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年宝山区语文一模试卷作文题目

年宝山区语文一模试卷作文题目

发布时间:2021-02-04 19:56:33

① 09年上海高考一模各区县语文作文

1.杨浦区一模【材料】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古代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报一为天下式。” 当代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师说:“现代人都不是饿死的,等式撑死的。” 2.闵行区一模【材料】 一位瑞典的学者到中国出差,发现最有趣的是大街小巷的广告:“你想卓越不凡吗?请到某某学校来”;“在某某楼盘,与世界顶级人物为邻,非凡生活视等闲”;“想要日进斗金、成功不凡嘛?请加入某某公司的行列”……他说,我完全能理解人们对于“平凡”的追求,在瑞典,人们常常把“平凡”当成对一个人的最好赞美,因为这个词往往意味着他生活安定、心灵充实…… 3.闸北区一模【材料】 一名晨练者俯身系鞋带,运动鞋上写着“中国制造,结合美国运动科技”;一个家庭正在吃早餐,身边的冰箱上印着“中国制造,融合法国时尚”;(太长了我后面省略下)俩潮女身上MP3“…,配合硅谷的软件”;顶级模特身上衣服“…,法国名师设计”;一商人坐飞机,飞机上写“…,全球工程师结晶” 这是中国商务部联合4家商家在美国CNN投放的商业广告,向世界宣传“中国制造”不是廉价品代名词,同时强化一个映象:“中国制造”也是“世界制造”。以此突出“中国制造”是世界合作的结晶。 4.卢湾区一模【材料】 网评2009年网络流行语,“寂寞”居首。关于寂寞,有人排斥有人向往。有人说寂寞是一种空虚,也有人说寂寞是精神活动的密友—— 梁晓声:寂寞是由于想做事而无事可做,想说话而无人与说,想改变自身所处的这一种境况而又改变不了。 余光中说:惟寂寞始能长保清醒,惟清醒始能永耐寂寞。 李白:古来圣贤皆寂寞。 歌德:灵感只有在寂寞的时候,才会涌现出来。…… 你感受、体会过自己或他人的寂寞吗?你怎么看待寂寞?请洗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不要透露个人信息)。 5.宝山区一模【材料】 田野里住着田鼠一家,秋天里他们开始收藏食物,只有一只名字叫做杰克的田鼠例外,他只是收藏阳光,颜色和单词,冬天来了,天气很冷,杰克拿出阳光,昏暗的洞穴顿时变得明朗、温暖起来,他又用收藏的颜色开始描绘红的花绿的叶和黄的稻谷,让田鼠们仿佛又回到了夏季美丽的田野,他还用单词讲了一个故事,田鼠们听的入了迷。最后大家欢呼,杰克,你真是一个诗人!但是有一只田鼠却说:如果都像你那样,大家都不饿死? 6.黄浦区一模【材料】 《三枪拍案惊奇》在众人的期待、等待中终于上映了,人们纷纷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作品。记者采访观影者,有人回答:“这部电影最不像张艺谋电影的电影。” 7.浦东新区一模 (70分) 再过二十几天,我们将迎来农历虎年(庚寅年)。请以“又到虎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8.虹口区一模【材料】 一次洪水之后,有个小孩在被水淹没的田里抓到一条叫不出名字的鱼,拿回家,很开心。他的母亲说,这是一条很贵的鱼,都是结对出来玩的,肯定还有一条在附近,小孩不信,回头再去找找,果然又找到一条差不多的鱼,它正在焦急的游着。小孩子这下高兴得跳了起来:“妈妈,真的还有一条!” 9.长宁区一模【材料】 有人问郭橐驼种树的诀窍,他回答说:"我只是让树木顺其天性自然发展罢了。栽种时像抚育子女一样细心,使它根须舒展,培土均匀;栽好后不动不虑,不妨害它的生长。别的种树人却不然,栽种时树根弯曲,培土不是过分就是不足;栽好后又深爱勤忧,旦视暮抚,甚至抓破树皮查验其死活,摇动树干观察其着土松紧。这不是让树木一天天背离七天性吗?"其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包含这个道理,值得我们深思。

