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形容老师晚上备课的语句
黑夜的睡意打败个疲劳了一天的人们,为了备课,老师却不受睡梦之神的诱惑.
② 备课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一、备教材
我们常说:熟悉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只有掌握教材给定的知识点才能更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但是对于考生而言,很多人可能并不是师范毕业,更不是科班出身,甚至没有相关的教学经历,只是凭着一腔热血想要走上三尺讲台,对教材内容和设置完全不熟悉,这就要求大家学会分析教材。随着教材的几次改版,现行的教材都非常的人性化,往往是图文结合,文字阐述知识点,图片则形象的予以解释,还有一些注释、活动等,这些素材就给考生提供了很多的思路,我们要从中提取课堂的核心信息,比如哪些能用来导入,而哪些又是需要讲清说清的重点。这样在不熟悉教材内容时只要把书中给定知识点梳理清楚即可,也不需要再拓展课外的内容了。
二、备学生
不论是试讲还是说课,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均需有所不同,比如小学生认知能力弱,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不足,对事物好奇心强而注意力易分散,这就要求考生在面试时注意试讲的亲和力及说课环节设置的紧密性,当然初中、高中均需要考生以恰当的方式方法进行授课。
其次,学生的年龄段不同,教学评价语也会不同,如小学生评价语可以夸张一点,而高中生则需更加的实际,在贴切的同时要使同学不觉得做作。
三、备课改理念
如今的课堂不再是以往的应试教育,不再是填鸭式的满堂灌,而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说是组织者是因为能由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和讨论出的结果教师不直接讲授,而又说是引导者是因为毕竟遇到新授知识时需要教师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给学生指明一个探究的方向,在试讲和说课时要尽可能的多设置互动和引导。
这一切的转变都源于新的课改理念,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不再是教师教会了什么,而应是学生学会了什么,学生必须是新的主人。我们在关注结果的同时要更关注过程,在关注学科本身的同时要更关注人,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发展中的人,潜力都是巨大的,新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不只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③ 备课 这个对话有什么语法讲,或者短语什么的
have a good time 是固复定搭配 表示玩制的开心 再适当扩展一下 表示玩得开心的词组还有 have fun, enjoy yourself , have a good day
sounds 后加形容词 表示听起来怎么样
would you like to do向服务员点餐时会经常用到
大概就可以这么讲。
④ 如何做好课堂衔接发言稿
我认为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2、要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3、要有真挚的情感。这三点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证。
1、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业。没有充分准备的课,肯定是低效或无效的。上课就好比打仗,备课就好比战前的备战。备课之关键在于备知识、备方法、备学生,三者缺一不可。教师备课时,不能仅限于将课本上已有的知识备好,还应该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将本节课的知识背景掌握充分,将局部的知识放到整体的知识大背景来研究,只有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才能有会当凌绝顶,一缆众山小的感受。
2、打造高效课堂,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我认为教师必须具备三种过硬的基本功:1、语言。2、板书。3、严密的逻辑思维。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教师怎样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试想教师没有抑扬顿挫,幽默风趣的语言,怎么吸引学生的听觉?没有一手漂亮的板书,又怎能吸引学生的视觉?没有对知识严密的逻辑分析,又怎能给学生的智慧的光芒,给学生以心智的启迪?学生的能力又从何而来?所以我认为教师具备了这三点,学生才会欣赏你,佩服你,才会对你的课兴趣浓厚。
3、打造高效课堂,教师要有真挚的情感。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情人的。教师要用真情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的课首先要感动自己,之后方能感动学生。教师要真心关爱学生,教师要用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将我们的课堂打造成高效课堂。
