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初一新生语文数学摸底考试试卷(附答案)
文华中学初一新生入学摸底测试语文试卷
欢迎你,新同学!在你刚刚跨进中学大门的时候,请认真做好这份试题,让你的老师真实了解你的语文学习基础,以便我们今后的教学。新的初中生活,由此开始。
提示:请将你的姓名写在试卷的左上角。答题中请留下你漂亮的字迹,给老师一个好印象。
[阅读]
(一)(9分)
儿童活泼可爱,天真烂漫,常成为诗人的写作对象。我们读过的古诗中,就有不少写到了古代的少年儿童,如“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寻隐者不遇》),写的是一个跟师父隐居山间的少年的形象。你还能默出几句描写古代少年儿童生活的诗?默在下面的横线上,并写出诗的题目。(默写6分,题目3分)
《 》
《 》
《 》
(二)意想不到的灾害(26分)
螃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菜肴。你也许想不到,这些餐桌上的“横行将军”也会“闹事”。1980年,西班牙著名产稻区发生了一次蟹灾。(bÚ jì qí shÙ)的螃蟹,在2600公顷稻田上咬稻杆,啃稻根,破坏了大片庄稼,造成了重大损失。1964年,在中东也发生过一次蟹灾,几百万只青蟹 咬死庄稼,毁坏农田, 成群结队地侵入人们的住宅,(rǎo luàn)了人们的生活。
蟹灾不光外国发生,我国历史上也层有发生。一千多年前,在令天的浙江省绍兴一戴,就发生过螃蟹大吃水稻的灾害。螃蟹爬地田里都是,水稻被咬得金光。
蟾蜍是捕食害虫的好手,保护庄稼的卫士。几十年前,澳大利亚的科学家 消灭甘蔗田里的害虫,特地从墨西哥(qiãn lì tiáo tiáo)地引来了一些蟾蜍,放在甘蔗田里。 没想到,蟾蜍到了澳大利亚,没有天敌威胁,就大量繁殖起来。今天,蟾蜍已经在澳大利亚成灾。农田里,草丛中到处都是蟾蜍,它们(fēn mì)的毒汁使得牛羊等家畜受到毒害,对澳大利亚的动物世界造成了(wēi xié)。
1983年2月,在日本的大岛地区也发生过蟾蜍灾害。几百万只蟾蜍在当地的公园、马路和住宅区乱蹦乱跳,它们分泌的毒汁对人和家畜造成伤害。为了平息这场蟾蜍灾害,当地政府组织了两支消灭蟾蜍的“特种部队”,费了很多人力物力,才控制了蟾蜍的(màn yán)。
本来对人类有益的螃蟹和蟾蜍,为什么会成灾呢?生物学家告诉我们,
什么动物,它们在自然界生存, 必须和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持平衡。动物在生活中有许多制约因素,如食物、天敌、疾病等,这使得动物的数量基本上保持稳定。一旦失去某一种制约因素,动物的数量就会大量增加,(fàn làn chéng zãi)。在西班牙,“闹事”的螃蟹,是从美国引进的。人们只引进螃蟹,没有引进它们的天敌。在西班牙蟹的食物丰富,使它们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里大量繁殖,酿成蟹灾。生态失去平衡,其它动物也会泛滥成灾。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一带草原上,还出现过野兔大量繁殖的兔灾。这些意想不到的动物灾害告诉我们,维持生态平衡是多么重要。
1.根据文中的括号里的拼音,在下列相应的横线上写出词语。(7分)
⑴(bÚ jì qí shÙ) ⑵(rǎo luàn)
⑶(qiãn lì tiáo tiáo) ⑷(fēn mì)
⑸(wēi xié) ⑹(màn yán)
⑺(fàn làn chéng zãi)
2.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错别字,用修改符号修改。(3分)
3.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语。(3分)
例:(悬挂)国旗
( )农田 ( )害虫 ( )灾害
( )庄稼 ( )损失 ( )平衡
4.照样子改写句子(6分)
例: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
答应了别人的事不能不守信用。
答应了别人的事怎么能不守信用?
