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安徽高考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安徽高考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2021-01-10 03:01:14

1. 2006年高考语文答案(安徽卷)

2006年高考语文参考答案(安徽卷)

1.C ( A 项中的“凭”应为“平”,B 项中“渲”应为“宣”, D 项中的“攻”应为“功”,“简炼”是“简练”的异形词,就目前来看,不能算错。)
2.A(“洛阳纸贵”比喻著作风行一时。 “不容分说”不容许分辩说明。 “巧立名目”变法儿定出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 “追本溯源”比喻追究事情发生的原因。)
3.C (A 项应为“公益林管理者所发生的管理、抚育、保护和营造等支出的费用”。 B 项“完成”与“进步”不搭配。D项“……不折不挠的精神……”)
4.B
5.B
6.D
7.D
8.D(“资”,凭借、获取。这里指用来谋生的方法。)
9.B(两个“于”是介词,在。 A 项“以”,前句是连词“来”,后句是“因为”。 C 项“其”,前句是代词“他们”,后句是语气词“一定”。 D项“之”,前句是代词,后句是助词。)
10.A (“共享家产”错,原文没有这个意思)
附译文::(来不及,以后补上)
“齐民”的意思,就是今天所说的一般百姓(齐等无有贵贱,故谓之齐民)。神农发明耒耜一类的农具,是让天下的百姓得到好处。殷商、周代的强大,按照《诗》、《书》的记述,关键是在让老百姓安乐,老百姓富有了后就可以进行教化。晁错说:“圣明的君王在位之上,而老百姓有不受冻挨饿的原因,并不是国君自己能耕种而使老百姓能有饭吃,国君自己能织布而使百姓能有衣服穿,关键是能为他们开辟获取财富的途径(或方法)。

11.⑴圣明的君王在位而百姓不受冻不挨饿的原因,不是君王能亲自耕种使他们有饭吃,亲自织布使他们有衣穿,而是能为他们开辟增加财富的途径。
⑵然而岁月久了,它们(指所种树木)都派上了用场。先前嘲笑他的人,都来向他请教。
12.⑴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
(意思答对即可)
⑵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意思答对即可)
鉴赏资料:
作为辛派词人,我们提起刘过,总喜欢将他与“金戈铁马”、“整顿乾坤”、“誓斩楼兰”联系在一起,豪放粗犷是其词的当行本色。但他有些词却写得蕴藉含蓄,委婉动人。这反而更使人觉得他是真豪杰,觉出他的真性情来。联想到鲁迅先生所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愈觉此言不虚。
卢梅坡,南宋诗人,刘过在京城杭州交结的朋友,这首词是刘过为他送别时写的。它描写了送别的,尤其是送别后刘过对友人魂牵梦萦的思念之情,写得情真意切,饶有余味。
