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语文四N答案

语文四N答案

发布时间:2021-01-04 01:12:07

⑴ 名校秘题 语文 七年上 配人教版 答案

八年级下数学各章知识要点
第17章 分式复习要点
1、形如AB(A、B都是整式,且B中含有字母,B≠0)的式子叫做分式。整式和分式统称有理式。
2、分母≠0时,分式有意义。分母=0时,分式无意义。
3、分式的值为0,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分子=0,而分母≠0。
4、分式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5、分式、分子、分母的符号,任意改变其中两个的符号,分式的值不变。
6、分式四则运算
1)分式加减的关键是通分,把异分母的分式,转化为同分母分式,再运算.
2)分式乘除时先把分子分母都因式分解,然后再约去相同的因式。
3)分式的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及符号的变化,
4)分式运算的最后结果应化为最简分式或整式.
7、分式方程
1)分式化简与解分式方程不能混淆.分式化简是恒等变形,不能随意去分母.
2)解分式方程的步骤:第一、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第二,解这个整式方程;第三,验根,通过检验去掉增根。
3)解有关应用题的步骤和列整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一样的:设、列、解、验、答。
第18章 函数及图象的复习要点
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数轴上的点A、B的坐标为x1、x2, 则AB= 。
2、具有公共原点且互相垂直的两条数轴就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
3、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x轴上的点纵坐标y=0;y轴上的点横坐标x=0。
第一象限内的点x>0,y>0;第二象限内的点x<0,y>0;第三象限内的点x<0,y<0;第四象限内的点x>0,y<0;
由此可知,x轴上方的点,纵坐标y>0;x轴下方的点,纵坐标y<0;y轴左边的点,横坐标x<0;y轴右边的点,横坐标x>0.
4、关于某坐标轴对称的点,这个轴的坐标不变,另一个轴的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纵、横坐标都互为相反数。关于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对称的点,横纵坐标交换位置;关于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对称的点,不但横纵坐标交换位置,而且还要变成相反数。
5、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6、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存在两个变量x、y,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的一个值与之对应,我们就说y是x的函数。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函数的表示方法有:解析式法、图象法、列表法。
7、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①函数的解析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②函数的解析式是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0;③函数的解析式是二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被开方数≥0.④函数的解析式是负整指数和零指数时,底数≠0;⑤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8、如果y=kx + b ( k、b是常数,k≠0),那么,y叫x的一次函数。如果y=kx (k是常数,k 0),那么,y叫x的正比例函数。
9、点在函数的图象上的代数意义是:这一点的坐标满足函数的解析式。两个函数有交点的代数意义是:两个函数的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就是交点的坐标。
10、一次函数y=kx+b的性质:
(1)一次函数图象是过 两点的一条直线,|k|的值越大,图象越靠近于y轴。
(2)当k>0时,图象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从左至右图象是上升的(左低右高);
(3)当k<0时,图象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从左至右图象是下降的(左高右低);
(4)当b>0时,与y轴的交点(0,b)在正半轴;当b<0时,与y轴的交点(0,b)在负半轴。当b=0时,一次函数就是正比例函数,图象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5)几条直线互相平行时 ,k值相等而b不相等。
11、如果y=kx ( k是常数,k≠0),那么,y叫x的反比例函数。
12、反比例函数y=kx的性质: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图象无限的靠近于x、y轴。
(2)当k>0时,图象的两个分支位于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从左至右图象是下降的(左低右高);
(3)当k<0时,图象的两个分支位于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从左至右图象是上升的(左高右低)。
(4)反比例函数y=kx与正比例函数y=k x的交点关于原点对称。
第19章 全等三角形
1、判断正确或错误的句子叫做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2、命题是由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的.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常可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用“如果”开始的部分就是题设,而用“那么”开始的部分就是结论.
3、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4、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方法1: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A.S.(或边角边).
方法2: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及其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S.A.(或角边角)
方法3: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A.S.(或角角边).