⑴螃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菜肴。
⑵蟾蜍是捕食害虫的好手,保护庄稼的卫士。
5.在文中的“ ”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4分)
6.缩句。(1分)
几百万只蟾蜍在当地的公园、马路和住宅区乱蹦乱跳。
7.用“ ”划出本文的中心句。(2分)
(三)孩子,你能行(20分)
那是三年困难时期的一个星期天,从郊外往回推煤车。炎热的太阳灼烤着大地,路边的庄稼都低着头,没一丝生机。(ǒu ěr)几个行人,也奔命似的逃着。父亲和我一样,先是汗流满面,后来,好像全身的水都被蒸干了,嗓子眼冒烟。
我们用尽全力推着车子,这是一个足有一里半长的坡。我不得不走走停停,让咽下的那口气喘上来。现在,我什么都不再希望,只希望能找到水,哪怕一滴,让仿佛达到燃点的嗓子降下一点点温度。然而,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这个地方前后不着村店,又无河流。父亲已把我落下很远,我必须拼命追赶。
父亲已推上了坡顶,我盼着父亲来接迎我,[ ]帮我推一步 [ ]好。可父亲坐在路旁,正大口大口地吞着从路旁菜地里弄来的白菜。
“加油,孩子,只有30米了。” [ ] 他想过来帮我,[ ]我知道,他的身体不允许。
“我,实在推不动了。”我咽下里口水(其实,根本没了口水),全身都在发抖。
“10米,还有10米,孩子,你能坚持得住。”他嚼着另一块菜帮。
“不,一步也不行了!” 我的双腿在发软,随时都有倒下去的可能,沉重的煤车分明在向下推我。
“你能行!”父亲说,“不能停!危险!”
我有些恨我的父亲。我真想扔下车子不管,但是我不能。我若是稍一松劲,车子肯定会立刻滑下坡去,并把我撞翻(我连躲闪的力气都没了)。我只好(jié lì)蹬着发烫的柏油路。
父亲仍在大声喊叫着“加油”。
终于,我把车子推上了坡顶!一股(suãn chÙ)从心底涌上,我(wěi qū)地哭了。
“当你遇到困难和不幸,孩子,要相信,你行,你一定能坚持住,”他把一块菜帮递到我的嘴边,“假如再有10米……”
“假如再有10米你也不来帮我,我自己也能把它推上坡顶,对吗?” 我回敬父亲。
“是的,孩子。”他抚弄着我蓬乱的头发。
我不想说话,我尽可能让四肢舒展,放松。我把父亲的话和他递来的菜帮一起咀嚼着,吸吮着,渐渐地,我终于明白了父亲的用意。
应该感谢父亲,因为父亲这番话,使我认识到了自己;因为父亲这番话,激励我挨过了许许多多生活的艰难和命运的波折。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中,我曾几经坎坷,但我相信我能行。我相信,挺住就是一种有力的抗衡,坚持到最后终将会胜利。
我的孩子出世了,[ ] 说有什么活法要教给他,那么,我[ ]把父亲教给我的那句话教给他:孩子,坚持住,你能行!
