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自主备课优点

自主备课优点

发布时间:2021-01-24 00:14:42

1. 在高效课堂中如何运用导学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前备课,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1、提前备课:了解学生,版疏通教材,从纵横两方面把权握知识体系。
2、集体研讨:备课组长提前一周召集全体组员就教学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
3、课前备课: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完善。
4、课后备课: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

2.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课堂高效备课

我们的现代化教学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手段,尤其是对于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每个人都有机会面对整个信息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呈现在面前,使许多人的理想能够很快实现。而运用现代技术进行语文教学中,更能发挥更大的效率。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丰富了语文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学习“媒介”,解决了学生学习困难。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
我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谈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丰富了语文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而小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非常有利于他们知识的获取、存储与建构。

三年级,我在讲授《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时,像很多课一样,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把学生引入了美丽的海底世界。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这时,我不是把课文中的知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开启了一扇通向海底世界的大门。学校的局域网里就提供了河北远程教育网关于本课的资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组合成小组,自己到网站上去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

于是,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分成了“海底动物考察队”、“海底植物考察队”、“海底探险队”等不同的小组。在我给精心准备的网站中,学生们就像进入了一个神奇而美丽的海底世界,一个个奇形怪状的动物、一种种姿态万千的的植物、一座座奇异的山峰、一朵朵盛开的珊瑚,就那样真切地呈现在学生们面前。

大家兴奋地浏览着,热切地交谈着,认真地记录着,一个个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此时此刻,学习是那么快乐而有趣。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已自然而然地达成,何用教师再去枯燥地介绍海底的知识呢。由于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有了探究的内容和对象,学生自主搜集和处理信息,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

因此在小组汇报的时候,学生们就自己小组选取的对象进行了认真而详尽的汇报,其丰富程度连我都始料未及。汇报后,再结合课文的文字理解和感悟海底世界的美丽和物产丰富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了。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学习“媒介”,解决了学生学习困难。

学生的认知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理解、感受语言的能力比较弱,尤其对一些抽象的语言文字——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理解就更加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媒介”,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转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

古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所创设的意境是深远的。如何引导学生来学习古诗,感悟诗人语言之凝练,体会古诗之神韵呢?我觉得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解决了这个难题。

如在教学白居易的《忆江南》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笔下江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我设计制作了能体现诗情的课件,并选取了古琴曲作背景音乐。上课初,我先以一张配有诗文的电子幻灯片呈现教学内容,在具有古风古韵的音乐声中,我动情诵读全诗,激起了孩子学习的热情,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理解诗意时,我演示了课件。在太阳缓缓升起,遍地开放着鲜艳的花朵,春光水碧,红花像燃烧的火焰的画面出现时,学生眼神中透露出异彩,不但对诗意的理解了然于心,而且感情得到了升华。

同样的在讲授《桂林山水》时,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讲到桂林的山水之美时,播放课件,画面上山川林立,水在潺潺的流淌,音乐响起,把学生带入到山水之间,有亲临其境的感觉,逼真地体会到桂林的山水之美,上课时学生激情高昂,纷纷说将来要到桂林去旅游。这样,在一节课当中,溶入音乐、美育的欣赏,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被动地参与多。

在语文教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就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从而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

如在《夜莺的歌声》一文教学前,我发现学生对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背景了解甚少,直接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是,学生的信息来源之一——校图书馆这方面的资料很少,因此我直接组织学生上网查询,以苏联卫国战争为线索,上网进行拓展阅读。

当学生坐在电脑前,便会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没有陌生感,没有约束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学习。这样,他们有了更独立的思维空间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的自主精神得到了体现,教学氛围更加生动活泼。

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

语文教学如果依靠教科书、教师、学习的参考资料(书本)等的信息,那么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工具书、网络、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

如教完《景阳冈》之后,为了让学生的知识面不只停留在书本上,不只对武松的“武艺高超,疾恶如仇”有所了解,还要对其他人物有所了解,课后布置学生收集大量有关《水浒传》中其他人物的故事,经过加工整理办一期“水浒群英传”的板报。同学们马上分工合作,有的在互联网上搜索图片,有的上图书馆查找资料,通过各种途径同学们把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汇总。这样学习小组的同学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可见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这样既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又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学生也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总之,在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加以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最终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3. 如何让孩子提高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1、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满足感。掌握一个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是关键,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方法不得当,学习严重受挫,就会越来越没兴趣,甚至产生讨厌的情绪。

学习掌握速读记忆的能力,通过训练,实现阅读提速、整体感知、理解记忆、注意力集中的提高。同时极大的缩短了学习的时间,平时需要几个小时完成的学习任务现在几十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了,效率提高了很多倍,成就感、自豪感油然而生,学习的兴趣自然会提高很多。具体练习见《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软件》,安装软件即可进行试用训练。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你的阅读速度提高5倍左右,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阅读、学习效率和兴趣。

