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语文选择或填空表达方式练习题附答案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等(参考上文)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借喻、反语、婉曲、顶真、回环、通感等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序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打比方:将_______比作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举例论证:——运用典型事例说明论点。 用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有力地驳倒错误言论或证明中心论点
道理论证:——引用经典或名言、谚语、警句等证明论点 通过讲道理来证明论点。
作者更有力地提出或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用反向事例或事理对比说明论点。
用正反两方面的道理或事实通过对比来论证。突出文章的论点
比喻论证:——借助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论点。 用比喻的方式来证明论点。
它使语言形象生动,它通俗易懂地论证了……[论点]
道理论据:深刻而有力地证明了……
[如果是警句,则说它具有警策作用,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事实论据:确凿而准确地证明了……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说明语段的作用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有时在文章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七)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⑵ 语文填空题求助
1.平凡是幸运,孕育着我们,只要你肯付出
2.平凡是过去,孕育着成长,只要你肯努力
3.平凡是命运,孕育着大家,只要你肯接受
你只说了XX只可以填两个字,并没有说一定要填一个什么词~~呵呵```
⑶ 五年级语文成语填空题以及答案
望采纳
⑷ 小学一年级语文试题填空题()的蓝天
别用自己的知识误导孩子,小学一年级的题答案全在课本或者老师指定的课外阅读里,多翻翻课本
⑸ 语文填空题
当灿烂战国编钟奏出的古曲,
改革开放谱写的新歌,
含义 新中国建设 下边是原文
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
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
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
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
啊,我们爱你,中国!
我们爱你……
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
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
黄山、庐山的云雾飘渺,
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
我们爱你……
龙井茶的清香,
茅台酒的醇美,
江南丝绸的光洁绚丽,
景德镇陶瓷的天工巧夺。
我们爱你……
傣家竹楼前如水的月色,
世界屋脊上布达拉宫的巍峨,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
大草原的羊群、戈壁滩的骆驼。
我们爱你……
战国编钟奏出的古曲,
改革开放谱写的新歌,
神州万里涌动的滚滚春潮,
祖国大地燃起的希望之火。
我们爱你……
奋斗书写的史册,
汗水浇灌的硕果。
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
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魄。
我们骄傲,我们自豪,
我们奋发,我们开拓,
你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强者,
我们爱你啊,中国!金子般的天地
凝结了三千年文化的那轮浩月,
辐射出万人向往的季节,
金秋,
黄金般的天地,
酿造着丰收的美酒;
干杯的啸吼,
划出明天的灿烂,
会聚在圆圆的饼上,
演义着丰收的幸福;
忆往昔:
多少文人墨客,
举杯邀月慨叹家国的忧思,
看今朝:
我们同仁的思绪更加浩瀚,
如醉如痴;
我们追忆:
追忆那共同播种的春雨,
追忆那披星戴月的艰辛,
追忆那团结进取的高风;
我们畅想:
畅想那喷薄欲出的宏图大业,
畅想那你追我赶的彩云,
畅想那辉煌你我的红日;
金秋浩月:
我们永远爱你
⑹ 一道语文填空,答案为什么是这个
同意楼主的观点,“体验”用在这里也没错。
“苦辣”确实是味道,用“体味”非常贴切。不专过属,苦辣也有比喻的意味,因而也可以理解为“痛苦、磨难”,从这个意义上讲“体验……苦辣”就是讲得通的。
如果说“苦辣”是味道,那“甘苦”也是味道,但人们经常说“体验……甘苦”。例如:
1、……这样可以亲身【体验一些创作的甘苦】和奥秘,从而………… ——1994年报刊精选
2、……与农家子弟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体验生活的甘苦】。——1994年报刊精选
