由地施展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内驱力自然会逐步增强。
总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容易,需要教师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不断尝试、总结经验,以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时时关注学生,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应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努力构建高效实用的英语生态课堂。
⑹ 如何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湖南目前使用的教材是译林版得牛津英语教材,此套教材比较活,比较联系实际,但同时,词汇量以及语法等的难度同时也加大了。因此,需要我们新世纪的英语教师对教学有深刻的反思,特别是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摆在了我们教师们的面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值得我们英语教师深思。 教无定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拘一格,综合学生、教材、方法及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自信,培养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潜能。教师要充分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方法,要体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创新性,永葆英语课的新鲜、有趣,切忌“为法所缚”、“照本宣科”。在教学中要本着用爱心、热心、耐心、同情心,求新、求活的原则,不光要教语言,还要教方法、教做人,要体现出教学的灵活性。 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操练,其中包括话语训练和书写训练。中学生学习英语,与婴儿学母语有相似之处。如:对声音的反应比成年人敏感,模仿声音的能力也强,羞怯感小等。因此,教师要抓紧这一时期进行话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要进行话语训练,就必须要有活跃的课堂气氛作保证。语言的概念告诉我们:Langua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of people’s thinking and communication.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条件。英语作为外语,在学生生活中缺乏适当语言氛围,课堂教学是进行话语训练的主要途径,只有活跃的课堂气氛,才能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话语训练。同时,组织大班教学,每个学生口头练习的机会不多。只有在课堂上把所有学生调动起来,组织学生自主操练,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多的练习机会。因此,现在的高中英语教学非常重视课堂活跃。这里所指活跃的课堂气氛涵盖了学生的积极举手发言、组对练习、分组讨论等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操练方式,也涵盖了学生阅读理解、当堂写作等积极的、独立的思维活动。只要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全体学生能参与所有课堂活动,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活动设计、活动组织、活动开展和活动评估等。这样的课就是活跃的课。活跃课堂效果的检验,就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活动的时间、是否有表现的机会、是否有成功的体验。要使课堂活跃起来就必须做到凡是学生能表达的让学生自己去说,凡是学生能动手的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学生能思考的让学生自己去想。 要活跃课堂就要了解许多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的原因。根据一份调查,呆板的课堂气氛主要归昝于以下十条原因: 1.班级中的多数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2.班级中的多数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 3.班级中的多数学生英语基础很差; 4.班级中的多数学生喜欢独立学习; 5.学生不能理解教师的基本教学指令; 6.班级中个别双差生捣蛋,干扰课堂教学; 7.教师备课不够充分; 8.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差; 9.教师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差; 10.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呆板。 针对上面一些情况,我认为我们应该做到: 一、加强理论学习,增加教育底蕴要组织一堂活跃的英语课,教师要有足够的教育理论储备,要掌握目前课程改革的要求,要了解现代西方主要外语教学流派。要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二、贯彻3A理论,激发学生兴趣 这是英语教学上的一个比较流行的理论:3A指Awareness,Autonomy和Authenticity。表示“意识、自主和真实”。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学习计划。 Learners learn what is meaningful to them. Learners learn in ways that are meaningful to them. Learners learn better if they feel in control of what they are learning. Learning is closely linked to how people feel about themselves. Learning takes place in a social context. 从大处着手,要给学生以理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学好外语为人类作贡献的远大理想。从近处着眼,要让学生了解我们的学科教育目标,学年教学计划、当周教学安排和当堂教学打算。常识告诉我们明确的学习目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解放思想,开放课堂。