2、学习要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多与老师、同学交流讨论,培养自学兴趣 。知识要互补,思想要共振,学习讨论也是很重要的,它既可以活跃学习气氛、集中注意力,又可使学生信息得到交流,思维得到调整

3、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给自己制定一个合适的目标,并进行不断的调整、完善。采用激励、奖励等各种方法,实施和完成计划,养成学习习惯。

培养学习兴趣的过程也是自学的过程,主动地学习,从学习中找到快乐,这样学习兴趣就会慢慢地养成。

4. 怎样备课更有效

一、充分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1.了解本班的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上课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实际情况,只有深入了解了学生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因此在设计教案时,要真正吃透学生,深入分析学生的基础,全面了解学生的素质发展状况。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参差不齐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一样。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怎样让学生自主的学会知识,还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考虑如何设计练习题,不仅要有鲜明的针对性,还要有层次性,能够照顾到全班学生。尤其重要的是还要想到这节课那些同学学起来有困难,需要老师的指导,好在课上作重点地辅导、点拨。只有这样才能把课上好,上实,才能真正做到促进全班学生的发展,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2.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
教师课前必须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学生还没有掌握,有多少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学生能自己学会,哪些需要教师引导。
3、了解学生的心理准备状况
了解学生心理是备好课的切入口和关键。要获得成功,关键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加与到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备课要把握学生的心理规律、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等情况,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容存在的偏见或误解,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特点,对教材进行重组、加工、再创造,力求使课堂教学符合 学生的兴趣。
二、要吃透教材,科学地确定好教学目标。
备课时要吃透教材,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恰当地确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这个环节上,要深入理解这一部分内容和前后的知识是如何衔接的,有几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是什么联系,哪一个知识点最关键。只有抓住这些,教师上课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教学。
三、要备重难点
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辅以知识讲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讲中出重点,才能使一堂课有灵魂。
所谓难点,即数学中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难点和重点有时是一致的。备课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认真研究,抓住关键,突破难点。
四、要备交点
即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数学知识本身系统性很强,章节、例题、习题中都有密切的联系,要真正搞懂新旧知识的交点,才能把知识融会贯通,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学生才能举一反三,更有利于灵活地运用知识。
五、要备疑点
即学生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备课时要结合学生的基础及实际能力,找准疑点,充分准备。有意识地设置悬念,多用启发,让学生积极思考,质难质疑,引导学生分析判断,教师指导则点到为止,让学生自己把能力充分发挥,将疑点搞清楚。
六、备课要设计自主探索的环节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新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为此,我们要使用好新教材,挖掘新教材各种资源,为学生设计自主探究的学习环节。备课时应做到: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凡是学生难于理解或不易接受的,教师要点拔引导,让学生去主动建构;凡是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可能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互相帮助学习。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的运用”时,可设计三个不同层次的自主探究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法,开展自主学习。第一层次,认为自己能够解决,可以自己独立尝试进行化简比。第二层次,认为感到困难的,可以打开课本进行自学,教材是怎么做的?第三层次,经过自己努力后还有困难,可以请教他人,求得别人帮助。
七、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的开发教材资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本人的教学风格等特殊性实现有效的整合,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要,才能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写好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将平时星星点点的启发和顿误、有特色的教学经验和典型问题记录下来,既要记成功之举,也要记“败笔之处”:既要记学生的见解,又要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千变万化法,更要记下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更能为写教学论文提供题材,为教育教学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要备好一节课,必须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的处理教材,合理科学的确定探究目标,灵活安排教学结构,采取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拓宽数学知识领域,充分体现数学价值的魅力。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地努力,力争备好每一节课,才能上好每一节课,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社会所淘汰。