汉乐府《横吹曲》有《梅花落》曲,是唐宋文人很喜欢听的笛曲。李清照《永遇乐》词人“染柳烟浓,吹梅笛怨”之句。“吹梅角远”化用李词,写在春天的时候他们携手踏青,欣赏那冰肌玉骨的梅花,聆听那余韵悠长的笛声。远,写笛声悠长。一个“远”字,展现了他们胜日寻芳的愉快心情。这两句词,不仅形象地再现了他们欢会的场面,还巧妙地暗示了他们欢会时间的短暂,不过是从秋到春,为下文“匆匆”二字埋下了伏线。如果说“泛菊”二句暗示了他们欢会的时间,那么,“同在京城”则明确地交代了他们聚会的地点。短短十二个字,就把他们聚会的节令、地点和情景交代清楚了,可谓构思缜密,惜墨如金。后三句写“散”,写饯行时惜别心情。“聚散匆匆”是关键句,是本词的题眼,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聚”字结上,“散”字启下,“匆匆”二字,表示他们不论是对“聚”还是“散”,都感到时间短暂,一种友情难以畅叙的遗憾袭上心头。“云边”二句具体写“散”。在这里,作者使用了两个比喻,说明他们此别之后,如云边的孤雁,深以失侣为苦;又如水上浮萍,到处漂泊不定。这两句词情景交融,景中见情,情中生景,哀婉动人。比之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虽境界有所不及,但更令人伤心动情。
下片写别后之思。换头三句先用设问句式加以提顿,直抒胸臆,铿锵有力,说明卢梅坡走后,不能不使人“伤情”,然后用“魂飞梦惊”四字,说明他是如何“伤情”。“魂飞”,写他因友人离去而失魂丧魄,六神无主:“梦惊”,写他为不能再见到友人而辗转反侧,无法安睡。前边用“几度”二句加以总括,就把作者“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秦观《菩萨蛮》),希望梦见友人但又怕醒来只是一梦的复杂感情描写出来了,真可谓情深意切。
写到这里,作者感到还没把他的相思之情写足,于是又用“后夜相思”三句翻入一层,写他想象中追随友人旅程远去的情形。这三句词,化用苏味道“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上来(《正月十五夜》)和贺铸”明月多情随柁尾“(《惜双双》)句意,说明此虽之后,他的心象飞尘一样时时紧跟在卢梅坡的马后,又象明月一样处处追随在卢梅坡的舟旁。这样的写法,真是层层深入,步步紧逼,生生把作者对友人的无限深情和刻骨相思”逼“将出来,深化了主题,扩大了词境,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13.
14.①想到屈原的形象和诗句。
②想到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和诗句。
③想到在屈原馆中另辟闻一多纪念室。
(意思答对即可)
15.⑴忧国忧民的情感,九死不悔的精神。
⑵①少年时代爱读《离骚》,感慨不已。② 青年时代聆听闻一多讲授《离骚》,加深了对屈原精神的理解。③五年前瞻仰屈原纪念馆,心灵再次被触动。
(意思答对即可)
16.因为二人对人民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贞、斗志的坚强、死事的壮烈,都是相似的。
(意思答对即可)
17.⑴特征:秀美,宁静。
⑵作用:以秀美的山河烘托两位爱国诗人的伟大形象,以宁静的环境衬托作者激荡的内心世界。
(意思答对即可)
18.示例:车上不便通话,9点后联系。
(符合要求即可)
19.示例:
少一点大手大脚,多一点精打细算。
少一点取用无度,多一点细水长流。
少一点腹胀浪费,多一点勤俭节约。
(符合要求即可)
20.略
21.略

