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合力与共力点关系 是什么
合力是把力运做一个点
② 常有“合力共筑”之词,但也有人用“共筑合力”的提法,请问是错误用词吗
携手 [xié复 shǒu] 词语释义本词条制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展开携手,词语。 手拉手的意思。中文名携手外文名 arm in arm 拼音 xié shǒu 解释携手并肩引证解释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基本解释 ◎ 携手 xiéshǒu [hand in hand] 手拉手携手并肩引证解释亦作“携手”。 1.手拉着手。《诗·邶风·北风》:“惠
③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教师集体备课,是教师继续教育,实现专业成长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是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目前,小学数学教师的备课活动,流于形式,费时低效,不但不能成为教师的有益活动,反而成为负担,那么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 一、教师集体备课的内涵及要求 教师集体备课是指两个以上的教师集合在一起,就即将要实施的相同课程,各自发表其教育教学见解,以形成共识的一种整合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智慧开发活动。 其目的是充分挖掘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潜能,有效地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为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不难看到,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展开的要求是: (1)必须有两个以上的教师参与; (2)须具备相同课程或相关性质的探究内容; (3)是教师因共同需要有目的进行的,而不是随意的; (4)通过活动凝聚智慧资源。 二、集体备课的意义。 1.深化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课程改革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所面对的是全新的教学内容,新老教师(包括骨干教师)都面临着重新熟悉新课程的重任。集体备课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促使教师熟悉教材,理解新课程的内涵。 2.借助合力提高备课的质量与效率,优化课堂教学。集体备课不仅仅是熟悉教材,教师还要对教法进行深入地交流,其结果是汇集个体的备课成果,形成集体智慧,这样必然提高备课效率和备课质量,为优化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3、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集备的过程除了要研究教材教法,迅速的理解教材,掌握算法;还要教师交流是如何收集材料、如何钻研教材的,提高备课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教学理念的交锋,使教师在争论、交流中,不断明确认识,使自身专业素质不断成长。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级各类学校都充分认识到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意义,加大了落实力度,采取了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积累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经验,提高了广大教师的认识。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许多学校的集体备课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1、集体备课形同虚设,集体备课流于形式,人在心不在,没有真正体现了集体备课的功能; 2.集体备课中教师(包括主讲和其他教师)的准备明显不充分,一人主讲,他人旁听,组长事后补笔记; 3、集体备课中组长的带头作用不明显,核心作用没体现,准备工作不充分,组织工作不到位,如何进行集体备课组长心中也没底; 4、如何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心中有数,但是不愿意交流。 5、教干认识不足,老师没有认识到集体备课的重要作用,被动应付。 6、少数单位从网上下载教案,实现教师“自我解放”。集体备课成了“网上资料的拼盘”。 原因分析: 一是集体备课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为什么要集体备课?); 二是社会发展机制不健全导致教师对事业的追求标准降低(集体备课能给我什么?); 三是技术层面还缺乏必要的“套路”创新(怎么进行集体备课)。 四、集体备课的做法 (一)个人初步备课 在每次集体备课之前,个人都要熟悉教材内容,把握知识结构,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学生的认知经验和水平,简要组织发言提纲,以便在集体备课时做到心中有数。 (二)集体研讨备课 1、备全册。 学期之初要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每学期开学前,以乡镇或学区的年级组(驻城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体学习课程标准,通读全册教材、明确指导思想,分析学生现状,把握知识系统和结构,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分析教学重点难点,通盘考虑解决重点难点的策略,安排学期教学进度。 2、备单元。 根据集体备课情况拟定单元教学计划,掌握单元教学目标,分析教材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设计教学方法等。在单元测试后,还应该对测试情况作简要分析,同时制定补教补学措施,必要时同年级教研组可统一制定测试题进行补教补学。 每单元集体备课一次,每次有确定的中心发言人。计划的拟定一般提前两周进行。 同时注意:(1)单元备课必须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进行;(2)根据单元的侧重点,突出单元备课的创新性、开放性,切忌一人讲,大家听,搞形式、走过场;(3)不要把集体备课演变成教案审订,搞成“一人备课、集体定稿、分头使用”,使教学成为“千课一面”的机械表演。 