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4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修改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
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该题的立意示例:
1、人与自然:要尊重自然,肆意违背规律会遭受自然的惩罚;在遵循自然规律这个根本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人与自我:人生如戏,生活是剧本,我们是演员。我们应当遵循内心的选择,不断突破剧本的限制,演绎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3、人与社会:剧本犹如社会规则,每个人(演员)只有遵循规则,才能达成社会的和谐;规则也是人制定,只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不断突破规则,大胆创新;个人的梦想和社会的梦想只要在根本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尽情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
4、此外,可以从材料触及的表演艺术家、剧作家以及两者辩证统一角度的共三个角度确定立意。如以文化话题,可以确定如下立意:
(1)表演艺术家的角度——“六经注我”,方能实现文化创新。
(2)剧作家的角度——“我注六经”,尊重传统文化。
(3)辩证统一的角度——在“我注六经”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处理好文化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Ⅱ 求2014年高考安徽省语文选择题答案
1-3 dca
4-6 dad
Ⅲ 2014年最新版安徽省中考模拟试卷(一)语文卷答案
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卷一
一、
1.(1)①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猿鸣三声泪沾裳 ③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千树万树梨花开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⑥浊酒一杯家万里 ⑦人生自古谁无死 ⑧山重水复疑无路(选填6句,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1)镶 hōng bǔ(各1分)
(2)槐梧 魁梧(各1分)
(3)形容女子姿态柔美的样子 形容气候寒冷,也比喻恶劣的环境(各1分)
(4)你不得不承认它曾是这个世界的主人。(2分)
3.(1)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两(各1分)
(2)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保尔柯察金(各1分)
4.(1)示例:学习雷锋精神,构建和谐社会(2分)
(2)示例:雷锋挤的是时间,钻的是技术;而你挤的是车子,钻的是空子!(或:请你把挤劲、钻劲用在学习和工作上,而不是把它用在挤公交车上。)(2分)
(3)答题要点:正文中被推荐人的身份明确,推荐理由充分,行文流畅,结构完整,语言简明、得体,50字左右。(4分)
(4)①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雷锋的光辉形象,耳边总会回响起一代伟人毛泽东响彻神州的号召。(2分)
②我们应学习雷锋精神,奋进求实,刻苦学习,争当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的好学生。(2分)
二、
[一]
5.读书也要讲“姿势”。(2分)
6.不能删去。(1分) “可能”一词表示猜测,若删去,表明曹操和杨炯“有独异于常人之处”就是肯定的了,不符合实际,太过绝对。这一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3分)
7.论证了“无论做什么活动,都要讲究一定的姿势”的道理。这一段主要是从一切活动都需要讲究一定的姿势入手,以便下文论述读书也要讲究“姿势”这个主要观点,与下文的关系是由一般到特殊(或:由大到小)。(4分)
8.举例论证。(2分)列举了自习的教室和图书阅览室里种种现象,具体详细地证明了学生在自习的教室和图书阅览室对于自己读书和写字等的姿势,完全不讲究,进一步论证“读书也要讲‘姿势’”这一观点。(2分)
9.首先,提出“要努力纠正不正确的读书姿势,讲究正确的读书姿势”的劝告;然后,用事实从反面证明不讲究正确读书姿势的危害性;接着,从只要努力纠正,一般就“能够逐渐好转,或者停止发展”证明纠正不正确姿势的作用;最后,提出能“促使每个青少年都具有正确的读书姿势”的希望。(3分,意思对即可)
[二]
10.认认真真、抚弄、凝神默想、专注、虔敬、欣慰、节日、慰藉。旧衣承载了母亲对亲人的回忆、牵挂和思念,翻晒旧衣能够给她孤寂的晚年带来一丝慰藉。(6分,意思对即可)
11.不理解母亲,认为这些旧衣没用,抱怨母亲不早日毁弃 请朋友把自己的旧衣全都寄给母亲(各2分,意思对即可)
12.父亲、外公和“我”是母亲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作者写这三件旧衣,最能体现其中所寄寓的母亲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4分)
13.删掉了“我刚放下行李”,将“一把麦秸编织的扇子”删减为“一把扇”。这两句话跟本文中心没有关系,可以删去,也使得文章语言更加简洁凝练。(5分)
14.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对自己的牵挂的感动与幸福,对母亲孤寂晚年的哀痛与难过,以及自己不能陪伴母亲的愧疚。(4分)
[三]
15.(1)跑 (2)介词,表原因 (3)热水 (4)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5)气味,这里指香气(各1分)
16.(1)曾经跑到百里之外,追随本乡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长者,拿着经书向他请教。(2分)
(2)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2分)
17.①刻苦学习;②信念坚定;③虚心求教。(各1分)
18.示例:遇到问题,应虚心向老师请教。但尊师并不表示一味迁就或忍让,师生之间应平等交流。(3分,言之有理即可)
三、
19.【写作指导】
这个题目要求考生能考虑到生活中有很多小事是“不小”的,从而确定所写文章应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来表达主旨。围绕题目进行构思,要明确材料中所举的事例的共同特点是“小”,但是小事情中却蕴涵着大道理。这个题目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议论文。记叙文应以叙述为主,结合适当的议论,特别是在文章的结尾处能通过议论点名主旨。写议论文,由于题目中“这”是代词,指代对象尚不明确,不能做论点,所以必须先确定中心论点,然后再围绕中心论点去组织选择材料,安排结构,布置全篇。
Ⅳ 2014年安徽省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语文卷一二的答案
2014年安徽省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
语文卷一的答案
Ⅳ 2014安徽省六安市会考语文答案
2014六安中考590分能上哪所学校
Ⅵ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4届高三开年第一考语文试题答案
Ⅶ 谁有2014年安徽省高考模拟冲刺卷语文试题十,十一的答案
提示:照片上的问题太多了!学霸们无法解答。每次提问时请只问一道题哦。
Ⅷ 安徽第一卷·2013~2014学年安徽省八年级期末试卷答案 皖智教育 数学 语文 历史 物理
在这能找到八年级的答案吗…?
