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市05年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试题:
一、文言文(共30分)
(一)默写(10分)
1.考生注意;谓任选5句,多选按答题的前5句计分。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夹岸数百步……
(2) ,各领风骚数百年。
(3)山重水复疑无路, 。
(4)问渠那得清如许? 。
(5)人生自古谁无死? 。
(6)左刻“ , ”,石青糁之。
(7)日上,正赤如丹, ,或曰,此东海也。
(8)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 , ……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2.肉食者鄙 ( ) 3.全石以为底 ( )
(三)从下列A、B、C三组中选择一组,完成4—6题(6分)
A组:供使用H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五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4.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6.请用—个成语概括本文的主旨。 (2分)
B组:供使用S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童区寄传(节选)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4.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6.请用一个成语或四个字的词语概括区寄的特点。 (2分)
C组:供使用二期课改教材(试验本)的考生完成。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懋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4.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驴不胜怒,蹄之。
6.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的内容。 (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0分)
郑人逃暑①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衽(rěn): 卧席。④濡(rú):沾湿。⑤逾:同“愈”,更加。
7.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徙衽以从阴 ( ) (2)其阴逾去 ( )
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9.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2分)
10.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2分)
二、现代文(共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一13题(15分)
为你打开一扇门
①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打开这些门,走进去,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洞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
②这些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
③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④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情感。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像的。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亲近丈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11. 本文围绕文学展开论述,第③段主要论述了 ;第④段主要论述了 。(4分)
12.第④段中“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中的“这”指的是 。从文中看,要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不仅要有 ,更要有 。(6分)
13.理解第①段,仿照第②段,在横线上填人词语(除“文学”外),并简述打开“这扇门”的意义。(文字中必须含有下列词语中的3个。)(5分)
乐趣无穷 新奇美妙 千姿百态 大有裨益 潜移默化
这些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着: 。
意义: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25分)
我的老师
①春天又到了。
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③这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
④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造人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有的人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添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⑤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写板书的时候,他用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次的一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⑥他的课讲得极好。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大学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⑦他喜欢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倘若有同学说得流畅、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大声地说:“好!满分!”倘若有同学说得不好,他便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一些鼓励。这情景,今天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⑧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⑨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笋。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让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扯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飘起得意十足的稚气,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⑩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但他仍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永远陪伴着我的心,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14.请从第②段中找出与画线句“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的修辞方法相同的句子:
(2分)
15.第③段画线词语“情不自尽”中的错别字是 ,其正确的写法是 。(2分)
16.阅读④—⑦段,完成下表。(10分)
刘老师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 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或反应 刘老师的品质特点
刘老师笑谈残腿。 (3) (4)
(5)
(1) 学生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2) 学生沉浸其中,时而激动,时而悲痛。
刘老师赞赏、鼓励学生。 学生受到鼓舞,感到亲切。
17.为什么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留给“我”的印象最深? (6分)
答:(1)
(2)
18.将第⑩段与下面一段文字作比较。你认为哪一段作为文章的结尾更好?为什么?(70字左右)(5分)
答:
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倘使他还健在,一定退休了。也许,他这时候仍在放风筝……我曾见过一位失去了一条腿的长者,年复一年地被断腿钉在床上,失去了活动的自由。我希望刘老师不至于如此,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然而,倘使不幸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不,他不会的。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答案:
第一部分 阅读(70分)
一、文言文(共30分)
(一)默写
1、⑴忽逢桃花林
⑵江山代有才人出
⑶柳暗花明又一村
⑷为有源头活水来
⑸流取丹心照汗青
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⑺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⑻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二)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目光短浅(浅陋无知、鄙陋、没有见识)
2、整块(完整)
三
A组4、北宋 欧阳修
5、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手熟罢了。
6、熟能生巧
B组4、唐朝 柳宗元
5、(刺史于是)送给他衣裳,派官吏护送他回到家乡。
6、机智勇敢等
C组4、唐朝 柳宗元
5、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
6、黔驴技穷
(四)
7、⑴:移动 ⑵离开
8、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9、“拙”具体表现在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
10、要随机应变,要顺应变化,不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
二、
