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2013语文花开七上答案

2013语文花开七上答案

发布时间:2021-01-29 12:40:57

1. 求七年级上册语文花开课文阅读进程本第四单元复习题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花开课文阅读进程本
第四单元复习题答案
这个要问老师找找,有课件答案。

2. 语文花开七上阅读理解答案

百合花开
作者告诉我们要把信念放在心中。坚信自己的一生。一个人有了信念,人生就有了意义,就有了价值。
不管你多么平凡的,但你都是一朵百合,现在你是平凡的,但是等你开出美丽的花,你将会是百合中一角,等你开出纯洁的花,你将无比自豪,等你开出了美丽的花,你将从杂草中脱颖而出。等你开出美丽纯洁的花,你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语句自己组织下。。。

花开的声音
【1.“我”对各种美好事物的殷切期盼。耐心地关注才能听到。2.联想。体现“我”对花开充满美好期盼。3.因为“我”乐于感受这种无限的惊喜,能听到花开的声音是幸福的,花开的一刹那,会最充分地展开事物的内秀和外美,会给你带来一种审美的愉悦和情感的满足。4.由小见大。从小的事物上着手,引出大的哲理。】

【17.文明之花开放的声音。保持纯净、洁白的心态,于细微处谛听,对美好的事物要付出关爱。(4分)

18.比喻、拟人、夸张。凸现昙花破蕊而开的迅捷,开放瞬间的灿然美好。(4分)

19.花开的声音是自然界最美妙的乐曲,能听到花开的声音是十分幸福的。(4分)

20.作者先写昙花、茶花开放的声音动听、迷人,由此认定自然之花开放的声音是一种天籁;继而联想到“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突然出现时,都会给人带来同样的惊喜,要用心谛听,感受其审美的愉悦和情感的满足。(4分)】
七里香花开
刘彦林
①当我站在庭院里,眺望着春天的油彩渐渐将山野涂出五彩斑斓的色彩时,常常被那种热烈而浓郁的芬芳围绕、浸润,直至陶醉在无边无际的春景里……这一幕,是我童年记忆的剪接式回放。如今,身陷闹市,整日穿行于水泥丛林,太多的时光被通俗影视占据。特别是融暖的阳光在街道两旁的法国梧桐上呈现春天的葱郁的日子,觉得空虚难奈,而每夜的梦中也回放着七里香花开遍山野的迷人丽景。
②提及七里香,内心往往被芬芳填满。我视其为童年生活的灿烂霞光,映照得懵懂的记忆一片艳丽,更像生活的周遭激荡着浓重的花香,连空气中都布满新鲜的蜜味,身心如沐浴在用各种鲜花精配的浴池里那样心神飘然。当推开回忆的门扉,逼入眼帘的是起落的山脉、纵横交错的沟壑和苍翠浸泡的碧野,然后跳入视线的是熟悉的村落--二十多座房舍镶嵌在七里香围绕的山窝里,一缕缕炊烟袅袅腾升着,静态的山水有了灵动的意味,还有那条淙淙不息的小溪,便构成了童年生活的朴素花园。
