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在保证集体备课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展示个体特点和教学风格
现在的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日益提高,如何让课堂效果更好,那就得从备课做起,而集体备课已然成为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平台,在教师共同面对、解决新课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集体备课这种途径可以实现以集体的智慧来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容易被忽视的教学细节问题,可以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可以解决个人力量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但是,在日常教学中,集体备课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现象。总结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不良现象:
第一是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大家无“备”而来。大家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没有什么中心话题,没有什么真正收获。
第二是集体备课时一人唱“独角戏”,缺乏合作。集体备课时通常中心发言人主讲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等,备课组其他成员大凡“出工不出力”,这样,集体备课就变成了一个人备课,个体智慧取代了集体智慧,收效自然不会很好。
第三是集体备课只看文本,不看学生,缺乏研究。大家普遍关注的是教材,普遍看重的是语言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学法及教师教法。教师用这种教案去上课会遇到很多突发性问题,有时会耽误课堂时间,影响课堂效率和进度。
第四是过分强调统一,照搬照抄集体备课教案。脱离了自己的教情和失去了自己的个性,照搬教案的做法在课堂上收效甚微。
学校领导及教师都意识到了这些不良现象不利于我们的教学。我们认真研究了在集体备课的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不断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不断更新观念,形成了新的集体备课指导思想:
1.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于个体备课的基础之上,以学科和年级备课组为单位提前一周备课。个体备课与集体研讨有机结合,大家集中在一起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共同研究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困惑,选择最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2.要在充分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实现资源共享。每一位成员就同一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老教师经验丰富,可以带动新教师;新教师思维活跃,可以促进老教师。新老教师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3.兼顾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际情况,形成个性化教学设计。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每个人选择有价值的教学信息,融入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个性化教案。
在此指导思想的引领下,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主要遵循如下步骤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一、确定任务,个体备课
每次集体备课之前,备课组长确定本周集体备课的内容和主讲人,同时要求组内所有成员都要做好充分准备,备好个人的第一教案,来保证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安排任务时,组长要提醒大家弄清所备课的内容在本模块的地位和作用,考虑教材的内容及特点、教材的重难点和关键、教学的三维目标、整体教学计划、教法和学法、教材内容的重组和整合、教学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板书的设计、练习和作业的设计等。
明确任务之后,每位教师都应认真做好准备。具体说来,要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做出整体计划。整体计划应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法学法、教材内容的课时分配、教学步骤、实施重点及解决难点的有效措施。在备课的课程中,每位教师都要不时地征询班级中不同水平学生的意见,使备课能始终围绕着学生的思维和知识水平而存在。教师在个体备课的基础上初步形成自己的个体教案。
二、集中研讨,达成共识
1.集体备课时,主讲人主讲所备内容,说课标要求、内容特点、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过程、教法学法、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材的整合、整体教学计划、习题筛选等。
2.其他小组成员展示初备的成果,发表补充意见,对主讲人的备课方案给予肯定或提出异议。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反问主备人,提出自己的见解,可以就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展开辩论和思考。
3.全组教师全面讨论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和形式,教材内容的重组、取舍和整合,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每个教学活动应达到的小目标等;讨论解决教学实施中的共性问题。
4.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确定每个环节的最佳教学方案,对主备教案进行修订,形成具有群体智慧的、达成共识的共享教案----集体教案。
在集体备课时我们做到了“六备”“四统一”、“四明确”。“六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练习作业的设计与辅导、备教法、备学法;“四统一”即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进度、统一重难点、统一练习测试;“四明确”即明确基本知识点、明确基本能力训练点、明确德育与心理素质培养的结合点、明确知识迁移的基本切合点。
三、研究共案,形成个案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要以人为本;教师个性千差万别,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所“统”,有所不“统”; 每一位教师的人生阅历、知识结构、教学经验、个性气质不同,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差异,又面临不同的教学对象,所以,我们在承认“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同时,也要保证教学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基于此理念,我们鼓励每一位教师都从自己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共案进行修改补充,甚至再创造,使自己的教学既充满集体智慧,又体现个人风格,实现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具体做法是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每位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对集体备课教案作深入的推敲、斟酌和研究,修正自己的个体备课教案,寻求最佳的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集众家之长、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教案,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以便更好地促进教学。
