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哈三中2015年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的答案
三中2015年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答案 1.C(原文中表述的是装饰的主要目的是美化自己) 2.C(强加因果,原文中两句话是递进关系,前者并不是后者的原因) 3.B(A项张冠李戴,原文中描述用羽毛等装饰不够表现主宰者的气魄;C项原文中人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向自然环境示威;D项过于绝对,夸大了装饰的作用。) 4.B(领:领受,接受) 5.A 6.C(朝廷是考虑到于敏中在朝为官很久,为官清廉于文无据。) 7.(1)大学士刘统勋认为这不是施政要领(政治上重要的事),想要暂时搁置他的提议。于敏中认为朱筠的奏议很好,和刘统勋全力(尽力、极力)争论,于是(朝廷)任命于敏中作为正总裁,主管这件事。(采分点:政要,古今异义词,翻译出施政要领等意思1分;寝,搁置1分;善,意动用法,认为„„好1分;主,主管,主持1分;句意1分) (2)现在大事将要完成,于敏中竟然有这样的事情,这是你福泽有限,不能接受我的深厚的恩情,他难道不自己感到痛苦羞愧后悔吗?(采分点:垂,将要,接近1分;乃,竟然1分;是,这或翻译出判断句式1分;宁,难道1分;句意1分)8. 嗟为嗟叹之意,一叹惜别离,因同知己离别而惆怅;二为故人被贬、宦海沉浮而感伤;三是抒发因病不能亲自送别友人的遗憾之情。四是在愤懑不平友人遭遇中寄托抚慰与希望。(答出一种情感给2分,两种情感给四分,三种情感给5分) 9. 宋诗用典抒情(1分),借用孙楚和屈原的典故表达友人才学高超却仕途坎坷,寄托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2分) 陈诗借景抒情(1分),高高的树荫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滔滔江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表现时间催人离别和面对离别的不舍之情。(2分) 10.(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1.(1)答D给3分,答 E给2分,答A给1分,答B、C不给分。(A项目的概括不全面,塑造人物以及表现战争的复杂残酷也是小说创作的目的。B项开篇没有细节描写。C项小说主人公形象有不同侧面,不是发展变化,而且“抗日英雄”是对人物形象的过分拔高。) (2)①遵守职业道德。剃头张有高超的技艺,却为了给同行留口饭,不肯使用“八音刀”。②朴素的爱国精神。拒绝成为中村专用理发师,为了保护游击队大义灭亲。(每个观点1分,结合材料分析2分) (3)①小说介绍小剃头张人活络,朋友广,这是给地下党传递情报的条件。②在父亲拒绝为中村剃头时,主动承担这个工作,为获得情报提供可能性。③敌人扫荡游击队据点,游击队提前得到消息的情节,暗示了小剃头张为游击队提供了情报。 (4)示例一:①“剃头张”②“剃头张”是小说主人公。③小说情节全都围绕“剃头张”展开④“剃头张”身上表现出的朴素的爱国情怀是小说的主旨。 示例二:①“绝杀”②小说主人公剃头张用送终的刀工“绝杀”了自己的独生子。③暗示抗日军民对日本侵略者“绝杀”。④以“绝杀”为题,一语双关,更具匠心。 12.(1)答B给2分,答 D给3分,答A给1分,答C、E不给分。(A项“梅汝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深深地失望”表述不准确,原文说到了“虔诚地学习俄语,试图不被形势甩下”。C项“梅汝璈没有遭遇身体上的痛苦和物质生活的匮乏”表述有误,原文是“他没有受太大的罪”。E项“孤军奋战”不准确,有一些法官支持梅的做法。) (2)①这段回忆表现了梅汝璈对自己年轻岁月的追忆,对自己坚持法理信念的追思。②通过梅小璈的回忆和评价,引出了梅汝璈所处的处境孤寂。③儿子的回忆,使传主的事迹更加真实可信。描写具体鲜活,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3)①强烈的爱国精神。严惩战犯以慰同胞,不使战争元凶逃脱法网。②崇尚法理的精神。主张法治时代,先审后斩;依据收集证据审判;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头上。③坚持正义的精神。面对其他法官无罪的意见,梅汝璈据理力争,对罪大恶极的甲级战犯给予了相应的审判。 (4)①“法袍”是梅汝璈法理信念的象征,“孤寂”表明坚守这种信念的困境。②东京审判中,他力排众议,以事实为依据,依法理为准绳,使战犯得到应有的判决。③新中国的学科建制使梅汝璈的学科没有了,学术没有了,梅汝璈的法理信念只能成为一种追忆。④在法理信念失落的“孤寂”中,梅汝璈没有放弃对这种信念的向往,才会更加孤寂。 13.D(出类拔萃:形容某人的水平超出同类;与众不同:表示和大家都不一样;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寻常) 14.C(A项承让是承蒙对方相让的意思,使用错误,不能说感谢对方承让;B项杂糅,原因或所致去掉一个;D项语序问题,将不仅和甚至的内容调换。) 15.B 16.例 《墙头马上》是元代著名剧作家白朴的代表作,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这部当时就大获成功的爱情喜剧,反应了当时那个时代的精神。塑造了富有斗争精神的新女性形象。(至少拆分出3重意思,各1分。句意表达2分) 17.略(考虑要点:观点鲜明,以评论为主,表达得体,字数) 18.略你有数学文科的答案么哈三中2015年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的答案
