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玄武区语文二模答案

玄武区语文二模答案

发布时间:2021-02-10 02:13:21

㈠ 2020玄武区中考一模二模学校的排名

你说的很好呀,玄武区的中考一模二模学校的排名吗?我觉得学校是不排名的。所以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问问你们班主任老师,你的成绩就可以了,当然你中考一定能考700。

㈡ 09年南京中考英语玄武区二模试卷

我找找看啊 ,我发过去了。。。把分给我啊

㈢ 2011玄武区语文二模

南京市2009年玄武区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 1.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如果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就无法分辨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2.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错误的是 ( ) 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熔化 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液化 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汽化 D. 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 3.小华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进行了估测,下列估测中接近实际的是 ( ) A. -个玻璃杯的质量约为5kg B.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360m C.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0.5 cm D.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4s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Ba—127 Cl—35.5 K-39 Ag-108 Ca-40 Zn-65 N-14
第Ⅰ卷(选择题 共25分)
一.选择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5分。)
1.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在加工“碧螺春”茶叶的过程中,添加了化工产品“铅铬绿”。经检测,这种茶叶中铅、铬含量超标高达60倍,这里的铅、铬是指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离子
2.建筑材料有砖、钢筋、水泥、生石灰、大理石、PVC塑料(聚氯乙烯)等。对上述一些建筑材料主要成分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铁—单质 B.氧化钙—氧化物
C.碳酸钙—酸 D.聚氯乙烯—有机物

浓硫酸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闻气体气味 D.取用碳酸钠粉末
4. 绿色化学实验是在绿色化学的思想指导下,对常规实验进行改革而形成的实验的新方法。它能极大地减少或消除实验中的“三废”、污染和浪费等。下列符合绿色化学实验要求的操作是
A.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尾气直接排入空气中
B.将锌和稀硫酸反应后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
C.将跟氧气反应后剩余的硫磺放在空气中燃烧完
D.将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固体残余物分离回收
5.我国首部《食品安全法》将于今年6月1日颁布实施。下列做法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是
A.真空包装食品
B.沥青公路上晒粮食
C.给橙子“打蜡上色”
D.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酒

6.北京大学的两位教授发现人体心肺血管中存在微量的硫化氢(H2S),它对调节心血管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硫化氢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称为氢硫酸。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硫化氢由2种元素组成 B.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氢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D.氢硫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7.科研人员最近发现放射性元素钬(Ho)可有效地治疗肝癌。已知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7,中子数为9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9 B.该原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为99
C.该原子含有的电子数为67 D.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6
8.你经常做家庭小实验吗?请预测下列实验不可能成功的是
A.将一只冷碟子放在烛火上方获得炭黑 B.用过滤法使硬水转化成软水
C.用鸡蛋壳和食醋制二氧化碳 D.用月季花和酒精自制酸碱指示剂
9.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㈣ 急求盐城2011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原里散发着的沧桑,是那些老旧的木雕窗格,青苔覆瓦的水井,流蚀的梯田以及已无青烟升起的高耸的烟囱。此时我觉得脚下踩着的土地像是一块易碎的玻璃,整个黄土领域成了一副失去了灵与肉的枯瘦的骨架。
⑧我们仿佛正在经历着人类精神家园史上的一场洗劫。技术时代一到来给了我们完美的物质文明的良好机遇,然而,正是人们对于物质方面的过分掠夺导致了对精神方面的摒弃和敷衍。我们似乎已在流浪,可笑的是,我们流浪的脚步竟然没有踏出家园或者是故乡的领地。我们是另类流浪者。
⑨我突然间想起了自已的父母,父母是属于这片黄土地的。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觑田亩,背灼天光,甚至在夜里,也没有搁下手中的活。尽管他们没能在天空中放飞太多的梦想与愿望,但那播种有土地里的品质与精神却足以养育起一方众生;尽管没有在这方土地里洒下无数辉煌,但他们栽起的那成片的树木还是如此葱郁地撑起了一征蓝天。
⑩这时候,我更感觉到我们原来是那么肤浅,当不得不追随着时代的步伐时,本质上我们已成了一群失去航向的无助者。也许,我们会去凭吊一个远去的王朝,但是,我们是否更应该去挽留自己丧失着的精神家园呢?我们还将遭遇到什么,秉持什么,还交经历怎样的浩劫与缅怀呢?从迷惘走向清醒吗?无疑,我们应该固守我们的文明,固守我们的精神家园,固守我们祖先的每一处经典传承!