四、教学实践,验证方案
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个性化教案开展教学活动,检验集体备课教案及个性化教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授课过程中,组内教师参与听课,以便评课及反思活动的开展。听课教师分别侧重观察授课教师的课堂时间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设计、课堂教学语言以及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等。同时,听课教师要认真填写“教师听课报告单”(包括听课人的“听有所思”、授课人的“优点”、对授课人的“建议”等,见表1)。还没有上课的老师针对听课中出现的各种课堂实际状况重新对自己的备课进行修整,使其更切实可行。在实践中,课堂可能会有许多可变因素,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因此授课后我们就得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课堂上的应变能力进行重新思考,对于学生的表现、自己的教学成败进行理性分析,通过反思、体会、感悟,逐步总结和积累出一套适应现在教学的、能够驾驭现在课堂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本领。
五、组织评定,反思总结
每次听课之后,组长主持评课,听课的教师实事求是地加以点评。授课人虚心接受同事的点评后,写出课后反思,以供自己和他人受益。大家共同将备课时的初衷与课堂的实施作一番回顾和比较,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足够的尊重、课堂生成处理是否妥当、问题设计是否有意义、情景创设是否到位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再思考、再认识,并及时把感想、心得和调整策略等认真整理出来。这样既可以积累教学经验,使以后的教学实践少走弯路,使有效教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又可以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六、循环验证,实践推广
在反思总结的基础之上,组内教师在以后的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中扬长避短,发扬优良的作法,不断改进不完善的地方,不断在教学实践中验证,然后,将好的做法在大范围内推广。
为了保障在实际操作中确实能够按照设定的程序进行,我们把以上原则更为细致地总结为“写、议、改、补、记”五字方案。“写”为集体备课提供了范式;“议”为教师同伴间的互学、互助、对话、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改”为集体讨论理出主线;“补”为不同教师提出了不同要求,体现教师的因材施教和个性风格;“记”实现每一课进行一反思。这种备课形式体现了“个体一集体一个体”的方式,既有教师集体备课,又有教师的个体备课,有效做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其中议是五者中的核心,体现了探讨、切磋和不同思想的碰撞。学校确定分管领导直接领导,集体备课的每一步都直接参与,并且不定时地组织课堂达标和个性化课堂展示活动,体现集体备课,更展示个性化课堂。
“写、议、改、补、记”集体备课实现了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主要表现在:集体讨论的针对性更强了,讨论的气氛更热烈了。因为有先写好的教案范式,讨论的中心更集中,大家都有话可说了,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更易在讨论中交流;机械简单的教案书写工作量减轻了,教师可以根据集体备课的意见,针对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必要的个性化修订,突出创新。教师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钻研新课标新教材上,为业务学习赢得了时间,钻研精神更强了。要在集体讨论时提出个性化的建议,迫使教师事先要认真钻研新课标,钻研新教材,查阅资料,了解和分析学生。教学反思更及时了,每节课后,教师都要对教学效果全面反思,找出成功与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并撰写教学反思。
不但如此,我们的集体备课还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特点而各有侧重点。就是这样,我们在课堂效果中看到了提升,这一切源于我们对备课的充分重视。
❷ 备课有哪三特色
怎样的备课才是有效的备课?我认为有效、实用的备课应做到三特色,
这种备课要求老师要体现自己的教学特色和学生的学习特色。另外,对每一课来说,文本都有一定的特别之处,也要让学生把握文本的特色。具体来说如下:
(一) 教学特色。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也许别人的方法很好,但自己使用起来就是那么不自然、不自信、不实用。所以老师备课首先要从自己的教学特色出发,备出自己的特色。
(二) 学习特色。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水平怎样,老师平要多加关注,了然于胸,熟记于心。备课时设计的问题哪些学生回答都尽量做到心中有数,过难或过易的题目都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 文本特色。每一篇课文的选入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有一定的教学目标要求。老师在备课时要考虑本课的目标要求,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些什么样的提升,在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上达到怎样的高度。这些都要求老师备课时做到心中有底,笔下有数。让学生感觉到今天这一课与昨天的那一课不一样,不仅感觉到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不一样,同时也感觉到知识、能力上也不一样。让学生的感觉是:课课有变化、课课有进步、课课有提升。
❸ 揭东县第二中学的管理特色
学校坚持“高起点、严要求、精管理、重细节”的办学思路和“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校训,全面落实“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具有社会公信力人才”的教育理念,以优秀文化为引领,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营造优良的学风、教风、校风。以教者之仁爱包容感化每一名学子的心灵,以教者之深邃智慧引领每一名学子探索知识的奥秘。
重视校本教研,促进学校的发展。
1、成立校本教研领导机构,制订了《揭东二中校本教研工作制度》、《揭东二中实施校本教研工作方案》,并把每周星期三下午第七、八节定为各教研组集中开展校本教研的时间,确保各教研组、各备课组校本教研活动的落实开展。
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积极开展教学反思活动,充分发挥教学反思的功能,使教师在反思中不断成长。揭东二中教学反思经验《推行教学反思,走快速发展之路》在全县校本教研会议上交流,取得较好的成效。