4、打造高效课堂,需要科学的学法指导。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为主,以练为主,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⑤ 教师备课要求
备课的要求:
1、传授知识的精准性。
凡需要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应该十分准确,不能似是而非,即使是最简单的概念问题,也要准确把握,不能出现问题。有争议、不能作出结论的问题,一般应予回避,不能轻易搬上课堂。
2、明确课堂的目的性。
教师应对每堂课,每个章节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要求,都必须十分明确。这样才能依据目的合理处理教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否则会东拉西扯,随心所欲,使教学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3、备课的主体是学生。
备课必须心目中有学生,时时想到学生,处处想到学生。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4、统筹全局,有计划性。
就整册教材而言,课时的分配,新旧知识的联系,复习与检测的安排,均应有计划。就每课而言,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板书的设计,教具的使用,实验的演示,都是统筹安排,有一个合理的“序”。
5、备课时提前预知每一种“可能”。
备课既是课堂教学的设计,当然有明显的预见性,我们要求的是“准确”。在备好教材,备好学生的基础上,要准确的预计到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出现的情况,设想好应变的措施,以因势利导,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预见性准确,教师上课时就能胸有成竹,应付自如,始终掌握主动权,不会出现忙乱无绪的情况。
(5)备课衔接语扩展阅读
1、备教材。
是指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它是包括熟悉教学大纲,熟悉全册教材,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深刻理解每一篇章,每一课的内容,明确它在全册的地位和前后的联系等。教师要深刻准确地把握教材,必须查阅资料,认真钻研,使教材由“薄”到“厚”。
如,对语文教材,既掌握各种体裁文章的区别和写法,又通晓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文学发展概况。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更有效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理想前途等方面的教育,从而更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备学生。
课堂教学师生的双边活动,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不能取得任何效果,所以必须备学生,备学生要备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理解能力等。备好学生可以使教师的教学符合学生实际,避免盲目性,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教学活动。
3、备教法。
备好教材与学生,只是具备了搞好课堂教学的可能性,要使可能变为现实,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还要备好教法。这是抵达彼岸的桥梁。教无定法,教师要遵循基本的教学原则,根据教材、学生、教师本身素质等特点选择最优的教法。
4、写教案。
教案是教师备课成果的升华和结晶。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教案可详可简,可写在教案专用纸或本上,也可以评注形式写于教材上,视具体情况而定。
5、写教后。
课堂教学不可能不折不扣地按教案进行,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实际往往会纠正、充实原教案。以写教后的形式总结些宝贵的经验教训,可作下一次备课的借鉴,是教师提高备课水平的重要方法。
⑥ 愉快的周末语言备课
作者抓住四位作家肖像性格特点各侧重描写肖像、行语言哪作家哪面特点着重写哪面四作家都进行肖像描写写详细具体左拉其都德两位作家肖像形鲜明比语言描写面四位作家具体谈内容都没具体铺写由作者概述谈内容,谈声调仪态作少描绘;口才作些评论作描写面详略福楼拜全文物作描写详细些;左拉坐相比较特殊较笔墨描写;屠格涅夫作描写句写四位作家肖像、行语言则表现性格特点
⑦ 在课堂上如何用语言衔接好教学内容