❷ 2015丰源教育小学六年级摸拟考语文试卷答案
六年级语文模拟卷四
❸ 哈三中2015年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的答案
三中2015年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答案
1.C(原文中表述的是装饰的主要目的是美化自己)
2.C(强加因果,原文中两句话是递进关系,前者并不是后者的原因)
3.B(A项张冠李戴,原文中描述用羽毛等装饰不够表现主宰者的气魄;C项原文中人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向自然环境示威;D项过于绝对,夸大了装饰的作用。) 4.B(领:领受,接受) 5.A
6.C(朝廷是考虑到于敏中在朝为官很久,为官清廉于文无据。)
7.(1)大学士刘统勋认为这不是施政要领(政治上重要的事),想要暂时搁置他的提议。于敏中认为朱筠的奏议很好,和刘统勋全力(尽力、极力)争论,于是(朝廷)任命于敏中作为正总裁,主管这件事。(采分点:政要,古今异义词,翻译出施政要领等意思1分;寝,搁置1分;善,意动用法,认为„„好1分;主,主管,主持1分;句意1分)
(2)现在大事将要完成,于敏中竟然有这样的事情,这是你福泽有限,不能接受我的深厚的恩情,他难道不自己感到痛苦羞愧后悔吗?(采分点:垂,将要,接近1分;乃,竟然1分;是,这或翻译出判断句式1分;宁,难道1分;句意1分)8. 嗟为嗟叹之意,一叹惜别离,因同知己离别而惆怅;二为故人被贬、宦海沉浮而感伤;三是抒发因病不能亲自送别友人的遗憾之情。四是在愤懑不平友人遭遇中寄托抚慰与希望。(答出一种情感给2分,两种情感给四分,三种情感给5分) 9. 宋诗用典抒情(1分),借用孙楚和屈原的典故表达友人才学高超却仕途坎坷,寄托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2分) 陈诗借景抒情(1分),高高的树荫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滔滔江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表现时间催人离别和面对离别的不舍之情。(2分) 10.(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1.(1)答D给3分,答 E给2分,答A给1分,答B、C不给分。(A项目的概括不全面,塑造人物以及表现战争的复杂残酷也是小说创作的目的。B项开篇没有细节描写。C项小说主人公形象有不同侧面,不是发展变化,而且“抗日英雄”是对人物形象的过分拔高。) (2)①遵守职业道德。剃头张有高超的技艺,却为了给同行留口饭,不肯使用“八音刀”。②朴素的爱国精神。拒绝成为中村专用理发师,为了保护游击队大义灭亲。(每个观点1分,结合材料分析2分)
(3)①小说介绍小剃头张人活络,朋友广,这是给地下党传递情报的条件。②在父亲拒绝为中村剃头时,主动承担这个工作,为获得情报提供可能性。③敌人扫荡游击队据点,游击队提前得到消息的情节,暗示了小剃头张为游击队提供了情报。
(4)示例一:①“剃头张”②“剃头张”是小说主人公。③小说情节全都围绕“剃头张”展开④“剃头张”身上表现出的朴素的爱国情怀是小说的主旨。
示例二:①“绝杀”②小说主人公剃头张用送终的刀工“绝杀”了自己的独生子。③暗示抗日军民对日本侵略者“绝杀”。④以“绝杀”为题,一语双关,更具匠心。 12.(1)答B给2分,答 D给3分,答A给1分,答C、E不给分。(A项“梅汝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深深地失望”表述不准确,原文说到了“虔诚地学习俄语,试图不被形势甩下”。C项“梅汝璈没有遭遇身体上的痛苦和物质生活的匮乏”表述有误,原文是“他没有受太大的罪”。E项“孤军奋战”不准确,有一些法官支持梅的做法。)
(2)①这段回忆表现了梅汝璈对自己年轻岁月的追忆,对自己坚持法理信念的追思。②通过梅小璈的回忆和评价,引出了梅汝璈所处的处境孤寂。③儿子的回忆,使传主的事迹更加真实可信。描写具体鲜活,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3)①强烈的爱国精神。严惩战犯以慰同胞,不使战争元凶逃脱法网。②崇尚法理的精神。主张法治时代,先审后斩;依据收集证据审判;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头上。③坚持正义的精神。面对其他法官无罪的意见,梅汝璈据理力争,对罪大恶极的甲级战犯给予了相应的审判。 (4)①“法袍”是梅汝璈法理信念的象征,“孤寂”表明坚守这种信念的困境。②东京审判中,他力排众议,以事实为依据,依法理为准绳,使战犯得到应有的判决。③新中国的学科建制使梅汝璈的学科没有了,学术没有了,梅汝璈的法理信念只能成为一种追忆。④在法理信念失落的“孤寂”中,梅汝璈没有放弃对这种信念的向往,才会更加孤寂。
