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卷

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卷

发布时间:2021-01-20 13:45:51

A.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卷语文卷(必修二)答案

^若a=0,则-2x<0,x>0
若a>0
则x^2-(2/a)x+1<0
开口向上,若判别式4/a^2-4<0,4/a^2<4,1/a^2<1
即a^2>1,由a>0,所以a>1
此时x^2-(2/a)x+1恒大于专0,无解属
若a=1,判别式等于0
则(x-1)^2<0,无解
若0<a<1,判别式大于0
方程x^2-(2/a)x+1=0的根是[2/a±2√(1/a^2-1)]/2=1±√(1-a^2)
所以1-√(1-a^2)<x<1+√(1-a^2)
若a<0
则x^2-(2/a)x+1>0
开口向上,若判别式=4/a^2-4<0,
a^2>1,由a<0,所以a<-1
此时x^2-(2/a)x+1恒大于0
若a=-1,判别式等于0
则(x+1)^2>0,x不等于-1
若-1<a<0,判别式大于0
方程x^2-(2/a)x+1=0的根是1±√(1-a^2)
所以x<1-√(1-a^2),x>1+√(1-a^2)
综上
a<-1,x∈R
a=-1,x≠-1
-1<a<0,x<1-√(1-a^2),x>1+√(1-a^2)
a=0,x>0
0<a<1,1-√(1-a^2)<x<1+√(1-a^2)
a≥1,无解
,我只知道数学