不同职业有不同特色的语言,作为物理教师,其课堂口头语言既要有科学语言、教学语言的共性,更要有物理教学课堂口头语言的个性、特色。物理课堂口头语言是界于书面语言和生活语言之间的语言,它应准确、精练、条理、生动、通俗易懂。教师若能精心设计,巧妙运用,则可使学生对物理课产生像听一个生动的故事,看一场扣人心弦的独幕剧那样的渴求和欲望,课堂上自然会积极思维,通过主动思索、尝试、奋斗,达到理想的境界,学生对物理课和物理知识的学习将觉得是一种享受。反之,教师课堂口头语言含糊、杂乱、呆板,则学生会对上物理课感到枯燥、厌烦,乐趣、兴趣也就无从谈起了。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可见,课堂口头语言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着知识的传授、学生智慧的启迪和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会影响对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因此不论当今教育如何改革,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水平如何提高,用好课堂口头语言仍是十分重要的。 一、课堂口头语言的一般要求 物理课堂口头语言除了与其它学科教学语言有共性之外,还应看到物理学中某些内容理论性、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特点,应尽量使课堂口头语言准确无误,推理清晰、生动活泼,挖掘口头语言在教学中的潜力,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对物理课堂口头语言一般有如下要求。 (一)科学性、准确性 课堂口头语言的科学性是落实教学科学性原则的重要表现,因此课堂口头语言应准确无误,严禁传授错误的、不科学的东西,以免误人子弟。当然注意科学性并不是一味追求严密,还应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掌握知识的阶段性、局限性。有时对定义、定理的内容的表述仔细推敲,可能觉得欠妥,但只要不违背总的科学原则或与物理实质并不矛盾,也是允许的,有时也是必要的。如初、高中对功的定义的不同就正是如此;再如分析物理过程时,似是而非、不注意条件和范围,而草率地讨论因果关系,“A量增大,B量也增大,则 B与A成正比”等,即使B确实与A成正比,但这种分析的说法是不够科学的。 语言的准确无误,严谨不苟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教师的课堂口头语言含糊其辞,漏洞百出,不仅影响着学生对物理知识本身的理解和掌握,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也是十分重大的。因此运用准确的课堂口头语言,对教育教学双方面都是非常必要的。 (二)条理清楚、主次分明 课堂口头语言必须主题明确、条理清楚、主次分明、互相衬托,围绕重点层层解剖,由表及里地揭露本质。只有这样才能使所讲授的知识内容真实有力、逻辑性强,才能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诱发思维,并使之具有连续性。如在讲光的干涉、衍射现象中,阐述光具有波动性时,应从“因波具有干涉、衍射的特性,实验证明光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所以光也是一种波”的角度进行分析,则显得有根有据,条理清晰。如果课堂口头语言语无伦次,因果关系混乱,使学生不知教师所云,也就谈不上知识的传授,更无须谈什么能力的培养了。 (三)生动性、直观性 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一般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他们还不习惯于从抽象事物到理论的思维方式。因此就要求应用生动、直观、形象的语言对所研究的物理问题进行描述,引导他们的思维,打开他们的心扉,启迪他们的智慧。使学生能根据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在大脑中想象出相应的一幅清晰的物理图景或一个物理模型,帮助他们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在讲解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知识内容时,教师课堂口头语言的生动、形象、直观便显得尤为重要,如关于原子结构、光的量子化等内容的教学。 (四)通俗易懂 通俗的口头语言不仅能使学生易懂、易接受,往往还能使学生根据语言形成视觉形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可观性和直观性。如对于质点概念的建立,若只强调“具有质量的点”则学生听起来总感到抽象,难于理解。但若用通俗的“微乎其微”几个字来比较两物体线度之小与它们二者间距之遥,一下就可使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出质点的模型,从而有助于这个抽象概念的建立。 (五)艺术性 教师的课堂口头语言要感情充沛,富有艺术性。实践证明,富有情感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理智感,刺激求知欲,使学生在“动之以情”的过程中,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所学的内容。如讲到重点、难点之处语气加重;讲到疑点时声调提高,尾音拖长并稍加停顿。使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听”协调合拍,也即“教学进程”与学习的“思维过程”同步、发生“共振”、达到统一。试想若让电台播音员用广播新闻的语调来讲物理课那将是什么样子!更不用说一个情感贫乏,冷若冰霜的教师用平淡无味的语言讲课的效果了。