1. 根据文中的括号里的拼音,在下列相应的横线上写出词语。(4分)
⑴(ǒu ěr) ⑵(jié lì)
⑶(suãn chÙ) ⑷(wěi qū)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 ]里。(6分)
虽然……但是…… 如果……就…… 哪怕……也……
尽管……还…… 既不……也不…… 只要……就……
3.文中划“ ”的是一个病句,请你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2分)
4.我恨父亲,因为 。
我感谢父亲,因为 。(4分)
5.用文中的事例说明“挺住就是一种有力的抗衡,坚持到最后终将会胜利”这句话的意思。(4分)
B. 谁有初中入学考试试题(语文.数学,有答案)
初中新生入学摸底考试数学试卷(四)
一、填空题
1、一个数由5个千万、4个十万、8个千、个百和7个十组成,这个数写作( ),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四舍五入到万位约为( )万。
2、480平方分米=( )平方米 2.6升=( )升( )毫升
3、最小质数占最大的两位偶数的( )。
4、5.4:1.6的比值是(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5、李婷在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北京到南京的距离为15厘米,两地实际距离约为( )千米。
6、在0.8383...,83%,0.8333...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7、用500粒种子做发芽试验,有10粒没有发芽,发芽率是( )%。
8、甲、乙两个圆柱体的体积相等,底面面积之比为3:4,则这两个圆柱体的高的比是( )。
9、( )比200多20%,20比( )少20%。
10、把4个棱长为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可能是( )平方米,也可能是( )平方分米。
二、判断题
1、在比例中,如果两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外项也互为倒数。 ( )
2、已知a比b多20%,那么a:b=6:5。 ( )
3、有2,4,8,16四个数,它们都是合数。 ( )
4、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对称轴。 ( )
5、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加一个相同的数,其值变大。 ( )
三、选择题
1、如果a×b=0,那么( )。
A、a一定为0 B、b一定为0 C、a、b一定均为0 D、a、b中一定至少有一个为0
2、下列各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是( )。
A、9/20 B、5/12 C、9/12
3、下列各数精确到0.01的是( )。
A、0.6925≈0.693 B、8.029≈8.0 C、4.1974≈4.20
4、把两个棱长都是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减少了( )平方分米。
A、4 B、8 C、16
5、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从第一根上截去它的3/5,从另一根上截去3/8米,余下部分(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长度相等 D、无法比较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225+475= 19.3-2.7= 1/2+3/4= 1.75÷1.75=
3/4×2/3= 5.1÷0.01= 4/7×5.6= 8.1-6.5=
4.1+1÷2= (3.5%-0.035)÷2.25=
2、简算
(1) 1 + 1 + 1 + 1 +...+ 1 (2)382+498×381
1×2 2×3 3×4 4×5 199×200 382×498-116
(3)57.5-14.25-15.75 (4)1/7×102.31+40又6/7×102.31
3、脱式计算
6760÷13+17×25 4.82-5.2÷0.8×0.6
(1/3+2.5)÷(2+3 2/3) (5/6×10.68+8.52×5/6)÷1 3/5
4、解方程
x:1.2=3:4 3.2x-4×3=52 8(x-2)=2(x+7)
5、列式计算
(1)1.3与4/5的和除以3与2/3的差,商是多少?
(2)在一个除法算式里,商和余数都是5,并且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81。被除数、除数各是什么数?
(3)某数的4/9比1.2的1又1/4倍多2.1,这个数是多少?
五、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六、应用题
1、某工程队修一条长1600米的公路,已经修好这条公路的75%,还剩多少米没有修?
2、某无线电厂三月份生产电视机782台,四月份生产786台,五月份生产824台,该厂平均日产电视机多少台?
3、华川机器厂今年1——4月份工业产值分别是25万元、30万元、40万元、50万元。(1)绘制折线统计图。(2)算出最高产值比最低产值增长百分之几?
4、一份稿件,甲单独打印需要10天完成,乙单独打印5天只能完成这份稿件的1/3。现在两人合作,几天可打印这份稿件的50%?