一11、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12、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13、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二14、“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或“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
15、尽 禁
16、略
17、因为刘老师并不因身体残疾而对人生悲观,他对生活有着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这让我深受感动,所以印象最深。
18、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贰』 求2000、2001、2002、2005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3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阅读(58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28分)
(一)默写(8分)
1.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
2.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记》中反映老老少少都十分愉快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从下列A、B两组中佳选一组默写(不能两组都做)
A组:
(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
(2)越明年,________________,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
(3)王维的《山居秋膜》中描写人物活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B组:
(1)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杜甫的《望岳》中,诗人想象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5.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 )
6.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 )
7.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 ( )
8.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
(三)阅读下文,完成9—10题(8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于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将莲与壮丹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品行的追求,对__________世风的厌恶。(4分)
(四)阅读下立,完成11—13题(8分)
楚人学舟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柁:同“舵”。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其始折旋疾徐( )
(2)乃四顾胆落( )
1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椎鼓径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立,完成14—19题(14分)
奥林匹克新格言
①回首奥林匹克运动百余年的历程,人们会有很多感慨,新世纪的奥林匹克运动将会是怎样的?对此,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给我们作了近乎完美的描迫,“更千净、更□□、更□□”。这一描述就是奥林匹克的新格言。新格言的提出是道德的净化、人性的回归和时代的需要。
②奥林匹克运动体现了全人类的道德文明。它的形式外壳是竞技搏戏,而其思想内核是美与尊严。在此,道德是规范体系的核心,也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③记得在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场的入口处有用对贿赂者的罚金铸成的宙斯铜像,上面镌刻着这样的警句:“在奥林匹克,只能以快腿和体力战胜对手,金钱不可能使你赢得胜利。”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围绕使用兴奋剂和反兴奋剂的斗争愈演愈烈。仅悉尼奥运会就有76名运动员在赛内和赛外药栓中被查出使用了兴奋剂而被禁赛。人类源于游戏的竞争,一种表达人类童心的天真无邪的竞争被蒙上了功利的色彩。人作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世界文化,岂能让这些杂色玷污?
④今天,现代社会已进入一个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从20世纪初狂热地追求物质利益,到这个世纪向人的发展回归。这就对竞技运动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不再是工具,竞技运动要回到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的位置,运动员将成为具有自我意识和完美人格的主体。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一定要重视人,要研究人,不断地把奥林匹克发展的战略和目标调整到“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根本目的上来。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将得到完美的体现和高扬。英国诗人蒲柏说:“对人类的真正研究就在于本身。”美国诗人庞德认为“人是目的”。无论从哪一角度来说,人的价值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我们倡导“人文奥运”,高扬“更人性”的奥林匹克新格言,其核心就是要主动表现体育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切。
⑤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同时,民族纷争和恐怖主义滋生仍将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宁。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现代体育运动始终代表着时代的发展潮流,从13个国家的311名运动员参赛的首届奥运会,到199个国家与地区的10200名运动员参加的27届奥运会,这期间现代奥运会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和壮大,五环旗问烁着团结的光芒。奥运会应当是“人类团结的重要节日”,奥运会期间,“地球村”的村民们载歌载舞、尽情狂欢,各种不同的文化在这里得到交融。不仅如此,它还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行进节奏。奥林匹克运动以它崇高的、不可动摇的和平理想,在化解民族矛盾、援和战争冲突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罗格先生在他的就任宣言中指出:“保持奥林匹克内部的团结将是我在任期内最重要的任务。”
⑥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奥林匹克运动曾光荣地举起“更快、更高、更强”的旗帜,在新世纪开始的时候,奥林匹克新格言将引领着奥林匹克运动向文明、进步、团结的方向前进。
14.奥林匹克新格言是:更干净、更 、更 。(2分)
15.第③段画线的“这些杂色”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6.第⑤段中画线部分是罗格先生的话,从本段文字看,罗格先生说这段话的理由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7.第⑥段画线句“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出自《__________》一文(写出篇名),作者是______________。(2分)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中国如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片异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些是申博的宣传标语。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创作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6—24题(16分)
成全一棵树
①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树苗栽在门前。
②母亲栽完树后,她的孩子从屋里一拐一拐地走出来。“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它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是她最小的孩子,一出生就残疾。孩子擎着那棵树苗,满眼里都是渴求的光芒。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腿,她就豫了。她认为孩子是在做着一件没有结果,同样也没有意义的事情。等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母亲终于点点头——就算它最终长不成一棵大树。
③孩子高兴极了,他小心翼翼地放下树苗,抢着去挖树坑。他人小力气弱,挖得很吃力。母亲要替他挖,他不肯,硬是自己挖成了。孩子挖的树坑比母亲挖得都大、都深。
④树苗栽种下了,孩子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给每一棵树浇水。母亲看着,心里想着,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她真的不相信那棵树苗会活过来,会长成一棵大树。
⑤可是不久,那棵树苗和其他树苗一样,也鼓出了叶子。只不过稍迟了几天,叶片稍细小了些。可不管怎么说,它活过来了,它也是一棵树了。
⑥每一天,孩子都要拎着水桶浇树苗。孩子是认真的。他浇水也不厚此薄彼,一棵小树一桶水。那棵由他乞求母亲允许亲手挖坑栽种的小树苗,孩子也只浇一桶水。
⑦小树一天一天长大了。开始的时候,那棵小树明显地不如其他的树壮实,显得有些楚楚可怜。可是第二年夏天,它竟然慢慢地赶上了它们。
⑧这一年冬天,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送她这个残疾的孩子也去读书。而在此之前,她是不想,也难有这个能力让这个孩子去学校。孩子背着母亲用布片为他缝制的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了。他一拐一拐地走向学校,可他的脸上却是永远像春天一样明丽灿烂!
