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2014年浙江省语文中考答案宁波市

2014年浙江省语文中考答案宁波市

发布时间:2021-01-02 13:06:48

⑴ 2014年的中考浙江宁波科学满分是多少。听说今年2012就180了

2013年中考:数学130,科学160,语文120,英语110,社会60,体育30,总分610(文理各占50%);
2014年中考:数学150,科学180,语文150,英语120,社会80,体育40,总分700(文理各占50%)

⑵ 语文中考45套汇编浙江版的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自己想 这样才有意义祝你考试得第一~

⑶ 2009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答案和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答案

2009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答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eec2480100e7xq.html
1.袤 垠(2分,每字l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书写正确.5分;书写规范、美观,基本功好0.5分,书写不规范,基本功不好该项不得分) chì zhà(2分,每个l分,拼写错误该项不得分)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共4分,每句l分,出现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3.①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②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③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④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⑤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 ⑥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 是春(任选4选小题作答,共4分,每小题1分,多做不得分;若多做,阅卷时只阌所答的前4道小题,有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4.答题要求:简明、得体、感情真挚、有文采,60字以内。(共3分)
5.绿油油的田野、青翠的杨柳、缤纷的野花,深深地吸引了我们(2分)
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或“保尔”(共2分,每空l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7.答题要求:故事情节完燕、语言简明。60字左右。(共3分,每项l分)
8.C(2分) 考查点:本题考查课内文言词语的意义。解题思路:一定要把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境里去理解,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C项解释错误,应解释为“像”。
9.同“屈”,弯曲(同“屈”或弯曲均可)(分,有错别字该项不得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10.①(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制成的小船,(刻的)应当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②他们的相互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共4分,每小题2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11.①对……说(对);②来(用来);③用鞭、杖或竹板打(共3分,每小题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出现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12.墨子听说了就去阻止他(攻郑)。(2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13.墨子是一个反对战争、坚持正义、机智善辩的人。
14.本文主要说明了雪屋保温的原理、建筑材料、建造方法(建造过程)以及冰屋的优点(建造雪屋技术的发展)(共4分,每个要点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15.硬度:坚实耐用、用小刀才能插入;湿度:能握成团,但不出水(共2分,每项l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16.不能。(1分)因为“据了解”说明了“点篝火时屋里的变化”。这一情况是经过调查得知的,是依据别人的述说而来的,是有依据的;如果去掉,就会变成商接述说,混淆事实的来源(不能说明事实的来源),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
(2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17.说明了爱斯基摩人造雪屋所用时间之短,同时也表现了爱斯基摩人的聪明能干。(2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18.建造过程:选料便捷,程序简化(2分);建成后的效果:更牢固美观,矗立长久(2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19.勤快(干净利落);做饭好吃、做衣服,做鞋子漂亮;善良(共4分,其中特点各1分,概括事例2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20.嫌弃、瞧不起、冷漠,(不舍)感激、依恋、热爱(共4分,每项2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21.摘录的文字(1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错别字该项不得分)好处(3分,描写方法l分,分析好处2分,分析合理即可得相应的分)
22.衬托马秀花的内在美(以丑衬美)。(2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23.能围绕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就“关爱、帮助、理解、尊重、平等对待”等其中一点进行阐述即可。(共4分,其中观点正确l分,言之有理2分,语言表达分)
24.(1)【思路点拨】要根据提示,从“要求”所列举的“幸福极了……突然长大了”“懂得了尊重”等短语中选择一个,将标题补充完整。也可参考以上短语,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者实践的体会,用“有了自己的眼光”等把题目补充完整。题目补足后,觉得有必要,可以再加一个小标题;可以在文章开头或结尾加题记或后记。文章的构思.也可以是体验类的,如“那时,我突然长大了”;可以是感悟类、哲理类的.如“那时,我有了自己的眼光”等等。总之,生活中感动和启迪我们的人和事很多,关键是要选择自己有独特体会的角度进行作文。一定要写成记叙文,书写真情实感。
(2)【思路点拨】“团队精神”既是话题,又是所写的话题作文的中心。材料可以帮助我们以此为支点来撬动我们的生活,触发我们的灵感。可结合这些文字和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选择自己长于表达的文体来作文。我们可以写成议论文,也可以写成记文。如是议论文,就要求用有力的论据、规范的语言、严密的论证来论述中心论点,展现自己的思辨能力;如写记叙文,就要像所提供的材料那样用故事来诠释观点。至于命题,可按照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根据题文相符、语言简练、形象的原则来进行。