13.D(出类拔萃:形容某人的水平超出同类;与众不同:表示和大家都不一样;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寻常)
14.C(A项承让是承蒙对方相让的意思,使用错误,不能说感谢对方承让;B项杂糅,原因或所致去掉一个;D项语序问题,将不仅和甚至的内容调换。) 15.B
16.例 《墙头马上》是元代著名剧作家白朴的代表作,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这部当时就大获成功的爱情喜剧,反应了当时那个时代的精神。塑造了富有斗争精神的新女性形象。(至少拆分出3重意思,各1分。句意表达2分)
17.略(考虑要点:观点鲜明,以评论为主,表达得体,字数) 18.略
你有数学文科的答案么
❹ 2015年河南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答案
伯阳双语学校2015届九年级下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A.生肖/肖像 真谛/花蒂 警惕/晶莹剔透
B.憎恶/赠与 徇私/殉职 叱咤/姹紫嫣红
C.玷污/沾染 饶恕/夙愿狙击/猝不及防
D.殷切/殷红 木讷/纳闷灾难/多难兴邦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脉膊 舶来品 挺而走险 旁征博引
B.辐射 黄梁梦 通宵达旦 惹是生非
C.潦草 摇控器 悬梁刺股 妇孺皆知
D.部署 百叶窗 食不果腹 一筹莫展
3.古诗文默写。(共8分)
① ,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③韩愈在《马说》中述说千里马不幸遭遇的句子是“ ,
,不以千里称也”。
④潇潇夜雨中,李商隐客居寂寞,倚窗伫立,将相思之情转化成了重逢的希冀:“
, ”(《夜雨寄北》);炎炎烈日下,白居易亲临麦田,放眼望去,目睹了农民田间收麦的忙碌与艰辛:“ ,
”(《观刈麦》)。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①笛福在《鲁滨逊漂流记》一书中,成功地刻画了“硬汉子”鲁滨逊的形象。鲁滨逊为
什么被人们称为“硬汉子”?请结合原著内容加以解释(至少答出两个方面)。
②请解说“骆驼祥子”这一绰号的得名缘由及该绰号所反映的祥子的性格特征。
我选第 题:
5.在下面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每处不多于12字。(4分)
控制好自己的心情,生活才会处处祥和。心情虽不是人生的全部,却能左右人生。心情好就一切都好; ① 。有的人输了,不是输给他人, ② 。总是坏心情,就搅乱思维,影响信心;拥有好心情,才能头脑清楚,信心十足。
① ②
6.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材料一】谈到“中国式过马路”,一位专家说:“说到底,最重要的还是从众心理在作崇。很多市民很久以来有一种从众心理,人家可以走,我为什么不可走?这种心理大多数的人都存在,结果是法不责众。”
【材料二】“闯红灯过马路违法!”近日,杭州、北京、南京等地纷纷对“中国式过马路”亮“罚单”,引来“叫好声一片”。与此同时,有评论说,处罚难度大,执法成本高,重拳整治陷入“两难”窘境。
【材料三】:某校学生路遇红灯后,行为与心理状况的统计(下图)。
(1)仔细探究材料一、二,请分析“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产生的原因。(2分)
(2)请分析材料三的饼状图,提取两条主要信息。(2分)
7.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先简要介绍画面内容,再说说这幅漫画的寓意。(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共16分)
带白蘑菇回家 毕淑敏
妈妈爱吃蘑菇。
到青海出差,在幽蓝的夭穹与黛绿的草原之间,见到点点闪烁的白星。
那不是星星,是草原上的白蘑菇。
路旁有三三两两的藏胞,坐在五颜六色的口袋中间,仰着褐色的面庞,向经过的汽车微笑。袋子口,颤巍巍地露出花蕾般的白蘑菇。
从马岛运回的途中,我买了一袋白蘑菇,预备两天后坐火车带回北京。
回到宾馆,铺下一张报纸,将蘑菇一柄柄小伞朝天,摆在地毯上,一如它们生长在草原时的模样。
服务小姐进来整理卫生,细细的眉头皱了起来。我忙说,我要把它们带回去送给妈妈。小姐就暖暖地笑了,说您必须把蘑菇翻个身,让菌根朝上,不然蘑菇会烂的。草原上的白蘑菇最难保存。
听了小姐的话,我让白蘑菇趴在地上,好像晒太阳的小胖孩儿,温润而圆滑地裸露在空气中。上火车的日子到了,服务小姐帮我找来一只小纸箱,用剪刀戳了许多梅花形的小洞,把白蘑菇妥妥地安放进去。
进了卧铺车厢,我小心翼翼地把纸箱塞在床下。对面一位青海大汉说,箱子上捅了那多的洞,想必带的是活物了。小鸡?小鸭?怎么没听见叫?天气太热,可别憋死了。
我说,带的是草原上的白蘑菇,送给妈妈。
他轻轻地重复,哦,妈妈……好像这个词语对他已十分陌生。半晌他才接着说,只是你这样的带法,到不了兰州,蘑菇就得烂成污水。
我大惊失色说,那可怎么办?
