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广州市二模语文答案

广州市二模语文答案

发布时间:2020-12-13 12:10:12

⑴ 2011广州高中毕业班二模语文和文科数学答案

正确答案是:
数学,文——BACCA CDDAC

英语——1-15:版BDCAC BADBD CABAC
26-45:DBCBA DBDCB BCADA DCACA
46-50:DBFEA

语文权——CBCD CCBB CE B

⑵ 2014烟台二模语文试卷答案

网络就行了

⑶ 09黄浦区二模语文答案(手机照片即可)

黄浦区2009年高考模拟卷
语文试卷

一、阅 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
说园(节选)
(1)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入寻味立峰是一种抽象雕刻品,美人峰细看才像。九狮山亦然。鸳鸯厅的前后梁架,形式不同,不说不明白,一说才恍然大悟,竟寓鸳鸯之意。奈何今天有许多好心肠的人,惟恐游者不了解,水池中装了人工大鱼,熊猫馆前站着泥塑熊猫,如做着大广告,与含蓄两字背道而驰,失去了中国园林的精神所在,真太煞风景。鱼要隐现方妙,熊猫馆以竹林引胜,渐入佳境,游者反多增趣味。过去有些园名,如寒碧山庄、梅园、网师园,都可顾名思义,园内的特色是白皮松、梅、水。尽人皆知的西湖十景,更是佳例。亭榭之额真是赏景的说明书。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人临其境,即无荷风,亦觉风在其中,发人遐思。而对联文字之隽永,书法之美妙。更令人一唱三叹,徘徊不已。镇江焦山顶的别峰庵,为郑板桥读书处,小斋三间,一庭花树,门联写着“室雅无须大;花香不在多”。游者见到,顿觉心怀舒畅,亲切地感到景物宜人,博得人人称好,游罢个个传诵。至于匾额,有砖刻、石刻,联屏有板对、竹对、板屏、大理石屏,外加石刻书条石,皆少用画面,比具体的形象来得曲折耐味。其所以不用装裱的屏联,因园林建筑多敞口,有损纸质,额对露天者用砖石,室内者用竹木,皆因地制宜而安排。住宅之厅堂斋室,悬挂装裱字画,可增加内部光线及音响效果,使居者有明朗清静之感,有与无,情况大不相同。当时宣纸规格、装裱大小皆有一定,乃根据建筑尺度而定。
(2)园林中曲与直是相对的,要曲中寓直,灵活应用。曲直自如。画家讲画树,要无一笔不曲,斯理至当。曲桥、曲径、曲廊,本来在交通意义上,是由一点到另一点而设置的。园林中两侧都有风景,随直曲折一下,使行者左右顾盼有景,信步其间使距程延长,趣味加深。由此可见,曲本直生,重在曲折有度。有些曲桥,定要九曲,既不临水面(园林桥一般要低于两岸,有凌波之意),生硬屈曲。行桥宛若受刑,其因在于不明此理(上海豫园前九曲桥即坏例)。
(3)造园在选地后,就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作为此园之特征,表达出预想的境界。北京圆明园,我说它是“因水成景,借景西山”,园内景物皆因水而筑,招西山入园,终成“万园之园”。无锡寄畅园为山麓园,景物皆面山而构,纳园外山景于预园内。网师园以水为中心。殿春簃一院虽无水,西南角凿冷泉,贯通全园水脉,有此一眼,绝处逢生,终不脱题。新建东部,设计上既背固有设计原则,且复无水,遂成僵局,是事先对全园未作周密的分析,不加思索而造成的。
(4)园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有不尽之意,寥寥几句,弦外之音犹绕梁间(大园总有不周之处,正如长歌慢调,难以一气呵成)。我说园外有园,景外有景,即包括在此意之内。园外有景妙在“借”,景外有景在于“时”,花影、树影、云影、水影、风声、水声、鸟语、花香,无形之景,有形之景,交响成曲。所谓诗情画意盎然而生,与此有密切关系。
(5)万顷之园难以紧凑,数亩之园难以宽绰。紧凑不觉其大,游无倦意,宽绰不觉局促,览之有物,故以静、动观园,有缩地扩基之妙。而大胆落墨,小心收拾(画家语),更为要谛,使宽处可容走马,密处难以藏针(书家语)。故颐和园有烟波浩渺之昆明湖,复有深居山间的谐趣园,于此可悟消息。造园有法而无式。在于人们的巧妙运用其规律。计成所说的“因借(因地制宜,借景)”,就是法。《园冶》一书终未列式。能做到园有大小之分,有静观动观之别,有郊园市园之异等等,各臻其妙,方称“得体”(体宜)。中国画的兰竹看来极简单,画家能各具一格;古典折子戏,亦复喜看,每个演员演来不同,就是各有独到之处。造园之理与此理相通。如果定一式使学者死守之,奉为经典,则如画谱之有“芥子园”。文章之有八股一样。苏州网师园是公认为小园极则,所谓“小而精,以少胜多”。其设计原则很简单,运用了假山与建筑相对而互相更换的一个原则(苏州园林基本上用此法。网师园东部新建反其道,终于未能成功),无旱船、大桥、大山、建筑物尺度略小,数量适可而止,亭亭当当,象一个小园格局。反之,狮子林增添了大船,与水面不称,不伦不类,就是不“得体”。