⑷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6看图这话题

您好,希望对您有帮助。

2010年浙江省金华市语文中考题目: 1、灯 2、那一天,我 ____了

2010年绍兴市中考作文题目: 越长大,越____

2010年泰州市中考作文题: 以“他”为题

2010年梅州市中考作文题: 以“渴望”为话题

2010年佛山市中考作文题目: 智慧伴我成长

2010年江苏无锡中考作文题: 难忘的决定

2010年浙江湖州市中考作文题: 多想告诉你

2010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作文: 自视

2010年芜湖市中考作文题: 《心中有话对你说》

2010年扬州中考作文题: 以“在乎”为题

2010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作文题目:《少年不识愁滋味》

2010年安徽省中考作文题目: 不会变的是

2010年浙江省台州市语文作文题目:把____甩在背后

2010年广安市中考作文题目: 学会了________

2010年南充市中考作文题目: 以成长或等待为话题

2010年泸州市中考作文: 呼唤_________

2010年成都市中考作文题目:田守望者vs听听×的声音

2010山东省滨州市中考作文题: 那一次,我真的很棒

201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作文题目: 共享

2010年青岛市中考作文题目:……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2010年济南中考作文题目: 几分_____在心头

2010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作文: 少年不知愁滋味

2010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作文: 给____的信

2010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作文题目: _______给了我_________

2010年广州中考作文题: 奖励自己

2010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作文题目: 我的初中生活

2010年重庆市中考作文题: 《难题》

2010年四川内江中考作文题目: 命题作文:远方

201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作文: 看图作文

2010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作文题目: 我失去了

2010年温州市中考作文题: 做一个行者

2010年南充市中考作文题: 等待…和以成长为话题

http://www.zzstep.com/bbs/neirong_ziyuan.phptid=227094

追问:
谢谢喽~~

⑸ 浙江省中考试题精粹 语文 答案

2010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试卷
1(1)辈;(2)赋;(3)呕;砺
2.(1)裸露;(2)吐露;(3)展露
3.(1)第①句,成分残缺,在“休闲基地”后加“之一”。
(2)第③句,表意不清(有歧义)。将“三个”改为“三所”或“三个学校的”
改为“学校的三个”。
4.(1)何人不起故园情 安得广厦千万间
(2)一夜乡心五处同 人有悲欢离合
(3)我言秋日胜春潮 衡阳雁去无留意
(4)示例:①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②黄梅时宵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③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④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⑥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5.(1)武松;(2)夏洛克;(3)贝多芬
6.(1)示例: 图标主体为数字“2010”,数字里含有鱼、海浪、鸟、人、树等图案,左下方有一行文字“2010国际生物多样性年”。
(2)②④③①
(3) 示例:我们是人类的朋友,请珍爱爱护我们的生命/我们与人类共呼吸同命运,地球因我们的存在更和谐/蓝天没有我们的身影,世界就缺少一份诗意/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7.梁子回来了→梁子和我们一起杀羊→梁子孤独地离开村子。
8. (1)“沸腾”一词,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围观者的兴奋和当时场面的热闹。(2)运用动作描写,写出梁子杀羊时动作之快,下手之狠。
9.自己从来没有杀过羊,有些紧张;预感自己不能完成杀羊任务,有些害羞;面对朝夕相处的小绵羊,有些不忍。
10.示例:这样结尾交待了故事的结局,起到前后呼应的作用;运用环境描写,以雪的白、纯洁映衬“梁子”灵魂的黑暗、凶残;含蓄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以欺诈、凶残、伪善获得的成功必遭人们唾弃。
11.今天还科学史的真实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12.指不影响科学发现的真实性、可重复性和验证性(不会影响本质上的事实和发现)。
13.这句话运用事实论据证明了科学存在着另一种造假(历史上这样的造假太多,数不胜数,,但大多以身败名裂告终)。
14.示例一:我同意丁肇中的观点。①因为科学的任何东西都不应当有一丝的造假和疑点,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②牛顿的故事神话了灵感的产生,而科学成就的获得必须以持之以恒的刻苦钻研为基础。示例二:我同意摩尔的观点。①因为这只是皮毛和局部的不真实,这样的“造假”不会影响本质上的事实和发现。②牛顿的故事强调了科学发现中灵机一动的极大魅力,使得科学家的形象更加光彩照人,激发了人们对科学的兴趣。示例三:我同意两人的观点。①丁肇中是从科学研究的态度出发,提出了求真、务实的要求,我们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②而摩尔则是从逸闻趣事的角度出发,认为此类故事增添了科学的神奇,突出了灵机一动在科学发现中的极大魅力,使得科学家的形象更加光彩照人。
15.写出了梨花颜色雪白(淡白)、花开繁茂(满城)的特点。
16.流露了作者内心的惆怅,和感叹人生短促、美景易逝的思想感情。
17.(1)类;(2)交错相通;(3)通“邀”,邀请;(4)对;向。
18.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19.叹惋桃花源外面的世界变化之大,叹惋外面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叹惋外面的人们一直过着痛苦生活。
20.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1. (1)离开;(2)回头看;(3)于是,就;(4)用。
22.这有什么神奇,(只不过)是我种的梨树罢了。
23.传闻容易失真。轻信就会上当;消除迷信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揭示事实真相。
24.略

