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4高考高考调研新课标总复习语文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P177页课堂训练高频虚词答案!!!
对点训练巩固 考点探究突破 高考真题体验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 课标版 · 语文 系统知识归纳 对点训练巩固 考点探究突破 高考真题体验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 课标版 · 语文 系统知识归纳 第2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对应学生用书P97)
(2012年湖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自戒
郑思肖
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何也?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忠孝仁义,睦于家,蔼于乡,不以害遗于人,断无后殃。无行之人,谲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贪涎满吻,并包之心炽然,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虽死且有谋,馀孽犹毒于人,必难终以福。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遗善为闾里传;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亡天下,遗臭为后世笑。敢断之曰:无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然我或有一于此,人将拒我,如之何得若是之人而交之耶?其惧人之拒我也,莫若以所以拒于人者反拒乎吾身,庶乎可矣。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能自检其身,则不失为君子。终身其行斯言乎!我少也昧,惟由我父所行之涂行焉,凛凛然或恐悖之,玷于父母,愿必进于道,期为君子之归,故书以自戒。
(选自《郑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敢一毫越理犯分分:本分
B.谲佞残妒,塞于胸间 谲:诡诈
C.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 劫:劫持
D.期为君子之归 期:希望
解析:本题考查实词含义。“劫”在古文中一般有三种解释:劫掠,强夺;《荆轲刺秦王》中有“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威逼,胁迫;《六国论》中有“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佛教用语,意为极长的一个时期。佛教认为在每一“劫”之后,世界俱毁,然后重新开始。成语中有“万劫不复”。此处根据语境用代入法即可推出,这里应该是“威逼,胁迫”之意。
答案:C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本题既需要考生熟知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又要回到上下文,利用语言环境帮助理解虚词,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A项“为”均为“介词,被”。B项“之”均为“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无实义”。C项“以”均为“介词,用、拿”。D项“其”,第一句为“加强语气的副词,大概、应该”;第二句为“代词,他们(指‘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答案:D
3.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行之人”忠孝仁义,修身正己,为人称道,无论其贫贱富贵,都可结交亲近。
B.作者为人行事紧随父亲足迹,唯恐有所背离,表现了他对父亲的景仰和敬畏之心。
C.在写法上,文章将“有行之人”和“无行之人”进行对比,意在为“自戒”张本。
D.《自戒》的主旨在于告诫自己并劝谏他人努力加强道德修养,以达到君子的境界。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原文语意理解的能力。本文题目为“自戒”,综观全文,我们不难发现,本文实为作者自勉、自戒、励志之文,故“劝谏他人”错。
答案:D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本题中需要考生注意的得分点:(1)行:一词多义,此处指品行;森然:严明的样子;法度:名词用作动词,符合法度。(2)虽:即使;与:给予;妄:胡乱,引申为行为不正。(3)若人:这样的人;益:对……有好处;两个“也”字为判断句的标志。本题的三个文言翻译句子,特别需要理解的是实词意思,考生务必把语句放到原文上下文语境中整体考虑,以提高理解的正确率,还需注意翻译语句的通顺合理。
答案:(1)有品行的人,纲常法纪严明,一举一动都符合法令制度。
(2)即使贫困也不认为不富足,无缘无故给他东西尚且不接受,何况是用不正当手段去谋取呢!
(3)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在是对我有好处。
【参考译文】
有品行的人,即使是极其贫穷极其卑微都可以推荐他;没有品行的人,即使是极其富有极其显贵都不可以亲近他。这是为什么呢?有品行的人,纲常法纪严明,一举一动都符合法令制度,不敢有一分一毫超越理法违背本分,从而放纵自己的行为,即使贫困也不认为不富足,无缘无故给他东西尚且不接受,何况是用不正当手段去谋取呢!秉持忠孝仁义,对待家人能和睦相处,对待乡人和蔼可亲,不把危害遗留给他人,绝不留任何的后来祸殃。没有品行的人,诡诈奸佞残暴嫉妒之心始终充塞心间,心中所想眼力所到之处,都与法理相违背,垂涎三尺贪得无厌,侵吞贪婪之心像火一样炽烈燃烧,这种人,如果让他得其时居高位便会凭借权势胁迫于人,即便死亡也将有害人之谋留存,其余孽仍会对人产生毒害,这种人将难以福善终。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有好的品行,就可以保全自身、保护家园、呵护子孙,遗留下美好的德行被乡里人所传颂;身居高位的卿相没有品行,也会使自身、家庭、国家、天下灭亡,遗臭万年被后世人耻笑。由此,我敢断言:没有品行的卿相,还不如有品行的普通老百姓。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在是对我有好处。然而我在品行这方面或许有一点不好的方面,有德之人将要拒绝与我交往,我又怎么能够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之交往呢?既然害怕别人会拒绝我,那还不如从别人拒绝与我交往的原因方面入手,反过来拒绝我自身的一些不好的德行,大概还是能够做到吧。不了解情况,胡乱地去评论别人,和小人没什么两样;能时刻省思检讨自身的不足,这个人就不失为真正的君子。我应该终身朝着这句话去努力啊!我年少而且愚昧,唯有沿着我父亲所走的道路去走,常常提心吊胆害怕有所背离,从而玷辱了父母的英名,我愿意在这条有行的大道上继续前进,希望有朝一日能真正达到君子的境界,所以写下这篇文章自我劝诫,时时勉励。
(对应学生用书P98)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介词、副词、连词、助词等。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大多没有超出新课标《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范围,除单独设题考查外,还在“理解与翻译文中的句子”中考查。下边分别进行介绍:
代词是代替别的词或词组、句子,以表示人或事物以及动作、状态、数量等的词,常用的代词有“而、何、其、若、焉、之”等,也有人把“所”“者”称为特殊代词。文言文中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是多样的,甚至有的还具有实词意义。关于代词,首先是要辨析代词和非代词。这也就成为虚词考查的一个常见设题点,近几年来多次在这一点上设置障碍。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解析】上面例题中的选项考查的都是辨析代词和非代词的能力。A项“其”为代词,指代“家”“国”这两个词;“其”则为语气副词,表示推测,意为“大概、差不多”。B项两个“而”均为连词,表示转折;C项“焉”为语气助词,不译;“焉”为代词,指代前文的“师”;D项“若”为连词,表假设;“若”为代词,在文中指代“项庄”。
【答案】B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B.