因此必须突出物理课堂口头语言的特点,并将其艺术化,方能使课讲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二、课堂口头语言的设计与运用 (一)认真推敲,以求科学、准确 尽管物理课堂口头语言应尽量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但在关键之处仍要一板一眼,丁是丁卯是卯,不能含糊,以求对物理概念、规律叙述得科学、准确。对物理概念、规律进行认真推敲的分析,还有助于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如在力的定义中“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相互”两个字的强调,便于使学生真正理解力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间发生的作用,且为牛顿第三定律的学习设下伏笔。又如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对这26个字进行逐字分析,便可知液体传递压强的条件密闭;对象外加压强;特点大小不变,向各个方向。通过这样咬文嚼字的分析,既有助于学生把握住定律本身的物理实质,又便于学生记忆。 对于一些表述形式相近的物理概念的教学也是如此,可通过对原有概念咬文嚼字地分析,由学生自己得出新概念的定义。如学习汽化热时,可逐句逐字地对应已学过的熔解热,由学生自己总结出什么叫汽化热。这样既训练了学生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准确性,同时也能使学生对汽化热概念自觉地加深理解。 另外在一些课堂常用的关键词语上,也要抠字眼,不能含糊,如“刚好”与“至少”;“静止”与“速度为零”;“增加了几倍”与“增加几倍”等等。总之,必要的咬文嚼字,抠字眼,既可使物理概念、规律和条件叙述得科学、准确,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创设情景,以求生动、形象 由于学生思维水平的限制,使得他们对很多抽象的物理模型、概念和规律的认识限于表面的,似是而非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设法创设相应的物理情景,将科学的抽象转变成一幅幅学生熟知的、喜闻乐见的动画和实例,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以便更好、更快地顺应、同化新知识。创设物理情景,使课堂口头语言生动、形象一般可采用下述几种方法。 1.利用诗歌、典故和故事等,将学生带入物理情景 有的教师用“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链当空舞”的诗句作为“光的色散”一节的开头;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绝句作为“参照物和相对运动”的引课,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使学生在对诗歌的欣赏中,将思维转向物理内容,从而进入物理世界。 另外对一些新概念,若直接引入则比较抽象,学生也不易接受,但若巧妙地借助诗歌、典故,先使学生认识到新概念引入的必要性,这样再学习新概念时,也就不觉得抽象难懂了,反而还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如对平均速度与即时速度的引入,借用“乌龟和兔子赛跑”的典故,当说到乌龟比兔子先到达终点时,立刻断言“乌龟就是比兔子跑得快!”此时一些学生往往会为兔子鸣不平。借此反问:“那为什么乌龟比兔子先到达终点呢?”学生经过思考后将意识到只用笼统的速度是不能为自己的观点辩护了,需找一新的概念,这样平均速度与即时速度也就顺理成章地引出来了,学生有了这样的思想准备,再学习即时速度时,也就 表述的抽象了。 2.运用夸张、对比,活跃思维,强化记忆 对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及其适用范围,学生总感到不易理解和记忆,但若赋予夸张、形象的比喻,则可增强对学生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化知识的记忆。如对胡克定律的叙述,学生往往忽视“在弹性限度内”这一条件。教师若只是单纯重复定律本身进行强调,则不如用夸张的手法,问学生:“若将螺旋状弹簧用力拉直成为一根钢丝的过程中,弹力还和弹簧的伸长成正比吗?”这样,由于直钢丝和螺旋状弹簧形成鲜明的对比,则“在弹性限度内”这一条件也就容易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了。又如对于学生看不到、摸不着的电磁波的调制、发射、传播、接收、调谐、解调等抽象的过程,学生往往面对诸多新名词,不分因果,死记硬背,因此应用时难免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但若用货车的“装货”、“出站”、“运行”、“进站”、“调度”、“卸货”等一系列学生熟知的过程来进行形象的比喻、对比,使学生“僵死”的思维“死而复苏”,有利于学生掌握电磁波及无线电广播的全部机理和过程。 另外,对一些比较抽象物理过程的分析,也可采用与学生所熟悉的事物进行对比分析。如对于物理课本上的一题:“一初速度为零的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其速度将如何变化?”学生初学时总觉得加速度减小,速度必应减小。为此可借用“今天你向银行存入十元钱,以后每天递减一元钱地连续存入,则你在银行的存款总额将如何变化?”这样用学生生活中的事物来对比,也就不难对上述问题做出回答了,从中还可对加速度有更深一层的理解。