3、备重点课时 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带动弱校弱师的教学上水平,对每单元的重点课时非常有必要进行集体备课。在集体研讨时,主讲人(可由骨干教师承担)要理清教学的环节和步骤,并就每一环节设计的理念或依据、达到什么目的讲清楚,在集体中进行讨论,最后确定出最佳方案,形成教案。有条件的单位在单元备课时可组织教师执教先导课,教研组内集体听评,进而改进教案,供其他教师参照。 语文、数学每周保证至少2课时、英语每周至少1课时的集体备课时间。其它学科的集体备课由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不作统一要求。同时各学科还应随时随地进行教学问题的研讨与交流。 (三)个人二次备课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要深入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程序,确定教学结构和教具使用,科学设
④ 如何加强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集体备课,是教师继续教育,实现专业成长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是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目前,小学数学教师的备课活动,流于形式,费时低效,不但不能成为教师的有益活动,反而成为负担,那么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
一、教师集体备课的内涵及要求
教师集体备课是指两个以上的教师集合在一起,就即将要实施的相同课程,各自发表其教育教学见解,以形成共识的一种整合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智慧开发活动。
其目的是充分挖掘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潜能,有效地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为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不难看到,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展开的要求是:
(1)必须有两个以上的教师参与;
(2)须具备相同课程或相关性质的探究内容;
(3)是教师因共同需要有目的进行的,而不是随意的;
(4)通过活动凝聚智慧资源。
二、集体备课的意义。
1.深化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课程改革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所面对的是全新的教学内容,新老教师(包括骨干教师)都面临着重新熟悉新课程的重任。集体备课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促使教师熟悉教材,理解新课程的内涵。
2.借助合力提高备课的质量与效率,优化课堂教学。集体备课不仅仅是熟悉教材,教师还要对教法进行深入地交流,其结果是汇集个体的备课成果,形成集体智慧,这样必然提高备课效率和备课质量,为优化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3、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集备的过程除了要研究教材教法,迅速的理解教材,掌握算法;还要教师交流是如何收集材料、如何钻研教材的,提高备课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教学理念的交锋,使教师在争论、交流中,不断明确认识,使自身专业素质不断成长。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级各类学校都充分认识到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意义,加大了落实力度,采取了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积累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经验,提高了广大教师的认识。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许多学校的集体备课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1、集体备课形同虚设,集体备课流于形式,人在心不在,没有真正体现了集体备课的功能;
2.集体备课中教师(包括主讲和其他教师)的准备明显不充分,一人主讲,他人旁听,组长事后补笔记;
3、集体备课中组长的带头作用不明显,核心作用没体现,准备工作不充分,组织工作不到位,如何进行集体备课组长心中也没底;
4、如何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心中有数,但是不愿意交流。
5、教育认识不足,老师没有认识到集体备课的重要作用,被动应付。
6、少数单位从网上下载教案,实现教师“自我解放”。集体备课成了“网上资料的拼盘”。
⑤ 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备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提起备课,大多数一线教师认为这只是应付检查的一种无奈的劳动,与提高教学质量没有多大关系。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象,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成了课改进程中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备课是教学的起点,教学理念目标得以达成是终点,期间的过程要靠方法来实现。“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只要备而有用,就是有效。伴着课改的春风,我校从实际出发,关于有效备课这一环节做了深入研究,形成了自己的思路是:“个人初备,生成预案──集体研讨,博采众长──个人复备,彰显个性──教后反思,逐步提升”。 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互助合作和专业发展的有效形式。然而在实践中,问题多多:个人初备不到位,教学预案低效;集体备课的形式化严重,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了应付检查,一些教研组变着法地玩形式,教学案成了“教案之和”,有的甚至成了“网络资料拼盘”,还美其名曰“资源共享”,“拿来主义”成了大部教师惯用做法,备课成了“背课”,备课上课“两张皮”;“磨道效应”根深蒂固,教后反思淡漠;备课考评的片面化与形式化等。 