② 2013上海初三语文一模的作文题目 所有16个区的

要求都一样:600字,原创,不透露个人信息。
普陀:忍不住

奉贤:良师专伴我行
虹口:书香满校属园
嘉定:爱在细微处
长宁:我的选择
浦东新区:我的读书故事
金山区:幸福,在那一刻绽放

松江区:我看到了一种别样的风采
黄浦区:我并不完美
徐汇区:终于明白
闸北区:又是新的开始
闵行:再往前一步

宝山:我怎么没有想到
杨浦:有一种幸福叫感动
静安:那一刻,很安静
崇明:别样的精彩

打完了,好累啊

③ 2007年宝山区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宝山区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阅 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16分)

什么是现代城市文化的试金石

顾土

①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最扣动心弦并且令我念念不忘的,是城市的阅读状态。当我身处地铁车厢,满目都是正在阅读的男女老少,尽管车速飞快,尽管乘坐的时间短暂,但他们人人手捧一本书,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②在美国大都市、小城镇,最让我留恋的是遍布各个角落的书店。这里的书店,不像是赢利的场所,看不出交易的动机,找不到焦躁的气息,因为厚厚的地毯、悠闲的咖啡角、宽大的沙发、舒展的空间,甚至整洁清香近在咫尺的厕所,都使你觉得不能不坐下来静静地阅读一整天。
③看一座现代城市的文化高低,看一个居住群体的现代文明程度,标准是什么呢?——阅读。只有通过阅读状态,才足以洞彻一切。

④诗书传家久,虽说是我们历来信奉的传统,但在过去的时代,多数人是文盲,绝大多数人胼手胝足,终年忙于劳作,诗书阅读只属于少数人。而现代的社会,义务教育是基本,所有人都可以阅读为标志,所以,现代城市文化,人人阅读就是基础,大家都爱阅读也就成了起码的标准。

⑤当一个城市所有人都可以识文断字后,当一个群体拥有了大量闲暇时间后,除了工作需要、赚钱需要、生存需要而简单阅览外,多数人对情趣阅读、知识阅读,依然毫无兴致,将阅读还只是停留在简单致用的层面上,这个城市的文化实在说不上是现代城市的文化。现代城市的文化,已经不再是基本生存状况的反映,不再是少数人的酬唱、抒怀、记事,也不再是“言之不足,歌之舞之咏之蹈之”,更不是信息传布、文件传达、景物解说、聊天交友,而是多数人的一种高层次阅读。

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乘飞机和火车,周围的人不是聊天、打牌,就是吃吃喝喝;到了九十年代以后,养神、睡觉、翻阅新闻纸,成了普遍的景致,这可以说是一种进步。所谓进步,是因为不再干扰别人,也不再以打发肚皮作为无聊时的乐趣。但是寻找信息式的浏览,与读书这样的阅读仍然不属于一个层次。读书是深层的阅读,这种阅读需要沉浸和静心,需要享受和领略,需要心灵的愉悦和满足,是带有审美因素与文化意义的。今天,当我们登上飞机或火车,由多数人阅读不阅读以及阅读的内容,就可以发觉这些人和他们所处环境具有什么样的文化品位。

⑦一个城市、一个群体、一个地区,多数人的阅读状态,显露了风气是否浮躁,认知是否浅显,心态是否焦灼,思索是否深入。在花园长椅上、建筑台阶前、公共汽车里、地铁车厢内,是阅读的人多,还是闲聊、发呆的人多;在家里,是傻盯着电视、上网胡扯的时间长,还是阅读的时间长;在所有公共图书馆,每天的阅读者的流量究竟占当地人口的多少,这些都是检验现代城市文化最为真切的方式。

⑧电脑在城市人口的拥有率,不一定体现城市的文化水平。是利用网络阅读,还是为了聊天交友查取信息,结果截然不同。并且,网络有可能让未经任何阅读思考、知识储备、纵横比较的轻言狂议变得畅行起来。从前,没有相关阅读经历的议论,因为害怕露怯而不敢贸然出场,今天,由于网络在身份、名称、来源上的含混与虚拟,正在促使阅读的分量在许多人的话语中日渐微薄。
⑨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通过电视剧、访谈节目、相关链接、时事讨论,还是通过阅读,这不是一个喜好或习惯,而是表明了一种层次:人们对知识对问题,是在乎结论、情绪、爆料、猎奇,还是注重思维过程、文化情趣?是浮光掠影还是沉静思索?是打发时光还是探讨究竟?尤其是,大量阅读可以多元地并且正负面地观察问题,让人们多角度多层次深入知识。近些年,每看到一部电视剧热播,一群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因此欣喜若狂,好像由此才明白了历史的真相,我总会悲哀不已;每当一档节目收尾,于是一帮不属于文盲的人兴高采烈,似乎刚刚才得到了思想的启蒙,我也会禁不住叹息。

⑩多数人的阅读状态,正是现代城市文化的试金石!

