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六年级下册语文考试卷期末答案
1+1=2 在现代的精密科学中,特别在数学和数理逻辑中,广泛地运用着公理法。公理法是从某一科学的许多原理中,分出一部分最基本的概念和命题,对这些基本概念不下
定义,而这一学科的所有其它概念都必须直接或间接由它们下定义;对这些基本命题(也叫公理)也不给予论证,而这一学科中的所有其它命题却必须直接或间接由它们中推出。
这样构成的理论体系就叫公理体系,构成这种公理体系的方法就叫公理法。
1+1=2 就是数学当中的公理,在数学中是不需要证明的。又因为1+1=2是一切数学定理的基础,所以它也是无法用数学的方法证明的。 至于“1+1为什么等于2?
”作为一个问题,没要求大家必须用数学的方法证明,其实只要说明为什么1+1=2就可以了,可以说这是定义,也可以说这是公理。不过用反证法还是可以证明的:假设1+
1不等于2,则数学就是一锅粥,凡是用到数学的地方都是一锅粥,人类社会就乱了套了,所以1+1必须等于2。1+1=2看似简单,却对于人类认识世界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 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就像一个小孩滚雪球的过程:第一步,小孩先要用双手捧一捧雪,这一捧雪就相当于人类对世界的感性认识。第二步,小孩把手里的雪捏紧,成为一个小
雪球,这个小雪球就相当于人类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形成了概念。于是就有了1。第三步,小孩把雪球放在地上,发现雪球可以粘地上的雪,这就相当于人类的理性认识。雪可
以粘雪,相当于1+1=2。第四步,小孩把粘了雪的雪球在雪地上滚一下,发现雪球粘雪后越来越大,这就相当于人类认识世界的高级阶段,可以进入良性循环了。相当于2+
1=3。1,2,3可以排成一个最简单的数列,但是可以演绎至无穷。 有了1只是有了概念,有了1+1=2才有了数学,有了2+1=3才开始了数学的无穷变化。
物理学与1+1=2的关系 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有已知到未知的过程。
在数学当中已知1、2、3,则可以至于无穷,什么是物理学当中的1、2、3呢?通常它们代表着:质量、长度、时间等基本物理概念相当于1,它们是组成物理学宏伟大厦的
砖和瓦;牛顿运动定律相当于2,它使我们有了真正的物理学和科学的物理分析方法;力学的相对性原理相当于3,使牛顿运动定律可以广泛应用。在经典物理学中一切都是确定
无疑的,有了已知条件,我们就可以推出未知。当年徐迟的一篇报告文学,中国人知道了陈景润和歌德巴赫猜想。
那么,什么是歌德巴赫猜想呢? 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
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
欧拉,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 (b) 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 这就是着名的
哥德巴赫猜想。欧拉在6月30日给他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叙述如此简单的问题,连欧拉这样首屈一指的数学家都不能证明,这个猜想便引起
了许多数学家的注意。从哥德巴赫提出这个猜想至今,许多数学家都不断努力想攻克它,但都没有成功。当然曾经有人作了些具体的验证工作,例如: 6 = 3 + 3,
8 = 3 + 5, 10 = 5 + 5 = 3 + 7, 12 = 5 + 7, 14 = 7 + 7 = 3 + 11,16 = 5 + 11, 18
= 5 + 13, ……等等。有人对33×108以内且大过6之偶数一一进行验算,哥德巴赫猜想(a)都成立。但严格的数学证明尚待数学家的努力。
从此,这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200年过去了,没有人证明它。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人们对哥德巴赫猜想难题的热情,历经两百多年而不衰。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数学工作者,殚精竭虑,费尽心机,然而至今仍不得其解。 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有人开始向它
靠近。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证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比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99)。这种缩小包围圈的办法很管用,科学家们于是从(9十
9)开始,逐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为止,这样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目前最佳的结果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于1966年证明的,称为陈氏定理:“任何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质数的乘积。”
通常都简称这个结果为大偶数可表示为 “1 + 2”的形式。 在陈景润之前,关於偶数可表示为 s个质数的乘积与t个质数的乘积之和(简称“s +