③那年月,每当田埂边的水桃花、杏花、苹果花、梨花赛事式地开罢后,春阳的目光钟情于苍翠的山野。在初夏的边沿,那刺藤上的七里香便被风儿唤醒或是被鸟儿喊醒了,渐渐钻出绿叶的包裹,将洁白的嘴唇轻轻张开,一朵接着一朵次第绽放。清晨出门,山野会给你一个惊喜,仿佛一夜之间,那神奇的嘴唇满山皆是,都笑盈盈的,哈着特有的香气,或许每一张小巧的嘴里倾诉着对春光的赞美吧!一朵朵组成串,一串串聚成簇,一簇簇围成堆,一架挨着一架,一坡望着另一坡,整个山上成了洁白的海洋。雪白的波浪随风涌动,芳香如潮,把山村装扮得宛如头上插满头饰、花枝招展的小姑娘,让人打心眼里怜爱。这时清风徐徐,香气侵入肺腑,你不沉醉哪能由你?
④我记忆最深的是--七里香花被剪的情景。每当七里香开满山野的时候,村里人乘农活不忙,全家老少全部出动,背着背篓,提着竹篮,拿着镰刀、剪刀,围在一架架七里香下。他们先用镰刀割下花朵繁茂的藤,然后用剪刀一朵朵剪到篮子里,剪满一篮后倒入背篓,如果手快,一上午可以剪满一背篓七里香花。乡亲们满脸笑容,像背着一背篓一背篓幸福欣喜而归。次日,就可以去卖了。那十多天里,满山都能听到人们欢快的笑语和剪刀快速的咔嚓声。七里香被剪得遍体鳞伤,但绝对不会抱怨乡亲们的残酷,到了第二年,她又会奉献出更多的花朵!每年,七里香给每家可增加上百元的收入,因此,男孩子才能穿上了新买的短袖、短裤,女孩子才可以穿上好看的花裙子。
⑤转瞬间十多年的时光不觉而逝,当回过头来瞧望门前的山坡时,山上却再也找不到花开如白蝴蝶飞舞般的情景,也嗅不到那种浓郁的芬芳了。虽然,可以找到七里香花,但稀疏得令人顿生遗憾和怜悯。究其原因,或许当初镰刀和剪刀肆意的伤害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无节制的开荒,使农田日益占据七里香的家园,将她们逼到远离视野的地步。但这能埋怨被贫穷吓怕了的父老乡亲吗?他们当初的作为,不也是为了赶走贫穷吗?
⑥这几年,我分明看到乡亲们富裕了,一座座砖房拔地而起,电视、冰箱等家电拉近了和城市的差距,很令人欣喜。而回顾四野,脉络依旧的山坡上很难找回童年记忆中的景象。我曾无数次扪心自问: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仅仅是喜悦吗?每临七里香花开放的季节,我异常怀念满山洁白、香味扑鼻的七里香。(选自2008年12期《散文百家》有删节)
1.文章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2.文章一开篇便将五彩斑斓的山野美景与单调压抑的城市生活进行鲜明的对比,这样安排有何用意?(4分)
3.“七里香花开”是文章的线索,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些内容?(4分)
答案:1.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七里香花的美丽和漫山遍野开放的情景,表现出作者对七里香花的怜爱、沉醉之情。
2.通过对比既突出表现了作者对优美环境那种刻骨铭心、梦魂萦绕的爱恋,也流露了身处闹市的无奈、空虚之情,同时为引出七里香花开的迷人丽景作张本。
3.行文紧紧围绕“七里香花开”这一线索,依次写了梦忆七里香花、七里香花盛开丽景、摘剪七里香花、七里香花消失、怀念七里香花等内容。