5. 怎样才能做到备课的实效性

一、充分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1.了解本班的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上课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实际情况,只有深入了解了学生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因此在设计教案时,要真正吃透学生,深入分析学生的基础,全面了解学生的素质发展状况。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参差不齐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一样。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怎样让学生自主的学会知识,还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考虑如何设计练习题,不仅要有鲜明的针对性,还要有层次性,能够照顾到全班学生。尤其重要的是还要想到这节课那些同学学起来有困难,需要老师的指导,好在课上作重点地辅导、点拨。只有这样才能把课上好,上实,才能真正做到促进全班学生的发展,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2.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
教师课前必须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学生还没有掌握,有多少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学生能自己学会,哪些需要教师引导。
3、了解学生的心理准备状况
了解学生心理是备好课的切入口和关键。要获得成功,关键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加与到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备课要把握学生的心理规律、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等情况,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容存在的偏见或误解,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特点,对教材进行重组、加工、再创造,力求使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兴趣。
二、要吃透教材,科学地确定好教学目标。
备课时要吃透教材,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恰当地确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这个环节上,要深入理解这一部分内容和前后的知识是如何衔接的,有几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是什么联系,哪一个知识点最关键。只有抓住这些,教师上课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教学。
三、要备重难点
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辅以知识讲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讲中出重点,才能使一堂课有灵魂。
所谓难点,即数学中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难点和重点有时是一致的。备课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认真研究,抓住关键,突破难点。
四、要备交点
即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数学知识本身系统性很强,章节、例题、习题中都有密切的联系,要真正搞懂新旧知识的交点,才能把知识融会贯通,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学生才能举一反三,更有利于灵活地运用知识。
五、要备疑点
即学生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备课时要结合学生的基础及实际能力,找准疑点,充分准备。有意识地设置悬念,多用启发,让学生积极思考,质难质疑,引导学生分析判断,教师指导则点到为止,让学生自己把能力充分发挥,将疑点搞清楚。
六、备课要设计自主探索的环节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新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为此,我们要使用好新教材,挖掘新教材各种资源,为学生设计自主探究的学习环节。备课时应做到: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凡是学生难于理解或不易接受的,教师要点拔引导,让学生去主动建构;凡是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可能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互相帮助学习。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的运用”时,可设计三个不同层次的自主探究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法,开展自主学习。第一层次,认为自己能够解决,可以自己独立尝试进行化简比。第二层次,认为感到困难的,可以打开课本进行自学,教材是怎么做的?第三层次,经过自己努力后还有困难,可以请教他人,求得别人帮助。
七、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的开发教材资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本人的教学风格等特殊性实现有效的整合,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要,才能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写好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将平时星星点点的启发和顿误、有特色的教学经验和典型问题记录下来,既要记成功之举,也要记“败笔之处”:既要记学生的见解,又要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千变万化法,更要记下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更能为写教学论文提供题材,为教育教学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要备好一节课,必须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的处理教材,合理科学的确定探究目标,灵活安排教学结构,采取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拓宽数学知识领域,充分体现数学价值的魅力。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地努力,力争备好每一节课,才能上好每一节课,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社会所淘汰。