Ⅸ 2014年安徽学业水平测试真题试卷和答案
2014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4页:第Ⅱ卷为综合题,共4页。全卷共七大题,19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将自己的座位号、考试科目涂黑。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与该题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方为有效。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请注意保持答题卡整洁,不能折叠。
3.第Ⅰ卷共13小题,每小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不得分。
一、(12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膏梁 蛛丝网 礼上往来 B.瞌睡 名信片 没精打彩
C.造诣 四合院 安之若素 D.诽谤 摇蓝曲 重山峻岭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黄山莲花峰景点经过几年封闭养护,终于改头换面,重新笑迎八方客人。
B.《三国演义》刻画的众多人物形象,个个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C.巴西世界杯赛事令中国球迷热血沸腾,但要熬夜看直播让他们心有余悸。
D.早春二月,春意阑珊,许多家庭在休闲之时去郊外散步游玩,观赏风景。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美化校园环境,而且有利于提升师生文化素养。
B.提高文言阅读,首先应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
C.考场上能否有良好的心态,是每位考生发挥出最佳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
D.在闷热难耐的酷夏之夜,各地的广场、公园是市民休闲纳凉的最佳时间。
4.把下列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3分)
①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②通过了这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③文字是一道桥梁。④这边的桥头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头站着作者。
A.④③①② B.④②①③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
二、(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①地球上有生命的范围,通常叫做生物圈。如果把地球比作苹果,那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只生活在像果皮那样薄的地球表面层里,因为只有这个表面层有空气、水、土壤,能够维持生物的生命。人们把这个生物生存的地球表面层叫做生物圈。
②在生物圈中,向生命密切相关的物质——碳、氮、氧、水都在不断地循环。人和动物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生物死后,尸体被空气、水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这样的循环,从宏观到微观,到处都有,从来没有间断过。
③在这样的循环中,大气得到了氧的补充,不清洁的水通过阳光的蒸发作用形成了雨,有害的物质被微生物分解,或者被大量的水和空气稀释成为无害的物质。这些过程都具有天然自净作用。
④天然自净的循环一旦受到破坏,就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天然自净循环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
⑤一类是自然界自身的因素造成的,叫做第一环境问题或者原生环境问题。如地震会使局部地区增加氡气,会使地壳被破坏,有害人体的元素进入水的循环系统。火山的爆发会使大气增加二氧化碳。病虫害和各种流行疾病,也都属于这一类。
⑥另一类是人类自身的活动造成的,叫做第二环境问题,或者次生环境问题。这个问题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越来越突出,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工业生产中排出来的废水、废气、废渣(简称“三废”)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水俣(yǔ)病、红潮、伦敦烟雾……都是由于“三废”破坏了天然自净循环而造成的。此外,城市的烟尘、噪声、垃圾、放射性物质等等,也都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节选自于涌泉《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环境——介绍环境科学》,有调整)
5.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地球生物只生活在果皮那样薄的生物圈里。
B.人们把生物生存的地球表面层叫做生物圈。
C.只有生物圈有维持生命的空气、水、土壤。
D.生物圈中的碳、氮、氧、水都在不断循环。
6.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生物死去后,尸体被空气、土壤和岩石中的微生物分解。
B.在物质循环中,大量的水和空气被稀释成为无害的物质。
C.火山爆发、病虫害和城市放射性物质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D.工业生产“三废”排放的危害是最严重的次生环境问题。
7.下列对文章段落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通过诠释和打比方介绍地球生物圈。
B.第②段举例说明地球的物质都在不断循环。
C.第③段说明不间断循环使生物圈天然自净。
D.第④⑤⑥段分类介绍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
三、(1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日:“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右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日:“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晋军函陵 军:驻军。
B.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C.何厌之有 厌:讨厌。
D.唯君图之 图:考虑。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③焉用亡郑以陪邻 ④阙秦以利晋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10.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A.如果不削减秦国的土地,将何时能取得晋国所贪求的土地呢?
