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2007淮安中考语文试卷

2007淮安中考语文试卷

发布时间:2021-02-08 08:34:34

❶ 2007年中考语文试题

http://free.banzhu.com/g/gengyun/prog/showDetail.asp?id=62
2007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2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纠正句中的错别字。(2分)
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神舟六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三峡工程胜利浚工,被yù为21世纪的惊世壮举。
①yù ② 改为
2.用成语替代文中画线的句子,使语言更为简洁。(2分)
淄博作为齐国故都,聊斋故里,陶瓷名城,足球故乡,历史文化非常的久远(A)。伴随着改革的大潮,淄博经济文化的发展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B),淄博人以其开放的心态,实干的精神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A. B.
3.下列句子都有语病,在原句上改正过来。(2分)
①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②夏日的海滨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4.以“阅读”为话题,仿写句子。(2分)
阅读改变人生, , 。
5.学校文学社拟创办一份文学刊物,请你为这一刊物命名,并写一段创刊词,阐明刊名含义及办刊宗旨等。语言要简洁生动,不超过60字。(4分)
刊物名称《 》
创刊词:

6.默写填空。(8分)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 ,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③春潮带雨晚来急, 。(《滁州西涧》)
④ ,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
⑤商女不知亡国恨, 。(《泊秦淮》)
⑥王维的《使至塞上》中“ , ”描绘了一幅开阔、雄浑的画面。 ⑦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表现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的诗句是: , 。
⑧写出一个描写“云”的古诗文名句 。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一) 阅读辛弃疾的《西江月》,完成第7题: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互见。
7.这首词描绘了一幅 的图画,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2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西湖游记》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月色入户。户: ②其实湖光染翠着工。工: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世道哉!

10.这两段文字都写了“月景”,但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分)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11~12题。
王恭从会稽①还,王大②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③,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④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⑤不悉恭,恭作人无长⑥物。”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会稽:地名。②王大:人名。③簟diàn:竹席。④荐:草垫。⑤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⑥长:旧读zhàng,多余,剩余。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可以一领及我。 以: ②后大闻之 之:
12.成语“身无长物”出自本文,从文段看,它的意思是: ,从中可以看出王恭具有 的品德。(3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
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
①人的一生,几乎有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而入睡做梦,是人人都有的经验。
②梦究竟是怎么回事?“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一种通俗而较为科学的解释。无论怎么光怪陆离的梦境,都是大脑活动的反映,总是和人的经历、想象和心理特点有所联的。佛洛伊德认为,梦是心理活动的反映。巴甫洛夫认为,“梦就是过去各种刺激的痕迹,它们现在以最料想不到的方式组合起来”,强调是生理反应。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梦是人类正常的生理、心理活动,是大脑处理资讯的一种特殊形式。更确切地讲,是感觉敏锐、情感丰富而擅长形象思维的右脑,在摆脱了善于归讷、判断等逻辑思维的左脑作用时,独立处理资讯的结果。在白天清醒时,由于左、右大脑交互制约、补充作用,使我们的思维、工作和生命合“情”合“理”;而夜晚做梦时,左脑休息抑制,右脑就“不受干扰而自由地”处理资讯,往往就会有“情”无“理”,出现许多稀奇古怪,甚至离经叛道的梦境。
③这种非正常逻辑的资讯编辑处理,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或令人惊喜意外、或紧张恐惧、或兴奋行动、或悲戚哀伤的梦而已。而对于诗人、作家、另外一些艺术家或科学家,则可能会是飞来灵感和启示,因此流传着许多梦笔生花的美谈。如庄周化蝶、杜甫梦乡、李贺梦月;莫扎特作曲、梵高作画、斯蒂文森写《化身博士》、凡尔纳写《八十天环游地球》也都有梦中命笔的传说。
④艺术创作本以形象思维见长,右脑“独创”而命笔,应不算离奇,但以逻辑思维为主的科学家,也因梦而得“科学启示”,似乎有点奇怪。其实深思一下也可明白,科学的发展和突破,很多时候就是要对原有的“科学”要有新的认识,甚至要否定,不太循规蹈矩的右脑往往比左脑更敢于创新、突破。我们都知道有几个著名的“科学的梦”:凯库勒梦见碳原子跳着像首尾相咬的蛇一样的环舞,从而悟出了苯分子的环形结构,从而揭开了有机化学史上的光辉的一页;门捷列夫梦见元素像小孩纵横排列的队伍,导致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还有笛卡尔、爱因斯坦……都做过“科学的梦”。
⑤从梦的科学和科学的梦明白梦是怎么回事,也可领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间的辨证关系。在清醒的白天不妨大胆突破陈规旧章,突破“逻辑思维”,也许新的发现、新的发明就会在“白日梦”中给我们灵感和启示。 (有删改)
13.为什么说梦“是大脑处理资讯的一种特殊形式”?(3分)
14.第②段中加点的“合‘情’合‘理’”应如何理解?(3分)
15.第③段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6.本文以“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17.文中列举了诗人艺术家“梦笔生花”的故事和科学家的“科学的梦”,二者有什么共同之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4分)
(二)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8~22题。
苏七块
冯骥才
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A)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B)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
人有了能耐,脾气也怪了。苏大夫有个各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答理。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