⑨放了学,除了做作业,孩子就浇那几棵树,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奔走在水塘和树之间。春去秋来,那棵本来已经失去了生存资格的树,比别的树是青春是挺拔。
⑩孩子每天都是高高兴兴的。别人送给他一个绰号:阳光。大家都叫他阳光。他也喜欢这个绰号。
⑾几十年过去了,拐腿的孩子已经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这一年,他回到了家乡,母亲早已是满头银发了,儿子归来的消息使她分外高兴,这一天她早早候在门口迎接儿子。和母亲同在门口的还有那几棵树。
⑿他是坐着轿车回来的。他没有让车子进村,在村头他就下来,一拐一拐地走向自己的家。
⒀远远地,他就看到了家门口的树——高大的、快有一抱粗的树。他看见了自己的母亲。她依着树。他心里一热,急急地奔了过去。在那棵他亲手栽种的树下,他把母亲接在怀里。他发现母亲真的老了,身子轻得像一片树叶。他叫了一声娘,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⒁他在老屋里住了半个月,每天都一拐一拐地扶着母亲到树下的青石板上坐,陪着母亲说话。有一天说起身边的树,他忽然神秘地说,“娘啊,你知道这棵树为什么比别的树长得快吗?这里面,有一个谁也不知道的秘密呢!”
⒂母亲望着巳人到中年的儿子,望着他那一脸的得意,她平静地笑了,点点头说:“其实娘早就知道了。那树长得高长得快,还不是你每天半夜起来喂它一泡童子尿?开始我也纳闷,后来有一天半夜我悄悄地跟着你,看见你一边喂它一边说小树快快长大吧……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改变了主意,让你上学堂吗?就是因为我看见你天天半夜里去偷偷喂那树啊!”
⒃他一下子怔住了。
⒃他百感交集。许久许久,他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跪在了母亲的面前。
⒄他明白了。他终于明白了母亲。母亲的心永远是一颗母亲的心。
20.第④段画线句“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请联系上下文,品读出母亲此时复杂的目光:(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⑧段面线句“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请联系全文,写出促使母亲做出这项决定的最主要的一件事。(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②、④、⑧、⑨段中“一拐一拐”共出现4次,作者突出这一细节的用意:一是强调他是个残疾的孩子;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3.第⒄段写道:“他百感交集。”如果你是一个戏剧或电影的编导,请为他设计一段独白。[【独白:戏剧、电影中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的话。】(20字左右)(2分)
24.从全文看,本文既写了______________的经过,又写了______________的经过,这两条线索交叉进行,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旨。(4分)
第二部分写作(62分)
25.写作第一题(10分)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
(1)读了现代文阅读(二)《成全一棵树》后,你有什么感受?请选择一个角度,写200字左右的议论性片断。
(2)读了现代文阅读(二)《成全一棵树》后,请就文章的写作特色,选择一个角度,写200字左右的议论性片断。
26.写作第二题(52分)
题目:我想唱首歌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文中不能出现与考生本人有关的校名和姓名,
若不可避免,用代号表示,如A中学、B老师、小C。
2003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阅读(58分)
一、文曹文阅读(共28分)
(一)(8分,每空1分,错、漏、添、改一字均不得分)
1.总把新桃换旧符。2.皆若空游无所依。3.黄发垂髦,并怡然自乐。4.A组:(1)留取丹心照汗青;(2)政通人和;(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B组:(1)为有源头活水来;(2)峰回路转;(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4分,每空1分)
5.边、极限。6.平。7.使牛出汗。8.亲自。
(三)(8分)
9.(4分,各2分)(1)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自污泥而不受沾染(污秽)。(2)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10.(4分,各2分)洁身自好(或正直、高洁)追名逐利。
(四)(8分)
11.(2分,各1分)(1)慢;(2)看。12.(4分,各2分)(1)于是就认为已经完全掌握了驾船方法(技术)。(2)用椎敲着鼓,径直向前驶去。13.(2分)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或学习、工作不能自满,或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14分)
14.(2分,各1分)人性、团结。15.(2分,各1分)贿赂、使用兴奋剂。16.(4分,各2分)(1)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同时,还存在着危害世界和平与安宁的因素。(2)奥林匹克运动具有团结的传统,并积极影响人类社会的行进节奏。17.(2分,各1分)《少年中国说》;梁启超。18.(2分)奥林匹克新格言是道德的净化、人性的回归和时代的需要。19.(2分)要点:语言简洁、生动、富有感染力。例如:共同打造绿色奥运、把诚信写上五环旗。(有下列情况者酌情扣分:游离主题、机械模仿、句子冗长、错字语病。)
(二)(16分)
20.(6分,各2分)(1)那棵树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母亲担心它不会长成一棵大树。(2)孩子做这件事可能没有结果,也没有意义。(3)孩子一生下来就残疾,母亲为孩子的将来忧虑。21.(2分)母亲看到孩子天天半夜偷偷给那树喂童子尿。22.(2分)突出孩子的自强(志坚)。回答“做事努力、认真或执著”等得1分。23.(2分)要点:抒发自己感激之情,或对母爱的赞美;语言得体,感情真切。24.(4分,各2分)孩子成全了一棵树苗;母亲成全了一个孩子。(必须写出“成全”或者类似的说法。)
第二部分写作(62分)(略)
『叁』 上海市05年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我的老师16题
试题:
一、文言文(共30分)
(一)默写(10分)
1.考生注意;谓任选5句,多选按答题的前5句计分。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夹岸数百步……
(2) ,各领风骚数百年。
(3)山重水复疑无路, 。
(4)问渠那得清如许? 。
(5)人生自古谁无死? 。
(6)左刻“ , ”,石青糁之。
(7)日上,正赤如丹, ,或曰,此东海也。
(8)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 , ……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2.肉食者鄙 ( ) 3.全石以为底 ( )
(三)从下列A、B、C三组中选择一组,完成4—6题(6分)
A组:供使用H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五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4.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6.请用—个成语概括本文的主旨。 (2分)