方法4: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S.S(或边边边).
方法5(只能用于直角三角形):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记为H.L.(或斜边、直角边).
5、一般来说,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命题就叫做它的逆命题.
6、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也是定理,那么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其中的一个定理叫做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
7、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8、如果三角形的一条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条边的平方和,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9、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到一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10、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第20章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
2、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3、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4、n边形对角线条数公式:n(n-3)2(n≥3);
5、中心对称:把一个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
6、中心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就说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7、中心对称的性质: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的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8、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类别 性质 判定
边 角 对角线 对称性 边 角 对角线
平行四边形 ①对边平行②对边相等 ①对角相等
②邻角互补 对角线互相平分 中心对称 ①两组对边分别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矩形 ①对边平行②对边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①对角线互相平分
②对角线相等 中心对称,轴对称 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②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 ①对边平行②四边相等 ①对角相等②邻角互补 ①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②对角线平分每一组对角 中心对称,轴对称 ①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②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正方形 ①对边平行
②四边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①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②对角线平分每一组对角 中心对称,轴对称 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等腰梯形 ①两底平行②两腰相等 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对角线相等 轴对称 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第21章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
1、平均数=总量÷总份数。数据的平均数只有一个。
一般说来,n个数 、 、…、 的平均数为 =1n(x1+x2+…xn)
一般说来,如果n个数据中,x1出现f1次,x2出现f2次,xk出现fk次,且f1+f2+… +fk=n则这n个数的平均数可表示为x=x1f1+x2f2+…xkfkn。其中fin是xi的权重(i=1,2…k)。
加权平均数是分析数据的又一工具。当考虑不同权重时,决策者的结论就有可能随之改变。
2、将一组数据按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即使有相等的数据也要全部参加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那么中位数就是中间的那个数据。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那么中位数就是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只有一个,它可能是这组数据中的一个数据,也可能不是这组数据中的数据.
3、一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众数。一组数据可以有不止一个众数,也可以没有众数(当某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出现的次数都相同时,这组数据就没有众数).
4、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就是极差: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5、我们通常用 表示一组数据的方差,用 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 、…、 表示各个原始数据.则
( 平方单位)
求方差的方法:先求平均数,再求偏差,然后求偏差的平方和,最后再平均数
6、求出的方差再开平方,这就是标准差。
7、平均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变化规律
一组数据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极差不变,平均数加上或减去这个数,方差不变,标准差不变
一组数据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数,极差和平均数都乘以或除以这个数,方差乘以或除以该数的平方,标准差乘以或除以这个数。
一组数据同时乘以一个数a,然后在加上一个数b,极差乘以或除以这个数a,平均数乘以或除以这个数a,再加上b,方差乘以a的平方,标准差乘以|a|. (加减的数都不为0)

