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利用资源共享,完善集体备课制度
加强集体备课
实现资源共享
【摘
要】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对集体
备课的具体操作流程及管理进行策略探讨,
通过理论提升、
完善制度、
组织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等,有效、深入地开展研究,取得了显著的
成效,并在街道中小学推广,在县域内辐射。
【关键词】
集体备课模式
研究
成效
推广
新课程下教与学方式的改变改变呼唤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而集
体备课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它强调的是集体智慧与个人创
意的结合。集体备课的开展,真正把大家从繁琐、应付性的劳动中解
放出来,实现了由过去的“劳苦型”到“创新型”的转变。它使备课
真正做到了“备”
而不是以前的“写”,更注重了“研”与“探”,
浓厚了教研氛围,增加了学术气息。以下是我在集体备课方面的点滴
体会与有益尝试:
(一)增强对集体备课价值的认同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体会到:
1
、通过集体备课,大家分工协作,既
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又能避免人人都去查阅大量资料高耗
低效地工作现状;
2
、通过集体备课大家充分交流、沟通,既有利于教
师扬长避短,又有利于教师站在高起点上发展;
3
、通过集体备课,大
家可以从多角度分析,诊断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既有利于群策
群力寻求有效教学策略,
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
通过集体
备课能有效帮助青年教师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办
法,通过给任务、给机会、给帮助等方式,促进青年教师专业的快速
成长。因此说集体备课的价值在于“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其意义
在于达到“备一课、促多人、带一方”的目的。
(二)初步形成集体备课的运行方式
概括起来,集体备课流程共分四步。即:个人钻研(初备形成个
案)——中心发言人说课,集思广益(主备形成共案)——二次备课
(形成特色教案)——教后反思修订(形成最后教案)
1
.初步研究教材,形成有自己思想的第一教案
-----
个案。课题
组在强调集体备课时,要求每个教师必须备好个人的第一教案,来保
证集体备课的“生命”意义。对于个案的形成,要求每一位教师在研
究教册的基础上,弄清所备课的内容在本册,本章节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或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就此设计教学的三维目标,设
计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设计突破关键点的思路;思考是不是设计
了切合实际的、
贴近学情的教学方法,
教学思路以及创新点、
德育点;
是不是设计了合理的习题、考点、板书、课堂检测和课后作业;对于
教册上没有或概要的内容,教师要不要去研究地去补充;在哪些环节
和思路上课题组还存在疑惑和障碍等,带着问题初步形成了融注课题
组自己教学思想的个案。
如果没有个人的教学研究,
没有个人的思想,
依据网络下载,盲目利用他人提供教学资源,套用他人的经验操作教
学,则教师完全失去了自课题组,仅依靠集体备课,其“生命”将是
没有阳光的。
2
.
在交流碰撞中形成有群体思想的集体教案——共案。
在有融注
思想的个案保障下,集体备课有了“生命”的根基。在集体备课时,
先由主备人说课:即说课标要求、内容特点、学情分析、目标确定、
教学过程、教法学法、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当然可以是备课组成
员按照事前的安排的方案进行说课)。然后由组员发表补充意见,全
组讨论,集体商定后确定集体教案。主备人说课是教师集体备课的重
要环节,通过说课,组员相互比较,在组内开始有针对性的讨论。集
体备课研讨时,交流的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先由主备人围绕自身钻
研教材、调研学生、资源利用等备课的各环节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
观点、设计及有关理论依据。然后,由组内教师共同研讨、集体交流,
各抒己见,补充完善。最后,由主备人根据备课组的意见,精心设计
教学预案,力求规范、科学。二是由主持人组织大家就备课时的困惑
或上周教学实践的反思等选择一到两个话题,组织大家讨论交流。可
以用提问的方式反问主备人,可以以商榷的形式提出自己的见解,可
以就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展开辩论和思考;对共同存在的疑难问题进
行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针对年轻教师的不足提出建议和意见。主备
人综合集体的意见,确定每个环节的最佳教学方案,对主备教案进行
修订,形成具有群体智慧的、达成共识的共享教案
----
集体教案。集
体备课是在和谐的、平等的、民主的、互动的氛围中,由集体成员的
有效协作而产生的智慧交流碰撞的升华,对教学相长,对教师的专业
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教师集体备课是教学生命的载
体,是教学质量的生命,所以集体备课不在教师单方面地洗耳恭听名
师的意见,而要有自己的思想。要以敢说“不”的勇气,发表自己的
见解
(敢于对名师说
“不”
,
敢于对同事说
“不”
,
敢于对自己说
“不”
)
。
只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敢于对别人的不足提出问题,在思想上真
正地交锋碰撞,打破权威崇拜,集体备课才有存在的价值。所以在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