B.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晋国所贪求的土地呢?
C.你们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何时能取得晋国所贪求的土地呢?
D.你们不削减秦国的土地,将从哪里取得晋国所贪求的土地呢?
11.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秦晋围郑是因为郑曾对晋无礼,并且依附于晋时又依附于楚。
B.在国家危难之际,烛之武夜入秦军说服秦伯,使郑转危为安。
C.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分析郑国存亡对秦的利弊,使秦退兵。
D.晋侯没有同意子犯的请求去袭击秦国军队,是因为害怕秦国。
四、(6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13题。
观祈雨
李 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12.对这首诗中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句写春季旱情严重状况,交代祈雨原因。
B.第二句写村民水庙迎龙仪式,描述祈雨场面。
C.第三句写富人到处听歌看舞,希望旱情好转。
D.第四句写富人担心天阴下雨,影响乐器音质。
1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描述了水庙迎龙祈雨和朱门观看歌舞两种场面。
B.具体描写了村中贫富两类人的截然不同的心理。
C.描述观祈雨所见,反映了当时贫富对立的现实。
D.主要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在描写中蕴含着讽刺。
第Ⅱ卷 (综合题共60分)
五、(5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意选填五句) (5分)
(1) ,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2) ,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
(3)落霞与孤鹜齐飞, 。 (王勃《滕王阁序》)
(4)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5)别有幽愁暗恨生, 。 (白居易《琵琶行》)
(6) ,水随天去秋无际。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7)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 (李清照《醉花阴》)
(8)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六、(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③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15.第①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出荷香什么特点? (4分)
(1)修辞手法:
(2)荷香特点:
16.填空。(3分)
第②段描写和荷塘的月色,其顺序是:先写 ,再写 ,最后指出二者有着“ ”。
17.请结合语境,解释第②段中加点词语“酣眠”和“小睡”的含义。(4分)
(1)“酣眠”是指:
(2)“小睡”是指:
18.第③段描写荷塘四周的什么景物?此景物具有哪些特点?(4分)
(1)景物:
(2)景物特点:
七、(40分)
19.以“告别____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40分)
【注意】①可以从“朋友”“童年”“故乡”“陋习”“自卑”等词语中选择—个,也可以选择其他词语,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④标点规范,字迹工整,卷面整洁。⑤不少于600字。
20 14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C 2.B 3.A 4.D
二、(9分。每小题3分)
5.A 6.D 7.B
三、(13分。8 - 10小题,每小题3分;第11小题4分)
8.C 9.D 10.B 11.D
四、(6分。每小题3分)
12.C 13.B
五、(5分)
14.(5分)
(1)锲而不舍 (2)羁鸟恋旧林 (3)秋水共长天一色 (4)无边落木萧萧下 (5)此时无声胜有声 (6)楚天千里清秋 (7)人比黄花瘦 (8)谁主沉浮
(每句1分,答对5句即可得满分;有错别字、漏字、添字的,该句不得分)
六、(15分)
15.(4分)(1)通感(或:比喻)。
(2)时断时续,清淡缥缈,沁人心脾。
(第一问1分,第二问3分;意思对即可)
16.(3分)月光 月影 和谐的旋律 (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7.(4分)(1)朗照的月光。
(2)透过一层淡淡的云的月光。 (各2分,意思对即可)
18.(4分)(1)树。 (答“杨柳”不扣分)
(2)密集参差,树色阴阴,丰姿绰约。
(第一问1分,第二问3分;意思对即可)
七、(40分)
19.(40分)
分 项 分 等 评 分 标 准
项 目
分数
等 次 一(较好) 二(中) 三(较差) 四(差)
内容
(15分) 15~12分 11~8分 7~4分 3~0分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比较具体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具体
或偏离题意 严重偏离题意
表达
(20分) 20~15分 14~9分 8~4分 3~0分
表达方式
运用较好
结构完整
语句通顺 表达方式运用
基本合理
结构基本完整
语句基本通顺 表达方式
运用较差
条理不够清楚
语句不够通顺 结构残缺、混乱
语病较多
书写
(5分) 5分 4~3分 2~1分 0分
无错别字
标点、格式正确
字迹工整
卷面整洁 字迹清楚
有少量错别字和标点错误 字迹潦草
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多 字迹无法辨认
卷面脏乱
说明:(1)内容或表达有一项特别突出的,加1~3分,加到满分为止。
(2)不足600字的,每少50字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