他说,你在卧铺下面铺开几张纸,把蘑菇晾开,保持通风。
我依法处置,摆了一床底的蘑菇。每日数次拨弄,好像育秧的老农。蘑菇们平安地穿兰州,越宝鸡,直逼郑州……不料【A】中原一带,酷热无比,车厢内闷热如桑拿浴池,令人窒息。青海汉子不放心地蹲下检查,突然叫道:快想办法!出黑汁了,而且蘑菇表面已生出白膜,再捂下去,就不能吃了!
我束手无策。【B】青海大汉二话不说,把我的白蘑菇,重新装进浑身是洞的纸箱,我说,这不是更糟了?他并不解释,三下五除二,把卧铺小茶几上的水杯食品拢成一堆,对周围的人说:烦请各位把自家的东西,拿到别处去放。腾出这个小桌,来放小箱子。箱子里装的是咱青海湖的白蘑菇,她要带回北京给妈妈。我们把窗户开大,让风不停地灌进箱子,蘑菇就坏不了啦。大家帮帮忙。我们都有妈妈。
人们无声地把面包、咸鸭蛋和可乐瓶子移开,为我腾出一方洁净的桌面。
风呼啸着。郑州的风,安阳的风,石家庄的风……穿箱而过。白蘑菇黑色的汁液,渐渐被蒸发了,烘成干燥的标本。
【C】青海大汉坐的窗口是迎风的一面,疾风把他的头发卷得乱如蒿草。无数灰屑敷在他的脸上,犹如漫天抛洒的芝麻。若不是为了这一箱蘑菇,窗子原不必开得这样大。我几次歉意地说同他换换,他一摆手说:草原上的风比这还大。
终于,北京到了。我拎起蘑菇箱子同车友们告别,对大家说,我代表自己和妈妈谢谢你们!
大家说,你快回家去看妈妈吧。
由于路上蒸发了水分,白蘑菇比以前轻了许多。我走得很快,就要出站台的时候,【D】青海汉子追上我,说,有一件很要紧的事,忘了同你交代——白蘑菇炖鸡最鲜。
妈妈喝着鸡汤说,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 (选自《毕淑敏散文》)
8.本文叙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带白蘑菇回家”可谓是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请结合全文内容将白蘑菇的“经历”补充完整。(注意加点词,4分)
在宾馆,服务小姐纸箱捅洞盛蘑菇→上了火车, → 车到中原,同室车友腾桌吹蘑菇→火车到站, →到家后,妈妈喝汤赞蘑菇。
9.品读文中【A】【B】【C】【D】四处的画线句,从描写的角度,任选两处进行赏析。(4分)
10.“风呼啸着。郑州的风,安阳的风,石家庄的风……穿箱而过”,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几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1.文章结尾写道“妈妈喝着鸡汤说,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写在内容和结构上的用意。(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共l2分)
“拼爹”难拼出美好未来 李昌禹
①一毕业就面临的“就业难”“高房价”“裸婚”等现实难题,确实让当代青年背负了太重的负担。
②于是,有人重弹“出身论”的老调:“出生决定出路”“拼搏不如拼爹”;有人鼓吹“读书无用论”:“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甚至有人抛出“长相论”:“长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这竟然引得无数网友跟风,大呼“中枪”,呼喊着“这是多么痛的领悟”!
③青春,本该是热血拼搏、永不服输的,所谓“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年轻是冲锋陷阵的资本。然而,一些言论却劝诱年轻人早早缴械投降,或者躺在父辈的功劳簿上睡大觉,岂不是咄咄怪事!