❷ 哪儿能找到2008淮安中考语文试卷

书店有的啊

❸ 08年淮安语文中考试卷答案

江苏省淮安市2008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文化统一考试

语 文 试 题 答 案

一(22分)
1、(4分)⑴niàng jǐng
⑵“帝”应改为“谛”
2、(4分)修改一:在“运动不足”后加“问题”;
修改二:把“收到”改为“达到”或“实现”。
3、(6分)⑴上联是:呕心沥血干革命;下联是:鞠躬尽瘁为人民。
⑵标语:例,树远大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创建设想:通过广泛搜集、阅读有关周总理胸怀理想、脚踏实地、严谨治学事迹书籍,交流阅读感受,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生。
4、略
二、(68分)
(一)15分
5、(3分)强调神似、强调写意(1分)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1分)具有很高的民族传统技艺性。(1分)
6、(4分)“一般”说明在通常情况下,中国戏剧舞台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确定,自由变化的,但也不排除偶尔使用布景(2分)使用“一般”体现本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2分)
7、(4分)“这些”指代“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民族艺术和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2+2)如果答成“中国戏剧包含……等各种文学成分”或者“中国戏曲包含着各种民族艺术因素,也包含着各种文学成分”都得2分。
8、(4分)介绍西方戏剧强调摹仿,写实,通过比较(1分)突出中国戏剧强调神似、强调写意的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叛党特征。(3分)
(二)17分
9、(4分)“怔怔地”“怏怏地”拟人化地表现出小鸟看到葡萄叶子全部落完,了无生气时(2分)发愣、不高兴、很失望的样子,表现“我”看到叶子全部凋零时的痛惜之情(2分)
10、(4分)参考答案:
A:运用拟人的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1分)写出初春时节葡萄藤长出紫红叶芽的情态,写出葡萄藤叶的灵性,(1分),表达作者对清新叶子的喜爱。(1分)
B、运用拟人的手法(1分),生动地(1分)表现出清风吹拂的状态,(1分),表达出作者看到如此美景的轻松愉悦的心情。(1分)
或者运用比喻的手法(1分)形象地(1分)后勤描绘出阳光从叶缝间透出的状态(1分),从侧面写出葡萄的茂盛(1分)
还可从词语欣赏的角度来赏。
11、(4分)参考答案:在我眼里无论是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都有自己的梦想、使命和灵魂(3分),都值得崇敬和珍爱(1分)
12、参考答案提示:(原则不赞同写得好可或加分)
如赞同,可从妻子素爱清爽、怕麻烦,每天叶子影响院子卫生与情绪的角度谈;
如不赞同,可从妻子漠视生命,不尊重葡萄生长规律,欠缺生活情趣方面作答。
(三)18分
13、“许多的味道”指的是:送别时的依依不舍;父母疼惜儿子、殷殷嘱咐的深情;儿子关爱父母的拳拳之心等。(3分)
14、(3分)①深化文章的主题,突出了亲情的美好与温馨;②紧扣文题,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③照应文章题目,使文章层次结构分明(答两点给全分)
15、(4分)因为我们为儿子送行吃告别宴的场面特殊,临行密密缝一般的亲情与温馨,感染了小姑娘,(3分)引发了小姑娘对家人的思念,使小姑娘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1分)
16、参考答案:喝土豆汤的这一刻,“我”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温暖了小姑娘和小姑娘的爸爸,弥漫了整个小餐馆(2分)由此“我”想到尽管人与人之间相隔异地,离别时间久远,但亲情不会淡化,只会越来越浓,亲情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超越了个体家庭之间的限制,在人们中间传递。(2分)
17、要锤炼语言,要有意蕴与内涵才可获加分。
(四)18分
18、略 19、B
20、略
21、曹 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的人。
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
(如用课文从具体做法阐述亦可)
三、作文(60分)
1、评判标准
项目 内容 结构 语言
一类文
(60-52) 立意有深度,内容充实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简洁得体
感情真实,切合作文要求 条理分明 用语准确

二类文
(51-43) 中心明确,内容具体 层次分明 语言通顺
感情真实,符合作文要求 结构完整 用语较准确
三类文
(42-34) 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比较具体 层次清楚 语言较通顺
感情较真实,符合作文要求 结构较完善 有个别语病
四类文

❹ 希望各位给我提供2007年的中考语文试题!非常感谢!

http://www.nyew.net/stdown/yuwen/chuzh/chus/200705/20070511200703_293.html

❺ 2007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7年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7年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卷面分

得分

注意事项:1.本卷共8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尖(蓝色或黑色)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及座位号填写清楚。3.试卷总分含卷面分1分。温馨提示:仔仔细细审题,认认真真答卷。得分 评卷人

一 语言积累与语言运用(20分)

1. 下列加点词语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帷幕 顷刻(qǐng) 奔丧(sàng) 根深蒂固 藏污纳垢(gòu)

B.诲暗 枯涸(hé) 旁骛(wù) 漠不关心 惟妙惟肖(xiāo)

C.奥秘 脚踝(huái) 黄晕(yùn) 一视同仁 毛骨悚然(sǒng)

D.狼藉 惩罚(chéng) 狡黠(xiá) 暗然失色 锲而不舍(qiè)

2.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5分)

会读书的人都懂得征服书。即使先被书征服,最后还是要反过来把书征服。读书需要选择。只要不善选择,一生什么事都不干,光读别人的书也读不完。那又有什么意义呢?读,失去了意义;书,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读书的功夫要下在需要认真阅读、仔细品味的一类书上。这类书能满足你的精神 ① (需要 必要),激发你的才智,帮助你 ② (完美 完善)自己。你要征服的也是这样的书。多好的书也不是供香客朝拜的祀奉物。当然,还有一部大书,每个人都需要终生不懈地精读粗读苦读喜读,它就是生活这部活书。读它不能代替读印刷的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文中①②两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是(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修改文中画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联系上文,结合语境,补写文尾的一句话。(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著阅读(3分)一个不幸的人,贫穷、孤独,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铸成欢乐,正如他那句豪言壮语说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用痛苦换来是欢乐。”