⑹ 2009浙江宁波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只有试卷
宁波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共6页,有三个大题,26个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或超出答题规定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正确工整地书写下面文字。(2分)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共和国走过了整整60年的辉 (huáng)历程。60年间,滚滚长江,滔滔黄河,聆听了祖国 (áng)然奋进的脚步声;莽莽昆仑,巍巍长城,见 (zhèng)了祖国日新月异的面貌;神州飞船的优美轨迹,演绎出祖国日益上升的 (zūn)严;奥运圣火的熊熊燃烧,透露出伟大民族复兴的曙光……
3.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关爱,让人的心灵变得高尚。关爱 了生命原野的厚度, 了灵魂海拔的高度, 了幸福人生的广度。
①扩展 ②增加 ③提升
A.②①③B.③①② C.②③①D.③②①
4.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B.他的那双大头皮鞋真是“空前绝后”——前面露出脚趾头,后面露出脚后跟。
C.据调查,读过《红岩》和《铁道游击队》的学生寥寥无几,红色经典读物大受冷落。
D.网络让人类有限的大脑实现任意链接,但是谁也不知道网络搜索会不会让人变笨?
5.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绝不能袖手旁观。
B.同学们聚在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
C.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被公然拍卖,大家义愤填膺。
D.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6.古诗文填空。(①~③必做,④⑤任选一题)(6分)
①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②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③《弟子规》中有句经文:“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则警。”《论语十则》中也有与之意思相近两句:“ , 。”
④古诗文中有很多与“马”有关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
⑤古诗文中有不少与“黄河”有关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
7.修改下面划线句子,使其表意明确。(3分)
《市公共汽车乘坐规则》规定:每位乘客可以携带不超过120厘米的儿童免费乘车。

8.名著阅读。(2分)
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第二回这样写道:
“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上面文字中的“洒家”指的是谁?为什么要“痛打这厮”?
人物: 原因:
9.综合性学习。(6分)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班级准备编写一份《端午风俗》手抄报,特向全班同学征稿。有一位同学收集了下面四方面的材料:
A.“屈原含冤怒投汨罗江”的历史故事。
B.“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的古老传说。
C.“幸福小区家庭包粽子大赛”、“五月五龙舟竞渡”的新闻报道图片。
D.唐“九子粽”、宋“蜜饯粽”、元“箬叶粽”、明“芦叶粽”、清“火腿粽”的介绍。
①如果要在上面四项中删除一项,你会删去的一项是【 】(2分)
②请分别说明保留另外三项材料的理由。(2分)