(选自《中国散文家》双月刊2010第4期,有删改)

1、文章题目为“黄土招魂”,请结合全文概括“黄土运魂”所包含的内涵。(5分)

2、文章第⑦段写到了“老旧的木雕窗格,青苔覆瓦的水井,流蚀的梯田以及已无青烟升起的高耸的烟囱”,这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4分)

3、第⑤段画线文字叙写了黄土地上人们欢腾的景象,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5分)

4、第⑦段开头说“再次游走于故乡的领地,我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和沉重的思考”,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怀着怎样的复杂心情。(6分)

参考答案

1.富有灵气,是民族的魂骨;深沉豁达,沉默中显示了智慧;包孕了厚重的思想,是人类史上真正的文明;朴实单纯;刚劲烈性。

评分建议:共5分,答对1点给1分。

2.用简笔勾勒出失去了灵与肉的黄土领域的凋敝景象;与上文内容形成鲜明对照;为下文写自己的复杂情感和沉重思考作了有力的铺垫。

评分建议:共4分。内容表达,1分,鲜明对照,1分,有力铺垫,2分。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选取典型画面;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描写与抒情相结合;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气势。

评分建议:共5分。修辞手法,1分;典型画面,1分;表现手法,1分,“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写出一种即可;表达方式,1分;语言特点,1分。

4.①对故乡亲附依傍和难以割舍的思念之情;②对黄土孕育了灿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敬重、赞美和自豪之情;③对黄土领域失去了灵与肉的的失落和悲叹之情;④对“我们”“肤浅”的自责之情;⑤对黄土精神回归和重建精神家园的期盼之情。

评分建议:共6分。答对两点给2分,答对3点给4分,答对4点给6分。答对4点即可。

㈤ 求2011年鼓楼区和玄武区二模试卷及答案

南京市鼓楼区2011年中考二模
语文试卷
2011.6.
(满分120分,含书写3分;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醒:此卷为试题卷,答案写在此卷上无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2)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山回路转不见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 ,可以为师矣。(《论语》)
(6)受任于败军之际,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7)古诗词的哲理名句,促人联想,启人心扉。刘禹锡以“沉舟侧畔千帆过, ”告诉我们新事物必将会取代旧事物;杜甫的“ ,一览众山小”启迪我们勇攀高峰才会有俯看一切的喜悦;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 , ”则蕴含新旧事物交替的自然理趣。
(8)碧、绿、青,这些色彩往往带给人春意,让人心情愉悦。请写出含有这些色彩的诗句:
, 。(所写诗句为上下句,只要含有其中一种颜色即可。

初三同学在“读书月”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请你参与。
【与书为伴真情感悟】
美国的历史学家芭芭拉•塔奇曼说:“没有书,历史会喑哑,文学会晦( )暗,科学会瘫痪,思想会停zhì( ),生命会荒芜。”阅读就是与高尚的灵魂对话,在伟大的对话中,它陶冶( )我们被嘈杂生活麻木了的性情,jiǎo( )正我们因忙碌奔劳而迷失的方向,丰富我们因机械学习而变得粗拙( )的心灵。读书吧,让书引领我们飞出井底,看天地之辽阔,宇宙之浩hàn ( )。让阅读完美我们的生命。
2.以上是同学们撰写的活动开幕词。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6分)
①晦( )暗 ②陶冶( ) ③粗拙( )
④停zhì( ) ⑤( )jiǎo正 ⑥浩hàn ( )
【经典名著含英咀华】
文学名著能够陶冶性情修养,增添人生智慧,丰富情感和想象。吴承恩A的《西游记》带领我们领略天马行空的想象,《水浒传》中智多星吴用B的一个个妙计丰富着我们的智慧,冰心隽永含蓄的《繁星 春水》给我们人生的启迪,《朝花夕拾》中的寿镜吾C让我们感受到爱国青年的正直倔强,《童年》中外祖母D的人性光辉给予我们宽容仁爱的熏陶,奥斯特洛夫斯基用《钢铁是怎样炼成》激励我们成长……
3.以上是同学撰写的名著阅读感受。划线文字中 项的人物错误,应修改为 。( 2分)