⑵ 语文难题N道

1.C
《楚辞》 一部诗歌总集
《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
《玉台新咏》东周至南朝梁代的诗歌总集
《战国策》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
《古文观止》散文集
《漱玉词》
《唐诗三百首》诗歌选集
2.B
解释 参、商:星名。参星出西方,商星出东方,二星此出彼没,不同时在天空中出现.比喻长时间的分离难以会面
3.错的. 秀才、举人、贡生、进士
4.错的. 柔石、胡也频、殷夫、李伟森、冯铿五
5.对的.
6.错的. 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是常青的。”
7.对的.
8.错的. 《文心雕龙》作者 刘 勰
9.错的. 搜神记的作者,是干宝
10.错的. 候朝宗、李香君
11.对的
12.错的
13.对的.

14.代宗指(李豫)
15.但丁的《神曲》由《地狱》、《炼狱》和《天堂》
16.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是(莎士比亚说)的
17.“木欣欣以向荣”下句是(泉涓涓而始流)
18.阿英原名叫(钱德富 )
19..“我以我血荐轩辕”,轩辕原指(轩辕黄帝,中华民族的始祖),这里指(中华民族)。
20. 世界上有两部《狂人日记》一部是( 俄国),(果戈里)写的
21.席方平出自小说《聊斋志异 》
22.马纯上出自小说《 儒林外史》
23.无国籍语言叫(“世界语”又称“万国语”),创造人是( 柴门霍夫的波兰)。

PS:最后一题,你的题目打错字了

⑶ 小学一年级语文试卷比一比,再写一写,是什么意思,求答案,例(b—d.m—n.f—t.l—i)

意思是:先比较这两个“b—d”,“m—n”,“f—t”,“l—i”这四组拼音有什么相同专和不同,然后再写几遍.属

出自:小学一年级语文试卷

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3)语文四N答案扩展阅读:

幼儿学拼音技巧:

1、要先学习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学拼音要从学习23个声母、24个韵母以及16个整体认读音节的练习开始,再到简单词语的练习,然后是完整句子的练习,难度依次递增。在这个过程中,借助书本会比较有用。

2、幼儿学拼音,要多进行读写拼写训练

在学习拼音时,除了通过对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的反复朗读,加强孩子对拼音的认识之外,也要反复进行拼读识字训练。看图讲述练习多样有系统,让孩子乐于表达。一套系统性教学下来,不但让孩子能够在阅读中丰富经验,发散思维,同时还能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⑷ 八年级上语文一课一练试用华东师大版免费答案谁有我会加N分!

不好好学来这问 几乎没人愿意帮你的我深有感受

⑸ 爱上语文的n个理由300字

我爱语文犹如陶渊明喜欢田园悠悠的菊花;犹如张志和喜欢在桃花流水中青笞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痴迷;犹如周敦颐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我喜欢语文,淡淡的清香,喜欢文字中洋洋洒洒的豪爽,喜欢文字中教我做人的道理。
语文广阔的世界中包含了人生哲理,生活启迪。在这浩瀚无边的世界中,我自由的遨游,不必被数字所缚,不必被公式所困,更不必被图形所扰,只需静静地将心放平稳,我悄悄地闭上眼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验这文字的美。
古诗词中苏辛二人的豪放,令我赞佩;曹操的博大胸襟,令我钦佩;李清照这位婉约派的女词人,更是我的偶像。
现代诗中毛主席的慷慨激昂,令我的心起伏不定;冰心奶奶的短诗中蕴含了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母爱的永恒,诉说了儿童的天真;余光中先生的思乡之情,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语文啊,犹如那天使,用纯洁的文字洗濯着我的心灵,使我的灵魂更加虔诚。
鲁迅先生的文字犹如一束束阳光照亮人们的心,又犹如一把把匕首,刺入敌人的胸膛;闻一多先生的大不畏精神感染了一个又一个热血青年,这种精神犹如一张张弓射入敌人的心膛;朱自清先生的“宁愿饿死也不吃救济粮”的精神感动了人们,让敌人的阴谋化为泡影。
语文啊,犹如那祖国的历史录,记载了中国那悠久的历史,记载了那耻辱的历史,记载了那些为了这段历史而付出生命的战士们,记载了那些用文字来反抗这段耻辱的文学家们,记载了为寻光明之路的足迹。语文,让我感受到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语文,让我体会到文字的美丽;语文,让我聆听到生命的召唤。
我爱语文,胜过爱那些难以理解的数字,胜过爱那些稀奇奔古怪的英文,胜过爱那些键盘上的字母,胜过爱一切一切……

⑹ 语文里n的大写是怎么写的

语文里n的大写是
N

⑺ 喜欢语文的n个理由 作文4oo字

把这篇改一下,语文学习要读书,衔接过来就好

俗话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能让人更有气质,更有内涵,更有文化。读一本好书,就像跟一位知心朋友交谈。可见,书是多么的有魅力啊!我是一个书迷,从小就喜欢阅读各种书籍,要说我喜欢的书有什么,那可是数不胜数。

我喜欢童话故事书。走进童话世界,那里梦幻、典雅、美丽,一座座漂亮的城堡呈现在眼前,不光是有这些壮观的风景,而且,每个童话故事的结局都是美好的。

我喜欢悬疑推理小说。一个个奇怪的谜题,一场场如破案般的游戏,让人觉得无比刺激、有趣。这就是悬疑推理小说的风格。我从小就梦想当一名侦探,所以,这样的小说看了不少。

我喜欢青春校园故事。在我们这个如花一般的年龄里,正需要这样一本书来陪伴我们在成长路上前行,里面的故事不正像我们的青春一样绚丽多彩吗?