④如果依靠拼爹,陈嘉庚自可守着父亲的米店过着舒适惬意的生活,陈景润大可在战乱
年代托父亲关系谋一份在邮局的稳定差事……
⑤如果依赖拼爹,身为保安的甘相伟恐怕只能躺在床上做做北大梦,棉纺厂工人张艺谋
也许只能在下班后落寞地艳羡别人拍的电影……
⑥但因为这些人有梦想,不甘心,敢拼搏,所以人生从此与众不同。
⑦总有年轻人抱怨自己没有资本、没有关系、没有机遇,却不愿反思自己是否把时间都
浪费在看肥皂剧、刷没有营养的微博、在淘宝“血拼”或者通宵打游戏上。没有一个富爸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以此为借口,丢了拼搏的勇气和斗志。
⑧“无限风光在险峰”,人生要想达到一定的高度,就必须顶住风吹雨打,忍住腰酸背痛,不断攀登。“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受苦的时候,往往也是能力、功力提升最快的时候。“练武不练功,到老一身空”,像扎马步这样的基本功,练起来最苦,也最能锻炼人。这种苦,中老年人吃不消,只有年轻人能做到。所以,“苦”中,蕴含着对年轻人来说最独特的价值和机遇。
⑨话说回来,其实说到“拼爹”,只要不违法乱纪,也是人之常情。不光中国,欧美发达国家一样“拼爹”。“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子女花父母的钱,父母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帮助子女发展,在哪个国家都合乎情理。但俗话说“坐吃山空,立吃地陷”,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孩子,要什么有什么,易于懈怠。如果不思进取,贪图享乐,一旦失去了荫庇,“其亡也忽焉”。中国人常说“富不过三代”,道理就在此。“打铁还需自身硬”,通过奋斗,才能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⑩“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与其对别人拼爹“羡慕嫉妒恨”,不如趁年轻好好奋斗拼搏。莫等青春散场,才后悔来不及、回不去、得不到。
12.请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2分)
13.文章第⑨段划线的文字能否删去?请简述理由。(3分)
14.请分析第⑧段的论证思路。(4分)
15.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⑥一⑨段的哪一段最合适?并简述理由。(3分)
新东方总裁俞敏洪说:“如果总认为别人抓住机会,是因为他有什么社会关系,是因为世道太黑暗,那么我这辈子肯定不可能坐在这里。”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19题。(10分)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周敦颐《爱莲说》)
(二)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迨②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及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 李渔《闲情偶寄·芙渠》)
【注】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迨:等到。③菡萏:未开的荷花。④异馥:异香。⑤芙渠:荷花。
1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鲜: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
B.予: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
C.清:香远益清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记》)
D.通:中通外直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说》)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8.语段(一)以“莲”为中心,又多次写菊和牡丹,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2分)
19.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喜爱和赞美的原因有所不
同,请分别用自己的话加以简要概括。(4分)
语段(一):
语段(二):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0—21题。(共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0.“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1.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2分)
四、作文(50分) 22.任选一题作文。
① 声音,也许来自天籁:风声、雨声、鸟啼声……声声入耳;声音,也许来自生活:掌声、笑声、叮咛声……声声温馨;声音,也许来自情境:书声、歌声、抚琴声……声声醉人。
在我们记忆深处,很多生活影像也许已经淡黄、模糊,然而,那些曾经叩击我们心灵的声音,会时常穿越时空,在我们耳畔深情地响起,潮湿我们的眼眸,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以“那声音在我耳边回响”为题,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②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有一只母鸡下了一个蛋,一群鸡走过来了,一只说:“这个蛋不够大”,另一只说,“这个蛋不够红”。第三只说:“这个蛋不够圆”。母鸡说道:“你们有本事,下一个看看。”其它鸡听后,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要求:①根据材料主旨,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题目:
