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语文题目
一、(共9分)
1.D(“规定犯罪人可以因其义赈行为折赎罪行”是宋代才有的,不是始终采取的措施)
2.C(A“灾后则采取免除、缓征租赋等措施来恢复民生”是朝赈的内容;B“灾蠲、减征和缓征赋税”是对灾年发生时灾民的赋税义务进行减免;D“救灾程序可分为报灾、勘灾、审户和发赈几个步骤”是清朝的制度)
3.B(A“民间力量和官府力量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不正确,民间力量起补充作用;C“到了清代,中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法制化的救灾程序”我国法制化的救灾程序早就形成;D“避免冒领赈灾物资”的是发两联赈票。)
二、(共33分)
4.B(加:凌驾)
5.A(A:都是介词,“在”;B:①转折连词,“可是”,②词尾,“……的样子”;C:①介词,“凭借”,②目的连词,“来”;D:①连词,表顺承,②连词,表并列。)
6.C(士民到大府门前不是不满意镇台、道台的做法,而是要为他们鸣不平。)
7.(1)现在被称为贤能卓越出众的人,不是书生就是狱吏,只是可以治理太平盛世的普通人罢了。
(2)镇台、道台获罪,谁敢对上和上级官府抗争,对外和凶悍的洋入结怨呢?
(3)古代有捐献家产解除国难、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他们难道不是大丈夫吗?
8.(1)因夜深风雨交加,天气突变,难以入眠而感到愁苦;(2)因身体患病,没有痊愈而感到愁苦;(3)因为受当权者压制,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而感到愁苦。(每一点2分,任答两点都可得满分,意思接近即可。)
9.(1)直抒胸臆,首联直接抒发了诗人在风雨之夜的强烈愁苦;(2)用典,颔联运用了“庄周化蝶”和“杯弓蛇影”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夜半乍醒感受;(3)反衬,颈联描写了灯芯结花的景象,以报喜的灯花反衬自己内心的愁苦。(每一点2分,任答两点都可得满分,手法判断必须准确,应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10.甲:(1)凝绝不通声渐歇(2)别有幽愁暗恨生(3)此时无声胜有声(4)银瓶乍破水浆迸(5)铁骑突出刀枪鸣(6)曲终收拨当心画
乙:(1)形影相吊(2)身世浮沉雨打萍(3)落霞与孤鹜齐飞(4)衡阳雁去无留意(5)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6)石破天惊逗秋雨
三、(共24分)
11.(1)小说的主人公是杏园的“宽门”;(2)月亮沟的人们在宽门墓前的巨石上书写了“杏园宽门”,表明人们对宽门深深的怀念;(3)“杏园宽门”暗示了小说的主题,人们只育像宽门种植杏林那样,少一点物质欲求,和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走进社会发展的宽阔大门。
12.(1)此句运用比拟手法,描写了月亮沟自然环境的变化。作者赋予蜜蜂人的心理,它们陶醉在杏林的美好春光中,歌唱心中的快乐。作者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烘托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拥有美好快乐生活的主题。
(2)人活着的时候应该少一点物质欲求,离开人世的时候才能保持纯洁的品行。
13.宽门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农民。他医术高明,能够治疗各种疾病;他生活节俭,不浪费粮食,也不吃荤腥的食物;他乐于助人,无欲无求,给同乡的人看病从不收取费用,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了月亮沟的面貌;他见识深远,知道人不应该有太多的物质欲望,人应该和自然和谐相处。
14.参考解答:
(1)小说通过塑造宽门这个人物形象,体现了儒家仁爱担当的精神。儒家要求每一个人都关爱他人,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宽门自己没有家庭,但他关爱每一个人。他免
费为他人治病,鼓励乡亲种植杏树,既改变了家乡面貌,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环境,也促进家乡经济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2)小说通过塑造宽门这个人物形象,体现了道家亲近自然的思想。道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宽门利用自然的中草药给乡亲治病,通过改善自然环境来改变乡亲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品质,最后自己也融入自然之中。
(3)小说通过塑造宽门这个人物形象,体现了佛教无欲无求的学说。佛教认为人只有放弃自己的欲求才能够摆脱生命的束缚。宽门没有家庭,没有对财富的追求,没有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还用自己的行动来缓解世人的苦难,这些都是佛教精神的体现。
四、(共24分)
(15~17共9分,每小题3分)
15.A(B拌一绊;C销一消;D姗一珊。)
16.D(A穿凿附会:生拉硬扯的解释,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B十室九空:十户人家有九家空,形容天灾人祸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C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D未免:表示不以为然,意在委婉地否定。)
17.C
(二)语言表达应用(共15分)
18. (4分)
序号 修改方法
① 关联词语使用错误,“不但……而且……”,应改为“虽然……但是……”。
② 搭配不当,儒商不能是现象,将“现象”改为“群体”。
④ 缺主语。“历来”前要加上“它”。
⑤ 成分赘余,删除“和影响”。
19.(6分)中秋节:⑤②③⑥千重山远,十分相思百分念 三秋桂子,一轮明月两地心
无宵节:⑦④①⑧玉树银花,万户当门观瑞雪
欢歌笑靥,千家把酒赏花灯
20.(5分)①实时性(同步性或直播性);②便捷性;③偶然性;④平民化;⑤危害性。(每点1分,共5分。摘抄原文语句不概括的,不给分。)
五、写作(60分)
评分标准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审题参考: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己深
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把你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贵,墙上的铭牌上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⑵ 高2018级语文单元目标检测题七第三学期•综合一的答案
高2018级语文单元目标检测题七第三学期•综合一的答案,
各学校不同。
不挂网公布的。
可询问学校教务处和办公室。
最直接的是问你的语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