1、文中第五段“于此可悟消息”中“消息”指的是:(2分)
指建园面积大时要紧凑、面积小时要阔绰的道理。
2、请说明第(1)段写“亭榭之额”、“对联”、“匾额”的用意是:(2分)
以隽永的文字代替画面,更耐人寻味,令人遐想。说明中国园林妙在含蓄的特点。
3、下列对园林中曲与直概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3分)
A.园林中两侧都有风景,但造园者巧妙随直设曲,使游人左右顾盼有景,信步其间使距程延长,趣味加深。
B.上海豫园前九曲桥因为曲折较多,行桥宛若受刑,被称为园林中曲直设计的坏例。
C.桥本事为了连接两点而设,曲桥,曲径,曲廊的设立,使它失去了原来的用意。
D.园林中的曲与直是相对的,其中曲式根本,在此基础上,曲中寓直,曲折有度。
4、根据选文,简析新建网师园东部的失误之处。(3分)
网师园东部的失误:没有考虑到全园的整体布局,做到因地制宜,突出重点。(1分)网师园原是以水为中心,(1分)但新建的东部没有水了,失去了原来以水为中心的特点(答“脱题”也行)。(1分)
5、纵观全文,请分条说明“造园有法而无式”要有哪些基本法则。(3分)
含蓄,曲直适当,因地制宜,有鲜明个性,以少胜多,大小得宜(1点1分)
6、请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4分)
整散结合,多用短句,文白兼杂。(正确的赏析点1分,具体分析2分,语言表述1分)或质朴典雅

(二)阅读下文,完成7—13题。(20分)
流逝的古典
(1)那天下午,我去听一位老教授的课,他讲的是《诗经•蒹葭》。午后的阳光从窗户跑进来爬在他那苍苍白发和陶醉的脸上,听着他温暖地读着那些渐行渐远的诗句时,我突然有一种很静谧、很幸福的感觉。
(2)夜里,月色和清风悄悄穿过窗帘,我从高高的书架上找出了那本遗忘多年的《诗经》。线装的书页泛着远古的光芒,是那种随着光阴流逝,越来越朴实的金色。在幽幽浮动的墨香里,我再一次看到了“蒹葭苍苍”“白露未晞”。我看见远古时代的一个芦塘,清晨,纤纤芦苇被牛乳般流动如烟的雾霭轻柔地包裹着。晨曦中,浅绿的墨绿的苇丛倩影婆娑,亭亭玉立,如衣香鬓飞的女子涉水而来。怀念这一种意境,我不想把这说成是一种诗情,而情愿把它归为一种古典。“古典”一词本身就很静态,很内敛,很纯粹,有一种淑静、典雅的感觉,令我们咀嚼、玩味不够。
(3)我读到《关雎》,读到《桃夭》,读到“青青之麦,生于陵坡”,读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读到“昔年移柳,依依江南,今看摇落,凄伧江潭。”我想到为什么,这些很远古的文字,如今读来,依然淙淙如诉,让人可感可悟。真如澹澹的渌水,我们的心田仿佛千万年来一直是它青青的河床。
(4)想到了《古诗十九首》,这些不知作者姓名和年代,突兀而起复又戛然而止的谜一般的诗歌群落。为什么就连李白这样的大诗人也为之佩服得五体投地?怎会洋洋洒洒醉酒般地写下整卷《古风》?我想,这就是古典的魅力吧。它们以其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言近旨远、语短情长的艺术魅力震撼、陶冶着无数的后人!
(5)注视着这些古典书籍,抚摸着它们厚实的脊梁,我能感受到它们所蕴含的时代精髓和撑起的时代魄力。而它们又是那样宁静,我不敢想象没有《诗经》、《楚辞》的时代叫什么先秦;没有唐诗宋词的时代算什么唐宋;没有小说的明清是什么样的明清。这些源自第一张植物纤维构筑的纸片的灵感,在千百年漫长的时光中,抚慰着人类的精神与灵魂,牵引着人类穿越长长的时光隧道。一行行时长时短的句子,一页页时近时远的思绪,那么质朴、厚重,它们牵着我走向文字的源头。这些久远的古典文字的确“旧”了,但那字里行间所充盈的生命精神、深邃的原理、多极的内核却超越了彼时彼地,在这个世界夜深人静的时刻渐入我们的心灵、血脉,在我们的血管里流淌……
(6)我相信那些古典的文字肯定来自于平凡的生活,源于简洁、沉静的心灵。古人在最为平凡的采摘、狩猎、耕种之余,偶有所见所感,自自然然,随口吟出了“蒹葭苍苍”“渌水澹澹”这些精纯得像墨金一样的文字。汽车、电脑离它们很远,人欲物欲离他们很远,而平凡离他们很近,诗情离他们很近,古典离他们很近。古典与古人本来就是水乳交融的一体。而我们呢?在抚摸那些《诗经》句子的时候,除了对美的巨大感动,内心更有一份莫名的冰凉和疼痛:那自然史上最纯真的童年风景、生命与自然最相爱和谐的“蜜月之岁”似乎已经渐行渐远了!阅读竟成了永远的怀念!
(7)怀念古典,这是一份超越时空的契约。我的心灵深处永远会留下一个宽敞、透亮的空间,让飘溢着灵性、充盈着生命精神的古典诗情灿然长流。
(选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3月27日第12版)