2. 2016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立意,怎么写如何立意解析

1、2016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目是漫画题:
阅读漫画材料,根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结合内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容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今年安徽在内的高考试卷语文题目是采用夏明创作的漫画体裁,考生在看做作文的过程中,应该抓住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应是出题者的意图所在。

3. 2009年语文高考安徽卷答案

一、(9分)
1.(3分)A 2. (3分)B 3.(3分)C
二、(32分)
4.(3分)B 5.(3分)C 6.(3分)C
7.(10分)
(1)老人知道了我们的心思,说:“我不需要(他们)了。”(于是我们)各自揣着书出来了。
(2)立恭折断竹子。凿出孔吹起来,发出洞箫一样的声音。
(3)一会儿道士又向立恭拱手行礼说:“为什么不给我诗呢?”
8.(4分)
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后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
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9. (4分)
手法:对比。
简析: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答:“反衬”,且简析合理也可。)
10. (5分)
(1)驽马十驾 (2)天下归心 (3)丛菊两开他日泪 (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谈笑有鸿儒 (6)只是当时已惘然 (7)回首向来萧瑟处 (8)薄雾浓云愁永昼
三、(25分)
11.(4分)董师傅领小翠游湖。
12. (7分)
董师傅是一位普通木工。他技艺精湛,质朴善良,乐于助人,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
13.(6分)
(1)反映了董师傅淡定平和的情感世界。为情节发展作了铺垫(或“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1)运用比喻,描绘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晶莹璀璨的艳丽之美。
运用比拟(或“拟人”),形容海棠盛开时争奇斗艳的勃勃生机。
14.(8分)
(1)①因关心、帮助别人而快乐。如:董师傅领小翠游湖;送小翠回家。
②因生活知足、心态平和而快乐。如:家里平安;日子平静;钱足够用;小翠对雕花窗户不作评价,董师傅也不在意。
③因有生活情趣,善于发现美丽而快乐。如:董师傅看夕阳西下,看月上树梢;向小翠介绍如何看塔影。
④因工作得心应手,有成就感而快乐。如:董师傅在校园许多地方都有业绩;特地向小翠介绍自己的创作——雕花窗户。(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示例一: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做人要像董师傅那样,脚踏实地,厚道本分,心态平和,有立足于世的本领,有适合自己的人生定位。
示例二: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从小翠身上,我们意识到,面对新环境要学会适应、学会生存。
示例三:校园渐向公园靠拢,说明生活环境总在不停地变化。这启示我们:无论生存环境怎样改变,不变的应该是人的自然与本真;我们应在喧闹的环境中寻找一块心灵的绿洲,避免浮躁。
示例四:在熙攘的校园中,董师傅热心帮助小翠的情景启示我们:和谐的氛围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去营造、去呵护。
(答案不止一种。要求依据作品,谈出真情实感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言之成理,语言流畅。)
四、(24分)
15.(3分)D 16.(3分)A 17.(3分)D
18.(7分)
整体概括:我省多方面加强维护农民工权益工作。
分别概括:①清查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
②扩大农民工保险范围。
③关心农民工子女教育。
19.(4分)
新 春 对 联 翠柳迎春千里绿 黄牛耕地万山金
教师办公室对联 桃李满园春绣锦 芝兰绕阶座凝香
20.(4分)
示例:学习者主观上有学习的动机,并且愿意诸行动
学习者具备一定的学习方法,并且会不断总结学习经验
学习者有较强的学习意志,并且能够持之以恒
五、(60分)
21.(60分)

4. 安徽高考 语文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3题。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④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见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譬如众多文艺晚会和其他娱乐节目。大额紫荆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媒提供各种空间……形形色色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那么多奢华呈现吗?除了玩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想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这种贫乏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的技术业已游离了艺术的初衷,众多的娱乐节目——而不是艺术——充当了技术的受惠者。
⑤技术是一个中性的东西,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怎么使用。对于技术的盲目崇拜无异于对于工具的盲目崇拜,这种崇拜的实质,是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如果任由其泛滥,容易遮蔽掉技术背后真正关键的东西——使用技术的人的作用与良知。前一段诸多社会事件引起舆论大哗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将这些社会事件与技术联系起来。从瘦肉精饲料、三聚氰胺奶粉、毒胶囊的制作到利用电话、互联网精心设计的钱财欺诈,舆论同声谴责的是无量企业、利欲熏心的商家、心狠手辣的骗子以及失职的监管机构,而技术研发者的责任似乎被轻轻放过,人们没有看到参与这些社会事件的技术人员出面道歉,这个环节成为盲点因而遭到遗忘——文化领域的事情也似乎常常如此。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需要让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如此我们方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陷阱与误区。

5. 安徽高考语文试卷结构是什么样的/有哪些题型,文言文考课外的还是课内的

文言文是课外的文章

基本的结构题型我给你整理出来了:

第Ⅰ卷(阅读回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答,完成1-3题的判断题。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4—6是选择,第七道是翻译文言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8.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9.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大题阅读

第Ⅱ卷(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3分)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8.找出下面文字中的五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5分)
19.根据下面一段文字,在“设计理念”“住宅特点”下的方框内填写恰当的词语。(每空不超过5个字)(5分)
五、(60分)
21.阅读或者观看xx,根据要求作文。(60分)

6. 安徽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两篇选一篇做 上面要铅笔涂选择那篇阅读 我没涂咋办!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 、答选择题(第Ⅰ卷1~6题,第Ⅱ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非选择题(第Ⅰ卷7~14,第Ⅱ卷18~21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有的艺术创作,开拓的都是一个艺术的空间;而艺术的空间说到底是一个想象的空间。想象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但又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艺术家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象,就不可能开拓出想象空间来。一个自幼目盲的人,是不可能创作出游戏的绘画作品的;一个自幼耳聋的人,也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的。二是说,想象空间之所以是想象空间,归根到底是以现实空间为依据的。我们说一个艺术家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是说他主观想象的世界与直感到的现实空间,有着极大的差别。没有现实空间的参照,是无所谓想象力丰富还是不丰富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自然就有了彼此的关系问题。