760字
❺ 2015年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语文第一模拟 site:proct.dangdang.com
1.D【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2.D【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甩规范汉字的能力。
【解题思路】 A.“余辉”应为“余晖”。B“谛造”应为“缔造”。 C.“铺烟”应为“硝烟”。
3.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解题思路】.A项,“上限”和“最多”意思上有重复,可去掉“最多”。B项,不合逻辑,最后一句应该是“人们就要避免去户外活动”。D项,成分残缺,应在“集中供热”后加“的方式”。
4.D【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解题思路】A项,“务必”一词使甩不当;B项,“贵府”是敬辞,使用不当,可改为“家中”;c项,“令尊”是敬辞,用于称剐人的父亲,可改为“家父”。
5.C【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解题思路】诚:确实,的确。
【解题拓晨】 可用代入法判断解释是否正确。代入后,语意通顺又符合语境的则正确,反之则不正确。
6.B【命题意圈】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解题思路】A项,前者为连词,表顺承,可不译;后春为连词,表转折。B项,两个“若”都是假设连词,可译为“如果”。C项,前者为介词,可译为“因为”;后者为介词,可译为“用”。D 颂,前者为连词,可译为“于是,就”;后者为副词,可译为“竟然”。
7.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题思路】 “裴颇不重儒术”错误,原文说的是裴颇为当时的人不重镭术深感忧虑。
【解题据展】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明确是选不正确的一项,还是选正确的一项;其次,把每一个选项和文中相对应的事件认真比对,辨别细微差别。8:(l)刚才在西掖门遇到太傅,他坐着索车,带着两个随从往西边蠹了。
(2)你们两个目前还为贾后所信任,可常常在其左右用祸福之理劝诫 她,希望她不要有太违背理的行为。
(3)如果你的意见不被接受,则可以病为由辞官而退隐。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得分要诀】(1)句的得分点为向、从、西,(2)句韵得分点为犹且、见、冀、大悖,( 3.)句的得分点为若、辞病、屏退。
【解题拓展】 翻译句子时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字字落实。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情况;还要注意虚词,某些虚词可不译,某些虚词需翻译。
【参考译文】
裴颇字逸民,十分不俗,且见识高远,广泛地学习知识,研习古事,在少年时便闻名于世。太康二年,他被征召为太子中庶子,升任散骑常侍。
杨骏将要被杀时,杨骏的党羽左军将军刘豫在门前布置军队,遇到装颇,问他太傅杨骏在哪里。裴颇他说:“刚才在西掖门遇到太傅,他坐着素车,带着两个随从往西边去了。”刘豫说:“我应该去哪里?”裴颇说:“应到廷尉(自首)。”刘豫听了裴颇的话,便弃自己的军队而去。朝廷随后下令让裴颇代替刘豫兼任左军将军,屯兵万春门。
当时天下暂时安宁,裴颇上奏朝廷,请求修建学校,将经书刻在石头上。裴颇学识广博,见闻丰富,兼通医术。苟勖修订音律及度量衡时,查验古尺,发现比当时所用的尺子短四分多。裴领土奏说:“应改革各种度量器具。若不能全部改革,可先改太医用的称重量的器具。如果称药物有差错,就会与神农、岐伯定的用药标准不符。药物的轻重,差一分一两就大不相同,可以致人伤亡,害处很大。古人寿命长而令人寿命短,不一定不是因为这个。”这个意见最终没有被采纳。乐广曾经与裴颁接弃世务,竞谈玄理,想要用理说服装颜,然而裴颁谈论的内容丰富广搏,乐广笑而不能对。
裴颇因贾后不喜欢太子,上表直言,请求提高太子生母谢淑妃的位号,又上奏请求增设护卫东官的后卫卒吏,朝廷提供了三千士兵,于是东宫宿卫兵共万人。
裴颇很担心贾后乱政,与司空张华、侍中贾模商议废贾后而立谢淑妃为后。张华与贾模都说:“皇上自己并没有废黜贾后之意,如果我们专断行事,皇上内心就套认为我们做得不对。且诸王血气方刚,贾后的朋党必有异议,恐怕灾祸一触即发,那时身死国危,也无益于国家社稷。”装颇说:“你们所考虑的的确有道理。但贾后昏聩残暴,没有什么顾虑畏惧的,不久将使天下大乱,这该怎么办呢?”张华说:“你们两个目前还为贾后所信任,可常常在其左右用祸福之理劝诚她,希望她不要有太违背理的行为。幸亏天下还安宁,或许还可以过几年悠闲自得的日子。”这个打算最终被搁置。裴颇早晚劝说其姨母广城君,让她告诫贾后要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对待太子。有人劝告裴颇说:“你有幸能在宫内外尽情说话,直陈己见,如果你的意见不被接受,则可以病为由辞官而退隐。如不赶快按这两条行动,就是再上十次表,大难也难以避免了。”
裴颇感慨叹息良久,终究没有这样做。
裴颇深深忧虑当时风俗放荡,人们不尊崇儒术,何晏、阮籍在世人心目中向来名望很高,还口谈虚无玄理,不遵礼法,倚仗当权者的宠信,白吃俸禄,无所事事;至于王衍那样的人,声誉太盛,位高势重,不以事务为己任,人们互相仿效,风俗教化衰败。于是著《崇有论》来阐释当时的弊端。
9.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解题思路】 “孝谨”是一个词组,不可断开,且根据上下文,李密与祖母生活在一起,不存在“闻”的问题,故可判断此项的断句是错误的。正确断法为:(李)’密时年数岁/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痰/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10.【答案示例】 (1)写景抒情(2分)(2)词的下片写实境,通过写草色来抒发作者的离愁别恨。通过“萋萋”“翠罗裙”抒发他对远隔香尘的伊人的思念。通过写冷落的闲门、凄迷的古道以及烟雨等景物,写出了庭院之孤寂,心绪之凄黯,望眼之迷蒙,将草色、离情与迷蒙的雨色化为一片,抒发离愁别恨的情绪。情景相伴,凄然无尽。(6分)