7、按照“没有《诗经》《楚辞》的时代叫什么先秦,没有唐诗宋词的时代算什么唐宋,……”的句式,填写下面的句子。(写文体名称)(1分)
没有______的时代叫(算)什么大汉
汉赋(或乐府)
8、文章第六段“在抚摸那些《诗经》句子的时候”一句中,“抚摸”一词用得很特别,淡淡你的理解。(2分)
用得好。“抚摸”一词体现了作者用心体验,感悟之深,表现了作者阅读是满欢思古之情。
9、文章第一自然段,作者听“老教授的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1)起引起下文的作用。老教授的课使作者产生了“静谧、幸福的感觉”,从而自然引出了下文对古典深刻的感悟;(2)暗扣标题(或照应标题),“渐行渐远”的诗句暗示古典在人们的视线中郑慢慢消逝。(答出一点即可)
10、对本文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BF
A.作者幻想芦塘旁边的亭亭玉立的女子,从而产生淑静,典雅的感觉。
B.文中的引用和对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加了文采,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C.只有多读古书,才能让“古典”不至于流逝。
D.本文融叙述描写说明抒情于一炉,写出了古典珍贵无比的价值。
E.李白的《古风》言近旨远,语短情长,极具艺术魅力和震撼力。
F.文章由“读”入“思”,层层深入,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思考。
11、第五段划线句子中“厚实的脊梁”的具体含义是。(2分)
质朴、厚重的古典字里行间所充盈的生命精神、深邃的原理、多级的内核,渐入我们(读者)心灵、血脉,抚慰人类的精神与灵魂。
12、第六段作者说“阅读竟成了永远的纪念”,请指出前文照应此句的地方,并回答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3分)
(1)照应处:第(2)段(“怀念这一种意境”一句)
(2)现代的人们被物欲所左右,失去了简洁沉静的心灵,已经远离了纯真的自然,再也无法像古人那样做到文学、生命、自然的水乳交融,和谐统一。
13、阅读(2)(3)段,根据学过的课文,谈谈自己的“河床”,怎样承载了“远古文字”的流淌。(4分)
课文举例正确1分,围绕“可感可悟”来谈2分,语言表达1分。

(三)默写(任选六空)。(6分)
【注:考生答题超过6空,按前六空顺序评分】
14、(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2)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 《出师表》)
(4)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 《踏莎行 郴州旅舍》)
(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 《劝学》)
(6)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黄庭坚 《登快阁》)
(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 《后汉书》)

(四)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双调】水仙子•西湖探梅
杨朝英
雪晴天地一冰壶,竞往西湖探老逋,骑驴踏雪溪桥路。笑王维作画图,拣梅花多处提壶。对酒看花笑,无钱当剑沽,醉倒在西湖!
【注】王维曾画有《孟浩然雪中骑驴图》
15、这首元曲所提到的老逋即北宋诗人林逋,因隐居孤山植梅养鹤,有“__”之称。(1分)
梅妻鹤子
16、对这首元曲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3分)
A.“雪晴天地一冰壶”,以喻写出了湖山雪霁的皎洁晶莹。
B.曲中提到的“老逋”,以人代花,显得别有情味。
C.“无钱当剑沽”,实写作者买酒没钱,甘心把配件当了。
D.“醉倒在西湖”,是诗人摆脱一切拘束而沉湎于极乐境界的写照。
17、曲中作者写到两次“笑”,请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一笑:作者踏雪寻梅之美景雅趣远非王维画笔所能形容。是自我得意之笑。
二笑:自己与梅花相对,两情相悦。是花下饮酒陶醉的笑。

(五)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16分)
司空、太子太师、英贞武公李绩寝疾,上悉召其子弟在外者,使归侍疾。上及太子所赐药,绩则饵之;子弟为之迎医,皆不听进,曰:“吾本山东田夫,遭值圣明,致位三公,年将八十,岂非命邪!修短有期,岂能复就医工求活!”一旦,忽谓其弟司卫少卿弼曰:“吾今日小愈,可共置酒为乐。”于是子孙悉集,酒阑,谓弼曰:“吾自度必不起,故欲与汝曹为别耳。汝曹勿悲泣,听我约束。……葬毕,汝即迁入我堂,抚养孤幼,谨察视之。其有志气不伦,交游非类者,皆先挝杀,然后以闻。”自是不复更言。……绩为将,有谋善断;与人议事,从善如流。战胜则归功于下,所得金帛,悉散之将士,故人思致死,所向克捷。临事选将,必訾相其状貌丰厚者遣之。或问其故,绩曰:“薄命之人,不足与成功名。” ……闺门雍睦而严。其姊尝病,绩已为仆射,亲为之煮粥。风回,爇其胡须。姊曰:“仆妾幸多,何自苦如是!”绩曰:“非为无人使令也,顾姊老,绩亦老,虽欲久为姊煮粥,其可得乎!”绩常谓人:“我年十二三时为亡赖贼,逢人则杀。十四五为难当贼,有所不惬则杀人。十七八为佳贼,临陈乃杀之。二十为大将,用兵以救人死。”

【译文】司空、太子太师、英贞武公李绩病重,唐高宗将他在外地的子弟全部召回京师,让他们服侍他。唐高宗和太子赏赐的药物,李绩就服用;他家子弟为他请医生,他都不让看病,说:“我本是崤山以东的种田人,遇到圣明君主,位至三公,年纪将近八十岁,这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寿命长短有定期,哪能再向医生求活命!”一日,李世忽然对他弟弟司卫少卿李弼说:“我今天稍好些,可以设酒席共同高兴一番。”于是儿孙全都聚齐。酒席将散时,他对李弼说:“我自己知道病好不了,所以想与你们决别。你们不要悲伤哭泣,听我的安排。……我的葬事完毕,你即搬进我家居住,抚养儿孙,仔细监察他们,凡有心志不端,结交行为不正之人的,都先打死,然后报我知道。”此后便不再说别的话了。……李绩作为将领,有谋略,善于决断;和人讨论事情,能从善如流。打胜仗,则把功劳归于下属,所获得的金帛等财物,全部分给将士,所以人人愿出死力,战无不胜。临战时选派将领,必选择相貌丰满的人。有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他说:“薄命的人,不值得与他成就功名。” ……家内和睦而严肃。他姐姐曾患病,李绩虽已任仆射,还亲自为她煮粥,风向逆转,烧焦了头发胡须。他姐姐说:“仆人和婢妾不少,何必这样自己吃苦!” 李绩说:“不是因为没有人使唤才这样做的,看着姐姐年老,我自己也老了,虽想长久为姐姐煮粥,办得到吗!” 李绩常对人说:“我十二三岁时是个蛮横的贼,逢人便杀。十四五岁时是个难对付的贼,遇到不愉快即杀人。十七八岁成为好贼,临阵才杀人。二十岁成为大将,用兵使人免于死难。”