(1) 选文”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____造就的伟人。(2分)

(2) 通过阅读《名人传》,你感受到他身上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实践。(2分)日本人向来自负,但在中国文字面前却格外地谦恭。据说日本民间曾对汉字选美,夺魁的是”梦”字,入选的佳丽还有”雪”、”柔”等等。日本人对汉字的狂热痴迷由此可见一斑。汉字的音、形、义皆是独特魅力,足以让每一个接近它的人心旷神怡、浑然忘我。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应该热爱汉字、写好汉字,相信你整张试卷的汉字都能书写得工整美观。请你也给汉字”选美”。选出一个你认为最美的汉字,并从”音、形、义”等方面说明其美的理由。(至少写出两点,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答:汉字:_________________理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古诗文名句或填写作家作品名称。(8分)

(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

(2)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峡》)

(5)王安石《凳飞来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 古诗文阅读(19分)

(一) 比较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6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邴原泣学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①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明·李贽《初潭集》)【注释】①恻然:怜悯的样子。6.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5分)

(1) 无从致书以观_____________________(2)四支僵劲不能动_____________________(3)腰白玉之环_____________________(4)中心感伤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孤者易伤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①负箧曳屣 ②曳屋许许声B.①凡得学者,有亲也 ②余因得遍观群书C.①益慕圣贤之道 ②增益其所不能D.①贫者易感 ②寒暑易节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三个句子。(6分)

(1)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3)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甲文中”余幼时即嗜学”的”嗜”字和乙文中”__________”字均表现出宋濂和邴元强烈的求学愿望。(1分)10.请具体说明甲、乙两文内容的异同。(2分)

答:相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浣溪沙

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1.词中作者借助曲、酒、夕阳、落花、燕子及自己的观察与感受,抒写对生活的体验,对人生思考,做到了______________结合,浑然一体。(1分)

1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好在哪里。(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现代文阅读(25分)

(一)(12分)

徐州汉画像石

汉画像石是徐州汉代文化的一枝奇葩。它通过石刻艺术画面,充分展现出汉代人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内容丰富多彩,画面生动形象,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徐州是我国四个汉画像石集中地之一,目前已发现汉画像石墓20余座,通过普查共征集零散汉画像石400多块,已建立汉画像石艺术馆。其中茅村汉画像石墓、白集汉画像石墓,分别列为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属沛县、邳州、睢宁等县级博物馆都收藏保存一批汉画像石。徐州汉画像石墓葬和汉画像石的题材及绘画、雕刻艺术,有一个发展过程。早期的画像石墓规模较小,题材比较简单,画面也比较粗糙。如沛县栖山的汉画像石墓群,每座墓葬只用数块长方形石板竖砌成棺,画面多为平面阴线,雕刻穿壁纹、铺首衔环等图案。东汉时期,汉画像石墓葬的形式,逐渐被王侯贵族采用,出现了如茅村、白集、燕子埠、九女墩等大型的画像石墓葬。茅村汉画像石墓室内建筑面积70余平方米,共有画像石19方,分别镶嵌在墓门、前中后三室石壁上,是徐州汉画像石墓的代表。徐州汉画像石题材广泛。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当时人们的封建迷信思想和对神仙世界的向往。画面上有表龙、白虎、朱雀、玄武等祥禽瑞兽图像;有民间传说中的炼石补天,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相交;有玉兔捣药,神仙羽人,昆仑山上的西王母;有九头人面兽,三足乌,九华灯,灵芝,麒麟等人们想像的神仙世界。第二类是反映当时现实生活的画像。其中包括皇亲国戚、贵族豪富的生活场面,如车骑出行、打猎、宴饮、对奕、乐舞、迎送宾客、楼堂建筑等。车骑出行是汉代画像石中最流行的题材。贵族外游猎时,坐良骑,挟弩持弓,神情威严;车行道 上,主人和随从按各自身份,分乘轺车、轩车、辎车、篷车、车马疾驰奔腾,尘土飞扬,车辚马啸,场面喧赫,反映出墓主人的身份。反映贵族生活的图像,在徐州汉画像石中亦占不少篇幅。如茅村汉墓里有一幅”楼宇栉比图”,在二米长的画面上,刻有高大门阙和门楼,门前有持戟的武卫士,院内楼阁错杂,重檐密瓦,楼顶上有只昂首的凤凰,表示主人的无比高贵。庭院中主人正迎接来宾,楼上是宴请场面,宾主正举觞痛饮。而楼下奴仆家人捧食进馔。厨房内正忙着烹调山珍海味,情景十分热闹。反映贵族豪华生活的石刻画,还有主人身着时兴的华丽服饰,悠闲对奕、观赏舞乐百戏等场面。徐州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在反映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地方民俗方面,也有生动的表现。双沟汉墓中出土《牛耕图》画面上,一农夫上身赤背,下穿短裤,一手扶犁,一手持鞭,赶牛耕田。身后一少年左手提蓝,右手随耕播种。田头停着一辆装满肥料的大车,车旁一只家太正原地憩息。田间还有一人担着筐、壶,为耕种人送饭。汉画像石中”纺织图”更是惟妙惟肖,一位农家妇女坐在纺织机上转身接抱送来的婴儿。紧张的劳动形象,描绘了寻常人家男耕女织的情景。徐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汉画像石表现民间练功比武的场面,亦很真切。洪楼出土的画像石上,刻着七个力士,左侧一人持剑盾;一人生缚一虎;第三人怒目凝视,裸露膀臂,马步蹲身拔树,树上宿鸟惊飞;第四人手执牛尾,将牛倒背在背上;第五人双手执鼎耳,弓步蹬地,将鼎翻举过首;后面一人抱犊,另一人执壶。显示了汉代人的强健体魄和高超的武功。徐州汉画像石又具有地方特色,它构图密不透风,主题层次分明,情节连贯有条不紊,具有连环画的艺术风格。在地下埋茂2000多年的汉画像石,至今仍光彩夺目。