3. 语文花开七上答案 要百度文库的

第1课 《在山的那一边》
一、1.秘;惑;腾;痴;幻;瞬 2.①幅;②副;③付;④符 3.依次是:规规矩矩、清清楚楚、仔仔细细、踏踏实实
二、4.上;膛;上;行;上;章;荡 5.示例:(粉红)的荷花;(舞动)的莲叶;(晶莹)的露珠;(快乐)的游鱼 6.要点: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7.①“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②“枯干”是比喻的说法,表现了“我”对理想的渴望。 8.示例:“小草”象征顽强的生命,“蜡烛”象征无私的奉献,“太阳”象征光明。 9.绘声绘色;看法:能针对此类语言现象,写出明确的看法即可。 理由:赞同的理由,可以是巧妙利用谐音,言简意丰,引人人胜等。反对的理由,可以是滥用成语,语言不规范,容易误导等。(如联系实例辩证分析也可)
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1.①chuò;②lín xún;③xuàn;④hǎn;⑤jiè;⑥níng 2.①灰;②啜;③豪;④苍3.C 4.①片;②座;③个;④条 5.提示:运用比喻,句子通顺,前后一致,形象生动即可。6.①(心理)描写;这句心理描写,生动传神地表明“我”当时已经被吓傻了,既有点夸张,又很符合当时的情景,充满了童真童趣。 ②议论;点明全文的主旨,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将困难化整为零,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它。
二、7.①指言谈、行动超出平常,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②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 8.乞丐拾金不昧的美德和女士的善良慷慨。 9.既指作者小时侯跑到果园去捡被风从树上吹落的水果,也指那枚滚落到乞丐面前的硬币。 10.示例:人家落难时,我们不能趁火打劫,只有别人丰收时,我们才可以分享他人的“风落之果”。或:对待处境不佳的人,我们有时要以善良之心,给对方以“风落之果”的赠与。
三、11.要点:这是爸爸对“我”的劝告,也是我脱险的行动过程,也是我的人生感悟,说明要向困难挑战,才会战胜困难。以此为题有形象性、动态感,并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12.“探”是向前伸出的意思,写我不敢大胆迈步。这个词表现了我的胆怯和小心。而“站”字是站立的意思,用在此处不合愿意,表达效果不好。
第3课 短文两篇(《蝉》、《贝壳》)
1.liǎn ké líng bēi 2.chán蝉鸣chán 禅师 liǎn 收敛 jiàn 刀剑 shù 宽恕 nù 愤怒 wēi 微笑 huī 国徽 3.①收敛 ②聒聒 ③卑微 ④一丝不苟 4.A并不矛盾。 5. : ? , 。 6. D 7. (1)秋风一吹,蝉的生命就完结了,苦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却是为了生命的延续,令作者感叹。 (2)人生的价值是可贵的,生命短暂而渺小。我们应该为后人为社会留下一些玩味,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8.小、坚硬、精致 9.“ 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样。” 10. “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11. 对上苍塑造生命之精心、一丝不苟的感叹和赞美。 12. 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很小,甚至不起眼,但是是自己精致、仔细、一丝不苟地做的东西或事情。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的不是人们对她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执著的爱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其实是执著和单纯的意思。
13.因为在等待中,“我”感受到蚕破茧成碟的过程是蕴藏着一次生命复活的坚实的梦。 14.(1)变异:在文中指蚕由蛹变成蛾的过程。(2)窒息:在文中指(生存)困难窘迫。 15.作者看到眼前(姿态翩舞)的碟,想到了它的沉睡就是一个生死相连(既洋溢着古典的气息,又充满着生命的哲理)的梦。 16.承上启下,由上文蚕破茧化蝶过渡到对人生的思考。 17.示例:一旦走出束缚,世界广阔无限。千年的黑暗,孕育了瞬间的光明。 18.指人生道路山上的障碍,如低微的出身、平庸的相貌、痛苦的遭遇等。用自尊、自信、毅力、勇气、智慧去扫除人生道路上的障碍。 19.相同点:①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②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③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20.不同点:①《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②《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③《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第4课 紫藤萝瀑布