t”问题)之进展情况如下: 1920年,挪威的布朗证明了‘“9 + 9”。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证明了“7 + 7”。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证明了“6 + 6”。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先后证明了“5 + 7”, “4 + 9”, “3 + 15”和“2 +
366”。 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5 + 5”。 1940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4 + 4”。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证明了“1 +
c”,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数。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3 + 4”。 1957年,中国的王元先后证明了 “3 + 3”和“2 + 3”。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明了“1 + 5”, 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 + 4”。 1965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多夫,及
意大利的朋比利证明了“1 + 3 ”。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 + 2 ”。
从1920年布朗证明"9+9"到1966年陈景润攻下“1+2”,历经46年。
自"陈氏定理"诞生至今的30多年里,人们对哥德巴赫猜想猜想的进一步研究,均劳而无功。
布朗筛法的思路是这样的:即任一偶数(自然数)可以写为2n,这里n是一个自然数,2n可以表示为n个不同形式的一对自然数之和:
2n=1+(2n-1)=2+(2n-2)=3+(2n-3)=…=n+n 在筛去不适合哥德巴赫猜想结论的所有那些自然数对之后(例如1和2n-1;2i和(2n-
2i),i=1,2,…;3j和(2n-3j),j= 2,3,…;等等),如果能够证明至少还有一对自然数未被筛去,例如记其中的一对为p1和p2,那么p1和p2
都是素数,即得n=p1+p2,这样哥德巴赫猜想就被证明了。前一部分的叙述是很自然的想法。关键就是要证明'至少还有一对自然数未被筛去'。目前世界上谁都未能对这
一部分加以证明。要能证明,这个猜想也就解决了。 1+1=?不就是等于二吗?是的,的确是这样。但是这个二却不可小觊。2可以分解成1+1、0.1+1.9、0.5
+1.5……1里面的成分是:0.5+0.5、0.1+0.9、0.56+0.44…换个角度1+1虽然等于二但是却有许多含义。譬如说1+1=2分解后就是:0.5
+0.5+1=2
其中0.5+0.5=天生+后天培养;1=汗水。这是十分容易理解的一个公式。当然要是换个角度,聪明的人就知道凡事无绝对。答案不可能只有1个,含义亦是如此。
1+1从脑筋急转来说也可以等于一个数字“王”、田、甲。
⑵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
这个每年都不一样的吧,你是要去年的吗?我今年刚好初一来着,·没空,还是靠自己吧。
⑶ 六年级下语文试卷的答案!!!!!!!!!!!
小学六年级毕业考试语文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一、选择。(将正确答案的一个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
1.下面的几组词,带点字读音完全一样的一组是( )
A 峰峦 难处 喃喃 阻拦 波澜壮阔
B 剥皮 波动 传播 颠簸 拨乱反正
C 大臣 丞相 继承 路程 墨守成规
D 嘹亮 辽阔 聊天 疗养 寥若星辰
2.下面的几组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污辱 清廉 督都 竣工 菜羹 迥然不同
B 慰籍 筋脉 慷慨 磅礴 妥贴 自相矛盾
C 防御 允诺 咨询 脾胃 投掷 迫不及待
D 辈份 屋檐 屹立 炊烟 申斥 腰缠万贯
3.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A 一泓秋水 一眼水井 一盏明灯 一记耳光 一绺月光
B 窃窃私语 婉婉动听 咄咄逼人 栩栩如声 丝丝入扣
C 前仆后继 前赴后继 前仆后仰 瞻前顾后 思前想后
D 人生坎坷 山道崎岖 悬崖陡峭 高山巍峨 山脉蜿蜒
4.下列各词按一定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 顿号 逗号 分号 句号 省略号
B 冰 冷水 热水 水蒸汽 开水
C 寒冷 凉爽 温暖 酷热 炎热
D 喜爱 喜欢 热爱 酷爱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 计算。(《詹天佑》)
2.年轻的小仲马,不但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 ,而且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先生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
3.巨大的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的, 小伙伴围着石头转一圈, 找不到他。
4.他已经下定决心,于是就对身边的大臣们说:“ ,否则我就把他处死!”