(转载[中国汉画像石网],有改动)

13.为什么说汉画像石是徐州汉代文化的一枝奇葩?(请用文中原句回答)(1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徐州汉画像石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四段画线句中加点的字”最”能不能删掉?为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第六段,回答下面的问题。(3分)(1)请给洪楼出土的汉画像石起个名字:《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介绍的三幅画面惟妙惟肖,请结合文体特点说明这段文字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并联系上文,作一番探究后回答问题。(3分)

徐州是汉文化发源地,汉代历史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位于九里山区龟山西麓的龟山汉墓,是徐州已发掘的十几座汉代王侯陵墓中规模最大、建筑最为精美的一座。龟山汉墓工程规模巨大,设计精美巧妙,技术含量非常高,有些方面甚至就连现代科学也无法做到。龟山汉墓是在山体内部挖掘而成,工程十分艰巨。龟山汉墓的甬道,长56米,整条甬道光滑笔直,精度达1/10000,而两个互相平行的甬道的夹角为20秒,误差仅为1/16000;甬道的地平面精度也很高,外面比里面仅仅低527毫米,坡度为1/1000,如此高精度的甬道在当今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整个汉墓雕凿细致入微,气势雄伟。既有着汉王朝的雄浑厚重,又有着楚文化的浪漫恣肆。是汉朝工匠们智慧怀心血的结晶。也是楚汉文化融合的产物。

(1) 某旅游轩来徐观光,如果你是导游,一定会向游人们介绍徐州的”汉代三绝”。参观”汉画像石馆”、”龟山汉墓”以后,就应去”楚王陵”领略____________的魅力。

(2)根据提供的材料和你了解的有关”汉代三绝”的内容,请你探究徐州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因。(至少三个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3分)

寻春 韩少华

迎着早春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可凭借什么去寻觅春天的第一双足迹呢?……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着旷野走去。微风挟着寒意, 卷地而来。 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 “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 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己来:虽说是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渐渐的,云雾中的燕山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眼一望……怎么?远处,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抔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目,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吧,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衍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 这一霎间,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腊月春意动。”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己的心去暖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哪怕真是”燕山雪花大如席”,砸到热腾腾的胸膛上,也将立刻消融。如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联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锵作响;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马雅可夫斯基说过:”最好在冬天写关于‘五一’的诗,因为这时候对春天想得要命。”他是在自己的诗里召唤春天,又用自己的诗去创造春天的。我呢,此时只愿意望得远些。望远必须登高。”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眼前,虽没有楼台可以登临,背后却矗立着巍巍燕山。我想,登上那山峦,一回头……也许反而要责怪自己:这次野游、山行,动身真的太迟了。其实,探寻春天的讯息:又何必凭借什么绿色的影子呢;只需攀登那足以远望的高处,透过千里平川的轻烟淡霭,透过蒸腾着的青阳之气,就会感到,大地在急促地呼吸着,–春天,正在大地的母腹里躁动…… 无边春色,已经从广阔的地平线上奔涌来。不过,绝不该停下步子。我知道,更引人的春景,还继续探寻;它,正在前方等待着我。(选自《韩少华散文集》,有改动)

18.本文以”寻春”为线索,随着”寻春”的脚步,作者的内心情思也在发生着变化。(2分)变化过程是:希望→失望→_____________→怀疑→确定→_____________。

19.文章第七段中说:”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没见一芽新草”,为什么作者开始没发现”一芽新草”?后来又是怎样发现的?(2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把你对”哪怕真是‘燕山雪花大如席’,砸到热腾腾的胸膛上,也将立刻消融”这句话的理解写在下面。(2分)

答:

21.谈谈你对题目”寻春”的深层含义的理解。

答:

22.”无边的春色,已经从广阔的地平线上奔涌而来。”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对”无边的春色”进行一番描绘。(3分,加上标点不少于70字)

四.作文(55分,其中含卷面分5分)

人生在世,总会心有所系,情有所牵:范仲淹心忧天下;陶行知忠诚教育;袁隆平献身科学;林秀贞情暖人间……心系祖国、事业、自然,抑或亲友、愿望、花草……无论是人、事、物还是情感、精神、力量,我们都会感悟到人性的善良、崇高,生活的丰富与美好;从而具备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得到心灵的充实与愉悦。请以”心有所系”为话题,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字数在600字以上(格子写不下,可以写在格子外,但得另附纸)。(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和学校。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❻ 哪里能找到2005年淮安的语文中考试卷

江苏省淮安金湖课改实验区2005年初中毕业暨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欢迎你参加中考,祝你取得好成绩!请先看清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本卷分三部分,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问为150分钟。
2.答本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也可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本试卷上,写在本试卷外无效。
3.做选择题时,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直接填入相应的题目后的括号内。其他题型按卷中答题要求作答。
一、打开智慧之门(30分)