③请你为手抄报写一则“编后语”,要求阐明编写意图,字数40字左右。(2分)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
①科学家认为“甲型H1N1流感”相对温和。尽管世卫组织29日提高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警戒级别,而且卫生管员也证实美国出现了首例“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但研究病毒的科学家们却渐渐达成共识,认为目前的混合型流感病毒变种并没有过去引起疫病大流行的那些病毒那么致命。
②事实上,上月底首先在加州圣迭戈和墨西哥南部出现的H1N1病毒变种,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其破坏性可能不及每年冬天出现的普通的流感病毒。
③众所周知,流感病毒是不可预测的,这种变种可能在任何时候突变,成为更温和或者更危险的变种,但从基因工程实验室和流行病模型等渠道获得的越来越多的初步证据表明,目前的疫情爆发其最坏的情况可能是可以避免的。
④田纳西州流感病毒学专家理查德•维比说:“这种病毒与1918年的致命性病毒完全没法相比。”1918年暴发的流感造成全球大约5000万人死亡。
⑤目前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首次被查出时,它与1918年的流感病毒相似这一点是不祥之兆。它们都是在春天流感季节的末尾出现,两者似乎都是重点袭击年轻人和健康人,而不是老年人和婴幼儿,而且它们都是H1N1变种,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两个关键的蛋白类型,这两个蛋白类型主要决定着病毒的传染力和扩散力。
⑥美国疾病防治中心和国家卫生研究院周一上午公布了加州和德克萨斯州病人身上病毒的基因序列,成千上万的科学家立即开始下载那些信息。他们把病人身上的病毒(1918年的病毒和禽流感病毒H5N1D等)进行对比,之后发表了令人欣慰的消息。
⑦纽约西纳山医疗中心微生物学家彼得•帕勒斯说:“这种病毒缺少某些特征”。尤其突出的是,这种病毒缺少一种氨基酸。那种氨基酸似乎会导致肺部增生病毒粒子使之更致命。
⑧佐治亚大学流感专家拉尔夫•特里普说,对这种病毒蛋白类型的初步分析表明,经历过1957年那场流感的人可能对这种病毒有一定的免疫力。1957年的那场流感疫情造成全球约200万人死亡。
⑨这或许可以解释墨西哥老年人没有感染上这种病毒的原因。迄今,墨西哥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最为严重。
(选自《参考消息》2009年5月)

10.科学家提出“甲型H1N1流感”相对温和的依据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1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作用?请任选一处简要分析。(2分)
但从基因工程实验室和流行病模型等渠道(a)获得的越来越多的初步证据表明,目前的疫情爆发其最坏的情况可能(b)是可以避免的。

12.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墨西哥南部出现的H1N1病毒变种的破坏性可能不及每年冬天出现的普通的流感病毒。
B.流感病毒是不可预测的,这种变种可能随时突变,变为更温和或者更危险的变种。
C.“甲型H1N1流感”病毒首次被查出时,人们认为它与1918年的流感病毒完全相同。
D.墨西哥老年人没有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原因可能是对这种病毒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13.在第④和第⑤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一种方法来解释“甲型H1N1流感”的特征?你觉得使用这种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4.阅读上文和下面两则材料,你能获取哪些信息?(3分)
材料一:四川省新闻办公室2009年5月17日下午宣布:与我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包某某接触的最后一批人员解除医学观察,患者包某某也同时治愈出院。(《钱江晚报》)
材料二:2009年5月17日,北京确诊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这是我国内地第三例输入性确诊病例。患者为女性,18岁,北京人。5月11日13时50分乘坐美国大陆航空公司C089航班到达北京。北京市卫生部门及时开展了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工作,全部密切接触者均已查明并进行了医学观察,未发现不适症状。(《人民日报》)