4.同学为罗曼•罗兰的《名人传》设计书本封面,如图所示:
(1)根据你对原著内容的了解,我们发现此封面设计有缺陷:封面上只有两个名人,漏掉的人物是 (1分)
(2)如果在《名人传》封套上印一些妙语佳句作为本书的阅读寄语,下面哪一项项中不适合选用( )(1分)
A.被称为英雄的,并非以强力称雄的人,而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B.病痛的折磨,悲惨的遭遇,内心的惶惑,都不能阻止他们奉献出震撼心灵的杰作。
C.与荣誉相比,方程、公式才是永恒的东西。荣誉使人变得卑微,只有科学真理才是尊贵的。
D.激流一般的生命力,生之意志的艺术创造,用痛苦换取欢乐的追求。
【妙词佳句学以致用】
5.同学们积累了许多有关读书的成语。这些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很多同学背英语就像鹦鹉学舌一样,完全是不求甚解的强记。
B.名著值得我们反复品读,每一次阅读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
C.这篇文章空话连篇,毫无意义,叫人读来味同嚼蜡。
D.他一天到晚地写作,手不释卷,一写就是几万字。
6.有同学收集了许多关于读书的古诗佳句,并将它们分类编辑。

(1))编辑完毕后,同学们发现遗漏了一句:“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陆九渊”,请问将其归入甲、乙、丙中哪一篇比较好?(1分)
答:归入【 】篇
(2)请给丙篇补上适当的标题: (2分)
二、阅读。(43分)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4分)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②非吾土,维扬③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④。
[注释]:①旧游:指故交。②建德:今浙江省建德县一带。③维扬:即扬州。④海西头:指扬州。

7.本诗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其中 联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8.从听觉角度描绘景物,融情于景是本诗的一大特点。试举一例进行分析。(2分)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蒲留仙写书
(清)邹弢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①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②,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
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③,中贮苦茗④,具淡巴菰⑤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⑥,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
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蒇⑦。故笔法超绝。
【注释】[蒲留仙]:蒲松龄。①左史、龙门:左丘明和司马迁。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生于龙门。 ②落拓无偶:因不随从世俗之见,显得孤傲。 ③罂(yīng):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④茗:茶。 ⑤淡巴菰:烟草。 ⑥下陈芦:地下铺上芦席。 ⑦蒇(chǎn):完成。
9.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的意思。 (4分)
(1)置行人大道旁( ) (2)必强执与语( )
(3)必令畅谈乃已( ) (4)故笔法超绝( )
10. 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坐于上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B.或奉以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归而粉饰之 辍耕之陇上
D.归而粉饰之 环而攻之而不胜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