1.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用下划线标出),或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金湖县地处淮安市东南,高邮湖之滨,素有“荷乡泽国”、“鱼米之乡”的美誉。如锦似带的三河,风光旖旎(lǐ nǐ);碧波万顷,摇曳(yì yè)多姿;无边无yín()的嵇圩林场,郁郁葱葱……徜徉于这片神奇的土地,宛如游历在一幅绚丽的画图中,令人心kuàng()神怡、流连忘返。
2.依次在下面句中横线上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①12秒91,人们将永远铭记。刘翔实现了一次伟大的 ,为祖国、为亚洲赢得了荣誉。
②走进历史悠久、人文 浓郁的淮安,可以从它别具一格的历史传承中,感受别样的风情。
③中国政府对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多次 交涉,允许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教科书出台表示愤慨。
A.跨过 气象 严重 B.跨越 气息 严重
C.跨越 气息 严正 D.跨过 气象 严正
3.下面是某小区公告内容的一部分,其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将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4分)
为美化小区环境,方便居民生活,①本小区多处新建了若干袋装垃圾回收点。从今日起,希望大家将生活垃圾全部用塑料袋装好后,投放到袋装垃圾回收点的塑料桶内。②工业垃圾、建筑垃圾不准一律投入,请大家与居委会联系后再行处理。
改句:①

4.诗、文名句填空。(8分)
①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
②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③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⑤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⑥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⑦在飞驰而来的汽车即将冲向学生之际,殷雪梅老师为了保护学生,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这种精神正是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所说的“ ”。
⑧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用“稍逊风骚”来评点“唐宗宋祖”。“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 》。这里指文学才华。
5.名著推荐与阅读。(5分)
几年来,你已阅读了老师给你推荐的不少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格列佛游记》。请从以上列举的八部名著中,选择你最喜爱的一部,写出书名及作者,用简明的语言叙述这部名著中的一个故事,并说一说你从这个故事中所得到的收获。
答:书名《 》作者:
你想讲的故事是:

你得到的收获是:
6.综合实践活动。(6分)
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字,是规范语言运用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社会上出现了不少语言运用不规范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准备开展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假如你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个学习小组的负责人:
①你准备为你的学习小组拟定的活动主题是什么?
答:
②你准备怎样带领你的小组开展活动?请写出两种具体方法?
答:
③你准备用什么方式展示本次活动的成果?请简述理由。
答:
二、走进文学殿堂(6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8分

连她的天敌一起爱
张田勘
频频出现的生物入侵话题让我想起了欧洲艾菊“出嫁”的故事。
艾菊的娘家在欧洲,开起花来金黄色的一片,虽不是如火如荼,却也煞是好看,人见人爱。艾菊不仅好看漂亮,还有很大的药用价值。于是世界各地的人都爱上了她,她也就“出嫁”到了美国、南美和澳洲。
艾菊初嫁美国的确风光了一段时间,但后来,却成为美国人的心头大患。这倒不是艾菊不美了,不能做药用了,而是它太霸道了。
在美国西部,艾菊不仅侵吞了大量土地,而且还在那里取代了当地的饲料草,毒杀了当地不少牲畜。艾菊含有吡咯烷生物碱(吡咯bǐ luò 一种有机化合物),这也是它可以做药用的原因之一。1976年的空中拍摄中发现,艾菊覆盖了美国西部地区1.2万平方千米。美国人感到了恐慌,如果不控制艾菊,当地的其他植物可能就会没命了,想不到当初看起来那么漂亮的“新嫁娘”却原来是一种生态“母老虎”。
美国人的心理极为矛盾,继续要艾菊生存吧,怕这位已变为“母老虎”的“媳妇”毁坏环境;不要吧,她又那么可爱,而且极有用处,何况当初是大家一致同意让她“嫁”到美国的,她就是美国人的亲骨肉。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吗?既留下艾菊,又要控制它对生态的破坏。专家回答说,办法很简单,那就是要引进她的天敌,连同她的天敌一起爱。
于是,专家把艾菊的天敌红蛾(来自法国)和叶甲壳虫(来自意大利),一同引进到美国西部艾菊生长的地方。红蛾和叶甲壳虫都以艾菊的花和叶子为生,它们与艾菊是与生俱来的相互制约的冤家。有了红蛾和叶甲壳虫的抑制,美国的艾菊又从“母老虎”变成了人人喜爱的“新嫁娘”,它们既生长于美国当地,给人以观赏和药用,又不再对其他植物造成侵害。1988年,艾菊在美国西部地区的覆盖面就减少了60%~90%,而且许多适应当地需要的植物,如饲料草,也恢复了生长。
艾菊“远嫁”的故事蕴涵的原理广泛存在于许多生物中。研究人员发现,欧洲本地的一些植物会受到473种真菌和病毒的感染、寄生,但是这些植物移居到美国后却成为有害的入侵生物。原因在于这些物种“出嫁”美国后受到的真菌和病毒感染比在欧洲减少了77%。不受制衡约束的这些植物便变得强大起来,成为入侵物种。
同样,研究人员发现26种不同的动物,从软体动物,如普通的海螺,到较高级的哺乳动物,如黑鼠,“出嫁”到新的地方后,它们的天敌也减少到了平均只有7种,而在它们的原生地,天敌平均有16种。没有了天敌的有效制约,到了移居地它们都成了“害人精”。
所以,一个地方“迎娶”一种外来生物,就必须考虑连同她的天敌一起接受,这似乎已成为一个规律,否则生态灾难就不可避免。这个原理可能同样适合于我们人类的生活,比如在社会生活中,需要各种利益和力量的相互制约、平衡和监督。
(选自《青年文摘》2005年第2期,有改动)