B组:供使用S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童区寄传(节选)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4.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6.请用一个成语或四个字的词语概括区寄的特点。 (2分)
C组:供使用二期课改教材(试验本)的考生完成。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懋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4.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驴不胜怒,蹄之。
6.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的内容。 (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0分)
郑人逃暑①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衽(rěn): 卧席。④濡(rú):沾湿。⑤逾:同“愈”,更加。
7.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徙衽以从阴 ( ) (2)其阴逾去 ( )
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9.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2分)
10.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2分)
二、现代文(共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一13题(15分)
为你打开一扇门
①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打开这些门,走进去,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洞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
②这些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
③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④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情感。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像的。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亲近丈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11. 本文围绕文学展开论述,第③段主要论述了 ;第④段主要论述了 。(4分)
12.第④段中“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中的“这”指的是 。从文中看,要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不仅要有 ,更要有 。(6分)
13.理解第①段,仿照第②段,在横线上填人词语(除“文学”外),并简述打开“这扇门”的意义。(文字中必须含有下列词语中的3个。)(5分)
乐趣无穷 新奇美妙 千姿百态 大有裨益 潜移默化
这些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着: 。
意义: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25分)
我的老师
①春天又到了。
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③这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
④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造人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有的人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添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⑤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写板书的时候,他用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次的一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⑥他的课讲得极好。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大学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⑦他喜欢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倘若有同学说得流畅、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大声地说:“好!满分!”倘若有同学说得不好,他便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一些鼓励。这情景,今天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⑧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⑨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笋。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让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扯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飘起得意十足的稚气,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⑩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但他仍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永远陪伴着我的心,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14.请从第②段中找出与画线句“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的修辞方法相同的句子:
(2分)
15.第③段画线词语“情不自尽”中的错别字是 ,其正确的写法是 。(2分)
16.阅读④—⑦段,完成下表。(10分)
刘老师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 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或反应 刘老师的品质特点
刘老师笑谈残腿。 (3) (4)
(5)
(1) 学生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2) 学生沉浸其中,时而激动,时而悲痛。
刘老师赞赏、鼓励学生。 学生受到鼓舞,感到亲切。
17.为什么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留给“我”的印象最深? (6分)
答:(1)
(2)