12.最后一节中“如是二十余年”中“是”具体指上文哪些内容?(3分)
(三)阅读记叙文,回答问题。(13分)
于先生
①于先生的眼睛很亮,但他喜欢眯着。于先生给我们上课时,曾对他的眯眼习惯做过解释。于先生从前是公社的公安员①,公安员要经常“凝视”生活,他就顺理成章地养成了这个不好也不坏的习惯。“写文章也是这样,要‘凝视’生活!”于先生凝视着我们,开始了他的作文课。
②于先生是我初中时候的语文老师。于先生教我们写作,常常要我们在文章的末段用抒情手法。“啊——”于先生把头往后一仰,胸脯挺起,两臂像扇子一样张开——却又停住了,然后改变一个姿势,俯身在讲台上,竖了一根手指(往往是右手的食指,因为用红笔批作文,他的食指往往是红的)在嘴前,于先生悄声道:“抒情,是的——抒情是味精,要使文章有韵味,一定要抒情。”于先生教我们写作,他自己也写,于先生的文章发表得很多。于先生一发表文章,总要拿到班上读给我们听。于先生要读自己的文章,神色有点诡秘,又有点羞涩。于先生的稿费领到不少,我听我们班一位姓黄的同学说(黄同学是教工子弟,家住于先生隔壁),于先生一领稿费,就要他老婆炒个鸡蛋给他补脑子。所以每次于先生一掏他的上衣口袋找稿子,我心里就想,今晚于先生肯定又有炒鸡蛋吃了。于先生读他自己的文章时,我们静悄悄的,但快到末段时,全班同学都会不约而同地把头往后一仰,就像一片稻穗被风吹了一下,齐声发出了一声“啊——”。为什么知道于先生要念末段了呢?因为于先生在念末段前,总会稍稍停顿一下,清一清嗓子再念。后来我们和于先生之间渐渐有了默契,于先生读末段前的那十几秒时间,于先生用来清嗓子,而我们则用来酝酿发“啊”声的情绪。“啊——”我们喊一声,于先生笑了起来。
③于先生教作文教出了名气,十年前,于先生的一批弟子曾经获得了华东六省一市及县、校、年段等各种各样的学生作文竞赛奖。于先生把我们从初一带到初三,我们班学习园地里,总是贴满了作文奖状和一页页在风中哗哗作响的范文。于先生的弟子可以冠“于家军”的美名。我虽不是“于家军”中的人,但我当年是真心为“于家军”感到骄傲的。于先生也曾表扬过我的作文。我记得是一篇《学校的一天》,开头我这样写景:“校园操场边有一排合欢树,它们大概是因为‘合欢’,才紧紧地长在一起吧?”于先生在这句话下面给打了一条醒目的波浪线,还把文章拿到班上读给大家听。于先生的红色波浪线太迷人了,后来我当了语文老师,在给学生批改作文时,我最爱用又最吝啬用的评点符号,也就是这种红色波浪线。
④于先生的弟子中最出色的应该算那位姓赵的女生,她是我们那一代少年中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于先生还宠爱过一位姓潘的山区孩子,潘同学性格内向,喜欢玩手指,常常十指叉在一起捏得满手嘎吱嘎吱响。赵同学后来考上了复旦大学,潘同学后来好像落第,此后杳无音讯。我不知道当年于先生的作文弟子们,是否还记得于先生那时的眯眼动作,感叹词“啊”,以及那些激动人心的红色波浪线。
⑤至于于先生,我是前日刚刚遇上的。人胖了些,穿一套漂亮的西装,还是喜欢凝视人,而且让我快乐的,是他还记得我。
【注释】①公社的公安员:公安员负责公社的治安和调解工作。
13.于先生留给作者印象最深的三个习惯是什么?(3分)

14.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4分)
(1)赏析句子妙处。(2分)
但快到末段时,全班同学都会不约而同地把头往后一仰,就像一片稻穗被风吹了一下,齐声发出了一声“啊——”。

(2)理解句子含义。(2分)
我最爱用又最吝啬用的评点符号,也就是这种红色波浪线。

15.于先生是一位怎样的老师?(3分)