7.根据文意,说说一个地方在“迎娶”一种外来生物时,为什么要“连同她的天敌一起爱”。(4分)
答:
8.艾菊的“太霸道”曾让她一度“成为美国人的心头大患”,请你从文中找出艾菊“太霸道”的具体表现。(4分)
答:

9.本文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述你对本文思路的理解。(友情提示:常用的表述方式有图框、表格、箭头、语言表达等等)(4分)
答:

10.作者在文章最后指出:一个地方“迎娶”一种外来生物,就必须考虑连同她的天敌一起接受,这个原理可能同样适合于我们人类的生活。你赞同作者这一观点吗?请你结合所了解的知识和生活体验,用具体事例阐述一下理由。(5分)
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17分)
清塘荷韵
季羡林
①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②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多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③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致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够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
④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叶落,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盈,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上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水面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⑤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再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再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但是经过了漫漫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令人灰心的一年。
⑥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严冬义过,池塘理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漂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⑦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荷叶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功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整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这个局面。
⑧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他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他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都开出十六个莲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⑨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日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地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映缛水中,风乍起,一叶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面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而为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⑩晚上,我们一家人也常常坐在塘边石头上纳凉。有一夜,天空中的月亮又明又亮,把一片银光撒在荷花上。我忽听普通一声。是我的小白波斯猫毛毛扑入水中,她大概认为水中有白玉盘,想扑上去抓住。她一入水,就觉得不对头,连忙矫捷地回到岸上,把月亮的倒影打得支离破碎,好久才恢复了原形。
⑾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则开得特欢。……一个喜爱荷花的邻居,天天兴致勃勃地数荷花的朵数。今天告诉我,有四五百朵;明天又告诉我,有六七百朵。我虽然知道他为人细致,却不相信他真能数出确实的朵数。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着多少骨朵,都是在岸边难以看到的。粗略估计,今年大概开了将近一千朵。真可以算是洋洋大观了。
⑿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好像是一下子从夏天转入秋天。池塘里的荷叶虽然是油绿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⒀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选自《百年百篇经典美文》)
11、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在作者看来塘中第四年出现的“奇迹”才是“真正的奇迹”。(4分)
答:

12、读了本文后,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4分)
答:

13、阅读第(8)段,选择段中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5分)
答:选句:
理由:

14、下列两小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任选一题作答。【如都选做,只评第(1)题】(4分)
(1)阅读第(11)段,展开合理想像,将你心目中的“清塘荷欢图”描绘下来。(想像合理,语言生动形象,最多可获加2分)
答: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则开得特欢。

(2)文章第(9)段中说“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你对“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有怎样的理解?请把你的理解表述出来。(理解深刻,语言流畅,最多可获加3分)
答:

15、综合探究学习。(6分)
材料一: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中,地下茎肥大而长,有节,叶子圆形,高出水面,花大,淡红色或白色,有香味。地下茎叫藕,种子叫莲子,都可以吃。也叫荷、芙蓉、芙蕖等。(《现代汉语词典》)
材料二: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材料三:千亩荷花香满城。第五届“中国金湖荷花节”即将于7月中旬隆重开幕。本届荷花节将继续借金湖丰富的荷资源,多彩的荷文化,以荷会友,唱想经济发展主旋律。(《金湖资讯》)
生活在荷香四溢的金湖,你对荷的感受一定很丰富。阅读了季羡林的《清塘荷韵》后,请结合上述材料以及你所积累的有关荷的知识,选择一个角度,表达你对荷的认识和感悟。
答:

(三)阅读《小石潭记》选段,完成16-19题。(19分)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6、下列加点词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有多个义项,请把符合句中正确义项前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内。(4分)
(1)
(2)
(3)
(4)
17、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大意。(6分)
(1)

(2)

18、从文中找出两句侧面描写水清的句子,把它们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答:(1)
(2)
19、读了选文,我们被小石潭优美风光所吸引。假如让你做导游,你认为小石潭最大的特色是什么?请选一个角度向游客介绍。(5分)
答:

❼ 2010年淮安市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淮安市2010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
语 文 试 题
欢迎参加中考,相信你能成功!请先阅读以下三点注意事项:
1.本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问150分钟。
2.答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或空格内。写在本试卷上或超出答题卡规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22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带着感激和依恋,带着激情和梦想,我们将踏上新的征程。忘不了生机盎然、温馨美好的校园,忘不了朝气蓬勃、勤学好问的同窗。忘不了循循善诱、晦人不倦的师长。在人生的每一个考场,我们都将无所畏具,努力拼搏,积极进取,交出完美的答卷。
①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
馨: 好:
②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改为
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4分)
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必备条件,根植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淮安市许多新建的公共场所进出有滑坡,上下有电梯。①市政部门还对不少道路进行了改造,施工了标准的盲道。②当残疾人遇到困难时,市民会提供主动帮助。对于残疾人来说,淮安这座城市正变得越来越“无障碍”。
修改①:
修改②: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分)
2010年是淮安市“《西游记》文化旅游年”,学校决定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请你按照活动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①校报编辑部打算出一期主题专刊,设置一些栏目,分类展示同学们阅读《西游记》所获得的成果。请你拟一个简洁的栏目名称,并简要介绍你准备编人该栏目的主要内容。
[示例]“西游人物画廊”,该栏目主要发表对西游人物形象欣赏评价的文章。
答:
②校学生会准备向“《西游记》文化旅游年”活动组委会提出建议,把“美猴王”作为吉祥物。为了说服组委会接受这一建议,校学生会现在向每位同学征集一条有说服力的理由。请写出你的理由。
答:
4.诗、文名句填空(①一⑥题为必答题;⑦一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8分)
必答题:
①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
②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③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玄杂诗》)
④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⑤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⑥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选答题:
⑦千里之行, 。(《老子》)
⑧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
⑨沾衣欲湿杏花雨, 。(志南和尚《绝句》)
⑩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晏殊《蝶恋花》)
二(6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16分)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财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都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新人,吾谁与归?
5.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①去: ②景:
③偕: ④求: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7.对“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一句展开合理想像,用生动的语言描写这句话展现的优美景色(60字以内)。(4分)
答;
8.古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忧”,迁客骚人“感极而悲”也是“忧”。他们“忧”的各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语句简要阐述。(4分)
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7分)
天赐良“源”
高铁瑜
(1)地球是太阳系中目前所知的唯一存在巨大水量的星体,海洋面积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70.8%。浩瀚的海洋蕴藏着巨太的能源,这些能量包括潮汐能、盐差能、温差能等。在几种可利用的海洋能源中,温差能从教量上讲是最大的,可以达到148亿兆瓦,是潮汐能和盐差能总和的10倍多。
(2)海洋是世界上最戈的太阳能接收器,6000万平方千米的热带海洋平均每天吸收的太 阳能就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所能产生的热量。吸收太阳能的海洋表面温度较高,而在一定深 度下的海水温度较低,这样就产生了温差,使得利用温差能发电成为了可能。科学家们制造出了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系统由蒸发器、涡轮机、发电机、冷凝器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间用很大的管道连接。蒸发器中是一种在13~15℃间即可蒸发的液体物质,向其中导入15~28℃的表层温海水时,可蒸发的液体物质受温海水加热而沸腾,产生的蒸汽经连接管路被送到涡轮机,使涡轮机转动,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逸出的蒸汽汇入冷凝嚣。当向其中导入1~7℃的深层冷海水时,这些蒸汽受冷凝结成为液态物质,随即由其他装置重新送回蒸发器。这样的操作周而复始地进行,只要表层温海水管与深层冷海水管间存有温差,就能通过上述循环从海水中不断获得电力。当然,想要获得相对较多的电力,就要选择温差较大的海域。美国就利用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流建设了海洋温差能发电站。
(3)海洋温差能是大自然赠予人类的宝贵资源。海洋温差能发电对资源的浪费远远低于普通火力发电。同时它几乎不会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人们还可以利用海水在工作过程中分解出的氢作为燃料,或从浓缩海水中提取铀、重水以及一些稀有金属,送往陆地供核电站使用。工作过程中可以产生淡水,解决沿海和海岛缺水的难题。利用海洋温差能发电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它在工作过程中所需换热面积大,导致建设费用高,并且海水会腐蚀设备,海洋生物也会在机器工作过程中进入设备。
(4)利用海洋温差能发电的研究已有12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由于能源危机的爆发,许多国家加强了海洋温差能发电方面的研究,美、日等发达国家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国作为有着300万平方千米海域的海洋大国,有大片海域地处热带,温差能储量丰富,利用温差能发电的前景可谓十分广阈。(选自《百斜知识》20lO年第3期;有删改)
9.文章认为海洋温差能是“天赐良‘源'”,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海洋温差能发电有哪些好处。(4分)
答:
lO.阅读第(1)段中加框的语句,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旬中列举的数据所起的作用。(4分)
答:
11.阅读第(2)段,在下面的海洋温差能发电工作原理示意图中填人相关机器设备名称。(4分)

12.如果我国建设海洋温差能发电站,请根据文章内容,在发电站选址方面提出两个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5分)
答:
(三)阅读下文,完成13一16题。(17分)
笨槐
苏伟
(1)又到笨槐挑出满树繁花的时节了。
(2)小时候总觉得笨槐很笨。相对于洋槐,笨槐的确名副其实。洋槐早在春天就绽放满树乳白的花朵。花成串成串的,惹人喜爱,散发出很浓的甜丝丝的香味。我总要摘一些槐花来吃,把花蕊舍在嘴里,有一种凉凉的甜味。在物质还很贫乏的年代,一年到头难得能吃到糖,所以把槐花也看成是一种难得的美味。而笨槐一直到七八月才开花,花没有香味,也不能吃。在小孩子简单的逻辑里,就觉得洋槐很美,而笨槐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又呆叉笨。所以小时候常常羡慕别人家的洋槐树花开得稠密,而奶奶家的小院里没有洋槐,只有一棵又高又呆的笨槐。
(3)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发现笨槐也有它的美,它的生存智慧。
(4)笨槐花开得晚,又没有香味。招不来蜜蜂和蝴蝶为它传播花粉,它就只能依靠风来帮忙了。为了能更好地传播花粉,它把花朵都挑在枝条梢头,整棵树就像戴上了一个硕大的花冠。正因为它很好地利用了外界的风来替它传播花粉,才能捧出饱满的果实。这让我想到古代思想家荀子的一段话:“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善于借助外物正是笨槐的生存智慧之一。
(5)小时候总觉得笨槐没用,其实是太孤陋寡闻了。小城的主要街道两边都种着笨槐,前几天看见有人剪笨槐的槐米,也有人在扫落花。我好奇地上前询问,才知道原来槐米和槐花都是中药,可以治病的。这让我想起去年冬天,曾见有人摘已经干透的槐豆,采摘的人说经霜的槐豆煮成水,可以治脚气。笨槐从槐米到槐花再到槐豆,没有一样没有用。奉献自己为他人造福,来实现自己的生存智慧吧。
(6)笨槐在春天看到洋槐意气风发,美丽迷人,并没有自惭形秽;而是踏踏实实地吸收营养,储备能量,在暑天到来时才能开出满树繁花。正因为储备的时间长,它的花期才格外长,果实才格外饱满、充实。我总觉得洋槐像钱钟书,早慧灵秀,文名早播,是神童一类的人;而笨槐像苏洵,早岁平平,中年发奋进取,是大器晚成的一类人。笨槐在自己暂时处于劣势时,不怨天尤人,踏实奋进,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生存智慧。
(7)我现在更愿意把笨槐看作一个智者。走在笨槐树下,欣赏满树繁花,偶尔一阵风过,就会飘起片片花雨.常常把我的思绪带到很远很远,让我想起奶奶家院子里的那棵笨槐。那飘落在我身边的落蕊,是笨槐捎给我的智慧的话语吧!(选自《思维与智慧》2009年第12期,有删改)
13.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对笨槐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4分)
答:
14.文章第(2)段写了“惹人喜爱”的洋槐,有什么用意?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15.结合语境,请从修辞或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第(4)段中加框的语句。(4分)

