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池上》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诗中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形象的喜爱,以及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之情。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 幼儿园教案池上活动反思
活动目的:
1、学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2、理解古诗内容,感受古诗意境,学会朗诵古诗。
活动准备:古诗图片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我们猜个谜语,看谁猜得又快又对:青竹竿,顶蜂窝,吃了肉,还有窝。(莲蓬)
2.理解古诗《池上 》
—看看,图上还有什么呀?(有白莲花、小朋友、小船、浮萍、水草……)
—这两个小娃娃在干什么?(撑着小船采白莲)
教师小结:小娃娃撑着小船,悄悄地去采白莲玩,可是在回来的路上,不懂得怎样掩藏自己的形迹,河面上。绿绿的浮萍一下子就被小船荡开了。这件事被白居易爷爷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池上》,“池上“——池塘上,下面听老师来读一遍(出示古诗)。
3、欣赏古诗
介绍古诗《池上》,指导幼儿理解重点词句,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⑴小娃撑小艇:小娃娃撑着小船。
⑵偷采白莲回:偷偷地去采白莲回来。
⑶不解藏踪迹:不懂得怎样掩藏自己的形迹。
⑷浮萍一道开:浮萍一下子就被小船荡开了。
4、学习古诗。集体念,师生对念,男女生轮念。
5、启发幼儿边念边用动作表达诗句含义。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活动反思:
由于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比较多地和孩子们一起进行古诗,绕口令等一系列中国特有的民间活动,所以孩子们对于这样形式的活动还是很感兴趣的。同时为了便于他们的理解,我利用了自己画的图片,这样便于他们的观察和记忆。
古诗《池上》内容简单,易懂,比较能够激起孩子们学习的欲望。同时我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层层递进的帮助孩子们进行巩固和记忆,让孩子们从小就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这是我们民俗教育的内容,也是我们现在的每一个教师应该做的事情!
3. 谁能给我《池上》这首诗的每句话的解释
解释: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原诗: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赏析: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以为谁都不知道;可小船驶过,水面原铺着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的水线,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4. 池上这首诗哪两句写出了小孩的可爱
《池上》这首诗中的前一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写出了小孩的可爱。天真活泼的农村儿童,他们撑着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莲花。回来的时候,他们不懂怎样掩盖留下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暴露了自己的行踪。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将一个“偷莲 ”小童的憨态描绘得惟妙惟肖,诗中最传神的当是“不解藏踪迹”一句,写尽小童顽皮、纯真情态。
(4)池上备课说明扩展阅读:
一、全诗: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二、白话文翻译: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三、赏析: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
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5. 《池上》教案
http://www.mlxx.cn/blog/user1/168/archives/2006/6762.html
《池上》
一、 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2.揭题 :《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3.学生齐读题目。
4.简介作者白居易。
(1) 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2) 教师小结: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1、检查初读情况。
(1) 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2) 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
2、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 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借助多媒体,弄懂诗意。
(1) 欣赏池塘美景,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 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4、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3、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
4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背诵课文。
2、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板书设计:
偷采 白莲回 (景美引人)
池上
不解 浮萍开 (童真童趣)
http://www..com/s?tn=sitehao123&ct=0&ie=gb2312&bs=%B3%D8%C9%CF&sr=&z=&cl=3&f=8&wd=%B3%D8%C9%CF%BD%CC%B0%B8
6. 芮卡全景阅读4《池上》 白居易 教案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回的即时答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解决哪些问题,有何遗憾、打算、设想等。以“问题”为主线,有矛盾、冲突甚至“悬念”,能引起读者兴趣和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