A 精密;奠基石;就算……也……;谁来劝我;
B 周密;基础;尽管……仍然;不要劝我;
C 周密;敲门砖;即使……也……;谁都不要劝我;
D 细致;点缀;不管……总是……;谁要是来劝我;
6.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有毛病的是( )
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抚摸婴儿的手,柔柔的,软软的。
B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C 天上的云千姿百态,变化多端。一会像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一会儿像画儿清新秀丽,一会像老人背着采药竹篓走天涯,一会像驯羊偎依主人觅食物,一会像少女羞红脸儿……
D 雨点依依不舍从云中落下,被拉成了丝丝的雨线,天地间挂上了一道珠帘。
7.下面的几个句子,不完全正确、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绿色的草坪上,安放着由中国人民赠送的巨型青铜器——世纪宝鼎。
B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海浪声声;屋内温暖舒适,整洁干净。
C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上门负荆请罪。
D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8.横线上应填的句子是( )
隆隆的春雷滚动在整个天空里,悠闲的白云躲在高山的怀抱里, 前仆后继地从天空投下身去。接着,幅员辽阔的大地下了一场及时雨。
A 春雷召唤着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 B 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迎着春雷的召唤
C 春雷被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召唤着 D 千千万万个小雨点把春雷召唤着
9.下面这段话写电气化高速铁路,意思概括准确的是( )
电气化高速铁路基本上消除了粉尘、煤烟和其他废气污染。噪音比高速公路约低5~10分贝。而喷气客机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它们在大气中造成大面积酸雨,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A 安全性能好 B 环境污染小 C 运行速度快
D 经济效益好 E 能量消耗低
10.下面关于古诗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李白)
B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C 旧时王谢堂前燕,轻烟散入五侯家 《乌衣巷》(刘禹锡)
D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凉州词》(王昌龄)
二、趣味写话。(6分)
(一)读片段,在横线上加上仆人与财主针锋相对的一句话
从前有个财主,是个刻薄鬼。有一次,刻薄鬼叫仆人去买酒,只给仆人一只酒瓶却不给钱。仆人感到莫名其妙,便问:“老爷,没有钱怎么买酒啊?”财主生气地说:“花钱买酒谁不会?不花钱买酒,才算有能耐呢!”仆人听了,便拿着酒瓶出去了。过了一会儿,仆人拿着空瓶子回来了,说:“酒来了,请喝吧!”财主一见空瓶,大发雷霆,骂道:“岂有此理!酒瓶里没有酒,叫我喝什么?”仆人答道:“ ”
(二)不知道你留心没有,在我们的教学楼、实验楼的走道里挂出了非常温馨美妙的标语,如“用尊重的态度对老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如果让你为教室拟一个大意“禁止高声喧哗”的标语,你会怎样写?