在这里,想象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世界在表现形态上更加类似于现实空间,让读者像进入一个特定的现实空间一样,进入到作家所构筑的艺术世界之中去。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但并不让人感到奇异或怪诞。二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是明显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间。对于这样一个想象空间,人们是陌生的,如梦如幻。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让人领略到一种奇幻或怪诞的美感。实际上,这两种空间都是想象空间。但因为前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所以我们常常将其作为现实空间本身来分析和理解,不认为它是虚幻不实的。而后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就根本不同于现实世界,带有明显的梦幻感觉,所以我们常常直接称之为梦幻空间。一部《红楼梦》就同时具有这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太虚幻境构筑的是一个梦幻空间;而对贾府人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描写,则是有关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

想象空间虽然是在现实空间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却有着根本的差别。

具体而言,现实空间不是一个人按照个人的意愿随意创造出来的,而是外在于任何一个个体人先行存在的。它给任何一个个体人,都提供了一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但这种空间,又是极其有限的,是不能满足任何一个个体人的全部要求的。总体而言,对于任何一个个体的人,现实空间都是不完全自由、不完全舒适的。想象空间则不同了。想象空间不是外在于它的创造者的,而是它的创造者自由想象的产物。尽管他所创造的这个想象空间本身,也不是完全自由的,但想象空间对于它的创造者而言,则是自由的。假若《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的一部"自传",曹雪芹就是贾宝玉。贾宝玉在贾府那个现实空间中是不自由的;而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的过程中,体验的却是创造的自由。《红楼梦》的读者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获得的也是自由的体验;他们已经不受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束缚,他们是在超越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视点上,来俯视这个空间的。所以想象空间是对现实空间的超越——现实空间是不自由的,想象空间则能满足人对自由的要求。(选自王福仁《现代中国异城小说研究·序》,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想象空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想象空间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创造出来的艺术世界。

B、想象空间是在读者的直接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

C、想象空间是作家进过自由创造开拓出的想象的世界。

D、想象空间可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自由的体验。

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用自幼目盲人的人创作优秀绘画作品受到限制的例子,说明艺术家开拓出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是不同的。

B、第二段指出了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能构筑不同的想象空间,《红楼梦》中太虚幻境就是通过两种想象形式构筑的。

C、第三段用对比的方式分析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的根本差别,前者是客观存在的,后者则是创造者自由构造的。

D、文章用先分后总的方式阐述了想象空间的基础、想象的两种形式、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的差别等三个问题。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差别越大,越能说明艺术家想象力强、创作水平高。

B、类似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与现实关系密切,让人产生如梦幻的感觉。

C、梦幻空间以想象空间为依据,他们都与现实空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D、想象空间能够超越人们感到不自由的现实空间,能让人在其中感到自由。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万贞文先生传

[清]全祖望

贞文先生万斯同,字季野,鄂人也,户部郎泰第八子。少不驯,弗肯帖帖随诸兄,所过多残灭,诸兄亦忽之。户部思寄之僧舍,已而以其颓,闭之空室中。先生窥视架上有明史料数十册,读之甚喜,数日而毕;又见有经学诸书,皆尽之。既出,因时时随诸兄后,听其议论。一日伯兄期年家课,先生欲豫焉,伯兄笑曰:"汝何知?"先生答曰:"观诸兄所造,亦易与耳。"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因杂出经又目试之,汗浸千言,饿顷而就。伯兄大惊,持之而泣,以稿户部曰:"几失吾弟。"户部亦愕然曰:"几失吾子。"是日始为先生新衣履,送入塾读书。逾年,建请业于梨洲先生,则置之烽帐中高坐。先生读书五行并下,如决海堤,然尝守先儒之戒,以为无益之书不必观,无益之文不必为也,故于书无所不读,而识大者。

