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是这么做的:
首先把课文多读几遍,至少三遍。找出你需要给学生提醒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然后设想一下教学环节,如何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设计你的关键性问题)
最后结合教学参考书,检测一下自己重难点是否抓住,环节上做适当修改。
课后,写好教学反思。
久而久之,你就会变快的。不能一开始就图快,那就只能照着别人的教案照本宣科了。希望能帮到你。
❷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有效备课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抄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❸ 小学教师怎样做到短期内有效备课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备课的有效性。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中,教师为上好一堂语文课,常常浏览大量资料,参阅多堂名师范例及教案,经过精心整合、预设,形成了一份几乎无瑕疵的多页详案,但实际执教起来并不如设想中那样顺利,往往出现量大超时,环节仓促,顾此失彼,束缚手脚等现象,形成低效的课堂教学。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备课呢?
一、备课标
课程标准、教材和参考书是教师备课前必须读的“三本书”。教师备课时,往往只读教材、参考书,照本宣科,忽视了课程标准的指导性作用,这样的备课尤如井底之蛙,站不高、看不远,教材也不可能真正钻研深、钻研透。备课,先从读课程标准开始。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圭臬”、是源头、是方向,也是方法。读课程标准,就像砍柴前磨刀一样,事半功倍。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他把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抄下来,贴在教案本的首页,每次备课时都要翻看。由此可见,备好课标是备好课的基础之步。
二、备教材
备教材是备课中的重要的一环。如何把握教材并创造性地加工教材呢?
第一步:钻研文字。一篇课文摆在案头,先做什么?先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随着悟性的提高,有些关键词语,写得精彩之处,以及课文的重点、难点,也会很快抓住。抓住了,便做上记号。
第二步:朗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四五遍。这是钻研教材、语文备课重要的环节。朗读是活的,是跃出纸外的,赋予了作品生命力。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老师朗读水平有多高,学生就会有多高,并超过老师。师生朗读得精彩的课堂,必然是充满生机的、充满灵性的、富有情趣的课堂。
第三步: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教材中所选文章都是精品,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就更不要说了。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学习、去运用。老师领悟得深,学生才能领悟得深,甚至在老师的引导下,超常发挥。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第四步: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有的要先做一做。例如,要求学生背诵的部分(或全文),教师要先背下来;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课文,教师要先努力去做。
第五步:查阅资料。一是阅读《教师参考用书》,二是上网查阅许多相关的背景资料。
三、备学生
在传统的语文备课中,教案就是师案,是教师如何教课文的方案。这种教案往往是从教师的教学需求出发来进行设计的,教师在写教案时考虑第一位的是自己如何教,而不是学生如何学,学生的学要服从于教师的教,它是只为教师准备的,是只为教师服务的。它从教案上第一个字的出现起就已把教师的教作为主动的活动,把学生的学作为被动的活动来对待。在这种教案指导下的语文课堂,学生要做的最要紧的事就是如何去适应教师的教案;教师最渴望的是学生与自己的教案亲密配合,最害怕发生的则是学生的学偏离自己教的方向。一旦教学效果不理想,那教师埋怨的往往是学生没有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怪学生没有与自己备的教案好好配合。这样的课堂,究其原因还是教师备课没有充分备学生。
四、备教案
1.教学目标设计——三维目标不能少
2.教学过程设计——科学合理可操作
(1)说好第一句话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要讲究导入的艺术。一个精彩的导入,既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让课文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创造科学有效的导入形式,就必须把握课文的特点,根据学生好奇心理,运用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导入新课。
(2)提好一个问题
“提问”或者“问题”是组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般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课堂教学知识的迁移和延伸主要都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 高质量的提问是教师研究教材与设计教学时思想的结晶,它们具有角度优美,形式多样,内涵深度,激发力强的特点,在教学上能够发挥出高质量的引领,激发,牵动作用。
(3)用好一块黑板
板书是一门高度浓缩的“提练”艺术,是“提纯的金,琢成的玉”。它用概括的文字、简明的图表、简单的构图、凝练而直观的形式把教学内容浓缩起来,节省了教学时间。语文课的板书设计要从课文的教学目的出发,选取恰当的切入角度,对全文作鸟瞰式的综合,应力求结构上简明扼要,语言上精心锤炼,形式上新颖有趣,有审美价值,能寓教于乐,寓智于美,既有"三秋树"的简练,又有"二月花"的新颖。
3.教态语言设计——富有魅力感化人
一个气质高雅、精力充沛、神采飞扬的教师必定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而且小学生最善于模仿,我们的言谈举止定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学生。备课时,我们虽不可能把每句课堂语言都预设好,但比较重要的过渡语言和总结性语言还是可以预设的,这部分能预设的语言,一定要仔细推敲。要考虑到是否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是否能最直白地表述核心知识点?怎样呈现就更富有激情,具有“煽动性”,更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怎样做到口头语言与肢体语言合二为一,相得益彰,从而一程一程地推进课堂教学甚至形成课堂的高潮。
语文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场所,更是学生积淀文化、体验人生的空间,如何做好这个神圣空间的守望者、引领者,当好这人生课堂的首席,我觉得教师必须做好每一节课前的教学准备,扎扎实实备好每节课,使备课真正发挥实效。
❹ 小学教师怎样备课最有效
结合班上学生的素质去备课啊!