我喜欢冒险励志书。当你读这种书时,就仿佛走进了故事一般,和故事中的人物一起去冒险,经历了重重磨难后,见到的是美丽的彩虹。

我喜欢古诗词书。“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谁的诗?如此伟大壮丽。这便是宋朝才女——李清照的诗。李清照一生历经了坎坷,最后写出了一首首优美壮丽的诗,并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才女,像她这样的女中豪杰是值得我们敬佩的,更值得我们去向她学习。

我喜欢小说。四大名着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唐三藏经历了九九八十难终于取到了真经,《西游记》是不怕艰难的代表;《三国演义》中的刘、关、张桃园结义,象征了他们坚不可摧的兄弟情义;《水浒传》中的108将聚义,征讨方腊,最后为了国家牺牲自己,他们的爱国精神是多么的伟大啊!《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曾让多少人感动的落泪……

我喜欢各类书籍,书永远是我的好朋友,书永远激励着我前进,我永远爱书。

⑻ 高中语文读书笔记N篇,字数不限

关于多元解读与唯一答案的思考

在笔者所听的实验课中,执教者都能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解读,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是一种好现象,一改过去不管什么问题,总是引导学生往教师原先已设好的答案上靠,对文本的解读强求统一的标准答案的做法,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新课标指出:“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这种对作品进行多元解读的做法,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中学生处于正在成长、成熟的时期,由于年龄、学识、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有些问题并未能作出准确的理解和客观的评价,因此,提出的有些“不同意见” 站不住脚。这时,为师者就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找准思维方向,对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以得出科学的结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可是有的老师也许片面理解要鼓励多元解读,培养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能力,未能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所在及其原因。如在评价《水浒传》时,有学生批评武松打虎,认为武松的做法破坏了生态环境,进而批评作者环保意识不强。又如在讲到与夏商周有关的问题时,有学生对历史上是否存在“夏”提出质疑,认为“夏”之说的根据仅仅是司马迁的《史记》,而司马迁也仅仅根据道听途说。这些说法是够大胆了,只可惜难以服人。中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局限性,有些见解是幼稚可笑的,这并不奇怪;而有的执教者竟然对此加以表扬,而不是加以正面引导,这就与所谓的“多元解读”南辕北辙了。
众所周知,有些问题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些文本的解读是多元的;但也有些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有些文本的解读不是多元的。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句,一般认为是说富贵人家中吃不完的酒肉都发臭了,而在大路旁边却有因饥寒交迫而冻死的尸骨,把“臭”理解成是指“与‘香’相对的一种难闻的气味”。而有学生认为,这里的“臭”也可以读作xiù,解作“气味”。这是有道理的。对此,当然应该加以鼓励。又如,对李商隐《锦瑟》一诗的理解,可以采用“咏物说”,可以采用“自况说”,可以采用“悼亡”说,还可以采用“自序其诗说”,等等,因为这些说法都是持之有故的。相比之下,认为武松打虎是破坏生态环境就不够恰当,而否认“夏”的存在也难于自圆其说。对此,应该加以解说,或组织讨论乃至争论,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分析问题,寻求答案。一切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任何创新都必须以科学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否则,就会陷入反科学的泥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课标指出:要“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既能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也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在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又要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风和态度,把创新植根于科学的沃土之中。