【诗歌鉴赏】这首词通过写草色来抒发自己的离愁别恨。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纯净明丽的阳春烟景图:春风吹绿了芊芊的芳草,其在飘动的白云的映衬下显得那样葱翠可爱。蒙茸的草地伴随着流水伸向天际,花瓣轻轻地落在草上。这是多么迷人的芳景!可是,读者是否注意到“晓梦入劳褶”这句中的“晓梦”二字?原来这令人神往的如屏芳景,只是一场梦中的幻境而已。即使追寻到梦里也并不圆满,也只是一个凄迷的短梦而已。下片转写实境,写醒后的情怀。用“萋萋”一句换头,仍是从草生发。“萋萋”,芳草美盛之貌。以抒发他对远隔香尘的伊人的思念。“翻忆”句重笔渲染。用“罗裙”形容芳草,在“翠罗裙”上缀以“翻忆”二字,感情上又多了一个曲折。本想眺望一下,略舒郁悒,没想到反而勾起了对绿色罗裙--这最具有女性特征的服饰的思念。这一缕痴情真是不好收拾。“冷落”三句,以排体出之。句句切草、切情,化工之笔。“冷落闲门,”,见出庭院之孤寂,而“庭草无人随意绿’r之神理,印隐含其中。“凄迷古道”,流露出望远之悲心。“凄迷”二字,将心绪之凄黯与望眼之迷蒙两重意象融在一起,并与前片之“望隔香尘”暗相对照。以迷迷糊糊之睡眼,逐古遵之轻尘,真令人难以忘怀。然而作者述情之笔愈出愈精,最后又推出了“烟雨正愁人”之句,把这种怅惘的心境渲染到了十分。以“烟雨”结笔,将革色、离情与迷蒙的雨色化为一片,情景相伴,凄然无尽。
11.(1)枯松倒挂倚绝壁 冰崖转石万壑雷(2)玉枕纱厨(3)越陌度阡契阔谈谦
12.【答案示例】 内容真实表达自由(4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到文中论述观代散文特点的段落(第2至3段);其次要进一步寻找各段落中对应题目的相关语句,对相关语句进行整合压缩;最后分点概括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解题拓展】 解答此类题,一要找准筛选信息的区间;二要对区间内的信息进一步筛选,确定出重要语句;三要对找出的重要语句进行整合概括。
13.C【命题意图】本题综合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题思路】 原文说“它只是把一切问题--哪怕是哲学的与科学的--说得更自然,更亲切”,意思是一切问题包括哲学的、科学的问题,但并不仅仅指这两方面的问题.
14.D【命题意豳】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题思路】A项,戏剧“现在被电影替代”错误,文中是“似又为电影所转移”。B项,“全都”的说法错误,事实上,封建时代的散文中也有反映真实人生的。。C项,韩愈的《毛颖传》,柳宗元的《李赤传》,虽然在语言、章法上模仿正史,但并不能以此判定这两篇文章所记述的就是历史人物。
15.【答案示例】小说的标题“我不想知道小偷是谁”指文中唐拉法埃尔的心理,是一个包含问题的陈述句,小说以此为题,设置悬念,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4分)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赏析文学作品题目的能力。
【解题思路】“我不想知道小偷是谁”是一个包含问题的陈述句,体现了文中人物的心理。此标题,能引起读者两个方面的探讨:小偷是谁?
“我”为什么不想知道小偷是谁?这样设置悬念,能够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6.【答案示例】唐拉法埃尔“泣不成声”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为自己的人生遭遇而伤心;第二,对自己没有教育好学生而自责,为学生不懂事而伤心;第三,对送回钱包的年轻人感激。(每点2分)
【命题意图】奉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一要通读全文,找出题干引用的句子在文中的位置,从而明确答题的信息区间是全文;二要结合全文内容,联系唐拉法埃尔的遭遇,分析他为什么会“泣不成声”;三要明确题干要求的是“分条概括”,必须用简练的语言按点作答。
17.【答案示例】①小偷偷小偷;②钱包里有信件;③小偷送回钱包;④钱包里有学生的乘车证;⑤老师不予追究,发新的乘车证;⑥学生承认错误的时候老师没有戴眼镜。(5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构思是对整篇小说的谍篇布局而言的;其次要明确“巧妙”的意思是不同于一般;再次要仔细分析文章构思方面有什么不同于一般的地方;最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条概括出本文构思巧妙的地方。
18.【答案示例】合理。看到个“模糊的影子”是实写,因为唐拉法埃尔没有戴眼镜,看不清;“影子后面是四月里一片迷人的春光”是虚写,意为唐拉法埃尔明白这个孩子从今以后一定会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傲人,自己的担忧和焦虑消失了,心情非常轻松愉快。(6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首先要针对题干中的问题明确答出“合理”或“不合理”。其次要结合文本和题干合理分析,答出依据。
【解题拓展】作答探究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贴近文本,有理有据;②整体把握,内引外联;③凸显关键,放大内涵;④条分缕析,多角度呈现;⑤明晰题旨,规范表达。
19.(1)【答案示例】今天我这个老婆子豁出去了,只要把贾老太太逗乐了,讨得她的欢喜,一高兴没准儿就能多赏几两银子,够家里忙活几年的了。哎,人穷气短啊,如果有钱,谁愿意成为别人的取笑对象呢?算了算了,看在银子的份上,我老婆子就装疯卖傻,让她们乐一回吧。(6分)
【解题思路】答题要求:注意人称(第一人称),表达方式(描写),写作对象(人物心理活动)。语言要符合刘姥姥这一农村妇女的性格特点,心理要符合特定的场合。
(2)【答案示例】 这里的笑,无不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以及个性特征,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栩栩如生。史湘云心直口快,性格豪爽,所以笑喷了饭。林黛玉弱不禁风,所以“笑岔了气”。