❺ 优秀教师教年轻教师如何高效备课
摘要】教师备课重要的不是写文字教案,而是隐性备课。隐性备课作为一种隐而不露却对上好课具有极大潜在影响的备课方式,是教师师德精神的写照,是教师的学养累积,是教师的经验省思,是教师教学研究的明证。隐性备课是教师“一辈子”的准备,是上好课的根本。
【关键词】教师;备课;隐性备课;显性备课
隐性备课作为一种隐而不外显的备课方式,在实践中客观存在,但未得到应有的认识和关注。实际教学中,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往往重视显性备课尤其是教案的编写,忽视隐性备课。反复“抄教案”以应付检查,成为捆绑在教师身上的“绳索”,也成为教学质量难以真正提高的重要因素。隐性备课概念的提出源于教学名师于永正以“隐性备课重于显性备课”为题对自己备课心得的反思总结。肖川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笔下的“一辈子与15分钟”的故事,道出隐性备课的真谛;叶澜将备课分为“直接的备课和间接的备课”,而“间接备课比直接备课重要得多”;扈中平将备课分为“内心备课和行为备课”,倡导内心备课。夸美纽斯认为:“假如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他(教师)肯耐心地不断介绍一些有趣的和实际有用的事情……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第斯多惠强调:“如果一个教师经常反复备课,十分熟悉课本的内容,那么他就可以一劳永逸不必节节课都备课,不过还要继续扩大自己的视野,时时振奋精神。”这些论述皆表明,在传统的显性备课之外还有隐性备课的存在。
一、隐性备课是师德修为
隐性备课是教师事业心、责任感的表现,是勤业敬业师德精神的写照。隐性备课关键在“隐”。“隐”即不明显,潜伏,不露,在深处,在内心,与“显”相对。“显”即表现,露出,显见,露在外面容易看出来。隐性备课是不外露,不明显,没有直接外显却对学生发展和教学效果起着很大作用的一种备课方式。它更能折射出师德修为的高低。这里的外显与内隐的关系对立而复杂,表现在:(1)在备课动机上,隐性备课是上好课和为学生服务的强烈动机使然。知识的累积、阅历的丰富、学识的渊博、科研的探究,无形中能提升教学效果,这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之心助成的。针对某个具体教学问题细心地查证探寻,包括读书、看报、听广播、与他人交流,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和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监控等;只要发现某一点或某一方面与所讲授的内容相关,或是讲授内容的一个佐证,便及时记录下来添加到教案的留白处或对教案加以修正,这是由教师关心学生之心和高度的教育责任感驱动的。(2)在备课过程上,隐性备课和显性备课中教师所用时间长短和精力付出的多寡不同。显性备课所用的时间相对较短,隐性备课所占用的时间相对较长,如果把备课比为一座冰山,海平面上下比例为1∶9,那么,隐性备课的内容以及所占用的时间在海平面以下,是备课的主体部分,显性备课类似于冰山尖。课究竟备得好不好、上得好不好,从根本上取决于隐性备课而不是显性备课。隐性备课是显性备课的重要支撑。(3)在备课结果上,显性备课的结果是明显的,一般反映在教学进度计划、课时计划、文字教案编写以及PPT课件的制作上。而隐性备课对备课当事人以外的他人是内隐的,很少有表面的结果可以让他人检查和衡量,但它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效果的好坏以及上课能否真正吸引学生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或根本作用。隐性备课的结果虽然不明显,甚至只是部分反映在文字教案中,但更多地表现在上课的整体氛围和整体效果上。善于隐性备课或隐性备课充分的教师一般教学效果好,讲授内容丰富生动、耐人寻味,不怕被人听。反之,不善于隐性备课的教师,往往只做表面文章,教学效果要么沉闷死板,要么表面热闹,却经不起细察和深究。
无论从备课动机、备课过程,还是备课结果看,隐性备课都与教师的师德修为高度相关。师德高尚的教师往往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之心、对学生的关怀体贴之心和对学生家长的服务之心。这样的教师尤重隐性备课,并能自觉地在不断丰富自己和升华自己的过程中,实现上好每一堂课的理想追求。众所周知,教师上好课最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学习的意愿对学生来说是第一位的。教师本身就是唤起学生注意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要想从根本上上好每一节课,能信手拈来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故事,必须注重隐性备课。有些学生之所以憎恶学问、设法逃课,很大原因在于教师因备课不充分而上不好课。这从表面看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实质上是师德问题。因此,备课表面看是教学的一个环节,其实,它与教师的师德修为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善于隐性备课往往是师德高尚的重要表现。
二、隐性备课是学养累积
隐性备课是教师学养累积的表现,是教师的内功。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其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获得,决非朝夕之功。凡是学养深厚的教师,即使教案写得相对简略,甚至是提纲式教案,讲课仍能深人浅出、生动活泼、左右逢源。
❻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那么,在新的课改形势下,教师应该 如何-备课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起点,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那么,在新的课改形势下,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有效备课呢?
教师首先在思想观念上要有新的突破和创新。可以说,没有教师的思想上的一次重大转变,就不会有整个备课内容方法上的突破。我们不仅要对学生今天的数学学习负责,更要对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负责。教师如果真正树立了这样的理念,就会在备课上关注学生。只有将新课程理念记在心上,教师们在备课中才能更好地给自己的课堂教学定位,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与时俱进。
教师要上好课,必须知己知彼,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已经掌握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预想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预设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这样就能防止脱离实际、传授内容过深而使学生茫然不懂。因此,备学生我们应该做到了解班级的基本情況、个性特征、学习基础、对教学方法的反应、个性品质、动态变化。