18.将第⑩段与下面一段文字作比较。你认为哪一段作为文章的结尾更好?为什么?(70字左右)(5分)
答:
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倘使他还健在,一定退休了。也许,他这时候仍在放风筝……我曾见过一位失去了一条腿的长者,年复一年地被断腿钉在床上,失去了活动的自由。我希望刘老师不至于如此,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然而,倘使不幸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不,他不会的。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答案:
第一部分 阅读(70分)
一、文言文(共30分)
(一)默写
1、⑴忽逢桃花林
⑵江山代有才人出
⑶柳暗花明又一村
⑷为有源头活水来
⑸流取丹心照汗青
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⑺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⑻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二)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目光短浅(浅陋无知、鄙陋、没有见识)
2、整块(完整)
三
A组4、北宋 欧阳修
5、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手熟罢了。
6、熟能生巧
B组4、唐朝 柳宗元
5、(刺史于是)送给他衣裳,派官吏护送他回到家乡。
6、机智勇敢等
C组4、唐朝 柳宗元
5、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
6、黔驴技穷
(四)
7、⑴:移动 ⑵离开
8、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9、“拙”具体表现在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
10、要随机应变,要顺应变化,不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
二、
一11、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12、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13、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二14、“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或“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
15、尽 禁
16、略
17、因为刘老师并不因身体残疾而对人生悲观,他对生活有着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这让我深受感动,所以印象最深。
18、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赞同0
『肆』 2006上海中考语文试卷
2007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0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一部分 阅读(87分)
一、文言文(共38分)
考生注意:
1.请从下列A、B、C三组中选择一组,完成1—6题。A组供使用H版教材的考生完成。B组供使S版教材的考生完成。C组供使用二期课改教材(试验本)的考生完成。请将选定的组号填入答卷指定处。
2.7—10题为考生共做试题。
A组:供使用H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一)默写(共15分)
1. (1)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
(2)____,清泉石上流。
(3)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
(4)尝贻余核舟一,____
(5)《岳阳楼记》中表明洞庭湖天气早晚变化的语句是____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2.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____
3.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4—6题(7分)
捕蛇者说(节选)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4. 选文作者是____(人名)。写出教材中该作者另一篇文章的标题:《____》。(2分)
5.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言之,貌若甚戚者。____
6. 选文从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永州异蛇的特征。(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B组:供使用S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一)默写(共15分)
1 (1)海内存知己,____
(2)____,万条垂下绿丝绦。
(3)若言声在指头上,____?
(4)博闻强记,____,智。
(5)《醉翁亭记》中描写花草芬芳的语句是____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2 求石兽于水中____
3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4—6题(7分)
捕蛇者说(节选)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4 选文作者是____(人名)。写出教材中该作者另一篇文章的标题:《____》。(2分)
5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言之,貌若甚戚者。____
6 选文从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永州异蛇的特征。(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C组:供使用二期课改教材(试验本)的考生完成
(一)默写(共15分)
1 (1)向来枉费推移力,____
(2)____,壮心不已。
(3)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
(4)然后叹____,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5)《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清晨之景的语句是____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2. 实冀三横唯余其一____
3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4—6题(7分)
捕蛇者说(节选)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4 选文作者是____(人名)。写出教材中该作者另一篇文章的标题:《____》。(2分)
5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言之,貌若甚戚者。____
6 选文从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永州异蛇的特征。(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2分)