B. 2013~2014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蓊蓊(wéng)点缀(zhuì)潭柘寺(tuò)翘首回望(qiáo)
B.霎时(shà)讥诮(qiào)渺茫(miǎo)一椽破屋(chuán)
C.廿四桥(èr)倩影(qiàn)琐屑(xiè)物阜民康(fù)
D.踱步(ó)斑驳(bó)落蕊(xīn)拈花惹草(niān)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落寞 混沌 驯鸽 牵牛花 蓊蓊郁郁
B.弥望 袅娜 脉脉 梵婀玲 青翠欲滴
C.斑驳 丰姿 风致 卢沟桥 没精打采
D.悲凉 参差 幽僻 泊来品 亭亭玉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 ,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 ,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A.点缀 落叶 触觉 寂寞 B.装饰 落叶 感觉 落寞
C.点缀 落蕊 触觉 落寞 D.装饰 落蕊 感觉 寂寞
4.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落寞:冷落,寂寞)
B.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意:大致的轮廓)
C.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已:已经)
D.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其缺乏。
B.“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俱全,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
C.小李新买的房子装修得十分豪华,钢丝纱窗,大理石地面,漂亮的吊灯,真是琳琅满目。
D.近日面世的《共和国万岁》邮票珍藏大系,版面设计新颖别致,邮票藏品丰富多样,可谓“邮苑奇葩,传世珍藏”。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位曾经驰骋乒坛的名将已经回到祖国,现就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从事运动医学的教学与研究,为国家的体育事业贡献他的力量。
B.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可让病人得到更多心理安慰,也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
C.“锦”是一种丝织品,在古代,由于珍贵的原材料、繁琐的生产工艺,使得织品数量有限,是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时尚奢侈品。
D.在中国,尽管把恐龙化石当做“龙骨”并作为一味中药已有很长历史了,但从科学角度对之进行发现和研究,则是从20世纪才开始的事。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B.郁达夫,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曾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还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他的成名作是自传体短篇小说《子夜》。
C.朱自清的散文语言一贯有朴素的美,他力求“真”,“回到朴素,回到自然”。《荷塘月色》的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贮满诗意。
D.《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课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统领全篇。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荷塘月色》一文中的语段,回答问题。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文中加点的词语极富表现力,下列关于这些词语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以流水喻月光,用动感极强的动词“泻”加以点化,将月光写活了,写出了月辉照耀、如倾如泻的景象。
B.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
C.“斑驳”是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表明黑影中还有绿色与银白色。
D.本来是倩影映在荷叶上,却说成“画”在荷叶上,“画”含有人为的动作,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挥墨描绘“倩影”。这里表现出一种趣味,也显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2.通感,指感觉的转化、迁移。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指出其中通感的用法及其艺术效果。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二)阅读《故都的秋》一文中的语段,回答问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 不出门去吧, 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 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1.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只要……就 B.即使……就是……也
C.虽然……但……也 D.即使……只要……就
2.作者不写名胜古迹,而是着力描写普遍存在于家家户户、街头巷尾的景象。对作者这样选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只有这些平凡的景物才能代表北平秋色的特点。
B.表明北平的秋意无处不在。
C.着力写普通百姓生活中的平凡景物,体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
D.名胜古迹处繁闹之境,而且秋色较为明艳,与作者当时的心情不合拍。
3.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等描写,是从视觉入手,描写北国的秋高气爽和天色清纯。
B.“驯鸽的飞声”,是从听觉角度写秋天的“静”,静中有动,更显其静。
C.“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这“日光”给人明丽灿烂的感觉,使作者感到秋光的丝丝暖意。
D.文中写景选用的大多是些“冷色”,如青、蓝、灰、白等等,以此来显示深沉、淡泊的特征。
4.作者希望“在牵牛花底”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为“陪衬”,是因为( )
A.这样能显出牵牛花的勃勃生机。
B.这样才构成一幅完整、客观的图画。
C.这样能让人更加体会到秋的意韵。
D.这样能让人心情愉悦。
5.下列对于《故都的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故都的秋”,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B.“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句话点明了故都之秋的特点,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C.本文在描绘故都的自然景物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表现了悲秋的主题。
D.课文多处采用对比的手法,烘托出故都的秋与众不同的特色,也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和赞美。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岳 桦
任林举
第一次去长白山,是1995年的夏天。也是从那时起,才知道岳桦是一种树的名字。那是一种只在长白山上才有的树。
那时的长白山,还没有进行旅游开发,没有什么所谓的“景点”,许多人去长白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看天池。我们大概也是那个样子,所以一爬上汽车,人们的心和飞旋的车轮就达成高度的默契,一路盘旋而上,直奔峰顶。尽管一路上的好花、好树、好景层出不穷,但似乎都与我们无关。过后,当我重新翻阅那天的记忆时,除太阳未出时的美人松剪影和最后的那泓天池水还算清晰,中间大部分片段都是些红绿交错、模模糊糊的虚影,如一张张焦距没有对准的照片。
只有那些岳桦树,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意外,也是一个惊奇。
接近山顶时,我无意中将疲惫的目光从嘈杂的人群转向车外,突然,我感觉到,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那些树,纷纷沿着山体将身躯匍匐下去,并在斜上方把树梢吃力地翘起。在透明的、微微颤抖的空气里,我仿佛看到一种神秘的力量或意志,正加到这些树的躯干之上,使这些倔强的生命在挣扎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
这些树的名字,就叫做岳桦。
本来,树与树并立于一处时应该叫做林或森林,但许许多多的岳桦树并存一处时,我们却无法以“林”这个字来定义这个集体。因为它们并不是站立,而是匍匐,像一些藏在掩体下准备冲锋或被火力压制于某一高地之下的士兵那样,集体卧伏于长白山靠近天池的北坡。如果非给它们一个词不可的话,也许叫“阵”或“阵营”更合适一些。那么,构成这个巨大阵营的,到底是怎样的一支队伍?它们到底肩负怎样的使命?
我不知道白桦和岳桦在血缘上有什么联系,不知道它们到底是不是同一种植物,但我坚信,它们彼此是迥然不同的,就算当初它们生命的基因都来自于同一棵白桦树上的同一颗种籽。
白桦生在山下,与溪水、红枫相伴,过着养尊处优、风流浪漫的日子,风来起舞,雨来婆娑,春天一顶翠绿的冠,秋日满头金色的发,享尽人间的艳羡,占尽色彩的风流,如幸运的富家子弟,如万人追捧的明星。而岳桦却命里注定难逃绝境,放眼身前身后的路,是道不尽的苍茫、苍凉与沧桑。
有人断言:“性格决定命运。”暂不说这句话用于人是否准确,但用到树上,肯定是不准确的,实在讲,应该是命运决定了性格。岳桦,之所以看起来倔强而壮烈,正是由于它们所处环境的残酷。
想当初,所有的桦都是长白森林里白衣白马的少年,峰顶谷底任由驰骋。后来,那场声势浩大的火山喷发,将所有的树逼下峰顶,就在向下奔逃的过程中,命运伸出了它无形的脚,一部分桦便应声跌倒。一个跟头跌下去,就掉入了时间的陷阱,再爬起来,一切都不似从前。前边已经是郁郁葱葱的一片,每一种树都沿着山坡占据了自己的有利地形,没有了空间,没有了去路;而后面,却是火山爆发后留下的遍地疮痍与废墟,以及高海拔的寒冷,但那里却有着绝地求生的巨大空间,尽管那里有风,有雪,有雷电,有滚烫的岩石和冰冷的水,最后,它们还是选择了调头向上。
一旦选择了返身向上,桦就变成了岳桦。而今,不管我们把怎样的情感与心愿给予岳桦,岳桦也不可能变成那些挺拔而明快的白桦了,如同山下的白桦永远也不能够站到它们这个高度一样,它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最初的平凡与平淡。因为从白桦到岳桦,作为一种树已经完成了对树本身或者对森林的超越,它们的生命已经发生了某种质变。而今,与山中的那些树相比,岳桦更像一场风;与那些各种形态的物质存在比,岳桦更像一种抽象的精神。
(有删节)
1.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写长白山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记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解释下列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1)我仿佛看到一种神秘的力量或意志,正加到这些树的躯干之上,使这些倔强的生命在挣扎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