一、师资配置合理化,备课组织最优化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体备课的精华之处,就在于集教师的群体智慧,通过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形成合力,促成教学案。集体备课往往以备课组为单位展开,备课组成员的构成便成了备课气氛、备课效率和质量的影响因素。因此,应根据教师的性格、性别、年龄和业务能力等合理调配备课组成员,慎重划分,达到最优化组合。备课组内成员之间结成“师徒对子”,组内成员之间既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同时也是师徒关系,如此便于勾通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备课主体的潜能。 二、个人初备周密化,教学预案规范化 个人初备是集体研讨的基础,唯有个人初备周密充分,才能促进集体研讨的深入。每位教师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教学经验,不同的思路,对教学过程进行经验性推测,作出周密的预设,为集体研讨奠定坚实的基础。备课组长提前一周把备课内容通知给组内每位教师,个体教师独立深入研读教材,分析学情,搜集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完成的教学预案中的相关栏目。①通过本节课要达到什么的目标?教学重难点是什么?②本节课知识的起点是什么?学生的现有认知情况如何?逻辑起点在哪里?③你将如何突破重难点?为此,你将创设什么的情景?④选择的达标检测题是什么?为什么要选择此题? 三、集体研讨民主化,众人智慧集中化 集体研讨是备课的中心环节,研讨过程中,只有教师的思维得以碰撞,观点得以交流,才能将备课活动引向深入。但这种研讨活动的前提是民主的氛围,唯有民主的氛围才能使教师各抒己见,才能使备课活动集思广益。研讨过程中,组长的作用是想方设法保持研讨的热情,保证讨论的连续性、讨论话题的集中性,而不是统一思想,形成“模式化”教学方案。主备人的任务是收集每个人的闪光点,生成“粗框式”教学案。 备课组成员应树立正确的主体观,摆正自身位置。只有教师在观念上真正明确集体研讨的精髓,才能真正把学校范围内的这一教研活动开展得有意义。集体研讨是一个民主参与、讨论的过程,经验多寡、教龄长短不应成为交流的障碍。“元老”教师要打破“权威”意识,摒弃优势心理,尊重他人意见,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年青教师要本着学习的原则,大胆开口,说出自己的见解,积极地参与到集体备课中来。 问题是研讨的开始,没有问题便无法谈起,在每周一集体研讨时间里,大家围绕个人预案中的话题和上一周的体验畅所欲言,个抒已见,谈论教学中的种种困惑,抒发教学中的得意情怀,探讨教学中的神来之笔,明辨教学中的是非曲直。此时,备课和教研已融为一体,这种不起眼的、形似“聊天”的研讨过程,使得教研脱去了神秘的外衣,变得平民化、大众化,集体备课充满学术论证的氛围。 四、个人复备细致化,教学预案个性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经过集体研讨之后,生成的教学案只是一份“显性”存在,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因此,个体教师不应鹦鹉学舌似的盲从。新课程要求弘扬个性,个体教师应将集体成果与自身的教学风格、学情有机地结合起来,重新审视个人预案,批判性地吸纳集体智慧,解决制约教学的诸多问题,对“粗框式”教学案进行创造性地再修改、加工、完善和提升,形成个性化的“隐性”腹案。这种细化后的教学案包涵了他人的智慧,但决不是生硬的“拿来主义”,其间融合了自己的思想,渗透了自己的思考,是教师实施个性化课堂的基础。正如魏书生所说,“一定要注意以我为主,以我的教学风格、教学个性、教学特长为主。用各家各派的理论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学特长,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与个性”。备课过程中,最珍贵的就是那些属于自己的东西。 五、教后反思深层化,逐步提升快速化 教后反思也称课后备课,是教师备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2]如果说课前备课是课堂的前奏,那么课后的批判性反思则可视为课堂的延续和沉淀。美国教授巴里斯在《培养反思力》一书中说:“那些喜欢反思,并且在此基础上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效果的教师,也会成为胜人一筹的教师,他们可以指导一般教师的成长。”可见反思的重要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备课是否有效必须通过课堂来检验。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之后,绝不能一备了之,而应在课堂教学之后再次备课,深刻反思,及时反馈信息、讨论研究,拓展备课的效能,杜绝“磨道效应”,快速提升教师的素质。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坚持写教后反思,课后第一时间把“成功之举、失败之处、学生的独到见解等”记录在教学案的教后反思栏目内。教学反思要“短、平、快”,要短小精悍,写真实感受,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没有一定格式,没有字数限制。 六、评价方式多样化,教师备课有效化 新课标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要对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给予同等重视,使发展变化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目前,在我校由领导限定的、一元化的、与新课标要求不相适应的考评方案已经彻底消失,检查备课不再是检查教学案的带名词。我们在教学案上设置如下评价表格(师生共用),增加了评价内容和评价主体、评价方式的更加多样化。增强了评价的导向功能,教师备课更有方向感。
⑥ 合力与共点力有区别吗若有,则有什么区别 急啊~~~~~~~~~
两个完全不同抄的物理概念袭 初学易混淆
首先合力简单说来就是物体所受所有力的总和
定义
一个力,如果它产生的效果与几个力共同作用时产生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叫做几个力的合力
共点力的定义则是
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外力的作用,如果这几个力有共同的作用点或者这几个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这几个外力称为共点力
共点力是合力的一种特殊情况.