(二)带河流回家
陈云其
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宁波?我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那是因为这座城市的河流。在地理影像中,余姚江、奉化江和甬江这三条大河,支撑起宁波的整个水系,而近百条曲折的小河及日月二湖,把宁波变成一个水汽淋漓的城市。
“窈窕淑女”、“”在水之湄“,这样的诗似乎是特意为宁波写的。一个城市的丽影,在潺潺的歌吟之中凸现着,成为我们追求诗意生活中挡不住的诱惑。
旭日初升,阳光如花朵一般在河面盛开。(a)
夏夜来临,一河的星群总在窃窃私语。
我还喜欢河上的雾霭,他们把眼前的景物变得朦胧,那隔岸的行人似乎都在梦里面走着;而当雾霭散尽,河两岸的楼房和树木便清晰地倒映在水里——这样的景致是一定要坐在三江口看的,因为你变成了风景的一部分。宁波正是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我们的城市应以了审美的自然和诗意的空间。
河流在带给一座城市毓秀的同时,也带来风物,带来历史和未来的走向。我们沿奉化江上溯,就可以一直走进四明山的深处,那飘落在水面的一朵桃花或一枚枫叶,会让我们敏感地觉察季节的演变和这一生难以承受的轻柔。如果逆行姚江,那七千年河姆渡的水稻就会在眼前灿烂地展现,而双鸟日的图腾那么深刻地影响着一座城市生生不息的追望。我知道我生命中的血液必然和这条河有着密切且神秘的关联。浪遏飞舟,鼓吹风帆。沿甬江而下,那是让宁波跻身于世界海运物流强烈城市的北仑港,是我们眺望着的太平洋和蔚蓝色中放飞的梦!(b)这河海相同的城市,让我凝望流水时,胸襟便豁然开阔。
河流无处不在,犹如爱意无处不在。
是的,水在让城市充满灵性的同时,也带来心灵滋润的光泽。“上善若水”、“柔情似水”,在宁波总有感人且具体的解读与注释,我常觉得那位捐了百万元却只留”顺其自然“化名的女性;而当无数宁波人为身患绝症的罗南英、梁国华等异乡人募捐、操心时,爱的河流便涌动了全城。(c)他们说:这是一座充满爱心的城市!
宁波的三百万外来人口,是近三十年汇聚起来的,他们和我们一起为这座城市的繁荣开拓打拼着,并感受着河流宽容的情感。他们历经流离颠沛之后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家——这个家的名字叫“宁波“。他们说,他是沿着河流走来的,他还将沿着河流走下去。
而另一番河流的景象,是这座城市充满了时代的气息。那是十里中山路摩肩接踵的人流,是世纪大道奔驰不息的车流,是即将从高桥开出的轻轨列车的急流;而天上的飞流就在那个叫栎社的地方,连久违的台湾一下子都变得那么近。这是一个团级流动的世界,这是让每个人都渴望的精彩的宁波。
河流向东,他们迎太阳而去,只有一个方向。
河流总让我对未来的宁波产生想象,如果把三江的水系和东钱湖连接起来,那是何等波光旖旎的城市图画。因为有流遍全城的水,绿色满怀,花香盈袖,生活到处是盎然笑意。在这样的图画里,让我们从容地说出一个诗人的愿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啊!宁波,现在我要带河流回家。
(选自《宁波日报》2009年5月9日,有删改)
15.本文由层次地写出宁波河流四个方面的特点,请根据文意将体现宁波河流特点的词语填到相应的方框中。(4分)




历史、风物、走向
时代气息

16.请从划线的a、b、c句中任选两句,结合上下文进行品析(可从修辞效果、感情色彩、词语运用等方面自选角度)。(4分)

17.倒数第四段主要运用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18.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带条河回家”?(3分)

(三)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节选自《陈涉世家》)
19.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①会天大雨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天下唱__________________
2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B.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记》)
C.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马》)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
2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等死,死国可乎?

22.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用简洁的语言回答)(2分)

(四)能言之鸭
陆龟蒙①才名播海内,居吴中,然性浮薄。时有内官②,经长洲,于水滨见一花鸭,弹之而毙。守者告之,乃乘小舟,修表章,告内官曰:“某养此鸭,能人言;方欲上进,君何杀之?”乃将表示之。内官惊而且惭,酬之银盏。临行询之,竟解何言语。陆曰“教来数载,能自呼其名尔!”
【注释】①陆龟蒙:晚唐诗人。②内官:宦官。
23.《古汉语词典》中“修”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乃乘小舟,修表章”中的“修”最恰当的解释是【 】(2分)
A.修饰 B.整治 C.书写 D.学习
24.文中划线句子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就做了这样的表示。 B.于是拿表章给内官看。
C.就表示一下态度。 D.于是表示要上告。
25.“内官惊而且惭”,其中“惊”“惭”的原因是什么?你觉得内官是怎样的人?(4分)

三、写作(5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分)
亲爱的同学,在你的生活中,谁对你影响最大?这个人怎样影响了你?怎样牵动着你的情思?你一定有很多的话要说,请你在方格高中留下最真最美的文字。
请以“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⑺ 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第3题

阅读全文

与2014年浙江省语文中考答案宁波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