16.下面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着重描写了于先生独具特色的教学,引起作者对于先生的好感,体现他对于先生的喜爱之情。
B.第①节“写文章也是这样,要‘凝视’生活!”一句中“凝视”有“观察”的意思。
C.第④节介绍于先生两个学生的不同人生结局,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作者对潘同学最终落第的无限伤感。
D.文章语言在自然质朴中不乏轻松幽默,很好地刻画了于先生的性格特点,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四)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问题。(13分)
什么叫做文化
龙应台
①文化是随一个人迎面走来的———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他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他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他怎么从卖菜小贩接过找来的零钱?他,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②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③胡兰成描写他所熟悉的江南乡下人。俭朴的农家妇女也许坐在门槛上织毛线、捡豆子,穿着家居的粗布裤,但是一见邻居来访,即使是极为熟悉的街坊邻居,她也必先进屋里去,将裙子换上,再出来和客人说话。穿裙或穿裤代表什么符号会因时代而变,但是认为“礼”是重要的———也就是一种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尊重,在农妇身上显现的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底蕴。
④何谓底蕴,不过就是,没有学问、不识字的也自然会知道的礼数,因为祖辈父辈代代相传,因为家家户户耳濡目染,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于焉而形,这就是文化。农妇或许不知道仲尼曾经说过“尔爱其羊,吾爱其礼”,但是她举手投足之间,无处不是“礼”。
⑤希腊的山从大海拔起,气候干燥,土地贫瘠,简陋的农舍错落在荆棘山路中,老农牵着大耳驴子自橄榄树下走过。他的简单的家,粉墙漆得雪白,墙角一株蔷薇老根盘旋,开出一簇簇绯红的花朵,映在白墙上。老农不见得知道亚里斯多德如何谈论诗学和美学,但是他在刷白了的粉墙边种下一株红蔷薇,显然认为“美”是重要的,一种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环境的做法。他很可能不曾踏入过任何美术馆,但他起居进退之间,无处不是“美”。
⑥在台湾南部乡下,我曾经在一个庙前的荷花池畔坐下。为了不把裙子弄脏,便将报纸垫在下面。一个戴着斗笠的老人家马上递过来自己肩上的毛巾,说:“小姐,那个纸有字,不要坐啦,我毛巾给你坐。”字,代表知识的价值,斗笠老伯坚持自己对知识的敬重。
⑦对于心中某种“价值”和“秩序”的坚持,在乱世中尤其黑白分明起来。今天我们看见的巴黎雍容美丽一如以往,是因为,占领巴黎的德国指挥官在接到希特勒“撤退前彻底毁掉巴黎”的命令时,决定抗命不从,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保住一个古城。梁漱溟在日本军机的炮弹在身边轰然炸开时,静坐院落中,继续读书,思索东西文化和教育的问题。两者对后世的影响或许不同,“抵抗”的姿态却是一致的。
⑧对“价值”和“秩序”有所坚持,对破坏这种“价值”和“秩序”有所抵抗,就是文化。
17.研读文章第①②节,说说文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18.联系语境,解释第②节画线句中加点词“不霸道”的含义。(3分)
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19.第③节写了简朴的农家妇女起到怎样的作用?(2分)

20.分析第⑥⑦⑧节的论证思路。(3分)