康熙戊午,诏征博学鸿儒,则获奖巡道许鸿勋以先生荐,力辞得免。明年,开局修《明史》,昆山徐学士元文延先生往,时史局中征士许以七品俸,成翰林院纂修官,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先生请以布衣参史局,不暑衔,不受俸,总裁许之。诸纂修官以稿至,皆送先生覆审,先生阅毕,谓侍者曰: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补入;取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参校。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明史稿》五百卷皆先生手定,虽其后不尽仍先生之旧,而要其底本,足以自为一书者也。先生之初至京也,时议意其专长在史,及昆山徐侍郎乾学居优,先生与之语《丧礼》,乃知先生之深于经,侍郎银请先生遍成五礼之书二百余卷。当时京师才彦雾会,各以所长自见,而先生最闲淡,然自王公以至下士,无不呼曰万先生,而先生与人还往,其自署只曰"布衣万斯同",未有尝他称也。

先生为人和平大雅,而其中介然。故督师之姻人方居要津,乞史馆于督少为宽假,先生历数其罪以告之。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其孙以赂乞入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钱忠介公嗣子困甚,先生为之营一矜者累矣,卒不能得,而先生未尝倦也。父友冯侍郎跻仲诸子没入勋卫家,先生赎而归之。不矜意气,不事声援,尤喜奖引后进,唯恐失之,于讲会中惓惓三致意焉,盖躬行君子也。卒后门人私溢曰贞文。(选自钱仪吉纂《碑传集》,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 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生欲豫焉 豫:参与。

B.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 援:引用。

C.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 爽:差错

D.先生赎而归之 归:归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万斯同小时候十分顽劣,可聪颖异常,过目不忘,长跟兄长们讨论学问,引起父兄重视,被送入私塾读书,又经名师指点,终成大器。

B.万斯同受邀参加《明史》的编纂工作,不计名利,担当修订审核重任;他学识渊博,目光敏锐,态度严谨,出色地完成了繁重的工作。

C.万斯同对经学有精深的研究,应邀编纂礼学之书,贡献很大;他为人也很低调,从不像别人那样炫耀自己,受到当时人们的普遍敬重。

D.万斯同严词拒绝某些人的不合理要求,不遗余力地为困顿者奔走,对市区人身自由者竭力相助,表现出刚正不阿、看重情义的君子之风。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

译文:

(2)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其孙以贿乞入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琅琊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

9.青葱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做五小题)(5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2)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3)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4)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5)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生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6) ,忽到庞公栖隐处。(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8)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哥伦比亚]加卡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鸟笼做成了。巴尔塔萨习惯地把它挂在房檐底下。刚吃完午饭,就听人到处在说,他做了一个全世界最漂亮的鸟笼。来瞧热闹的人多级了,巴尔塔萨房前简直门庭若市,吵吵嚷嚷的,他只得摘下鸟笼,把木工作坊的门关上。

"你该刮刮脸啦。"乌尔苏拉对他说。两个星期以来,丈夫一心扑在鸟笼上,干木工活儿就不用心思了,她很不高兴,可是鸟笼一做好,她的烦恼就顿时烟消云散了。

"你能赚多少钱呢?"她问。

"不知道,"巴尔塔萨回答,"我想要价三十比索。末了总能到手二十吧。"

"你先要五十比索,"这半个月来,你起早贪黑的。再说,这鸟笼多大呀。我这辈子见过的鸟笼,就数这个大哩。"

"有关鸟笼的消息早就传开了,老大夫希拉尔多的夫人爱养鸟,那天下午,大夫出诊归来,就去看个究竟。

饭厅里挤满了人,那鸟笼放在桌上,供人观赏。偌大的鸟笼用铁丝扎成,分成三层,上下有通道,里面搭着专供鸟儿吃食和栖息的小房。空域部分,装有鸟儿嬉戏用的吊杆。整个鸟笼,犹如一座大型冰厂的模型。老大夫左看右瞧,他寻思,这鸟笼果然名不虚传,比他想给妻子买的那种漂亮多了。

"①这鸟笼根本不用养鸟,只要在树上一挂,它自己就会叫起来。"说着,他当着众人把鸟笼转了几转,又把鸟笼搁回桌上,"得,我买下了。"

"已经卖给别人啦。"乌尔苏拉说。

"蒙铁尔的儿子,是他订做的。"巴尔塔萨补充道。

大夫又瞧瞧鸟笼。"你可以再做一个嘛!"