5、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甲、乙两个城市相对开出,已知客车每小时行驶55千米,客车速度与货车速度的比是11:9,两车开出后5小时相遇。甲、乙两城市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6、已知慢车的速度是快车的5/6,两车从甲、乙两站同时相向而行,在离中点4千米的地方相遇。求甲、乙两站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答 案
一、填空题
1、50408370 5040.837 5041 2、4.8 2 600 3、1/49 4、27/8 27:8 5、1200
6、0.8383... 83% 7、98 8、4:3 9、240 25 10、64 72
二、判断题
1、√ 2、√ 3、× 4、× 5、√
三、选择题
1、D 2、B 3、C 4、B 5、D
四、计算
1、略 2、199/200 1 27.5 4194.71 3、945 0.92 0.5 10 4、0.9 20 5
5、(1)9/10 (2)被除数:60 除数:11 (3)8.1
五、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00
六、应用题
1、400米 2、26台 3、统计图(略) 100% 4、3天 5、500千米 6、88千米
C. 初中七年级语文版语文期末考试卷(带答案的)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训练题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岑寂(cén) 孤僻(bì) 栖息( xī ) 杞人忧天(qǐ)
B.吮吸(yǔn) 契机(qì) 颤抖(chàn) 怒不可遏(è)
C.惊觉(jué) 锦衾(qīn) 嶙峋(xún) 络绎不绝(yì)
D.滂沱(pāng) 恫吓(hè) 亵玩(xiè) 融融泄泄(yì)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的一项是( )(3分)
A.和霭 谈笑风声 不屑置辩 B.狼籍 蜂拥而至 水泻不通
C.宛转 戒骄戒燥 含辛如苦 D.殉职 销声匿迹 漫不经心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B.要唱好一首歌,必须理解这个词的意思,这个理解的过程需要文化底蕴。
C.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出色地完成了“客都书香节”制作班级网页的任务。
D.广州市能够实现创卫成功是全市人民努力的结果。
4.下面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3分)
作者 国籍 作品 出处 体裁
A.丰子恺 中国 《白鹅》 《中国现代散文精华》 散文
B.莫德·林赛 美国 《地毯下的尘土》 《美德书》 童话
C.埃德加·斯诺 加拿大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西行漫记》 传记
D.泰戈尔 印度 《纸船》 《泰戈尔散文诗全集》 诗歌
5.下列对有关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石榴》是文学大师郭沫若的一篇作品。文章立意深刻,文采斐然,特别是作者借石榴寄托个人志向,抒发感情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B.郑振铎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家。作者满怀思乡之情写了《海燕》这篇文章将浓浓的”乡愁”寄托在小小的海燕身上。
C.老舍笔下《白鹅》中的白鹅曾给他的家人物质帮助和精神慰藉,让他始终“念念不忘”
记忆犹新。
D.江口涣在《鹤群》中对鹤群的描写多是融于叙述之中的动态描写,很少有静态描
写,这是这篇文章与前三篇文章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6.按下列要求默写古诗文句(每空1分,共9分)
⑴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大守行》)
⑵《渡荆门送别》中最富有想象力的诗句是: , 。
⑶《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心情的的句子是 ,
。
⑷在《爱莲说》一文中,作者称莲是花中君子,赋予莲象征意义。其中象征君子身处
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沉浮的品质的句子是 ,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是 ,象征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句子是 , 。
二、阅读理解(42分)
文言文阅读
(一)赏析诗歌 (4分)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作者是 (朝代)的 。(2分)
2.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B.本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又质朴的美。
C.前四句和后四句主要是说理,是寓情于理,中间四句主要是写景,是融情于景,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
D.“飞鸟相与还”写诗人的悠然自得,诗人完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连飞鸟也跟着他一起回家。
(二)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3分)
⑴第归,杀而鬻之( ) ⑵与人不苟合( ) ⑶闻者皆惮之( )
⑷陈曲直( ) ⑸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 ⑹非吾子若孙也( )
2.文末划线句子说明了包拯怎样的愿望?(1分)
答:
3.用波浪线划出侧面描写的句子。(1分)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译:
⑵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译:
现代文阅读
(一)母亲的贺卡
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当年,他刚刚20岁,跑到南方的一座海滨城市做生意,没想到生意赔了,血本无归不说,还债台高筑,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了。快到春节了,他想了又想,给母亲写了一封信说,如果他春节不回家,可能就永远不会回家了,请老人珍重,忘掉他这个不争气的儿子。
他那远在北方偏僻农村的母亲收到他这封沮丧又绝望的信,悲伤得哭了很久。这个世界上,她最牵挂的,就是这唯一的儿子,他是她的魂啊。母亲从抽屉里找到一张已经有些泛黄的贺卡,让邻家孩子代笔,在贺卡上写上了一行留言:孩子,你不回家,妈也不想再活了。
母亲拄着拐杖赶到几十里外的镇上,把那张贺卡丢进了邮筒。那天的雪真大啊!一路上,母亲摔倒了好几次,纷纷扬扬的大雪,几乎把母亲裹成一个笨笨的雪人了。
天快黑的时候,小邮电所的一个女营业员首先看到了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她将已举到废纸篓旁的手缩了回来,对老所长说:“您看,这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头发花白的老所长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那张泛黄的贺卡,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了,他说:“这张贺卡就是没贴邮票,我们也要马上把它投出去!”