三、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一天,讲台上突然“飞”来一根新教鞭,同学们议论纷纷:“这是谁做的呢?”正当大家议论时,我注意我的同桌陈明,他一声不响,坐在那里装作若无其事地摆弄着钢笔,但不时露出慌乱的神色。我一眼看透了他的心思,急忙追问他:“教鞭是你做的吧?”他红着脸支吾着不肯回答。我就趁机抓住这个证据,高兴地喊:“案子,被我破了。‘作案人’就是陈明!”同学们听我一说,都急切地来询问我“破案”的过程。等我说完,同学们都兴奋地握住了陈明的手,这时只听见陈明“哎哟”一声。我一看他的手才明白:原来陈明为了做教鞭把手都扎破了,同学们更加感动了。从此,同学们学习陈明,纷纷做好事。这学期,我班共做好事一百多件,被学校评为文明班级。
1.“一天,讲台上突然‘飞’来一根新教鞭……”这“飞”字说明( )
A 新教鞭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B 新教鞭是从窗外被人扔进来的
C 新教鞭突然出现,大家不知由来
2.“若无其事”在文中的意思是( )
A 如果没有这件事 B 好像没有这回事
C 假使没有这件事 D 真的没有这回事
3.“看透”一词在文中表示的意思是( )
A 看得很透彻 B 看法很透彻
C 完全识破了 D 看得很全面
4.这篇短文表示的中心是( )
A “我”很聪明,善于观察分析,机智地“破案”
B 赞扬像陈明一样的少年儿童关心集体而不愿留名的优秀品质
C 歌颂全国同学关心集体,积极做好事的精神
5.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 )
A 讲台上“飞”来了新教鞭,经过“破案”,原来是陈明干的
B 陈明为教室做了新教鞭,把手也扎破了
C 陈明为班级做新教鞭把手扎破了,但他做好事不留名。同学们以他为榜样,纷纷争做好事。
D 陈明做了新教鞭,手也扎破了,大家都以他为榜样。
四、阅读《敬重卑微》,完成文后各题(共34分)
①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zhì cì)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④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扰,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⑤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⑥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灭。
⑦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 卑微 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 卑微 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 卑微 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⑧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⑨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tí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注释:卑微:地位低下而渺小。
玩世不恭: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对什么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
1.将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拼音或词语划掉;在第⑨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括号中的词有一个是带点词的近义词;在这个词的下面画“ ”。
尤其(实在 特别 其实) 开拓(开展 开辟 开阔) 决断(决定 决心 坚决)
3.“和睦”可重叠成“和和睦睦”,“忙碌”可重叠成“忙忙碌碌”,这样重叠后,意思有什么不同?“伟大、深刻、模糊”这三个词语中能这样重叠的词是哪一个?
4.比较句子,写出带点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
小小生灵,活得滋润,活得有秩序有意义
(1)“想不到”、“竟”:
(2)两个“如此”:
5.联系短文内容理解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1)短文中共有三个问名。
第一个是设问句,它在文中起 作用,第 自然段是这个设问句的回答。
第二个是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应为 。
第三个也是反问句,这句话实际上是启发我们:要
。
(2)体会短文中的两个比喻句。
蚂蚁是黑的,雪是白的,在第④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把“抱成黑团”的蚂蚁比作“雪球”?
(3)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运用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成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千里长的大堤,由于小小的一个蚂蚁洞而溃决。它常用来比喻
。这里用这个成语是为了说明
。
6.读第⑤、第⑥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1)第⑤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 ”这一句相照应。用“ ”在这一自然段中画出由事物引起的联想的句子。
(2)第⑥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运用你已有的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
。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灭的行为体现了这样两种精神: 和 。
7.回答问题。
(1)“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话回答)
(2)你最敬重卑微者的哪一点,为什么?
五、作文。(两题中任选一题,另用稿纸完成,共35分)
①“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是大家熟悉的旋律《真心英雄》中的歌词。当你唱起这首歌时,你会想起些什么?以此为内容,写一篇108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事例具体,有条理,有中心,语句流畅,无错别字。
②以《世界地图在变》为题,写一篇1080字左右的议论文,要求观点清晰,叙述有条理,语句流畅,无错别字。
⑷ 六年级下册语文数学试卷和参考答案
小学六年级毕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一、选择。(将正确答案的一个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
1.下面的几组词,带点字读音完全一样的一组是( )
A 峰峦 难处 喃喃 阻拦 波澜壮阔
B 剥皮 波动 传播 颠簸 拨乱反正
C 大臣 丞相 继承 路程 墨守成规
D 嘹亮 辽阔 聊天 疗养 寥若星辰
2.下面的几组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污辱 清廉 督都 竣工 菜羹 迥然不同
B 慰籍 筋脉 慷慨 磅礴 妥贴 自相矛盾
C 防御 允诺 咨询 脾胃 投掷 迫不及待
D 辈份 屋檐 屹立 炊烟 申斥 腰缠万贯
3.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A 一泓秋水 一眼水井 一盏明灯 一记耳光 一绺月光
B 窃窃私语 婉婉动听 咄咄逼人 栩栩如声 丝丝入扣
C 前仆后继 前赴后继 前仆后仰 瞻前顾后 思前想后
D 人生坎坷 山道崎岖 悬崖陡峭 高山巍峨 山脉蜿蜒
4.下列各词按一定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 顿号 逗号 分号 句号 省略号
B 冰 冷水 热水 水蒸汽 开水
C 寒冷 凉爽 温暖 酷热 炎热
D 喜爱 喜欢 热爱 酷爱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 计算。(《詹天佑》)
2.年轻的小仲马,不但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 ,而且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先生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
3.巨大的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的, 小伙伴围着石头转一圈, 找不到他。
4.他已经下定决心,于是就对身边的大臣们说:“ ,否则我就把他处死!”