鲍君
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7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
⑵问其故
8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________
9 本主“不敢持归”的原因是____(3分)
10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3分)
中国瓷器
①中国瓷器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它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烧结火候。
②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像。它的原料多为高岭土,无论东南沿海还是华中各省都有此上,尤其是在江西景德镇高岭村一带,风化了的白云母花岗岩蓄藏丰厚。也就是说,在中华大地取用制瓷原料是得天独厚的。
③瓷釉覆盖在瓷胎上,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宋代以后,景德镇成为瓷业的主要生产地之一,就是因为这一带开始以“白云石”加入釉中,使瓷番洁白又易于施加彩饰。
④烧结火候,主要是指瓷器烧成的温度。烧制陶器、砖瓦都在1000℃以下,瓷器则不然。据推测,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1200℃了。日本大阪大学美术史教授木村重信先生曾撰文:“尽管要通过1300℃高温锻烧,釉料仍不变色,纹样依然如故,这就是中国瓷器烧制技术上关键的秘密所在。”
⑤中国瓷器享誉世界,也在于它是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传统细瓷早巳形成一整套美化装饰的方式方法,不管是刻花、剔花,还是贴花、印花;也不管是堆雕、镂雕,还是镏金、戗金……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_____。早期的纹饰简单、自然,完全由烧瓷艺人自行设计,例如水纹、云纹、花纹和兽纹等。盛唐以来,纹饰大量借鉴金属器皿、各种织物等图案,使瓷器的装饰意味更浓。宋代以后,瓷业工艺技法愈加精细,彩绘画面也刻意追寻名画师的笔意,有的春花烂漫,有的冬雪裹枝,有的高山流水,有的繁星满天……这无不增添了瓷器美的意蕴,
⑥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它的彩绘内容有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也有“犀牛望月”、“龙凤吉祥”、“口口口口”等寓意丰富的图案。康熙年间,景德镇窑曾经烧制一组花卉瓷盅,薄胎青花,加彩题句,一盅一花一词。其中梅花盅题为“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杏花盅题为“青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桃花盅则题为“风花新社燕,时节归春浓”……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
⑦中国瓷器,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11 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在第⑤段的横线上。(2分)
A光彩夺目 B流光溢彩 C巧夺天工 D栩栩如生
……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____
12 第⑤段介绍纹饰时采用了____顺序。纹饰的特征经历了从____到____、从____到____的变化过程。
13 阅读第⑥段,完成下列两题。
⑴用四个字概括上图“青花瓷盘”图案的内容,填入方格中,并简述该图案所蕴涵的寓意。______(3分)
⑵画线句“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有限的空间”是指____________,“无限的韵味”是指____________(4分)
14 从全文看,中国瓷器令人叹为观止的原因是⑴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9分)
老海棠树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象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②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④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胡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⑥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⑦……
⑧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5 从第④段中找出与第⑤段画线句“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相照应的句子:____(2分)
16 第②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5分)
17 品读第⑥段画线部分“‘奶奶。’‘奶奶!’‘奶奶——’”,从语气角度分析“我”心理变化的过程。
____(6分)
18 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标题的好处是____(5分)
19 选择文中最触动你的一个场景,写一段80字左右的感想。(8分)
初中语文教育网
2007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答题要点
第一部分阅读(87分)
一、文言文(共38分)
A组:(一)(15分,每题3分,错一字扣1分)1.(1)各领风骚数百年 (2)明月松问照 (3)也傍桑阴学种瓜 (4)盖大苏泛赤壁云 (5)朝晖夕阴
(二)(4分,每空2分) 2.侵犯 3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三)(7分)4.(2分) 柳宗元 《小石潭记》或《钻母潭西小丘记》 5.(2分)说这些活(时),神情好像很悲伤。 6.(3分)外形 毒性 药用
B组:(一)(15分,每题3分,错一宇扣1分) 1.(1)天涯若比邻 (2)碧玉妆成一树高 (3)何不了君指上听 (4)守之以浅者 (5)野芳发而幽香
(二)(4分,每空2分) !. 寻找 3.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三)(7分)4.(2分) 柳宗元 《小石潭记》或《童区寄传》 5.(2分)说这些话(时),神情好像很悲伤。 6.(3分)外形 毒性 药性
C组:(一)(15分,每题3分,错一宇扣1分)1.(1)此日中流自在行 (2)烈士暮年 (3)两鬓苍苍十指黑 (4)借者之用心专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二)(4分,每空2分) 2.剩下 3.与世隔绝的地方
(三)(7分)4(!分) 柳宗元 《小石潭记》或《黔之驴》 5.(2分)说这些活(时),神情好像很悲伤。 6.(3分)外形 毒性 药性
(四)(12分) 7.(4分) (1)离开 (2)原因 8.(2分) 这是我的鲍龟,哪里有什么神啊, 9.(3分) 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 10.(3分) 要主动探究事理;要敢于质疑等
二、现代文(共49分)