(2)命运伸出了它无形的脚,一部分桦便应声跌倒。一个跟头跌下去,就掉入了时间的陷阱,再爬起来,一切都不似从前。

3.作者坚信岳桦与白桦是迥然不同的,他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请根据文意作简要概括。

4.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表现岳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语言表达
对“幸福”的理解因人而异。请仿照示例,将下面作品中两个人物的话补写完整,表达人物对“幸福”的理解。要求:①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②句式相近,每句话补写的字数不超过30字。
示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说:我的幸福就是金子,守住金库的钥匙,就守住了我的幸福。
(1)《项链》中的玛蒂尔德说:我的幸福就是
(2)《荷花淀》中的水生说:我的幸福就是
四、写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生活中,我们一定不要忽视每一个小小的富有人情味的细节,或许那正是我们人际关系和事业成功的关键。一句温暖的话语,暖和了漫长的冬天。
请以“细节”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B
柘廿蕊
2.D
解析:D项“泊”—“舶”。
3.C
4.C
解析:已:抑制。
5.D
解析:D项“新颖别致”意思是新奇、不同寻常,正确;A项“百里挑一”的意思是从一百个里挑出一个,形容十分出众。本项的意思是“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而“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极其缺乏”,不合语境;B项“不容置喙”是“不容许插嘴”的意思。在这里应该用“不容置疑”,表示无可怀疑;C项“琳琅满目”多指书籍或工艺品。
6.B
解析:A项赘余,去掉“就任于”中的“于”字;C项语序不当,“珍贵的原材料、繁琐的生产工艺”改为“原材料珍贵,生产工艺繁琐”;D项词序不当,应该是“研究和发现”。
7.B
解析:郁达夫的成名作是自传体短篇小说《沉沦》。
二、阅读理解
(一)
1.C
解析:“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2.参考答案:这是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光与树影是宁静的,用“名曲”来形容,将读者带入一种幻境,光与影的白黑块,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这是化静为动的写法,将景物写活了,也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其次,身处此境,提到梵婀玲,会很容易联想到《小夜曲》之类的名曲,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其间有某种相通之处,两相烘托,也是意象的叠加,艺术效果倍增,给原有的意境带来了温馨、幽雅的氛围。
(二)
1.B
2.A
3.C
解析:“日光给人明丽灿烂的感觉”错误。
4.C
5.C
解析:“表现了悲秋的主题”错误。
(三)
1.参考答案:(1)补充解释旅行中的印象;(2)为下文描写岳桦进行铺垫。
2.参考答案:(1)①绝地中的桦为了生存而迸发出巨大的生命能量;②生存挣扎的代价是沉重的;③生命的痛苦与希望同在。
(2)①不幸的命运常常在毫无准备中降临;②桦的生命轨迹与生存环境因灾难而发生了根本改变;③他们将面临新的抉择。
3.参考答案:(1)它们的命运不同:白桦生长在山下,养尊处优,而岳桦生长在山上,身处绝境;(2)它们的形态不同:白桦挺拔明快,而岳桦身躯匍匐;(3)它们的性格不同:白桦风流浪漫,而岳桦倔强壮烈。
4.参考答案:(1)拟人,比喻。(2)①通过拟人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由谷底到谷峰、由平凡到卓越的过程更加生动形象;②通过比喻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的内在气质得以揭示和提升。
三、语言表达
参考答案:
(1)玛蒂尔德说:我的幸福就是钻石项链,拥有了钻石项链,就拥有了我的幸福。
(2)水生说:我的幸福就是家乡白洋淀,保卫了白洋淀,就保卫了我的幸福。
四、写作
参考答案:略。