1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义(4分)
(1)修短有期( 长 )
(2)酒阑,谓弼曰( 尽、完 )
(3)爇其胡须( 烧 )
(4)顾姊老,绩亦老( 只是 )
19、对下列加点字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D(2分)
(1)致位三公 (2)故人思致死 (3)绩则饵之 (4)战胜则归功于天下
A.(1)(2)同(3)(4)也同
B.(1)(2)同(3)(4)不同
C.(1)(2)不同(3)(4)也不同
D.(1)(2)不同(3)(4)同
20、以下加点字与“绩则饵之”中的“饵”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D
A.春华秋实 B.袖手旁观 C.经天纬地 D.斗折蛇行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两个句子(5分)
(1) 汝曹勿悲泣,听我约束。
你们不要悲伤哭泣,听从我的规定嘱托。
(2) 其有志气不伦,交游非类者,皆先挝杀,然后以闻。”自是不复更言。
如果他们有思想品德不像样,结交流氓无赖的,就先都打死,然后报告皇上。
22、上文主要记载了徐绩与人的四次对话,从中可以看出徐绩是个怎样的人? (3分)
他本是一个农夫,小时无赖嗜杀,后来逐步改变,成为大将。(1分)
对子孙要求严格,看重姐弟情谊。(1分)
病重时能平静地对待死亡。(1)

(六)阅读下文,完成23—27题。(13分)

虎丘记
(1)虎丘去城可六七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译文】虎丘离苏州城只有七八里,那山上没有高耸的山岩幽邃的沟谷,只是因为接近苏州城的缘故,(达官贵人)装饰豪华、满载声歌的游船,没有一天没有的。凡是有月亮的晚上,有花的早晨,有雪的傍晚,游人来来往往,纷繁错杂得像织布一样。 中秋时节(这景象)就更加繁盛。
(2)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竞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译文】每到这一天,苏州城家家户户倾城而出,肩挨肩,人挤人,接踵而来。无论是官宦人家的男男女女,还是平民百姓,没有谁不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很多人都在路边,用垫子摆上酒,席地而坐。从千人石到山门,密密麻麻紧挨着的游客多如鱼鳞。檀木所制的歌板堆积得就像山丘,酒器里盛的酒如云彩一样奔泻不停。远远望去,就像无数大雁落在平坦的沙滩上,又像彩霞铺在江面上。即使用电闪雷鸣也无法形容那热闹的场面。刚摆上酒席时,唱歌的人成百上千,声音像蚊虫齐鸣,分不清(唱些什么)。分部安排好后,都竞相以最新流行的歌曲一争高低,雅乐俗乐都有,唱得好坏也自有分别。过了一会儿,摇头踏脚按节拍唱歌的人,就只剩数十人了。不久,明月高悬在空中,山石反射着月光,如同白练,所有粗俗之乐,都悄悄停了下来。应邀唱歌的人只有三四个了,他们伴着一只箫,一只笛,一人舒缓地敲着歌板歌唱。管乐和人的歌声一起发出,清幽嘹亮,使听众陶醉不已。到了深夜,月影疏疏落落,月下树影斑驳,这时,连箫和歌板也不用了。一个人登场歌唱,四座的人都屏心静息地倾听。他的歌声细如发丝,直冲云霄。每唱一字,差不多要一刻时间。飞鸟仿佛也为这舒缓悠长的歌声所感动,徘徊不忍飞去,壮士听到这样的歌声,也忍不住要落泪。
(3)剑泉深不可测,飞岩如削。千顷云(山名)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面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之兴亦阑矣。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译文】剑泉深不可测,飞耸的岩石像刀削的一样峭立。千顷云好像是以天池等山作几案,山峦沟壑秀丽无比,这里最适合飨宴宾客。但中午过后,阳光强烈,(游客在此)无法久坐。文昌阁(景色)也好,傍晚的树更好看。它的北面是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只有远处的虞山一点遥遥在望。平远堂荒废已久,我和江进之商量修复它,想在这里建个祠堂,祭祀韦应物、白居易等先贤。但不久我就生病了,我已经请求辞官归去,恐怕江进之修复平远堂的兴致也大减了。(可见)山川景物的兴盛荒废,确实是有时运的啊!
(4)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生公石上,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差役)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译文】我在吴县做了两年县令,曾六次登上虎丘。最后一次是和江进之、方子公同去的。我们坐在生公石上等待月亮出来。唱歌的人听说县令来了,都躲开藏了起来。我就对进之说:“官吏的横暴,差役的庸俗,也太过分了啊!以后我辞官后,一定要在这生公石上听曲,以月为证。”现在我幸好解免官职,客居吴地,虎丘的明月啊,不知道还记得我当年的话吗?