三、肢体活动与思维活动

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许多教师根据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不断地探索教学新方法,创建教学新模式。有的教师非常注意组织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在笔者所听过的实验课中,这些课堂活动大都组织得很不错;但也有一些是不够好的。比如,有一节《寂静的春天》的阅读课,开头先安排了表演活动:由两个学生分别扮演鸟妈妈及其女儿,女儿到处找不着爸爸,妈妈说爸爸被人类的化学药品毒死了,然后发表了一通议论;最后,这一对小鸟母女也相继被毒死,以致春天一片寂静。台上的学生表演得很投入,台下的学生也看得很入迷,课堂气氛是高涨的。也许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考虑的正是如何开展好课堂活动,把课上得生动活泼。而通过这样的活动对课文作形象的阐释,正好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但是,问题在于,就《寂静的春天》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而言,这样的表演活动是否具有必要性。这篇文章发表于1962年,曾成为轰动全美的畅销书,激起了公众的环保意识,并引起广泛的国际反响,被认为是环境保护主义的奠基石。从写作上看,它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滥用化学药品的巨大危害,使文章具有一种强烈的震撼力量。文字方面并没有什么艰深的地方,作为高中的学生,应该是一看就懂的。这样的表演,如果放在小学或者初中,应该是可以的;如果编成一个文艺节目在晚会上演出,效果也是会不错的。但是,放在高中的课堂阅读教学中,就不一定很恰当了。因为这样的表演,无论是对于演出者还是对于观看者,都没有什么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而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他们已经越过了以游戏的方式来感知世界的年龄,对于自然科学类的文章的阅读,他们逐渐趋向于客观的认知、理性的思考和逻辑的推理。教师应该在高中生的这一思维发展的进程中推上一把,以加速他们的成长、成熟。当然,并不是说在高中阶段不能通过表演的方法去开展学习活动,这里所强调的只是应该根据学习主体和具体文本的需要来确定组织何种语文活动。像这样的没有多少思维容量,只是追求一种气氛的语文课堂活动,对于高中生来说,就容易变成一般的肢体活动了。
我们所提倡的高中语文课堂活动,应该主要指思维活动。有些思维活动容量较大,并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样的课,学生即使没有“动”,也堪称最好的活动。如有个老师上《双桅船》一课,第一步是“知人论世”,主要由老师作必要的介绍;第二步是“诵读感悟”,组织学生反复诵读诗歌;第三步是“破译意象”,引导学生对诗中具体的意象进行分析;第四步是“鉴赏探秘”,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评论;第五步是“寻求共鸣”,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去探求文本的意义,并进行知识的拓展。可以说,学生的活动贯穿始终,既学到了知识,又训练了能力,思维容量大,这样的活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堂活动。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里强调了“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来运用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由此看来,对于高中教学来说,所谓的语文课堂活动,指的主要应该是思维活动,而不是简单化的肢体活动。