总之,运用夸张、对比,把物理知识生活化,可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3.合理张弛,学有所用,消除疲劳 课堂教学应张弛得当,在重要的物理概念、规律或公式得出后,学生一般会感到满足和疲劳,注意力开始分散。从认知心理学来讲,在学生精神松弛的情况下,再进行系统的、抽象的知识教学,则收效甚微。但可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即利用有趣、幽默的语言或事物来吸引学生,使他们消除疲劳感,集中注意力。如在讲完即时速度后,可给学生讲这样一则幽默:“一名警察截住一辆飞快行驶的汽车,对司机说:‘难道你不知道这条公路的车速不许超过40公里/小时吗?’司机答曰:‘我的车刚刚开了10公里,你怎么会知道我的车速会超过40公里/小时呢?’”如此一幅物理图景生动地摆在学生面前,对司机啼笑皆非的回答,学生听完在一笑之余无疑可加深对即时速度的进一步理解。 (三)当好“翻译”,以求通俗易懂 物理课堂口头语言,既有纯物理语言,又有生活中的语言。做为物理教师必须很好地把握住在什么教学环节,讲解什么内容,用什么样的语言,才能使物理课上得既不失科学性,又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这就要求教师除专业知识娴熟外,还要能做好生活语言和物理语言间的“翻译”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顺利带入物理世界,才能将物理知识讲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如学生生活中常说“××(物)从上面掉下来”、“今天真闷热”,对于这样的语言,教师在课堂口头语言中应引导学生说“××(物)从上面竖直下落”、“今天气温真高,而且相对湿度也较大”。这样说既反映了物理实质,又使学生易于接受,同时也有利于对有关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深刻理解。同样对于学生感到抽象、难懂的词语,应在不失科学性的前提下,“翻译”成学生生活中的语言。如在用物理语言讲完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之后,不妨补充一句“就是快慢不变方向不变地走”,这样将物理语言生活化、拟人化,更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物理概念的实质。 (四)掌握技巧,以求艺术性 表演成功的演员,其语言总是随着剧情的发展而产生相应的平缓舒畅和慷慨激昂的语调,使演出效果紧扣观众心弦,这也是电台评书连播之所以能吸引广大听众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样,物理教师也要掌握语言技巧,使课堂口头语言的语调随教学的不同过程和内容而有抑扬顿挫之变,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收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无意的刺激是一种机械刺激,它将影响注意力的集中和保持。因此教学中对课堂口头语言的技巧问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学的不同环节,根据教学的不同内容,应运用不同的语言技巧,一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1.引入新课时,应用联想、启发、推断、寻觅性语调,给学生一种悬念感,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渴望,这样新的教学内容也就自然而然地引入了。如在讲“光的折射”一节的引课时,可借助让学生复习、叙述什么是光的反射,当学生们说到“……射到两种媒质的界面上时,其中一部分光……”时,教师马上启发追问:“一部分光反回原来媒质中,那另一部分光到哪里去了呢?”问题提出后,学生会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联想、判断另一部分光的去处。当学生意识到并回答出“另一部分光进入第二种媒质中”后,再发问:“沿什么方向射入第二种媒质呢?”通过这样一系列疑问性问题的发问,“光的折射”也就自然地引入了。这样的问题及语调的运用,比教师平铺直叙地上课就说:“今天我们讲××节”,无疑更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2.在强调重点知识内容或重点环节时,要用坚定不移,落地千钧,甚至可用强制命令的语调,给学生一种“必须如此,势不可挡”的感觉,以强化重点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如关于楞次定律内容的表述、解释中,应将语言重音放在“总是”、“阻碍”、“变化”等关键字眼上。这样的语调对学生起到提醒和强调的作用,便于学生抓住这样一个抽象规律的特点和本质。又如在“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完成的位移都相等,则称为匀速直线运动”的表述、解释中,如重点强调“任何”、“都”,言外之意是有一段相等时间的位移与其它的不相等都不行。因此简单三个字的重读,道破了匀速直线运动的关键所在。 3.在主要概念、规律得出之后,应用轻松、愉快的语调,让学生在亲口品尝到硕果的芳香、甜美之中得到小憩。如在分析得出库仑定律之后,仍不给学生喘息的时间,而过分地重复强调库仑定律的内容、实质及适用范围,则学生会感到疲劳且难以接受。