23、“白乐天”指的是诗人白居易。(1分)
24、第二段对“斗歌”场景写得极有层次:(2分)
环境由喧闹到到寂静
感情由热烈到凄凉
25、第二段没有运用到的手法是D(2分)
A.层层烘托 B.夸张借代 C.点面结合 D.对比反衬
26、请分别概括第三段的景物特点? 并简析作者写景的角度。(4分)
剑泉之“深”;千顷云之“高”、“秀”;文昌阁之“佳”,平原堂之“旷”。(任写出2点得1分,3点得2分)
先“山水”后“人文”;俯仰结合;远近结合。(写出任一角度1分,分析1分)
27、文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作简要评价。(4分)
表达对官场生活的鄙薄之情,(1分)渴望与民同乐的真性情。(1分)作者认识到官民之间的尖锐对立,这种对立使得他无法领受“听曲此石上”的迷人情趣,于是他甘愿以“吴客”的身份来游虎丘,这种走进人民的姿态是值得肯定的;(1分)而其揭示官民之间的对立关系具有批判意义。(1分)

⑷ 求西城二模语文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1年初三二模试卷

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1.6

一、选择(共分。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C
C
D
B
B

二、填空(共8分)

7.(1)答案:几处早莺争暖树

(2)答案:断肠人在天涯

(3)答案:闲来垂钓碧溪上

(4)答案: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评分标准:共5分。共5空,每空1分,该空有错不得分。

8.答案:①齐天大圣 ②火眼金睛 ③如来佛

评分标准:共3分。共3空,每空1分,该空有错不得分。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9.答案示例:①国家依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增加投入。

②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工作。

评分标准:共4分。共2点,每点2分。

10.答案:①综合 ②程式 ③虚拟

评分标准:共3分。共3点,每点1分。

11.答案示例:①缺少年轻的传承人(或年轻人不爱干)

②加大宣传,让年轻人了解、喜欢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③学校聘请民间艺术大师进入学校讲座或开设选修课。

评分标准:共4分。概括困难2分,两个办法各1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12.答案:(1)偏爱 (1)穿戴

评分标准:共2分。共2道小题,每小题1分。

13.答案示例:(1)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2)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

评分标准:共4分。共2道小题,每小题2分。

14.答案要点:①齐王称赞邹忌的建议提得好。

②立即下令赏谏,并根据提意见的程度设立奖赏等级。

评分标准:共2分。共2个要点,每点1分。照抄原文不得分。第②点如果答成三个具体措施,得1分,少一点不得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共15分)

15.答案示例:①严厉而古板 ②鬼鬼祟祟,没了威严,不值得尊重

③越来越显得匆匆 ④存在于更丰富的日常生活中

评分标准:共4分。共4点,每点1分。

16.答案示例:我从第一次发现的白发中感到时光飞逝,人生苦短。

评分标准:共4分。“白发”(或“时间一直悄悄地躲在我的头发里行走,这一次露出了痕迹”)2分,“感到时光飞逝,人生苦短”2分。

17.分析示例1:作者写时间“躲在我的头发里行走”,“在母亲的口腔里行走”,“会变戏法”……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出时间无处不在而又形色匆匆的特点,将抽象的时间写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分析示例2:作者从视觉角度写时间,“在母亲的口腔里行走,她的牙齿脱落得越来越多”,“让一棵青春的小树越来越枝繁叶茂,让车轮的辐条越来越沾染上锈迹,让一座老屋逐渐地驼了背”,写出了时间悄无声息而又处处留痕的特点,将抽象的时间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仿写示例1:我的时间行走在上学的公交车里,行走在上课的铃声里,行走在课后的作业里。

仿写示例2:我的时间在开了又关了的校门中,在长了又短了的校服中,在哭了又笑了的脸庞中。

评分标准:共7分。分析4分。用具体事物表现抽象时间的写法,2分;结合第⑥⑦两段,2分。(例子如超出第⑥⑦两段内容,扣1分。)仿写2分。内容结合学生生活,1分;写法与原文一致,1分。语言表达1分。

(二)(共8分)

18.答案要点:①如果删去“仅列车气密强度这项指标”,就无法与前面的“中国高铁有多项技术世界领先”相呼应;②同时也使后面的“领先日本和欧洲10年”缺少了涉及的对象。

评分标准:共4分。共2个要点,每点2分。

19.答案示例:①中国高铁已经在国内经济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效益。

②中国高铁的巨大成功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

评分标准:共4分。共2点,每点2分。

(三)(共8分)

20.答案:荣誉必须是来自内心的。

评分标准:2分。

21.答案示例:首先作者论证了荣誉与名誉、野心的不同;其次作者论证了真正的荣誉必须满足的的四个条件。

评分标准:共3分。“名誉”“野心”各1分,条件1分。

22.【甲】②【乙】①【丙】③

⑸ 2016黄埔区初三语文二模答案

一、;文言文(分)(一+)(18分,各3分)1。道是无晴却有晴..2.夜阑卧听风吹雨.3.清泉石上流4.千骑卷平冈;5.惟吾德馨6.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二)(4,分)7.(2分)尝够(深深懂得)8.(2分)C.:—(三)(8分)、9.(2分,各1分)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0.(3分)(人)驱使万物并统治它们、11.(3分)B(四)(工2分)12..(4分,各2分)(1)使:使者(2)盈:满13.(3分)D.14.(2)上赐也,誓相公归视)、15。(3分)为人豁达(宽宏大量)。二、现代文(48分l(一)(20分)16,(3分)B.17.(4分)列图表(2分)直观而简明地介绍了铅、镉、汞、砷、铬五种重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对人体的主要危害及易受害人群(2分)、18.(6分)(1)重金属污染事件在国内外都频频发生(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问题,我国尤甚)(3.分)(.2)人类盲目追求经济发展(3分)..19。(3分)A?-20,(4分)(1)人接触废电池渗液中的重金属会损害健康;-(2)废电池中的重金属会污染环境(主要是土壤和地下水);(3’)我国废电池量大,是一个巨大的重金属污染源。(各2分,答到两点即可。)..(二)(28分)21.(2分)怒22.(5分)反问(2分)增强语气,强调老人没有必要亲身卖命,打工挣钱(3分)23。(王)吃光头面、(2)穿满是补丁发白的劳动服(3)住潮湿闷热的帐篷24,(3分)老人把自己挣的钱几乎全都用在孩子身上(或“让女孩与同龄人过上一样的生活”),表现了老人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25。(4分)D(选C得2分).26.(8分)