"很抱歉,大夫,"巴尔塔萨说,"可是已经出手的东西是不能再卖的呀。"

大夫耸耸肩膀,"他们出多少钱买下的?"

巴尔塔萨把目光转向乌尔苏拉。"六十个比索。"她说。

大夫又看看鸟笼。"真漂亮,"他赞叹着,"漂亮极了。"说罢,转身朝门口走去,"蒙铁尔可真有钱啊!"

财主蒙铁尔对于鸟笼的新闻无动于衷。他就住在离这儿没有多远的地方,一间堆满家具什物的房子里。他那形容憔悴的妻子,一吃罢午饭就紧闭门窗,在黑洞洞的屋子里,睁着眼睛整整待上两个钟头。她忽然听见人声嘈杂,不仅吃了一惊。开门一看,之间门前聚集着一大帮人,巴尔塔萨拿着一个鸟笼也在那儿。他穿一身白,胡子刮得精光,神情严肃纯朴。

"这玩意儿真太妙啦,"蒙铁尔的妻子喊了起来,顿时容光焕发,她把巴尔塔萨青岛屋里,"我这一辈子都能没见过这么好的玩意儿。"

"彼贝在家吗?"巴尔塔萨把鸟笼搁在饭厅的桌子上。

"他还在学校里呢,一会儿就回来。"她答道。接着补上一句:"蒙铁尔这会儿在洗澡呢。"

蒙铁尔体态肥大,浑身毛茸茸的,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从卧室的窗户里探出身来:"那是什么呀?"

"彼贝的鸟笼呗。"巴尔塔萨说。

那女人疑惑地瞧他一眼:"是谁的?"

"彼贝的呀,"巴尔塔萨的语气十分肯定,"是彼贝让我做的呀。"

蒙铁尔穿着裤衩就从卧室走了出来。"彼贝!"他大喊了一声。

"孩子还没有回来呢。"他妻子喃喃地说。

彼贝在门洞里出现了。他约摸十二岁,眼睫毛弯弯的,沉静忧伤,活像他母亲。

"你过来,"蒙铁尔对他说,"是你让他们做鸟笼的吧?"

孩子低下脑袋。蒙铁尔一把揪住孩子头发,硬要孩子看着他的眼睛,"你说呀。"

孩子咬咬嘴唇,一声不吭。

"蒙铁尔!"妻子埋怨了。

蒙铁尔放开孩子,转身朝巴尔塔萨走来。"抱歉得很哪,巴尔塔萨,你事先应该跟我商量一下嘛。只有你才会跟小孩子打交道。"他把鸟笼还给巴尔塔萨,"你赶紧拿走,能卖给谁就卖给谁。"

②那孩子一直木然不动地呆着,连眼皮都不眨一下。等巴尔塔萨接过鸟笼,迟疑地瞧了他一眼,他才像狗打呼噜似的,喉咙里发出一声闷响,然后趴到在地,嚎啕大哭。

蒙铁尔冷眼瞧着,无动于衷。母亲想上去抚慰一阵。"别管他。"蒙铁尔毫不妥协。

巴尔塔萨瞧那孩子半不活的,活像一头害了传染病的牲畜。

"彼贝!"巴尔塔萨笑盈盈地走到孩子跟前,把鸟笼递给他。那孩子一跃而起,抱住跟他差不多大小的鸟笼,透过密集的铁丝瞧着巴尔塔萨,不知说什么好。

"巴尔塔萨," 蒙铁尔轻声说,"我不是说了吗,你把鸟笼拿走吧。"

"还给人家吧。"母亲吩咐孩子。

"你留着吧。" 巴尔塔萨说。

"你别犯傻了,巴尔塔萨," 蒙铁尔边说边拦住他,"你把这玩意儿带回家去吧,我一个子儿也不会给你的呀。"

"没事儿。我就是特意做了送给彼贝的,没想过要什么钱嘛。"