2、制订《揭东二中教学教育成果奖励制度》,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增加教学教研经费的投入,支持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
3、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向集体要智慧,向骨干老师要经验。
学校各年级各学科均建立了备课组,确定固定的交流和研究时间。制定《揭东二中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具,备方法,备板书设计等。集体备课组完成的任务主要有: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基础上钻研教材,确定学期各单元训练的重难点;分析本年级学生特点;确定本年级教学研究主题;统一调整教学进度;研究作业和考试的内容;安排本年级本科教学活动。同一年级集体备课的学科做到“五统一”(教学目标;教学起点;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主要作业)。
4、加强常规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学校依据《揭东二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揭东二中教研活动制度》和《揭东二中校本教研实施方案》,加强对教学教研过程的管理、检查和监督,包括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练习与考试、辅导和教研活动等各个环节。对教学设计、学科作业和考试,采取不定期抽查和定期检查的方式;对课堂教学采取随堂听课,集体评课的方法;对于集体备课,采取备课组长汇报与管理人员检查登记和上缴记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教学检查,并及时把检查的情况反馈给全体教师,以促进教师的总结与提高。
注重品格教育,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1、重视校园德育环境建设,以优秀的文化为引领,促使学生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学校始终把尊重人、激励人、发展人、成就人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学校立足实际,精心策划,美化环境,营造书香校园。学校对在期中、期末考试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奖给书籍,激励学生勤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利用名言警句布置教室,激发学生立德立行立学立志;组织学生观看于丹“《论语》心得”之“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等视频专题讲座,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以优秀的文化为引领,秉承“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的宗旨,丰富和提升二中学生的内涵,走内涵发展的路子。
2、创设活动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①开展“二中之星”评比活动。如评选 “文明礼仪之星”、“学习之星”、“志愿服务之星”、“学期二中之星”,让优秀学生脱颖而出,成为二中全体学生的榜样,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的特长与个性得以充分展示,学校成立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美术、体育、音乐、舞蹈等兴趣小组,让学生特长有所发挥,为各科培养人才提供活动平台。创办了文学社、音乐社、广播站、象棋社、朗诵社、书法社、英语角、礼仪队等社团,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创办《泓泉》校刊,收集学生优秀作品进行刊登,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举行演讲比赛、书法比赛、朗诵比赛、象棋比赛、小型音乐会、学生书画展等活动,展示学生的能力和活力,丰富校园生活。
3、坚持上好主题班会课,让广大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懂得感恩、明白做人的道理。
学校积极开展以“体验式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如开展的主题班会有:《自信心的培养》、《人才需要健全人格》、《热爱生命、从安全开始》、《诚信》、《竞争与拼搏》、《直面挫折,体验人生》、《细节决定成败》、《自信——成功的第一秘诀》、《宽容与理解》等。通过主题班会活动,增强学生行为规范意识,促进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为培养具有社会公信力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❹ 特色教案需要本人自己写吗
特色教案需要本人自己写吗?
检查教案是教学常规管理中的一部分,无可厚非,而且确有必要。但是,许多学校检查教案有一条规定:必须手写。理由:其一,防止老师不动脑筋,从网上下载现成的教案;其二,职称评审要求手写教案。抑或还有其他理由,但这二条是最主要的。试分析一下二者存在的合理性: 手写教案一定是老师动脑筋的结果吗?二者显然不存在必然联系。手写也可以不动脑筋抄教案(无论是纸质资料或网上资料,信息可谓海量)。只要老师没有钻研教材的主观愿望,无论是写详案还是简案,均可以一抄了之。所以,规定手写教案以杜绝老师不动脑筋写教案,根本就是管理者的主观臆想。而且手写的低效率还影响了真正想研究教材的老师宝贵的时间。 职称评审是不是可以改革检查教案的方法?如上所述,既然手写教案不能公正反映老师真实的备课水平,那么规定手写的形式,意义就不是很大。手写也好,打印也罢,在我看来无所不可。关键是学校要把好老师申报材料的关,让那些不动脑筋、胡乱抄写别人教案的人无机可趁。 其实,书写教案是教师备课的一个环节。形式是次要的,关键在于教案是否确实凝聚了教师的教学智慧。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应当把管理重心从规定教案书写形式转向引导老师认真钻研课标、教材和了解学生方面,切实通过过程管理提高老师的教学业务能力。方法可以多样化: 一,加强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建设。集体备课是教师教学智慧碰撞的好形式。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坚持集体备课。在活动过程中,要求备课组成员人人就某堂课或教材的某个章节的教学目标、内容、重点难点以及教学方法等进行发言,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当然,在准备过程中,可以参阅资料,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二,组织教师现场进行教学设计比赛。笔者所在学校每学期都组织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说课和教案的评比,我觉得效果很好。这就逼着老师们去钻研课标和教材,思考最佳教学方法。老师的设计水平提高了,有了教学的成就感,就会逐步养成自己钻研自己备课的习惯。 三,让推门听课成为制度。一般来讲,教师不动脑筋备课,上课质量一定会大打折扣。作为管理者,完全可以通过经常性常态化地听推门课,对老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控。听完课后,再看看老师的教案,无论是电子或手写,均可以。关键是要做到课案一致。至于课堂因情境变化有了新的生成,当然也可以。这完全在于听课者和老师的有效沟通。总之,一切要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电脑逐渐普及的今天,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采用方便快捷的电子备课形式,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又有利于教师对资料的保存和修改,不应当再被人为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