第二天早上4点多,老所长骑上车趔趔趄趄地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上路了。七八十里的山路,白雪皑皑,路上积雪很厚,这样的行程太危险。但老所长看着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就仿佛看见了两条站在悬崖边上的生命!绝望的孩子,还有抱着仅仅一丝希望的老母亲……老所长的眼眶湿了,他顾不上自己那天一冷就隐隐作痛的老寒腿,把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紧紧地掖在贴胸的口袋里。
天黑的时候,老所长终于赶到了县城。分发室的人很惊讶,说:“这么大的雪你还跑来干什么,不想要你那半拉子老命了?”老所长笑笑,顾不上喝一口热茶暖暖身子,就从贴胸的口袋里掏出那张贺卡说:“这贺卡忘贴邮票了,但它拴着两条人命呢!”分发室的人一一接过那张还有老所长体温的贺卡传递着看了说:“寄,马上就寄,这张贺卡一点都不能耽误!”他们“啪”地在卡上砸上了鲜红的邮戳,想想,又在那张贺卡的空白边缘上郑重地写下了一行黑体小字儿:这是一张很重要的贺卡,望能迅速投递!落款是:礼城县邮局全体同仁。
夜里10点多,邮车破例摇摇晃晃地冒着鹅毛大雪上路了。
次日8点,那张贸卡被准时送到了远去的火车上,开始了它新一程传递……
4天之后的深夜,蜗居旅店的他收到母亲这张没贴邮票的贺卡。他看着贺卡上母亲的留言和边缘空白处那行陌生人留下的小字,哇地一声哭了。其他旅客纷纷披衣围了过来。大家默默地传递着看了那张泛黄的、没有贴邮票的贺卡,默默地掏出钱放到他的面前说:“回家去吧!你妈在家等着你呢!”那一堆钱有10块的,有5块的,有1块的,还有角票和许多硬币,他知道,住到这地方的人都是些经济不太宽裕的人。
怀揣着那张贺卡,他终于踏上了北归的列车。如今,年过40的他,已是北方一个大公司的总经理了,他和善,乐于助人。他的办公桌上,总放着那张泛黄的用玻璃镶嵌起来的贺卡,没事的时候,他常常默默凝视着那张母亲的贺卡,那张没有邮票的贺卡,他的眼里常常会涌满泪水。为母亲,更为那些直到现在他仍不知道名字的人们,也许,是为了生命之间那些闪烁着爱的光芒的心灵吧!
1.本文依次叙写写贺卡→ → 等情节。
2.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
⑴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了。
答:
⑵他的眼里常常会涌满泪水。
答:
3.文中多次出现对雪的描写,其作用是 。
4.为什么一张没有贴邮票的贺卡却按时送到了“他”的手中?