6. 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努力提高45分钟的质量,这是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一向不赞成加班加点。原因:一是我觉得靠拖长时间给学生补课,这种办法,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角度来说有百害而无一益处;二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也只能是“事倍功半”的低效率,甚至没有效果。学生也是人,假如我们每天下班后,硬把学生留下,就算是表面愿意留下来了,又会有什么高效率呢?学生经过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的紧张学习后,我们当老师的还把他留下来辅导,如此的搞疲劳战术,试问这效率会是如何呢?所以,稍有理智的教师都不会赞成通过延长学习时间来弥补课堂教学的缺漏,长期的疲劳战,势必造成学生厌学,造成师生都疲惫不堪焦头烂额的局面。只有提高单位时间内工作效率,老师才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的质量也才有保证。如何才能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呢?
一、把功夫用在课外,充分备课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在教师水平、教材内容和学生基础已定的情况下,备课是教师能否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能否认真备课和善于备课,也是能否迅速提高教学水平的主要环节。教师在备课中应本着遵循教学目的决定性、教材内容的规定性、教材对象的可接受性、教学方法的适应性以及教学过程的教育性的原则,做到两个“吃透”。首先是吃透教材,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通读教材,研究和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思想内容、知识基础和基础训练的要点,从而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便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目标做必要的准备工作。其次是“吃透”学生。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差异情况等,从而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来备课、上课。如果每节课教学目标不明确,教材的处理、课堂的结构等都会失去依据,其结果只能是教学内容不是面面俱到、详略不分,就是喧宾夺主,杂乱无章,从而就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每节课前最好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出示给学生,然后由教师把应教的内容根据课标要求转化为一组组面向全体学生的序列性较强的问题,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动机和行为。
我们应在备课时除备常规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多思考如何才能用更精炼的语言,更准确的语气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大多数时间的主人,让他们有更多、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与探讨,促进其主动发展。这样做才会使时间的效率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甚至于产生大于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果。
二、精力用在课内,精心上课
好的课堂不仅有质而且要有量。高质量的课堂要求教师既有既定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教师要优化课堂时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中有所提高;教师讲解问题不在多少而在精要,组织讨论不在花哨而在实用,合作互动不能天南海北而要联系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稍有教学经验的老师都知道: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前5分钟到20分钟。所以,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时间分配。珍惜时间不是教师急不可待地把课堂内容讲完,而是要多给学生时间思考。教师可根据不同课型安排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方法,保证在最佳时段内完成主要任务、解决关键问题,然后再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或讨论等,使教学过程一直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进行,保证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内均有所获。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自己应心中有数,哪里该启发引导,哪里该讲解,哪里该重点强调,教师应把握好“讲”的尺度,千万不能什么都讲,什么都问,漫天撒网,由教师一人唱“独台戏”。否则,挤掉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教师劳而无功。叶圣陶先生说过:“假如学生能够‘领悟’了,能够‘研究’出来了。就无须教师的‘讲述’了。教师所‘讲述’的,只是学生想‘领悟’而‘领悟’不到,曾经‘研究’而‘研究’不出来的部分。这才显出‘讲述’的真正作用。”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讲得太多了,学生活动太少。教师少讲,学生多读、多思、多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
在上课前我们不妨制定一个时间表,标明每一个教学环节大约所需时间,努力控制好节奏,做到课堂尽量无废话,多给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让学生主动探索,提高效率。时间是有限的,但我们必须坚持在每次提问之后都要“等一等”,哪怕只是几十秒钟。让所有的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思考,为解决问题作出自身努力。经过这一点时间的思考,他们也许就能茅塞顿开,不仅省去教师讲的时间,而且有利于面向全体,提高课堂效率。学生积极主动去学,比任何教学方法都好。
教师讲得多,必然剥夺了学生学的机会。把难以理解的知识简单化,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教师更大的作用是“导”,而不是“教” ,学生的“学”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在学生如何“学”上做文章。重在让学生“悟”。教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时间“悟”。有道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其实有好多知识不是讲出来的,而是悟出来的。教师讲的少,就要精讲,把握好哪些知识需要讲,哪些知识不需要讲。课堂上教师如果滴水不漏,大讲特讲,反而会将学生引入迷魂阵里。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要倾注全部的爱心和热情,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在给优生“锦上添花”时,一定要注意为中间生和暂时差生“雪中送炭”,使其向优生转化。教师的期望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这些方式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了快乐,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就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去发现探索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在素质教育环境下,教师教书育人凭得不再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如果能适当的多利用现代教具。如多媒体课件、教学图片、挂图、投影仪等作为辅助教学的有效手段,这样既可节约板书,把有关内容简介出来,又可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接受更多的信息,利于学生立体思维。其中教材上图文并茂的插图常是教师教学疏忽的一个地方,需要我们多加揣摩,多利用。可见重视教具及课本插图的作用,也不失为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教无定法,贵要得法。 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是教学活动的生命力。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教师选择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就会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效率。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应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化,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四,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第六,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现阶段,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七,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要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消除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无暇顾及研究学生的现象,从而解决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由之路。
“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效率。今天,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总要求下,“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更为重要。从目标教学到洋思经验,无不体现出高效的课堂。彻底打破“我讲你听”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须做多方的努力,教师必须作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所谓“有所不为”:
第一,放得下罗嗦,把时间交给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人。传统教学中,重教不重学,我教你学,是与现代教学背道而驰的。有些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太深,教学习惯难以改变,课堂上惟恐讲不到位,总是大谈特讲,甚至可以说是罗里罗嗦,把课堂大部分时间占用,而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一方面,教师口干舌燥,有时是满头大汗;另一方面,学生却一旁轻看,个别酣然入梦。这种课堂怎能提高效率呢?精讲少讲,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去自主学习、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准备充分,要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方能为之。
第二,放得下直白,把思考留给学生。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不思考怎会有创新呢?由此课堂教学中,婆婆妈妈式的直白应放得下,把更多的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提倡学生各抒己见,形成自己的见解。许多问题最好不要轻易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由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来获得,从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正如陶行之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师主要在学习方法上指导,思维方式上点拨。改变那种让学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从而成为爱动脑、善动脑的学习者。
第三、放得下架子,把交流让给学生。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在教学中家长式的命令,过分的逼迫,难以与学生形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多讨论、多交流,消除隔阂,最大的理解、宽容和善待学生,才能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陶行之先生曾说过:“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严师出高徒”,这里的“严”,应理解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做学生的楷模,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生活的引路人。师生交流、讨论问题,态度要和蔼、诚恳,不要生硬、高姿态,有时说话语气也很重要。一堂成功的课,必须有良好的师生间双边活动,这样教学相长,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放得下手脚,把机会交给学生。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特别是活动课、实验课等,多把动手的交给学生。一项研究任务,一次专题研究、一个调查报告、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绎一段对话,都是锻炼学生的分析、思考、行动诸能力的好机会。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是最好的诠释。
所谓“有所为”就是:第一、积极组织教学,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