21.下列事例能够证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2分)
A.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因病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东晋诗人陶渊明鄙视黑暗的官场,“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坚守自己的理想,最终归隐田园。
C.《威尼斯商人》中的商人夏洛克坚持按原定的契约处理,要割取安东尼奥一磅肉,最终二人对簿公堂,由法庭公开判决。
D.《芦花荡》中的老头子坚持认为,在自己的保护下两个女孩子是不可能挂花的。
三、作文(50分)
有人说“脚印即人生”,也有人说“人生即脚印”。 这些人生的脚印里既有亲情师恩的关爱,又有挥之不去的成长烦恼;既有取得成功的喜悦,又有充满挫折的艰辛……串串脚印记录着每一个人的成长历程。
请以“留下脚印一串串”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12. (3分) (1)每天清晨带着东西坐到大路边;(2)遇到行人必定强拉他和自己说话,收罗传说故事;(3)听到一个故事,回家后就加工创作。
译文:
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用笔精确简约,他寓意的地方不着痕迹,他的笔法脱胎于诸子百家的文章,不止和左丘明、司马迁的文章抗衡。传说蒲松龄先参考答案
一、(25分)
1.(10分)(1)却话巴山夜雨时 (2)东风不与周郎便 (3)雪上空留马行处 (4)弓如霹雳弦惊 (5)温故而知新 (6)奉命于危难之间 (7)病树前头万木春 会当凌绝顶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8)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绿杨阴里白沙堤。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闲来垂钓碧溪上。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千里莺啼绿映红,一行白鹭上青天。(错、漏一个字扣1分)
2.(6分)①huì ②yě ③zhuō ④滞 ⑤矫 ⑥瀚
3.(2分)C 改为:范爱农。
4.(2分)(1)封面上缺少一个名人:托尔斯泰。 (2)C. (《名人传》中不涉及科学)
5. (2分)D 。
6. (3分)(1)归入甲篇(1分)(2)示例:“惜时篇”、“勤读篇”、“劝学篇”。(2分)
二、(42分)
7.(2分)思念家乡(独客异乡的孤寂)、怀念旧友(1分)。 第四联(尾联)(1分)
8.(2分)示例(1):作者通过山暝听猿啼,以猿啼的凄凉来烘托作者的愁情。
示例(2):作者通过风鸣之声(风吹树叶飒飒作响),渲染萧索、凄凉的氛围,烘托作者的愁绪。(扣住听觉1分,表达情感1分)
9. (4分)(1)放置(2)说话(3)停止、罢休(4)所以。
10. (3分)A.
11.(2分)渴了就给行人喝茶,或者呈上烟。(关键词:则,或,奉,错一个扣1分)生住在乡下,很孤傲,不轻易和人交往,性格特别怪僻,当村中孩子的教书先生,生活贫穷,自给自足,从不求助于人。写《聊斋志异》这本书时,每到清晨就拿一个大礠罐子,里面装着苦茶,而且还预备一包香烟,放到行人大道旁,地下铺上芦席,先生坐在上面,烟和茶放到身边。见行人经过,一定强留他们和自己说话,搜罗奇妙的故事说一些奇异的传说,渴了就给行人喝茶,或者奉上烟,一定让对方讲个痛快才算完。偶尔听到一个故事,回去用文笔修饰而记录下来(回去就加工创作)。就这样经过二十多年,这本书才完成。所以他的笔法非常绝妙(所以他的笔法远远超过一般人)。
13. (3分)1)上课时眼睛眯着(2)读文时用“啊”来抒情(教我们写文章在末段抒情)(3)批改作文时用红色波浪线表示对学生作文的赞赏。
14. (4分)(1)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同学们仰头的动作整齐划一,表明人人都熟知于先生要抒情了(1分)。体现了学生们和于先生之间的默契(1分)。
(2)“最爱用”是因为当年于先生的波浪线是对我作文最高的褒奖,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成为我最爱的符号(1分);这个符号代表着最美好的评价,用之甚少,所以是“最吝啬用”(1分)。
15. (3分)(1)擅长作文教学(2)充满教学激情(热情)(3)平等对待学生。
16. (3分)C。
17.(3分)①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②如何对待他人,③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
18. (3分)能够尊重别人,对弱者有怜悯之心,对同类有谦让之心,不损害别人利益。(答出尊重他人就得3分)
19. (2分)这是举例论证(1分),通过农家妇女换裙装来见客人,表明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尊重,体现出一种文化底蕴(1分)。
20.(3分)第⑥⑦节分别举例论证(1分),(第⑥节例举斗笠老伯不让我坐报纸例子, 第⑦节例举法国指挥官保护巴黎古城例子,)第⑧节在此基础上归结出论点:对“价值”和“秩序”有所坚持,对破坏这种“价值”和“秩序”有所抵抗,就是文化(2分)。
21. (2分)B.
三、(50分)
书写3分。

阅读全文

与玄武区语文二模答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