(一)(23分)11.(2分)C 12.(5分。每空1分)时间 简单 精细 自然 刻意 13,(7分)(1)(3分)岁寒三友(1分) 瓷盘以松、竹、梅为主体图案,寓意要追求高洁、坚韧的品质(2分) (2)(4分,每空2分)花卉瓷酒盅形体小 酒盅因它的“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是无穷的 14.(9分,每空3分) 科学技术含量高 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 承载的文化积淀丰厚
(二)(26分)15.(2分) 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 16.(5分)内容上,表现“我”在老海棠树亡的快乐,借以反映奶奶对“我”的关心;结构上,为下文进‘步写“我”和奶奶的亲情作铺垫: 17.(6分)第一声陈述的语气写出“我”有—点不安,知道伤了奶奶的心;第二声感叹的语气写出“我”急于想得到奶奶的原谅;第三声无奈的语气写出“我”的哀求, 18.(5分)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穿全文;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 19 (8分)感点明确,围绕中心,理由充分,语言流畅,8分;感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通顺,7-6分;有感点,有理由,40字以上,5-4分;有感点,40字以下。3—1分。
初中语文教育网
『伍』 上海2005年初中升高中的中考题共有几套
上海2005年初中升抄高中的中考题共有几套:有模拟考题,各区县自己出试卷;有正式的考试,即中考,全市都用同一试卷。共5套试卷(含政治,05年不算入中考成绩、理化一张卷)。
上海各个地区用同一张试卷中考。
每年5月20--25日考政治;6月中旬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陆』 上海最近5年语文中考卷(要附答案的)。
2007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0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一部分 阅读(87分)
一、文言文(共38分)
考生注意:
1.请从下列A、B、C三组中选择一组,完成1—6题。A组供使用H版教材的考生完成。B组供使S版教材的考生完成。C组供使用二期课改教材(试验本)的考生完成。请将选定的组号填入答卷指定处。
2.7—10题为考生共做试题。
A组:供使用H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一)默写(共15分)
1. (1)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
(2)____,清泉石上流。
(3)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
(4)尝贻余核舟一,____
(5)《岳阳楼记》中表明洞庭湖天气早晚变化的语句是____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2.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____
3.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4—6题(7分)
捕蛇者说(节选)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4. 选文作者是____(人名)。写出教材中该作者另一篇文章的标题:《____》。(2分)
5.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言之,貌若甚戚者。____
6. 选文从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永州异蛇的特征。(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B组:供使用S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一)默写(共15分)
1 (1)海内存知己,____
(2)____,万条垂下绿丝绦。
(3)若言声在指头上,____?
(4)博闻强记,____,智。
(5)《醉翁亭记》中描写花草芬芳的语句是____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2 求石兽于水中____
3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4—6题(7分)
捕蛇者说(节选)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4 选文作者是____(人名)。写出教材中该作者另一篇文章的标题:《____》。(2分)
5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言之,貌若甚戚者。____
6 选文从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永州异蛇的特征。(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C组:供使用二期课改教材(试验本)的考生完成
(一)默写(共15分)
1 (1)向来枉费推移力,____
(2)____,壮心不已。
(3)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
(4)然后叹____,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5)《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清晨之景的语句是____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2. 实冀三横唯余其一____
3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4—6题(7分)
捕蛇者说(节选)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4 选文作者是____(人名)。写出教材中该作者另一篇文章的标题:《____》。(2分)
5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言之,貌若甚戚者。____
6 选文从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永州异蛇的特征。(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2分)
鲍君
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7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
⑵问其故
8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________
9 本主“不敢持归”的原因是____(3分)
10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3分)
中国瓷器
①中国瓷器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它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烧结火候。
②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像。它的原料多为高岭土,无论东南沿海还是华中各省都有此上,尤其是在江西景德镇高岭村一带,风化了的白云母花岗岩蓄藏丰厚。也就是说,在中华大地取用制瓷原料是得天独厚的。
③瓷釉覆盖在瓷胎上,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宋代以后,景德镇成为瓷业的主要生产地之一,就是因为这一带开始以“白云石”加入釉中,使瓷番洁白又易于施加彩饰。