1.A“槐”应读“huái B“酿”应读“niàng” C“嚷”应读“rāng” D “仃”应读“dīng” 2.(1)察言观色 (2)伶仃 (3)伫立 (4)忍俊不禁 (5)迸溅 3.《铁萧人语》 宗璞 冯钟璞 冯友兰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4. ①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②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5.①流动 欢笑 生长 ②焦虑 6 B 7.①梦境,这个词形象地表现了紫藤萝的香气迷人程度 ②“沉淀”是沉积的意思,文中指想像中的紫颜色沉到花穗的下部,显得深。形象地写出了紫色由浅到深的转变过程。 8.①拟人 ②比喻 9. D 10.本题揣摩景物描写,实质上是揣摩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效果,以达到增强语感、领悟写景技巧的目的。做此类题,应在把握句义的基础上,细心感悟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这段文字写紫藤萝花的花色。答案: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剔透,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11. 对比 不仅写出了紫藤萝花的生机盎然,还暗示了紫藤萝花甘于寂寞的个性特征。 12. 答案:不罗嗦,因为前文说到了花开得热烈,反复运用,就把花当作顽皮的小孩在那里七嘴八舌一样,情态逼真。(解析:做这道题应放在文章中,联系上下文,具体分析其作用,紫藤萝花七嘴八舌地在说话说明花开得热烈。此题考查反复修辞方法的运用的表达作用。) 13. 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紫藤萝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一派天真烂漫、童稚可掬的样子,突出了它盎然勃发的生机。(解析:这几个动词的恰当运用,不但体现了拟人修辞方法的妙处,而且写出了紫藤萝花的盎然生机。这道题考查关键词语运用的表达效果。) 14. 突出了紫藤萝花忍受巨大痛苦,疑虑不解地思索、小心翼翼地生长。暗示了当时禁锢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肃杀的政治气候。 15. 昙花一现 昙花开放后,很快就凋谢,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一时的人物出现不久就消逝。 16. D(解析:本文构思巧妙,先点明自己看过一次昙花开放的感觉“凄美而壮烈”,接着写与朋友品茶、聊天的“无味”“单调”,为下文写昙花开放做准备。正是因为全神贯注看昙花开放,所以花儿开放的声音格外惊人。) 17. 反复 拟人 “反复”如:花,很大很大;色,很白很白;味儿,浓郁强烈! “拟人”如:它尽情的享受人间蜂拥而来的爱 18. 相似之处:通过对花的描写,结尾处都写出了对人生的感悟。 而本文作者赞昙花生命的短暂辉煌,说明作为一个人要珍惜生命,努力奋斗,创造辉煌。(此题考查我们比较阅读能力和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本文《昙花》和课文《紫藤萝瀑布》都是以“花”为描写对象,都通过写花表达对人的生命的看法。只要认真研读两文结尾,体会一下,就能找到相似之处。本文写“它辉煌而来,辉煌而去。生命最短,不曾浪费一点一滴。”告诉人们要珍惜生命,不要浪费生命。课文结尾则告诫人们不要为生命中的挫折所压垮,要看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 19. “瀑布”一词写出了紫藤萝的花朵繁盛,也赋予它们动态美。(文章的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一个窗口。对文章题目鉴赏要从文章主要内容入手。本文所描写的是紫藤萝,因此鉴赏点就落在“瀑布”一词上。瀑布,从悬崖上倾泻下来,其气势宏大。用瀑布形容紫藤萝花,把静物写活了,而且写出了花之多,花之密。做此类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再从原材料的语言、修辞、表现手法的妙处入手进行鉴赏。)
第5课 童趣
1.zhì miǎo lì lì 怡 壑 癞蛤蟆 2. 明察秋毫——比喻为人十分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 庞然大物——形容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3.《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自传 沈复 4.A B D 5.①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物外之趣 ②丘 壑 ③庞然大物 6. ①通“僵”,僵硬的意思。 ②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③正 ④兴趣 ⑤未染色的,本色 ⑥鞭打(此题考查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做此类题要具体语言环境具体分析,掌握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古汉语知识。) 7. 描写心情的句子,可以使人感觉到“察物纹理”时的投入,聚精会神,情随物动,别有一番情趣,从而突出了文章的情趣。(做此题,先在阅读课文时勾画出“怡然称快”“不觉呀然一惊”等描写心情的句子,然后深入体会它们的作用。此题考查描写心情的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8. 第一段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下文具体描写“物外之趣”,因此第一段与全文是总分关系。(明确这一段在结构上的作用要先理解此段的内容,体会此段与全文的关系,及与各段的联系。第一段中的“物外之趣”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9.①见到微小的事物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细密之处。②夏天的蚊子嗡嗡地像雷声一样,我便把它们模拟成在天空中飞舞的仙鹤。③心里这样想,那成百上千的蚊子,果然都变成鹤了④我又把蚊子留在未染色的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叫 ⑤我把这个景象比作“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它们就像白鹤一样在云端飞鸣,我为此高兴得不停地拍手叫好 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它舌一吐,两只小虫就全被它吞掉了 10.D(此题考查文学常识、文章内容和结构方式的特点。做此类题要对文章有全面的认识。A、B、C三项都对,D项有误,沈复是清代文学家。) 11. ①√ ②√ ③× 12. D(此题考查文言文中实词、虚词的含义。做此类题要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具体分析。A、C项解释全对;B项全错,第一个是“时候”的意思,第二个是“时常”的意思; D项有一处错误,第二个翻译成“被”) 13. 省略了量词,数词直接修饰限制名词。(此题考查文言文中数词运用的规律。文言文中一般省略量词,数词直接修饰限制名词。如“二虫”应译成“两只虫”。) 14. “庞然大物”指癞蛤蟆;两只小虫;“山”指“土砾”;“树”指“丛草”。 15. 捉 鞭 驱 初生牛犊不怕虎 16. 有很强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第一单元检测