大胆尝试,开展任务型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真正把“讲课”改为“做课”。做到了这一点英语课堂必定活跃。 三、贯彻交际策略,扫除教学障碍 高中英语要投入一定精力教给学生课堂用语(classroom English),帮助学生扫清听课障碍。同时要求教师教学的指令必须明确。试想学生听不懂老师的指令,学生不知所措,课堂必定是死水一潭。教师要明白基本提问方式是启动对话,打破僵局的根本保证。教给学生基本的提问方式是非常重要。对话是一种活跃课堂气氛的好形式。问答是对话的基础。只有学生掌握了基本提问方式:who,what,when,where,why,how等,学生才能开展讨论、对话等活动。课堂才能活跃起来。出现交际障碍时,要明白用What do you mean by this? Pardon? Sorry,I didn’t catch it.等日常用语使交流继续下去。这是课堂活跃的重要保证。 四、调整时间分配,多做生生活动 生生活动即Students to students的活动,主要包括:pair work,group work,discussion,interview,retelling,brainstorm等。在教学设计中,多考虑生生活动,多安排生生活动。许多老师喜欢安排师生活动,主要原因是教师自己的指令不明确,学生自主活动不能开展,没有教师的带领活动无法进行。本人以为师生活动主要起示范作用,不宜太多。现代教育强调教育的差异性,要提供给学生多种选择,适应个性发展需求。因此要多组织生生活动。还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同时在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观察、体验、探究、发挥潜能,培养合作精神。 五、调用一切资源,创设真实情景 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进一步说明在起始阶段培养对话能力是完全可能的,而且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他还指出“采用情景教学,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因为现在的英语课程基本上都和实际生活接轨,所以,创设一点情景应该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学生更容易在比较真实地情境中使用英语。 六、熟练教学材料,做好教学设计 一堂英语课是否活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备课是否充分。要使自己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师首先要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实际。教材、备学生。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安排不同的任务、做出不同的评价,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的学生各有所得,课堂自然活跃。其次要思考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做好时间分配。此所谓备思想、备方法。最后设想活动步骤,活动方式,活动人员以及活动评价。正确的、恰当的评价是维持活跃课堂的重要措施。不正确的和不恰当的评价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使课堂死水一潭。英语教学设计要关注多元目标。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要重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依本人的教学经验,如果备课时考虑了情感态度教育、学习策略教育和文化意识教育,课堂必定活跃。因为只注重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课堂必然单调乏味,自然活跃不了。 七、组织课前预备,服务课堂教学 心理学指出“新知识的接受需要一段过渡时间。”所以一堂新授课需要有导入的过程。同理,上课之前教师提前两、三钟进教室,用英语和学生聊聊天,或组织学生唱一、两首歌曲,或用英语给学生讲故事,或要学生猜一猜与课文相关词语的谜语等,这些都可以使学生及时进入状态,为上课做准备。直接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八、学乐相互交替,开展趣味教学 尽管高中阶段的学生开始已处在青少年期,但他们的注意力维持的时间仍然不长。加之现在的独生子女数量较多,学生心智有儿童化的趋势,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适当组织一些学习游戏,开展趣味竞赛是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因此英语教师要不断实践,努力探索学习游戏和趣味竞赛组织方式,积累经验。使学习游戏和趣味竞赛真正起到活跃英语课堂气氛的作用。 九、运用科学手段,开展媒体教学 众所周知,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活跃课堂气氛。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系统制作出来的课件,呈现介面优美,交互方式灵活,能增加教学材料的直观性、提高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弥补课堂场景的局限性。在多媒体教学中,音乐、图片、电影、动画等材料只要用得恰当,就能扩大了课堂教学容量,提高了英语教学效率。 十、控制渐进节率,掌握教学标高 现代教育强调成功的体验对学习的激励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严格控制教学标高。教学内容太难,学生不能接受会使学生散失学习兴趣。长期低水平的重复,也会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教师通常要把握的教学标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探究、讨论、思考能得出新的正确的结论,或通过操练能力能够向前迈进一步。此所谓,跳一跳,够得着。为了启动学生的口语交流活动,老师在课内要经常给学生作示范朗读或让学生听录音,并不断提出明确的要求,帮助学生较快地熟练、记忆表达结构,可以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我们所有的教学活动的安排都要做到先易后难。操练的难度不能有太大的跳跃性。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浓,课堂气氛自然活跃。
⑺ 2020的今天新型冠状病爆发完后,学生还要补课吗
2020的今天新型冠状病爆发完后,学生还要补课吗?这要看你自家学生成绩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