课堂教学中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要运用机智的手段来组织好教学。那种放任、放纵式教学法是非常错误的,允许学生犯错误,绝不是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课堂中的混乱无序是老师的过错。假设课堂是出戏,那么教师担当着导演的职责,好的导演才能导出好戏,好的组织教学,才会有成功高效的课堂。
第二、积极正确的引导,保证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和思路。
课堂教学,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样不能忽视教师的积极的引导。学生的创造潜能,要有教师的正确引导,才会很好的挖掘出来。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围绕某个主题进行学习、探究,回答可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确立好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引发学生学习发积极性等,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掌握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
第三、及时检查纠正,保证学生做到堂堂清。
课堂上,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教师的帮助纠正很重要。特别是学生通过做习题,最能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归纳出个别和共性的问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做到节节清堂堂清。教师的帮助,使学生趟过一道道湾,跨过一道道坎,最终达到知识的神圣殿堂。
第四、多多肯定鼓励,保证学生充分的自信心。
“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十个指头有长短”。忽视个性差异,简单以优劣分,对学生的伤害是很大的,甚至会造成一生的阴影。课堂教学中,尊重其差异性,尽可能分层教学,评价标准多样化。多鼓励,少批评;多肯定,少指责。用动态的、发展的、积极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赞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有时,一句赞美的话,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一句肯定的话、一个赞许的点头、一张表示优胜的卡片,都是很好的鼓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结果。 构建快乐高效课堂,促进快乐校园建设
自市教育局提出了“关于建设快乐校园的实施意见”和全市快乐校园建设经验交流会之后,我校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强化育人手段,提出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自主自信,合作完善”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反馈达标”的教学模式,立足课堂主阵地,追求快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把握内涵,准确定位,确立以活动为载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依托,营造乐教乐学新境界。
建设“快乐校园”,课堂是主阵地,追求快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根本,只有建立起乐教乐学的氛围,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现在,我校正在进行课堂教学“革命”,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做法,开放课堂,建立了平等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合作完善,自主参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
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就是以教师为本和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就是要相信教师、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教师心情愉快地高效地工作,并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以学生为本就是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尊重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和合理需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用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升学需要,更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应有的基础,不仅要让他们现在学习好,还要他们现在活得好,活得健康、愉快、幸福!
二是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有利于教师教书育人,也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我们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少一份抱怨,多一份赞赏,我们提出了以爱育人,用爱塑造未来,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强力推行快乐高效课堂改革。为什么小孩乐意上幼儿园,因为那儿有好玩的玩具,爱做的游戏,有趣的故事,友善的小朋友和和蔼可亲的阿姨;为什么孩子上到小学初中就有逃学、辍学现象,是因家庭困难辍学吗?不是,绝大多数是因为厌学而辍学。而造成厌学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老师施教的方式与方法。反思我们的教学过程,整堂课只有教师一个“我”,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地接受,学生厌学思想严重,导致因成绩差而造成的辍学现象时有发生(以前我们学校也不少);教师重视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合作交流;以及教师采取一刀切,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师道尊严,没有平等的对话等使教学过程一潭死水,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严重的遏制,造成课堂低效,效果低下。在教育局提出构建快乐高效课堂之后,我们通过深入反思,经过研究,达成共识,在初一、初二两个年级进行课堂教学“革命”。我们立足课堂主阵地,追求快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原来的课堂教学结构,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在,在我们的课堂上看到的是:“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由学生主宰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我”。
二、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加强教学研究,建立符合自己校情、学情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搞形式,不摆花架子,用自己的思想,办自己的事情。我们通过分析、归纳“成功教育”、“合作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以及“三三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等教育教学理论,形成了以“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反馈达标”的教学模式,确立了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合作者;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参与者、探究者;教学的重点必须转移,学会学习比掌握专门知识更为重要。学会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提出问题,只有提出问题才能分析与解决问题,任何创造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不可能创造,因而,学校对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给予高度重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对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奖励。同时我们还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做什么,怎么做,用什么样的方式做,要求教师既要当好“幕后导演”又要当好“台前主持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展,自主探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二)从严要求,从细做起,创新常规,完善常规,落实科学的评价机制。“抓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是在落实常规中坚持的一贯作风。自建设“快乐校园”以来,学校制定并修改了部分制度、规定,制定了《建设“快乐课堂”实施方案》、《建设“快乐课堂评”价标准》和《学生小组学习管理办法》以指导课堂教学改革。
首先,进一步加强备课模式管理,统一格式,灵活操作。通过分析研究,我们设计了“预习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达到展示提升。对师生、生生、小组活动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二是规范操作步骤。
1、我们坚持“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反馈达标,自我展示,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
(1)自主学习:即先由学生个体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在学生自学能力比较低的起始阶段,教师的主导作用尤为重要,采取“学案目标导学法”,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进行自学,然后师生共同认定目标。
(2)合作交流: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可在组内交流或打破小组进行交流,从而达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课堂上学生首先就自己的预习情况,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取长补短。
(3)自我展示:该环节既能锻炼学生展示的能力,也是兵教兵的重要环节,既能彰显学生个性,又能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反馈矫正: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优点的归纳,病例的纠正等。
(5)当堂达标:这一环节是为验证学生学习目标达到与否而精心设置的,对学生来说是学后即考,考后即评,学生全员参与,反馈面100%,测评方式灵活多样,测评结果当堂反馈。
2、课堂教学要坚持“三为主”:即: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赛为主达到快乐、高效的课堂效果。
(1)以学为主:就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小组学习的整体效果。
(2)以练为主:课堂上学生的练习是主线,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组互动。教师仅起主持人的作用,环节的导入,时间的控制,争议的评价等等都有学生来掌控。
(3)以赛为主:单位时间内要给学生以积极参与的动力与适当的压力,生生之间,组组之间要引入恰当的竞争机制,以调动学生快速高效的学习情绪。
三是有效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学习的潜作用。
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按好中差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结成学习对子“一帮一”、“一促一”,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小组学习要讲求实效,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在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热烈的讨论式合作学习,但是多数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我们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共同任务中的分工和个人责任,小组成员之间的信任,对成员完成任务进行加工和评估等要素。我们还制定了《小组学习管理办法》通过动态管理和发展性评价的办法,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
四、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构建快乐高效课堂,促进快乐校园建设,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是我们不懈的追求。课改给了我一个深刻的启示,解放学生,开放课堂,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好学生不是教出来的,是学生自己学来的 ,唯有学生才能创造奇迹。
快乐高效课堂教学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展示与互评代替了老师的例题讲评,更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它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实现了共同发展、整体提高的最终目标。
今后,将进一步加强研究,以课堂为主阵地,积极打造“快乐高效课堂”,营造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快乐校园氛围,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强化教学质量意识,为实现 “快乐校园” 建设的根本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