一、基础知识
1.C 2.C
3.A庸碌 :也作“庸庸碌碌”。形容人缺乏理想,没有志气,没有作为。
4.C
5.(略)
6.①潭影空人心;②开轩面场圃;③曲径通幽处 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⑤故人具鸡黍 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二、阅读理解
7.父亲鼓励(指导、引导、教)我一步一步爬下悬崖。
8.没有解除恐惧心理。“似乎”、“小心翼翼”、“探”几个词语都能表现这一点。“似乎”,表现了“我’’对迈出第一步信心不足;“小心翼翼”和“探”,则表现了“我”依然恐惧的心理。
9.“我”成功迈出第一步,“顿时有了信心”;成功迈出第二步,则“信心大增”;完全爬下悬崖之后,“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他的心理状态是在获得成功的行动中变化的。
10.(这是一个开放的题目,言之有据的答案都应认可。最好是答下面一点。)他具体指导儿子第一步应踏在哪块石头上,引导儿子成功地迈出第一步。理由:这使儿子产生了自己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激励儿子独立走向完全成功。
11.字要一个一个地认,书要一段一段地背。只要克服一个一个小困难,学习任务总是会完成的。
12.被“我”捕捉来关在笼子里的画眉鸟死去了,根本原因是“我”使它丧失了自由;把一些野生的活物捉来放到笼子里。
13.让它为我一人歌唱。这种做法是自私的,既是对鸟儿的摧残,也是对自然平衡的破坏。
14.妈妈认为做一个失去自由的囚徒还不如死了好,这也是画眉妈妈爱的一种表现。(可以有不同答案)
15.因为他明白了:任何生物都有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是值得肯定的。
16.画眉妈妈宁可毒死孩子也不愿让孩子过失去自由的囚徒生活。
17.①睁着;②心里私自;③通“僵”,僵硬的意思;④把
18.①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
②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
19.观蚊如鹤之趣、神游山林之趣、鞭打蛤蟆之趣。
20.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奇特。
三、作文(略)
第6课 理想
1. ①tuì zhuó jué zǔ ②玷 扒 寥 舶 2.D(A、B、C三项都正确;D项“可望不可即”解释为“只可仰望而不可企及或接近”。) 3. 《流沙河诗集》 当 流沙河 4. ①真正的人,崇高的人,伟大的人。 ②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 5. B(此题考查诗句的停顿和重音情况。朗读时注意把握节奏。B项中“理想”与“使不幸者绝处逢生”之间停顿,“绝处逢生”应读重音。) 6. D 7. B 8. ①只可仰望而不可企及或接近。即,靠近,接触。②洗涤。濯,洗。③在没有出路的情况下获得生机。绝,尽,穷尽。 9. D 10. ①浪子有了理想便可体味到人间的温暖,唤起生活的勇气和信心。②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③示例:它也照耀着遥远的我的故乡。(此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根据例句的结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 11. 清醒 谦恭(谦虚、谦逊) 谨慎(小心) 站起(站立) {此题考查恰当地填写词语能力。做此类题要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结合例句,填空中的词语与前面的动词或形容词是反义词。如“昏睡”与“清醒”相反;“高傲”与“谦恭(谦虚、谦逊)”相反;“莽撞”与“谨慎(小心)”相反;“跌倒”与“站立(站起)”相反。} 12.(参考)《在山的那边》:“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于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13. 不矛盾。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树立理想,拥有信念,拥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他要牺牲个人利益,要抛弃黄金梦,所以又是一种牺牲。 14. 比喻、对偶。理想的实现给人带来幸福,树立了理想,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请乘理想之马……”两句象征大好形势。新的历史时期,丽日当空,春色一片,是我们实现美好理想的最好的年代。 15. (参考)当一名作家。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努力学习,多读多练。(其他的也可以,但必须是思想健康的、向上的。) 16.D(阅读诗歌理解内容大意,把握写作角度,揣摩写法特色等方面。D项有误,修辞方法是设问,没有排比。) 17.纯洁的白色,鲜艳的红色,交相辉映,使人感觉明丽轻松、赏心悦目;悠扬的笛声,潺潺的流水,相互唱和,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这一组意象挖掘了欢乐的深层美,并用可感的艺术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抓住欢乐的颜色鲜、笛声、水声唱和这些意象,进行赏析。此题考查诗歌的阅读能力和赏析能力。) 18. A(做此题要反复研读,理解诗歌内容,抓住写作角度和特点来分析。BCD三项都正确,A项中应是第四节。) 19. 本诗大量运用比喻,是为了形象生动地阐述理想的意义,从而鼓励人们为理想而奋斗。(运用比喻句更形象生动表达文章内容,阅读全诗,把握诗的中心思想来回答。)