备课要确定好教学目标, 除了“双基”以外,还要注重:(1)每节课都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方法的培养目标,落实这一主要目标,比教学生掌握知识更为重要。(2)每一节课都要重视数学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教学目标。在课时学习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一定要着眼子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眺出“双基”目标的框框,注意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备课要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一般的说,重点内容的主要特征一是应用广泛,二是与以后学习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比如,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这一内容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它是后面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最直接的基础,又是解答应用题组成判断的重要概念。无疑,它在全册教材中有举足轻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和作用,是全册教材中的重点。
在确定重点以后,又如何在教学中突出重点?我认为:其一,就课堂教学的总体而言,讲解上抓重点,作业上练重点,时间上保重点。其二,就数学知识而言,一般中有重点,重点中有关键。讲解时要善于抓住重点中起决定和支配作用的关键,讲时以此切入,以此引路,重点内容就可相对突出。其三,就课堂教学的节奏而言,讲解重点内容时教师的语调要放慢些,教学节奏宜缓。在这种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余地的教学节奏下,学生才可能听清重点,想明重点。
难点,就是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的内容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有的内容纵横交错;有的内容本质属性比较隐蔽;有的体现了新观点和新方法;有的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上呈现了较大的差距等等。这种内容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心理特征来确定,才能达到有效备课的最佳效果。
教材中有些内容对掌握某一部分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内容就是教材的关键。作为教材的关键,它在攻克难点、突出重点过程中往往具有突破口的作用。一旦处理好教材的关键,与其相关的教学内容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备课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为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确定的:1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并会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2 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2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为了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让学生经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首先让学生猜一猜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再让学生量一量,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进一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教师采用探究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最后,教学需要反思,反思才能提高。只有具有反思习惯的教师,才会迅速成长。因此,教师上课以后必须要进行反思。课堂中教师是否教得轻松,学生是否学得愉快?这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是否都讨论透了?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率如何?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学生的哪些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哪些表现在教师的预料之外?为什么会这样?学生的练习中,有哪些是属于基础题,有哪些是属于提高题?学生解答得怎样’如果这课再上一次,怎么修改教案能使课上得更精彩?等等。课后反思,是最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❼ 如何进行“高效备课
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备课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备课是教师以自己所有的生活感受和知识储备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思索。新课程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要求教师进行有效备课。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需要,因而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实践到课堂教学中来,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那么面对新课程,教师该如何有效的备课呢?有效,是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基本任务,也是课程改革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一、认真备教材,挖掘教材的趣味性教材是学生学习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教材融入了先进的学习和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教师要考虑的是怎样利用教材。教师只有认真细致的研究教材,对教材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理解和把握,才能设计一个比较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要让学生学得好,学得生动有趣,作为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变“苦学”为“乐学”。一切方法,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应该采用。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但同时必须有自己的思考,讲出新意和深意。教师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主人,教师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作为教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必须有效的备好课。此外还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在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因此,我们的备课既要有利于教,也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二、认真备学生,创建有效的学习氛围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我们在备课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备课,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往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因而备课的重点往往放在知识的习得,技能的训练上。