(选自《文汇报》06.10.1.有删改)

1.文章的开头两段,作者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描绘了国外现代城市的阅读状态。

2.作者认为九十年代后人们的阅读是__________________的阅读。作者所认为高层次的“阅读”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阅读。

3.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 ( )

A.现代城市的文化高低、文明程度高低,与人们的阅读状态有密切关系。

B.历史上“诗书传家”的优秀传统,在现代城市文化中没有能坚持下去。

C.电脑的普及,使没有相关阅读经历者,也敢于在网络上轻率发表见解。

D.把电视剧、访谈节目等,当作历史真相或思想启蒙,是低层次的阅读。

E.现代社会需要信息传布、文件传达等等,所以阅读是城市文化的标准。

F.城市图书馆每天阅读人数占人口比例的多少,可以反映城市文化状况。

4.为什么说“多数人的阅读状态,正是现代城市文化的试金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举生活中的一个实例,分析、说明“电脑在城市人口的拥有率,不一定体现城市的文化水平”这一观点。(不要用文中的例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12题。(22分)

风雨桃李

佚名

①我无诗才,不免会歪解前人的诗。比如黄庭坚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我特别喜欢,不为别的,想自己也算久经“江湖夜雨”;而执教以来,能让自己感到欣慰的,则是我的“桃李春风”。不想有一日见刘心武先生大文称梦中得“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佳句,更因为梦外有梦,竟申明专有,不肯与人共美,终于贻笑大方。以后一想到这两句诗就不能不想到这一段趣话,也就多了一笑。另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也是写有“桃李”的好句,我对此也做过自以为有趣的曲解,但是毕竟是一厢情愿, “桃李”会领你的情吗?

②泪,不过是有点咸味,而世俗的见解,永远有杀伤力。

③新春的时候,接到不少学生打来的问候电话。曾有人说过,当教师最大幸福就是桃李满天下,就是总有人想着你。这话固然是不错的。教师就应该是不灭的灯,不是蜡烛,烧完了就拉倒,也不是手电筒要用的时候可以任意拧亮。社会总是把教师这种职业比喻得不尽恰当。有些也哗众取宠,我曾听某教师激动地宣称:“学生是我们的上帝”,我想他是把自己比作商店营业员了。

④很惭愧,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不过是阶段性的。也就是说,“照这一阵子,后来就未必管用了”。学生一走上社会,过上一段时间就会说,我们在学校把社会想得太美好了,没有想到社会有如此阴暗复杂的一面。曾有学生在作文中写道:一个人在14岁的时候不是理想主义者,他是可悲的;如果他到40岁的时候还是理想主义者,那他是不幸的。——我起先惊讶于学生的世故,把这种话扔给老师,后来总算明白:就总体而言,我们学校阶段性的教育,目前还不是社会风气的对手。

⑤有学生在京城当上了处长,偶尔来电话总要告诉我他又见到谁谁了,他的享受待遇又加上什么项目了。我觉得,教师要了解学生,他的学生也要能了解教师,这个教师才是合格的教师,所以我常常谴责自己。处长学生问我“怎么还是教师一个”,为什么没有一官半职,开导我:做具体工作太苦太没意思,“搞搞管理工作才是正途”;接着又谈到为水灾灾民捐款“没意思”。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一个学生敢对教师说这样的话,我在祝他飞黄腾达后放下电话。想到权力这种东西真是厉害,一个人有了一点权力,就敢向他先前的教师的人生观挑战了。我不能耍赖,说那不是我学生。你在学校的时候,我的确没发现他有那样的鸿鹄之志。又有个告诉我,他每年过年准备探亲时,行包都被有各种愿望的部下塞得满满的。而现在都 作兴送钱了,他说这样的话时用的是无奈的口吻,但话语中也不无得意,——这年月,能够受贿仿佛也是一种资格。也有位学生劝我“凡事不必认真”,以前他是个很有自尊心的人,据说现在连老同学去找他办点事,也不得不备一份礼物了。