答:
5.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本文以母亲的贺卡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传递一张没贴邮票的贺卡的故事。
B.本文既刻画老所长这一个体形象,又描写了县邮局一工作人员和其他旅客等群体形象。
C.在叙述故事表现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语言朴实而令人感动。
D.本文着重表现了母亲的谆谆教诲对儿子一生的深远影响。
(二)
①去年长江水灾的重要原因,除了直接的气象原因外,还应看到沿江严重的人口超载。目前长江流域人口总量已大大超过亚马孙河、尼罗河与密西西比河世界三大江河流域人口的总和,而那三条河的径流总量是长江的5倍,流域面积超过长江的7倍。过多的人口势必向环境过度索取资源,比如森林的砍伐量远大于生长量,植被覆盖率显著下降。据资料记载,1957年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为22%,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总面积20.2%;1986年,森林覆盖率 a 10%,水土流失面积却上升到长江流域总面积的41%。目前的长江已经变成了第二条黄河,甚至后来居上了。正是流域生态的破坏 b 了水患,去年长江洪峰流量虽大,但并非最大。以宜昌水文站记录资料为例,去年最大洪峰流量为56400立方米每秒,而历史记载的最大洪峰流量超过6万立方米每秒的 c 有23次,去年洪峰流量虽不是最大,但却连续创下新的水位历史记录。这一现象只能用上游森林面积的 d 减少这一原因来解释。据水利专家调查、研究与测算,1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一座蓄水量为100万立方米的水库。②比植被破坏更为严重的是人与湖争地,导致湖泊蓄水面积大大减少,湖群消失。长江中下游发育着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群。这一湖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统计记载:19世纪初,洞庭湖面积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若干年来,因围湖造田及泥沙淤积,使洞庭湖的面积下降到1984年的2145平方公里,历史上的九百里洞庭于是把第一大淡水湖的桂冠让给了鄱阳湖。然而,鄱阳湖同样是厄运难逃,40年中湖水面积缩小了1/5以上。③洞庭湖、鄱阳湖与江汉湖群,50年代以来丧失淡水贮量350亿立方米以上,超过了两座正建的三峡水库防洪库容。严重的水土流失,已使长江流域塘堰容量被泥沙淤积了一半以上,中小水库淤积减少库容1/4—1/6。长江干流河道的不断淤积,造成了荆江段的“悬河”。每到洪期,洪水全靠大堤挟持,洪水水位高出两岸数米到十几米。④可见,人口问题,尤其是目前我国很多地区人D超载的情况下,确实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在灾后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必须将这一因素考虑在内,不可重走人口失控——生态破坏——灾难加剧的老路子。1.在第①段中a、b、c、d处依次应填人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加剧 急剧 仅有 至少 B.仅有 加剧 至少 急剧 C.急剧 至少 仅有 加剧 D.至少 加剧 急剧 仅有2.按文意在第②段空白处应填入的句子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⑴调节洪峰 ⑵与长江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⑶容纳百川 A.(1)(2)(3) B.(2)(3)(1) C.(3)(1)(2) D.(1)(3)(2)3.举例本文所运用的两种主要的说明方法。(2分) 答:
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2分) A.长江流域的人口比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世界三大河流域人口的总和还多出
许多。 B.1986年,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面积比1957年增加了20.8%。 C.去年长江宜昌洪峰流量不是最大,但是宜昌水位比历史上的最高水位还要高。 D.洞庭湖的面积,1984年比19世纪初减少了3855多平方公里。5.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要根治长江水患应注意解决哪几个问题? (3分) 答:
三、写作实践(50分)
为别人写传记时,除了记述其主要经历外,还可以做简要的评论;也可以侧面记述几个典型事例。
请为自己熟悉的人写一篇传记。要求:⑴选材真实,有重点,并体现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或生活情趣;⑵综合运用多种人物描写的方法;⑶题目自拟;⑷字迹端庄,文面清洁,不少于500字。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训练题答案
一、积累运用
1.D 2.D 3.A 4.C 5.C
6.⑴提携玉龙为君死 ⑵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二、阅读理解