C. D.
解析:A.之:代词,他,指沛公;结构助词,的;B.焉:语气助词,用在句末,不译;疑问代词,哪里;C.何:都是代词,作动词的前置宾语,可译为“什么”;D.其:代词,它的,指代“晋国”;副词,放在句首,表示推测。
答案:C
介词是用来表示词与词、词与句之间的关系的词。在句中不能单独作句子的成分。常用的介词有“以、为、因、于、与”等,对介词的考查,有时是辨析介词与非介词的区别。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B.
C.
D.
【解析】A项两个“为”均为介词,但意义不一样。“为”表“因为”,“为”义为“替、给”;B项两个“于”均为介词.“于”相当于介词“在”,“于”相当于“到”,表处所;C项两个“以”都是介词,但意义不同。“以”是“用、拿”,“以”是“因为”;D项两个“为”均为介词,表被动。
【答案】D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解析:A.以:介词。凭借;因为;B.于:介词。表处所,可译为“在”;表比较,可译为“比”;C.为:动词,是,叫做;介词,可译为“对”“向”;D.因:介词,趁着,趁此。
答案:D
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者别的副词,以表示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等意义的词,常用的副词有“乃、其、且、则”等。对副词的考查,同样包括区分副词与非副词的能力。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解析】A项“则”是表判断的副词;“则”是表假设的连词;B项“且”为副词,表“将要”;“且”为连词,意为“尚且”;C项“遂”为连词,表承接,意为“于是、就”;“遂”为副词,意为“最终”,表示结果;D项“及”均为“等到”之意,以表时间。
【答案】D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解析:A.则:连词,表顺承关系,可译为“就”“那么”;副词,表示判断,是,就是;B.乃: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竟然”“反而”;C.且:连词,表示让步关系,尚且,还;副词,将要,快要;D.何:副词,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怎么这样”。
答案:D
连词是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者句子与句子(成才之路)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汇总精讲:11-2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Ⅱ 201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2卷14题语病题
A句成分残缺;B句偷换主语;D句句式杂糅。正确答案是C.希望采纳。
Ⅲ 2014高考新课标2文综第40题
(1)清政府由抄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
(2)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学科网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
Ⅳ 关于2014高考新课标2文综第40题
这些题目拍的之不清晰,眼睛都看花了。40题材料一前半部分讲的是东专北人口流失属严重,政府出台政策限制东北人出走,一直到路票二字为止。而后半部分可能需要有一点课外知识,“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捕有禁”,这是康熙年间为了保护他们祖先的发祥地不被破坏所发的禁令,这些禁令针对的是所有人,包括外来人和东北本地人,再往后讲到闯关东,外省人口大量流入,这些禁令已经不可能再实施下去,所以就取消了,其实不懂这段历史背景也不重要,只需要知道在闯关东后清政府开放时禁就行了。材料二我有点看不清了,但你要知道闯关东的高潮正是发生在材料二中所给的20世纪初前后,考察了你对闯关东这一历史事件的掌握程度,时间上并不存在矛盾,材料二讲的就是清政府在外力的逼迫下进一步开放东北,东北由于大量移民的涌入而逐渐发展。解禁由乾隆年间开始,一直持续到光绪年间完全废除(也就是20世纪前后)
Ⅳ 2014全国卷2语文高考答案
Ⅵ 2014高考语文新课标2作文立意远见行不
2014年高考新课标Ⅱ卷作文——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
(适用于:贵版州 甘肃 青海 西藏 黑龙江权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新疆 云南 海南 辽宁综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你的高考作文写的是远见,所给材料的关键词是喂食,如果你能较好地结合材料来论述自己的观点,就没有跑题;要是脱离了所给材料,信马由缰,另起炉灶,跑题的概率就比较大了。
Ⅶ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英语试卷答案!!!!!
去学科网 可以在线估分 最下面可以点击显示答案 我看过了 还挺靠谱 剩下的在网站上
希望被采纳ing.......
Ⅷ 2014全国高考新课标2语文多少分
1、201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2语文总分为150分。
2、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专
闭卷,笔试。试卷满分150分。属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题类型: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选择题分值约为30分。
试卷结构:
试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阅读题分必考题和选考题.必考题要求考生全部作答,选考题考生只能从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选择一类作答。必考题125分左右,约占全卷总分值的83%;选考题25分左右,约占全卷总分值的17%。
全卷20题左右,结构如下: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考一般论述类文章,选取1则阅读材料。3题左右,10分左右。
(二)古代诗文阅读
7题左右,35分左右。分别为:
1.文言文阅读1则,4题左右;
2.诗歌阅读1则,2题左右;
3.名句名篇默写,1题。
乙 选考题
以下两类阅读题,考生只能选答其中一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材料1则,4题左右。25分左右。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材料1则,4题左右。25分左右。
第Ⅱ卷 表达
(五)语言文字运用
4题左右,约20分。
(六)写作。
1题。60分。
Ⅸ 2014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Ⅹ 2014新课标二卷高考答案哪份是正确的
网络啊 能找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