A 精密;奠基石;就算……也……;谁来劝我;
B 周密;基础;尽管……仍然;不要劝我;
C 周密;敲门砖;即使……也……;谁都不要劝我;
D 细致;点缀;不管……总是……;谁要是来劝我;
6.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有毛病的是( )
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抚摸婴儿的手,柔柔的,软软的。
B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C 天上的云千姿百态,变化多端。一会像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一会儿像画儿清新秀丽,一会像老人背着采药竹篓走天涯,一会像驯羊偎依主人觅食物,一会像少女羞红脸儿……
D 雨点依依不舍从云中落下,被拉成了丝丝的雨线,天地间挂上了一道珠帘。
7.下面的几个句子,不完全正确、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绿色的草坪上,安放着由中国人民赠送的巨型青铜器——世纪宝鼎。
B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海浪声声;屋内温暖舒适,整洁干净。
C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上门负荆请罪。
D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8.横线上应填的句子是( )
隆隆的春雷滚动在整个天空里,悠闲的白云躲在高山的怀抱里, 前仆后继地从天空投下身去。接着,幅员辽阔的大地下了一场及时雨。
A 春雷召唤着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 B 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迎着春雷的召唤
C 春雷被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召唤着 D 千千万万个小雨点把春雷召唤着
9.下面这段话写电气化高速铁路,意思概括准确的是( )
电气化高速铁路基本上消除了粉尘、煤烟和其他废气污染。噪音比高速公路约低5~10分贝。而喷气客机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它们在大气中造成大面积酸雨,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A 安全性能好 B 环境污染小 C 运行速度快
D 经济效益好 E 能量消耗低
10.下面关于古诗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李白)
B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C 旧时王谢堂前燕,轻烟散入五侯家 《乌衣巷》(刘禹锡)
D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凉州词》(王昌龄)
二、趣味写话。(6分)
(一)读片段,在横线上加上仆人与财主针锋相对的一句话
从前有个财主,是个刻薄鬼。有一次,刻薄鬼叫仆人去买酒,只给仆人一只酒瓶却不给钱。仆人感到莫名其妙,便问:“老爷,没有钱怎么买酒啊?”财主生气地说:“花钱买酒谁不会?不花钱买酒,才算有能耐呢!”仆人听了,便拿着酒瓶出去了。过了一会儿,仆人拿着空瓶子回来了,说:“酒来了,请喝吧!”财主一见空瓶,大发雷霆,骂道:“岂有此理!酒瓶里没有酒,叫我喝什么?”仆人答道:“ ”
(二)不知道你留心没有,在我们的教学楼、实验楼的走道里挂出了非常温馨美妙的标语,如“用尊重的态度对老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如果让你为教室拟一个大意“禁止高声喧哗”的标语,你会怎样写?