⑥我就此想起清初旧事,记得不甚清楚,好像是先生反清不肯投降,已经留了辫子的学生苦口婆心地来劝他。民国时奉系军阀攻涿州,傅作义死守;张学良久攻不下,就把傅作义在讲武堂的老师请来了。老师劝傅放下武器,傅执弟子礼,说,我跟老师学军事的时候,老师没教过我投降,所以学生不能从命了。

⑦社会风气不好是事实,但是如果因风气不好,就蹩进鲍鱼之肆,则是本身素质的问题,不能全赖在社会风气上去。再说,我的老师没教过我投降,我总不能拿着白旗跟在已经向钱权投降的学生后面亦步亦趋吧?

(选自《新视野》)

6.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A.批评刘心武先生,不肯与人共美。

B.借引用的诗句,导出本文的话题。

C.提出全文中心,表明自己的见解。

D.表明自己对“桃李春风”的理解。

7.第①段,“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原是写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作者在文中有意将“桃李春风”“歪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江湖夜雨”“歪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③段,“教师就应该是不灭的灯。”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④⑤两段,作者委婉表达了自己□□和□□的心情。因为他感受到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⑥段,作者引用“清初旧事”及傅作义的事例,意在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态度。

11.对全文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 ( )

A.“世俗的见解”,主要指后文中某些学生的钱权思想。

B.“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出自辛弃疾词。

C.“学生是我们的上帝”,是一种哗众取宠的错误观点。

D.④⑤两段的学生事例,都是取自已经走向社会的学生。

E.作者用“鲍鱼之肆”来比喻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与环境。

F.作者并不同意“桃李满天下”是教师最大幸福的说法。

12.结合全文看,标题“风雨桃李”颇含深义,请分析一下,作者借此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5空)(5分)

13.⑴信而见疑,________________,能无怨乎?(司马迁《屈原列传》)

⑵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⑶尘世难逢开口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⑷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⑸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⑹大音希声,________________。 (《老子》)

⑺诸侯之地有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侵之愈急。(苏洵《六国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4—16题。(8分)

天仙子

张先

《水调》①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

流景②,往事后期空记省③。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

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释〕①《水调》:曲调名。相传为隋炀帝所制,唐代很流行。 ②流景:流逝的年华。 ③记省(xīng):清楚记得。

14.词中,能明确表达“午醉醒来愁未醒”中“愁”的原因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5.对全词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写出诗人内心的愁闷无聊,时间由午后直至晚上。

B.“明日落红应满径”,写出诗人的想象,突出伤春之情。

C.“帘幕密遮灯”是写在花园里,因风大,灯火需要遮蔽。

D.这首诗表达出,封建社会不得志文人的叹老愤惋的情绪。

16.“云破月来花弄影”是张先的名句。其中的“弄”字,历来为诗家称道。请对“弄”字的妙处,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登扫叶楼记

管同

自予归江宁,爱其山川奇胜,间尝与客登石头①,历钟阜,泛舟于后湖,南极芙蓉、天阙诸峰,而北攀燕子矶,以俯观江流之猛壮。以为江宁奇胜,尽于是矣。或有邀予登览者,辄厌倦,思舍是而他游。
而四望②有扫叶楼,去吾家不一里,乃未始一至焉。辛酉秋,金坛王中子访予于家,语及,因相携以往。是楼起于岑山③之巅,土石秀洁,而旁多大树,山风西来,落木齐下,堆黄叠青,艳若绮绣。及其上登,则近接城市,远挹江岛,烟村云舍,沙鸟风帆,幽旷瑰奇,毕呈于几席。虽乡之所谓奇胜,何以加此?
凡人之情,骛远而遗近。盖远则其至必难,视之先重,虽无得而不暇知④矣;近则其至必易,视之先轻,虽有得而亦不暇知矣。予之见,每自谓差远流俗⑤,顾不知奇境即在半里外,至厌倦思欲远游,则其生平行事之类乎是者,可胜计哉!虽然,得王君而予不终误矣,此古人之所以贵益友与。