16.结合笨槐某一方面的“生存智慧”,联系自身实际,简要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5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8分)
荔枝
肖复兴
(1)我第一次吃荔枝,是28岁的时候。那是十几年前,北京很少见到这种南国水果,时令一过,不消几日,再想买就买不到了。想想活到28岁,居然没有尝过荔枝的滋味,再想想母亲快70岁的人了,也从来没有吃过荔枝呢!虽然一斤要好几元,挺贵的,咬咬牙,还是掏出钱买了一斤。我想让母亲尝尝鲜,她一定会高兴的。
(2)回到家,还没容我从包里掏出荔枝,母亲先端出一盘沙果。这是一种比海棠大不了多少的小果子,居然每个都长着疤,有的还烂了皮,只是让母亲一一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每个沙果都沾着晶莹的水珠,果皮上红的纹络显得格外清晰。不知老人家洗了几遍才洗成这般模样。我知道这一定是母亲买的处理水果,每斤顶多5分或者1角。居家过日子,老人就是这样一辈子过来了。
(3)我拿了一个沙果塞进嘴里,连声说真好吃,又明如故问多少钱一斤,然后不住口说真便宜——其实,母亲知道那是我在安慰她而已。但这样的把戏每次依然让她高兴。趁着她高兴的劲儿,我掏出荔枝:“妈!今儿我给您也买了好东西。”母亲一见荔枝,脸立刻沉了下来:“你财主了怎么着?这么贵的东西,你……”我打断母亲的话:“这么贵的东西,不兴咱们尝尝鲜!”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络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吞下,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毕竟是第一次吃,毕竟是好吃!母母亲竞像孩子一样高兴。
(4)那一晚,正巧有位老师带着几个学生突然到我家做客,望着桌上这两盘水果有些奇怪。也是,一盘沙果伤痕累累,一盘荔枝玲珑剔透,对比过于鲜明。说实话,自尊心与虚荣心齐头并进,我觉得自己仿佛是那盘丑小鸭般的沙果,真恨不得变戏法一样把它一下子变走。母亲端上茶来,笑吟吟地顺手把沙果端走,那般不经意,然后回过头对客人说:“快尝尝荔枝吧!”说得那般自然、妥帖。
(5)母亲很喜欢吃荔枝,但是她舍不得吃,每次都把大个的荔枝给我吃。以后每年的夏天,不管荔枝多贵,我总是要买上一两斤,让母亲尝尝鲜。吃荔枝成了我家一年一度的保留节目,一直延续到三年前母亲去世。母素去世前是夏天,正赶上荔枝上市。我买了好多新鲜的荔枝,皮薄核小。荔枝鲜红的皮一剥掉,白中泛青的肉蒙着一层细细的水珠,仿佛跑了多远的路,累得张着汗津津的小脸。是啊,它们整整跑了一年的长跑,才又和我们重逢。我感到慰藉的是,母亲临终前一天还吃到了水灵灵的荔枝。我一直相信是天命,是母亲善良忠厚一生的报偿。如果荔枝晚几天上市,我迟几天才买,那该是何等的遗憾,会让我产生多少无法弥补的痛楚。
(6)其实,我错了。自从家里添了小孙子,母亲便把原来给儿子的爱分给小孙子一部分。母亲去世很久,我才知道母亲临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荔枝,都给她心爱的太馋嘴的小孙子吃了。
(7)而令,荔枝依旧年年红。(选自《最阕读》,有删改)
17.联系上下文,体会第(3)段中加“▲”词语“托”的妙处。(4分)
答:
18.文章中的母亲令人难忘,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母亲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4分)
答:
19.联系全文,体会“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一句蕴含的情感,展开合理想像,写出作者最想对母亲说的话。(5分)
答:
20.第(3)段中,面对母亲买回来的沙果,作者“连声说真好吃”、“不住口说真便宜”。对作者这种安慰母亲的“把戏”,你是否赞同?请简要说说你的看法。(5分)
答:
三(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作文。(60分)
善待,意思是友善地对待,好好对待。善待是一种友好的行事方式;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豁达的胸襟情怀。有了善待,我们的身心会更加愉悦,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和谐。我们的自然会更加美好……
请以“善待 ”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祝贺你顺利完成答题,可别忘了认真检查哦!

❽ 2007年淮安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http://www.xkb1.com/down/shuxue/zhong/2007年淮安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rar 下载连接

文件专网址:属http://www.xkb1.com/plus/download.php?open=0&aid=15286&cid=3

阅读全文

与2007淮安中考语文试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