⑹ 2016年沈阳市铁西区二模语文答案

西城区的《未知》……很明显,我们学校的三模语文题目是拿各区一内模二模攒的容…… “思悟网”论坛,主题:关于“未知”。缉尝光妒叱德癸泉含沪甲: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未知——未知的人、领域,未知的前程、命运……它们陌生神秘,莫测难解。明天,永远是未知的。乙:昨天,有些东西也同样“未知”啊。“未知”,不等于“无知”,也不等于“不可知”。丙:是的,“未知”二字,总令人充满好奇与期待。丁:我恐惧“未知”。戊:让我们将“未知”变为“已知”!己:所有东西,一定要“知道”才有意思吗? …… 你对“未知”有着怎样的体验与感悟?请以此为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不要盲目迷信啊啊……

⑺ 10东城初三二模语文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09—2010学年度初三年级综合练习(二)
语文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 选择 (8分)
1.C 2.A 3.D 4.C
二. 填空(8分)
5.(1)醉里挑灯看剑 (2)并怡然自乐 (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4)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6.①刘向 ②唐雎 ③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综合性学习(9分)
7.①7城市开始了低碳经济、生态平衡、消除烟害、发展进步的行动。
②如果烟草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最终会成为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8.你设计的口号是:低碳无烟 首善之都
9.创无烟环境城市的意义:实现无烟可以挽救亿万生命不受烟草破坏,可以防止医疗费用上涨,减少生活品质下降。
四.文言文阅读(9分)
10.(1)薄:迫近
(2)璧:圆形的玉
11.(1)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2)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12.天下之忧,天下之乐。
五.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13分)
13.敬业,事业有成;教子严格;严己宽人;沉默寡言。
14.不好。“一对”说明两人有很近的关系,有相似点;“两个”可以是不相干的人。我生活在一个不善言辞的家庭,我说话让母亲不高兴,父亲说话让我不高兴;父亲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今天的成绩,我也不靠父亲自己努力着;父亲关心我的工作,我也关心父亲的身体,正是“我亦酷似老父亲”,“一对沉默寡言人”。“一对”既强调了我与父亲相似,也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敬意和爱意,所以用“一对”比用“两个”好。
15.“寡言”主要是因为父子都不善言辞,两代人之间有代沟。生活中往往是父严母慈,父子之间容易缺少交流。好在我和父亲都是比较开朗的性格,沟通得比较好。作为孩子,我会主动和家人交流,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这样对我很有帮助。
(二)(6分)
16.如果删去“上述这些现象”,就使“专家介绍”缺少了内容;同时使后面的“是”缺少了判断的对象。
17.从原因、危害和利用说明的。
18.因为人体的电容量很小,所以,即使带极少量的电荷,人体的电位也会高达数千伏至数万伏。
(三)(7分)
19.人生因学习而美丽。
20.首先提出人如果不学习,与其他动物不会有多大区别。然后举科学家和张海迪的例子说明正是由于学习,有些人取得了杰出的成绩。最后举胡长清等人走上犯罪道路的例子,说明放松政治学习是重要原因。
21.从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永无止境的人生追求的角度证明作者观点的。
六.作文(60分)
22.
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
等级 内容、表达(55分) 说 明 书写(5分)
一类卷
(60—52) 要求: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1—2处语病。
赋分范围:55—47分
以51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5分

书写工整,标点正确,错别字1—2个,格式规范。

二类卷
(51—44) 要求: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中心比较明确;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
赋分范围:46—39分
以4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4分
书写工整,标点大体正确,错别字
3—4个,格式规范。
三类卷
(43—36) 要求: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
赋分范围:38—31分

以34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3分
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5—7个,格式大体规范。
四类卷
(35—0) 要求: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
赋分范围:30—0分

以20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2—1分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8—10个,格式不规范。

说明: 1.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2.作文中如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从总得分中扣5分。

其实建议你去网络文库,那里是真的什么都有

⑻ 09汕头二模语文答案

一、(12分,共4小题,每小题3分)本题考查考生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能力层级E。

1. C(A zhà,cuì/zuì,yì,zhì B cì,shuò/sù,huì,pǐ C dànɡ,xīn,chèn,hàn D fān,chì,kào,ān/yīn)

2.A(A “平易近人”既指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亲近。也比喻文字浅显,通俗易懂。用在此处恰当。B“风尘仆仆”指旅途劳累辛苦,不符合语境;C“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贬词褒用;D“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冲击,这里是“首先发难”的意思)

3.B(A“奖章”不是称号,定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C句式杂糅,可删去“导致的”;D应是“被‘吞’”)

4.D(②句承接开头说明“阅读与写作”合为一体,①句说具体说“阅读与写作”关系,③⑤句说明“阅读与写作”脱离的后果,④句小结内容。)

二、(12分,共4小题,每小题3分)

5.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B。

B(殆:危险)

6.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B。

C(C者:代词,……的人。 A 之:的/在主谓结构中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B何:疑问代词,什么/副词,为什么;D则,连词,表连接/副词,就。)

7.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B。

D(该项都是判断句,其余三项各只有一个判断句)

8.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浅易文言文、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B。

B(颜回认为因为老师学说极为博大,所以天下没有人采纳它,对此并没有表示遗憾)