7. 如何使用功能室提高教学效率的文章

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努力提高45分钟的质量,这是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一向不赞成加班加点。原因:一是我觉得靠拖长时间给学生补课,这种办法,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角度来说有百害而无一益处;二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也只能是“事倍功半”的低效率,甚至没有效果。学生也是人,假如我们每天下班后,硬把学生留下,就算是表面愿意留下来了,又会有什么高效率呢?学生经过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的紧张学习后,我们当老师的还把他留下来辅导,如此的搞疲劳战术,试问这效率会是如何呢?所以,稍有理智的教师都不会赞成通过延长学习时间来弥补课堂教学的缺漏,长期的疲劳战,势必造成学生厌学,造成师生都疲惫不堪焦头烂额的局面。只有提高单位时间内工作效率,老师才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的质量也才有保证。如何才能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呢?
一、把功夫用在课外,充分备课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在教师水平、教材内容和学生基础已定的情况下,备课是教师能否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能否认真备课和善于备课,也是能否迅速提高教学水平的主要环节。教师在备课中应本着遵循教学目的决定性、教材内容的规定性、教材对象的可接受性、教学方法的适应性以及教学过程的教育性的原则,做到两个“吃透”。首先是吃透教材,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通读教材,研究和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思想内容、知识基础和基础训练的要点,从而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便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目标做必要的准备工作。其次是“吃透”学生。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差异情况等,从而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来备课、上课。如果每节课教学目标不明确,教材的处理、课堂的结构等都会失去依据,其结果只能是教学内容不是面面俱到、详略不分,就是喧宾夺主,杂乱无章,从而就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每节课前最好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出示给学生,然后由教师把应教的内容根据课标要求转化为一组组面向全体学生的序列性较强的问题,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动机和行为。
我们应在备课时除备常规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多思考如何才能用更精炼的语言,更准确的语气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大多数时间的主人,让他们有更多、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与探讨,促进其主动发展。这样做才会使时间的效率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甚至于产生大于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果。
二、精力用在课内,精心上课
好的课堂不仅有质而且要有量。高质量的课堂要求教师既有既定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教师要优化课堂时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中有所提高;教师讲解问题不在多少而在精要,组织讨论不在花哨而在实用,合作互动不能天南海北而要联系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稍有教学经验的老师都知道: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前5分钟到20分钟。所以,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时间分配。珍惜时间不是教师急不可待地把课堂内容讲完,而是要多给学生时间思考。教师可根据不同课型安排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方法,保证在最佳时段内完成主要任务、解决关键问题,然后再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或讨论等,使教学过程一直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进行,保证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内均有所获。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自己应心中有数,哪里该启发引导,哪里该讲解,哪里该重点强调,教师应把握好“讲”的尺度,千万不能什么都讲,什么都问,漫天撒网,由教师一人唱“独台戏”。否则,挤掉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教师劳而无功。叶圣陶先生说过:“假如学生能够‘领悟’了,能够‘研究’出来了。就无须教师的‘讲述’了。教师所‘讲述’的,只是学生想‘领悟’而‘领悟’不到,曾经‘研究’而‘研究’不出来的部分。这才显出‘讲述’的真正作用。”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讲得太多了,学生活动太少。教师少讲,学生多读、多思、多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
在上课前我们不妨制定一个时间表,标明每一个教学环节大约所需时间,努力控制好节奏,做到课堂尽量无废话,多给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让学生主动探索,提高效率。时间是有限的,但我们必须坚持在每次提问之后都要“等一等”,哪怕只是几十秒钟。让所有的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思考,为解决问题作出自身努力。经过这一点时间的思考,他们也许就能茅塞顿开,不仅省去教师讲的时间,而且有利于面向全体,提高课堂效率。学生积极主动去学,比任何教学方法都好。
教师讲得多,必然剥夺了学生学的机会。把难以理解的知识简单化,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教师更大的作用是“导”,而不是“教” ,学生的“学”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在学生如何“学”上做文章。重在让学生“悟”。教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时间“悟”。有道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其实有好多知识不是讲出来的,而是悟出来的。教师讲的少,就要精讲,把握好哪些知识需要讲,哪些知识不需要讲。课堂上教师如果滴水不漏,大讲特讲,反而会将学生引入迷魂阵里。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要倾注全部的爱心和热情,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在给优生“锦上添花”时,一定要注意为中间生和暂时差生“雪中送炭”,使其向优生转化。教师的期望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这些方式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了快乐,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就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去发现探索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在素质教育环境下,教师教书育人凭得不再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如果能适当的多利用现代教具。如多媒体课件、教学图片、挂图、投影仪等作为辅助教学的有效手段,这样既可节约板书,把有关内容简介出来,又可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接受更多的信息,利于学生立体思维。其中教材上图文并茂的插图常是教师教学疏忽的一个地方,需要我们多加揣摩,多利用。可见重视教具及课本插图的作用,也不失为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教无定法,贵要得法。 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是教学活动的生命力。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教师选择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就会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效率。(来自《教育在线》)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应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化,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四,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第六,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现阶段,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七,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要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消除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无暇顾及研究学生的现象,从而解决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由之路。