三、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一天,讲台上突然“飞”来一根新教鞭,同学们议论纷纷:“这是谁做的呢?”正当大家议论时,我注意我的同桌陈明,他一声不响,坐在那里装作若无其事地摆弄着钢笔,但不时露出慌乱的神色。我一眼看透了他的心思,急忙追问他:“教鞭是你做的吧?”他红着脸支吾着不肯回答。我就趁机抓住这个证据,高兴地喊:“案子,被我破了。‘作案人’就是陈明!”同学们听我一说,都急切地来询问我“破案”的过程。等我说完,同学们都兴奋地握住了陈明的手,这时只听见陈明“哎哟”一声。我一看他的手才明白:原来陈明为了做教鞭把手都扎破了,同学们更加感动了。从此,同学们学习陈明,纷纷做好事。这学期,我班共做好事一百多件,被学校评为文明班级。
1.“一天,讲台上突然‘飞’来一根新教鞭……”这“飞”字说明( )
A 新教鞭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B 新教鞭是从窗外被人扔进来的
C 新教鞭突然出现,大家不知由来
2.“若无其事”在文中的意思是( )
A 如果没有这件事 B 好像没有这回事
C 假使没有这件事 D 真的没有这回事
3.“看透”一词在文中表示的意思是( )
A 看得很透彻 B 看法很透彻
C 完全识破了 D 看得很全面
4.这篇短文表示的中心是( )
A “我”很聪明,善于观察分析,机智地“破案”
B 赞扬像陈明一样的少年儿童关心集体而不愿留名的优秀品质
C 歌颂全国同学关心集体,积极做好事的精神
5.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 )
A 讲台上“飞”来了新教鞭,经过“破案”,原来是陈明干的
B 陈明为教室做了新教鞭,把手也扎破了
C 陈明为班级做新教鞭把手扎破了,但他做好事不留名。同学们以他为榜样,纷纷争做好事。
D 陈明做了新教鞭,手也扎破了,大家都以他为榜样。
四、阅读《敬重卑微》,完成文后各题(共34分)
①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zhì cì)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④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扰,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⑤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⑥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灭。
⑦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 卑微 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 卑微 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 卑微 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⑧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⑨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tí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注释:卑微:地位低下而渺小。
玩世不恭: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对什么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
1.将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拼音或词语划掉;在第⑨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括号中的词有一个是带点词的近义词;在这个词的下面画“ ”。
尤其(实在 特别 其实) 开拓(开展 开辟 开阔) 决断(决定 决心 坚决)
3.“和睦”可重叠成“和和睦睦”,“忙碌”可重叠成“忙忙碌碌”,这样重叠后,意思有什么不同?“伟大、深刻、模糊”这三个词语中能这样重叠的词是哪一个?
4.比较句子,写出带点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
小小生灵,活得滋润,活得有秩序有意义
(1)“想不到”、“竟”:
(2)两个“如此”:
5.联系短文内容理解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1)短文中共有三个问名。
第一个是设问句,它在文中起 作用,第 自然段是这个设问句的回答。
第二个是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应为 。
第三个也是反问句,这句话实际上是启发我们:要
。
(2)体会短文中的两个比喻句。
蚂蚁是黑的,雪是白的,在第④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把“抱成黑团”的蚂蚁比作“雪球”?
(3)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运用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成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千里长的大堤,由于小小的一个蚂蚁洞而溃决。它常用来比喻
。这里用这个成语是为了说明
。
6.读第⑤、第⑥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1)第⑤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 ”这一句相照应。用“ ”在这一自然段中画出由事物引起的联想的句子。
(2)第⑥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运用你已有的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
。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灭的行为体现了这样两种精神: 和 。
7.回答问题。
(1)“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话回答)
(2)你最敬重卑微者的哪一点,为什么?
五、作文。(两题中任选一题,另用稿纸完成,共35分)
①“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是大家熟悉的旋律《真心英雄》中的歌词。当你唱起这首歌时,你会想起些什么?以此为内容,写一篇108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事例具体,有条理,有中心,语句流畅,无错别字。
②以《世界地图在变》为题,写一篇1080字左右的议论文,要求观点清晰,叙述有条理,语句流畅,无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