若能放松一下如用轻快、亲切的语调,穿插讲些库仑当年是怎样巧妙地计量电量的小插曲,或借用万有引力定律的有关内容对库仑定律及其适用条件进行对比说明,则学生可在科学美、和谐美的欣赏中得到小憩,使大脑得到调剂,从而为下面接踵而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础。 4.在分析物理过程时,应能随遇变换语调,尽量使课堂口头语言生动形象,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子弹射出枪膛的声音脆响震耳;汽车急刹车时噪声嘎然而止等。用语言创设物理情景,使学生的思维能自觉地被教师的口头语言带入物理过程,这样的物理课,学生定会感到妙趣横生,乐趣无穷了。 三、如何提高课堂口头语言的水平 (一)大量阅读,处处留意,钻研积累资料 为提高物理课堂的口头语言水平,平时要大量地、有目的地阅读有关报刊、杂志和书籍,注意搜集、积累有关素材。如读些散文、小说、诗歌、科普读物等,从中钻研积累与学生联系密切的,又有一定物理价值的素材。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一些物理问题,通过科学、合理的简化,使之成为物理课的内容。在备课时,只要将这些平时积累的素材进行语言的和物理的加工,便可使课堂口头语言变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因此,做为物理教师只有高深的物理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有广博的知识面,以广而博的知识来丰富、提高课堂口头语言的水平。 (二)善于钻研,勤于思考,提高自身素质 教学是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口头语言则是艺术中的艺术,语言的修养和理论修养、思想修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物理教师除了要学习物理知识外,还应学些自然辩证法、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逻辑学等学科,并将它们的内容及思想方法与物理教学实际相结合,来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使课堂口头语言更加生动、准确、条理清楚,富有哲理性、逻辑性和感染力。 (三)广泛学习,掌握技巧,提高口才水平 同一段相声题材,不同的演员表演,其效果不尽相同,主要原因是不同演员的口才水平不同。因此为使课堂口头语言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就要求教师平时广泛地搜集播音员、演员、有经验教师、以至口才较好的学生等各方面口头语言的特点,了解其各自的语言技巧,取长补短,练习模仿,以此来丰富物理课堂语言,提高课堂口头语言的水平。 四、运用课堂口头语言时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应与体态语言密切配合 课堂口头语言如脱离开教师的体态语言,那么活生生的物理教师将变成一台死板的录音机,会大大影响教学效果。只有课堂口头语言的抑扬顿挫与教师体态动作的快慢缓急,以至面部表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教师的讲解达到感情饱满,生动活泼、出神入画的境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看一些文艺小品与听其实况广播的效果差别来比较,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通俗而不落入俗套,注意语言美 课堂口头语言的通俗性确实重要,但通俗并不等于庸俗,并不是油腔滑调,玩弄小技巧来哗众取宠,使物理课堂变为“闹剧”。如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不问物理过程而乱套公式的不良解题习惯,造成费时间,收效差的现象评价为“瞎子点烛白费蜡”。这样的字句虽也通俗,但不免有些庸俗,且语言也不美。若改变说法“犹如盲人骑瞎马不会走正路”,用“盲人”代替“瞎子”语言也就美化了。物理课堂上可以有点幽默,有笑声,但这种幽默应是科学的幽默,笑声应是学生在回味物理知识过程中经过品尝所发出的甜蜜笑声。 (三)紧扣主题,不能海阔天空,夸夸其谈 物理课堂口头语言虽要求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但并不是滥用语言,堆砌辞藻,毫无限制地夸张,肆意发挥,更不能离题万里地夸夸其谈。应当明确,对课堂口头语言的一切要求都是以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物理知识为目的的。因此课堂口头语言的叙述一定要紧扣课题内容。当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视野,可适当地讲些题外话,但绝不能离题太远,否则会消弱课堂的学习气氛,打乱学生的连续性思维。 (四)结合年龄特点,灵活运用课堂口头语言 由于客观存在的初、高中学生年龄的差异,思维能力的不同,因此不同阶段的学生对教师课堂口头语言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一般地讲,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教师应多用一些生动、形象、通俗的语言进行讲解效果好些。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且兴趣已由直觉兴趣转为探究事物因果关系的兴趣,因此教师课堂的口头语言也更应注重条理性、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