四、肤浅与深刻

在笔者所听过的高中实验课中,有的是比较肤浅的。例如,有位老师上《荷花淀》一课,在引导学生分析水生夫妻对话时,只是强调夫妻是如何的恩爱情深,难分难舍;有位老师上《故乡的榕树》一课,在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时,也只是停留在热爱故乡的层次上;有一节驳论写作指导课,老师出了这样的一道堂上训练题:公共汽车上,有一个学生给外国人让座,别人嘲笑他崇洋媚外,请你反驳,等等。听过以后,觉得似乎是在听初中的课;因为如果是在高中,像这样解读文本,像这样进行写作训练,未免显得过于肤浅了。
我们面对的是高中的学生,而高中的学生与初中的学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经过了初中三年的学习,高中学生在学识方面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拓展;尤其是在高二以后,其所涉猎的知识面和所掌握的知识量,更是初中的学生所不能相比的。而且,随着思维能力的提高,高中学生看问题也会逐渐地深刻起来,他们已经不会只满足于是什么,还要去探究为什么,对有的问题可能还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但是,他们的学识毕竟还只是初步的,他们的思维毕竟还正在逐步地走向成熟,还需要老师加以引导。高中语文教学,必须适应学生的这些变化,在课堂教学中提出有一定质量的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并引导他们深入进行研究。这是高中教学与初中教学不相同的地方。否则,学生的学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就有可能仍然停留在初中阶段,得不到应有的提升。像《荷花淀》中的夫妻对话,更突出的应是表现了国家、民族的感情;像《故乡的榕树》,应是通过抒发对家乡的热爱来表现对祖国的热爱。像驳论写作练习题,思维的空间就很小,学生不用怎么思考就能回答好,因为思维定势太明确了。
近年来,随着高中的扩招,不少学校增加了许多老师。在这些老师中,有一部分是从外地调进的,有一部分是原来一直在初中任教的,还有一部分是大学刚刚毕业的。在第一部分老师中,有不少自然是各地的教学精英;在后两部分老师中,不少的很快就适应了高中的教学,但有的还必须继续适应。尤其是从初中转到高中的老师,更要注意区别初中和高中的不同,并能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有个老师上《霸王别姬》这一课,从“择生与择死”这个角度,引导学生去对比项羽的“择死”与司马迁的“择生”:项羽觉得无面目见江东父老,同时不愿意让一个亭长来怜悯自己,认为这是一种耻辱,他要保有自己的尊严,要站着生,也要站着死,所以他以死明“志”;而司马迁虽然遭受了奇耻大辱,但是他忍辱负重,选择了生,因为他认为有比个人尊严更重要的东西——事业。这样的分析,涉及到了“价值观”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深刻性,适合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也有助于培养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能达到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
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确实很有必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同时,深入研究学生的特征,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到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提出切合高中学生实际的目标、要求和具体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未知领域,不断地提高思维能力。

五 精心设置“探究”点

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老师习惯用“授—受”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自从实施新课标以来,老师们积极运用“探究”的方式,指导学生通过探索研究去阅读和把握文本,使得新课堂中充满了浓厚的“探究”气氛,这是符合新课标理念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其良好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同时我们也发现,有的老师是在滥用“探究”,例如,有的把所有问题都归在要“探究”的一类中,从读音、字形、词义,到句、段、篇,都是“探究”的对象,可谓整节课都在“探究”之中;有的则进行毫无意义的“探究”,例如,要学生去“探究”柳永词《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句中即将离别的两个情人可能想说些什么话。
显然,这些“探究”点的设置太随意了。
探究学习(发现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能力的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目标。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所以,创造融洽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大胆“质疑问难”和“别出心裁”地探究问题是很重要的。
根据上述探究学习的特点、目标和必须采用的方法来看,那种看似满堂“探究”的做法实际上是没有领会探究的内涵,把探究简单化了,会影响真正的探究;而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的所谓“探究”则是把探究庸俗化了,句中的意境贵在“此时无声胜有声”,是没有必要去“探究”的。
那么,应该如何设置探究点呢?一般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学习的重点。例如,《拿来主义》中,作者是如何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和先破后立的方法的?
二是评析的难点。例如,《失街亭》中,应该如何评价诸葛亮在这场军事斗争中的决策?
三是文本的疑点。例如文本中的错误之处。
四是理解的分歧点。例如,《鸿门宴》中,对“与之同命”,历来有两种解释,一说“之”代刘邦,意谓跟刘邦同生死,重点突出樊哙之“忠”;一说“之”代项羽、项庄他们,意谓跟项羽、项庄他们拼个你死我活,重在表现樊哙之“勇”。你同意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五是鉴赏的空白点。例如,《祝福》中,假如祥林嫂的丈夫没有死,或假如她的阿毛没被狼吃掉,或假如她没进鲁四老爷家打工,或假如临死前没遇上“我”,她会不会有不同的结局?为什么?
六是阅读的延伸点,例如,传记文学的阅读和以前所学过的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在方法上有什么异同?
实际上,一节课中,设置一二个探究点就足够了,宜精不宜滥,必须克服“探究”的随意性,精心设置探究点。
当然,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正确的指导,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避免学生陷入任凭自己瞎闹的“探究”之中;当学生无法解决问题时,则要进行适当的点拨。

阅读全文

与语文四N答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