4. 语文花开七年级上册答案,速度发,+分的啊

.........................................................................................................................................

5. 跪求七年级下语文花开的答案,要全

1.小抄时侯,“我”渴袭望有一本词典。小学毕业前,我到新华书店买词典,但因为我没有证明,营业员不肯卖,我禁不住流泪。她同情我,考了我两个成语,然后破例卖给我。 2.盼望一兴奋(激动)一伤心(绝望)—看到希望一珍惜(每个要点1分,“看到希望”与“珍惜”答对其中一点即可。) 3.①“好听”一词突出反映了“我”进入新华书店时的喜悦心情。②一个“撞”字,形象地表现了“我”发现梦寐以求的词典的惊喜。 4.符合人物心理,能扣紧语境展开描写(2分);语言通顺(2分) 参考示例:按规定是不能卖给他的。可这孩子这样渴望买词典,这么孩子还蛮聪明的,考两个成语居然都答对了。算了吧,还是卖给他吧定这会改变孩子的命运呢。 5.参考示例:我们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但许多学生沉湎于物质的享受,读书,忽视了精神上的追求。我们应该像作者一样对知识有“好奇与珍重用精神食粮丰富自己。
是这个吗???

6. 语文花开七上答案时world文档的,人教的,

不明白你的意思

7. 语文花开七上答案

1.D 2.B 3.略。4.C 5.①密 ②拆 ③竟④决 6.①记叙 ②描写 ③议论 7. 不能。因为连用两个“我的”,意在强调“我”与“母亲”、“妻子和儿子”之间的挚爱之情,所以并非赘词。 8.①祖孙对举,表明祖孙之间有不同的要求。 ②祖孙对举,表明祖孙二人有同样的特点。——听从于“我”。 ③夫妻对举,表明夫妻二人各有所为,背负着老的、小的,却共同把整个世界背了起来。 这种文句对举,语句大致整齐,以优美整齐的形式强化了亲情,且富有趣味。还有: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了。 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祖孙对举,表明二人虽年龄不同,却有共同的特点——不重。
9.①一个“像”字架起了母子亲情关系今昔比较的桥梁:儿子小时候很听母亲的话,是个乖孩子;母亲现在老了,十分尊重、顺从正当中年的儿子;可以说是母慈子从,儿孝母顺。写出了母子间几十年来相处和谐的关系,充满骨肉亲情。
②“总算”表露出“我”盼春春至的欣喜之情。表达了“我”对慈母的孝敬之情。
③一个“熬”字形象地写出了老母亲面对漫长的酷冬,在身体和精神方面所经受的磨难之巨。
④“太迟,太迟了”表达了“我”对春天久盼不至,致使一些老人经不住严冬的折磨而在清明将到时死去的怅恨之情,其间也交织着对自己母亲身体的担忧和焦虑之情。
10.地点 人物 11.第②与第③段之间。 12. “强壮”是从母亲看儿子的角度说的,在年迈的母亲眼里,儿子正值中年,是“强壮”的;“高大”是从儿子看父亲的角度说的。 13.祖孙发生了分歧,等“我”定夺,“我”的处理,决定着一家人散步的气氛,而家里所有的人又都听“我”的,所以,责任重大。 14.晚辈尊重孝敬老人。长辈爱惜小孙子。尊老爱幼的品质。
15.【解析】抓住关键句子理解。【答案】我原以为自己的心灵与他贴得很近,可万万没有料到他并没有把父母当作自己的朋友。 16.【解析】题目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找出本体即可。【答案】儿子内心世界的秘密。 17.【解析】读原文作答。【答案】原以为第二次偷看犹如第一次那样非常容易得手。 18.【解析】扣住“再一次来到儿子的房间” “鬼使神差般地欲看”两句回答。【答案】 爸爸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不对,也没有真诚的求得儿子的谅解,爸爸所求得的谅解,只是要求儿子把锁打开,为他下一次偷看儿子的日记提供方便,因为爸爸“一心想走进儿子的内心世界”。 19.【解析】说真话,赞同 ,不赞同都可以。【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8. 七上语文花开期中试卷答案