贾宝玉深得贾母的溺爱,所以滚到贾母怀里笑。惜春还是个小孩子,天真幼稚,笑中也不忘向奶母撒娇。而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奴婢地位低下,不可以在主人面前尽情地欢笑,因此有“躲出去蹲着笑”。有的还要帮人换衣服,连笑也得忍着。(6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题思路】要结合人物的阶级地位、个性特点来分析人物形象,此外还要兼顾人物的年龄、性别等来分析人物荚的特点。
20.(1)【答案示例】 云南镇雄山体滑坡46名遇难者名单公布。(2分)理由:新闻标题应是对新闻内容的简要概括。这篇新闻先简要介绍了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特大山体滑坡造成的灾害情况,接着主体部分则是介绍遇难者的情况,最后又公布了46名遇难者的名单,所以用“云南镇雄山体滑坡46名遇难者名单公布”既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又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4分)
【命题意豳】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解题思路】所拟标题必须紧扣消息主要内容作简明扼要的陈述,突出消息最想传达的内容。分析理由时要结合消息内容解答,要能自圆其说。
(2)答案示例:每一个名字都曾经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每一个名字都能触动他的亲人心底的痛,每一个名字都有着生命的重量。公布每一个遇难者的名字,是对遇难者生命的尊重,也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文明标志。公布遇难者名单,能够体现政府信息公开透明,能够提升政府公信力,能够阻止谣言的产生。(6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写新闻短评的能力。
【解题思路]写新闻短评,切入的角度要巧妙,阐述的道理要能服人,此外,要重视规范答题,注意观点鲜明、语言简洁。
21.【立意探索】审题立意时要注重分析禅师的话外之音:如果当时将军没有帮助禅师锄地而下山,就会遇到复仇的年轻人,所以锄地的时候就是将军人生中最好的时间,当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帮禅师锄地;如果将军没有替年轻人包扎伤口,年轻人就可能丧命,也就无法了结二人的仇恨;所以替年轻人包扎时就是将军人生中最好的时间,当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替重伤的年轻人包扎伤口。由此可以看出,最好的时间就是当下,因为只有当下的对间人们才能把握、支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眼前的事情(帮助身边的人)。所以,作文的立意可以有:①活在当下;②重要的是把握现在;③学会帮助别人;④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⑤时刻行善。
【佳作展台】
把握当下, 谁不渴望东方蓬勃的朝阳?谁不渴望“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欣喜?
谁不想消除“草色烟光残照里”的哀怨?
这一切都源于对眼前事物的把握。
一生最好的时间就是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眼前之事,要不将军又怎能免于被袭?又怎能了结与年轻人的仇恨?
请把握当下,做好眼前的事情。
古语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天地之间一蜉蝣的我们不应该沉湎于过去、痴迷于未来,而应该好好把握现在。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综观历史,立功于世者,无不是从当下做起,做好艰前的事情。
试想,若无对眼前之事的把握,王羲之又怎能在兰亭奋笔挥毫,被后人尊为书圣;若无每日的闻鸡起舞,祖逖又怎会在北伐中原后名垂千古。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四大家族的兴衰存亡等都鲜活地展现在小说中,古今无双。但是,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样,《红楼梦》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个伟大的灵魂、一个对眼下事情执着不懈的灵魂。作者曹雪芹身上把握当下的精神一直闪耀着光辉,他坚持,自开始之日,他努力,直到最后…… 于是,在曹雪芹那里,孤独成了一种伟大的情感,死亡成一种唯美的跨越。自他归去,中华的墨香升腾了数百年。 请把握现在,做好眼前事。
张爱玲后半生都处于隐居的状态,因为她懂得做好眼前事才是一个作家应有的品质。于是,她放弃纸醉金迷的生活,几十年母一日,在文学的道路上徜徉。文章在她的笔下,才真正有了生命。她悲天悯人,却又冷漠寡情;她通达世故,却又我行我素。文章里,家长里短;生活中,却又独标孤高。同时承受着灿烂夺目的喧嚣与极度的寂寞,暗撤一路幽香,任由裙裾飞扬…… 、把握现在,张爱玲在无尽的文学空间中绽放着自己灿烂的生命之花。把握现在,做好眼前事,就一定能够“乘长风破万里浪”,便不会再发“塞上长城空自许”的悲音。
当下,就是最好的时间;眼下的事情,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是飞雪,就在现在尽情地飞舞;是春风,就在当下努力地吹拂;是夏雨,就在此时倾情地飘落……
【名师点评】文章结构完整,行文流畅,语言优美。开篇使用反问增强语气,用排比增加气势,并紧扣文章的主旨“把握当下”;接下来用名言、具体事例等反映“把握当下”的重要作用;结尾部分从自然的角度再次点题。总体说来,是一篇较为成功的考场作文。
❻ 山西省2015年中考总复习预测模拟卷语文山西新航
重点背 醉翁亭记,作文是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