⑦ 常有“合力共筑”之词,但也有人用“共筑合力”的用法,请问是错误用词吗
合力,顾名思抄义就是合袭成的力。力有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共筑,在不同的领域或不同的方面为同一目标的各方面,各层次致力于目标的实现。
就如同过去说“喜新厌旧”,后来把这个词改为“厌旧喜新”,过去是喜欢上新东西才厌旧东西,或者厌旧东西才能喜欢新东西道理一样。
个人认为“合力共筑”或“共筑合力”的用法一个意思,就是说大家合力才能共筑梦想,或者说要共筑梦想需要大家的合力,所以该词意思大致一样可用,怎么说都不错。供参考。
⑧ 如何在教育合力的形成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何才能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成人、成材,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如何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呢?从总体上看,学生的教育应该由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进行,教育的效果往往是这三个方面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三方面教育相协调、互相促进,三者形成的合力将是不可估量的。反之,若三方面教育不一致,产生了滞后或分岐,教育的影响就会互相削弱。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意义1、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整体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学生的生活环境,由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组成,它们以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形式占据了学生的整个生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任何一个方面失控,都会造成教育在空间和时间上出现空缺和断层,其结果,必使学生的各种教育无法有机的衔接,使学生在一定的时空内失去控制,从而为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乘机渗入提供了机会。因此,搞好上述三种教育的衔接和协调,是整体化教育的十分重要的方面。2、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保证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除了在时空上不能出现空缺和断层,还有一个在方向上能否保持一致的问题。如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方向上不能保持高度一致,那么,它们各自的作用不仅会相互削弱、抵消,甚至还会给学生的思想造成很大的混乱,使学生不知所云。随着学校中独生子女的日益增加,家长对子女的溺爱、娇生惯养的倾向日益突出;社会上一些反动、荒诞的电影、录像、书刊、歌曲对学生的影响,这些负面效应使我们感到,社会应该增强责任感,统一组织社会教育工作;家长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素养,从而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方向保持一致。3、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间的互补作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不仅在时空上有所不同,而且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效果上也有各自的特点。在孩子年龄较小时,家庭教育有它独到的优势。学校教育有严肃性、计划性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形成坚实的思想品质基础。而社会教育具有内容多样、方式灵活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发展个性品质及兴趣爱好,也有利于学生在更广阔的范围中了解自然和社会。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在家庭中自私、任性的孩子,在同学及老师面前会收敛许多;在学校表现平平的学生,在某些社会活动中却表现出各种特长和巨大的潜力。因此,对某一特定的目标,有时家庭教育或社会教育的不能顺利实现,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却能顺利的实现,反之亦然。有时通过一种教育途径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几种教育途径共同作用却能实现。总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各有特色,它们之间很难互相取代,只有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协调一致起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特长及共同影响的互补效应,才能取得最佳的整体教育效能。 班主任应如何协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使之形成合力在各种教育力量统一的过程中,班主任起着重要的协调或沟通作用。在校内,班主任是学生和各科教师之间的纽带,在校外,班主任是沟通学生与社会、家庭的桥梁。要能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协调起来,形成合力,发挥好学校教育在教育合力中的主导作用,需要靠班主任的努力。如何才能充分发挥班主任的这种协调作用呢?班主任是联系学生与任课教师的纽带任课教师除了完成相关专业的教学任务,还担负有教育每个学生的重任。不少学生做事情往往从感情出发,对教师印象的好坏,往往会影响到他们对这门课的兴趣和学习成绩。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也影响着教师的情绪、教学水平的发挥。若班主任能协调各任课教师,发挥任课教师的优势,对学生统一要求,就会使本班各任课教师,形成坚强集体,发挥群体优势,获得高质、高效的教育效果。我认为,班主任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纽带作用。(1)作为班主任,要向全班学生介绍各学科任课教师的教学特点、长处及以往的教学成绩,让学生课前就对任课教师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建立任课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同时班主任要让任课教师了解全班学生的总体情况、个体差异及个自特长,使任课教师能够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学质量。(2)班主任应该经常注意沟通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的信息。向学生转达任课教师对他们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的赞扬及任课教师对他们的进一步的要求;向任课教师转达学生对这一学科教学情况的满意程度及学生对教学的合理建议。由于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基础,提出要求和建议,也就易于为双方接受。(3)班主任应该抓住机会,增进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的感情。如在教师节,各科科代表给任课教师送一张贺卡;邀请任课教师参加班级组织的迎新年联欢活动;班干部探望生病的教师;邀请任课教师一起去学习或生活困难的学生家中家访。建立了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也就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班主任是连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班主任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主动与学生家庭互通信息。向家长反映子女在校的表现,同时从家长中获取学生在家庭的活动安排。从而统一认识、统一要求,争取家庭的积极配合,充分发挥教育的功效。班主任与家庭联系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二种。(1)家访是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最常用的方式。班主任的家访,一定要建立在与学生真诚相待,热心帮助学生的基础上,不能简单的变家访为告状,否则,家访不仅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与班主任的对立情绪,影响教育效果。家访前,班主任要进行充分的备课,考虑好要谈的问题,要向家长了解的情况。家访中要注意谈话的艺术,从而使家访的目的明确,效果显著。(2)家长会是学校、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另一种形式。在班级组织的家长会上,班主任可向家长介绍班级教育、教学情况;介绍学生的进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向家长提出协助学校工作的要求;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请家庭教育经验丰富的家长向其他家长介绍经验。为了使家长会开有成效,可以邀请任课教师参加,促成家长与各学科任课教师的直接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