七年级(上)期末质量调研语文试卷答案
一、积累运用(20分)
1.斓、盎、贮、zǎo、lǜ (共2分。对2~3个得1分,对4~5个得2分。不倒扣分)
2.(1)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3)便引诗情到碧霄 (4)举例: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共6分。1线1分,有错该句不得分)
3.A.(共2分。正确的情节:最终,陈应达顺利参赛,并为班级赢得了一枚金牌)
4.(1)《好书伴我成长》改成“好书伴我成长”;(2)“打开”改为“拉开”;(3)“维幕”改为“帷幕”;(4)“我市在2004以来”改为“我市自从2004年以来”;(5)“开创了效果明显、参与面广、活动深入等特色”中的“开创”改成“形成”;(6)将“效果明显、参与面广、活动深入”中的“效果明显”移到“活动深入”后面。(共4分。改对1 处得1分,给满4分为止。如有其他改法只要合理亦可给分)
5.答题要点:(1)称呼。(2)先肯定其有一颗爱美之心,再指出他(她)的这种行为损害了大家对美的欣赏。(3)语言得体。示例:阿姨,你真是一个热爱美、热爱生活的人。但是,如果让桂花自由地盛开,让大家都能欣赏到桂花的美,都能闻到桂花的香,这样是否更好呢?(3分)
6.(1)刊物的编辑要做辛勤的蜜蜂,从文艺百花园中采集智慧的花粉,酿成甜香的蜜,奉献给读者。(2)众多的读者要像蜜蜂勤劳采集花粉酿蜜一样,广泛浏览文章,获取智慧的甘露。(答对一点得两分,答对两点得3分。扣住绿色作答也是一个好的得分点。意对即可)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共14分)
7.文章论述了产生创造性思维所必须具备的要素及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2分)
8.对一闪念的想法进行反复思考、琢磨。(2分)
9.作者并不同意这一观点。细读选段⑥,即可得知作者认为人人都有创造力。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关键在于能否能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事例:鲁班发明锯子;黄道婆革新纺织技术;幼儿园小朋友自行创作一幅画。(观点及理由2分,事例2分,共4分)
10. C (3分,作者引用某心理学专家小组的研究结论,从论证方法上来讲是通过讲道理证明自己的观点)
11.答案要点:(1)池田菊苗精通化学知识。(2)他敢于探求新事物、活用知识、进行尝试。(3)他关注一闪念的想法也就是所谓的灵感。(共3分)
(二)(共16分)
12.母亲为了使儿子明白做人的最简单的道理:“欠下的债总是要还的”。(或:为了使儿子懂得做人要诚信的道理,为了使儿子懂得自己应该肩负的责任。意对即可。2分)母亲找到了儿子复苏的人性;母亲找到了回归到儿子身上的善良;母亲找到了陌生人对自己的关爱;母亲找到了母爱的巨大力量;母亲找到了信念和毅力的巨大作用。(答对一点给一分,只答母亲找到了儿子不给分。2分)(共4分)
13.米勒呆怔了一会儿;米勒的心像被什么猛击了一下;米勒被震撼了;留下这位老妇,我会好好照料她的;看着垂下头的米勒;“不错!”米勒哽咽起来,嗫嚅着说,“如果鲁卡那个混蛋知道,他一定会无地自容,也一定会自首的。”米勒也早早起来了,他没有再劝阻,只是在胸前画了个十字,目送着渐渐远去的车影。(写对三句即可,3分)
14.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好心人鲁卡的坚定信念:老妇的儿子在母亲爱心的召唤下,在母亲人格魅力的影响下必将幡然悔悟。(3分,意对即可)
15.答题要点:(1)采用第一人称。(1分)(2)羞愧、自责、懊悔以及对鲁卡的感激。(2分)(共3分。视想象的合理性和语言表达的流畅程度按0、1、2、3四档给分)
16.(1)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永恒的爱。(2)母爱的力量是巨大,母爱往往能创造奇迹。(3)做人要严守道义,要敢于负责,否则就伤害了他人和自己的母亲。(4)陌生人的善举往往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5)信念和毅力的作用是巨大的。(共3分。每答出一点得1分。意对即可)
(三)(共10分)
17.(1)完全没有(2)直立像屏障的山峰(3)这里指奔驰的快马(4)消失(4分,意对即可)
18.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实在是趣味无穷。)(译错一处扣1分,2分)
19.材料一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传神地写出了三峡之中两岸群山高峻的特点;材料二采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山像慈母般温存、体贴与慈祥的特点,突出了济南冬天的小山的可爱。(意对即可,4分)
三、作文(40分)
20.一类卷36~40分,二类卷32~35分,三类卷28~31分,四类卷24~27分。24分以下慎打。
建议切入分为31分。

9. 语文花开七上第四单元测试卷答案

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1.简要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中多处运用了比喻,请选择一句,说说秒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满意回答2010-12-11 01:371、蹦跳
2、鞭打
3、修饰,表伴随状态
4、脸色

海水稍稍接近岸边,隐隐露出白色,向驱赶着千百只小鹅扑打翅膀受到惊吓飞起

说明看白杨潮的起因,第二段些潮水不同状态的景致

“蹴起如百万雪狮”,说明潮水声势之大,气势之壮

阅读全文

与2013语文花开七上答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