④烧结火候,主要是指瓷器烧成的温度。烧制陶器、砖瓦都在1000℃以下,瓷器则不然。据推测,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1200℃了。日本大阪大学美术史教授木村重信先生曾撰文:“尽管要通过1300℃高温锻烧,釉料仍不变色,纹样依然如故,这就是中国瓷器烧制技术上关键的秘密所在。”
⑤中国瓷器享誉世界,也在于它是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传统细瓷早巳形成一整套美化装饰的方式方法,不管是刻花、剔花,还是贴花、印花;也不管是堆雕、镂雕,还是镏金、戗金……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_____。早期的纹饰简单、自然,完全由烧瓷艺人自行设计,例如水纹、云纹、花纹和兽纹等。盛唐以来,纹饰大量借鉴金属器皿、各种织物等图案,使瓷器的装饰意味更浓。宋代以后,瓷业工艺技法愈加精细,彩绘画面也刻意追寻名画师的笔意,有的春花烂漫,有的冬雪裹枝,有的高山流水,有的繁星满天……这无不增添了瓷器美的意蕴,
⑥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它的彩绘内容有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也有“犀牛望月”、“龙凤吉祥”、“口口口口”等寓意丰富的图案。康熙年间,景德镇窑曾经烧制一组花卉瓷盅,薄胎青花,加彩题句,一盅一花一词。其中梅花盅题为“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杏花盅题为“青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桃花盅则题为“风花新社燕,时节归春浓”……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
⑦中国瓷器,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11 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在第⑤段的横线上。(2分)
A光彩夺目 B流光溢彩 C巧夺天工 D栩栩如生
……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____
12 第⑤段介绍纹饰时采用了____顺序。纹饰的特征经历了从____到____、从____到____的变化过程。
13 阅读第⑥段,完成下列两题。
⑴用四个字概括上图“青花瓷盘”图案的内容,填入方格中,并简述该图案所蕴涵的寓意。______(3分)
⑵画线句“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有限的空间”是指____________,“无限的韵味”是指____________(4分)
14 从全文看,中国瓷器令人叹为观止的原因是⑴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9分)
老海棠树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象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②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④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胡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⑥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⑦……
⑧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5 从第④段中找出与第⑤段画线句“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相照应的句子:____(2分)
16 第②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5分)
17 品读第⑥段画线部分“‘奶奶。’‘奶奶!’‘奶奶——’”,从语气角度分析“我”心理变化的过程。
____(6分)
18 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标题的好处是____(5分)
19 选择文中最触动你的一个场景,写一段80字左右的感想。(8分)
初中语文教育网
2007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答题要点
第一部分阅读(87分)
一、文言文(共38分)
A组:(一)(15分,每题3分,错一字扣1分)1.(1)各领风骚数百年 (2)明月松问照 (3)也傍桑阴学种瓜 (4)盖大苏泛赤壁云 (5)朝晖夕阴
(二)(4分,每空2分) 2.侵犯 3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三)(7分)4.(2分) 柳宗元 《小石潭记》或《钻母潭西小丘记》 5.(2分)说这些活(时),神情好像很悲伤。 6.(3分)外形 毒性 药用
B组:(一)(15分,每题3分,错一宇扣1分) 1.(1)天涯若比邻 (2)碧玉妆成一树高 (3)何不了君指上听 (4)守之以浅者 (5)野芳发而幽香
(二)(4分,每空2分) !. 寻找 3.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三)(7分)4.(2分) 柳宗元 《小石潭记》或《童区寄传》 5.(2分)说这些话(时),神情好像很悲伤。 6.(3分)外形 毒性 药性
C组:(一)(15分,每题3分,错一宇扣1分)1.(1)此日中流自在行 (2)烈士暮年 (3)两鬓苍苍十指黑 (4)借者之用心专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二)(4分,每空2分) 2.剩下 3.与世隔绝的地方
(三)(7分)4(!分) 柳宗元 《小石潭记》或《黔之驴》 5.(2分)说这些活(时),神情好像很悲伤。 6.(3分)外形 毒性 药性
(四)(12分) 7.(4分) (1)离开 (2)原因 8.(2分) 这是我的鲍龟,哪里有什么神啊, 9.(3分) 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 10.(3分) 要主动探究事理;要敢于质疑等
二、现代文(共49分)
(一)(23分)11.(2分)C 12.(5分。每空1分)时间 简单 精细 自然 刻意 13,(7分)(1)(3分)岁寒三友(1分) 瓷盘以松、竹、梅为主体图案,寓意要追求高洁、坚韧的品质(2分) (2)(4分,每空2分)花卉瓷酒盅形体小 酒盅因它的“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是无穷的 14.(9分,每空3分) 科学技术含量高 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 承载的文化积淀丰厚
(二)(26分)15.(2分) 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 16.(5分)内容上,表现“我”在老海棠树亡的快乐,借以反映奶奶对“我”的关心;结构上,为下文进‘步写“我”和奶奶的亲情作铺垫: 17.(6分)第一声陈述的语气写出“我”有—点不安,知道伤了奶奶的心;第二声感叹的语气写出“我”急于想得到奶奶的原谅;第三声无奈的语气写出“我”的哀求, 18.(5分)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穿全文;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 19 (8分)感点明确,围绕中心,理由充分,语言流畅,8分;感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通顺,7-6分;有感点,有理由,40字以上,5-4分;有感点,40字以下。3—1分。
初中语文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