〔注释〕①石头:指石头城。本段中的“钟阜、芙蓉、天阙”均为山名。 ②四望:四望矶,山名。据《晋书·温峤传》载:东晋苏峻据石头,温峤筑垒四望矶以逼峻。 ③岑山:小山。 ④不暇知:顾不得去了解,即不在意。 ⑤差远流俗:尚能远离流俗。差:尚。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可胜计哉 ( )

凡人之情,骛远而遗近 ( )

顾不知奇境即在半里外 ( )

则近接城市,远挹江岛 ( )

18.对下列两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因相携以往∕验之以事

②乃未始一至焉∕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A.①组两字用法相同,②组两字用法也相同。

B.①组两字用法不同,②组两字用法相同。

C.①组两字用法不同,②组两用法也不相同。

D.①组两字用法相同,②组两字用法不同。

19.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⑴虽乡之所谓奇胜,何以加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此古人之所以贵益友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说“思舍是而他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文中的词句回答)

21.登扫叶楼观赏后,作者获得了怎样的感悟?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墨翁传

高启

墨翁者,吴槐市里中人也。尝游荆楚间,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资

读书,奚汲汲①四方乎?”乃归,署门曰“造古法墨”。躬操杵臼,虽龟手黧面,而形貌奇古,服危冠大襦。人望见,咸异之。时磨墨沈②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所制墨,有定直。酬弗当,辄弗与。故他肆之屦恒满,而其门落然。
客有诮之曰:“子之墨虽工,如弗售何!”翁曰:“嘻!吾之墨聚材孔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难,故不欲售之易也。今之逐利者,苟作以眩俗,卑贾以饵众,视之虽如玄圭③,试之则若土炭,吾窃耻焉。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则是以古墨号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内,所谓炫璞而市鼠腊④,其可乎?吾既不能为此,则无怪其即彼之多也。且吾墨虽不售,然视箧中,则黝然者固在,何遽戚戚为!乃谢客闭户而歌曰:“守吾玄⑤以终年,视彼沽者泚然⑥。”客闻之曰:“隐者也。吾侪诵圣人之言,以学古为则,不能以实德弸⑦其中,徒饰外以从俗徼⑧誉者,岂不愧是翁哉?”叹息而去。

齐人高启闻其言足以自警,遂书以为传。翁姓沈,名继孙,然世罕知之,唯呼为墨翁云。
〔注释〕①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②墨沈:墨汁。③玄圭:黑色的玉。④炫璞而市鼠腊:比喻有名无实。典出《战国策》:“郑人谓玉未理者璞,周人谓鼠未腊者朴。周人怀朴过郑贾曰:‘欲买朴乎?’郑贾曰:‘欲之。’出其璞,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 ⑤玄:这里指黑玉般的墨。⑥泚然:冒汗的样子。⑦弸(pénɡ):充满。⑧徼(jiǎo):追求。

22.因为墨翁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售墨原则,所以“酬弗当,辄弗与”,因而“其门落然”。(用文中词句回答)

23.墨翁制墨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逐利者售墨的做法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用文中词句回答)

24.作者引用墨翁的歌:“守吾玄以终年,视彼沽者泚然。”是为了表现墨翁□□□□的品质(请填一成语)。

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躬操杵臼”,“龟手黧面”表现了墨翁制墨时“用力甚勤”。

B.全文熔叙事与议论一炉,将要说明的道理寓于人物形象之中。

C.“他肆之屦恒满”中的“屦”,原指鞋,这里借指店中顾客。

D.墨翁是一位隐士。名字不为人知,服饰、行为、与常人不同。

26.作者文末说“闻其言足以自警”,道出写作目的。但有人说,此文与其说是“自警”,不如说是“警世”,这篇文章目的在于“警世”。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 作(70分)

27.曾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者、北京大学教授王选,在接受北京大学重奖时说:一个人如想在科研或其它方面取得成就,第一是做好人,所谓“好人”,就是考虑别人与自己一样多的人。他还说,他个人的长处,就是懂得自己的不足,懂得依靠集体。他今天的成就是依靠同事共同协作、艰苦奋斗20多年而获得的。

阅读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写诗歌)。

阅读全文

与年宝山区语文一模试卷作文题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