文言文阅读
(一)1.晋 陶渊明 2.D
(二)1.⑴卖 ⑵随便、随意 ⑶畏惧 ⑷是非 ⑸不久 ⑹和
2.告诫子孙为官要清正廉洁。
3.“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4.⑴(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
⑵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
现代文阅读
(一)1.送贺卡→收贺卡2.⑴表现了老所长沉重、紧张的心理状态,因为人命关天。
⑵表现“他”复杂的心理状态,“为母亲,更为那些直到现在他仍不知道名字的人们,为生命之间那些闪烁着爱的光芒的心灵”所感动。或对母亲和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的感激之情。(意思相近即可) 3.烘托人物、渲染气氛、突出送贺卡的艰难。
4.母亲在贺卡上的留言,让老所长等人感到贺卡的分量;又有很多素不相识的人的帮助和关爱:老所长冒雪送信到县邮局,邮车破例上路,贺卡被准时送上火车…… 5.D
(二)22.B 23.C
24.⑴列数字,如:“据资料记载,1957年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为22%,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总面积20.2%……作比较,如目前长江流域人口总量已大大超过亚马孙河、尼罗河与密西西比河世界三大河流域人口的总和。” ⑵举例子,如:“以宜昌水文站记录资料为例,去年最大洪峰流量为56400立方米每秒,而历史记载的最大洪峰流量超过6万立方米每秒的至少有23次。” 25.B
26.要点:①控制人口;②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③退田还湖,增强湖泊的泄洪能力。
三、写作实践(略)
D. 初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概括段落大意是中考经典阅读考题之一,不过我们只要掌握以下五个方法,遇到这类型题型就能举一反三。初中语文阅读概括段落大意常考题型:概括某一自然段的段意。昂立新课程小编为大家介绍概括段落大意主要方法,帮助大家快速掌握此类题型。
概括段落大意方法之摘句法
此方法比较简单,就是直接从文章中摘出现成的句子作为段意。
摘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这种句子往往是这一段记叙、描写或议论的中心,因此,可以摘取它们作为段意。例如《松鼠》的首句“松鼠是种美丽的小动物”就可作为第一段的段意;《猫》的首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也可作第一段的段意。
摘过渡句。课文中的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句是上段的段意,起下句为下一段的段意。例如《赵州桥》中的过渡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一句话承上启下,概括了上下两段的大意。
概括段落大意方法之串连法
如果一个段落只有一个自然段组成,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如《古井》的第一段的四个句子:①古井的位置;②井水的特点;③乡亲们到古井取水;④井水的作用。综合四句意思,归纳段意为:古井的位置和作用。若一个段落有几个自然段组成,首先概括出各个自然段的意思,然后把这些自然段意思综合起来,最后用一句简洁的话归纳出段落大意。
概括段落大意方法之取“主”法
无论是一篇文章还是一段话,都有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在一个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段落里,与段的中心联系密切的详写的自然段,就是重点自然段。归纳段意,就以重点自然段的意思为段意。如《小英雄雨来》第一大段有两层意思:雨来生活的环境和雨来的游泳本领高。第二层是主要的,可以用作全段大意。
概括段落大意方法之缩句法
有些段落句子不多,但较长,可用缩句的方法来概括。
概括段落大意方法之抓体裁法
写人、写事的文章可以采用同一种概括段意的方法——谁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干什么?结果怎样?而状物、写景的文章往往从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写:如外形、性能、用途等。这类体裁的文章概括段意时不可用标题或问题式来概括。
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概括段落大意题型,小编就介绍到这里。各位考生若想要了解更多与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相关文章,敬请关注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专题。昂立新课程致力于沪上培优10余年,已经成功辅导5万余名初中生进入“四大名校”,“八大金刚”和上海其他重点高校。想要快速提升语文学习成绩的同学,昂立新课程推荐以下学习课程:
课程分网络和面授,有小班制,大班制,1对1,1对3形式,授课校区分布在上海各个地域,面授班课时以昂立新课程官网颁布课时为主,具体费用可咨询在线客服或拨打热线4008-770-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