(《天津教育》2008年5月刊)

“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效率。今天,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总要求下,“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更为重要。从目标教学到洋思经验,无不体现出高效的课堂。彻底打破“我讲你听”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须做多方的努力,教师必须作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所谓“有所不为”:

第一,放得下罗嗦,把时间交给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人。传统教学中,重教不重学,我教你学,是与现代教学背道而驰的。有些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太深,教学习惯难以改变,课堂上惟恐讲不到位,总是大谈特讲,甚至可以说是罗里罗嗦,把课堂大部分时间占用,而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一方面,教师口干舌燥,有时是满头大汗;另一方面,学生却一旁轻看,个别酣然入梦。这种课堂怎能提高效率呢?精讲少讲,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去自主学习、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准备充分,要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方能为之。
第二,放得下直白,把思考留给学生。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不思考怎会有创新呢?由此课堂教学中,婆婆妈妈式的直白应放得下,把更多的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提倡学生各抒己见,形成自己的见解。许多问题最好不要轻易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由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来获得,从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正如陶行之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师主要在学习方法上指导,思维方式上点拨。改变那种让学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从而成为爱动脑、善动脑的学习者。
第三、放得下架子,把交流让给学生。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在教学中家长式的命令,过分的逼迫,难以与学生形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多讨论、多交流,消除隔阂,最大的理解、宽容和善待学生,才能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陶行之先生曾说过:“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严师出高徒”,这里的“严”,应理解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做学生的楷模,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生活的引路人。师生交流、讨论问题,态度要和蔼、诚恳,不要生硬、高姿态,有时说话语气也很重要。一堂成功的课,必须有良好的师生间双边活动,这样教学相长,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放得下手脚,把机会交给学生。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特别是活动课、实验课等,多把动手的交给学生。一项研究任务,一次专题研究、一个调查报告、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绎一段对话,都是锻炼学生的分析、思考、行动诸能力的好机会。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是最好的诠释。
所谓“有所为”就是:第一、积极组织教学,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
课堂教学中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要运用机智的手段来组织好教学。那种放任、放纵式教学法是非常错误的,允许学生犯错误,绝不是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课堂中的混乱无序是老师的过错。假设课堂是出戏,那么教师担当着导演的职责,好的导演才能导出好戏,好的组织教学,才会有成功高效的课堂。
第二、积极正确的引导,保证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和思路。
课堂教学,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样不能忽视教师的积极的引导。学生的创造潜能,要有教师的正确引导,才会很好的挖掘出来。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围绕某个主题进行学习、探究,回答可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确立好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引发学生学习发积极性等,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掌握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
第三、及时检查纠正,保证学生做到堂堂清。
课堂上,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教师的帮助纠正很重要。特别是学生通过做习题,最能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归纳出个别和共性的问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做到节节清堂堂清。教师的帮助,使学生趟过一道道湾,跨过一道道坎,最终达到知识的神圣殿堂。
第四、多多肯定鼓励,保证学生充分的自信心。
“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十个指头有长短”。忽视个性差异,简单以优劣分,对学生的伤害是很大的,甚至会造成一生的阴影。课堂教学中,尊重其差异性,尽可能分层教学,评价标准多样化。多鼓励,少批评;多肯定,少指责。用动态的、发展的、积极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赞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有时,一句赞美的话,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一句肯定的话、一个赞许的点头、一张表示优胜的卡片,都是很好的鼓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结果。 (选自《教育在线》)