巴尔塔萨从挤在门口瞧热闹的人群里拨开一条路,走了出去。

巴尔塔萨在台球房受到热烈欢迎。这时候,他还在想,他做的鸟笼比别人的好,为了不让蒙铁尔的儿子哭哭啼啼,只得把鸟笼送给他,诸如此类的事情没什么新鲜的。可是过不了多久,他发现这类事情对许多人还挺重要,不禁兴奋起来。

"他们到底还是给了你五十比索才买下鸟笼的吧。"

"六十比索。"巴尔塔萨答道。众人给巴尔塔萨斟上一杯啤酒,他一一回敬。天刚擦黑,他就喝得酩酊大醉,漫无边际地胡扯起来。他说他要做一千个鸟笼,每个售价六十比索。然后,再做它一百万个,攒满六千万比索。电唱机由他出钱不停地唱了整整两个钟头。大家举杯敬祝巴尔塔萨身体健康,走运,幸福。

乌尔苏拉做好一盘葱头炸肉,一直等他。有人告诉她,她丈夫在台球房里欢喜若狂地跟大伙儿喝啤酒呢。她不相信,因为巴尔塔萨从来没有喝过酒。差不多半夜了,巴尔塔萨还在灯火通明的台球房里,一步也动弹不得。他花了不少钱,只得留下手表抵押,保证次日还清欠款。过了一会儿,他劈腿坐在街上。清晨五点钟,赶去望弥撒的妇女们看见他还坐在那儿。
(选自高兴主编《小说中的小说》,有删改)

11.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依据小说的相关内容,概括蒙铁尔形象的特点。(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按照要求回答下面两个问题。(7分)

(1)对小说中画线①处的人物语言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小说中画线②处所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这段文字在情节发展上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角色∕角逐 砥砺∕抵消 载歌载舞∕载誉归来

B.贝壳∕地壳 和蔼∕暮霭 锲而不舍∕提纲挈领

C.和谐∕调和 屡次∕步履 称心如意∕拍手称快

D.模块∕楷模 誊写∕家眷 呱呱坠地∕沽名钓誉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从人们早就耳濡目染的传统曲目《天仙配》、《女驸马》,到让人耳目一新的现代佳作《徽州女人》、《雷雨》,这一发展历程表现出黄梅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

B.我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就环境保护问题发表讲话,旨在加大环境监督的执法力度,强化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因为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休戚与共。

C.作为中国高温合金的奠基人,师昌绪先生多次领导攻关会战,运筹帷幄,斩关夺隘,在我国航空发动机材料的研究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建立了卓越功勋。

D.近年来,人们购买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热情蔚然成风,主要是因为国产品牌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可能与某些国际品牌多次发生因质量问题被召回的事件有关。

17.下面一段文字后的四个选项中.能准确概括文字内容的一项是(3分)

琴声渐起。我仿佛看见一滴滴饱满的水珠儿洒落在含苞待放的桃花上,又恋恋不舍地挂着丝儿似的落下来,犹如一个活泼的小精灵。这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它裹挟者泥沙、卵石,翻滚着向前奔去,撞击着河岸,向阻挡它的一切势力发起猛烈冲击。那河上还有勇敢的艄公,正在与恶浪搏斗。一阵清风穿过树林,一粒沙子从屋檐上滚落,掉在门前那口空水缸里,清脆悦耳,回音似璧。琴声欲止,似一朵烟花静静地绽放。

A.琴音似水 B.琴音遐想

C.琴声悠扬 D.琴声如风

18.下面五个句子中四个有成语,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4分)

①中国有超过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域,还有众多的内陆海域,水下文化遗产丰富。这些遗产在整个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②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民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

③在丁俊晖走出其运动生涯的一段低谷后,本赛季战绩辉煌,夺得温布利大师赛冠军,并在世锦赛上闯入四强,平了亚洲选手在世锦赛上的最好成绩。

④从2010年9月1日起,安徽省所有基层医疗机构都降低了药费,省医改办提供的数据显示,我省基本药物采购价相对于国家零售指导价总体下降了52.8%。

⑤日本动静电力公司正全力以赴地处理福岛核电站,这场事故或许能在短期内得到妥善处理,但东京电力公司所面临的信任危机能否在短期内消除,值得期待。

19.下面是某班黑板报上的一段文字。请参考上下文,在横线上模写出恰当的句子。

我不想知道你的电脑多么高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了解世界的窗口。

我不想知道你的语言有多么华丽,①

② ,③

我不想知道你的理想多么远大,我只想知道他是不是你学海航行的灯塔。

20.暑假里,几名高中学生相约去拜访班主任李老师,宛风给老师打电话预约,请你不写出以下电话内容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语境,简明得体。(5分)

宛风:①

李老师:噢,宛风啊。

宛风:②

李老师:好啊!欢迎欢迎!