3、本来不炒股的他也尝试着投入了一笔资金买卖股票,以便亲身【体验其中的甘苦】。——作家文摘\1996
4、必须【体验这些甘苦】,方才能了解用典的趣味与其需要。——俞平伯《标语》
再看“体验……苦辣”,这也是有实例的:
1、……全方位地【体验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这样才能演绎出精彩的人生。 ——1996年人民日报
2、……是一名真正【体验过最基层工人酸甜苦辣】的石油作家。——作家文摘\1997\王世伟《油田作家周绍义》
可见,尽管使用“体味”很贴切,但使用“体验”也没错。
⑺ 语文填空题
填空第一题答案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第二题答案是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以贾宝玉和林戴玉的爱情故事…….,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⑻ 语文填空题
填词的题
( 形 )单( 影)只
( 生 )( 死 )与共
( 挨 )肩( 擦 )背
反义词: 骄傲专-谦虚 嫉妒属-羡慕 疏远-亲近
近义词: 冒昧-冒失 寂寞-孤寂 告诫-劝告
⑼ 语文六年级下册文学常识填空题答案
一、《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孟子是(思想家 )、(教育家 ),名(轲 )字(子舆)( 战国)时期(鲁)国人。《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 ),孔子名( 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 )(鲁 )国人。
二、《学弈》告诉我们(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三、《匆匆》作者是(朱自清)。
四、《桃花心木》作者( 林清玄),( 江苏扬州人 )人,代表作有( 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技 》《你我》等 )。
五、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 生活的考验 ),会( 锻炼 )出一颗(独立自主 )的心。
六、《顶碗少年》作者( 赵丽宏 ),文中少年(三 )次顶碗。
七、《手指》作者( 丰子恺 ),代表作有( 《原原糖随笔》 )。
八、五根手指名称为(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 性格 ),各具不同的( 姿态 )各有( 所长),各有( 所短 )。
九、《北京的春节》,作者( 老舍),原名( 舒庆春 ),字( 舍予),代表作有( 《老张的哲学》(长篇小说)1928,商务
《赵子曰》(长篇小说)1928,商务
《二马》(长篇小说)1931,商务
《文学概论讲义》(理论)1931,齐鲁大学文学院
《小坡的生日》(长篇小说)1934,生活
《猫城记》(长篇小说)1933,现代
《离婚》(长篇小说)1933、良友
《老舍幽默诗文集》1934,的代
《赶集》(短篇小说集)1934,良友
《樱海集》(短篇小说集)19Z9,人间
《蛤藻集》(短篇小说集)1936,开明
《老牛破车》(创作经验)1937,人间
《三团一》(曲艺集)1938,重庆独立出版公司
《骆驼样子》(长篇小说)1939,人间;修改本,1955,人文
《火车集》(短篇小说集)1939,上杂
《残雾》(话剧)1940,商务
《文博士》(长篇小说,又名《选民》)1940,香港作者书社
《张自忠》(话剧)1941,华中图书公司
《大地龙蛇》(话剧)1941,国民图书出版社
《剑北篇》(诗集)1942,文艺奖金管理委员会出版部
《归去来兮》(话剧)1943,作家书屋
《国家至上》(话剧)与宋之的合著,1943,南方印书馆
《谁先到了重庆》(话剧)1943,重庆联友出版社
《桃李春风》(话剧,又名《金声玉报》)与赵清阁合著,l943,中西书局
《贫血集》(短篇小说集)1944.文聿出版社
《火葬》(长篇小说)1944,晨光
《惶惑》(长篇小说,又名《四世同堂》第1部)1944,良友
《偷生》(长篇小说,又名《四世同堂》第2部)1946,晨光
《东海巴山集》(短篇小说集)1946,新丰出版社
《微神集》(短篇小说集)1947,晨光
《月牙集》(短篇小说集)l948,晨光
《方珍珠》(话剧)1950:晨光
《龙须沟》(话剧)1951,大众
《老舍选集》1951,开明
《春华秋实》(话剧)1953,人文
《老舍短篇小说选》1956,人文
《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
《茶馆》(话剧)1958,戏剧
《上任》(短篇小说)1958,作家
《四世同堂》(长篇小说,又名《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上下册,1959,百花;l-3部,四川人民
《正红旗下》(长篇小说),人文
),选自小学课本的有(《骆驼祥子》《猫》《草原》)。
十、文中提到的重要日子有哪七个(腊八,过小年,除夕,正月初一, 元宵,正月十九)。
十一、《和田的维吾尔》中维吾尔人是(乐观)的。
十二、《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李星华),是(李大钊)的女儿,他死于(1927年4月28日)日,因作者写于( 1943 )年,正值父亲逝世(16 )周年,文中父亲的精神是(可贵)的。
十三、《灯光》作者(王原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