构建快乐高效课堂,促进快乐校园建设
自市教育局提出了“关于建设快乐校园的实施意见”和全市快乐校园建设经验交流会之后,我校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强化育人手段,提出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自主自信,合作完善”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反馈达标”的教学模式,立足课堂主阵地,追求快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把握内涵,准确定位,确立以活动为载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依托,营造乐教乐学新境界。
建设“快乐校园”,课堂是主阵地,追求快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根本,只有建立起乐教乐学的氛围,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现在,我校正在进行课堂教学“革命”,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做法,开放课堂,建立了平等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合作完善,自主参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
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就是以教师为本和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就是要相信教师、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教师心情愉快地高效地工作,并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以学生为本就是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尊重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和合理需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用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升学需要,更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应有的基础,不仅要让他们现在学习好,还要他们现在活得好,活得健康、愉快、幸福!
二是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有利于教师教书育人,也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我们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少一份抱怨,多一份赞赏,我们提出了以爱育人,用爱塑造未来,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强力推行快乐高效课堂改革。为什么小孩乐意上幼儿园,因为那儿有好玩的玩具,爱做的游戏,有趣的故事,友善的小朋友和和蔼可亲的阿姨;为什么孩子上到小学初中就有逃学、辍学现象,是因家庭困难辍学吗?不是,绝大多数是因为厌学而辍学。而造成厌学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老师施教的方式与方法。反思我们的教学过程,整堂课只有教师一个“我”,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地接受,学生厌学思想严重,导致因成绩差而造成的辍学现象时有发生(以前我们学校也不少);教师重视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合作交流;以及教师采取一刀切,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师道尊严,没有平等的对话等使教学过程一潭死水,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严重的遏制,造成课堂低效,效果低下。在教育局提出构建快乐高效课堂之后,我们通过深入反思,经过研究,达成共识,在初一、初二两个年级进行课堂教学“革命”。我们立足课堂主阵地,追求快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原来的课堂教学结构,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在,在我们的课堂上看到的是:“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由学生主宰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我”。
二、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加强教学研究,建立符合自己校情、学情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搞形式,不摆花架子,用自己的思想,办自己的事情。我们通过分析、归纳“成功教育”、“合作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以及“三三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等教育教学理论,形成了以“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反馈达标”的教学模式,确立了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合作者;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参与者、探究者;教学的重点必须转移,学会学习比掌握专门知识更为重要。学会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提出问题,只有提出问题才能分析与解决问题,任何创造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不可能创造,因而,学校对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给予高度重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对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奖励。同时我们还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做什么,怎么做,用什么样的方式做,要求教师既要当好“幕后导演”又要当好“台前主持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展,自主探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二)从严要求,从细做起,创新常规,完善常规,落实科学的评价机制。“抓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是在落实常规中坚持的一贯作风。自建设“快乐校园”以来,学校制定并修改了部分制度、规定,制定了《建设“快乐课堂”实施方案》、《建设“快乐课堂评”价标准》和《学生小组学习管理办法》以指导课堂教学改革。
首先,进一步加强备课模式管理,统一格式,灵活操作。通过分析研究,我们设计了“预习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达到展示提升。对师生、生生、小组活动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二是规范操作步骤。
1、我们坚持“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反馈达标,自我展示,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
(1)自主学习:即先由学生个体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在学生自学能力比较低的起始阶段,教师的主导作用尤为重要,采取“学案目标导学法”,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进行自学,然后师生共同认定目标。
(2)合作交流: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可在组内交流或打破小组进行交流,从而达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课堂上学生首先就自己的预习情况,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取长补短。
(3)自我展示:该环节既能锻炼学生展示的能力,也是兵教兵的重要环节,既能彰显学生个性,又能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反馈矫正: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优点的归纳,病例的纠正等。
(5)当堂达标:这一环节是为验证学生学习目标达到与否而精心设置的,对学生来说是学后即考,考后即评,学生全员参与,反馈面100%,测评方式灵活多样,测评结果当堂反馈。
2、课堂教学要坚持“三为主”:即: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赛为主达到快乐、高效的课堂效果。

阅读全文

与自主备课优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