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教师不仅要考虑让学生课堂上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如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师要做学生的贴心人,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思想,善于激励他们。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对学生的鼓励和批评才具有实际效果,否则产生负效益。总之,要从学生的发展着眼,真正在备课的每一环节都想着学生的发展,想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回归教育的真实。三、认真备方法,探究高效教学法教无定法,教无止境,我们应追求教学方法的精致、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更何况,学生群体不同、教学背景各异,都可能制约方法的选择。所以,我们要善于向自己质疑,要挑剔每一个教学细节,要敢于否定自我。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课堂通畅有序,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挖掘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从而创造出高效率的教学。如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理论知识的建立过程,应该是层层渐进,逐步突破。或是给学生一个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去探索。学生必须通过自主地探索、不断地分析最终才能自己解决问题。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选用教学方法时,首先要把握教学目的和任务,要选择和运用与教学目的和任务相适应的能够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的教学方法。其次,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把握好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的性质和特点,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各种教学方法都是在一定的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都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服务的,因而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局限性。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时不能单一化,必须在正确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从教材的需要出发,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四、认真备习题,切合学生的实际适当的练习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链条,练习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起着监控、巩固、反馈的作用。在备课时我们要重视习题的设计,避免机械、重复、单调应该有目标,有层次,有重点,有拓展。具体就是要目的明确,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必须与教学内容相关,数量要适当,难易适度,要有变化性,多样性,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例如在英语练习课中,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组织课堂小组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全体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充分地进行“谈、说、评、议”等言语表达活动,从而达到学生个体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在设计课堂练习时,最好采用分层练习,一些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全做,对于一些较难的练习让学生选做。五、认真备好自我反思,克服自己弱点教师根据上课情况自我检查,进行反思,要求在对待自己的问题上要充分认识自己。教师在教学前的教学设计中反思和设计自己。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和认识过程,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优势得到充分体现,使自己的弱点和错误减少到最低点,以最佳的心态和形象投入到教学氛围中,全面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新课程教师在认真而全面认识自己基础上,尽可能采取补救措施,达到长善救失的效果。教师要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能力特征等方面准备自己的能力,克服自己弱点。每次上完课后,教师都要抽出一段时间来回忆一下课上讲的内容、学生的听课情况,从中找出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然后记录下来,作为课后总结的基础材料,以备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用;其次是教师间的交流,即上完课后教师之间互相交换信息,介绍各自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共同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并记录下来作为资料。要从学生的作业中发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找出上课过程中的不足,给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借鉴,避免重复性错误的发生。教师有时不能准确地找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可以通过座谈会、不记名留言条等方法让学生来提意见,可以反映一定的真实情况。须注意的是教师应以求教者的身份虚心请学生发言,少听赞扬,多听批评,尽量不为自己辩解。这样做不但不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反而会密切师生关系,听到学生对自己教学的真实意见,有助于自己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总之,高效教学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高效备课”,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合理运用控制论的原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