C. 语文必修二能力培育与测试第二单元测试卷b卷的作文怎么写

更要读进去,理解所读文章的结构技艺,语言特点,从中掌握作文定得深刻些,变化多一些。 三、巧选材精心选择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加速器。选材的要求是要新颖,所谓新颖,就是批要选择一般人没有接触过的,或熟视无睹崦实含表深刻意义的。一经作者笔之于书,就会发人深思令人感奋的材料。选材角度要小,要以小见大,写人人眼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材料。为此,必须在头脑中把各种材料比较、分析、综合,进行去粗取精,改造加工,只有这样,才能使材料新颖。而这种积极思考、反复推敲的选析工夫,对提高作文水平很有帮助。 四、常练笔经常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要想入作文的大门,并求得不断进步,更重要的是多练。谚语说的好:“文章读十篇,不如写一篇。”这就道出了作文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我们学习了一篇文章之后,弄懂了文章的结构方法,弄清了文章的写作特色,就要学着运用这些知识与方法去实践,去练习,使之变成自身的作文能力。实际上,我们第学习一篇课文后都可以进行练笔。而片断练习是练笔的一种好方式,片断练习所花的时间不长,又达到了练笔的目的。写日记也是一种有效的练笔方式,天天坚持写日记,以后俄文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五、勤修改反复修改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催化剂。修改是作文必不可少的步骤,是提高作文质量的有效措施。前人说的好,“文章不厌百回改。”“文章是改出来的。”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托尔斯秦的《战争与和平》反复修改了七次;鲁迅先生主张“定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可见,文章修改,一般是指从初稿写出来到最后定稿的加工过程。修时要做到五看:看用词是否通顺,看主题是否鲜明,看结构是否紧凑,看语言是否优美。总之,“文章是改出来的。”一般来说文章总是越改越好的,我们要在“修改”上下工夫。

D. 高中必修二语文化学优案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作文

二十年后,我回到了我的故乡。 下了车,啊,我大吃一惊,路是一条条的专水泥路。汽车属的速度可以和飞机相比,仔细一看,全是气式的,汽车不要轮子,用空气浮在空中。驶去,排出的尾气是水蒸气。看了几眼,我走进了大门。咦,这是我的故乡吗, 一座...

阅读全文

与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