9. ⑴(4分)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B。

且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百里之君卒王天下。

⑵(6分)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能力层级E。

①孔子和他的弟子无法行动(或:动身),粮食也断绝了。跟从(或:随行)的弟子饿坏(或:饿病)了,人都站不起来(或:许多人爬不起来/ 没有人能够站起来)。

②有这样的道理啊(或:是这样啊),颜家的小伙子(或:好小子)!假使你有很多财产(要是你成了大富翁),我就当你的管家。

10.(7分)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评价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D。

⑴(4分)①词人选用了“梧桐”、“芭蕉”、“夜雨”这些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表现离愁、客思、寂寥悲伤的意象,来描写在凄凉寂寞的旅店里,形孤影单、卧听夜雨的情景,情景交融,言短意长,生动地渲染了离愁别绪。

②前三句由三个互为对偶的句子组成(三句鼎足对),没有一点做作的痕迹,妥帖自然,而齐整中又见变化,读来起抑扬顿挫。

③词人善用数字,如反复连用几个“一”字,描写游子思家,长夜难眠,辗转枕上,数着桐叶声声,蕉雨滴淅,将词人愁肠百结、忐忑难安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答对两点即可得4分)

⑵(3分)这里作者巧妙的运用了侧面落笔的手法,不写自己如何思念故乡,思念亲人。而以年迈双亲的忧思烘托出更加浓烈的亲情。遂使此曲更添伤情,深扣人心。末句“都在心头”四字戛然而止,欲语还休,文已尽而意有余,荡气回肠,引人遐思。

11. (6分)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积累和文学素养;能力层级A。

⑴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⑵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⑶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⑷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四、(16分)

12.(5分)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A、E(B“无用”是绝对化的说法;C“中国元素”不仅指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只不过今天“只能是”传统文化元素而已;D“饮食文化以外的”错,“饮食文化”也应包括在内。)

13.(3分)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D(文中没说“柳宗元反对儒家学说”。)

14.(4分)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⑴中国人“满足于现实性富足”,西方人“超越富足”;背后是两种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文化。

⑵中国人缺乏宗教精神支柱,西方人有宗教精神支柱;

⑶中国人“在现实中的整体性”来谈自己的人生努力,西方人“对抗和超越现实”的文化;

⑷中国人淡泊个人欲望,西方人尊重个人欲望。

15.(4分)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中国式文化创新”不能笼统地以“有没有用”为标准,要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对西方各种人文观念进行“中国改造”,同时必须触动儒家基本观念,批判性地对待中国传统人文观念,进行“原创性改造”,建立起不同于传统观念的中国创新文化。

五、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

16.(4分)本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作品的内涵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

不矛盾。远山是缺陷与圆满的矛盾统一体。因为远山有永远也无法代替的至纯至圣的美,这没有缺陷;但远山因其远,“我”无法走近她,所以又是令人遗憾的缺陷。

这种遗憾是永远的不圆满,但正因为“我”无法对远山一览无遗,才让人领略到它朦胧神秘的美及精妙绝伦的丰姿魅力,觉得它无可挑剔真正完美,才有可能将它收入终生的美丽的珍藏之中,在人世间各种各样的侵蚀中,捍卫住心中那一方“至纯至圣的梦影”,所以这是不圆满中的圆满。

17.(5分)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

答案示例1:例如文章的最后几段,作者用深情的呼告,再次描绘远山的一缕黛青,一抹金紫,那远远的依稀可见的的山影,抒发对远山至纯至圣之美的挚爱,说明“我又不能走近你”是因为怕远山的魅力顷刻消失,说明有一定的时空距离,才可能领略到真正的完美的道理。

答案示例2:例如文章的开头几段,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远山的自然之美,深情地赞美远山只能无穷地意会到的、不为人发现的美,那种无与伦比的淡薄和不可思议的清远。通过与登临过的其他山峰对比,阐发自己对追索人生永世的恐惧,感悟到人生一览无余就索然无味。

18.(6分)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

答案示例:

⑴同意。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追求,但当所有的人生目标与愿望实现了之后,就会感到索然无味甚至是幻灭的痛苦。尽管如此,人生依然不能停下追求的脚步,这是人生的无奈。因此,要让理想与现实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使人生实现真正的圆满。

⑵不同意。人的一生最可贵之处在于不懈地追求,踏实地生活。结果也许不能使人如愿,但却不能抹杀追求过程的意义;面对现实也许令人失望,但却胜过一切虚幻的美好。

⑶辩证地看。(可以整合以上看法,略)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19.(4分)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概括文本的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诺贝尔关于解决和平问题的观点是“通过战争遏制战争”,即在技术上将炸药完善到一种可怕的破坏程度,从而制止人类使用它作为战争的武器,让炸药成为遏制战争的东西,促进人类和平。

20.(5分)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体的主要表现手法,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

文中多处引用诺贝尔信件的好处是:⑴体现了传记纪实性的文体特征。由于传主已经去世多年,直接引述传主留下的信件的文字,有这些真凭实据,就比转述传主说过的话更为真实可信,更能忠实地再现传主的思想观点,更具有说服力。(2分)⑵突出传主性格形象。引用的信件内容具体真实地记叙了诺贝尔矢志不渝寻求人类和平途径的过程,突出表现了诺贝尔既是一个科学家,又是一个有远见的思想家的形象,表现了诺贝尔热爱和平憎恶战争的思想。(2分)⑶引文表述观点鲜明,具体动人,丰富了文章内容,突出了对中心的表达。(1分)

21.(6分)本题考查考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

答案示例:

⑴我认为诺贝尔的观点是有道理的。诺贝尔是以现实主义的思想来对待战争与和平的问题。通过“和睦与协调”来争取和平当然是“最好”的,但是,没有实力,没有威慑力量,凭空去说服战争狂人放下武器,只是对牛弹琴,只能是痴心妄想。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战争只能由战争本身来加以遏制。

⑵由于诺贝尔的职业影响了他的立场,我认为诺贝尔的观点是有偏颇的。大大改进炸药的性能,如今已经实现——核武器就具有“可怕”的毁灭性威力,可是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战争仍然没有停止过。相对均衡的核威慑力量对保证世界和平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可能引发无休止的军事竞赛,因而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来维护和平,对于制止战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能说对此“不抱有任何希望”。

六、(12分)本题考查考生简明、连贯、得体以及准确、鲜明、生动运用语言的能力

22.(6分)⑴①国际公众对中国的经济形象、文化形象、北京形象的评价均高于中国人形象的评价。②新加坡公众对中国经济形象、中国文化形象、北京形象的评价都高于英美两国接受调查的公众,但在中国人形象上的评价却较低。(每点2分,共4分)

(以下概括也可:①国际公众对中国经济形象的评价最高。②英国公众对中国的经济形象、文化形象、北京形象的评价均低于美国和新加坡,而对中国人形象的评价高于美国和新加坡。)

⑵(2分)示例:用文明塑造中国人的新形象,用真诚塑造中国人的新名片。

23. (6分)

答案示例1:那时侯的天空的颜色跟着心情变幻,压力面前我们也有过失落、彷徨。但我们还是时常抬头仰望,渴望像鸟儿一样的飞翔,飞过高山,飞过河流,飞到心中向往的那个地方。

答案示例2:那时候曾经自觉肩膀单薄,曾经自惭形秽,曾经撒手放弃。但在晨风起,太阳升时依然,怀一腔热情,揣一个梦想,唱上一曲《行路难》,“直挂云帆济沧海”。

七、(60分)

24.写作(60分)

本题考查考生的能力主要有:

①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及其创造性思维;

②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

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或抒情等)的能力;

④调动语言及知识积累的能力。

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础等级

50






25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25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书写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书写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书写潦草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语病多

字迹难辨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10



立意深刻

材料丰富

语言有文采

见解、构思新颖
立意较深刻

材料较丰富

语言较有文采

见解、构思较新颖
立意略显深刻

材料略显丰富

语言略有表现力

见解、构思略有新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点新意

附:文言文译文

孔子迁居到蔡国三年,楚国派人去聘请孔子。陈国和蔡国的大夫商议说:“孔子是位贤人,如今长久地停留在陈国和蔡国之间,众大夫的措施和作为都不合仲尼的想法。如今的楚国,是个大国,派人来聘请孔子。如果孔子被楚国重用,那么我们陈蔡两国掌权的大夫就危险了。”于是他们就一同派遣一些服劳役的人在野外把孔子围困起来。孔子和他的弟子无法动身,粮食也断绝了。随行的弟子饿坏了,没人能站起来。孔子却还在给大家讲习诵读,演奏歌唱,没有停下来。

孔子于是叫来弟子子路问道:“我们的学说有什么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子路说:“想来大概是我们还未达到仁吧?所以人家不信任我们。想来大概是我们还未达到智吧?所以人家不实行我们的学说。”孔子说:“有这样的说法吗,仲由?假使达到仁的人一定能受到信任,怎么会有伯夷、叔齐(被饿死)?假使达到智的人就一定能推行学说,怎么会有王子比干(被剖心)?”

颜回进来见孔子。孔子说:“回啊,我们的学说有什么错误吗?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呢?”颜回说:“老师的学说极为博大,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容纳。如果我们不研修学说,这是我们的耻辱。我们已经大力研修学说却不被采用,这是各国当权者的耻辱了。不被容纳怕什么?不被容纳,这样才能显出君子的本色!”孔子听了高兴地笑着说:“有这样的道理啊,颜家的好小子(孩子)!假使你有很多财产,我就当你的管家。”
楚昭王调动军队来迎接孔子,想把有户籍的方圆七百里的土地封给孔子。楚国的令尹子西劝阻说:“我们楚国的祖先在受周天子分封时,封号是子男爵,封地方圆五十里。现在孔丘讲述三皇五帝的法度,阐明周公、召公的功业,大王如果任用了他,那么楚国怎么能够世世代代拥有广大的方圆几千里的土地呢?当年周文王在丰邑,周武王在镐京,作为只有百里之地的国君,最终统治天下。现在假如让孔丘拥有土地,有德才兼备的弟子辅佐,这不是楚国的福音啊。”昭王于是打消了原来的想法。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走过孔子的车子,唱道:“凤凰呀,凤凰呀,你的主张和道德为什么这么衰微?过去的不能再挽回,未来的还可以补救啊!罢了,罢了!现在当政的人危险啊!”孔子下了车,想和他说话,他却快步走开了,没能跟他说话。
太史公说:《诗经》中有这样的话:“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宽广的大路让人行走。”虽然我不能达到这种境地,但是内心非常向往他。我阅读孔子的著作,可以想到他的为人。到了鲁地,观看了孔子的庙堂、车辆、服装、礼乐器物,儒生们按时在孔子旧居中演习礼仪。我徘徊留连不愿意离开。天下的君王达到贤人的很多了,他们生前都很荣耀,死后就什么都没有了。孔子是一个平民,他的名声和学说已经流传十几代人,读书人仍然尊奉他。上起天子王侯,中原讲习六经的人,都把孔子的学说作为衡量评判的标准,孔子称得上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折中:调和二者,取其中正,无所偏颇)

⑼ 2010汕头二模语文答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baae910100iv75.html
语文的答案

阅读全文

与广州市二模语文答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