宛风:③

李老师:那就今天下午3点到我办公室吧。

宛风:④

李老师:好的,再见。

五、(60分)

请以"时间在流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④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7. 2010高考语文安徽卷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9分)
1.(3分)A 2.(3分)D 3.(3分)D
二、(32分)
4.(3分)B 5.(3分)B 6.(3分)A
7.(10分)
(1)译文:周太祖刚入关时,贺兰祥与晋公护都在晋阳,后来(周太祖)才派遣使者接他们到身边来。
(2)译文:到这次从新前往,老百姓因他的到来而感到安心。
(3)译文:当时已经和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8.(4分)
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
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热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的愿望难
以实现形成巨大的反差。
9.(4分)
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事;与后文的“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10.(5分)
⑴而神明自得 ⑵愿乞终养 ⑶征蓬出汉塞 ⑷枯松倒挂倚绝壁
⑸此时无声胜有声 ⑹羡长江之无穷 ⑺楚天千里清秋 ⑻衣冠简朴古风存
三、(25分)
11.(5分)
技艺高超,讲究信誉,为人朴实,心地善良,从容淡定。
12.(6分)
特点:采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作用:衬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心理感受,暗示人物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
13.(6分)
示例:⑴碑 理由:①“碑”是贯穿情节始终的线索;②“碑”“洗碑”暗示着罗永才的心理变化(由悲到喜的)过程。
⑵王石匠 理由:①小说主要人物之一;②王石匠形象的塑造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
⑶转变 理由:①罗永才的心理转变是故事的主要内容;②以罗永才的心理转变来表现小说的主旨。
14.(8分)
示例一:这篇小说从题材来看,叙说的是平常人的寻常事,但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性思考和
人文关怀。作者将目光投向普通人,显示了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用暖笔、亮笔来写人生的悲苦,看似沉重,实则蕴含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引导人们直面生活的挫折和艰难。
示例二: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小说。罗永才最终摆脱丧妻之悲,主要是受到王石匠和老山民的影响以及大自然的启迪。王石匠的淡定、老山民的坚忍,分别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担当,他们的生活态度深深的感染了罗永才,而使得他发现春回大地的可爱,人间生活的温暖。
示例三:这是一篇艺术上颇为精致的小说。结构上,以碑贯穿全文,讲述了罗永才四次前往山王庄的故事,同时,洗碑的故事有嵌在春夜的回忆中,首尾圆和,别致精巧。语言看似平时,实则富有表现力。
四、(24分)
15.(3分)D 16.(3分)C 17.(3分)C
18.(5分)
序号 修改
① “在”调至“参加”前。
② “反应”改为“意识”。
③ “与”改为“向。”
⑤ 删除“之际”。
⑦ “多次”调至“主动放弃”前。
19.(5分)
①以人为本 ②生态和谐 ③空间舒适 ④生活节能
20.(5分)
示例:⑴启迪我们的智慧,提升我们的境界。
⑵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
五、(60分)
21.(60分)

8. 2012年安徽高考语文试卷作文答案

【安徽作文题】201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2年安徽高考作文题:《梯子回不用时请横着放》答 材料题,一个梯子竖在那里,有人在梯子上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请考生根据这段材料写一篇作文。
这个题目是为了拉开分差,写随手做好事、公德心之类的就很简单,但拿不到多少分,往深了写,找梯子及横着放背后的东西虽可得高分但要承担大风险。

【考试大论坛高考版】6月7日考后第一时间发布2012高考真题、答案及在线估分!

>>>【网络搜索考试大高考站】即可查看2012年各地高考试题答案及在线估分专题

阅读全文

与安徽高考语文试卷答案解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